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范文1

今年3月1日,由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世界科联(ICSU)联合发起的“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在法国巴黎启动,从2007年3月1日到2009年3月1日的两年时间内,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几千名科学家将展开超过200个与极地有关的科学项目研究。中国将在极地年推出名为PANDA的核心计划,主题是研究两极地区海洋、大气、冰雪等的相互作用,包括大气、冰川、生物、海洋等学科的中国科学家将连续3年在极地做集中、加强的观测研究。

与此同时,今年世界气象日也将目光对准了极地,今年气象目的主题是“极地气象,了解全球影响”。

极地气象研究为何如此重要?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极地在哪里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素有地球三极之称。极地通常指的是南极和北极。

北极,泛指北极圈(66°33′N)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的绝大部分面积、海冰区、岛屿和欧洲、亚洲、北美洲及格陵兰岛在北极圈以内的陆地,总面积约2200多万平方公里。

南极泛指南纬60°以南的海洋、岛屿和大陆,总面积约5200万平方公里。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超过2000米,最厚的冰层可达4800米。

两极在地理地貌上最显著的差异是,北极是地球在其最北端的凹陷部分,四面由大陆环绕、近于封闭的永久性冰冻海洋,被喻为白色的海洋或北冰洋,是一片被大陆包围的冰雪海洋。平均水深约1225米,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的一个海洋。而南极洲是地球在其最南端的凸出部分,是一个四周由海洋包围的冰雪大陆,被喻为白色的大陆或南极洲。其平均海拔高度为2350米,是世界五大洲中平均海拔高度最高、面积最小的大陆。

由于南北两极地处高纬度,因此,在气候和环境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分别位于地球的南北两端,大部分地区都终年为冰雪所覆盖,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寒冷,暴风雪频繁,都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制约和影响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两大冷源、驱动器和敏感器。但南、北极在环境气候上又存在着明显差异,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较南极高15℃~20℃,记录到的最低气温也相差20℃。一般来说,北极的冬季相当于南极的夏季,而南极的冬季则是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季节和地方。

南北两极都是全球著名的暴风雪地区,暴风既频繁又强烈。相比之下,北极暴风的强度较弱,即使在暴风雪强烈的冬季,平均风速也只有10米/秒。而南极地区暴风的年平均风速达17~18米/秒,冬季平均风速可达25~30米/秒,南极内陆高原风速达到45~60米/秒。在东南极大陆沿岸的法国迪蒙・迪尔维尔站上,曾记录到100米/秒的最风,所以,南极被喻为“世界的风极”、“暴风的故乡”。

两极储存了全球冰雪总量的98%以上,世界淡水总量的80%以上。北极的冰雪主要在格陵兰岛,冰雪总量约为300万立方公里,约占全球总冰量的5.4%,冻结的水量约等于世界淡水总量的9%。如果这些冰雪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南极大陆的总冰量约为2400万立方公里,约占全球总冰量的90%以上,冻结的水量约等于世界淡水总量的72%。如果这些冰雪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猛升66米。所以,南极被喻为“地球的冰库”、“冰雪的大陆”。

极地气象学研究什么

气象学家把研究南北极地区各种气象问题的学科称为极地气象学。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地气象科学也从传统的气象学、气候学、高空气象学、高层大气物理学等,向包括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和空间天气等更广泛的领域拓展。极地气象的研究历史不算长,仅为100年左右。

极地气象的研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南北极对全球变化有什么反应,即极地的响应,另一点是南北极的变化对全球有什么作用,即极地对全球的反馈。

由于全球大气是一个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统一整体,南北极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冷源,赤道地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热源,两者遥相呼应,组成了全球气候系统的两极,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必须对南北极地区有所研究。

