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进步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进步的表现范文1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发展方式;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14-05
一、引言
2010年“1号文件”提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1989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深刻变革,中国农业现代化才有希望。自1990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基本与全国相当,经济总量也处于全国前列。但是在发展方式上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因此,一方面为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另一方面为加快推进陕西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以提高陕西农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测算陕西省1990―2008年农业科技进步率及贡献率,试图分析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影响因素,并就如何转变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在正常年景,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一部分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另一部分来自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投入产出的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就是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其实质是发送了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关系,具体表现为等量的要素投入具有较高的产出,或者等量的产出水平只需要较少的要素投入。农业科技进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技进步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广义的科技进步不仅包括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还包括了农业政策、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本文采用的是广义农业科学进步。
按照朱希刚(1997)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算标准,一个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率的计算公式为: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物质费用*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耕地产出弹性*耕地增长率。据此我们假设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包括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2)来自农业技术进步引起的投入产出的提高。
测算模型采用含有技术进步率的C-D生产函数,表示为:Y=AeδtKαLβMγ 。式中Y是农业总产值,K、L、M分别为相应投入要素即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A为常数项,t为时间变量,α、β、γ分别为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的投入产出弹性,δ为科技进步率。
对C-D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变量t求导可得:= δ+α+β+γ,当计算具体年份时取dt=1,dY、dK、dL、dM分别可以写成ΔY、ΔK、ΔL、ΔM即可得到农业科技进步率δ= -α-β-γ。
上述生产函数中所需数据,选取1990―2008年陕西省相关数据。其中农业总产值(Y,即陕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耕地面积(M,即陕西省年末耕地面积)、劳动力(L,即陕西省乡村从业人员:农林牧渔业)选自《陕西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上的数据;物质费用(M,即陕西省农业物质消耗:物质消耗)选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09)》上的数据。为了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通常采用基年的价格水平(本文采用的是1990年的水准),即基年的农业总产值用当年价,计算年的农业总产值则通过与基年的可比价格计算得到(用产值指数推算);农业物质费用也要用基年价格去表示,用当年的物质费用占总产值的比重计算得出;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均用年末数。具体数据(见表1)。
由图1可知,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和物质费用呈上升趋势,而耕地面积和劳动力却呈下降趋势。农业总产值的上升则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发挥着强劲的拉动作用,而物质费用的提高也说明农业科技进步的追加成本在不断地上升,同时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下降则反映出农业科技进步的可利用资源空间的逐渐缩小和人才的不断流失。
另外,关于上述生产函数中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弹性值的测定,笔者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有α+β+γ=1。据朱希刚(1997)的测算,全国农业物质费用弹性为α=0.55,农业劳动力弹性为β=0.20,耕地面积弹性为γ=0.25。在测算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时,耕地弹性与全国一样,为γ=0.25。物质费用弹性要按以下式调整:αi = α*ln [e-1+]。其中,α、αi分别为全国农业物质费用弹性和陕西省农业物质费用弹性,Kt、Lt、Kit、Lit分别为全国第t年农业物质费用、劳动力数和陕西省农业物质费用、劳动力数。n是测算时间年数。求出陕西省物质费用弹性值αi 后,劳动力弹性βi=0.75-αi。如果αi >0.65,仍按0.65取值,这时劳动力弹性为0.10;如果αi
按农业科技进步率计算公式δ = -α *-β *-γ *测算,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逐年计算值)(如表2所示)。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逐年稳步上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却“表现平平”,尤其是2005年以来,农业科技进步率与贡献之间明显存在脱节的现象,即农业科技进步较快,运用的成效却相对滞后。这反映出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带动的经济效益跟随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不过,农业科技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还是值得肯定的,平均值为42.95%。
由上页图3和图4可知,物质费用(即资本)对陕西省的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是非常高的,甚至超过了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而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影响了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
由图5我们可知,劳动力(这里指从事农村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甚至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阻碍性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自2000年,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转移幅度越来越大,其结果是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力逐渐减少,以致低于其维持农业经济零增长所需要的最少人数,从而限制了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综合图2至图5,在影响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四个主要指标,即物质费用(或者说资本)、农业科技进步、耕地面积和劳动力中,从贡献率角度来看,物质费用(即资本)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最大,并且为正。而耕地面积的贡献率为负。劳动力贡献率自2000年起由正转负;从增长率或进步率来看,都基本趋于稳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带技术进步率的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以及物质费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增长率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旨在剖析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观察物质费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贡献率及其变化。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呈下降趋势;第二,物质费用(即资本)在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产出弹性最大,为0.629,其贡献率平均达到55.74%,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紧随其后,平均为42.95%,这说明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是资本推动的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劳动力的贡献率较低,甚至为负;第三,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贡献率为负,阻碍程度平均达到了1.69%。
