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范文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发展迅猛。据WTO相关数据显示,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1.9万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8.9万亿美元,增幅为368%。而这期间,其中的国际旅游业表现尤为突出。2013年,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人数近10.87亿,同2000年的6.983亿人相比,增长了55%。
伴随着中美两国货物贸易的发展,中美之间的服务贸易也迅速成长,而中美旅游贸易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那么,接下来本文将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视角和中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中美旅游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而试图提出相应的有效政策建议。
二、中国和美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一)现状特点
(1)中美旅游贸易总额发展迅速。中美国际旅游贸易在2000
-2003 年期间发展趋于平缓,但是2004 年是个转折点,无论是中国从美国进口旅游贸易还是中国出口,都显示出较大的增幅,中美旅游贸易发展处于一个强势递增的状态,中国向美国出口额由 2000 年的11.85 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9.51亿美元,增长了近2.5倍。而相应的进口额也从20.27亿美元增加到98.14亿美元,增长了近5倍,而两国旅游贸易总额增幅也是达到了3.9倍。
(2)中国对美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明显。中国在与美国进行旅游贸易时,长期处于一个贸易逆差的状态,而且自2006年开始,其逆差额越来越大,进口额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出口额的增长速度。图中的出口额的曲线位于代表进口额曲线的上方,且前者明显向右上方倾斜,而后者的较为平稳。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也就说明了中美国际旅游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下降。从贸易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美国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属于净进口国,其国际竞争力较强,而中国属于净出口国,相比之下,其国际竞争力较弱。
三、中美国际旅游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商直接投资
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因为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针对旅游相关产业的投资能够为外资旅游企业创造直接的就业机会,通过加大对旅游业瓶颈部门的资金与技术的投入,能优化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丰富我国的旅游资源,因此能够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出口,进而促进我国与美国旅游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由此说明美国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增加时,中美两国国际旅游贸易产业内水平会随之上升。
(二)旅游市场规模差异化
当两国拥有的市场规模的差异越大,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拥有的差异性可能就会增加。同时,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特点,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为本国的居民生产所有差异性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理想偏好,此时,一国就会倾向于想另一国进口与本国有差异的产品或服务。由于中国与美国旅游市场规模的差异大,其所拥有的产品的差异性可能就会增加,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以此促进两国旅游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三)服务贸易开放差异
服务贸易开放度也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能够促使更多的国际因素对本国产生影响,同时也让本国的经济发展的节奏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就会更加频繁。
对于国际旅游业,当一国采用较强的贸易保护主义会降低其对外开放水平,而美国的签证等政策同中国相比更为严格,其对外开放的差异较大,不利于美国旅游业的出口,会降低旅游产业内贸易水平。说明当中美两国在服务贸易开放上有很大差异的时候,此时两国间发生贸易更多的是产业间的形式存在,即,产业内贸易水平会下降。
四、政策建议
而且虽然中美两国的旅游业贸易总额巨大,但中国对美国旅游业的进口额远远大于其出口额,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并此现象有逐步扩大的态势。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下面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提高我国人均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无论是居民收入还是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内需不足等问题的出现,阻碍了我国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发展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尽快缩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
(二)政府提供政策保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国开放程度可以用其国际旅游业的发达程度来衡量,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已经成为服务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一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国的发展程度。在促进一国国际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和相关贸易政策都对其有重要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范文2
关键词: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壁垒 贸易壁垒 OIE标准
“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正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条新的“流行语”。在国际上,动物福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贸易议题。动物福利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家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标准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动物福利的出现无疑就构成了一道新的贸易壁垒——动物福利壁垒。动物福利潜在的贸易壁垒作用不可忽视,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我国相关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将会遭遇巨大障碍。
一、动物福利的起源与发展
动物福利活动最初是由一些关心动物福利的民间人士和动物保护团体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在18世纪末,英国功利主义哲学JeremyBentham首先提到动物的福利问题,认为动物福利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动物也能感受到痛苦。1822年,理查德·马丁(Martin)提出“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即《马丁法案》)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国也在1850年通过了反对虐待动物的相关法案。1866年由美国外交官亨利·伯格(HenryBergh)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动物福利组织——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ASP—CA),并推动纽约州通过了美国的第一个动物福利法:《反虐待法》。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动物福利保护法规。这些法规都是在道德伦理方面强调我们应该对动物权利的保护。
