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社会实践 课题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

一、社会实践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学习掌握专业课程、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成长成才、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尝试将其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为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实习,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对照,发现所欠缺的知识点和理论基础,自觉拓展、丰富新的理论知识。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将从课堂教学中得到的理性认识和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得到的感性认识紧密结合,从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2.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在切实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可以在知识结构上得到两个方面的收获:一是获取了关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丰富的直接经验;二是在实际运用中“消化”已学的知识,加强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植根于心中。这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精神和人生态度,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处在相对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及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所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由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要独立面对各种问题,要求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去完成的活动。因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学会处理个人与团队成员、与访谈对象、与指导老师等各方面的关系,通过沟通合作逐渐建立起与他人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乐于同不同个性的团队成员、访谈者和老师交往交流,听取各种不同的见解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道德素质和自律意识,促进自己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二、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实践作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越来越贴近社会的变革和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社会实践思想认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师生认为社会实践无非是组织带领学生到社会、企业和农村走一走、看一看。由于对社会实践的动机、目的认识不清,虽然有学校号召组织大学生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得力的措施,导致部分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时只是随意找个单位敷衍了事。

2.主体参与意识不够。有些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不强,认识不到社会实践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很多社会实践是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由院系勉强组织的,这显然与我们开展社会实践的初衷相违背。此外,在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也过多地注重校内课堂学习,认为社会实践只是浪费时间和经费,这也阻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3.活动的实效性不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宣传,有效的宣传确实对社会实践的开展大有帮助。但是近年来,有些高校一味把社会实践“搞大”,追求轰轰烈烈的出发场面,追求轰动效应,对社会实践的规模、主题、形式宣传多,对社会实践的过程、收获、效果宣传少,给人产生有名无实,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此外,部分师生的科研水平有限。以及现有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难以直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引不起地方和单位的兴趣与积极性,更是给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一种实践和科研无用的误读,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产生了消极作用。

4.缺少既懂理论知识也懂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导致专业老师对社会实践指导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与所学专业和所学课程相结合,专业教师和课程老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将会极大地提高社会实践的成效。但在目前社会实践中,由于“双师型”教师的缺乏,老师除了参与大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外,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参与不多,即使参与了也仅仅是起带队作用,而大学生的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是需要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教师共同指导的,若没有老师对实践各环节的指导,学生的实践难于有成效,也很难出成果,对其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很有限。

5.社会实践经费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变革,使得学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尤其是新建独立学院,在建设和完善校园及办学硬件环境的巨大资金压力下,往往难以满足广泛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首先,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远远超过他们在校内的消费水平;其次,自费组织社会实践、开展科研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也是笔不小的负担;再次,在高校招生“并轨”后,特困生比例增加的情况下,动员包括特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相当困难。

三、如何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1.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的认识。改变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状况,要解决体制问题、投入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等,但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和领导重视问题,思想上高度重视是提高社会实践效果的前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全社会特别是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组织、引导、经费落实等多方面给予强有力的保障。

2.推进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不能机械地将其理解为参观、实习以及暑期“三下乡”等狭隘范围。应该在当前暑期三下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模式基础上拓展实践的范围,不断深化社会实践内涵,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和所学专业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投身实践、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集中实践教学与分散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集中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学单位统一联系实践单位,以学生自然班为单位进行集中实习,并要求写出实习报告。分散实践教学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以个人或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二是利用寒暑假,教学单位联合宣传部 、团委、学工处在学生放假前将实习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根据调查题目自行完成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有关指导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生进行检查,帮助他们解决调查中所遇到的问题。

3.建立较为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是开展好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有力保障。为此,必须做到:(1)建立典型基地。如历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基地、与专业大致对口的大中型企业和公司等。(2)加强基地管理。在建立和管理社会实践基地过程中,命名挂牌、共建合作、示范建设、双向收益等重要环节都应注意抓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认清国情,从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4.社会实践教学实行课题管理。我院经验证明,新时期的实践性教学摒弃原有的组织形式,采取申请课题的方式进行,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体程序如下:(1)预设实践课题。由学校有关教师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根据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当前的形势、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生专业学习中所关心的问题,列出部分研究课题,拟定课题研究的提纲、所需经费,规定每个课题应完成的时间。(2)选定实践课题。有两种做法:一是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社会实践班级里的学生自愿组成若干个小组,自由选择要研究的课题,列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来说明如何完成所选课题。二是研究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写好计划书,经领导组认可,指定课题指导教师后,学生就可着手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更可增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自主性,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3)完成实践课题。当学生研究课题确定后,指导教师要负责落实各课题小组的内部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检查、监督和督促、指导,强调集体合作集体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能力,力争使每组学生的实践报告都能是一份合格的答卷。

5.认真总结经验,推动社会实践健康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重实践、多锻炼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投身社会必备的理论,更要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认真实践。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广泛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宣传社会实践的作用,宣传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的作用,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使社会实践在当代大学生中蔚然成风。同时,各校认真总结和推广社会实践的成功经验,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深入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瑞琼,郭虎史.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功能.素质教育论坛,2008,(06).

