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1
关键词 国际储备 国际货币体系 通货紧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储备迅速增加以及通货紧缩的趋势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两个重要问题。最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认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的迅速增长加剧了世界通货紧缩。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的国际储备与世界通货紧缩的是否存在相关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的迅速增长备受非议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成为主导汇率制度。由于无需承担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护固定汇率的责任,从理论上讲,各国应逐渐减少甚至不需要保留国际储备。然而,现实是国际储备不降反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国际储备规模增长较快,从1992年的6733亿SDR(特别提款权)上升到1999年6月底的11860亿SDR,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的迅速增长。该时期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占据世界国际储备的较大份额,规模已近工业化国家的一倍(见图一);二是年增幅大大高于工业化国家(见图二);三是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61%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储备集中在亚洲(见图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时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生产过剩的标志之一的产出缺口(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异)在70年代中仅在一年出现过(1975),而90年代以来的每一年都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出现导致全球物价指数不断下降。其中发达国家的物价指数上涨幅度在70年代为8.5%,到了90年代下降到2.9%。目前美国又进一步降为1.2%,德国为0.3%,法国为0.5%,英国为0,8%,日本为-0.7%。
当人们在探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通货紧缩的根源时,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自然或不自然地联想到同时期迅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写到“全球储备体系有紧缩性趋势,并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并认为储备积累抑制消费增长,全球闲置的巨额储备增强了世界经济的紧缩倾向。世界经济紧缩罪在全球储备闲置,间接地把通货紧缩归咎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二、迅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不是世界通货紧缩的根源
如果从货币角度来讨论世界通货紧缩,主要是考虑国际清偿力的供给是否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清偿力是指一国对外支付的能力(裴平,1998)。在国际清偿力不充足的情况下,一国弥补国际收支暂时性逆差只能依靠紧缩国内需求或求助于外汇管制和货币贬值,而这些措施的普遍实施将把各国经济拖入通货紧缩的困境。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与当时国际清偿力供给不足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当前世界经济通货紧缩根源并不在于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的迅速增长。
众所周知,国际清偿力的规模和存在形式主要取决于国际货币体系。所谓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陈彪如,1990)。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英镑作为国际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发行均需间接地以黄金储备为依据,全球国际储备主要以黄金形式存在。因而国际清偿力完全受到黄金生产量的制约。而当时美国拥有世界官方货币黄金的37.8%,国际储备的相对集中进一步加剧国际清偿力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或是通过货币紧缩政策和预算盈余来压缩国内需求;或是设置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限制以及采取货币贬值的方法以减少对外需求,这些措施最终导致世界性的通货紧缩。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生产发达的国家如果把准备库内的货币储藏大大超过平均水平,那就表明商品流通停滞了,或者商品形态变化的流动中断了”。因此,从国际清偿力角度讲,国际金本位体制下美国的巨额储备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国际金本位制容易形成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削弱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步以美元取代了黄金成为主要国际储备,牙买加协定的签定宣布了黄金的“非货币化”。目前国际货币的发行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已微乎其微,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成为了国际储备中的主体。国际货币完全摆脱了黄金的束缚,理论上国际清偿力完全可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而源源不断地供给。由于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是信用货币,因而一国国际储备的增加完全不需要减少其他国家的国际储备。因此,在多元国际货币体系下,少数国家国际储备的迅速增加不可能导致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全球储备体系并不象斯蒂格利茨所说的有通货紧缩的倾向。
