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应对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应对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应对建议

气候变化应对建议范文1

日前,“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市隆重召开。在这次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马来西亚伍连德博士校友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学术会议上,来自国内外1000多位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除了以“纪念伍连德博士”为人文主旨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之外,还以提高寒冷地区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为学术目标,在国内外第一次将寒冷地区气候因素,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与心脏病的发病率有机结合,对严寒天气乃至极端的气象条件如何推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及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并从此角度出发,呼吁国内外医学同仁加大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其他影响规律。

本次会议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教育部生物医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田野教授出任执行主席。会后,本刊记者对他做了深入采访。

聆听岁月,沿着先驱的步履重温历史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的伍连德博士,不仅是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还是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杂志》的创办者与奠基者。在伍连德博士的竭力提倡和推动下,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他不仅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因此,采访一开始,作为本次“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大会执行主席之一的田野教授,首先回顾了一段尘封在岁月烟云中的伍连德博士拯救东北人民万千生命的历史往事——

田野教授介绍说,远在1910年1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瘟疫从俄国传入中国满洲里,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4个月内便波及5省6市,死亡达4万多人。当时的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而沙俄、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工作,甚至以派兵相要挟。迫于形势,清政府委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伍连德博士临危受命,急赴哈尔滨领导抗击鼠疫。4个月后,那场吞噬了6万生灵、被认为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传染病终于在伍连德博士的领导下被扑灭。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大型瘟疫的记录。伍连德博士不但拯救了无数生命,还将“防疫”、“公共卫生”等先进的医学科学概念首次引入中国,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奠定了基础。

“我们举办这次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弘扬伍连德博士赤诚的爱国精神、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执著的科学探索精神、忘我的献身精神,回顾和研讨伍连德博士史诗般辉煌的人生,重温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介绍国际先进的公共卫生策略、经验和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公共卫生和心血管病事业广泛、深入地开展,提高人类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田野教授介绍说。

田野教授感慨地说:“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我们聚集在昔日灾难的‘漩涡中心’哈尔滨,共同聆听历史,重温历史,分享大师的学术理念和人文精神,一起为中国公共卫生和心血管病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我们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据田野教授介绍,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前,为纪念伍连德博士的壮举,由我国老一辈心血管学专家、原哈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学创始人傅世英教授号召,由29位老教授共同倡议建立伍连德纪念馆的建议书,获哈尔滨市首届“特等优秀人民建议奖”。2008年,这一夙愿成为现实:由哈医大主办、哈医大一院承办,成立了中国首个伍连德纪念馆。“而在刚刚落幕的这次大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分别以《科学防疫,万国景仰:伍连德博士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踏海扬波,上下求索:伍连德博士在马来西亚和英国的工作和生活》、《传承精神,继往开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发展历程与伍连德纪念馆情况介绍》、《全球公共卫生管理:伍连德博士传奇》等为题,对伍连德博士的业绩进行了追思和缅怀……

继往开来,

聚焦寒冷地区心血管病防治研究

缅怀先辈、正视历史,是为了激励今人更好地担负起呵护人类健康、捍卫生命安全的重责。对此,田野教授介绍说:“在伍连德前辈大医精神的感召下,‘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同仁的热烈响应,胡大一教授、霍勇教授、杨宝峰教授欣然出任担任大会主席,大会执行主席分别由我和于波教授、李学奇教授担任。同时,大会还聘请到了美国的Marie Wu教授等16名国际顾问担任海外主席团。此外,海内外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出席了会议……”

田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在这次会议上,除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和缅怀伍连德博士的活动之外,会议还首次以提高寒冷地区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为学术目标,第一次将寒冷地区气候因素,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与心脏病的发病率有机结合,对严寒天气乃至极端的气象条件如何推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及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田野教授接着说,“世界卫生组织曾的一则报告估计,近30年内,每500万人将会有超过15万人死于因气候改变引起的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171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特别是在冬季及寒冷地带,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研究证实,气温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关系,寒冷地区气温每降低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国外学者认为,大气温度每下降10℃,总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增加13%,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率增加11%,经常性事件增加26%。当平均每日气温低于零下26.2°C时,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率将增加30% 到70%……”

田野教授进一步解释说:“众所周知,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南北温差极大,甚至长冬无夏。作为我国最北部的寒地特大中心城市及世界三大冰城之一,哈尔滨一年之中有5个月是冰封期,冬季最低温度经常在零下三十七八度。每年深冬气温在零下19度以下时,哈尔滨地区死亡人数随温度降低而显著上升,约2.7%的人口的死亡可归因于低温寒冷,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受寒冷刺激的冲击最大。临床中,由严寒所致的高血压、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血栓性疾病在黑龙江已相当普遍。其中,高血压患病率省内为25.69%,而全国平均水平仅在18.81%。”