[2]郭学鹏.大学生有效社会实践探索.北方经贸,2008,(05).

[3]熊辉.社会实践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人才开发,2008,(02).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锻炼 

一、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高校扩招等带动了高等教育结构及形势的转变。精英化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教育对象在原有基础上向西部地区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适龄青年延伸。教育的相对平等使得众多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得以实现。据统计,在全国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已达到近30%[1]。然而,随着贫困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各种问题随之而来。而某些问题不是仅仅依靠物质资助便能解决的,正如人们所熟知的,贫穷不可怕,贫穷的思维才最可怕。在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贫困大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跟上时代步伐,尽快融入这个社会是资助问题的关键。 

二、社会适应能力与实践锻炼 

“适应”一词本是生物学名词,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而心理学上从三个方面对“适应”进行解释:一是生理上的适应,通常指身体各器官对声、光、味道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指心理上的适应,通常用来指个体在经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恢复内心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即社会适应,指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承受水平及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即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2]。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大学学习期间,其与师长、同学、室友交往的能力,接受学习课程、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以及接受社会新鲜事物、逐渐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能力;二是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时,其求职能力、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能力与应对工作的各项技能等。 

“实践锻炼”即指通过社会的或者自然的有意识活动,在艰苦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这里既包括学校为贫困生提供的勤工助学机会,又包括社会上工作岗位的磨炼。通过实践锻炼,一方面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培养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三、社会适应能力及实践锻炼缺乏表现及原因 

(一)严重自卑心理,病态自尊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某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由于家庭贫困,物质条件的差距使得他们从小就觉得在生活中低人一等,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丰富的校园生活在给贫困大学生带来新奇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限忧虑,他们像其他同学一样渴望友情与爱情,却时刻担心因贫困而被他人看不起;而与他人交往的活动,有时也需要金钱作为支撑,贫困生们不得不为此精打细算一番。严重的自卑心理使得某些贫困大学生选择掩饰自己的出身,甚至自我封闭,排斥人际交往[3]。如此,不利于贫困大学生适应校园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 

由于自卑,贫困生在对自己有消极的认识的同时,自尊心极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有时学生只是开玩笑的一句话,可能会换来贫困生的激怒行为,出现这种病态的自尊心理和行为。所以贫困生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与身边人发生争执,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而用言语或行为攻击别人。往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身边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使身边学生和自己在生活中都倍感压力。 

(二)长期经济贫困形成贫穷思维。 

贫穷思维是指因为贫穷而形成的以金钱为第一位衡量事物的思维方式。一方面,长期的经济贫困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懂得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更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得生活费。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因为“缺钱”,更明白没有钱的意义,而对于一些应当花钱的事情犹犹豫豫,放弃提升自己的机会。比如参加一些英语培训班,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英语底子较薄,进入大学后要比普通同学落后一些,而将来面试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英语不好而失去到外企工作的机会。这种贫穷思维让某些贫困生不愿加入一些联谊活动、不愿在人际交往、自身能力提高方面花钱,甚至钱产生“仇富”心理,这样将很难适应现代化的生活。 

(三)综合素质偏低,就业视野较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经济较不发达的农村等地区,教育结构单一、师资水平低下及教学设备落后等都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学校往往只看重升学率,注重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却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及教学设备的落后都影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肩负父母甚至整个家族的压力。到城市求学,他们潜意识地形成命运由此被改变的意识,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尤其在就业方面,贫困学子们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且有不良的攀比心态。希望借此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但进入社会后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某些学生在经历一次次梦想破灭的折磨后尝试改变以适应社会。但某些学生盲目悲观,一再否定自己,严重影响其适应社会。 

