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文化内涵的见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文化内涵的见解范文1
【关键词】现代白酒包装设计 图形纹样 视觉表现
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酒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白酒对我国有些文化具有一定的承载作用,当然不同区域其风格也具有差异。不同的人对于酒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不同种类的白酒也依照其消费群体,制定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白酒包装设计也就成为其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本文主要对现代白酒包装设计的图形纹样进行探讨,分析其视觉表现文化。
1 白酒包装设计中图案纹样的重要作用
图案纹样在现代白酒包装中具有一定的符号性和标志性,其图案纹样选择中要求一定要简洁鲜明,具有便于记忆的特点,同时图案纹样本身的形式也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白酒包装设计中,图案纹样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但承担着包装设计的视觉表现,同时对于产品信息和企业文化形象的宣传均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古井贡酒包装设计中,就对图案纹样进行恰到好处的应用。瓶身雕刻的是龙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纹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其在白酒包装中的应用,则恰好表现出了这个品牌的精神形象和文化品位,从而更好地满足这一消费群体的品位需求。另外古井贡酒曾经被贡献给皇帝品用,因此将龙纹应用在其包装上也非常合适。再加上龙纹具有较高识别性和记忆性,能够更好地对白酒品牌起到宣传效果[1]。
2 现代白酒包装设计图案纹样的视觉表现
我国白酒包装设计和其他包装设计相比,其具有更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尤其是在现代白酒包装中,其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包装,更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其内涵和功能。图形不是文字元素,但是在其包装设计中却占有大部分版面,从视觉上来看,其位置仅仅低于品牌的名称。图形纹样的选择主要是增强渲染力,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基于视觉传达效果其具有表现力丰富、迅速、感染力强等特点,能够让消费者对产品文化迅速有一个了解,并产生兴趣。因为白酒的特殊属性,要求必须要在包装设计中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这也就是我国艺术传承中的“意境”问题。关于白酒外包装的设计可以分成外包装和内包装,外包装也就是指酒盒的设计,其中包括盒子的形状、颜色、文字以及平面图形等等,在白酒销售中外包装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2]。图形也通常是出现在外包装设计中应用,内包装则包括瓶身、颈标、防伪标识以及瓶盖。
其中五粮液作为国之魁宝,以其独特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包装设计更是业界的楷模。五粮液在时期分别出现了红旗牌、长江大桥牌、交杯牌和优质牌,这些品牌其包装设计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始终围绕“物种粮食”发展转化。直到20世纪80年代,出口的五粮液包装设计逐渐丰富,并出现了“W”型几何图形。到90年代主要销售的是优质牌和1992年的“W”牌,在这一阶段其包装开始更换瓶身、颈标、瓶盖以及瓶标,包装设计显得更为精致,并且开始注重细节设计。直到2000年,五粮液的销售开始打出“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口号,与时俱进,五粮液也开始走向世界,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包装视觉冲击力,针对市场不同需求创建出30多个种类。在其包装设计中还依然保持着和时代同步,小部分种类依然保持20世纪80年代的鼓形酒瓶造型和五粮图案,大部分种类则延续的是五粮图形。不管是哪个时代的五粮液,其设计均要受到时代的影响。在图形设计上也逐渐从传统工艺逐渐发展到立体图形,更加注重细节设计,彰显其主题。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传统图形纹样的发生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每一个图案均具有其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白酒包装设计中对于传统图案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中国传统图案种类比较多,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文化智慧和聪明。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传统图案的文化背景,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不断的与现代文化背景相结合,从而不断地创新出新的图形纹样,这样才能够更进一步被现代消费者接受[3]。如果能够在深入了解传统艺术文化宝藏的同时,能够采用特殊表现手法和将现念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形”和“意”相结合的现代审美艺术图形。在一些现代和传统文化设计结合过程中,也有一些设计师曾经进行过尝试,比如在水井坊酒包装设计中就对东西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了结合使用,其不但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代特征,将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特有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展,给人们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怀旧情绪。
结语
现代白酒包装设计图形纹样的选择,主要体现的也就是文化特性,因此在设计中一方面要注重本土文化、采用多元化色彩,同时不同的创新酒器形态。这样其产品才不但能够具有实际用处,同时还可以用于欣赏,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艺术的魅力,不断的创新我国白酒包装艺术设计,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
参考文献
[1]高春妍.徽文化图形元素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3(13):32+49.
