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高中数学;实践;反思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而,针对多媒体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反思,展开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有助于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具抽象和逻辑性强的一门学科,很多知识点都不易被学生理解。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图与声像结合的情境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2.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投影,将课本内容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不仅使教学结构得到优化,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反思

1.利用方法不当,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受到限制

倘若将原始教学方法的板书死板地放到多媒体屏幕上,这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并没有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实质性的改革,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会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使得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限制,对提升学习效果很不利。

2.滥用多媒体手段,阻碍师生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教师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师生间能否形成有效的互动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倘若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顾屏幕内容的切换,让学生紧盯着屏幕,失去了交流的机会,如此不仅达不到最初的教学目的,而且还会影响师生间之间情感的交流。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应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并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范文2

历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州教育体育局组织的教育教学技能赛事。日常教学中,教研组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参加本次课堂教学竞赛前,学校教科室和教研组一起组织了校内青年教师选拔赛。我在选拔赛的整个参与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要上好一节数学课,必须在课前努力付出很多。对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近年来高考情况等的深入研究,课前的充分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参赛主要是新教材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分享和交流,10月28日收到州教育体育局参赛通知后,我先根据预选课题认真研读新教材相关内容、新课程标准,学习新教材授课要求,分析新老教材的差异。备课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入,向教研组的老师们请教,请教研组的老师们参与磨课,不断改进和完善。

实际上,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充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前提,同时也感受到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备课对自身专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正如前辈们所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来充实自己,课前中分准备,为上好每一节课而刻苦专研,学习老教师们的工匠精神。

二、教学反思

1.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面

讲授过程中,几何画板按钮不动时,讲授过程出现停顿现象,未能妥善处理。这体现了自己课前对课堂问题及处理的预设准备不够充分,多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增强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应用能力。

2.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方面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的环节不足,没能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新教材新课程的课堂要求落实不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并联系教学实际,认真落实贯彻新教材新课程的要求,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教师主导的前提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获取知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驾驭好课堂。

3.教学方法方面

本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应用仍然存在传统味道,教学方法老套,未能完全理解新教材及教学的要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新教材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技能,增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突破,让课堂真正“新”起来。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范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52-02

微课以视频和动画技术为载体,具有主题明确、内容精准且资源容量较大等特点,能够有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帮助。教师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点,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微课应用的有效性,并开展科学合理的反思活动,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

一、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魇诟?学生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活动的要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综合运用声音、图形、文字和动画等元素,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接受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此外,教师可通过微视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在数学公式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视频展示推导过程,还原知识的具体形式,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提升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把握重点与难点,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而在微视频辅助下,教师将重点和难点设置为微视频内容,在视频中有针对性地讲解某个知识点,并以此突出重点,同时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复学习,不断强化。比如在“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关系”学习中,教师以此设置微视频,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各种函数的图象,并动态地处理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的转化过程,让学生直接观察转化过程,将抽象知识简易化。这样在保证教学趣味性的同时,降低了学习难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与反思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差异,合理制作微视频

微课的核心载体是微视频,教师将教学内容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在微课开展过程中必须保证微视频制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保证视频趣味性和新奇性的同时,充分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准确传递教学内容。教师要将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渗透“分层教学”理念,保证微课教学兼顾每位学生,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函数求导”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让学生课前将基本知识进行学习、消化、吸收,进而在课堂上开展知识纵向延伸教学,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设定差异化的训练试题。比如可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如下:

第一层次:求函数 y=2x2+3x3,y=4n4m5 的导数;

第二层次:y=3x2-2x3+4x-5,y=(3x2-2)(x+3)的导数;

第三层次:的导数。

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且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可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从而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在这样的模式下,调动了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改善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造成的诸多弊端。

(二)实施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数学知识点庞杂且内容较为抽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诸多难题,从而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兴趣不高。加之传统教学中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对相关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不及时,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将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微视频营造恰当的教学情景,以此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垂直”教学中,教师将微课教学与常规课堂教学相融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微视频,视频内容以折纸实验为例,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思维中。在微视频中,教师示范折纸:教师利用一张三角形纸板 CEF,过顶点 C 翻折,其中 CN 为折痕,翻折后将纸板立于桌面,EN、FN 接触桌面,要求学生观察折痕与桌面的关系,进而思考折痕与桌面的关系。教师通过这样的视频为学生营造了特定的情景,使学生真实地融入到知识学习之中,进而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设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数学素养尤为重要。基于此,高中教学不再只关注知识性内容,而且要向学生传递数学思想,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在教学中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三垂线定理”学习中,教师可组织开展微型实验活动,要求学生自备直角三角板和丁字尺。实验开始前,教师对“三垂线定理”进行简要介绍,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利用直角三角板和丁字尺进行实验,通过探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播放微视频,视频中教师将直角三角板与小棒进行组合,使二者在桌面移动,让学生观察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小棒之间成的角的变化情况。学生在观察中可提出疑问,教师提供相应提示,并在师生交流中让学生明确:当平面内斜线的射影和直线垂直时,内直线与斜线可成 90°,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丁字尺自行实验,以此验证“三垂线定理”。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范文4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观”

