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范文1

中图分类号:R395. 6文献标识码:B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迅速提高,世界各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类社会普遍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都逐渐衰退,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他们努力适应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积极采取有益他们心理健康的预防措施,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促进其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

1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包括:社会支持研究,主观幸福感研究,生活质量研究,老年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方式等。

1.1社会支持、生活事件评价与老年心理健康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是影响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是各年龄阶段人群中的一特殊群体,要经历各种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是一般老年人所不可避免的,如离退休、子女离 家、丧偶、经济来源改变及各种躯体疾病的增多等,如周建初等[1]调查的15项社会人口、社会心理和躯体因素中,影响老年人幸福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对子女满意度、自评躯体状况、经济水平、睡眠、家庭气氛、经济来源和听视力;项曼君等的研究[2] 发现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性相关的因素有17个,居于前五位的是健康自评、家庭和睦、经济够用程度、心境和受教育水平。然而,多因素分析显示这些相对客观的指标本身的独立作用不明显,主要是通过影响主观的感受而产生间接作用[3]。生活事件评价因素是影响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事件评价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初步预测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认为老年人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社会支持主要是主观的社会支持感,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密切相关。从改变个体的认知评价出发,提高和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1.2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SWB; happiness)是老年心理卫生的一个重要课题[4]

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助于认识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般认为, 主观幸福感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认知评价,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感; ②正性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③负性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主观感受间接甚至直接反映着社会卫生服务质量和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的满意度。主观支持即个人对在社会中受尊重和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及满意程度[5]。老年人退休后心理上会有一种失落感,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的信心[6]。研究表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性特点、自尊心、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心理成熟度等,客观因素有社会关系、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各种生活事件[7]。Ardelt认为智慧综合体现了人格特征和生活经历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对生活满意感有着深刻的影响[8]。

1.3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是指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精神心理及社会交往诸方面满意程度的主客观总结和评价[9] ,Lawton[10]指出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概念,并强调生活质量在结构上应包括评估、个人标准、社会规范、人与环境、时空等五个方面,而在内容上应包括行为能力、感知、环境、心理4 个方面。

个人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改变个人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1]。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发展技术、国家政策等) 、社区(如社区服务项目发展状况等) 、家庭和个人几个层次,干预研究就是在各个层次上对这些因素进行调节,降低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的作用。在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个人生活方式对死亡的影响占40%[12] ,因此个体层面的干预也受到大家关注。在老年期,那些具有上进心,参加健身锻炼,饮食平衡,良好心态的老年人具有较好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且这些老年人只要坚持这种良好行为,其躯体功能也是可以改善的。

代际交换关系是指按年龄不同划分的老年,成年人,未成年人三代之间所进行物质方面的交换关系。我国家庭的代际交换关系与西方现代社会的家庭比较,是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西方现代社会的家庭代际关系属于接力型,用图表示为F1一F2一F3……Fn,即父代对子代的抚育呈一代一代接力模式。在这种关系中,只有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养义务,没有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赡养责任,就是说只要父母把子女抚养成人后,双方就无法律上的责任关系了。子女成家后,其责任是把自己的子女抚养成人,代代相传,犹如接力赛跑。我国家庭代际交换关系属于双向型或称反哺型,在这种代际交换模式中,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承担抚养的责任,子女相应地对父母承担赡养的义务,即一种双向型关系。几千年中国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使我国家庭代际交换关系形成双向型的平衡模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的趋势是父辈对子孙代的抚养责任与提供帮助在强化,而子孙代对父辈赡养义务在弱化,这一正一负的变化说明我国城市家庭代际交换关系正在从双向型的平衡模式向双向型的不平衡模式转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养儿防老的传统中国文化,也对老年人产生冲击,使他们体验到心理不平衡或心理失调。对于这种心理失调必须从两个不同角度切入,一方面要加强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使他们与中青年人同步,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老年心理研究,了解不同年龄老年群体心理需要与困惑,进行有效的辅导与心理疏导,这样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使老年人健康、快乐的安度晚年[13]。

1.4老年期面对的主要问题[14]

离、退休后社会角色的变化:离、退休意味着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社会地位的变化,标志着从中年到老年的重大转折。首先会出现情绪上的变化,易于患上离退休综合征。

空巢的孤独感:在职时因为身边有着繁忙的工作以及各种不同性格的同事而不感到寂寞,转眼间回到家中,只有老伴或老伴仍在上班只剩下自己,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庭,老年人便会感到孤独、忧郁,没有倾述的对象,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