20世纪60年代后,因为西方国家农业的发展已经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公众开始转而关注生产活动中对动物福利的影响。1965年的英国政府发表的“BrambellRepo~”报告就是公众对动物福利关注的集中反映。其后,各国学者纷纷研究动物福利间题:Moberg(1987)和Barnett(1987)认为生理指标应该在评估动物福利上起主要作用;Mcglone(1993)同样认为生理指标优于行为指标,因为它们更客观而且更少一些人为倾向性;Duncan(1993,1996)建议动物福利应该和动物感受而不是它们的生理或别的指标相联系。
目前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动物有“五项基本福利”:(1)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与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2)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3)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4)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比如,对猪的动物福利国际法规规定:猪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要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就要休息;在宰杀时,应当使用高压电快速击中致命部位,使其在很短时间内失去知觉,以减少宰杀的痛苦,并且必须隔离屠宰,以防被其他猪看到而产生恐惧感。不少欧美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能提供畜、禽或水产品在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没有受到虐待的证明才准许进口。
二、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特点
(一)合理合法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把动物仅仅当作人生存的资源发展到保护动物最后提升到了福利保护的地位,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进步。于是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动物福利法规。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世贸组织又规定允许成员方采用“为保障人民、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因此,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外衣,而且还能获取社会公众的同情和支持。
(二)歧视性和隐蔽性
动物福利条款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其它贸易壁垒相比,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动物福利标准都是发达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强者制定标准,对弱者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畜禽产品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动物福利标准的实施即使是非歧视的,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体动物及动物制品一视同仁,也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构成障碍。经济实力是基础,发展中国家如果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如何讲“动物福利支出”,此外,以自己国家的动物法案为屏障,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还涉及社会道德问题,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合法外衣,而且极易博取公众的同情和社会舆论支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三)实施领域的广泛性
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客体目前主要针对活体动物的进口。但有向其它与动物和动物制品有关的领域和上下游产业施加影响的趋势,与动物制品有关的行业,如:餐饮业、化妆品业、医药业、服装业等都有可能受到冲击和波及。由于目前有关动物福利的呼声和抗议活动越来越多。一些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公司迫于国际供货的养殖场采取措施,改善动物的养殖环境,不得采用强迫进食等虐待动物的措施,否则将停止进货。
(四)复杂性和争议性
动物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动物保护,又涉及到国际贸易,还与社会自身的发展、道德、伦理有关。动物福利问题有它合理生的一面,但如果以“动物福利”名义来设置贸易壁垒并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上面,那么将有可能使出口国人民本来就很低下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这种在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优先考虑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乃至“精神需求”的做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不公正,而且这种变相的贸易保护,可能会造成人道主义的灾难。因此,动物福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很大争议性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则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诸多负面影响。
三、动物福利壁垒的利用方式
(一)利用WTO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限制进口
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和《反倾销措施协议》关于动物福利以一般例外等形式出现。发达国家利用这些规定以一般例外措施、卫生检疫、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壁垒、补贴与反补贴、倾销与反倾销的形式,限制进口。欧盟和美国目前正在考虑用不可诉的动物福利保护补贴。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范文3
关键词: 循环教学模式 云课堂 评分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服务贸易研究的深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改革已经提上日程。首先是教材及内容的老旧问题,大多数《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内容不新颖,和时代有一定脱节,比如区域贸易协定部分,不能涵盖当今区域贸易重要协议,诸边贸易协定部分也没有包含在教材内容之中。因为服务贸易协定无论是区域的、多边的还是诸边的,都对当今国际服务贸易有深远影响,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也很大。所以,有必要把这些内容涵盖在本科学生教学当中,让学生有全面系统的认识。鉴于目前大多数教材不包含这些内容的现实,我们应该在课程教学中补充这些内容,待以后有类似教材后,再选这类教材,或自己编写教材。
其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方式比较老旧。《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本身没有实验、实践课程。其教材内容本身涵盖内容比较广阔、抽象。加上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这方面的数据统计、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学习时不好理解,难度加大,学习兴趣不高。
再次,鉴于学校的固有教学模式,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体系的改革