酒文化内涵的见解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授――受”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狭义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探求问题,掌握规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所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是从广义而言的,它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积极的研究意识,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研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价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身学习奠基。其本质意义上的价值取向包括: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研究的“主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基本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背景差异,在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圈子里,学生只能带着镣铐跳舞。语文研究性学习则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鼓励学生的多元表达。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施展;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发现;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个体只有在自由、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才能使思维敏捷、流畅,从而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参与者,研究性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热情,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例如,在教学《曹刿论占战》一文时,我组织了一场“鲁庄公真的‘鄙’
吗?”的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辩证地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讨论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得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这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平庸国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师生是平等合作的,气氛是轻松愉快的。学生不会担心发挥不当而受到批评,不会处于被动、压抑的心理状态,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照各自的能力水平和方式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
二、“以小见大”,正确把握“研究”的内涵。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不同于高校的科学学术研究。这里的研究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过程,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的研究重出研究成果,重出有创新、有社会价值的学术成就,是高级层次的研究,代表学术研究的前沿。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完成基础教育的培养任务为目标。因此对学生的研究不可过于苛求,学生的研究毕竟只是停留在“类创造”的层次上。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确定应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校而异,因人而异。应从小处入手,课题小一点、浅一点,待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搞得大一点、深一点。切忌贪大求全、好高骛远。教师在备课时,应做有心人,预先准备数个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师生瞬间的思想火花求疑、求真,从而找到新的课题。
我在教《胡同文化》一文时,在教学中作了这样一次尝试。备课时我准备了三个课题:(1)中国民居建筑文化;(2)“忍”在今天通融继续作为我们的座右铭;(3)简评汪曾祺的散文风格。要介绍作者时,我提到汪先生是高邮人,有时学生立即插言,高邮产双黄蛋,在江苏很有名气。我就讲不仅“居”有文化,吃也有文化,并进一步延伸到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在讲到汪曾祺的京味语言时,我提到老舍先生的京味语言,初中课本上有《骆驼祥子》的节选,有学生决定选择两位作家语言风格作比较。我首先肯定这样同学的想法,然后建议还是比较这两篇课文的语言风格。为什么呢?因为比较两个作家,对一位中学生来说课题太大,阅读量和理论准备都不充分。比较两篇课文的语言风格,课题小但对学生启发大,因为两篇课文均为作者的代表作。一个月以后,不少学生对我所准备的三个课题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切忌过大,否则会使学生无力驾驭;应“以小见大,”小处着手,深入探索。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量力而行,并能成功地完成课题,拥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就意味着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以讲为辅”,合理调控“研究”的走向。
