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1
1、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准确把握“社会化”的改革内涵
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后勤领域的基本教育规律是: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三服务),通过服务育人,通过管理育人(两育人)。高校后勤社会化并没有改变,也决不能改变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
1.1从推进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后勤社会化必须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必须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办学效益;必须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与稳定。它是检验后勤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从其精神实质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服务,两育人”的教育规律是与“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完全相通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符合这三个有利。
1.2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方向来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归根到底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而是要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依据教育规律、经济规律,运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克服旧体制的矛盾和弊端,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快后勤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建立一种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让师生员工满意。如果后勤社会化改革不能搞好服务,就会失去师生的信任和认可,失去校内市场,最终这种改革必然失败。
1.3从高校后勤实体的资产性质来看,后勤实体的资产属于学校,后勤实体经学校授权才拥有资产的使用权。现阶段,绝大多数高校对后勤实体使用的资产基本上实行的是零租赁,各实体对使用学校资产有正常维护和保值的责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基本关系必然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只能以“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为根本宗旨。
陈至立同志最近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不是绝对的,那种不顾条件与可能,不加区别地把高校后勤完全推向社会,不是我们要求的社会化改革。我们要求的改革,是要加强政府的领导、统筹与规划;强调改革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强调改革要精心操作,稳妥推进;强调高校对后勤工作不是不管了,而是方式变了。
2、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正确理顺服务与经营的关系
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要把后勤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形态,也就是要求高校后勤服务要面向高等学校这个特殊的市场,以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保障为目标,以优质的服务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同,并使自身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2.1从改革的实践看,高校后勤服务是商品,它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要将学校拨款运行的机制逐步转变为服务收费的机制;要把原来属于事业性、福利化的高校后勤,改变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产业,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要在实体与实体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开展竞争,在竞争中扩大市场,壮大实力;在服务经营中还要强化成本意识、降低生产和服务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所有这些就要求后勤实体在服务经营中必须努力按市场规律、资源配置规律、服务商品规律、成本核算规律等来操作,否则后勤改革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处理不好商品定价、收费标准,不顾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承受能力,靠涨价推动改革,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学校后勤改革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当前,尤其要警惕只要经营不要服务只要经济效益,不管社会效益的倾向。
2.2从改革的目的看,高校后勤改革中出现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发生矛盾时,要坚持教育规律优先,这是由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学校后勤服务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改革如何始终坚持姓“教”的原则,如何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这是政府、学校、后勤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正如陈至立同志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中指出的那样,后勤服务,质量要上去,价格要稳定、合理,设施衡量后勤改革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是否认同的一个根本标准。要努力兼顾经济和社会两种效益,当两者发生矛盾,一时难以协调解决时,要首先考虑社会效益,因此产生的资金缺口应由学校或政府予以补贴或承担。公寓、食堂的经营者,应坚持微利保本的经营思想,要看得远一些,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谋取暴利,要千方百计从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扩大经营规模中找出路,找效益。
因此我们认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都是后勤社会化改革要遵循的规律,但教育是基础、是目的,经济规律是手段,他们总体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正确把握服务与经营两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遵循高校教育规律,明确加大食堂、公寓的监管力度
学校食堂和公寓是后勤为学生服务的主要工作,也是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因为餐饮和住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涉及到学校、经营者和学生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学生切身利益的敏感点,直接关系到学校稳定和后勤社会化的顺利实施。因此加大食堂、公寓的监管力度,已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为重要任务。
3.1学生公寓是学生日产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外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应该建立健全机制,做到责任、人员、机构、制度四落实。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加大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决不能推给社会或其他单位。党支部、团支部进公寓,年级老师进公寓,选派优秀干部与同学同住公寓,负责学生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在公寓内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公寓的精神文明建设。当然作为学校后勤、业主、物业管理也必须严格按规定办事,对学生公寓的住宿、用电、用水、饮食、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安全工作,要职责明确,落实到人,以保障入住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各项生活设施的正常使用,维持公寓内的正常生活秩序,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公寓的各项收费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巧立名目乱收费。