针对本科院校学生,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都可以选择这门课程。然而,对国际贸易和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要求应不一样,教材选择上可以不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有国际贸易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可选择理论体系较完整的教材,相关阅读材料相对丰富一些的,较完备、全面的,有一定深度的教材。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选择比较通俗易懂的《国际服务贸易》教材,老师上课时要注意补充相应的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知识给予衔接。假设没有相应的合适教材,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选用同样的教材,则老师上课时应补充相应的内容以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
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与其他国际贸易课程比较有如下区别:
1.与国际经济学比较,《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既有理论又有政策、国别、部门分析等。国际经济学主要偏重理论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是支撑政策、国别、部门等章节的,前后相连,才能理解学习,也要应用部分国际经济学的知识。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方式主要是讲述,《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除了理论部分,其他部分完全讲述,会造成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减弱的问题。所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方式要在传统讲述式教学的方式上加上新鲜的元素、灵活的元素。无论分组讨论,学生讲解,还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只要能提高学生兴趣,都是可行的。同时,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更加完整丰富和高效。
2.与国际贸易课程相比,《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除理论外的政策、国别、部门分析等内容外,不需要掌握太多实际操作的技巧,实操的练习、培训等,没有任何实践环节的相关课程,无法实践练习,也不太需要实践练习。但要把国际服务贸易理论部分完全理解消化,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则适当的练习还是有效的。如何设置,如何实施,就需要改革课程教学的方式。可以像国际贸易课程一样设计虚拟仿真课程,需要老师、学生双方准备,特别是学生要做好课前准备。做好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虚拟仿真课程设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则前进了一大步。
3.与国际贸易专题课程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理论优势。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材一般将理论部分放在前,后面部分是政策和实践,突出理论是政策和实践的支撑作用。另外,国际服务贸易教材还有国别及部门分析的内容,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及教材的特点,如何上好《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需要认真思考,结合学生及各校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改革,比如合作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都是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掌握和理解《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到《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政策和实践中。《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结合合作教学和翻转课堂模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课时安排及教学设备和平台,建议进行如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
1.编写适合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使用的不同教材版本,适应需要多种教材的要求。或编写教辅资料,补充教学课件,集体讨论备课等方式都是适用的。
2.加强多媒体和现代先进技术的运用。比如采取云课堂教学方式,把《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放在云课堂上,学生可在课前、课后学习掌握。大量的习题、补充知识和内容,学生根据知识板块安排学习消化和吸收,课堂上学生根据课前、课后的学习完成并掌握课堂中的内容。
3.国别和部门分析部分,由于课程整体时间较短,可分组进行讨论,老师布置不同小组的任务,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最后进行课堂上的集中讨论,既节约了课时,又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知识。
4.可采用PDCA循环教学模式进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PDCA循环教学模式重在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教师、学生的沟通、联系,学生的课前学习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课中引导学生自学并交流,交流评分情况,交流学习内容。课后教师学生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总结交流,准备下一个教学循环。PDCA循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前期教师不仅需要利用几周的时间介绍相关的理论以便在后期讲解时让学生能够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后期的自学教师要全程参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教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思想,根据教学目标,策划自学教学过程,不断实施自学授课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对自学教学情况进行归纳、总结。PDCA循环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否则,便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三、《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学习学生考核评分标准的改革
1.鉴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内容涵盖的特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学生考核评分标准也应进行相应改革。由于课前、课后学生学习时间较多,因此学生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应提高,平时课前、课后学习过程都应有相应的评分、计分标准。
2.课堂学习,如果采用PDCA方式或云课堂方式,小组演讲、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都应有评分、计分标准,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同时提高教学效率,符合《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特点和要求。
3.期末考试方式也可进行相应改革。如果是选修课,可用提交论文方式;如果是必修课,应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以适应《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大纲的基本要求。
4.虽然《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大纲没有实践课要求,但相应的拓展应用课程可以开设,设置相应课时,并评分计分,强化创新培养和能力培训。课程纳入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当中,并增加相应学分。
总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材、教学、考核等方方面面。我们需要认真规划和实践,在实践中发展、改革和完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代对《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的当代国际贸易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陈小兰,黄茜.基于翻转课堂的本科课程改革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15(1):91-96.