那么,为什么在冷空气过境或在酷寒的气候环境下,心血管疾病人群容易出现“井喷”问题呢?对此,田野教授介绍说:“人对气象条件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遭遇过冷或过热的刺激时,人体的热平衡调节机制就将被打乱,进而产生不适、疾病甚至死亡。这其中,冠心病、心衰、血栓性疾病患者对温度调节能力和温度敏感性都很差,维持自身正常体温的能力降低,人的血管收缩,血黏度变稠,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很容易使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增大心血管疾病恶化的几率。以寒冷应激与心力衰竭为例:心衰是心脏疾病的最后阶段,尽管新的治疗措施不断涌现,但其确诊后4年病死率仍高达50%。受寒冷刺激,心力衰竭在北方地区患病率为1.4%,而在南方仅为0.5%。研究表明,50%的心衰患者死于猝死,这是因为在气候剧变时,血流动力学恶化和神经内分泌激活,诱导心肌缺血或突发的心律失常。专家推测,在寒冷应激导致心衰猝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心肌细胞发生能量代谢障碍及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可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在此之前,原哈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学创始人傅世英教授结合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现状,于2011年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寒地心脏病学’这一新的医学概念,使人们对寒冷地区的心脏病预防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

田野教授认为:“本次会议即围绕寒地环境因素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和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病的影响规律,以及日趋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问题,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和讨论,受到广大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精彩纷呈,

各路专家纵论心血管病防治策略

据田野教授介绍,在“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上,我国心血管领域著名专家胡大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总医院院长韩雅玲、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黄峻等,在研讨“寒地心脏病学”之余,还就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其他问题,分别做了精彩讲座。

霍勇教授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2012年度总结”中介绍说:“早期再灌注治疗能有效降低STEMI患者的死亡率,是STEMI治疗的首要原则。与溶栓比较,直接PCI可以更为有效地使梗死的相关动脉早期、持续、充分地开放。然而,由于我国很多地区还不能开展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直接PCI手术的比例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距。目前溶栓在我国STEMI救治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施溶栓治疗联合转运PCI的策略,将能进一步提高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成功比例。把握发病12小时内救治的黄金时间,将会大幅降低STEMI患者的死亡率。”

韩雅玲教授则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策略的再认识”这一问题总结说:“目前对于溶栓后早期PCI治疗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包括溶栓后PCI的最佳时间窗,最优的溶栓及辅助药物治疗策略,溶栓后早期PCI与直接PCI的优劣都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回答。再灌注的获益程度首先取决于时间,无论采取的方式如何,快速、持续、尽早地恢复梗死区域的动脉血供对于减少心肌损伤、改善临床预后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溶栓可以补偿PCI相关的时间延误,为患者赢得早期持续再灌注的时间,而PCI可以提高再灌注成功率和持续再通率,弥补溶栓治疗成功率不高及再闭塞率较高的不足。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溶栓+早期PCI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达到优化的较为理想的早期再灌注,为STEMI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广泛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副主委李为民教授就“顽固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问题做了精辟的总结:“目前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两种介入治疗方法。一种是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其能有效控制顽固性高血压,但其适应症、安全性及远期预后等问题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另一种办法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这种方法对顽固性高血压总体来说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低的降压方案,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李为民教授同时也指出:“目前的研究证实,压力反射激活疗法前景非常可观。随着装置和植入技术的进步,尽管近期仍需外科手术将其植入,但是此操作是微创的,同安装永久起搏器一样安全。系统的自主调节效应和可逆转性使BAT system在理论上是优于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的。”

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教授在“充分重视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治”的报告中呼吁:“近年来,遗传性心律失常逐渐成为引发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危害极大,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学科建设,

率先建立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2013年1月20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外宣布:在黑龙江省卫生厅的指导下,联合黑龙江省急救中心,该院率先在黑龙江省建立了胸痛中心和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当天,哈医大一院胸痛中心由霍勇教授揭牌。

记者问及此话题时,田野教授介绍说,胸痛中心是指采用先进的医疗物联网技术和云技术,利用“扁鹊飞救”系统将120抢救现场患者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血压、血糖、血氧、肌钙蛋白、血气等生命体征数据,现场的视频、救护车运行轨迹信息通过3G或卫星信道实时传到中心医院监控云中心,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让中心专家与120抢救现场医护人员,或基层医院的医生的协同救治,早期诊断,为院内救治准备赢得时间。当明确诊断时,立刻启动心内科导管室,120救护车绕行急诊科直接将患者送进心内科导管室。