极地大气边界层与冰雪下垫面之间的动力和热力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着大气层结构和局地天气气候,而且对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演变也有重要的作用。在中长期天气预报模式、全球气候动力诊断和模拟模式中,都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各种热力和动力参数。目前许多先进的大气环流模式和气候模式对极地大气环流和气候的模拟存在较大偏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对北极和南极地区冰雪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不足。所以,必须对极地的辐射平衡、水汽、动量输送和能量交换过程及其参数化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为气候模式提供更适合极地大气边界层的物理特征参数,进而合理评估极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极地大洋环流和海冰变化与极地大气环境有密切关系,在全球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极地冷水通过沉降从海底向较低纬度地区输送,在全球海洋温盐环流中起启动作用,对全球各大洋的热量和气体交换起重要作用。海冰范围及冰密集度的减少使下垫面反射率和对海-气热量交换的抑制减少,使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与此同时,海水暴露在大气中范围的增加会使从洋面进入大气的水量增加,海洋的热量损失也随之增加,并引起云量的增加,导致洋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极地冰盖和大洋沉积物中保留着地球大气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是获取极地气候代用资料的载体。目前利用南极东方站和DOME-C的深孔冰岩芯,俄罗斯(前苏联)、法国和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冰岩芯同位素、气泡成分及微量物质的研究,获得了近42万年和近74万年以来南极地区温度和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气体浓度变化的资料,为判断“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提供依据。在北极格陵兰冰盖也已获得过去25万年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这些记录表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存在着以大约10万年为周期的冰期、间冰期的循环。在这个循环周期中,间冰期(暖期)一般持续一万年左右,其他时间主要为冰期(冷期)和过渡期。在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从冰期(冷期)到间冰期(暖期)的变化速率较快,而从间冰期到

冰期的过渡较慢。

南北极是目前全球受人类活动影响和环境污染最少的地区,开展大气臭氧变化规律和氟里昂等气体向两极输送过程的研究将为揭示“南极臭氧洞”产生机理,以及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破坏的影响程度提供线索。

我国为何研究极地气象

极地冷暖和冰雪状况的变化及其对我国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影响一直是我国气象研究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我国位于北半球,北极对我们的影响更加直接,比如大家熟知的冷空气活动,冷空气就是从北极的北冰洋、西伯利亚、北极圈里来的,这是北极对我国气候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冷空气预测预报时必须考虑北极。

我国科学家还用观测资料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春季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范围极端异常与东亚夏季风降水变率之间的关系和相关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当春季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范围偏少时,夏季东亚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异常高压,该异常高压使我国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阻止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向北推进,使梅雨锋及其降水加强。

南极离我国很远,但南极的冷空气活动同样会对北半球产生影响。1930年代,我国就有学者提出东亚大寒潮穿过赤道后会使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产生暴雨。这是北半球对南北球的影响。另外,南半球的冷空气活动也会穿过赤道,对北半球太平洋的台风产生影响。这些观点在今天都被研究证实是正确的。事实上,南北半球是相互影响的,南极地区冬季海冰的多少和活动状况会在半年后对东亚和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从空间和时间看都是很远的,我们习惯称为遥相关。另外,海冰的多少、海冰的活动还对厄尔尼诺产生影响。

我国东北地区纬度偏高,处于热量的边缘地带,夏季的低温冷害是个很大的灾害,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低温冷害的发生与前期南极地区海冰的活动情况也存在统计关系。气象数值模拟表明,南极海冰变化后,在赤道地区发生异常的小波动,这些波动会穿过赤道,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由于两者的活动周期时间间隔一般在半年左右,研究南极的海冰变化情况,可以从中找到对我国天气气候产生影响的强预测信号,便于预报气候。

极地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日前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称,全球气候变暖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南北极的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极地环境的各种参数对全球变化十分敏感,如果南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对各国的影响不得了,全球的洋流、季风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对极地的变化应十分关心。

但气候变化非常复杂,不同区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可能某些区域甚至变冷了。

从北极来说,变暖得最厉害。但在南极地区则不完全是这样。就气候变化而言,南极洲是地球上“惯性”最大的地区,非常稳定,冰原的代谢率极慢,与其他大陆相比,南极大陆地表反射率均匀,且几乎没有年变化,地表风系也较其他大陆上更具持续性。因此南极大陆在南极区气候体系中具有控制性的、稳定的特点,从目前情况看,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的影响并不像北极那么大,近40余年来南极和邻近地区温度与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并不一致。南极地区的增暖主要发生在南极半岛地区,在南极大陆主体并不明显,近十余年来还有降温趋势。对南极冰川学实测资料和由雪坑、冰芯获得的气候代用资料的研究表明:东南极地区冰盖物质的补充大于消融(正平衡),冰盖是稳定升高的;而在西南极地区冰盖物质的补充小于消融(负平衡),冰盖是不稳定的。