语文教学改革易走极端,往往不能客观辩证对待新旧模式。讲授式有其无法取代的地位,它在讲授语文基础知识时极具优势,教师可以系统、科学地传授知识,使知识更具有逻辑性,教学更具实效性,它是一种省时的经济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讲授式的基础上的,绝不能因提倡研究性学习就抛弃讲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科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酒文化内涵的见解范文3
其实不然,“侍酒师”是泊来的称谓,国际通用名称叫Sommelier,源于法语,在国外是一个很普遍的职业,历史也很悠久,“侍酒师”最先在宫廷里专门为王室侍酒,管理酒窖,最后演变为现在拥有专业酒水知识和技能,为客人提供酒类服务和咨询,负责菜单的设计、酒的鉴别、品评、采购、销售以及酒窖管理等的专业人士。
如今的“侍酒师”,是一群贴着“专业”、“职业”标签,懂得享受生活,品味高尚的人。他们就如同葡萄酒管家一样以丰富浑厚的知识、良好的美学修为、锐利灵敏的感知、卓越的鉴赏能力,将美酒、佳肴、奶酪、雪茄、音乐勾勒成一副美丽的锦帛。你与侍酒师是否有过接触?侍酒师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葡萄酒享受?不如就让这些有着不同经历,或干练淡定、或优雅婉约、或精明强干的侍酒师们来展现他们的生活。
Mei Lee李美玉
北京柏悦酒店 侍酒师
获波尔多CAFA侍酒师学校文凭,法国国家侍酒师资格
高雅、极富内涵的葡萄酒,它可以让人独享,也可与人分享,从而汇聚友情、冰释误解、浇灌爱情。在玻璃世界里的石榴红、樱桃色、琥珀色……它们演绎着或妩媚或纯洁之美。这些都是李美玉对葡萄酒着迷的地方。
但当她身在法国,亲自到酒窖与那些美酒邂逅后,更笃定了自己人生的最重要伴侣:葡萄酒。“导游带我们领品尝了十几款酒,同一个葡萄品种有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土壤不同地域之分,一个酒标一个酒瓶的背后也有丰富的故事,它们的千变万化,复杂交错,吸引着我去探索,为此也和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葡萄酒的世界里,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及讲究,这些都吸引着美玉去发掘与品味。于是,美玉将传播葡萄酒文化作为人生的目标,就此开始了对葡萄酒的学习,体验品酒课程,与法国朋友聊葡萄酒,结交葡萄酒业内的朋友。并且美玉有幸结识了巴黎闻名的侍酒师及葡萄酒顾问Emmanuel Delmas先生,开启了她对葡萄酒的学习实践和职业生涯的大门。
在学习期间,美玉先是从阿尔萨斯名庄Seppi Landmann和波尔多列级名庄Chateau Haut-Bailly的实习, 深切了解到好酒是怎样酿成的;不断游走于酒庄及大小葡萄酒展, 不断地品尝与总结也让美玉对法国各产区葡萄酒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波尔多Cafa侍酒师学校一年的学习, 又让她有了扎实的葡萄酒知识和品鉴能力;而更值得美玉骄傲与满足的是在巴黎著名侍酒师餐厅Bistrot du Sommelier的工作, 与世界顶级侍酒大师Philippe Faure-Brac先生学习, 亲身体验法国最正统的酒菜搭配及侍酒文化。“我经常在别人下班之后留在餐厅里,继续研读Philippe Faure-Brac先生的书籍,他的著作让我很感动,对于餐酒的搭配有异于常人的独到见解,让我受益匪浅。”
谈到葡萄酒的时候,美玉眼神里就会自然地流露出一种“爱恋”的情感,那是对酒的一种热爱,她说自己“粘到”酒就会很兴奋。
侍酒师的例行工作
1、酒店选酒,为不同的餐厅和酒吧编写酒单。
2、为客人选择的菜品建议适合的葡萄酒。
3、日常酒水采购,与供应商打交道。
4、关注葡萄酒的细微变化。
5、酒窖的管理。
6、根据客人的需求推荐合适的酒,专业的酒水服务。
7、酒水知识培训。
侍酒师工作时长
在酒店工作,Mei Lee白天待在办公室协调各项事务,晚上则是在主管的餐厅里,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所有林林总总与酒相关的事情都可能找到侍酒师来解决。
侍酒师需要对那些看似很繁复的工作,淡然处之,并把服务做好,让顾客满意,所以必须认真对待每个细节。“作为一个侍酒师,希望让客人感觉到自己的酒与众不同,让其满意。让他们选完后,侍酒师要注意酒温是否刚刚好,白酒是否达到凉爽的温度,有些红酒是否是酒精度过高了,是否要降温,或者是太凉了,要不要缓缓,要不要醒酒,要不要澄酒渣,这些都是侍酒师来做的,跟大众眼里的作秀不一样。”
有侍酒师陪伴的用餐体验
进入一家高档餐厅用餐,尤其是和你十分感兴趣的潜在客户、业务合作伙伴或者是说歆慕已久的女人。当有人将酒单递到你手上的时候,脉搏是在不动加快的,面对数以百计的葡萄酒,一无所知的法文,以及其中一些价值不菲的葡萄酒,侍酒师将成为你的秘密武器。
这张呈上来让您有些紧张和不安的酒单就出自于侍酒师之手,他们此刻很明白客人的心情的,他或她就正在极大程度地利用这张酒单来帮助您点单,以发挥这张酒单的意义,无论你的心理价格价位是什么,他们都可以轻松面对。这里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点点小小的暗示,因为这些人训练有素。
巧妙地不漏声色地用手指向酒单上的几款葡萄酒,不需要任何的言语,即可将你的心理价位传递给对方,而侍酒师也定然会心领神会,将这一敏感的问题轻松化解。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不需要言语的交流,而且也是十分流行的方式。接下来,将你们计划点什么餐,以及每个人的喜好和侍酒师交流,他或她将适时推荐上可以达到最佳就餐效果的餐酒搭配。