衰老引发的问题有睡眠障碍,抑郁,高血压,压力过大,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障碍。心理衰老主要表现为感知觉衰退:①感觉――视、听、嗅、味、触;②知觉: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如看到汽车时,它的颜色、大小、长短等;③注意衰退;④记忆衰退;⑤想象衰退:对新生事物缺乏好奇心,创造的信心和劲头往往不足;⑥言语衰退;⑦思维衰退;⑧意志减退;⑨兴趣范围缩小;⑩性格发生某些变异。

老年期保持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 ①做好离退休计划和心理准备,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社会责任应由一代一代年轻人担当。②老年人积极自寻解决问题的途径,老年人必须克制自己依赖心理,要积极地学会自我照顾和自寻解决的途径,这些应该在退休之前安排或准备好。③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和安全,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定期体检和心理的咨询,多与人交往,解除空巢带给老人孤独感。儿女们常回家看看是爱,家庭和睦是爱,孙子孙女绕膝是爱,此时的人际交流中家庭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外界。④为了让老年人重新认识生活的意义,了解自己的价值,要鼓励他们去老年学校或为老年人开办的学习班,换一种生活方式,体现自我价值。

1.5其他老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对敬老院和社会闲散老人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敬老院的老年人在躯体方面得到了关心和照护,使某些心理问题有明显改善,然而在抑郁、恐怖等情绪方面与社会闲散老年人区别不大。提示我们敬老院应该进一步重视老年人心理保健工作[15]。

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16],女性比男性有较多的心理症状和抑郁表征,且对生活有较大的不满,男性老人的心理健康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但与教育水平没有显著的关系,另一方面,丧偶的男性比较缺乏生活的满足感;相对的,女性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年龄没有显著关系,但与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显著相关。

2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工具

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采用的工具主要有:症状自评量表[17]、康耐尔医学量表、社会支持量表[18],36条目表(SF236)、欧洲生活质量量表[19]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个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主编的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卷[20]。症状自评量表共包括90个问题,分别属于9个临床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用于评价近期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共计10题。SF236 主要用来评估总体健康状况,包括躯体功能、社会交往和情感;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是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以及他们的目标、期望和所关心的问题对自己生活中的地位的感受,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精神6 大方面进行评估;个人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是有应答者说出对生活质量中几个重要方面所做的自我评价。心理健康问卷包括性格、情绪、适应、人际和认知5个方面,共计50题。吴振云主编的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卷:根据心理健康内涵包括性格、情绪、适应、人际和认知五个方面的理论构想,通过因素分析编制出50道题组成的中国老年心理健康问卷,该问卷经验证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从事老年医疗保健人员,必须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转型期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老年人加强心理调节,消除或减缓社会发展变化所给他们带来的不利影响或抵触情绪,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老年人身心健康,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 周建初、王素珍、金初林,等.老年精神卫生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5):228-229.

[2] 项曼君、吴晓光、刘向红.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 1995,27(4):395-399.

[3] 孟琛、项曼君.从两年的纵向观察分析影响老年人心境的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11(5):273-275.

[4] 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91-194

[5] 张磊、黄久仪、李良寿,等.影响老年人生活信心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23(2):90

[6] 王建英、崔冬梅、邢华燕、常青.郑州城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5)17-19

[7] 段建华. 主观幸福感概述[J]. 心理学动态, 1996, 4(1) : 46- 51

[8] Ardelt M. Wisdom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old age[J].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1997, 52 (1) : 15- 27

[9] Hornist JO. Quality of life : Concept and assessment [J ] . J social Med ,1989 ,18 :69

[10] LawtonM P. , A multidimensional View of quality of life in f rail elders. In Birren ,J . E.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Frial Elderly [M] . 1991 , Academic Press. Inc. San Diego, CA.

[11] 赵玉萍、唐济生.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2):123-125。

[12] McGinnis , J . M. ,Williams,Russo P and Knickman J . R .The case for more active policy attention to health promotion[J] . Health Affaires ,2002 ,21 (2) :78-93

[13] 吴谅谅、孙艳平.家庭代际交换模式变革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2):803-804

[14] 梁琳琳.老年期的心理健康[J].中国社区医师;2005,21(15):44-45

[15] 蒋玉琴、杨小剪、顾云芬、杨建英. 敬老院内与社会正常老年人心理健康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43-344

[16] 梅锦荣,老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1995,3(4):193-194

[17] 吴文潭、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J] 上海精神医学,1990,新二卷(精神科评定量表专辑) 68-70

[18]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 (增刊):42

[19 ] Brooks R. , Euro QOL group . Euro QOL : The current state of play[J ] . Health Policy , 1996 ,37:53-72