目前国际储备的主体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尚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为获取收益,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一部分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库券形式存在,这部分储备货币又回流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另一部分则投入到国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借贷的资金来源,从而增加国际清偿力的供给。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石油输出国因石油价格上涨积累了巨额国际储备,与此同时石油输入国家出现了对外支付困难。石油输出国将储备资金投放到国际金融市场,形成所谓的“石油美元”,为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提供了信贷资金,解决他们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避免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可见,作为非储备货币国家,发展中国国家增加国际储备更不可能造成其他国家出现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从国际储备的来源渠道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的增加并不是依靠经常项目顺差,而主要来源于国际资本的流入(详见下表)。国际资本从收益率较低的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不仅促进发展中国家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而且实现了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储备并不意味着闲置资金的增加,而是世界经济增长不断获得动力的标志。所以说,批评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抑制了消费的增加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是毫无道理的。
三、增加国际储备:发展中国家无奈的选择
发展中国家增加国际储备需要付出不少代价。首先,发达国家的货币占据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的主要份额,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交纳了巨额的铸币税。据美联储估计,美国每年获取的铸币税高达15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其次,国际储备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较大的利差损失。斯蒂格利茨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展望》中举例说,发展中国家从美国获取贷款的利率为18%,而以美国国库券形式保存的国际储备的收益仅为1.75%,其中高额利差让发达国家攫取了。再者,国际储备存在着机会成本。发展中国家同时存在着资金和外汇两个缺口,国际储备的增加必然减少购买技术和设备的支出,这给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既然国际储备的增加会带来这么多损失,那么发展中国家为何还要不断增加国际储备?其原因是,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没有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手段,以应对世界经济的动荡。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长期保持逆差倾向(见下表),其国际收支平衡主要依赖资本项目的顺差。在世界经济出现动荡的时候,外国资本就有可能迅速流出,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量赤字。此时,国际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国家急需资金的时候无情地关上了大门,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不仅条件苛刻而且行动迟缓,发展中国家只得承受债务危机带来的恶果。20世纪9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以及近期的阿根廷金融危机,让发展中国家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储备不足而形成的经济危机相比较,增加国际储备所造成的损失要小的多。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2
关键词:集装箱运输市场;海运量需求;运力供给
中图分类号:U169;U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953(2009)04004103
The Analysis and Observ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ransport Market
YING SanziSHAO Guoyu2
(1.Taizhou MSA, Taizhou 317000,China;2.Dalian MSA, Dalian 116001,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world economy has slowed down for the influnce of financial crisis, the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market suffered great loss. Starting from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shipping market demands and suppli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the pro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shipping market ar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Key words: container transport market;shipping demands;capacity supplies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由扩张期转入调整期。虽然各国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收到明显成效。2009年的世界经济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正在以远高于预期的速度收缩。2008年全球GDP增长3.4%,增长率较上年下跌1.8个百分点。美欧日3大经济体自二战以来首次同步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未能幸免,经济增长也大幅减速[2]。
1 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1.1 美国经济
2008年第4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下降3.8%,为1982年以来的最大单季降幅,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1.3%,为2001年来最小增幅。
1.2 欧元区经济