鉴于以上分析,转变陕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根本途径就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新技术的发明,更在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由前面我们对农业科技的进步率和贡献分析可知,尽管农业科技一直在进步,贡献率也较为满意,但进步率与贡献率的相对投入和产出比却在不断缩小。这反映当前陕西省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产出不完全匹配,农业科技效益低下,技术进步带动经济效益增长趋缓,为此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对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兴农的实效。
2.鼓励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外流(指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趋势逐年加强,数量不断增多。由图5我们清楚地发现,2000年以来,劳动力的转移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已经产生了阻碍性作用。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着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特别是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使其充分掌握农业投入设备的使用,鼓励他们就地转移。
3.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利用效率
由图3的分析知,资本对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最大的,为此进一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以及利用效率,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果理论上也应是最明显的。这些都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更有效地转变。
参考文献:
[1]郝利,韩孟华,周连第.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技术经济,2010,(3):89-96.
[2]王春雷,郭其友.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微观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2):33-37.
科技进步的表现范文2
关键词:科技进步 就业效应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40-05
各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经济增长都离不开四个要素,即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其中自然资源的存有量在现代社会并不构成经济增长或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技术是通过资本的深化和劳动素质的提高体现出来,并且随着经济进程的加快其作用日益明显。在技术不变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同向变动,而变动幅度是否同步取决于资本产出率的高低和劳动增长速度的快慢。在技术不变情况下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降低资本对GDP的贡献率和人口增长率。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经济的增长是离不开技术进步因素的,因此探讨科技进步条件下的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对现实经济生活更有意义。
一、科技进步的内涵
科技进步一词已为很多人所熟识,并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科技进步问题。许多学者曾经给科技进步下过定义,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曼斯费尔德的定义:所谓科技进步是指给以同样的投入可以有更多的产出;或用较少的一种或多种投入量得到同样的产出;或者现有产品质量的改进;或者生产出全新的产品。现代的科技进步已不单单局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更重要地,它包含了解决诸如经营管理、组织协调以及生产服务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的进步。因此,对于“科技进步”概念及内涵的理解认识可分为“狭义科技进步”和“广义科技进步”。所谓“狭义科技进步”是指新的科学技术自身,包括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成功应用。由于技术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之中,因而狭义的技术又被称为生产技术、工程技术或“硬技术”。“广义科技进步”是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在经济学中,科技进步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及其组合方式的改善,它决定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结构的优化,生产工具的革新换代,劳动者知识技能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范围的扩大和优化,生产组织的完善,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本文所提出的科技进步主要是广义的科技进步。其内涵主要包括:(1)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2)知识进展;(3)资源重新配置;(4)政策的积极影响;(5)管理水平的提高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科技进步的每一项内涵都赋予其积极的经济意义,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因此,我们把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均称为科技进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生产组织、劳动组织、经营战略、管理手段,各种服务技术、辅助技术,也称为科技进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技术政策和措施也同样称为科技进步。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人类历史经历了从人力生产工具、机器生产工具直到智能生产工具的沿革,再到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工具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技进步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各种途径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成倍的提高,大大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1.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运用增长速度方程来测算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看出科技进步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EA=■×100%a=y-αk-βl
EA为科技进步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即在GDP增长速度中的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a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y为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为资本的年平均增长速度。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1%时,产出加α%),一般为0.3~0.35;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一般为0.7~0.65。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α、β分别取值为0.3和0.7,其贡献率(见表1及图1):从上页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国家统计数据的调整,1989年和1990年劳动、资本、科技的贡献率与其他年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分析更具有代表性,在下面的分析中,不再考虑这两年的影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分析劳动、资本、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变动时,将以上数据分成1981―1988年、1991―1998年、1999―2008年三个时期来进行。通过分析能看出:(1)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波动较大,1981―1988年的年均贡献率为22.6%,1991―1998年为7.34%、1999―2008年为6.94%,从其趋势看,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来说一直是较高的,也相对稳定,1981―1988年的年均贡献率为63.92%,1991―1998年为68.54%、1999―2008年为60.16%。同时,从其走势看,从1999年开始,资本贡献率保持相对稳定,且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从2001年开始,其贡献率均超过46%。这表明资本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明显,1981―1988年的年均贡献率为13.47%,1991―1998年为24.12%、1999―2008年为32.9%。表明技术进步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重要,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
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提高的诸因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它可以改进产品或工程设计,开发或推广新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工具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2)科技进步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用较少的劳动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节约了活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3)科技进步能够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从而增加产值和利润。
3.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大前提是科技进步。因此,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器。