[2]郑芳,杨琳琳.基于PDCA循环提高《国际服务贸易》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79-180.
[3]周五七.《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建设与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15(7):146-149.
[4]眭依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1-10.
[5]刘秀莉.浅谈国际贸易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0(8):169,171.
[6]刘军.《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5(22):59-60.
[7]孙雅玲.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3):103-106.
[8]田园.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3(4):139-141.
[9]张超.浅谈《国际贸易》课程中“国际服务贸易”部分教学内容改革[J].现代营销,2012(9):284.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范文4
现有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问题,但是这些文献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关于国际要素流动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献较为缺乏。
【关键词】
国际要素流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国际要素流动思想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之后,魁奈、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均作了精彩的论述(侯方玉,2008):威廉・配第认为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允许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与迁移;魁奈对要素流动的原因和结果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工资差异是导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生活条件的优越性是劳动力流动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相比魁奈而言,亚当・斯密的分析方法上已有很大的不同,他以分工的演进为基础,以需求为重点同时兼顾供给分析劳动力、资本流动性,并对影响流动性的原因进行归纳和演绎,从而使论证显得更为严谨,逻辑上更为严密,也更符合经济理论的内在机理联系;与亚当・斯密比较而言,李嘉图虽然也是建立在供给需求分析基础上,但不同的是,李嘉图同时注重了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并认为供给与需求分析只适用于短期分析,长期来看,商品的价格取决于生产成本。首次将多种要素纳于同一分析框架并将国际要素流动置于核心地位的是拉辛与沙卡(2002),他们分析了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与后果,研究了移民为现代福利国家带来的挑战和机会以及资本流动对货币危机与金融市场的影响。张为付(2004)认为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资本流动)可以普遍发生于各国之间,目前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一体化特征,研究认为国际间要素流动是国际分工的最一般形式,商品贸易是“要素集”的跨国流动,是要素流动的特殊形态。全球生产网络的要素国际流动淡化了国家的边界,因此在这种网络化的生产格局中国家利益的界定与实现有了新的特点,张二震,方勇(2005)认为这种新型国际分工的国家利益主要取决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参与了什么层次的国际分工以及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梁碧波(2007)认为要素流动程度影响贸易利益分配,进而影响贸易政策的决定,要素流动的程度高低,影响不同的利益集团在贸易利益分配上的关系。韩剑、高海红(2012)认为资本国际流动使各国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为了应对危机的挑战并促进经济复苏发展,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开始重新认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
学术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对服务贸易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之前,很多西方学者主要致力于讨论比较优势原理在解释服务贸易发生过程中的适用性问题,同时讨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来源问题,大部分证明了HO模型对服务贸易是适用的。A.Deardorf(1985)从比较优势理论用于服务贸易的局限性入手,借助标准的HO模型,通过改变其中的部分约束条件,成功解释了服务贸易是如何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Melvin(1989)通过对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要素禀赋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贡献度。在新贸易理论盛行的年代,Markusen(1986)以生产者服务贸易为例,阐述了在服务贸易中,首先进入服务业的厂商成本较低,因而在这一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对后来者的构成障碍;Krugman(1991)从微观的企业层面入手,通过对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消费者特定的需求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在存在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如果能够进入更大的市场,则会具有更大的市场规模,研究表明规模经济对服务贸易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具有增长潜力的具体部门(金融、通信、旅游等)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Hoekman & Karsenty(1992)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法分析了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上的竞争力;Davis & Philip(1998)研究了保险业的竞争力;Paul(1999)研究了金融保险业和邮电通讯业等的竞争力;Krugman(1999)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Deardorf(2001)以交通运输、金融和保险业作为研究对象,认为服务业竞争优势来源于降低成本,而成本的降低则来源于服务业对外开放度所引起的竞争加剧。正是在这一阶段内,Porter(1990)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一理论很快成为许多学者研究一国或某一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标准模式。