3.2高校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餐饮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高校食堂的运作,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更要立足于为广大师生服务,既要考虑到经营者的利益,更要兼顾到广大学生的利益,决不能允许经营者为谋取更大利润而随意提高价格。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学校应给予必要补贴,以确保食堂的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管住价格,高校后勤应结合本地实际,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价。学校也不能一下子完全断掉对学生食堂的必要支持。
其次要加强对食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管理、监督,严格执行学校餐饮经营的准入制度,全面推行饮食物资招、投标和集中、定点采购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2
——以《高等代数》为例
朱雅敏
(西安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当前的高校高等数学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了解不够;因为做不到职业规划,认为高等数学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意义不大;高等数学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太过呆板和单一。
关键词 高等代数;实用;职业规划
笔者从教以来,一直从事《高等代数》、《线性代数》等代数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代数学存在很大的问题(应该说不止代数学,在其他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这些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包括:
(1)学生对于学习高等数学类课程的重要性存在疑问。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并不会从事数学的研究工作,故此学习这些课程没有太大意义,即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实用性了解不够,认为这些只是理论基础课。
(2)大学太早划分了专业,很多学生是在对自己专业茫然无知状态下做出的选择,故此对自己所学专业本身谈不上热爱,但是对于专业之外的领域却又一无所知。再加上最近几年就业率下降,导致绝大部分学生在面对自己本该辉煌灿烂的未来时,表现出来的却是茫然和恐惧,很难做到对自己的未来做充足的职业规划,因此在学习数学等相对抽象而短时间之内“貌似”看不到实用价值的课程提不起兴趣。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单一。教学绝大部分高校目前仍然是采取板书为主,只有部分高校引进多媒体,但效果并不理想。考核方式一般都是考试,这就导致了,考试考得好,并不一定会用。考得好也不一定是学得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做了以下思考(以《高等代数》的教学为例):
针对第一个问题:
高等数学是抽象的,是理论的,但并不代表它们缺乏实用性。事实上,数学是从实践中来,最终所有的数学也都走回到了实践中去,即使曾经号称“数学皇后”“最纯粹的数学”的数论也不例外。在国家和高校都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规划教育的现在,在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实践教育和职业引导,是顺应时代的大事。
以《高等代数》为例,《高等代数》学中的几乎每个知识点都可以涉及到很多的应用领域:
比如讲到矩阵,可以提到电影《黑客帝国》中无所不能的机器“matrix”,可以提到电视剧《潜伏》中的加密解密等密码学问题,可以提到博弈论中用来分析描述博弈各方得失的“支付矩阵”,可以讲到《图论》中的“邻接矩阵”及其应用,甚至目前最火爆的大数据处理中各个数据特征的存取无一例外都是用到矩阵,机器学习领域的供机器学习和处理的数据也是以矩阵形式存在的…在这些领域矩阵都是必不可少的分析承载工具。
如果课时允许,在教授代数学理论时,能够列举并简单介绍矩阵在这几个领域的应用情况,不仅让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并不只是枯燥无味的符号,而是承载了好多学科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让学生了解一些目前科学领域的不同方向,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的学科感兴趣,不管他感兴趣的是哪个学科,都起到了激发他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根据自己爱好和能力,规划自己未来职业道路的作用。
针对第二个问题: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直面就业的最后一道堡垒。在这里,我们应该做的是最大的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照顾到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差异。
在这里,我认为高校不应该入学就设置专业壁垒,而应该至少给学生一个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过渡时期。大一的时候可以设置很多专业基础课,这些专业基础课不应该是按专业来划分班级,而应该是面对所有新生。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以及授课的不同侧重点,可以把一门课程按照难度分解为几个不同的课号。以密歇根大学(下文简称密大)的《抽象代数》为例:密大数学系提供了312,412,493三个模块的《抽象代数》课程。这三个课程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接触严谨的代数语言,培养学生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但由于课程的难度和侧重点不同,所以这三门课程的教材,开课时间,教学内容都不尽相同。这很大程度上照顾到了学生的能力不同以及因为个人需要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别。
以《高等代数》为例,我们的高校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做法,根据学生需要不同以及能力的差异,对本门课程设置几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根据侧重点不同,每个模块的授课方式,授课时间,以及教学内容都不尽相同。针对经济学等文科领域的学生,只教授和他们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并讲授这些知识在经济领域的一些应用案例。而针对喜欢计算机以及偏好其他工科的学生,可以教授和这些领域相关的内容,并讲授这些内容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案例。针对爱好数学以及上述两个课程学完之后深觉知识信息量不够的学生,可以讲授理论推导逻辑性较强的目前的授课版本。这样即照顾了学生的能力以及因为爱好导致的需求不同,又可以照顾到爱好数学以及学完专业版本代数学之后深感知识量不够的学生的要求。学生带着需求上课的学习效果,与强行灌输的效果必然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目前各个高校采取了类似的分类,但是分类简单粗暴,只是把数学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做了简单划分,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高等代数》,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线性代数》,而这种划分,只是名义上的划分,针对各个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兴趣的学生并无任何更多考虑。
针对第三个问题:
授课方式要多吸取国外高校数学类授课方式的长处。比如美国加州大学富勒顿分校(CSUF)的数学类授课方式大多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实践式等授课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外很多大学高等数学课堂人手一个的Graphingcalculator(图形计算器),能够帮助学生形象化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在国内课堂,这些高科技的手段都难觅踪迹。而考核方式,国外与国内更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国内一般是期末考试一次定终身,或者加上平时成绩以及期中考试的成绩比例。而在国外,以美国大学数学课程微积分(calculus)为例,课程最终成绩一般由四大块构成(教师可自行调整比例):家庭作业,每周小测验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践环节(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国内的高等数学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也迫在眉睫。以《高等代数》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具体化某些抽象的代数问题或者达到形象生动化一些实用案例的效果。比如多项式在拟合差值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在讲多项式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次数多项式的图形效果,并进而可以讲到多项式差值的含义以及在飞机、汽车等工业领域的应用。