2008年第4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下降1.5%,达到1995年有GDP数据统计以来最严重的程度。欧元区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PMI)自2008年6月至今一直低于50,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屡探新低,对经济预期悲观情绪严重。2008年全年欧元区经济微增0.7%。
1.3 日本经济
2008年第4季度,日本GDP环比下降3.3%,按年率换算为12.7%,是自1974年1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2008年全年日本GDP下降0.7%,成为衰退最严重的发达经济体。
1.4 发展中国家经济
受发达经济体经济下滑影响,新兴经济体市场增长开始放慢,我国对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也有所增加。2008年前3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9%,比2007年同期的12.2%回落2.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07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2008年前3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回落的2.3个百分点中。
种种迹象显示,2009年世界经济前景不可能有大的好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于2009年1月28日大幅度调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见表1)。
2 国际集装箱海运需求
近几年来,得益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商品市场需求一直比较旺盛,带动集装箱运输需求蓬勃发展,如图1所示。但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在2008年全面爆发,给国际集装箱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
由于2008年初次贷危机尚未转变为金融危机,加之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滞后性,集装箱运输市场在年初表现尚可。从9月下旬开始,北美航线运量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再下滑,市场供求的平衡关系终被打破。金融危机致使美国主要进口航线出现衰退,维持数月的市场运价开始松动下滑。据远东班轮公会(FEFC)成员公司统计,2008年前3季度亚欧航线西行货量为707.5万TEU,同比仅增长2.1%。其中,远东至西北欧货量460.5万TEU,同比增长1.9%;远东至地中海地区货量247.1万TEU,同比增长2.5%。由于货量缩减明显,欧美航线舱位利用率偏低,船公司撤船、并线的消息不绝于耳,周双班合并为周班,运力大幅缩减,运价严重下滑。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燃油附加费也随之下降,班轮公司收入下跌的趋势无力扭转。众多班轮公司难以抵挡亏舱的压力,市场运价再度下调,反弹乏力。
Drewey预测2009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量增长率为3.9%,比照历史数据,实际增长率应低于这个数字。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对集装箱运输的影响非常强烈,在2001年世界贸易低谷时,全球集装箱运量仅增长3%,而这次形势较当年更差,因此2009年集装箱运输需求增长率应为3%甚至更低。但是,正因为集装箱运输市场对世界经济高度敏感,在世界经济出现复苏的时候,集装箱市场也有望率先反弹。由于运力过剩的客观存在,较为乐观的复苏预期是在2010年之后[1]。
3 国际集装箱船舶运力供给分析
据克拉克森统计,2007年世界全集装箱船舶运力达4324艘,946.17万TEU,比2006年增长16.6%,其中,3000TEU以上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运力较年初增长17.7%,比2006年同期25.4%的增速减少了10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6月,世界集装箱专用船队已经达到4522艘、1135万TEU。
按船龄结构分析,国际集装箱船舶总体比较年轻,平均船龄大约为10.6年。其中5年以内的船舶比例最大为46.26%,其次是5-15年的船舶占了38.45%,20年以上的船舶相对较少仅占了4.32%(见表2)[3]。上述数据表明,集装箱船新船增长的步伐愈来愈大,老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
按船型来看,巴拿马船型所占比例最大,占所有集装箱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一还多,其次是小于8000TEU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占了22.34%,随着集装箱大型化步伐的加快,大于800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舶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达到13.44%,而且这些船舶船龄都在5年以下,全是近几年建造的,如表2所示。
据克拉克森预计,2009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约1.48亿TEU,增幅仅为7.2%。而2009年国际航运市场新船交付运力将再创历史新高,达179万TEU,到2009年年底全球集装箱船队总运力将达1 649万TEU,增幅12.7%,(见表3)。2008年和2009年全球海运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长率从前几年的2位数明显放缓至7%左右,实际运力约保持10%的增长率,供大于求的趋势相当明显,预计运价将在低位徘徊[4]。
尽管如此,业界还是有理由对2009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持有一定信心。一是当前各国政府开展联合救市行动,力度之大、协调配合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二是虽然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但南美洲、中东、印度、非洲、澳洲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远东――中东航线西行、远东――南非南美航线南行和远东――澳洲航线南行货量预计将继续保持10%左右的平稳增长速度[5]。
4 总结
总体看来,未来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对挑战,总体机遇大于挑战。当前数据不足以预示未来的市场状况,2009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前景应为审慎乐观。基于IMF对欧美经济将在2009年底走出谷底的判断,加上我国经济持续数年健康高速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经贸全球化格局造就经济增长周期、制造业分工转移趋势支撑长期需求以及危机中孕育行业整合机会等一系列因素,未来全球经济仍处于新一轮良性发展长周期。
参考文献
[1] Clarkson Shipping Review Database,2008.
[2] 蒋 林,庚 琪.新形势下集装箱航运市场分析及应对策略[J].世界海运,2008,31(1):20.