目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南极冰盖,而在于北极格陵兰冰盖及高山冰川的消融和海水增温后的热膨胀效应。在未来100年,海平面升高的幅度并不太大,为十几个厘米到几十个厘米。对我国的影响不是很大。

但因为气候变化的尺度一般以数万年为单位,今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

极地研究的未来在哪里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范文2

各位同事们:

很高兴借此机会,向你们介绍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中国对北极国际法制度和北极合作的看法。

首先,我介绍一下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北极的活动。

北极在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蓝色星球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北极的自然环境变化对全人类生存环境有重大影响。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北极的自然变化又反作用于全球、特别是北半球的气候。

中国是北半球国家,北极地区冷空气活动和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产生直接影响,对中国的生态环境系统和农业生产等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显著。北极冰川融化加速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北极事务关乎中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关乎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中国需要更多了解北极气候变化,了解此类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北极考察和研究,对认识北极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物理过程及机理,提高中国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增强中国的减灾防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北极科学研究,干1996年正式加入北极国际科学委员会,于1999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三次北极海洋综合考察。2004年,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并于2005年承办了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多年来,中国对北极高空物理、气候变化、生态、海洋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初步观测体系,形成了素质较高的专家队伍。

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独特而脆弱,受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严重,需要北极地区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呵护。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北极地区国家在保护北极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以及在全球环境合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已经参加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等主要国际环境公约,并正在认真履行相关条约义务,在控制温室气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取得了切实成绩。中国将不懈努力,继续为保护全球环境和北极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其次,我愿介绍中国对北极国际法律制度的一些看法。中国认为,包括一系列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制度提供了处理北极问题的基本法律框架。这包括:(一)区域性国际法文件和区域合作制度。如以北极理事会为代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等。(二)适用于北极地区的国际环境公约。北极地区受臭氧层减少、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全球环境问题影响最大,有关国家在相关公约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法律文件,包括国际海事组织针对北极的特别航行条件制定的《北极冰封水域船只航行指南》等。(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该条约在将群岛赋予挪威的同时,确立了缔约国国民平等待遇原则以及和平利用群岛原则,成为一项独特的北极法律制度。

中方认为,当代海洋法涉及海域划界、海洋环境保护、航行、海洋科研等各个方面,对沿海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权利义务做出了基本规定,是处理各种北极活动时应予遵循的法律基础。中国支持包括海洋法在内的现行北极法律秩序,同时认为这一法律秩序需要因应形势落实与细化,渐进发展。

中国注意到有关北极地区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特别是外大陆架的划界尚未完成,认为北极地区有关海洋区域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北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希望有关国家在国际法的基础上,以科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协商早日解决相关问题。在确定外大陆架界限时,除妥善处理相邻北极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还应充分考虑外大陆架与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之间的关系,确保沿海国的利益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

近年,北极冰雪消融加速,既带来了北极航道开通、北极经济开发的新机遇,也对北极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挑战。国际法需要因应这些变化,做出适当安排,以趋利避害。国际社会应在现行国际法基础上。考虑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制度,保障北极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航行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

第三,我想谈谈中国对北极合作的看法。

北极问题主要是地区问题,也有气候变化、航运等跨地区问题,需要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加强合作。中国很高兴地注意到,近20年来,北极合作不断深化、拓宽,日益机制化,合作已成为北极事务的主流。中国尊重北极地区国家根据国际法享有的权利和管辖权,愿就北极相关问题与各方加强互利合作,为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北极理事会是关于北极问题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政府间组织,在协调北极科研、促进北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事会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讨论、采取实际行动,在认识北极生态、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北极气候影响评估等研究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中国赞赏北极理事会对非北极地区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开放态度,希望理事会尽早就观察员国家的作用和接受新观察员问题做出决定,形成北极地区国家与非北极地区国家密切合作、良性互动、共同解决跨区域问题的合作模式。2007年以来,中国以特别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理事会相关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理事会的了解。中国政府支持理事会的宗旨与目标,愿积极参与理事会各项工作,尽己所能,对理事会的工作做出贡献。