而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也势在必行。以《高等代数》为例,我们可以仿照美国大学的做法,把最终的考核结果分为更多模块构成,比如课后作业,期末考试,以及实践环节等。而实践环节可以考虑一学期完成一到两个,专门某一节课可以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实践作业处理的问题,思路,及求解办法。这样不仅可以学以致用,利用知识的有用性推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刺激学生展开想象力的翅膀,鼓励各种奇思妙想,展示智慧结晶,并能够带动学生对于一些数学工具软件,比如matlab等的掌握。可谓一举多得。而这样做无非是比现在的考核方式多了两次课的实践展示环节,并不需要对当下的教育模式动太大的手术。
参考文献
[1]余达锦,杨淑玲.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122-129.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3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教育策略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定义
1.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当前就业形势。
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学生就业形势为例,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我院学生就业率都达到了较大比例的提高。究其原因在于:(1)就业工作开始时间早,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报考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研究生录取率高。(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实际动手能力,提高毕业生自身含金量。(4)利用奖学金制度,拓宽毕业生就业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5)利用网络、电话等信息平台与院系内部及相关院系交流就业工作,定期召开就业工作总结会,稳步推进就业工作。
2.问题所在。
当代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如下:(1)大学生职业规划较差。在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就应该有较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指导,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职业规划。(2)部分人数较少、就业需求量不旺的专业应进一步开拓就业市场,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3)对一些需求旺盛的专业和方向,要有效利用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形势,以免产生骄傲的情绪,导致毕业生质量下降。(4)更好地建设大学生就业基地,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自身就业优势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5)就业率广泛提高的同时应该看到就业质量还有提高的空间。(6)部分高校部分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不合理。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则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整体自身素质较差,不能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进行很好的自我规划,因此在读书期间丧失主观能动性,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错失了提高自身能力的最佳时机。研究表明,18岁―25岁是一个人人生经历当中最重要的职业探索阶段,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广泛接触各种职业,广泛经历各种职位,那么其很难在35岁左右找到自己的职业锚所在,从而确定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并为之奋斗,进而取得一定范围内的成功。
三、当代大学生为何毕业即面临“失业”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1999年高校全面扩招,2001年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特别是2006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就业形势更显严峻。下面结合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对当今大学生失业问题进行分析。
1.缺乏社会经验制约就业。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就业的主要因素。此外,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制约因素。
2.近三成单位有性别倾向。
据调查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该比例则为41.08%。可见,求职者的性别对于求职成功与否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3.“托熟人”成求职主要途径。
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本次调查结果就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关系、托熟人是求职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比例更高达51.29%。
4.缺乏专长。
大多数大学生除了具备专业技能以外拥有的即是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计算机不做硬性规定后,大多数学生也就没有学习这些技能的兴趣和压力,即使考过了也只是应付,很少有能真正将英语或者计算机编程等任何一种能力应用到极致的能力。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不喜欢专业的情况下念完了四年,结果不能凭专业找工作,英语能力也不强,如果社交能力再差一些就立刻变成了找不到工作的待业者。
四、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具体实施的建议
职业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应该承认并正确对待我们在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切实做好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可以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着手。
1.建立和发展职业咨询机构,开设有关职业规划的课程。
职业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此过程中,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个体职业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至少是少走弯路。学校在建立职业咨询机构时应该注意到这类机构必须由一批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学校应该在大学生大学生涯开始之际就开设有关职业规划和发展的课程,从理论上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懂得应该为什么,并且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再次,教育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如,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注重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每隔一段时间邀请社会上各种职业者到学校介绍各自的工作;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模拟实践活动,允许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打工,积累宝贵的工作资本。
2.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和就业指导机构的建立。