[3] Clarkson Research Services[J].Container Intelligence Monthly,2008(6).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3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国际合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而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方式,成为三驾马车里最受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国际间分工合作对于促进国际间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外贸易实质上通过国内的产业化调整和升级不断适应国内外需要,并通过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业务的方式促进产业发展。过去十多年来,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较快,且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的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高额顺差,同时我国煤炭产业等出口因国际煤价高启等原因也获得了较好发展。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我国贸易顺差趋势逐渐收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现存问题并对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发生变化
经济的发展具有其应当遵循的规律,其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和过去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变化,贸易的结构也出现了巨大改变。而这也造成我国对外贸易的构成发生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对于高科技产品及精细化加工产品的贸易需求规模上升,而对初次产品尤其是未经加工产品的贸易需求规模不断下滑。过去,我国大多数出口产品主要以量取胜,单位利润极低,但是由于巨额规模和数量,对外贸易依然具有较好的收益回报。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对于简单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量减少,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出现萎缩。其次,当前由于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众多国家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地位,服务业的出口在对外贸易中也逐步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这些变化最终呈现出我国对外贸易的构成结构发生变动。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自由主义以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前进,过去的贸易保护等形式已经难以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足,而自由贸易主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国家进行贸易保护既会使对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审判,并且需要付出较高额度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必须依靠自由贸易主义促进贸易发展,不能在长期内继续使用过去贸易保护的思想从事对外贸易。当前虽然在某些行业贸易保护仍然存在立足之地,但是我国各出口行业都必须意识到,贸易保护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实行,但是从长期来看无法使用。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当前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阻碍,不利于国际间贸易往来。例如关税的歧视性条款,服务行业出口税收问题等仍然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进步的绊脚石。
(三)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源行业的问题突出
能源作为各个国家保障国家安全、民众基本生活的重要资源,对于安定国家、维持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众多行业的崛起也对我国能源行业尤其是煤炭行业产生了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源行业对于国际环境中的资源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源行业因受到全球范围内价格的制约,使得其经常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产生巨额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能源行业能否利用对外贸易获得利润也成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当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举措
(一)进行产业升级,适应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变化
产业升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对于促进并适应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升级即是通过淘汰掉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的企业,发展技术水平较高、单位收益较高的行业,最终成功进行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需要注意培养并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将有利于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技术生产力。贸易结构变动也需要考虑到劳动力的适应性问题,对于现有劳动力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提升其工作水平来进行。
(二)在世界市场上遵守游戏规则,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运作体制,注意风险防范
在过去的对外贸易过程中,由于我国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世界贸易规则不熟悉,可能存在违反世界市场上游戏规则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性。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加,在未来世界市场上,我国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使用符合公平公正交易的原则进行对外贸易。不可随意进行贸易保护、歧视性规定对待外国投资及商品进口,报复性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解决争端,只能给双方都带来弊端。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我国的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冲击。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就变得显而易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就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盈利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传统能源产业逐步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
新能源在近些年成为众人讨论的话题,这和全球范围内能源紧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由于对外贸易中,能源的贸易额始终占据总贸易额的很大比重,因此其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能源价格难以预测,且其变动会对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果对外贸易极度依赖能源产业,必然使得国家经济发展的安全系数较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通过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降低传统能源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而煤炭行业无论是原煤的国外采购进口还是精选煤的对外出口,企业可以采用创新金融工具来降低因价格波动而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风险,只有这样有出口业务的能源公司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利润水平,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会对我国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对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王松涛.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对策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阈[J].价格月刊,2015(12).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4