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空间与时间。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这样形式的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气氛,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

(一)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

数学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枯燥、乏味、难懂,这是学生对数学的一致看法。如果不及时引导学生的心理,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讨厌数学,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谈不上使学生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耐心答疑,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

多一些问题,少一些答案。脑面对问题时要比面对答案容易激发,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最能够引起身心和视线注意的独特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利于学习和记忆的身心反应。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提出一些问题,甚至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莫名其妙的问题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

三、数学教学要有十分的细心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学严谨,过程规范,作业整洁等等都是学好数学额必不可少的要素。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克服其粗心大意的毛病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授课,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再次,要教育学生养成验证的习惯。看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代数式的变形是否符合逻辑,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对于常见的易于马虎的地方要经常性地强调,并要提出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不等式的解集、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等问题,在教学中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

四、数学教学要有务本的精神

身为教师,首先要务本。何谓本?其一是以德为本,修身立德,这也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其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那么,他们就能随时获取知识。其三,以教本为本。这是一个更加具体的教学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几年来,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视了课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课外的资料上。而大多数资料都有大量总结的公式和所谓的捷径,表面是省时省力,其实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到时候还是一无所获,这就是舍本逐末所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教学时要以课本为本,让学生在学习、钻研、挖掘课本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学和学习都是务实的工作,不能走任何的捷径。

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范文5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深入研究数学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有部分中学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的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数学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地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一、对理论、专业基础和日常教学行为方面的反思

数学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运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数学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数学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含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色彩.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数学专业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数学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知识呢?关键是多研读数学名著、数学学术论文、数学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3.对日常教学行为质疑和追问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数学教师可以依赖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等“走向学生”;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选用、课堂模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更新等方面多加追问和思考.唯有对日常教学行为的质疑和追问,课改理念才能在实践中体现,教学活动才能在实践中革故鼎新.

二、教学基本策略的反思

1.数学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数学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反思 对策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得更快、更专业。

二、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呼唤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数学教师在新课改中如何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新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更是重中之重。反思才能产生变革,变革才能带来发展。

(二)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需要

教师并非本专业知识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备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无法通过他人的给予获得,只有通过教师的亲身教学体验,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和训练才能获得。前段时间听了高二数学《线性规划》一课,课间教师面对学生的沉默并没有作出相应的教学对策调整,仍然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把一个个概念和问题抛出,教师的“博学”与学生的“无知”更加扩大了师生的距离,压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之后所有的问题都如同石沉大海般无人应答,教师犹如滔滔不绝的导游在自说自语。

这堂课引发我的深思:教材这部分大大的体现了数学的有用性,入引导得好,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但也增加了课堂上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教师在实践情境中不断体验、反思和感悟,在适当的情境下实施适当的教育,这是教学智慧的本质体现。很明显这位教师有着良好的学科专业知识,缺乏的正是对课堂的教学情境及时反思和对策调整的能力。

(三)数学课改实践的要求

“思考该往前走”,是新课改中数学教师自我成长的现实之路。按照新课改理念实施以来,数学教师面临很大的新的挑战,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如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冲突中,“旧”的消亡出现阵痛,“新”的孕育与产生是否有被“旧”的习惯吞噬的危险?面对新理念,教学方法改进中如何找到恰当的载体?课堂中学生“动起来学”与课时计划的完成发生矛盾怎么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在大班额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如何增强教师的知识储备与调整知识结构?等等。在新课标实施的教学调研中,我听了另一位高一教师一节《充要条件》的课,学生对充要条件的理解不是很清楚,例如: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上课期间我们和同学之间该如何探讨,如何分享我们的个人见解?如何验证我们的见解是正确与否?而对于一个班九十几个人如何获取老师的帮助?等等。说实话课堂上老师有些紧张,总担心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或者自己讲授的教学内容学生接受不了,教师的智慧和灵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以为学生只能描述如何探究自己的具体情况,没想到有一名学生并不满足于口头表述,说:“老师我想陈述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并想听听其他同学是如何理解的,行吗?”教师赶紧让他上讲台,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之后还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是这么理解的:……,对不?”(逆向思维!太好了!)场面令我感触很深。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超出了教师!

这些困惑,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救世主”,最终只有靠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反思,在不断地交流、比较、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与对策。这一过程也体现了“教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的理念。

三、对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反思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效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搞好高中数学新课改,首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框架;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若每当看到有学生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就急于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会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