各地高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与当地或者各省市相关专业用人单位联系紧密,历年来毕业生良好的信誉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使各个高校与多家用人单位都签订了奖学金制度或3+1等定向协议制度,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能够进入就业准备状态,并且由于这些用人单位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许多学生在签订了3+1协议后,暑期即到该单位实习,使得各个高校都建立起一些实习基地。全面了解单位情况的同时也让毕业生们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独特的就业模式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面,也督促毕业生在最后一年针对即将走入的工作岗位更努力地学习,以免迈入企业即遭到淘汰。当然也要看到这些实习基地还是局限于传统优势行业学科,大量新兴学科的实习基地都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新兴学科发展受到较大局限。
3.个体的自我定位。
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子。首先,大学生入学前最好对所学专业、自身潜力、将来职业发展等作适当的评估和规划。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人生目标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其次,具体确定职业目标。许多人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预期,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就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对于职业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等分阶段制定。尽量寻找最喜欢的和最擅长的相结合,而不支持一味寻找最喜欢的工作。兴趣是前提,但能力是更重要的,现在更提倡的是将专业与兴趣相结合找到契合点,才能更好地实现理想。最后,相信自己的实力,寻找个性发展。许多大学生在入校初期有着多种多样的性格和爱好,经过四年大学反而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品质逐渐变得面目全非、人云亦云。大多数学生失去了个性,成为了普普通通的社会一分子,到用人单位面前,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更突出的某方面的能力和个性。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也都有他人没有的潜力和特长,在大学四年不断将自身特长再挖掘再延长再拓展,到了毕业的时候即使不能靠专业寻找工作也能靠特长寻找工作,有了一样特长也能更自信地面对企业招聘,技多不压身就是这个道理。
五、结语
总之,做好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高校的任何职业指导方案和规划与职业顾问只能起引导作用,帮助个人自身作判断和选择。再好的顾问也是基于了解你的基础上帮助你分析现状,放眼未来,而真正了解你的只有你自己。真正的职业指导只能通过自己考虑,加上专业的建议,最终规划出一条与众不同最适宜自己的道路才是正解。
虽然当前高校的就业率较低,但这与当今世界的经济环境有较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因为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不可能不需要新鲜血液,一定会表现出巨大的人才需求态势。对于大学生而言,首先是认清自我、评价自我、思考自我、规划自我,最后应该是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4
论文摘要: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帮助大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率的途径。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并大力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扶持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现。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刚刚开始起步。一方面,这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所逼,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尊重个人的发展成为科学、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是要促进每一个人(无一例外)的充分发展,在社会的需要中实现自我,让他们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并愿意为之而奋斗。
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的一个必要课题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有的人认为社会上需要什么工作,我就干什么工作,通过社会环境的分析,找出社会需要的职业,就是职业规划了。有的人认为,选择“我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职业规划。真的这么简单吗?著名管理专家诺斯威尔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这里说的个人职业规划指的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路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何把“我想做的事情”与“我能做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的需求下如何实现的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大学生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及提供辅助支持、后续支援的方式。
第一,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选择”的时代,大学生如果没有周全考虑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找工作时就会比较随意,目的性不强,哪儿热闹往哪儿挤,甚至把“工作报酬”作为就业时最重要的参数。到了企业以后喜欢怨天尤人,对将要遭遇的种种困难没有心理准备,工作流动性大,这对个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对社会的教育投资也是一种浪费。
第二,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人生策划的最佳定位。职业规划的五大要素是: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其中,知己、知彼是抉择、目标、行动的基础。他们的关系如下图:
知己是对自己的了解,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性向、职业锚以及父母的管教态度、学校与社会教育对个人产生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的明确职业方向,而不盲目化。认识自我是对自我深层次的解剖,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过去的经验、经历,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彻底解决“我想干什么”和“我能干什么”的问题。正确的认识自我,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如:组织应聘时就很注重考察应聘者对自己是否有深刻的自我认识,要求应聘者说明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和最值得列举的经历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保持下去,形成自我鲜明的定位,也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的为招聘单位所认可,自我认识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可回避缺点和短处。
知彼是探索外在的世界,包括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知己是了解自己本身的特性,知彼是了解工作舞台的特性,两者具有密切关系,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使自我分析与职业分析达到平衡。
第三,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寻找人生真实的使命,明确自我人生目标。中国有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事业成功的导航仪。哈佛大学的一项追踪研究表明,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生涯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实际上,只有4%的人能获得成功,而他们所以成功的共同点都在于他们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早早确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始终坚持。