4.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历史上看,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第一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与农业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二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则与一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相联系;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为前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大有发生第四次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这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化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如此,而且科技进步还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建立。近代以来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不仅促进纺织工业部门的进步,而且还带动了冶金、化工等部门的发展。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人工合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使合成化工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工业结构的格局,引起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组。
三、科技进步对就业的作用
科技进步必然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会到来就业的扩大。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科技进步有助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可带动就业增长。因此,按照一般的逻辑推论,科技进步有助于就业增长。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理论模型中首先计算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再依据GDP平均增长率与就业平均增长率的比值,来计算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即: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就业平均增长率/GDP平均增长速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在测定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后,我们考察科技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关系就比较简单了。为更直观的理解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我们通过流程图来表示:从上页图2中可以看出,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科技进步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大的活动范围,因而能够创造出大量的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引起了失业。下面从科技进步对就业正反两方面作用进行分析。
1.科技进步对就业的正效应分析。(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就业总量不断增长。人类社会是一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历史。从总体上看,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口数量的增加,就业人口总量是在不断增加而不是逐渐减少。最近两个世纪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并没有产生任何长期增加失业率的趋势,说明了技术因素对失业率并没有长期的挤出效应。科技的进步,虽然使某些部门某些行业在特定时期内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就业总量是增加的。(2)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新兴产业的兴起和相关附带产业的涌现,扩大劳动力需求。据有关资料分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在工业经济后期为40%以上;知识经济时代将达8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的实质性内容就是用科技发展新产业,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升级和优化。因此,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的效果的重要途径,就是产业发展及其结构的不断更新调整。据李京文的预测,到2010 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将呈现第一产业的比重继续下降达到12.8%;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达到55.2%;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路上扬达32%。不仅如此科技进步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调整和优化的同时,也是形成与发展新兴产业部门的主要推动力。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两个方面:一是旧有产业和生产部门的改造;二是新的产业和生产部门的创立。科学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对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进行改造,即用新的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原有产业,提高其技术水平,改变其生产面貌,促进原有部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质量提高,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同时新的产业和生产部门以及附带产业也会不断涌现。新兴产业和相关附带产业的不断涌现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产生了新的就业需求。如,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业务的电子化流程的实时化和功能的集成化等方面,从而实现了就业形式和模式的多样化。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将使业务领域越来越宽广,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职业类型和就业形式。(3)科技进步可以深化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促进劳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务生产将成为就业容量最大的劳动形式。科技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相应地提高,这就会刺激商品生产向多样化、精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因而可深化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社会内部将出现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服务性劳动,使劳务生产成为可能。同时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协作高度发展、居民消费日益社会化,使得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各种服务的劳务生产成为必然要求,由此劳务生产成了就业容量最大的社会生产形式。如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文化娱乐业、广告咨询和高科技通讯等众多新兴部门的出现使得就业范围大为拓宽。(4)科技进步可以扩大资金积累规模,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就业容量。科技进步使得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意味着相同的劳动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进而扩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工资的增长率低于社会劳动生产增长率的情况下,社会就可以扩大资金积累规模,增加资金投入量,扩大内需,扩大生产规模,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另外,科技进步使得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得以改善,社会物质财富相对丰富,从而刺激更多的消费需求,促使社会总供给的增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就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引起劳动力需求规模的扩大。