当然,如果你对于葡萄酒略知一二,还可以和侍酒师有更深入的探讨,比如正在试图寻找一种新口感的葡萄酒,或者说你与侍酒师一来二往早已相熟,他或许会将酒窖里珍藏,却还未上市的葡萄酒给你品尝。这时高级侍应生是难以为您提供这样的待遇的哦。
Julia Zhu 朱阿萌
北京希尔顿酒店 侍酒师
获加拿大CAPS专业侍酒师资格,加拿大职业品酒师协会的成员
葡萄酒是舒缓的、散漫的、层次丰富而变幻无穷的,当你不知不觉间与这样一种美好的事物相遇时,或许你身上的特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发酵,发生微妙的变化。从Julia这样一位葡萄酒女侍酒师身上,你似乎可看见葡萄酒无尽的优雅与美丽,而这种直觉是不需要罗列一堆的元素和特点来佐证的,因为它早已渗透到任何细微之处。当提及这份职业让Julia改变了什么的时候,她思索片刻说道:“应该是更懂得生活,珍视身边的情谊。”
葡萄酒侍酒师的工作确实包含着众多繁复的内容,但是它不能脱离对客人的服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正是这些,才让这个职业有更多闪闪发光的地方。Julia进入这行已然六年,和很多人相比,她没有太多的刻意,一切只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红酒是所学的必修课之一,从最初仅仅知道红白葡萄酒的不甚了解,随着不断尝试品尝,学习的越来越深入,到最终喜欢上的执着,期间既有感性的左右,也有对职业规划的缜密。
她曾在多伦多希尔顿酒店工作三年之久,对于当时的她来说,成为侍酒师,也仅仅是增添了一种技能,使得她职业竞争的资本更多了一笔,所以也省去了用许多矫揉造作的词汇来形容她如何选择了这份职业。所以说她是幸运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很顺畅地走上了这条路,不存在许多刻意,却为自己增加了许多机会。”
对于Julia来说,这是一份让她不曾有倦怠的职业,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她在寻求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事情,比如举办品酒会,品尝更多新酒,认识更多不同的人。这样的工作,可以让她不断磨练自己的个性,学会在生活中更加放松自己。
④哪里有侍酒师
侍酒师通常活跃于餐厅、酒店这样的场所,也有一些会在教育机构或者是葡萄酒公司做一些酒的培训工作。通常来说,超过200款葡萄酒的话,就需要有一位专门的葡萄酒侍者来管理,比如推销酒、酒窖的管理、酒的储存,与酒商的沟通等工作都是需要有专门的人协调。当然,有一些小的餐厅,定位相对高端,也会有侍酒师,以提升餐厅形象,为客人提供多项的服务。在酒店或者餐厅工作,即使有的人很博学,但是在服务方面有所欠缺或者是在性格方面不适合的话,也是难以胜任的。因此,这个职业既有专业要求,还需要有服务的意识。
⑤侍酒师怎样与你搭讪
通常来说,国外的侍酒师年龄会比较大,开瓶、醒酒、倒酒等一系列的流程都非常熟练。当侍酒师的技能已经很娴熟,不是硬性技艺,硬性操作,而是一种自然本能的时候,就可以在那个过程中通过沟通来调节气氛。可是,有时侍酒师也可以看出客人是不需要被打扰的,这时他们只会安静操作。
而有的客人却是需要侍酒师有所回应的,这样的判断取决去侍酒师的经验和自信。侍酒师会问客人想喝到什么品质的酒、口味如何,以帮他们达到最佳,当然有时也是要有所妥协的。在简短的交流之后,侍酒师会发现有的客人对酒的兴趣、喜好很强,并且有着开阔的想法,愿意接受侍酒师的意见。他们会聊最近在喝什么酒,怎么储存酒,以及许多人对酒的误解。最后会适时邀请你参与他们举办的葡萄酒俱乐部……
对于倒酒过程中的小插曲,比如为一桌客人倒酒时突然发现酒不够时,侍酒师的应对方式是怎样呢?他或她或许会问那位小姐(先生)是否需要一杯干白搭配您的菜品,我们也有单杯销售的酒水。侍酒师就扮演着餐厅里的交际使者,巧妙地运用着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沟通方式。
李森
葡萄酒进出口贸易公司 侍酒师、品鉴师
获英国WSET中级认证
孔滨
葡萄酒进出口贸易公司 品鉴培训师
侍酒师不仅仅辗转于酒店、餐厅,李森就供职于一家意大利葡萄酒进出口贸易公司。另外,我们也邀请到一位葡萄酒品鉴培训师孔滨,请两位现身说法侍酒师的独特职业身份。
李森,也有着在西餐厅任侍酒师的经历。06年的时候,他最初接触葡萄酒,在这之前一直是一名调酒师。当被问及为何转行时,他说:“葡萄酒背后有着更深远的文化。”于是,他开始在一家葡萄酒主题餐厅,跟着经理学习葡萄酒服务,包括如何推荐适宜的葡萄酒等基本知识……直到08年,他开始学习专业葡萄酒课程,并获得英国WSET中级认证。目前,李森正在学习WSET高级课程。因为资格认证级别的不同,所学的深度也不同。在这样的葡萄酒贸易公司工作,他的工作侧重点会从服务方面转移到品鉴和培训方面。虽然国际上葡萄酒认证资格很多,但是,WSET的体制相对悠久一些、葡萄酒理论更深入,这些也促使李森在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当然,在他看来,侍酒师资格认证只是体现你个人专业能力的一个方面,实践经验同等重要。
葡萄酒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李森,他不断发掘不同国家有意思的新酒,甚至不食辛辣、不抽烟,以保持自身味觉、嗅觉的灵敏度。他说:“世界上优秀的侍酒师在味觉、嗅觉方面有着天生的灵敏度,他们甚至会给自己的嘴、舌头上保险。”当然,这并不能成为普通人在这行进行探索的障碍,只要我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
在李森看来,侍酒师的前提是品酒师,必须具备葡萄酒的专业技能。如此看来,侍酒师无疑是一名多面手,他们除了要懂酒之外,还要懂茶、咖啡……只要客人在餐桌上有所需求,都要给出专业建议。他说:“在参加法国侍酒师大赛的时候,规则里明确规定要懂得茶、咖啡和菜品的搭配,侍酒师就是一名酒水顾问。”另外,侍酒师还是管理者,是交际能手,关于这方面,我们也在之前的两位访者的文章中有所提及。
和李森的半路出家不同,孔滨是专业出身,学的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涉及到酿酒、品酒、管理等各个方面,也曾在酒厂有过酿造经历。孔滨认为:“作为葡萄酒品鉴师来说,更重要的不是教大家品酒的礼仪,而是要写一些酒的评论,告诉大家哪些酒的品质,这样才对这个行业会有一些约束。如果没有人去说酒好与不好,仅仅局限在一些表象的含义,酒的价格市场就没有了约束。”