第四,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在于建立一个牢固的发展基地。个人职业生涯为什么重要?用最通俗的话说,它决定了10年、20年后,你的办公桌在哪儿?也就是说,个人职业规划在你前进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个向心力,迫使你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成为学习型个人,既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为心中的理想努力奋斗。
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
职业规划不仅是大学生们事业成功的导航仪,同时也有助于高等院校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自身竞争力。
第一,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高等院校品牌、信誉的建立。如今,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了检验学校质量的试金石。这不仅反映在大学生的就业率方面,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还反映在一个学校的学生的职业发展方面。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是因为他们严谨的学风,极高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所在的国家和世界培养了大量的精英人才。知识教育不是人生的目的,它应该是人生发展的助力器。
第二,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教育质量。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是一个人的心灵地图,有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使命,确定自我的人生奋斗目标。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大学生成为学习型个人,自觉进行终身学习。这对于学校和社会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第三,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相当的薄弱。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词在国内出现的时间还不长,高校虽然大多已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但离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还有很大距离。另一方面,这里有历史原因。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大学生就业历来是政府分配,从来就用不着自己考虑,而且在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下,也没有职业的选择权。现在,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形式下,我国政策也发生了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亦从精英教育转换为大众教育,大学生毕业分配也实行“自主择业”,因此,实施职业规划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非常迫切的一项任务。
国外在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像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从国家、州政府到学校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和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职业指导工作,把职业指导、升学指导作为初、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安排有职业教育课,让孩子了解一些职业的内容、特点;另一方面,当面临升学和就业的时候,辅以多种心理测验,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人格特征等,为他们选择大学志愿和职业提供参考意见。在美国,由于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有关机构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例如美国大学考试中心(ACT),将升学指导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并与报名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在ACT机构中,在入学环节,也就是考生报名时,在报名表上就列有90道兴趣测验题,每位考生都要把这90题做完,再把学校活动及成绩报告一并填好,这才算是报名完毕。而后在ACT入学成绩报告出来时,除了ACT的四项分数及预测外,还有对专业选择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来源就是兴趣测验的结果。由此可见升学指导以及兴趣测验的使用在国外教育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在小学、初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就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如果大学生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非得临近毕业时才做准备,毕业生一定会感到很茫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这就需要高校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程职业指导。
三、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仅仅限于学习阶段,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从行为上改变学生。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大力推进改革,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并从制度上支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
第一,系统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开展持续的职业生涯教育
首先,高等院校要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结合职业咨询师以及企业人力资源专员讲座,开展持续的职业生涯教育。一方面,职业规划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它有一个学习、理解、运用的过程。高等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另一方面,学生的职业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身所处的环境、社会的需要、知识结构的更新,学生的职业规划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改变,那么就要求学校针对这些变化适时地指导学生,为之排忧解惑。国内的复旦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提出了“毕业设计从进校时开始”的口号,安排了一定的学分量,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大学四年里,尽早让学生开始认识自己、设计自己,以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其次,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并创造实践机会, 为大学生寻求自己的职业生涯架构桥梁。建立职业测验和咨询服务机构,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性向与职业目标。