近年来,服务贸易研究的主流逐渐从分行业讨论再次回到服务贸易竞争力统一性规律上来,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分析,内容十分丰富。庄惠明、黄建忠等(2009)基于“钻石模型”研究了我国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王恕立、刘军(2011)以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有关国际要素流动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之间关系所进行的研究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还比较有限,部分学者对资本流动(FDI)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了研究分析。彭斯达、潘黎(2006)通过对美国1970-2003年的FDI流入流出总额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自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美国的FDI流入流出对服务贸易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Moshirian(1994;2008)认为,FDI是发达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并能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金融服务贸易;姚战琪(2006)和方慧、李建萍(2008)的研究均显示,金融服务业FDI与金融服务贸易呈正相关关系;王恕立和胡宗彪(2010)借鉴FDI与货物贸易的关系理论,探讨了服务业FDI流入对东道国服
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机理及促进路径,说明服务业FDI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效应要高于其替代效应;Nadia& Merih(2011)用动态面板数据进行GMM检验时发现,服务业FDI可能导致一个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但会损害该地区制造业。
以上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问题,但是这些文献也存在缺陷:第一、关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分散,由于研究方法单一、数据缺乏等相关原因导致以往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多数停留在一般的定性判断和初步统计上;第二、从一般意义上研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文献较少,文献分析较多的停留在国别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上;第三、关于国际要素流动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关系的研究文献较为缺乏,学者们较多的从资本流动角度研究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虹,章国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0:1323
[2]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002
[3]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与“入世”承诺减让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3(7):2937
[4]崔日明,张楠,李丹.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008):121125
[5]丁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9:4955
[6]黄繁华,王晶晶.服务业FDI、吸收能力与国际R&D溢出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14(5):95104
[7]江小涓.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8,2(008):2
[8]李杨,蔡春林.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5:7579
[9]王恕立,胡宗彪.服务业FDI流入与东道国服务贸易出口[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7886
[10]王永进,盛丹,施炳展,等.基础设施如何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J].经济研究,2010(7):103115
[11]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6169
[12]张为付,吴进红.商品贸易,要素流动与贸易投资一体化[J].国际贸易问题,2004,5:023
[13]张幼文.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6,2:43
[14]张幼文.要素的国际流动与开放型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与走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110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范文5
关键词:文化产品 国际贸易 文献综述
世界范围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新的竞争领域。
一、“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综述
(一)政府机构的界定与分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中,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这样的描述: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有关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交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2003年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流动》报告称文化产品一般是指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能够提供信息和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并影响文化行为。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文化产品分为核心文化产品及相关文化产品。WTO三大协议中没有独立于经济贸易规则外的文化贸易规定。文化贸易的相关规则大都包含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服务贸易总协定》涉及的服务范围十四个大类,其中与文化贸易有关的有七类。
(二)学者的界定与分类