[20] 吴振云、许淑莲、李娟。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l0(1):1-3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范文2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常德地区养老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德市养老院老年人建立档案120人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的生活照顾,干预12个月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对两组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功能独立康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入组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时,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护理干预 ;养老院;生活质量

据全国老年办消息,到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6亿,占总人口数的12%,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总数为4.37亿[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养老院已成为目前大多老年人的归宿。但目前养老院缺乏专业人员对老年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调查是在常德地区3家养老院老年人的健康档案中,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2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结构为60~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45±21.21)岁。其中60~70岁老年人60人(50.00%),71~80岁56人(46.67%),81~90岁4人(3.33%);男58人,女62人。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或可用语言表达,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3、排除精神障碍、认识障碍、重症及疾病终末期患者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与老人的交谈、沟通,征得老人的同意和配合后,说明干预的目的,评估包括老人的一般资料、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功能独立程度,评估结束后,发给健康手册。

1.2.1.1干预组

安排经过培训的1名医生和2名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和针对性干预。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帮助老人建立情绪宣泄渠道,用积极的情绪引导老人建立平衡的心理状态;采用放松疗法,对有心理问题的,联系心理医生,给予治疗。(2)健康行为干预 告知老年人不良健康行为的威胁和危害性,鼓励老人建立健康行为,如按时进餐,保持适当的体重,每天6小时以上睡眠。戒烟、戒酒。指导养老院按规范制定食谱。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疾病的患者应有针对性的食谱。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量等。定期评估效果。(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对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老人进行训练,包括穿衣、进食、如厕、沐浴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4)慢性病管理 指导按时服药,必要时作好药物标记。强调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第1月每1周1次,第2-6月每2周1次,第6-12月每1月1次。同时发给健康管理手册。

1.2.1.2对照组

只发健康管理手册,由养老院护理人员提供生活照顾及定期培训指导。

1.2.2评价指标

1.2.2.1健康行为评价健康行为评价[2]主要包括:经常吃早餐,饮食规律,保持适当体重、适当睡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饮酒、不抽烟。

1.2.2.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该量表[3]程度分为四级:完全自理、有些困难、需要帮助、完全不能自理,分别赋值1-4分。分值越高,表示自理能力下降越明显。

1.2.2.3心理功能评定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作为老人的心理功能评定指标。包括20个条目,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的症状,反映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精神运动和抑郁的心理障碍。每个条目均按1-4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

1.2.2.4功能独立性康复程度评估 包括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两部分,共16个小项 [3]运动功能包括:吃饭、洗澡、穿衣、排便等。认知功能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流、记忆力。程度分为6级,按独立完成、部分独立、需要督促、一些帮助、很大帮助、完全帮助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独立程度越差。

1.2.3资料收集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2名护士进行资料收集,强调收集前先和研究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关系并征得老人的同意和配合后,说明干预的目的,要求。当场发卷当场回收。

在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时各发放问卷1次。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回收率100%。

1.3数据处理

用EpiDate3.0录入和计算机逻辑核对方法,发现错误,及时修正;用SPSS 15.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范文3

【关键词】 老年人;生存质量; SF-36量表

作者单位:571101海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2%,提示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1], 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直接影响该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水平和居民的健康状况。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退化,健康水平急剧下降,因此了解并提高社区中老年人生存质量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2,3]。为了解海口市老年人生存质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措施和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翻译的中文版SF-36量表,对海口市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医疗服务单位能正确评价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水平,制定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2个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共调查436人。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次生存质量调查采用SF-36量表中文版 ,由经过培训的预防医学专业老师和预防本科生,采用访谈法进行入户调查。该量表共36个条目,9个维度,包括生理功能 (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和健康变化(HT),其中健康变化反映健康自觉变化,不参与生命质量评分。以上8个维度又概括为2个综合测量指标: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分别包括PF、RP、BP、GH及VT、SF、RE、MH[4]。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表经审核后,采用EPIDATA录入数据,采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分析方法有TOPSIS法、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436名老年人的年龄范围60~97岁,平均(69.35±6.90)岁,其中男248例,女188例;文盲78人,小学文化程度111人,初中文化程度10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39人。慢性病患病率为42.9%,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2.2 生存质量状况 海口市老年人生存质量八个维度得分以RE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PF维度,最低分为GH维度。采用TOPSIS法对海口市、广州市[5]、沈阳市[6]、苏州市[7]、天津市[8]等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五个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最高为海口市,其次为广州市,第三为苏州市,最低为天津市。