(四)缺乏实践锻炼,感恩意识不足。 

现在的“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使是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家庭,也很少让子女做些什么,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往往都是教育“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别的事情不用操心”。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弱,缺乏感恩意识。父母将他们的生活琐事全部包办,而孩子们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或根本不会帮家长做家务,更有甚者经常与父母发生顶撞。在和比较富裕的学生对比后,某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埋怨自己家境不好,无视父母的辛苦,大肆挥霍,盲目攀比,将父母省吃俭用视作理所应当。 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方式,会让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与他人的友谊,当与朋友有利益冲突时,就会出现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的恶性事件;也会对于社会的帮助缺乏感恩,漠视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缺乏诚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知感恩回馈社会。 

四、如何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锻炼 

(一)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各种专题讲座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适应校园、适应社会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卑、自闭、敏感、自尊心强等表现都是因为其心理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对抗外界的各种刺激。对此有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加入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解困”的内容,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针对自卑、自闭、敏感等贫困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从成因、表现、解决方法及预防等方面全面地讲解。开设针对贫困生专题讲座,从而起到帮助他们“心理解困”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加入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解困”的内容是在问题没出现时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有效措施。高校教师可罗列贫困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与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极强的解决策略,这既可以让贫困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又会无形中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此类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辅导形式,即由辅导者根据求助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和引导解决求助者共同的心理问题[4]。团体心理辅导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团体的相互影响下解决的。这种方式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团体心理辅导尤其适合这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他们的心理问题有很大共性,非常适合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激发他们的交往兴趣,增强交往能力,建立归属感,同时可以宣泄不良情绪,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开阔思路,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逐步摆脱自卑感。团体心理辅导是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2.举办多彩心理健康活动,促进贫困生与他人交流。 

心理健康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有利于贫困生恢复心理健康。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和爱好,在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丰富心理健康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有利于贫困生恢复心理健康。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和爱好,在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包括心理沙龙、文体活动及有利于提高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他人和社会中升华自己,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努力营造理解、尊重和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炼。 

(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合理就业观。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应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聘贫困大学生;学校应建立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并帮助他们广开就业渠道。 

1.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贫困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山村,因此,做好贫困大学生们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弱,从长远看,还关系改善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状况。可见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着实重要,而社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应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经济与政策上的帮助,保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和足够的机会寻求适合自身的工作。如,政府可为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补助以保证基本生活费用;政府还可颁布相关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接收贫困大学生;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树立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意识。社会的帮助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感,有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开设课程提升综合素质、指导贫困大学生就业。 

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因此,各高校可通过开设一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关于Office办公软件学习课程、Photoshop课程等,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学校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应给予充分帮助,如就业处应时刻掌握社会动态,及时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学校还应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尽早形成职业规划,帮助其树立适合自身的就业观。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正确就业观的引导,双管齐下,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友企业家的帮助,广开贫困学子们的就业渠道,有效推进他们的就业工作。某些企业家都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历经磨难而成功,因而十分能体味贫困学子们的苦楚,他们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读书与就业方面往往不遗余力。但由于缺乏引领,这一股力量却断断续续。因此,高校在这里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如各大学就业处、校友办与校友企业家们保持紧密联系,每年举办各种聚会,诚邀校友企业家出席,经常联络不仅增进了校友间的情感,而且密切了校友企业家与学校的联系。通过这个平台,校友企业家时刻关注学校的成长,帮助学校解决诸多问题。各大学就业处还可在每年的毕业季,专门为校友的企业举办招聘会,向他们推荐优秀的贫困学子[5]。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范文3

文/吴胜

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吃后悔药”的现象,有些人一遇到不顺就说“如果……就好了”。心理专家表示,“吃后悔药”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而且会让人越“吃”越后悔。

在心理学中,“吃后悔药”被称为“反事实推理”,也就是人们假设一种与事实相反的情景。然而,现实世界不会因为假设而发生改变。因此,“反事实推理”带给我们更多是悔恨等负面情绪。而且,我们假设的情况越容易达到,这种悔恨就越强烈。

“吃后悔药”是一种回避现实的态度。你越回避现实,越不敢面对,自己就越退缩,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你一步一步地退,最后只能掉下悬崖。因此,经常“吃后悔药”的人应该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接受治疗,学会面对现实。毕竟,事实已经发生,仅是后悔或沉浸在无意义的假设之中,无助于我们提升自己。与其如此,不如坦然地接受现实,把眼光从盯着过去转为瞄准未来,用下一次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真正实力。