刚刚结束的“2007~2009国际极地年”为促进北极合作、提高北极意识、加强北极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积极参加了国际极地年活动,组织了“北冰洋变化及其对中纬度的影响”等项目,并积极参与了有关国家倡导的极地年项目。中国期望极地年期间的科研成果能够为各国和国际社会制订关于北极问题的政策提供更为坚实的科研基础,希望极地年期间的国际北极合作能够继续深化,支持并愿积极参与北极持久观测网络的建设。

北极地区各国对于北极的研究起步早、水平高,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国进行北极研究离不开与北极地区国家的双边合作。中国与有关国家双边关系良好,经济联系密切,具备了开展北极科研合作的基本条件。中国组织的三次北极海洋科学考察中,有包括北极地区国家科学家在内的数十名外国科学家参与。中国欢迎各国科学家继续参加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科学观察和中国将要组织的北极海洋科考,愿同北极地区各国进一步加强对话,增进了解,深化北极科研合作,充实北极合作内涵。

谢谢!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范文3

李洋洋(1989—),女,河南省平顶山人,郑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09级本科生

刘志杭(1990—),男,河南省信阳人,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9级本科生

摘 要: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亦是各国可持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要认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加强适应方式和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提倡低碳之路和可持续发展方式。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近百年来,全球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化,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由于目前气温上升和二氧化碳量增加的耦合,人们自然联想到了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本身的演化进程,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改变所致。

1.气候变化的原理

全球气候变化究竟由于自然周期还是人类活动,还有一些争议。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全球气候是变暖的,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仍有一些科学家不断向这种主流观点提出挑战,主要争议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气候变暖的机制

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发展经济,人为改变大气下垫面,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并释放大量的热量。

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气候变暖是自然规律所起的作用。尽管2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明显,但也不是一年比一年暖,而是气温在波动中上升,说明温室效应增强并不是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

1.2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

尽管目前所作的大部分预测表明未来全球气温将持续上升,但这种预测的结果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①目前所做的预测只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而且全球气候的变化除与温室气体有关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相关,而预测模型中只考虑了部分因素。

②从全球气候的变化特点来看,虽然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变暖,但全球气温的升高并非呈直线趋势上升。从上世纪到本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的变暖并不是持续的。

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限于气候观测资料本身的缺陷、气候模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气候变化因子和机理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气候变化成因方面所获得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2.气候变化的危局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了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受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

2.1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异常,冰川融化,短期内会引起一些地区洪涝灾害,长期则会导致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气候变化通过大气环流、冰雪条件变化等引起降雨、蒸发、入渗、土壤湿度、河川径流、地下水流等一系列的变化,进而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改变了降水分布格局和降水量,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分布更加不平衡,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2.2 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复杂而不确定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潜在的荒漠化趋势增大。气候变化还将加重农业和林业的病虫害,加上干旱和洪涝频率增加的影响,会造成农业生产风险增大。此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预计会造成全球粮食供给紧张,乃至引起全球经济收益的波动。

2.3 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食物链,给地球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带来严重的后果。气候变化将在几十年里发生,而大多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地响应或迁移,自然生态系统将越来越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许多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加速了灭亡。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

2.4 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包括海面温度上升、平均海平面上升、海冰融化增加等。这些因素将可能使沿海地区洪灾严重,风暴的影响范围扩大,海岸受到更严重的侵蚀,以及由于海水倒灌进淡水蓄水层而引发地区性淡水资源紧缺等。

2.5 其它方面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灾难性天气出现的概率,导致一些特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群落和种群发生变化,包括微生物、病毒,可能会加快它们繁殖的速度并引发大量蔓延,这些新型病毒严重影响着人类安全与健康。

3.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责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负有共同的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