2.3 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生存质量八个维度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慢性病、体育锻炼、子女的生活状况、年龄、经济收入。对生存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慢性病其次为体育锻炼,第三为年龄。有慢性病老年人生存质量低于无慢性病的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生存质量高于偶尔参加及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年龄越大生存质量越差,子女生活状况好及家庭经济收入高的家庭生存质量较高。

3 讨论

3.1 海口市老年人生存质量评价 海口市老年人生存质量八个维度得分以RE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PF维度,最低分为GH维度。GH属于健康状况自我评价,这种评价是基于个人的文化背景、阅历、经验、认识水平和健康状况为基础作出的,老年人对健康自评普遍较低,可能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机能减退及环境状态改变导致生理、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对健康预期的忧虑感较强有关,老年人普遍认为随着年龄增加,健康状况下降是必然规律。

3.2 海口市老年人生存质量与国内同类研究比较 生存质量是属于多指标多终点的资料,常规的分析方法仅能对生存质量的每个领域进行单独分析,而不能对生存质量的情况进行总体评价,TOPSIS法可能弥补该方面的不足。该法有操作简单灵活,信息利用充分,结果量化准确等特点。与国内同类城市研究相比,海口市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最优,其他依次为广州市、苏州市、沈阳市及天津市。海南省有“健康岛”、“生态岛”之美称,海南省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一,海南省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使海南省成为中国最适合居住养老的城市之一。且海南人悠闲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压力低等是海南人健康的原因。广州、苏州等城市虽然经济发达但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对健康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故除了注重城市的经济发展外,重视精神养老也是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3.3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慢性病、体育锻炼、年龄、子女的生活状况及经济状况。这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

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慢性病影响老年人的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导致社会交往减少。疾病一方面造成躯体痛苦,另一方面由于疾病对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及长期治疗给家庭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所造成的心理负担,导致生理、心理健康的下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生命质量高于偶尔参加及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参加体育锻炼不但能锻炼身体增进生理健康,而且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提高心理健康。故社会与家庭应多关心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越来越低,所有维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生理功能与生理职能下降明显。70岁以后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下降,周成武[10]等认为70~74岁老年人是患病高峰,70岁以后老年人是健康状况的转折点,制定有关政策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进入老龄阶段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都发生较大的改变,生理功能减退,老年人退行性疾病出现,各种器官系统功能减退,特别是大脑和心血管系统的老化,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加之老年人从各自工作岗位退下闲置在家,如果不能尽快作好心理调适完成角色转变,极易使老年人产生“老了无用了”等悲观心理,造成身心危害。同时随着年龄增加,无配偶老年人随之增加,老年人易产生孤独抑郁情绪,因此生活质量下降。

月人均收入及子女的生活状况均影响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月人均收入及子女生活状况越好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越高。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自已创造财富的能力下降,慢性病患病率及慢性病种类增加,老年人在看病上的费用越来越高,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难于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家庭经济收入高的老年人,养老及医疗需求基本能得到保障,承受的养老、医疗压力及心理负担较轻故生命质量较高。

参考文献

[1] 殷磊.老年人护理学.人民出版社, 2004,13.

[2] 卢文丽,王伟,王若虹.社区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3,6(4):311-3121.

[3] 张文汉,辜鸣,等.深圳市梅林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研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7):24-26.

[4] Orley J. Kuyken W.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 Springer-Verlag Berlin,Heidelberg,1994,83-85.

[5] 黄俭强 陈琪尔.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6(25):666-668.

[6] 刘红波,张曦,姜又红等.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2(10):26-28.

[7] 张磊,邵晨,范美凤,等.苏州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估.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5):272-4.

[8] 田立霞,王春梅,周丽萍,等.天津市和平区354名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3;1(1):29-31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范文4

【关键词】老年医学;成功老化;综合评估;老年共病;心血管病

作者:范利(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我国社会正面临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趋势。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报告,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的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0%。与此同时是家庭小型化、空巢化趋势的逐年增长,这将势必使社会医疗、养老保障的需求迅猛增加。因此,发展现代老年医学在中国势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国大多地区的老年保健医学体系仍停留在以单纯疾病诊治为主的传统专科模式,缺乏现代老年医学知识理念。老年科医务人员缺乏系统规范的老年多学科系统训练。因此,推广现代老年医学理念、更新老年保健医学知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的当务之急。