田野教授进一步诠释说:“胸痛中心和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的建立,实现了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无缝衔接,大大缩短了患者的院前时间,为患者赢得了黄金抢救时间,开创了黑龙江省胸痛急救的新局面。通过建立胸痛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院内资源,优化流程,胸痛中心和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将缩短抢救时间30分钟以上,提高区域整体救治成功率,使患者得到更大获益,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并将大大改善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实现中心医院和基层医院信息共享,协同救治,共同提高,这必将提升区域整体救治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黑龙江人民。”

另据田野教授介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于1952年由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傅世英教授创建,上世纪50年代参与建立国人心电图正常值数据库,开展心导管检查技术;1959年至今进行了5次黑龙江省高血压普查;上世纪70年代成功研制省内第一台体外心脏起搏器及直流电除颤器,建立CCU病房; 1981年成为首批国家博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黄永麟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PTCA;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射频消融术;1993年开展心率变异性分析等无创电生理工作。1995年孟繁超教授开展了先心病、周围血管病及瓣膜病的介入治疗。1997年李为民教授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绿色通道;2004年普遍开展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该科历经60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科室已有9个病区,387张床位,包括4个冠心病病房、2个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病房、1个先心病与外周血管病病房、CCU及心内科综合病房,年完成PCI例数3000余例。现为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黑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心,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卫生部黑龙江省冠心病介入质控中心,同时也是黑龙江省心电诊断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及黑龙江省电生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田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近几年来,我科的冠心病介入治疗例数逐步增加,2011年完成2623例,总例数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总手术例数的四分之一,在全国排名第五。我们较早引进了非接触型电生理标测系统,用于房速、房颤及特殊部位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年射频消融术近500例,起搏器年植入近200例。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年治疗例数2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年急诊PCI例数400余例,且90%为经桡动脉入路完成。2012年卫生部开展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我们心内科作为全国首家开展单位,数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位,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采访到最后,田野教授的话题又回到了“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上。他透露说:“作为伍连德博士的诞生地,马来西亚槟州代表团专程赴哈尔滨参加会议。在此期间,马来西亚槟城医学院还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意向书,具体内容有:两校公共卫生学院在科研项目、研究生公共卫生课程等开展全面合作;两校互相接收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选修课程及实习;两校间计划联合建立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并共同促进东西方医学教育发展……”

田野教授最后阐述说:“传承和延续伍连德博士赤诚的爱国精神、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执著的科学探索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重温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历史,介绍国际先进的公共卫生策略、经验和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公共卫生和心血管病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是本届大会的主旋律;会议也因伍连德博士巨大的感召力而获得了圆满成功!”

气候变化应对建议范文2

摘 要:我国在历史发展的阶段中,在国际会上已经采取恰当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下对推动成像规划理念的转变工作,是当前相关部门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随着成像规划理念的不断深入,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从而采取节约资源以及调节能源两个方面来探讨此话题。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乡规划;理念转变;分析

由于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主动应对气候变化,无论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还是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也是推动城乡规划理念转变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1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从应对气候变化的本质上看,应当坚持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应对气候变化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对气候变化绝不能仅仅就环境v环境,就能源讲能源,而应该且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推进,也只能靠共同发展来解决。

需要强调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应当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坚持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一方面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前,国际能源供需不均衡的区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甚至于产生国际社会的冲突。各国经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能源市场格局变化与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

城乡规划工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转变城乡规划理念、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性,应当统筹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2 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研究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

2.1 新的发展模式下城乡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从以往的角度来讲,相关部门在生产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倾向于怎样控制排放情况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当前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笔者建议相关人员要依赖于消费的角度去对新型产业进行不断研究,研制出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行业,这样就不能仅仅只对消耗情况引起重视,还需要从消费理念做好深入分析,从而对资源环境问题做好详细的分析。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城市规划的理念来说,应当遵循系统原则的方向发展,并且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做好认真的分析,不管是在编制方面还是在管理工作中,都需要尽可能将消费形式以及政策手段不断优化。

无论是对城乡编制还是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仅仅呈现出单一的概念以及原则的认识是不科学的。应当始终坚持科学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倘若只是倾向于某一单一目标,那么不但不能处理好问题,而且还会存在炒作的嫌疑。在这里笔者建议,系统原则作为城市规划理念的原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一定也是系统的。