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既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碳排放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环境改善,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21世纪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化,极端气候频现,生态环境恶化。气候的非自然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局部开始,而以灾难性的全局性结果告终。尽管目前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质、趋势和程度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怎样都应充分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重视。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等.关于气候变暖的争议.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8月,第15卷,第8期,917~921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范文4

在谈冰川消融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冰川的重要性。

一、冰川的作用

1.冰川可以反射太阳光,冰反射阳光达80%,而海水只有20%,因此,冰川可以起到降低地球温度的作用。

2.地球上淡水的重要存在形式。地球上的冰川,大约有1600多万平方公里,覆盖着大陆11%的面积 ,而4/5的淡水资源就储存于冰川(冰盖)之中。

3.产生海洋冷水,调控全球气候。

4.记录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冰川作为固体水库,它厚达数十米乃至数千米的冰层记录了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冰芯,被称做是记录气候变化的指针。 人类通过对冰芯的研究,可以精确地了解过去70万年以来地球上的气候信息。

二、冰盖消融的影响

冰川的消融初期以变薄为主,融水量增加,后期冰川面积大幅度减少,融水量衰退,至最终消亡而停止。

(一)弊处。

1.冰川变化对全球地表热量平衡、大气环流和海洋洋流也有重要影响。由于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效应,冰川面积大规模变化会引起地表辐射和热量失衡,从而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极地冰盖大量融化产生的冷水注入海洋将使原来洋流格局发生变化,以致于改变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状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如南极冰盖是地球上的主要冷源,它像一座巨大的“冷凝器”,安置在地球的最南端,冷却从赤道而来的热空气,调节着全球的热量平衡。南极大陆冰盖沿山坡向海冰滑动,形成冰架和冰障,从冰架断裂入海的大陆冰,形成冰山。冰山的形成与消融、冰山的多少,都会影响南大洋的温度,导致热平衡系统的变化,从而也会影响全球气候。

2.造成自然灾害。高山冰川强烈融化还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为突出。欧洲阿尔卑斯山等地区冰川融水是重要的水电资源,冰川变化对能源供给影响巨大。

3.冰川消融还会导致固体水资源的储量减少,造成水资源短缺。这方面受影响较大的是我国的干旱地区,比如新疆的南疆,那里的农业和牧业主要依靠雪山融水,塔里木河与河西走廊也主要取决于冰川补给;又如:秘鲁,如果安第斯冰川完全消失了, 必须依赖融化的雪水来保证季节性供水的秘鲁人民可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水资源的显著短缺。(事实上,“零度等温线”或者积雪开始融化的海拔线, 在春季更早的时间点已经攀升到更高的海拔高度, 这反映出气温的稳定升高。这意味着雪和冰川会过早地融化,不能满足当地的季节性需水,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4.冰川融化会释放病毒,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科研人员在从极地钻取的冰芯中发现,其中含有古老的病毒,而且经过了几千万年,这些病毒居然还是活的。他们认为,极地冰川是古老病毒的最大库存地,一旦冰川全部融化,这些病毒就可能会释放出来,给人类制造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5.冰川融化对旅游业也会带来重大影响。一些以雪山冰川著称的景点有可能濒临消失。如我国的玉龙雪山冰川等维度比较低的冰川,将会首当其冲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

6.引起海平面上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数据, 海平面已经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1993年至2003年间, 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每年0.1英寸, 是1961年至2003年年均海平面上升速度的近两倍。若海平面继续上升, 威胁人口集中的沿海陆地和南太平洋某些岛国的生存环境,会迫使数百万人搬离家园。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波介绍说,南极大陆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冰盖,占世界总冰量的90%。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世界洋面将升高65米左右,后果不堪设想。

7.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北极地区的冰盖中储存着大量的碳,然而,由于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不断增加。虽然北极变暖同时也会导致植被的碳摄取将增加,但是,碳排放的速度将超过致使碳摄取的进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代表处副总监王利民博士说,目前有大量的甲烷被冻结在北极大陆架的甲烷水合物内,解冻了的海底冻土已经开始释放甲烷,释放速度已经超过人们此前的预期。另一方面:NSIDC的科学家Walt Meier说, 反射现象(反照率)可用于解释为什么北极地区会出现这么高的变暖速度:即海冰在深色的?海洋表面发生融化时, 易于吸收阳光, 而不是将其反射回空中。海洋吸收阳光后保有这种热度, 然后将其传送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Meier说。“空气中的热度使得更多的冰层融化, 然后造成更多的海洋变暖, 又造成了更多的空气变暖, 如此循环往复。”