1转变老年保健医学服务理念和模式

老年保健医学的服务理念由老年健康的定义和老年疾病的特点所决定。1996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了我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包括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神经系统疾病,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无慢性肺部功能不全,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还要有一定的视听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情绪稳定,能恰当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及具有社交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更多使用成功老化的概念[1,2]。因老化是排除了疾病因素以外,随年龄增长不可避免而发生的生理、社会和认知功能下降的状态。成功老化是指生理功能、认知功能正常,无抑郁,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状态。能够获得成功老化的老年人,就可以积极享受生活,维持身体功能和身心健康、避免疾病。成功老化不一定没有疾病;对于患有老年疾病也可通过多方面的干预帮助其达到成功老化。近年来,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更加强调评估老年健康的标准应侧重于功能而不是疾病。

老年疾病的管理亦有不同于成年人疾病管理的特点。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器官疾病,合并多种并发症,疾病表现不典型[3]。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目前针对许多疾病指南的研究证据大多来源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缺少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的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老年人患有的常见慢性疾病大多难以彻底治愈,致残率较高,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当代老年医学的理念是全面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维持老年人的功能,降低不可治愈的疾病引起的机体不适,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保健医学的服务模式也应随之转变。服务目标除了传统的防治疾病外,更应强调维持老年生理、认知功能和心理康复治疗,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康复照料,促进老年独立自主地生活。在处理老年疾病问题时需要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病情,明确患者每次就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预期存活寿命和保证老年生活质量确定综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老年保健医学的服务对象应由传统的“患者”扩展到所有老年人。老年保健医学服务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治病”,还应该给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体检和健康咨询。老年医学服务、管理机构应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合,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管理体系;开展多学科合作服务模式和全科医生培训;应根据老年的不同年龄段制定具有不同侧重点(帮助老人成功老化、防治慢病、给予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管理策略,建立动态的、终生的医学管理模式。

2重视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健康的现代概念和老年疾病的特点决定了老年综合评估是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内容[4]。它通过由老年科医生为主导,组织药剂师、营养师、心理科医生、康复科医生、护理人员等多学科团队对老年人在医学、功能、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评估,达到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判断疗效和预后、合理安排医疗和长期护理服务的目的。老年综合评估的内容涵盖医学问题、躯体功能(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跌倒评估)、认知情绪问题(包括痴呆、谵妄、抑郁和焦虑)、社会支持、环境因素、信仰医疗意愿等多维度。医学问题里又包括老年合并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管理、多重用药问题、老年综合征(跌倒、痴呆、抑郁、睡眠障碍、疼痛、营养不良、尿失禁)的评估。通过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对于医疗机构可以减少对医院资源的占用,提高成本效益比;明确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时转诊、出院。对于医护人员能够避免漏诊、误诊,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家中居住时间,降低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减少残疾、促进康复,减少医疗费用[5,6]。目前,国外对于社区的老年人和住院的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已开展了大量有关老年综合评估的研究报道。有研究表明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可以降低近期老年人死亡率,延长家中居住时间[7]。

改善躯体和认知功能。澳大利亚的研究开展了边远地区在线老年综合评估系统的使用[8]。我国已有关于社区开展老年综合评估的研究报道,以医院为基础的老年综合评估研究刚刚起步。目前我国尚未见到有关在线、远程老年综合评估的报道。未来还需要开展针对我国医疗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老年综合评估量表的研究,评价特异性量表是否较普适性量表作用更佳。应扩大老年综合评估的应用范围,对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和社区老年人开展不同侧重点的老年综合评估。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不同量表的有效性及其作用,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远程评估系统和随访、干预、管理体系也将是老年综合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

3重视老年共病问题

老年共病是指老年患者中同时患有≥2种慢性疾病的现象,不同研究表明老年共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达55%~98%[9]。最常见的合并疾病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一项亚洲研究报道[10],老年人中的四种最常见的合并疾病类型是(1)心血管病+代谢综合征;(2)关节+肺+眼部疾病;(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4)消化系统+肿瘤。高龄、女性、社会地位低者共生疾病发病率增高。目前,老年共病的危险因素不明,遗传背景、生物学因素(血压、血脂、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社会环境)可能都参与了老年共病的发生。老年共病的不良后果是导致机体机能和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因此,老年共病现象是老年保健医学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目前关于老年共病如何发生、发展,在同一个体发生的显著不相关的共生疾病的机制是什么,在这一事件链发生之前早期识别手段,以及减少或阻止多种共生疾病的有效措施有哪些,还都没有定论。因此,老年共病问题研究的未来方向是探讨多种共生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机制,探讨生命阶段、人格、焦虑与共病发生和进展的关系,研究老年共病的早期诊断技术、疾病预防策略、新型护理模式。在老年保健医学管理层面,探讨针对共生疾病的健康护理模式和保健医疗机构,建立以老年科医师为主、多学科专业科室、专家协作的老年整体医学模式、和将医疗部门+社会服务机构整合的持续医学模式将有助于减少老年共病对社会、老年个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4重视老年多重用药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多重用药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复杂。因为老年人的药物使用适应证和药物剂量均可能与成年人的标准不同;且老年人常罹患多种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的用药管理策略应结合老年保健机构、内科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多方意见,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11]。一项研究显示[12],根据Beers标准,老年不合理用药的比例在23.3%,女性、过多给药、反复就诊与不合理用药显著相关。