关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概念,国内外的文化学者、经济学者、政府官员及业内人士没有一致性的描述。Van Grasstek(2005)从概念上讲,可交易的文化实体可被定义为能生产或分配物质资源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能通过音乐、文学、戏剧、喜剧、文档、舞蹈、绘画、摄像和雕塑等艺术形式娱乐大众或激发人们思考。这些艺术形式,有的能以现场表演的方式(如音乐厅和舞台剧)展示给大众,有的却是先被存储记录下来(如在压缩光盘里)再卖给大众。高洁(2005)认为文化贸易主要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Cultural Goods)和文化服务(Cultural Services)的贸易活动。周成名(2006)认为文化产品贸易属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服务贸易,它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也具有精神和意识形态属性。李怀亮、闫玉刚(2007)指出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文化交换活动,它既包括有形商品的一部分,例如音像录音制品、纸制出版物等,也包括无形商品,例如版权、关税等。有些学者把文化产品贸易分为硬件贸易和软件贸易。一般来说,文化硬件指用来生产、储存、传播文化内容的器物工具和物态载体,如摄影器材、游戏和娱乐器材、艺术创造和表达的工具等;文化软件则指包含文化内容的产品和文化服务,包括广电节目、电影动画片、印刷出版物、视听表演艺术、载有文化艺术内容的光盘、视盘和多媒体、娱乐、会展等。
二、关于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传统理论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适用性的研究
1、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进行解释
对普通的跨国商品贸易,人们通常倾向于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乃至赫克谢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分析工具。但由于国际文化贸易格局的复杂性,不同学者采取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李怀亮(2003)从偏好相似理论解释文化产品进口和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的趋势。邱继洲(2005)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文化贸易的分析,认为由于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成为了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借助于网络化和信息化手段,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进一步升级,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就是第三产业升级的表现。在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具有资金、技术、创意上的相对优势,从而可以拉开与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会导致文化产品由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龚晓莺(2008)认为文化产品是典型的异质产品。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是中高档消费品,某些文化商品和服务甚至是奢侈品,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文化背景相似的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容易理解、接纳、欣赏来自对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所以国际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贸易也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还有学者利用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解释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韩骏伟、胡晓明(2009)从产业融合理论进行解释,认为传统文化产业和新技术、新服务、新产业的融合创造出的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既可以作为传统文化产品的补充,也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偏好,扩大了消费群体。
2、从文化理论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进行解释
文化产品贸易实际上是产品和服务背后隐藏的文化。季羡林(2001)提出“文化交流论”,文化具有交流的本质。恰恰是这种交流,使不同文化群体间产生了对不同文化的需求。国际间的文化贸易,就意味着不同民族、国家的人对不同的文化存在需求。白玲、吕东峰(2001)提出文化互补理论,文化互补理论有两个前提: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是不同的、人是有好奇心和探知欲的。不同国家生产者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使是同一产品,仍然存在文化差异,这一差异永远存在。金元浦(2003)提出文化多样性原则,文化的价值超过商业价值,传递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反映一国和公民的多样性。因此一些欧盟成员国在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中成功运用“文化例外”来拒绝文化服务的自由化。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提出《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文化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二)关于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综述
1、从意识形态角度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
Nordnesrtneg和varis(1974)发现美国主导了电视节目的国际贸易,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也是领先者。Katz和Wedell(1977)把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现象与阴谋论连结。Hermna(1990)认为,仅由少数大国控制国际信息,称为“文化帝国主义”或“新电子殖民主义”。Mhaamdi(1992)指出,现今帝国主义的完成不是靠剩余价值的获取或对产物的索求,而是由特定国家对其他国以免费或低价方式倾销媒体产品。siune和McQuail(1992)认为,相对说来较小的国家比较会有国家文化独立丧失的危机。
2、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
Widlmna和siwke(1988)认为,较大规模的投资,会使其所生产的影视节目对观众来说具有较大的内在吸引力,也就会使其生产者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Hoskins、Mirus和Rozeboom(1989)三人引入文化折扣这一概念。Hoskins,McFadyen和Finn(1997)提出文化产品具有共享性、文化折扣和外部效应。Gunther G、Schulze(1999)认为文化产品贸易不是大工业化的生产,差异性的小规模文化产品贸易会存在发展。李怀亮(2003)认为规模经济是美国文化产业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文化折扣导致了中美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巨大逆差。Mah.Furuya(2005)认为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接近是影响媒介和文化产品全球贸易的主要原因。
3、从社会学角度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