新生进校后,在学校的指导下,研究本人喜欢并适合从事哪些职业或工作,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和基础。回答这个问题,要考虑以下各方面的因素:一是本人的职业性向。根据约翰·霍兰德的研究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约翰·霍兰德将其分为六种职业性向(类型):(1)实践性向,(2)研究性向,(3)社会性向,(4)常规性向,(5)企业性向,(6)艺术性向。每一种职业性向适合于特定的若干职业。个人的职业性向可以借助一系列测试来确定。职业者如果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性向,就可以从对应的若干职业中选择。二是本人的职业锚(动机)。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那种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就是职业锚。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锚,影响一个人职业锚的因素有:(1)天资和能力;(2)工作动机和需要;(3)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天资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而其他各项因素虽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更加受后天努力和环境的影响,所以,职业锚是动态变化的。这一点,有别于职业性向。例如,某个人攻读了医学博士,并且从事外科医生工作已经20年了,尽管他的职业性向可能并不适合做外科医生,但是他在确定自己的职业时,基本上不会考虑改为其它职业,这是因为他的职业锚在起作用。埃德加·施恩在研究职业锚时将职业锚划分为如下类型:(1)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2)管理型职业锚;(3)创造型职业锚;(4)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5)安全型职业锚。三是本人的职业兴趣。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还要考虑本人的职业兴趣,例如:喜欢旅行(适合于经常出差的职业);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在华南工作);喜欢自己做出决定(应该自己做老板);喜欢住在中等城市;不想为大公司工作;喜欢穿休闲服装上班;不喜欢整天在桌子后面工作等等。另外,本人具有的职业技能也不能忽略,如果某人具有某项突出的技能,而这项技能可以为其带来收入,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就应当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还要把目光投向未来。研究清楚本人现在做的工作,十年后会怎么样?自己的职业在未来社会需要中,是增加还是减少。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中的竞争优势,随着年龄的增加是不断加强还是逐渐削弱?在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中,哪些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等等。综合考虑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后,才能够给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高校大力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扶持大学生职业规划实现
首先,改革招生制度,优化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专业权利,条件许可的学校尽可能实施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不仅可以选专业,同时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入校后选专业制度。我们的大学生高考后,填写志愿时,并未仔细考虑自己的性向、志趣,只要找到能录取的学校、科系,便草草地签下了自己的一生。这种方法省时省力,不用花费太多心神,在短时期内的效率很好。缺点是无法根据个人的能力、特性作长远的规划。这种以进入能录取自己的学校、科系为目标的自然发生法,能暂时解除烦恼,但是在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性向、能力、个性与就业条件等因素之下,将来所面对的职业风险就比较高。许多大学生进入二、三年级后,要求改专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高校应大力推进由专业招生向学科大类招生转变,允许学生在了解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
2.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满足学校和学生之间在学习资源上的供需矛盾。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倡实施学分制,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但是,正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然伴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制度、办法以及各种各样可见和不可见的羁绊、阻力以及留恋之情的扬弃,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学分制或多或少还带有学年制的色彩,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的建立与完善将是一个逐步深化、演进的过程。
“完全学分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完全学分制”的教学计划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必要而且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从教学内容看,它是为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做准备,也是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个领域,以便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重新选择职业的余地。这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没有选修权的“学分制”不能认为是学分制。课程的选择权为学生再次选择专业提供了机会。二是承认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学生生源存在较大差异,学分制有利于因材施教,从而使课程考察具有变通性。对于所修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均可重修或另选另考,直到及格取得等值学分为止。这种允许受教育者在一定限度内根据自身的发展进行自我调整的做法,既体现了对学分的重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社会需要的才能。三是学制的弹性。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学习期限可放宽为3至6年,最长的可延期至8年。便于在职人员的学习,也便于有特殊情况必须中途休学或停学的学生的学习,有利于进一步继续高等教育。正是由于学分制使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辅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力手段。另外,笔者认为,实施学分制的关键在于师资。如若没有一定质量的师资,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生基于职业设计构成所需必需学习某门课程,学校应该承认该学生在外校修得的该课程分数。
其次,在导师指导下,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加强引导和管理,不断修正和更新大学生的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只有建立自主的选课制,才能真正保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现。正是由于学分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权,给予学生较大自由度和激励,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与生俱来的不足:(1)计划性不能得到保障。其包括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两个方面。选修课学时较少,教学时间短,同时,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缺乏统一要求,导致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校间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术水平差别较大。有的教师还只把它当作一般性的“大课”来对待,投入的精力不够,因而使得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学生一方面对自己的职业性向没有透彻地分析,进而不能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所选课程大多是凭一时兴趣或探索性的,缺乏连续性;另一方面,学生对学科建设不是很了解,不能有计划地对某一专业课程进行系统学习,从而使得学习的计划性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质量不容易保证。(2)容易形成“凑学分”现象。有的学生在选课、听课时,在求知的愿望外,也有出于好奇,或为了“轻松拿学分”,可能就易避难,导致“凑学分”现象。(3)约束性较小。学分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很小,容易使学习组织松弛,学习过程全靠自觉,纪律无法保证。而且学生自由度大,容易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时势造英雄”,说明个人奋斗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而我国大学生一般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极少与社会接触,对社会的特点和需求了解甚少。