总之,科技进步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新兴生产部门的兴起,推动劳动相关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对劳动就业的正效应,从总体上是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的。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而且在日本、美国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和检验。日本1956 年、1973年低失业率的高经济增长以及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高增长、低失业的“新经济”现象,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2.科技进步对就业的负效应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其对劳动就业的相对滞后效应、不可避免地带来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以及隐性失业的显性化等问题,同时技能较低的劳动者难以实现再就业。(1)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相对滞后效应。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往往表现出科技进步作为新兴生产力的推动力量对劳动就业实现的滞后效应,即科技的进步使得一批人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失业,造成劳动力闲置的现象。这是因为一方面新兴产业所创造的劳动就业岗位及机会需要一段过程,从而在新兴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创造中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另一方面对劳动者工作技能和水平提高的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使其适应新岗位要求也得需要一段时间,使劳动者对新兴科技进步的适应与再次就业存在着时间上的不同步。这两个“时间差”造成了就业增加滞后于科技的进步。(2)科技进步不可避免地带来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以及隐性失业的显性化。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隐性失业又叫潜在失业的出现不仅仅是中国结构调整以及体制转轨型造成的,关键是由于技术设备替代劳动力而形成的。首先,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大批使用落后技术的工作岗位消失,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一时难以适应新技术岗位的要求,从而造成一方面许多劳动者下岗,另一方面新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其次,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回避失业现象而追求社会效果的最大化,国有企业存在大量的“冗员”和“在职剩余劳动力”,大量的潜在劳动力资源遮蔽了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其结果是在旧体制内广泛存在着“隐性失业”。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和改革,科技进步必然加剧了隐性失业的显性化进程。最后,科技进步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引起劳动力部门间的转移,即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转移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避免摩擦性失业的形成,而且这种失业将长期存在并有增加趋势。(3)缺乏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再就业难度加大。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不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要求的劳动力将从传统产业中退出,就业问题将更为突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引起产业结构与企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必然要引起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劳动素质好的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即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将决定其就业方向和质量。而从传统行业分离出来、缺乏劳动技能、知识层次低的劳动者将无工可做。
科学技术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引进技术使规模经济迅速扩大,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使边际就业弹性下降,从而减少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力。在短期内,科技进步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顾玲,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J].科学管理研究,2006,(6).
[2]高处明.论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及就业[J].经济问题,2003,(8).
[3]陆海燕.浅谈如何处理中国科技进步与就业的矛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4).
[4]金春华,葛新权.中国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5]徐志芹.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3).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y Growth and Employment Und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UN Ming-pu
(Zhengzhou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College Air Academy,Zhengzhou 450008,China)
科技进步的表现范文3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集成;集成创新;集成模型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主要标志是,农业已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这样,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烈,对科技及其成果转化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我国农业因总体发展水平低、科技需求主体(农民)的创新能力(资金)弱、素质相对较低、创新意识差等。造成目前农业创新主体(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技术需求主体(农业生产者)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科技中重产中科技轻产前、产后科技,且缺乏前后整合,造成农业科技进步整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地方农业产业竞争力弱等问题。
1 农业科技进步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农业科技需求概述
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主要标志是全国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样,农业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强烈,表现为:一是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土地的生产率,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安全:二是依靠科技全面提升农产品的价值,诸如通过科技培植专用优质种苗、农产品产后保鲜、精深加工、资源多层次利用等,促进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较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建立农业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法律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四是依靠科技节约农业稀缺资源、提高资源效率、开辟后备资源、拓展资源空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技推广网络的建设、培训体系的构建是提高整个农业科技水平的关键。
1.2 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现状
1.2.1 主要成就
中国农业科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广泛开展研究开发、试验示范、科技服务等工作,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并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迅速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大批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农产品的自求平衡和丰年有余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在: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科技体系(形成了中央、地方各级农科研究与推广网络):二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储备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农业科技基础设施有所完善:四是农业科技合作和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五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六是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3]。
1.2.2 主要存在问题
进入21世纪,农业生产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尤其中国加入WTO、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在支撑和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进入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培养新型农民的科技需求中还存在一系列发展问题:一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依然严重,创新主体和技术需求主体间缺乏联动机制,导致技术供给和需求之间结构性失衡,农业科技链和产业链脱节;三是农业科技结构和学科结构的改革与调整跟不上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保鲜技术等的研发十分薄弱;四是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户收入水平低、加上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导致农业科技需求主体自身的创新能力弱、对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不足;五是农业科技工作重科研,轻中试和推广应用,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3%[1―3]。
2 曲靖农业科技进步实践与集成效应
2.1 曲靖农业科技进步实践