还有研究发现,面对临床医师、药师和其他人员或宣传途径推荐的药物,多数老年人更加信任从内科医师与药师处获得的药品有效性及其药物价格的信息;因此,临床医师和药师的合理呼吁有助于改善价格因素所致的药物依从性差的现象[13]。

5掌握常见老年疾病防治面临的新挑战

基于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防治老年常见疾病仍是老年医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因此,掌握常见老年疾病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对于提高老年保健医学水平、延长老年患者的平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美国2011年最新统计数据[14],60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78.4%,控制率仅48.0%。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西方人,心血管死亡率及总死亡率高于同龄正常人,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痴呆、糖尿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15]。目前对于高血压病防治的理念是越早进行综合评估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越早干预,获益越大。高血压防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1)如何早期识别高血压,早期预防;(2)如何开展有效社区防治;(3)开发血压检测器材和动态血压实时传送技术,进行有效的血压管理,保证血压达标;(4)如何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5)开发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实践——血压管理“云服务”。不但可收集海量的临床数据(心血管风险、资源消耗、生活质量改善),为临床治疗与管理大样本患者群体提供技术平台,还可为临床研究、进行长期随访奠定基础。

缺血性心脏病或脑卒中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心血管病是美国的首位死亡原因(死亡80万/年),美国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是4440亿/年[14]。在我国,每年有250万新发卒中病例和750万卒中生存患者,脑卒中超过心脏疾病,是中国老年的首位致死、致残原因。

无论在男性、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肥胖、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在男性发生率分别为36.67%、30.09%、67.43%和26.69%;在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29.77%、24.79%、63.98%和23.62%[15]。老年保健医学研究在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6]是帮助老年评估、干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缺乏体育活动及吸烟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卒中单元,组织卒中后随访、康复训练,开展健康宣教,积极检测和管理血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卒中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我国2型糖尿病在60~70岁的患者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8.1%和20.3%,在超过70岁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分别达到21.8%和22.0%[17]。但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低,不足40%。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比例显著增多,但“三高”控制率低于15%,而且新型糖尿病药物尚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老年医学工作者在糖尿病防治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加强糖尿病的标准化管理;推动如何将指南研究进展迅速转化为社区实践;重视糖尿病筛查,开发早期筛查工具;帮助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建立多学科管理模式;还有与专科研究人员配合推动新型糖尿病药物的开发。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范文5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干部保健对象的合理健康评估方法及健康管理效果。方法 以该院保健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接受健康评估的235例老年干部病例做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门诊接受体检的200例健康患者为健康对照组,按照健康评估流程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观察两组健康指标差异。 结果 观察组在疾病治疗率及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几种疾病的患病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血脂、血糖这些疾病危险因素治疗率及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良好的健康评估流程对干部保健意义重大,在治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慢性病综合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干部保健;健康评估;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41-02

[作者简介] 刘敏(1980.8-),女,四川绵阳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保健工作。

目前,人口老龄化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关注老年健康,对社会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科学健康管理也成了当前国家卫生部门的主要任务[1]。老年干部属于一类特殊的老年人群,这些保健的对象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做好其健康管理对于国家发展建设有意义重大。同时做好干部保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全国老年健康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一种有力的缩影,能够为国家全体老年健康管理提供可借鉴的蓝本。该研究以该院保健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接受健康评估的235例老年干部病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干部保健的良好评估方法,促进老年健康保健在临床得到全面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保健科共有235例老年干部接受健康评估。其中男190例,女45例;平均年龄(78.8±2.3)岁;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标准:能够连续3年完成健康查体,有详细的病例档案及体检资料,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慢性病罹患种类,日常用药状况不在考虑范围内。排除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下,体检资料不健全者。并排除生活不能自理,有认知障碍及恶性肿瘤晚期患者[2]。

同时从我院门诊随机选取200例定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0例,女30例;平均年龄(78.6±3.5)岁;入选标准同排除标准同观察组相同。