8.冰盖消融可能导致地球重力场偏移。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科学家研究了全球变暖形势下西南极洲冰盖的反应后发现,冰盖瓦解会导致地球重力场的中心偏移,这样一来海平面升高就会不成比例。而同全球其它地方相比,北美海平面将涨高得更多。如果覆盖西南极洲的冰盖消失,南半球质量大幅减少,则北半球的地心引力就会加大,从而对地球的自转产生影响,导致北半球海平面比南半球上升得更高。

(二)好处。

1.对冰层之下埋藏的丰富油气资源的开采带来希望。如北极冰盖。北极冰盖融化加快后,北冰洋海底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前景凸显。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完成的估计,北极地区油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0%,其中石油储量达到900亿桶,天然气47万亿立方米,可燃冰440亿桶,是地球上可与中东媲美的油气资源战略储备仓库,有人称之为“第二个中东”。北极还储有铁、铀、金刚石等多种矿藏。北冰洋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其边缘海巴伦支海是世界海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之一。而且,如果北冰洋开通新的国际航道,也会给有关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近年来,“北极八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冰岛、丹麦、挪威、芬兰和瑞典)对北极主权和资源加紧争夺。目前,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丹麦和挪威均对北冰洋海底提出领土主权要求。

2.常年冰封的北极有望开通“黄金水道”,目前也是焦点之一。全球气候变暖也有一些“意外收获”,常年冰封的北极有望开通“黄金水道”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这个“收获”与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负面效果相比太小了。(北极航道主要有三条:一条是东北航道,另一条是西北航道,第三条是穿越北极点航线)中国海洋大学北极航道专家郭培清分析指出,由于北冰洋为欧、亚、美三洲的顶点,是联系欧美地区和东北亚国家之间最快捷的“黄金通道”,一旦北极航道开通,三大洲之间的航线距离将大大缩短,当前的航运地理格局将会被打破,北极也将会成为第一个真正地理意义上的北半球航运枢纽中心。目前,国际上正在兴起北极航道通航运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公司对北极航道的开通跃跃欲试。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负责人张侠分析认为,北极的“黄金水道”一旦开通对我国的意义重大。利用北极航道,我国沿海诸港到北美东岸的航程约比走巴拿马运河的传统航线节省2000-3500海里;到欧洲各港口的航程更是大大缩短,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

三、全球变暖与中国的冰川融化

青藏高原被众多的山脉簇拥:南面是喜马拉雅山,北面是天山,西面是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它的面积赶上了西欧,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它的平均海拔大约为4,000米,上面分布着45,000多座独立的冰川,冰川所覆盖的面积达到了约9万平方公里。除了冰川之外,青藏高原上还有着一望无际的永冻地带。

1、冰川退缩与水源供应。

在冰川退缩发 生期间,水源供应量会增加。由于冰川融化的季节变长了,河流的高流量时期也相应延长。但是,这个高流量的时期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因为一旦冰川已经融化了(或者被岩屑所覆盖),河流径流量就会显著减小,最终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季节性降水来补充水源。这样,河流水量的变化模式就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到下游的 农业灌溉系统。

冰川退缩对水源供应还有其他的影响。由于冰川融化,大量融水下泄,冰川周围的坡地被冲得松动,产生了滑坡和泥石流,这给冰川下的谷底带来了大量的沉积物。河流的沉积量也随着增大,这给下游的水电站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减少水库和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在中国,山岳冰川的退缩使三亿人面临着断水的威胁,这是因为亚洲大陆许多为人们提供水源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如黄河、湄公河、印度河、恒河等)。中国有一百多个城市的供水情况十分严峻,包括首都北京。中国的情况和其他位于干旱地区的亚洲国家一样,气候变化、水源供应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是密不可分的。