曲靖市农业科技进步主要是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为代表,是以设施农业现代化、科技集约化、管理企业化和产品市场化,进行科技引进、试验、示范、生产、培训、推广等活动,推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为改革传统农业,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农业产业化成功经验和模式。曲靖市是云南省的农业大市,粮食总产量、烤烟总产、蚕茧、油料、肉类分别占全省的1/7、1/4、2/3、1/3、1/5。为进一步搞好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示范和推广,加速城郊经济战略的实施,推进全市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2000年,市政府以“曲政办发[2000]75号”文件,决定在曲靖市麒麟区建立“曲靖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示范园区”,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科技局,负责日常工作,并申报省科技厅把曲靖农业科技进步集成示范园区列为云南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之一,得到了省科技厅的支持。
该集成体系的运营模式,是按市场的需求及农业特色构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并使其有机集成起来。采取政府引导、良好的服务、优惠政策、开放的环境、企业化管理来建设园区。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动了整个区域农业科技进步稳步发展。
曲靖农业科技进步示范园区由6个示范园组成,分别是种子工程示范园、畜牧产业示范园、花卉蔬菜瓜果示范园、特种经济动植物示范园,食用菌开发示范园和信息网络及综合展示示范园等园区。重点领域是新品种引进、选育、提纯、扩繁;生物技术开发利用,组培种苗技术、种子资源收集、驯化、繁殖及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处理。运行机制是政府搞好引导服务、入园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开放式办园,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开放,跨越式引进、外延内联、企业间协作,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以良种工程提高效益为中心为重点,以基地辐射为途径的市场化园区运行机制。
2.2 集成效应及启示
农业科技进步是一个动态经济过程,它包括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农艺和农产品加工新工艺,采用新的要素组合,创立新的经营方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拓新市场,实现新价值和新的经济、
社会、生态效益等。其实质就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强弱的实现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性的关键作用。
启示一:从曲靖市农业科技进步的成功实践来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要素是产前科技、产中科技及产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实现,以及相互联系与集成。
启示二:农业产前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种养业良种繁育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的构建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按照引进与培育、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子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进程。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新型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把良种繁育体系作为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构建的源头工程进行规划和建设,是因为没有种养业良种发展的新突破,就绝对不可能有整个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启示三:农业产中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农业各类科技示范园建设、科技服务及培训体系建设、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科技支撑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据农业科技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形成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科技创新与转化主体、形成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与应用体系、形成科技资源合理和高效利用的运行模式为目标,本着“继承、改革、提升”的建设原则,即在充分尊重现实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主体,构建起布局合理、效能统一、运行高效的新型体系,快速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这一新型体系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载体,是确保新时期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启示四:农业产后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农业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产业科技龙头企业扶持体系、农业科技及产业化转化体系、农业科技投入的投融资担保体系、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交易体系等的构建是农业产业做强做大的可靠保证。现代农业建立在信息和市场的网络基础之上。信息贯穿于现代农业的全过程,维系着现代农业的每个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管道。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编织着服务农业竞技的信息和市场网络平台。
启示五:完善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技管理体系的构建,是营造良好农业发展环境、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农业科技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由服务和管理两个系统构成,是科教兴农和依法治农的重要载体,应该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重点强化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围绕构建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体系目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采用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与机制、明确农技机构职能、科学设置农技推广机构、优化农技推广队伍、保证必需的财政供给等多方面措施,营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打造为农民服务的平台。同时,政府的农技推广机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农业科研、开发、推广一体化的新机制,实施“农业科技人户工程”,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力。
3 农业科技进步集成模型及运营
3.1 集成模型
根据前述的分析,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要从纵、横向角度来研究。纵向:即从产前科技、产中科技、产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以及彼此的整合与集成来实现科技进步;横向主要是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农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政府的有机联系与整合、集成。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总体框架的基本思路,区域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运营的模式为:紧密围绕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农业的开发,整合社会资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下,推进农业优势资源和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确立项目、引导资金投入、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服务体系建设等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优势资源开发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出资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进行项目攻关,政府基金给予引导性支持。项目从种子科技创新工程、种植科技创新工程、产出培植科技创新工程到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引进与创新工程整个优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进行研究。通过纵横向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集成体系建设,逐步培育起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4]。
3.2 集成体系的运行特征
主要体现为:第一,纵横向集成的结合(横向集成:高校、科研、政府、龙头企业集成;纵向集成:产前科技、产中科技、产后科技集成)。第二,突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体是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政府。第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实现的重要途径。第四,财政引导投入和多元化的社会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五,“市场+龙头企业+政府+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理运行模式[4]。
参考文献
[1]徐宝明.云南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
[2]李学林,等.浅谈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的政策与法制保障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
[3]陈良正,等.新时期云南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2).