1.2 研究方法

资料采集方法。对观察组及健康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史还有疾病治疗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对两组主要老年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几类疾病进行详细统计。对血压、血脂及血糖这几个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治疗同控制状况,及用药状况进行统计。并按照表1 流程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进行健康管理。

1.3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疾病危险因素患病率

统计中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达到100.00%。对照组疾病知晓率97.25%。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几种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并发两种以上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加,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疾病危险因素治疗控制率

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这些疾病危险因素治疗率及控制率进行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干部保健综合健康评估的意义

老年前期或者老年人属于干部保健的主要对象,而干部保健的重点工作就是要依据老年患者的体质特点,及早发现患者身体的各种健康方面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治疗控制,防止病情恶化,预防疾病传变,从而使老年患者全面提高生命质量,达到寿命延长的目的。从上述研究中,进行健康评估的干部保健对象在血压、血脂、血糖这些疾病危险因素治疗率及控制率上比没有进行健康评估的老年人都有明显优势,说明干部健康评估在防治老年慢性病上效果显著。老年干部保健对象属于一类特殊的老年人群,这些人多多种疾病共存,患病率高,身体机能减退,因为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多数人还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老年干部更需要,也更加有必要去从多种维度去分析并评价维护其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3-4]。而做好老年干部的保健评价也能够影射出全社会老年人口自身健康问题,能够将老年干部健康评价方法及模式应用于全体老年患者的保健管理中,从而提高老年健康保健管理的科学性及全面性,将全体老年患者健康体检评估纳入到一个社会化轨道,全员参与,提高老年慢性疾病的治疗控制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享受快乐幸福的老年生活。

3.2 干部保健综合健康评估方法及模式

老年健康评估这个理念来源于国外,要将其应用于国内的干部保健评估,应用于国内老年健康保健管理需要将国外理念及方法进行相应的转化及创新。首先必须建立整套科学的保健评估体系,筛选出适合国内老年人群的健康评估指标,确定评估的模型,建立适合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指标体系[5]。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流程,按照流程科学体检,并借助计算机分析软件对老年人健康指标进行科学评估[6]。

该研究中,主要从老年疾病的高危要素,老年人生活结构,慢性病的跟踪,老年人身体脏器功能,疾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几方面来对干部综合保健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并按照上述的评估流程详细记录干部保健对象的身体体检状况,并对统计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体检内容上主要是针对老年慢性病防治而设定的。对于老年慢性病防治,延长老年人寿命有一定意义。但是从当前国际公认的健康概念上讲,健康状况评估不仅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同时还应该包括精神健康,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功能及环境状况等多种维度去对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来进行综合的评定。所以结合这些问题,参照此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健康评估中,对于健康评估方法及评估模式还需要从下面几方面来进行改进:①需要从多种维度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在健康模式上不仅要考虑老年慢性病,同时还应该关注老年心理健康,添加精神心理体检项目。②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对老年健康评估医师团的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使其掌握全面的老年病知识,能够对老年疾病进行科学评估,同时能够为;老年人群提供合理的健康保健知识。③建立长效的健康评估机制。老年健康评估属于一项长期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将保健评估提高到日常固定化模式,全程管理,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健康能够评估应有的作用。

综上,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健康保健评估在防治慢性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我们需要根据老年人自身特点制定出科学的保健评估流程,这样才能发挥出健康评估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饶利,吴海燕,吴红英. 干部保健巡诊对保健对象健康水平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9):85-86.

[2] 郑文华.健康教育在干部保健工作中应用体会[C]// 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海口:海南医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2009:181-121.

[3] 孙倩倩,王双.老年综合评估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224.

[4] 崔新娟,施冰,田日新. 老年综合健康评估在军队干部保健工作中的实施建议[J]. 人民军医,2011(7):106.

[5] 张宏雁,董军,吴海云.干部保健工作中实施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的思考[J]. 中国医院管理, 2010(6):28-30.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范文6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指数情况。[方法]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评估量表对45例老年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自我护理指数问卷3个亚量表中自我护理管理得分最高(48.22分±11.58分);自我护理维持得分最低(27.59分±10.57分);自我护理信心得分中等(32.18分±13.11分)。[结论]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面临较严峻的形势,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关键词:

心力衰竭;老年人;自我护理;现状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慢性发展的终末阶段,由于老年病人机体功能逐步下降,多种慢性病共存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自我健康管理[1]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没有专门的自我护理指数测评调查,而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可以帮助病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相应的生活自理或工作,减少症状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评估量表[2]是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新型管理与评估模式,可以让病人主动参与到疾病的管理当中,为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全面的、低风险的自我健康指导,提高其生活质量。笔者对我科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指数现状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9月老年心血管病房出院病人共45例,所有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年龄60岁~88岁;男29例,女16例;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31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4例;婚姻状况:已婚42例,丧偶3例;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提出的分级方案):Ⅱ级19例,Ⅲ级20例,Ⅳ级6例。纳入标准:年龄≥60岁,病人意识清楚,表达能力及听力、视力正常,能进行正常书写或交流,经病人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调查。排除标准:在调查期间再次住院病人或非居家病人,合并严重认知及精神障碍者;不配合此次调查或调查部分完成者。现场或电话完成问卷49份,部分回答或未回答试卷视为无效问卷4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采用SCHFI6.2版量表,该量表理论架构分别对应3个亚量表。①自我护理维持:包括治疗依从性和症状监测,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1分~4分,分别表示从未或很少、有时、经常、总是。②自我护理管理:包括症状识别1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0分~4分),表示病人自我症状识别的速度;症状处理4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计1分~4分,分别表示病人采取治疗的可能性,为不可能、些许可能、可能和非常可能;处理后评价1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0分~4分)。③自我护理信心:包括自我护理维持信心(2个条目)及自我护理管理信心(4个条目),共6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计1分~4分,能综合对病人进行健康管理的评估。量表共22个条目,填表耗时人均6min;每个条目采用问题表述式,3个亚量表可以单独使用,分别测量各自维度的概念,每个亚量表根据公式:最后得分=(原始得分-最低分)/(最高分一最低分)×100,转换为0分~100分。亚量表总分为300分,每个量表70分及以上表示病人自我护理状况较好,<70分为自我护理指数不佳,表明病人自我护理过程中需要正确的指导,必须通过电话或互联网等有效信息向医务人员寻求指导,立即改善自我护理行为;<40分为值得警惕的自我护理指数,表明需要对面临很多健康问题不能识别并有可能发生危害,需要努力改善健康状况。

1.2.2调查方式病人出院后第7天进行问卷调查,由责任护士通过电话随访,或根据病人个性特征邮寄问卷进行调查。课题组人员需向调查护士介绍问卷的相关知识后进行调查。发放问卷49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部分回答或未回答试卷视为无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8%。

2结果。

3讨论

3.1自我护理是病人积极的自我认知过程病人为了阻止疾病进展、维护与改善健康等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自我护理指数是针对性确定和评估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指数水平的工具,测评人均耗时6min,在慢性病长期管理中老年病人可以定期用它来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并确定需要改善的地方。

3.2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客观性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病人在自我护理指数问卷3个亚量表中自我护理管理得分最高,为(48.22±11.58)分;自我护理维持得分最低,为(27.59±10.57)分;自我护理信心得分中等,为(32.18±13.11)分。结果与贺婷[3]研究中3个亚量表得分走向一致,低于Buck等[4]研究结果,自我护理指数良好者为0例,一定程度上说明老年病人出院后自我护理指数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自我护理实质是病人实施一系列护理活动和自我护理管理并建立在对疾病有所认知基础上的行为模式[5],目的是通过改变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心力衰竭的诱导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病人的健康,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在自我护理维持中需要执行的细节说明要简明,尽量使自我护理方案简单化,依据病人需要制订计划表,同时病人不断进行自我测评。在自我护理管理部分病人得分相对较高,35例病人自我护理指数为良,占77.8%,说明老年病人自我症状识别能力较强,对于饮食、药物服用的遵从性较好。病人自我护理信心得分为良者占26.7%,信仰及信心不足。信仰是病人在自我护理中的一种坚定的生活态度,对日常思维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6],坚定的自我护理信心及信仰可促使病人执行护理行为。

3.3自我护理不足是导致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实践指南建议,病人及其照顾者应接受个性化的教育和咨询以强化自我护理。在22个条目中病人执行最好的条目分别为咨询医务者意见、能遵循医疗机构的治疗建议、减少水分及盐分摄取,说明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重视医务工作者给出的意见,对住院时有专业人员的照料很放心,对于出院后自我护理相对信心不足。目前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相应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自理评估量表较少,自我健康管理与针对性管理措施也正处于探索阶段,要想使自我健康管理达到应有的效果,自我护理评估量表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很多学者针对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进行调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研究空白,例如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指数的研究;识别对病人最有效且方便老年病人记忆的因素,探讨最佳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芳平,赵晓艳,康海芬,等.胰腺炎病人居家自我健康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及内涵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1C):362-364.

[2]郭金玉,李峥,康晓凤.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5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