2、沙尘暴。

中国的沙漠与东亚和印度夏季风的位置和特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季风控制着中国的降雨。这些沙漠都位于中国干旱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的影响,西面和南面的重重高山使积雨云根本无法到达这里。冬季,沙漠地区处于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又干又冷。沙尘暴的 源头就是沙漠,气候变化和破坏性的土地开发行为使得沙尘暴的次数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200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仅在华北地区,每年就有2,300平方公里的表土被卷走变成了沙尘暴。今年,华北共发生了13场沙尘暴,其中4月的一场就在北京堆下了33万吨的沙土,这些沙尘暴还把灰土带到了其他国家, 如俄罗斯、韩国,甚至还远渡重洋落到了美国中部。

3、永冻层融化。

沙尘暴的另一个原因是原本冻结的土壤发生了融化。由于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永冻层,气候变化会使这里的沙漠化面临加剧的威胁。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永冻层的融化可能会对全球变暖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性质的影响,这是因为在冻土融化的时候,会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全球变暖。

近来的研究显示,在永冻层融化为泥泞的过程中,会释放出甲烷,而在这些泥泞干燥的过程中,则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据估算,被封闭在永冻层中的碳有600亿吨到1900亿吨之多,如果青藏高原的大片冻土融化的话,被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就大得吓人了。全球变暖很可能会更加剧烈,给我们大家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冰川和永冻层都有影响,而冰川退缩和永冻层融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中国冰川的融化并不仅仅关系到中国,而是整个世界。

四、地球变暖反而可能使冰川扩大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气候观测;气候预测;重要性

1.引言

201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这一主题突出了天气、气候和水服务为我们及后代的持续发展增添动力的重要作用。更深入地了解、研究气候变化,有助于各国控制风险、利用不断变化的气候所带来的利益,尤其是那些最容易受气候影响的国家。同时也会发挥我们在气候观测、研究和信息管理系统方面投入的数十亿美元资金的潜力。我们最优先考虑的事情是降低灾难风险、水管理、食品安全和健康[1]。

当我们渐渐考虑到气候在未来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时,气候观测和预测工作的地位就凸现出来了。这使得人们在处理气候变化问题时更加主动,也更有操作性。

2.气候观测和气候预测

2.1什么是气候预测

气候预测即根据过去气候的演变规律,推断未来某一时期内气候发展的可能趋势。

由于气候有各种时间尺度的变化,从预测几十年以内的短期气候变化到预测万年以上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迁,都属于气候预测的范畴。和人类活动最密切的是一年以上到几十年以内的气候预测[3]。

气候观测为气候预测提供了数据支持,根据现有的气候观测数据可以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进行预测,现有的观测数据越多、越详细、越准确,气候预测的准确性也就越高。

2.2开展气候观测和气候预测工作的必要性

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较为准确的气候预测,可以为政府提供可靠的气候数据依据,使得决策者可以制定正确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从容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3.现阶段的气象观测和预测工作概况

3.1相互协作和数据共享成为共识

利用完成的全球长期连续的观测资料进行全球整体化的气候变化预测也可以提高局部地区气候预测的准确性。近年来,各国之间有关气候观测数据的共享和气候预测的合作越来越广泛。

3.2存在问题和气候观测的发展趋势

根据“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提供支持的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充足性第二份报告”的最新评估认为,该系统在满足观测要求的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的发展中要在实现实地网络特别是海洋和陆地范围基本气候变量的全球覆盖;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气候产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以及提高国家、地区和国际的计划编制、报告和协调等领域不断做出改进[5]。

气候观测的发展趋势:

1)更加强调实施综合战略:全球性的观测需要由综合战略来协调,全球观测综合战略(IGOS)就是这样的一个协调者。目前,IGOS已经制定了GCOS关于温度、大气化学、碳循环等的综合观测战略,随着GCOS观测网在全球范围的展开,综合战略的作用将越发明显。

2)卫星与实地观测相结合:卫星遥感提供全球尺度的连续观测资料,可以有效弥补地球表面的观测空白,是未来地球观测的发展主导。

3)观测与模拟相结合:目前,一些重要的气候资料还无法通过直接观测获得,或者观测质量未能满足GCOS的要求,这时,需要将观测与模拟结合应用,以获得全球统一的资料。另外,结合模式模拟也能有效改进遥感反演技术,同时促进模式自身的完善。