“舍不得”不是节俭

文/宋传德

在我的房间里有许多东西总觉得以后会用到而舍不得扔掉,理由是为了节俭。按心理学家的说法,这是“强迫性囤积症”,属心理疾病。

医学最新研究表明,“强迫囤积症”的患者不属精神病范畴的“强迫症”。只是他们大脑在要扔一件东西时须反复搜寻记忆才会作出决定。美国哈特福德市有家叫“得到帮助”的机构可以帮“囤积狂”减轻心理压力,引导他们练习着把那些舍不得的东西“狠心地”扔掉。机构创办者约翰逊还带领患者进行“非购物旅行”,教会他们不要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舍不得的心理许多人都有,囤积则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开始是需求的刺激,继而才养成习惯,最后导致心理病态。从表面看舍不得好像是节俭,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生活的负担和羁绊。扔掉看起来像是浪费,但实质上是一种动力和发展。正所谓有舍才有得。抛弃我们生活里的砖,才会引得人生中的玉。

幸福是一种心境

文/游本风

罗曼・罗兰说,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

佛说,知福者才能得福。佛要求我们对福不必苛求,顺其自然。

有的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在别人的眼里。

幸福是把双刃剑,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幸福”。住上新房是幸福的,但一辈子做房奴却很悲催;做驾车一族是幸福的,怛遭遇马路杀手却很受伤;假日出门旅游是幸福的,但被导游忽悠却很“杯具”……显然,得到幸福当付出不菲的代价。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范文4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技能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自主创业基础。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成为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在国家大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利好形势下,体育舞蹈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却不足五分之一,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改行从事其它行业,更值得深思的是许多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几乎都是非体育舞蹈专业出生,而许多体育舞蹈毕业生想自主创业可能力不够,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体育舞蹈人才培养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体育院系体育舞蹈专修课程课外社会实践内容进行重新审视,从学生自主创业的视域下优化课外社会实践内容,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着实际的运用价值。

2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的现状

2.1学生对课外社会实践的认识调查

对体育舞蹈专修班在校学生课外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5.3%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很重要,20%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重要,50.7%的学生认为一般,14%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选择“很重要”和“重要”的人数比例仅有35.3%,两者总和都没有选择“一般”的比例多,这说明学生对体育舞蹈课外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缺乏。

2.2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的路径及活动内容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发现自身的问题,同时从实践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知识,并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际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对照,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运用。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可分为校内实践形式和校外实践形式,校内实践形式主要表现在学校代课,占到了74.7%,其它依次为参加院系团委组织活动62%,参加舞蹈协会或表演社团活动60%,毕业汇报演出53.3%和其它38%;校外社会实践“比赛”、“俱乐部带课”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93.3%和81.3%,“商业演出”占比65.3%,“社会兼职”占比68%,“其他”占比41.3%。

2.3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调查

在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原因的调查中,“挣钱”和“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排在了前两位,分别占88.7%和69.3%;其次是“检验自身的专业学习情况”和“积累社会经验”分别占57.3%和54.7%,“打发时间”占61.3%。

2.4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困难的调查

调查显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困难依次是:实践活动和上课时间冲突82.7%、自己没有经验、单位不愿接纳68.7%、专业相关的实践单位太少61.3%、担心影响学习50.7%、报酬不理想45.3%和其它38.7%。

3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3.1大学生对课外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

在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原因的调查中,学生选择“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挣钱”的人数占比很大,说明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与认识不是很明确。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选择“很重要”和“重要”的人数比例才达到35.3%,这说明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评价相对较低,学生对课外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

3.2课外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通过大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形式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总体上还不够理想,缺少吸引力和凝聚力,专业特色不明显,内容陈旧,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新时代要求的创新意识、竞争观念、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等培养内容;现有的实践内容设置不够科学,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需要,总体上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时展上还远不适应[2]。这些结果不理想的实践形式和内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作用不大。

3.3专项知识基础薄弱,专业技能水平低

学生认为他们掌握专项知识的关键性指标是对专项知识的识记,只要学生在专项知识考核中能够对专项知识完成文本形式的再认或者机械重复,就认定学生已经完成对专项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掌握专项知识的标志远不在于自身能否对其文字内容进行记忆和保持[3],而是在于自身能否在实践活动中对其进行有效运用和提取。

4加强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的对策

4.1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加强对课外社会实践的宣传,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对学校而言,课外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对大学生而言,课外社会实践具有锻炼个人能力的功能;对用人单位而言,可以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建立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为用人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4]。所以,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4.2丰富内容,创新模式

我们应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代特征,不断拓宽实践内容的设置领域,与时俱进,重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强化资源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上,应往发挥科技文化智力优势、结合专业的高层次发展。