美键词:去全球化:帮易环境;贸易现状
约翰・邓宁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而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人祸和石油危机的天灾,世界经济正在以明显的速度和规模衰退。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末预言2009年的经济会上涨2.2%,但是现在它却认为今年的上涨率仅为0.5%,是近60年来最低的。而这还是乐观的估计,因为在2008年末,一些国家的经济的年衰退率已经超过了10%。虽然经济放缓和去全球化不是一回事,但是全球化的进程确实正在往相反的方向进行,因为全球化意味着货物,资金,工作流动的全球一体化,而现在这些进程都遇到了阻碍。
第一,全球贸易陷入困境。2008年下半年开始,物价下降,美元升值,贸易增速迅速放缓。油价的飙升导致运输的成本的空前上涨,从香港到美国东岸的运费自2000年以来几乎翻了一倍。货物流动的成本已取代关税,成为当今全球贸易最大的障碍。
第二,经济低迷对那些向国际贸易开放程度最多的国家影响最严重,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的中国,目前为止的表现并不那么差。至2008年4季度,中国经济仍有6.8%的增长。但是新兴市场的贸易问题因资本流动的转变这一全球化的第二大阻碍而变得更糟糕。据世界银行称,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净私人债务和股权将从2007的1万亿美元到2009年的5300亿美元,换言,从占发展中国家GDP的7.7%到3%。而国际金融机构看到了更加严峻的下降。说今年银行从新兴市场收回债务将多过注入新的贷款,那些国家的债券市场在2008年4季度受重挫,交易额低于50亿美元,而在2009年2季度,他们又发行了500亿美元债券。
第三,全球化逆转的第三方面,工作流动,紧随其他两项,表现得比较滞后。
虽然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没有伤到元气,但是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联系紧密的中国经济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去全球化的冲击。
1.中国的外贸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1)去全球球化趋势影响下的贸易环境的SWOT分析
(2)去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的贸易现状分析
①进出口贸易额
到2009年第二季度为止,中国的进出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出口量远远大于进口量,并以类似的速度下降,贸易顺差缩小。中国进口的大多是原料或出口商品的生产的中间投入,进口量急剧下降的很可能是未来数月生产和出口进一步下降的信号。因此,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中国的贸易盈余可能会略有缩小。
②进出口商品结构
进出口商品结构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决定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并逐步优化。“两高一资”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回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偏低层次: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能赚取微薄加工费,高新技术产品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国外核心零部件或关键性技术,这使中国频道知识产权等新型贸易壁垒。
④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长期以来是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曾经拉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使中国逐渐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面临贫困化增长困境。但在2008年中国一般贸易在国际贸易形式严峻的背景呈现逆势增长态势,并逐步超过加工贸易。这表明一般贸易的抗险能力比加工贸易强,而中国也用外贸政策逐渐收紧加工贸易,促使贸易方式优化。
2.中国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失业率攀升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5
【关键词】 云计算 互联网 服务
前言:云计算被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的发展情况却令世界瞩目,各个国家对其发展前景都有很强的期待性。由于云计算方式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其自身所存在一些问题开始出现,而对于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将直接影响云计算的发展方向。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本身是源于科技所诞生一种信息储存模式,对其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三种。首先,云计算是通过将资料进行抽象虚拟化的一个过程,主要通过将网络上存在的资源以及各种设施进行虚拟化处理,经过该种方式令资料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有利于企业或个人对所需材料进行透明化、简洁化的应用,而在应用过程当中,顾客无须考虑云计算的相关技术手段,只是单纯的对服务内容进行应用。其次,在使用云计算对某方进行资源的服务时,通过会对顾客方进行收费,从本质上而言,其构成了商业化模式的条件要求,具备系统化的收费标准。最后,云计算的服务工作主要是依靠互联网的作用而得以实现其服务目的的,在进行服务资源的收集以及合成上,都需要以互联网为基础,对科技因素极为依赖[1]。
二、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
2.1国内发展现状
远在“云计算”的名次出现之前,我国相关科技人员便已对互联网的透明资源储备技术进行了多方面应用。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云计算的应用愈加频繁,政府部门对云计算的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与社会软环境的保障,并且在国家科研部门当中设立了专业的部门,直接负责云计算的发展与开发活动。根据有效数据表明,在2011年中国用户为云计算的投入达到了2.86亿美元,直接促进了云计算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而且通过数据以及相关因素的综合性计算,2016年我国的云计算投入预计在10亿美元左右。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云计算的应用对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方式,符合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2.2国外发展现状
据有关数据表明,当前云计算所储存的相关资料达到了全世界数据资源的20%左右,其能够为被服务方提供有效的抽象资料。自云计算正式被提出之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前景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在2011年为1000万人口解决了工作失业问题,间接为国际经济发展提供了1.2万亿美元的资金注入。伴随着云端处理器所存在的世界资源不断增加,计算模式的应用不断完善,在一段时间内云计算都会成为世界各国科技方面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开发项目[2]。而云计算自身的安全与透明化为更多的企业以及个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类型,满足当前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服务需求,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云计算所存在的问题