4)陆地观测将得到加强:在大气观测网基本形成、海洋观测网稳步实施的同时,陆地气候观测将成为今后GCOS发展的重要内容。未来将逐步完善世界水文循环观测系统(WHYCOS)、建立完整的冰雪资料集、发展生态观测、制作生态资料集等。

4.我国在气候观测和气候预测上的成果

4.1气候观测[4]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和国际同步、逐步建设了WWW网,但在站网布局和探测水平上都与发达国家以及气候观测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我国现有的观测站网是按照天气尺度要求和行政区域布设的,并不符合气候观测的要求。

2)监测精度较差,难以满足气候监测及预报准确率提高的需要

3)亟待完善气候系统及与其相关的各层圈变化的监测项目。

4)空基气候观测能力尚未完全建立,卫星遥感资料应用薄弱。

4.2气候预测[6]

主要表现在气候年际变异的研究、ENSO预测研究、数值气候预测研究三个方面:

在气候年际变异方面,对于急流对我国的影响、北极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南极陶涛动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越赤道气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和关键海区海温异常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在NASO预测研究方面,海气耦合模式、基于高分辨率太平洋模式的ENSO预测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在数值气候预测研究上,夏季降水的实时气候预测、春季沙尘天气异常的数值气候预测、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异常的数值气候预测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我国及东亚气候年际变化及其可预测性和预测研究是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关于沙尘天气频率和台风活动频率的预测也是气候预测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另外,关于多模式集合预测以及关于动力-统计方法相结合的预测研究尤其重要,因为任何模式都是有缺陷的,所以结合以统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5.总结

201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定为“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以及上文中对国内外对于气候观测和气候预测所做的工作,我们可以看到气候观测和气候预测的重要性,当人们掌握了气候的变化规律,提高了气候预测的准确程度,就可以避免在制定发展规划中可能出现的盲目和错误,更好利用气候变化、防范气候变化。改变现阶段以弥补气候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为主的气候研究工作,转变为以气候观测和气候预测为中心的研究工作,让“天气、气候”真正意义上为人类的未来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http:// ,深圳新闻网,田小静.

[2]IPCC.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EB/OL].http://ipcc.ch/.

[3]百度百科,

[4]程磊,高云,申敏.我国开展气候观测和资料获取系统建设的战略性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3,12:27-30.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范文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内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降低单位GDP能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首先,研究制订发展低碳经济国家规划,通过规划明确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和路径,以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降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增长速度;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以碳利用强度作为考核指标,激励企业加快先进适用技术运用和产品机构调整;将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其次,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保护湿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城市绿化,保护大气、水、海洋环境,努力促进生态文明以及人与自然相和谐。切实加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重大工程等的气候承载力评价和气候影响评估,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变化相适应。

加快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法制体制机制,形成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加快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法”,以法律形式规范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和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职责,明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国内协调两方面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统筹协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以法律为准绳,规范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报告、政策信息的同意制度;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宣传和国际合作;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气候变化市场体制和机制。

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提高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要并举。我国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应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尽快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灾害应急与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对灾害的综合检测和预报预警能力;以区域性气候、资源、环境的演变规律和承载能力为依据,制定人口、经济分布与气候、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加强农业、林业、水利等领域和沿海及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高度重视在经济建设和城乡建设中气候评价和灾害风险评估,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科学规划与设计,夯实应对气候变化及其风险的工程基础。

加强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软实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是基础。我国应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切实提高全球气候变化预测预估、影响评估的科技水平;多渠道支持适应技术、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减缓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组织好我国科学家参与IPCC评估报告,形成一大批能够为国际科技界认可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及参与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提供科学而有力的支持,提高我国气候变化的国际“话语权”;加强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对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氛围。

秦大河,地理学家。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3年获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沃尔沃环境奖。长期从事冰川和极地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和亚洲腹地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一系列创造性成果,首次从理论上阐明雪的暖型、冷型和交替型密实化过程,建立定量划分标准。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