4.3提高学生专项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250-02

为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以河南省大学生为样本,与2007年7~12月组织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调查”。调查选取河南省有代表性的9所高校,发放问卷1 500份,经整理得有效问卷966份,从社会实践的参与状况、组织状况、实践效果和满意度以及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虽各有特点,但存在一些共性的缺陷,使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参与不足、覆盖面小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程度仍然较低,实践的次数与频率相对于大学教育的需求而言仍严重不足。数据显示,有20.0%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其中大四的学生中仍有9.9%未参加过社会实践,大三的学生中亦有15.4%未参加过社会实践,这一比例明显偏高。同时,无论哪一年级,均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较多地参与社会实践,观察其实践的组织者,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实践倾向,其社会实践一半以上是自发组织的,如果剔除掉这些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这些学生的实践次数与其他学生相同。这说明,学校对社会实践的组织是比较薄弱的。

目前,高校对本科生组织社会实践的频率通常是每年两次,即利用寒暑假组织较为正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照此计算,整个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次数应达到八次左右,然而在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中,参加过三次及以上社会实践的学生仅占50%左右,一半的学生仅参加过一至二次社会实践,这说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覆盖面较小,并非所有的学生均能参加。在对数据进行分组后,我们发现,学生干部有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其次,学校对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宣传不足,有39.4%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自己所在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频率。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校对社会实践的宣传不力或者本身就没有形成对社会实践的制度化管理。

二、实践内容单一、收效不明显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是针对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所缺乏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专业应用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培养,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因此,社会实践在内容与方式上应有所选择,尽可能以需要动手操作,引发独立思考,促进协调合作的项目为主。然而,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仍以“三下乡”等社会认知类实践为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忽略了对大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大学生大多是在“感知”社会,而不是在“融人”社会。在各类社会实践中,社会认知类实践的比重最高占68.1%,专业认知类实践只占19.7%,而专业研究类的实践仅占4.O%。虽然专业认知类以及专业研究类的实践虽然随年级的增长有所增加,但与社会认知类实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说明实践内容有明显的单一性与专业偏离性。

由于大学生以认知类实践为主,对专业的帮助很少,因此2/3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两个方面有明显收获,仅有23.7%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认识偏颇、缺乏有效的指导

社会实践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完善其能力结构,弥补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之间的差距,进而促进就业。由于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为显性知识,在使用上具有非竞争眭和非排他性,同一专业的学生之间知识结构相似,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也造成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难以甄选和区分。为了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很多大学生借助考研、考证来形成区分信号,从而造成目前的考证热,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调查显示,42.9%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只是有一定的必要,并非不可或缺,这体现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但认为社会实践可有可无的比例亦在增加。这一现象体现了观点两极化的倾向。对这些问卷进行单独分析发现,这些学生往往对社会实践的效果评价不高,认为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没有起到预计的效果因而认为其可有可无。

近l,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社会实践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评优评先上,这说明学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没有硬约束。同时,在实践前的培训指导、调查组织、实践中的指导管理和实践后的总结评价四个环节中,仅有21.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参加的社会实践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这体现出学校重视的不足以及社会实践管理的不规范。

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由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参与较少。仅有6.4%的社会实践是专业教师组织的,其余为院校组织或同学自发组织的;仅有5.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绝大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是自己独立完成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83.7%的实践内容由学生自定或学校指定,与教师商定的比例只占3.6%。学生的社会实践知识大多来源于听讲座和自学,仅有11.0%的同学认为自己得到过专业教师的指点。这种笼统的学习方式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普遍缺乏,造成社会实践在选题上、信息的获取和经验的积累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组织、选题和指导无疑可以提高社会实践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才能,使社会认知和专业提高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有利于专业领域的创新。然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并没有充分利用专业教师这一大学的优势资源,因此没有实现社会实践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致使社会实践大多缺乏新意,选题频频撞车,初时计划宏伟,结果却是偏离初衷,走向形式主义。

四、实践满意度低

如前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组织上、运行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大学生对目前社会实践开展状况的满意程度也不尽如人意。在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五个选项中,48.7%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状况的评价是一般。即有一定的收益但没有突出的效果。为了更明确的观察满意度水平,编制“综合满意度”指标,将五种满意度程度按由高到低分别赋值为2、1、O、一1、一2,按各自的权重计算加权平均数,得出的数值即为综合满意度。总体的综合满意度为0.17,说明满意度水平不高,仅略高于临界值。