云计算在很大程度上为了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但是其自身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该类问题若未得到及时并且妥当的处理,将会引起极大的麻烦。首先在安全性方面,云计算能够有效的缩短单机密集数据处理任务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将需要计算的任务合理分配到相关计算方式中,较好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在该过程当中,用户对于将信息传输到云端上的信息处理是否安全抱有质疑性,而在实际的运行当中,该种问题确实真实的存在[3]。从经济方面考虑,用户通过云计算模式进行消费的行为节约了其自身购买云计算相关物理软、硬件的费用,能够降低用户的投资风险,并且将更多的资金应用到个人或者企业的发展当中去。该种方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云计算的普及问题,但是由于云计算自身的软硬件因素却会直接导致用户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若处理不当,将会对云计算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四、结语
在对云计算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应对用户的服务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制定,通过该种方式加强云计算的强硬式服务类型,而在软件的开发与设计上应该考虑其自身是否应该在云计算的平台上进行应用,通过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来判定云计算的使用能否完全符合各种软件对其的应用。云计算的主要工作模式为分布性的计算方式,其对于信息的掌握是处于透明化的,在对云计算的数据产生控制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方式是将来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其直接关系到云计算方式的自我演化进程,对于整个世界的科技与经济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袁泽凯.IaaS云计算服务定价问题研究[D].江苏:江苏科技大学,2014.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 职业素养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54-02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朝着一个比较广泛的方向发展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当前众多的国家之间需要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对各国之间的语言有所了解与掌握,特别是对英文的掌握,十分符合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小学阶段的学生们需要注重培养英文学习能力,这就对小学的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们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以身作则,树立起对学生们的英语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小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具备的教育理念
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指的就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不单单能反映出教育问题的变化情况,也能对教育现实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反应。只有对现代教育理念进行了分析与理解,才会有对现代的教育。小学英语教师们应当培养自身对当前时代精神紧紧相联系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自身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学习。在众多主要的教学理念中,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着重掌握以下两种教学理念:
(一)宏观的教育理念
当我们站在宏观的教育理念的角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们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关注与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教师们主观意识的培养与提高,着重提高小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能力与掌握能力。
首先,小学生作为一个学生,也是同样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虽然他们的年龄比较小,但是他们与成年人同样具有平等的人权。需要得到小学英语教师的格外关注与重点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积极贡献。
其次,小学生们是许多正在发展着的人。小学生们具有成年人们不具备的,一些独特的成长优势,例如,小学生们身上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在他们身上存在许多与成年人不同之处。
第三,小学生们是一群独立的人群。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加强自身对活动完成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自主的分享活动的权利与机会。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英语教师就应当逐渐加强对小学生们的能力的培养。
第四,小学生们同样是完整的人。小学生们不单单具有健全的身体,也有着完整的精神世界。因此,小学生们应当加强对自身身体健康与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培养。这样一来说,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要留心小学生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与个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小学生们学习英语,制造出一个更加合适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小学生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二)建立正确的英语教育角度
站在英语教育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的是,当前我国小学英语的教师,应当深刻的意识到当前英语课程发展的整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小学生们的英语素养。
随着当前的课程改革的脚步不断向前的推进,英语教育的新型理念已经对过去传统的英语教育方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在我国最新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当前小学阶段中,应当着重培养小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乐趣,积极的培养他们树立起对英语学习的一种热情,并且树立起小学生们对英语发音、字词方面的学习能力,从而为日后小学生们更好、更快的学习英语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措施
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应当不断的加强自身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总结,为小学生们树立起一定的榜样作用。更好的帮助小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对不懂的英语知识进行积极的发问等。
其次,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周围的英语研讨氛围。在校园中,应当积极开展一些与小学英语相关的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以增强小学英语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成长,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最后,当前我国众多的师范院校,应当加强对师范生们的教育与培养。在校园中,培养起更多、更优秀的英语教师,以此在日后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能够使教师的行列多增一些新鲜的血液,为我国的英语教育做出巨大的贡献。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与重视,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育这一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也倾注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在这上面。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与教育,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的加强对小学生们英语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的培养小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 小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D].重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