Sinclair,Jacka和cunningham(1996)认为,基于文化和地理的相似性发展了重要的区域市场。HvaneS(2003)强调人际关系、制造“议论”和展示自己的公司品牌带来交易的成功。Bielby和Harrington(2004)指出,一个节目的美学要素只有与观众的情感发生共鸣,才能使节目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三、评论与展望
目前文化产品贸易理论还在发展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首先,文化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其贸易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因此有必要从文化学、人类学、国家安全、经济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其次,对文化产品贸易的界定,不同学者、机构各不相同。对文化贸易的研究也刚刚兴起,从而导致划分标准不统一,数据缺乏。因此有必要建立普适性的划分标准,并进行定量研究。第三,文化产品种类、文化贸易方式等不断出新,文化产品的价值链实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①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CPC),ver.1.1,unstats.省略/unsd/cr/registry/regcs.asp?C1=16&Lg=1&Co=96,访问时间:2008-8-1822
②UNESCO.International Flows of Selected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资料来源:UNESCO网站
③韩骏伟,胡晓明.国际文化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M].2009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范文6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PDCA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3.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179-02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不断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经贸关系以及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可谓是热门专业。但是“盛极而衰”,这一自然生存法在金融危机之后,表现尤为明显。货物贸易的进出口受限制,瓶颈问题渐渐隐现,服务贸易领域将是高校毕业生未来就业的一个机遇。《国际服务贸易》缺乏像国际货物贸易那样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学科,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教育部提出的教改背景下,面对教育需求的多重性,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学体系,在众多专业和和课程体系中生存下去并且继往开来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教学现状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性质、教学大纲、考核方式一般都是由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的教师承担完成的。通过研究我院的课程教学大纲,并结合大部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培养方案,与同行交流发现,此门课程教学存在如下一些现象:
(一)课程理论性过强
《国际服务贸易》以服务贸易和服务业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细化。国际服务贸易涉及领域十分复杂,实务性知识在各相关课程中已经介绍,本课程仅从宏观上介绍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规则,不涉及具体程序及操作技能。《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总体而言是偏向于宏观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因此初学者往往不容易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且常常会对它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产生疑问,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课程教学方式单调化
因为授课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对其他专业了解相对较少,并且各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甚少,相互不了解各自的需求,导致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一些课程衔接不到位,比如旅游管理,保险金融学,信息技术管理等等。同时,现在的大学教师普遍在追求自身的提高,科研考核要求让一些专业课老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揣摩不同的授课对象以及授课内容。一般教师就采取了统一的教学方式来应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使得专业与非专业混淆,模糊专业性。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就抓着一门课进行数轮教学,无论是教材和教学课件都跟不上时代的日新月异,尤其表现在与时事相关的贸易政策和最新案例。
(三)自学课时利用度较少
参考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拟定的教学大纲可以发现,我院开设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总课时只有32个,其中讲课14个,自学课时18个,课堂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课后自学课时较多,不能很好掌握学生动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服务贸易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政策、服务贸易规则、服务贸易主要实践以及相关的热点问题等板块。为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可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又可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另辟蹊径,找到适用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如何进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改革,让国经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理解服务贸易的内涵与主要方式,了解服务贸易的主要理论,认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意义,并能结合相关理论,联系中国服务贸易现实,分析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一些现象,把握一些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状况,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这一教学目的,显得格外迫切。