从分组数据来看,学生干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非学生干部,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干部的社会实践机会多于非学生干部,但无论是学生干部或是非学生干部,对社会实践开展状况的评价都不高,44.7%的学生干部和40.2%的非学生干部认为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长,综合满意度呈下降趋势,至大四阶段,综合满意度已下降至临界水平以下(小于零)。这说明社会实践的开展与大学生的期望之间有较大差距。随着年级的增长,知识在不断增加,对社会实践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明确,而社会实践的组织、内容、方式却往往是一成不变的,或者说,从年复一年的社会实践中,没有获得更多的收益或不同的经验和技能,于是造成满意度的下降。目前,大学生参加最多的社会实践项目是参观学习类的社会实践,以社会认知为主,缺乏挑战性,而最希望参加的则是工作实习及创业活动,体现出大学生较强的专业意识及创新意识。然而,这些可贵的想法无法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实施,从而使社会实践的满意度差。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虽有一定的差异,但最希望参加的社会实践项目依然集中在“工作实习”以及“创业活动”上。

五、总结与反思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范文6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从部分高校、部分学生的个别行为到普遍要求;从相对单一与散乱的游击型向有计划有组织型转变[1]。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取向。如何进一步使实践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和长期化, 充分发挥活动对大学生教育的增效功能,巩固已有成果,建立稳定的活动机制,本文从剖析社会实践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为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1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时代的发展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范围、途径等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原有机制的弊端日趋凸现,长效机制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与高校教改目标不相适应。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由于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导致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高校的领导重课堂轻实践,对实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社会实践活动不予重视和支持;二是很多高校职能部门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狭隘、不够深入,使活动缺乏广度和深度;三是具体系(院)对社会实践教育探索不够,缺乏思路,没有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组织领导不力。[2]1.2 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总体的规划和设计目前,很多高校对社会实践缺乏总体的规划和设计。一是不少高校对活动过程缺乏研究,难以把握活动的要义,思考不全面,方法不得当,活动效果与期望值相距甚远;二是很多高校对实践活动缺乏系统的运行机制,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往往彼此分离,难以改进社会实践工作;三是在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缺乏科学的设计,针对性不强。1.3 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效果评价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否科学,能否对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取得具有长期性, 是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这使得人们不知道怎样来评价活动效果,社会没有一个标准来作出中肯的评价,所以很难得到极大的关注和支持。1.4 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稳定和高质量的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理想,缺乏稳定性和教育性,使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和有效进行。一是对基地建设的意义认识不清,工作乏力, 基地数量少、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教育的需要;二是校地双方的职责义务不够明确,使实践活动无法深入落实;三是不少学校社会实践不稳定,教育内容变化无常,难以对学生某一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四是少数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徒有虚名,如学生不知基地、不安排到基地、单位不愿意接受等。1.5 大学生社会实践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实践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表现为:一是高教投资机制改革使得学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相对减少,难以满足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二是由于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使课程实践活动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也会打乱整个教学秩序,社会实践活动只能在假期进行,其时间和空间难以拓展;三是对安全估计不足,致使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使学生及家长担心而不愿参加。

2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2.1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高校党委要深入学习中央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把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教改的重要内容;二是具体指导社会实践的学校团委、学生处应深刻理解社会实践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理清思路,科学设计社会实践的内容和途径,选派优秀指导教师,确保社会实践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各系(院)应广泛宣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专业实践新路子,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2.2 科学规划和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一是高校应把实践育人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思考;二是围绕目标,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内外条件,周密部署,逐一落实。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工作:一是科学设计社会实践的内容;二是设计多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特别是要加大课程教学实践化力度,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和空间。2.3 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质量评价标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评价是提升活动质量,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社会实践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1)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实践活动是否被社会所认可,取决于它给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产生了多少影响。(2)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起的推动作用。社会实践是对所学知识、所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有效检查的主要方式,通过实践能否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促进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3)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能更好的服务社会。2.4 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有力保障,要给予足够重视。这就要求高校对基地建设要有长远的规划,要具有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按照双向受益原则,积极为实践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加强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也要防止重建设轻培育和利用的现象,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把工作做实,保证工作的效果。[3]2.5 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要实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广泛性,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必须健全三个机制或制度:一是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实践项目审批制度,完善活动资金申报审核标准,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和保障;二是建立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机制,协调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的矛盾,促使大学生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扩大实践活动的范围,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延伸实践活动的效用;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他们的安全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和社会保险机构、安全机构的联系,建立一个社会实践安全保护网络,确保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家长担忧,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总之,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育的必要延伸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所以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