科技进步的表现范文4
经济学中,以产值为线索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的一般关系式是:Q=E×L,这里Q表示产值,L表示劳动力,E表示劳动生产率(E-1就是产值的就业系数)。首先,分析产值扩张对就业的影响,就假设劳动生产率是不变的,可以运用始点时的劳动生产率E0,对特定时段的产值变动带来的就业变动加以量化,在通过与在实际劳动力生产率Et条件下所形成的产值对就业影响进行对比,就可以运用(1)L=Q×E0-1求出产值规模扩张对就业的影响。具体推算过程如下:
Q=E×L ==>L=Q×E-1 ==> Lt-L0= Qt×E0-1-Q0×E0-1 ==>L=Q×E0-1 (1)
L=Q×E-1==>L=Lt-L0=(Et-1-E0-1)×(Qt-Q0) (2)
L=Q×E-1==>Lt÷L0=Qt×E0-1÷(Q0×E0-1)==>Lt=Qt/Q0×L0==>L=Lt-L0=L0×(Qt/Q0-1) (3)
L=Q×E-1==>L=Lt-L0=Qt×Et-1-Q0×E0-1 (4)
假定劳动生产率不变,可以通过(3)式进一步求出产值增长对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由于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发生变动和调整,可以运用(2)式,通过起终点劳动生产率和产值的变化求出劳动生产率提升所带来的就业影响,最后通过(4)式,考察在劳动生产率和产值均发生变化情况下,科技进步对就业综合影响。
二、实证分析的结果
(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就业的直接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总体是减少就业。从年均变化来看,是波动加强的。从改革初期的年均减少就业42万人,增加到2000至2005年间的年均减少就业467万人。最近三年,有所改观,减少就业逐步降低,到2008年只减少就业100万人。从各个行业来看,农业减少就业最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也十分明显。从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来看,各个行业波动趋势与整体就业趋势相一致。农业80年代前期、2000至2005年是减少就业最多的两个时期,年均分别达到118万人和138万人,其余几个阶段则减少就业相对较少。最近两年,年均减少只有23万人。第二产业,90年以前,对就业影响很小,80年代还是略微增加就业的。90年代以来,表现为显著的排斥就业,90年代前期和2000至2005年年均减少就业较为强烈,近两年形势有所好转,减少就业降到只有年均39万人。第三产业情况不同,总的趋势是逐期加强,最近两年,年均减少就业40万人。
(二)产值规模扩张对就业的间接影响
产值的扩张影响是增加就业,但由于劳动生产率差异,产值扩张过程就必然表现为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的现象。总的趋势是波动攀升的,到2000―2005年达到峰值年均1004万人,随后有所回落,但也处于较高水平,年均增加就业仍在840万人以上。可见产值的扩张是抵消生产率提高的负面影响,增加就业的主要动力。农业波动减少,最近两年,已经减少至年均153万人。第二产业波动提升,从年均44万增加至年均254万人。服务业逐期增加,从年均47万人增加至目前的年均209万人。二三产业的产值扩张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产值结构的调整对就业的间接影响
产值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总的趋势是增加就业,而且逐期递增。从80年代前期的年均80万人,增加到近三年的年均2144万人,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中农业是减少就业且趋势增强。从年均减少13万到近年的减少88万。第二产业除改革初期和80年代前期是减少就业外,其余均为增加就业,而且增势强劲。近年达到年均2323万人,成为吸纳就业主要动力。服务业形势较为复杂,改革初期至80年代末期均为增加就业,但90年代以后,波动较大。进入21世纪,则是减少就业,不过趋势逐步放缓。
(四)科技进步对就业的综合影响
综合影响:80、90年代较高,21世纪较低,近来有所提高,但也只有80年代的50%、90年代后期的20%左右。从三大产业来看,农业在80、90年代还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进入21世纪,农业由吸纳就业转为排斥就业,且程度加强,目前年均减少110万人。第二产业,1995年以前,吸纳就业呈增长趋势,到90年代前期,年均达到52万人,远超其他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90年代后期则减少至10万人,进入21世纪,年均达到55万人。近两年,年均更是高达110万人,比2000至2005年间,增长一倍。第三产业,增长较稳定,80年代,只有年均31―35万人,90年代增长至37―53万人。21世纪有所回落,但也达到47、48万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科技进步对河南省就业的影响来看,总的影响是增加就业,但增加就业的增势在逐步降低。其中产值扩张和产值结构的调整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减少就业,但近年来趋势有所放缓。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扩大就业和改善就业结构。科技进步不仅可以通过扩大产值规模增加可就业,而且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就业结构。本文结论否定了科技进步会减少就业的传统观点,肯定了科技进步对促进就业增长的积极意义。
非农业产值的扩张一直是增加就业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因此,要继续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抵消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就业冲击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产值扩张的就业效益在逐步减弱,但增长仍是稳定就业不二法门。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善就业结构。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扩大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就业结构得到不断改善,就业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目前,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拉动就业增长最大的动力因素。因此,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就成为目前和今后保持就业合理增长和优化就业结构的主要方向。
科技进步的直接影响是减少就业,特别是21世纪以来,势头很强,所以,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必须注意政策的导向。目前,我国已经拥有5160万人科技人力资源,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已经足以支持技术密集型进步路线,因此,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走资源、资金替代性的技术进步路线已经成为扩大就业、提高就业水平的明智之举。
科技进步的表现范文5