李森、孔滨,同样与葡萄酒结缘,有着细小的职业细分,或偏于实践,或偏于理论,但是最终只为让人们离葡萄酒更近一点。
⑥侍酒师与调酒师、品酒师
侍酒师的专业与知识,不同于调酒师、品酒师等。在大众眼里,有时候会将调酒师亦等同于侍酒师,尤其是一些影视作品中的描述。其实不然,调试师需要耍些花招,弄一些漂亮的动作,来吸引客人。而侍酒师则更多的是利用他所了解的知识,与顾客的交流沟通,抓住客人的心理,为客人提供客人所需且适合的酒。
侍酒师也不等同于人们经常提到的品酒师。“品酒师确实历史悠久,它可以分为三大类:侍酒师、酒评家、酿酒师。侍酒师是对酒的一种欣赏,烘托酒尽量将其美好一面展示出来;酒评家则是比较客观来评价酒的好坏,给客人一些消费指南;酿酒师则注重技术方面,如酸度、单宁等,更多地是在严格挑剔毛病。”
侍酒师可以是品酒师,但品酒师不一定是侍酒师。侍酒师背后是更多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正因为如此,“侍酒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到尊敬。侍酒师这个职业虽然辛苦,虽然是服务类行业,但在国外受尊敬成度还是很高的。
⑦如何获取侍酒师资格
在中国来说,侍酒师还是小范围、少数人的认证,学习专业侍酒师课程的多为行业内人士,所以这些人也多有工作经验。目前在国际上也有许多比较出名的侍酒师资格认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师资力量如何。无论是什么样的认证,达到的目的一定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师资等原因难以避免参差不齐的情况。现在小酒庄在不断涌起,葡萄酒随着年份不一样、产量不同也会有起伏,因此专业人员在数量和素质方面都需要有很大提高。对于所谓资格的级别,学习就更加重要,但是葡萄酒的服务,更多地是需要实践。
关于法国国家侍酒师资格
这个文凭是受国际公认的,需要三天五个部分完成,考试分为:笔试,服务,餐酒搭配,盲品,实习答辩。考试内容非常细,并且全面,难度也很大,并且参加这个考试之前必须要有酒窖实习经历。
波尔多CAFA侍酒师学校
关于加拿大CAPS侍酒师资格
这个课程安排是很紧凑的,一年下来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课程,值得庆幸的是,由全球不到200人的Master Sommeliers授课,这对于任何葡萄酒学习者都是很好的机会。应当说老师知识面的宽度都不一样,教授的方式的不同,学生所获益的东西也自然不同。
想要获得这样专业的资格认证也并非易事,通过率大概在10%左右。在上这个课程之前,首先要有两年的葡萄酒行业从业经验,倘若没有,就要首先学习葡萄酒初级、中级课程……然后才可以学习这样的专业课程。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要看自己的职业需要,看是否适合学习什么样级别的课程。
酒文化内涵的见解范文4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生观 备课 授课 评价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现代教育对“以人为本”赋予了新的内容,就是面对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教师如何把社会发展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能力继承传统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在不断延续人类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成长,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在教学中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学习。既关注那些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成为“匠”的多数学生。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育人之本
教育的真谛绝不是捧上一张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应是捧出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个生命成为他自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对学生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和整体划一的评价方式,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观点,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如果我们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教鞭下,教师是教书的机器,学生是学习的机器,教师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就是应该视为教育上的失误。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向传统的评价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对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1983年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九个方面组成: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拓宽了智力的范围,学生智力的不同主要是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所致,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把它视为一种财富来珍惜和开发。