另一方面,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这些工作不可能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完成,他们极需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因此,在利用学分制这个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给学生确立一个前进的目标,采取必要的手段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1)学分绩点制。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为反映学生学习的整体质量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避免学生出现单纯追求学分的现象,采用学分绩点的办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获得各类竞赛获奖或表彰,学校可给予奖励加计学分,并以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评选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推荐升学和就业等的重要依据。(2)完善导师责任制。学生无论是在制定职业规划时,还是职业规划制定后,他对自己本身的特性、外界环境的机会和挑战以及该学科建设都不是很清楚,难免会有盲目性,这就需要校方组织专门的老师来指导学生。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解答学生就业升学困惑。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制定、修改学习计划,确定所选专业的课程结构及需要补充学习的内容,在这里导师与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指导关系,导师对学生思想、科研、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事情都要挂在心上,及时给予指导,以保证学生的选课质量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构成。
最后,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推动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建立,有效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要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必须实行学习年限的弹性管理。一方面,学生要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到社会上了解自己职业锚所在以及市场需求。学校与社会之间始终存在落差,有些东西在学校里是永远学不到也了解不到的。比如方言,比如社交,比如“实战”能力的培养。另外,一部分品学兼优、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科技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创业的优势。当机遇降临时,“机不待我,时不予待”,学校可提供方便,在标准学业年限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某些刚性的规定。学生优先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若因创业或探索个人职业倾向耽误了时间,学校也允许滞后一段时间毕业,对大学生创业和继续学业两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当然,大学生创业更要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可建立一项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大学生依靠自身科技本领和管理才能创办的企业,实行优惠或无息贷款,并在一定时期内免征有关税收。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5
关键词:强国建设;质量提升;社会功能;发展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300-02
中国正处于世界发展变革巨大,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自身发展建设任务繁重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机遇与风险并存。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同志指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因此,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强国,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先进教育理念引导下和科学教育制度保障下,形成一个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以及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具有较高办学质量的大学,并能够通过其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社会功能,有效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
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在数量规模上已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大国。但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尚需进一步提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良好发展,促进杰出人才的不断涌现,促进优秀思想的产生与传播,促进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充分实现,进而促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中进一步指出,全面提高质量作为今后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既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2]。
三、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策略:明确并充分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任务
为实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发展任务:第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第三,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第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第五,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第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高等教育发展任务涵盖了大学的三大社会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2012年4月,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大学的第四个社会功能,即文化传承创新。他强调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1] 。这也为高等教育提出了第七方面的发展任务——增强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中国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及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思想,深入研究各项高等教育发展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各项发展任务交叉支撑、互动互促的有机格局”的形成,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6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
教育不仅要被视为一项权利,而且是经济增长的一种投资,更是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劳动力的一种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一种因素:人口地区差异
人口总量的发展趋势不同。各地人口总量的基数、育龄人口的总量、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执行的地区差异等,将导致各地人口总量的发展趋势并不平衡。
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不同。各地在人口流动频率、流出人口数、流入人口数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加上不同地区受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影响,在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方面也颇不平衡,尤其是对某些地区可能存在的人口回流的显著转变,应当有合理的预测。