党的十七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验形成的战略指导方针,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这种特殊的国情,一方面决定了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着比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更大的挑战,决定了中国的工业化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决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切实转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大国,完全有可能使数量巨大的人口包袱转变成潜力巨大的人口财富。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社会科技文化素质,使科技进步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第一,科技发展为了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负担问题,不仅表现在庞大的人口规模上,更表现在人口质量上。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人文发展报告2001》,1987-1997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仅为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俄罗斯为3587人,韩国为2193人,我国与这些国家相差5-10倍。大规模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富,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必须把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培养现代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目标,努力满足公众的基本科技需求,提高社会的科技公平程度,强化国家在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等方面的责任,不断扩大科技公共产品供给,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与扩散,鼓励公众参与科技决策,让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地分享现代科技文明,真正使科学技术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第二,科技发展服务人。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也往往是经济社会结构剧烈调整变化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就处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发展需求问题日渐突出和紧迫。比如,我国公众的卫生与健康保障条件仍然落后,特别是全国农村居民中有90%左右尚未建立起基本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保障;就业问题正在成为我国较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并且表现出长期性、复杂性的特征;不断增强的活动强度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构成了尖锐矛盾。凡此等等,都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高度正视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瓶颈性约束和挑战,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要实行积极的公共科技政策,把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置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地位,大幅度提高我国公共科技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覆盖范围,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第三,科技发展依靠人。当今世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到3200万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尖端人才和战略型科学家。近年来,我国本土科学家获得国际性权威科技奖的人数寥寥无几,在国际权威科学院中出任外籍院士的数量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印度。在科技创新中,尖子人才往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往往就决定了一个研究团队甚至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华罗庚、李四光、周培源、竺可桢、茅以升、袁隆平、王选等一大批优秀领军人物,我国才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就。优秀尖子人才的匮乏,使我国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和把握重大的发展方向,因而也难以做出真正具有开创性的科技贡献。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培植鼓励创新探索、敢冒风险、宽容失败、尊重不同学术观点的文化氛围。要形成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评价与奖励制度,以此引导科技人员尊重科学真理,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开放理念,打破学术封闭。要彻底转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把积极培养、使用、稳定和吸引人才作为科学和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广大科学和技术人员以及全社会劳动者的聪明智慧和创新潜能。
科技进步的表现范文6
由于受资源稀缺性的影响,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经济发展有三种选择(或结果):一是静止的观点,即经济不发展,也就不消费资源,环境也不会遭到破坏。二是悲观论,认为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给人类造成灾难性后果。三是可持续发展,主张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人类希望的结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由收集整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一、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国土资源科技进步是指与国土资源调查、勘探、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技进步(以下简称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必然受到资源、生态环境的支撑和制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的有限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有一定限度。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影响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保障,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也影响和制约着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发展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函数关系,如果把资源和环境代价看作投入,可用公式1—1表示: f=φ(z,h) (1-1)
式中,f-经济发展;z-资源因素;h-生态环境因素
科技进步能够扩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减少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如果考虑科技进步因素,式1-1将变为式1-2: f=[φ(z,h),a] (1-2)
式中,a-科技进步因素