三、《国际服务贸易》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关于PDCA循环的理论渊源及研究现状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发源于日本,是过程管理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最初是源于休哈特的思想,20世纪中期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所重新提及使用,PDCA分别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四个环节,这是个具有普适性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活动。过程方法作为现代质量管理的原则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环节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在1972年《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指出“最近的各种实验表明,许多工艺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这样做,而且在一个教育机构内部也可以这样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英等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开始将PDCA循环控制方法引入高校内部管理,开始尝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并逐渐深入到课程质量管理方面,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开始普遍的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DelvinGrant提到过:“鉴于质量管理在工业体系中的成功应用,高等教育体系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和采用质量管理到学术界。过程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即PDCA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大多运用在教学管理方面。国向云(2008)应用PDCA循环原理,对实践教学系统的完整性做了一些探讨,探讨了PDCA循环原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方法及途径。李宁芳、毛小凰、赵坤灿等(2010)认为PDCA循环为有效改善缺乏严密环节监控和约束机制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状况提供了保障。张涛将PDCA模式运用在《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中认为PDCA模式的普适性,使其同样适用于课程教学,能更好地以质量管理促专业建设。
(二)技术路线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发现,质量管理方面在国内教育学术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很缺乏,特别是还没有发现基于PDCA循环提升《国际服务贸易》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我院国经专业开设的《国际服务贸易》这门课正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重点开展基于PDCA循环在课堂教学质量改进的研究,全方位创新性锻炼学生分析、思考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像教师一样思考,能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中获得足够大的长期受益。
(三)PDCA模式在《国际服务贸易》教学环节中的模拟应用
1.PLAN计划阶段:计划阶段主要有四个步骤,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课程以自学为主的特点,充分考虑学时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开课的第一讲,让学生领悟该门课的重要性,效用性,启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问学生一些问题“中国出口的所有商品中,最贵的是什么?有人说姚明是最贵的出口单品对不对?为什么?”由浅入深,自然将货物贸易过渡到服务贸易上。然后将PDCA小循环在整个《国际服务贸易》自学安排要求清晰明白地告知所有学生。为了使一学期的课能够顺利开展,第一讲至关重要。
2.DO执行阶段:执行改进原计划和具体措施。
按照PDCA小循环在整个《国际服务贸易》自学安排要求,第五周开始,便陆续开始学生的自学交流环节。为了实现更有效合作,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改变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局面,在学生开始授课讲解之前,会将交流环节的评分细则分发到Rh平台,让所有同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第一,每组派代表作展示,同时上交课件、讲稿以及分工安排。第二,每组展示讲解时间控制在25分钟(正负5分钟)。第三,讲解完之后,剩余小组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小组展示之后提问。第四,提问环节之后,每个小组必须给当次作交流展示的那个小组打分,满分一百。第五,将学生评委打分占比是50%,另外教师评委的的评分也占了50%,结合作为该组学生该项展示的综合成绩。评分标准包括文本撰写、成员分工情况、讨论展示、语言形象分、提问环节,每个指标下都有详细的类别和标准,方便学生考核委员会作出成绩评定。
3.CHECK检查阶段:检查改进计划和措施的执行结果。
在学生授课结束之后,针对学生的表现要做自我检查和教师点评,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内容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欠缺,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存在片面性,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教师点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学生做交流展示的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在讲述过程中的精彩之处,充分肯定其成绩,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第二,对学生讲解过程中把握不好的重难点以及下次其他小组容易出现的问题,时间把握以及回答问题的技巧等适当指出;第三,对学生没有认识到,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深化。
4.ACTI0N处理阶段: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绩,将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从而实现持续提升。
针对学生整个教学环节以及后期的自查和检查阶段进行全面分析之后,教师会做一个小结,将整个环节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在下一个PDCA循环阶段得到改善,继而在后一个循环中得到解决和提升,持续改善,从而提升学生自学能力。通过相互学习,教师也可以从学生整个授课过程中,发现平时被自己忽略掉的,学生感兴趣的角度,从而提升整个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