这样的“学生观”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都用这样的“学生观”去看待学生,就会对每一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备课之本。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前期工作,这项准备工作关系到教师施教过程的质量。课备得好,讲课有条理,重点突出,难点容易突破,对问题解释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备课不仅要关注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要充分了解学生、考虑学生需求。具体地说,就是以课堂作为教育背景,设计一个从人到物和谐发展、变化的可行性方案,重点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物,物只是人在此背景下完成思维变化、发展的附属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是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习取决于他本人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为他们呈现了什么内容。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从学生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维和整体观察”的认知心理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激
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意识,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是认识世界、增长才干的过程。例如,生物课中的“细胞的分裂”就以橡皮泥做实验的形式进行,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理解了“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进而发展到从抽象思维模式中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与“讲究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学生的思维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也要给予关注,什么时候强调形象思维、什么时候开发或强化抽象思维,在备课中都要有全面的安排。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少关注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过程,备课中教师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只是理清如何把完整的理论知识讲给学生听,求的是自身清晰的思路,而学生感觉怎样、如何思维,是通过形象思维模式还是抽象思维模式获得知识,或通过学习学生思维能力要提高到何种程度则不尽然。因此,教师所讲并非学生能听、会想、能展。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即备课时设计的教案、学案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通过教和学的过程,实现学生素养的形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2.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是授课之本。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课堂上要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激活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因子,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牵着学生走路的状况,尽量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独立思考,从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问题,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知识规律,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讨论、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不强求一致的标准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穿针引线、启发、点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己来推导结论过程,领悟发现、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例如,“种子的结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描述出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可采用实验的方式进行。