可持续发展就是寻求式1-2中各因素的一种理想组合状态,即在科技水平可能条件下,保证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科技进步导致资源、环境、发展三者之间矛盾运动呈螺旋式上升,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体系。由于技术水平决定了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该体系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保持平衡,随着科技进步,这种平衡不断被打破,在更高的技术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正是这种螺旋式动态平衡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从发展的实践看,科技进步支持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加工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该资源及其相关资源的需求,这些资源便成为该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导致钢铁和煤的大规模需求,但是炼铁技术制约蒸汽机的大规模使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实现了以煤炭炼铁代替木炭炼铁的一系列技术革新,使英国的生铁产量不仅满足了本国的需要,而且大量出口,出现了英国制铁工业的黄金时代。十九世纪后期冶金技术出现了重大革新,人类才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二是由于传统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大规模、长时期开发利用必然导致资源短缺甚至枯竭。所以科技进步表现在通过开源与节流、资源替代等途径,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加之环保技术进步,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科技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限度的客观尺度,非理性地利用资源,必然造成资源、环境、发展三者失衡,给人类带来灾难
科技水平限定了资源利用的范围和强度,也决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只有在二者允许限度内资源才具备再生(或资源替代)能力和正常发挥其环境服务功能。如果超限度、非理性地利用资源,要么造成资源匮乏,要么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亦或兼而有之。综合表现为资源利用的外在不经济性,从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在工业化之前,由于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有限的,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化革命的到来,人类对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极大提高,加之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环保科技进步滞后,片面强调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经济,结果
大量污染物不加处理地排放于大自然,于是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衍生了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跨越时空的环境问题。这一事实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
(三)从人类社会发展长河看,科技进步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但具体某一阶段,资源和环境严重制约经济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缓解矛盾
马克思的土地肥力说认为,土地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土地肥力的运动总趋势是递增的,如果利用不当,也会趋于下降或衰退。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在土地利用上的广泛应用,土地增产潜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在一定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处于稳定状态,土地肥力递减现象,特别是在集约利用土地条件下是大量存在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也存在同样规律性:长时期从宏观上看,国土资源是能够可持续利用的,但在一定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大规模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必然导致资源短缺,尤其是在不同地域上,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在注重科技进步的同时,要强调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资源在不同地域上的互补性。
二、科技进步实现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
科技进步主要通过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矿产资源方面,主要是通过资源替代、发现和探明更多矿产资源、改变矿产资源品种、质量要求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开源;通过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水平以及减少资源消耗等方式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在土地资源方面,科技进步通过造田、复垦、资源替代、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及土地的综合治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海洋资源方面,科技进步突出表现在对海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以及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和产业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1.资源替代
资源替代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矿产资源之间的相互替代,如铝代替铜、铁等;二是非矿资源替代矿产资源,如塑料替代钢铁。资源替代改变了矿产的内涵,使资源由有限向无限转化。从材料科学的发展过程看,一些重大相关技术的突破,往往导致资源的大规模替代,进而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世纪60-70年代由于高分子合成技术的推广应用,促成了高分子材料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在70年代初期,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合成高分子的总产量按体积计算已大大超过金属的总产量,高分子材料在更多的场合中取代了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2.发现和探明新的矿产资源
如果假定科技水平保持不变,找矿难度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为了提供可持续利用的矿产资源,人类不断拓宽找矿活动的空间:从人口密集区扩展到边远地区、从地表转向地下深部、从陆地走向海洋,甚至走向太空。当然,这些活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