各地在满足教育需求的教育成本支出方面有显著差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地在满足教育需求的生均教育成本支出(例如生均公共教育经费、学生上学的时间支出、改善教育的交通改造等)是明显不同的,再加上各地不同程度的老城区旧城改造、撤乡并镇的小城镇建设等因素影响,这些都会带来相应的教育成本支出的差异。
不同地区人口因素的差异,必须考虑地方政府在教育规划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否则,就容易造成教育规划忽视各地的差异而导致教育规划的目标不能有效实现。同时,虽然各地人口差异显著,但仍然可以通过诸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的三类地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为借鉴,以现实理性主义为指导,将代表性的县域规划为样本,指导不同地区开展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
第二种因素:人口转变模式
现状:五种人口转变类型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在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下的人口再生产的过程。一般来说,人口转变要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再生产类型,经过死亡率降低和出生率降低,最后达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变化过程。较低的出生率导致青少年儿童人口总数和比重的下降,也就相应减少了中小学适龄学生的数量,那么,从总体来看,国家可以在加大教育投入的过程中,更好地保障每个适龄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条件,进而有力地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根据各地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水平的差异,我国人口转变可以区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
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模式:已经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人口变化;
以辽宁和浙江为代表的东部模式:接近于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人口变化;
以湖南为代表的中部模式:较高的生育率和持续时间较长;
云南贵州等西部省份为代表的西部模式:仍然维持着较高的生育水平;
模式:其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小。
不同地区在不同的人口转变模式下,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教育需求等均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对教育规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对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
在五种不同的人口转变模式下,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这就影响着不同地区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源配置。例如,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地区,中小学适龄人口不断下降,从而要求关闭或合并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而在生育率或增长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的地区,在保证中小学适龄学生所要求的学校、师资等教育资源配置要求的同时,还要科学预测今后生育率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资源的调整等问题。
第三种因素:适龄人口变化
变化一: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十分显著
对于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来说,适龄人口变化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将会十分显著,这就要求教育规划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区适龄人口显著波动的关键节点,以提前做好有效应对。同时,教育规划要解决以下两种矛盾:
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超编与短缺并存”的矛盾。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化对中小学师资力量调整有着巨大影响。当前,部分地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建设存在“超编与短缺并存”的矛盾。部分地区随着学龄人口高峰的退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编制将会大幅减少,这会在几年后给教师分流问题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同时,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还存在结构性缺编,包括诸如“编制过紧”的问题,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存在老龄化倾向的问题等等。
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班级规模“过大”与“过小”并存的矛盾。学龄人口的变化会导致学校布局调整,这可能导致部分地区要强调发挥了学校撤并调整后的规模效益,也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生源不断流失、但学校又必须存在而导致“过小”班级存在、浪费教育资源的问题等等。
变化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生源相对稳定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来说,适龄人口的变化将会导致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生源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来说,是抢抓机遇的黄金发展时期。
一方面,今后应将发展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办学质量和注重学科结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上来,为社会输送适用的人才;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退出机制,在未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适龄人口大幅减少之前,及早制定预案,尽可能降低生源数量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解决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四种因素:人口流动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2.36亿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81.03%。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带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流动问题,这就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编制和实施提出了较大的压力。
流动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对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在不能突破户籍政策等限制性约束的压力下,“民工学校”、“志愿者学校”等措施只能是临时性的安排,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动也要求教育网点随之改变。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道路建设和旧住宅区的拆迁造成了城市人口分布的大规模变动,而且市区人口的老化现象也逐渐加重。
因此,在“城―乡”人口流动和“市―郊”人口流动过程中,一方面,要统筹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综合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另一方面,要因应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合理调整城市中市区和郊区之间的教育资源的布局,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率。
流动二: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