课堂开始,通过学生介绍自带的种子,引出问题:这些种子外形不同,内部结构是否一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由教师演示玉米的胚乳被碘液染成蓝色的实验(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再经过学生动手实验、相互讨论、教师引导,结合教师展示出的种子结构图,找出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种皮等各部分的位置,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各部分的功能,逐步发现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小组实验应强弱搭配,实现合作学习,教师的重心应向能力弱的学生倾斜,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容易的题由他们展示;点评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对他们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通过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使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获得知识、构建知识,增长能力,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结果。
3.关注学生发展是评价之本。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技能及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课题,按现代教学改革的理念,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则是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学评价形式多种多样,这里就笔试形式谈点看法。笔者认为: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评价结果;有什么样的评价结果,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如要想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命题就要侧重知识的再现(如概念、结构名称等),这类题目只能评价学生的记忆力,而评价其他能力的因素甚少;要想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命题时需侧重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与判断、实验的操作与实践、对文字的描述与表达、对图文的理解与转换等(如综合性和开放性题目),并且对这类试题的评分没有刻板的标准,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只要符合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水平且言之有理即可。考生做这种试题不仅没有恐惧感、压抑感,而且充满着创造的激情和情趣,这不仅能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较好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知识拓展等应用能力,对学生个人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示例1: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借“酒”表达情怀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句带“酒”字的古诗句(前后要连贯) , 。
示例2:生物实验探究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①提出问题;②建立假设;
③设计实验方案;④实验检验;⑤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有人以“绿豆种子的萌芽与哪些因素有关”为题进行了实验探究,以下是实验探究中的两步:
提出问题:干燥的绿豆种子不能发芽,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不能发芽,而潮湿的绿豆种子在合适的温度下却能发芽。那么,绿豆种子萌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建立假设:请围绕“绿豆种子萌芽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你的两个假设。
假设一:绿豆种子萌芽与温度高低有关;
假设二:
假设三:
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充分认识“能力”的多样性和具体表现形式,把握好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应提高的能力标准。只有这样,才利于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和评价的意义,落实“以学生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备课、上课、评价都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教案的设计、内容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能力的评价等各方面都要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把握好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教师的努力,挖掘出每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3]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