2.2 清洁生产、绿色经济、概念辨析

绿色经济是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强调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资源的相互依赖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在全球经济危机时,联合国环境署呼吁制定全球绿色协议,鼓励各国政府支持本国经济向“更绿“的经济转型(UNEP,2008年10月22日)。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清洁生产是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最基础的工作,是长期以来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在不同角度讨论地球容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在经济活动中注重防治生态过度恶化带来人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的过程。无论是清洁生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还是循环经济,都是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起来,通过污染防治、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3 能源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主导城乡规划的理念转变

3.1 促进城乡规划的理念转变的具体行动

第一,对经济结构及其能源供应方式加以优化,从而促使其得到低碳生产的效果,利用产业结构调节以及发展形势的转变,能够维持经济增长以及就业机会之间的联系。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处理好新型产业发展中具有的限制,积极促使新型产业可以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将低碳能源在总体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升,促使城镇化发展中可以使能源效率得以优化。

第二,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当始终坚持以绿色建筑为主的理念。尽可能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灵活使用太阳能等可以再生的资源。相关人员需要对经济政策及其市场体制进行深入探讨,并把新型能源朝着有发展前景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使用区域可再生能源具备的优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无论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材料的使用方面都应当使用可再生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3.2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理念

随着当前城镇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不管是对城市也好还是对镇也罢,所消耗的能源数量一直上升。处理好城市、镇发展中所产生的能源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依据城、镇的实际性质以及功能进行确定,对其评估手段以及指标系统加以明确,充分了解城镇生产以及消费的具体情况,从而找到问题原因,给出科学的评价方法,减少资源过度的消耗。积极促使使用新能源的试点工作。不断开发新能源产业,从而建立一个清洁的能源系统,最大程度发挥出城乡规划的价值,有效落实新能源推广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即使得到主题研究的结果在实际落实中会使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然而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需要处理好城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鼓舞规划人员行动起来,不断的努力,做好反思,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妥善面对气候变化下所形成的新挑战,确保城乡规划工作可以达到前瞻的效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长松.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规划编制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6(01).

[2]沈发兴,王伟峰,杨扬.国内低碳风景园林发展述评[J].南方林业科学,2015(04).

[3]王睿,陈筠婷,满宁生,邱一桓.广西农村沼气发展规划途径探求[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气候变化应对建议范文3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学;减缓;适应性

一、导论 气候变化经济学及经济政策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研究领域,伴随着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认识加深和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大力推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目前气候变化经济学一般包括全球变暖、节能减排、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等内容。 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在三个框架中进行的。一是收益一成本框架。气候变化政策成本即减少温室气体或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的机会成本。气候变化政策的收益指削减排放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以及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方面所得收益。cline (1992)和stem (2007)认为富裕国家需支出其gdp的2%来采取行动。二是国际公共品框架。气候变暖源于跨国外部性效应的影响,但气候变化问题并不是传统外部性问题的一个简单拓展,一个国家的行为使其他国家获利或受损,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弥补( sandler&hart-ley,2001)。因此,气候变化需要国际间有效合作。“京都议定书”就是国际合作的一项成果。三是博弈论框架。该框架主要用于国与国之间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的确定,强调每一个参与主体都是自利的,只有一个有效合作博弈才是对所有参与者有利的策略( schelling,2005;carraro&siniscalco,1993)o

气候变化政策分为适应性气候政策和减缓性气候政策。前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后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减缓气候变化( stern,2007)。减缓性政策研究较多的是碳税和限额,限额有助于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碳税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价格的波动(metcalf,2009;ka-plow,2010);适应性政策主要是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气候变化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调整经济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展开( stern.2007)。

近年来国内直接针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有所增加,但集中在气候变化对敏感性行业的影响上(吕亚荣,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0;刘恩财等,2010),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集中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应思路(刘晨阳,2010;张丽宾等,2010)。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占gdp比重较大,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 69℃,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明显。1986年到2009年间,广西经历16个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研究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希望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减少排放,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气候变化对广西的主要影响

(一)气候变化影响广西农林业

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广西局部干旱和洪涝的频率有所增加,危害不断加大。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暖冬现象加大了病虫害现象。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未来的影响虽有正面效应,但可能仍以负面为主。气候变暖以及降雨量分布变化引起的干旱和洪涝将减少甘蔗的产量、蚕桑生产的产量和使其质量下降,水稻和玉米也可能以减产为主。广西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化。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畜禽生产和繁殖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畜禽疫情发生风险加大。

随着全球变暖,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未来广西大部分地区可能进入热带地区,部分地区林带下限上升,广西北部的林业种类将发生变化,广西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分布变化显著。

未来气候变化将使广西生态系统脆弱性进一步增加,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缩小,森林病虫害的爆发范围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和受灾面积增加。广西境内湖泊将进一步萎缩,湿地资源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气候变化影响广西渔业和水产养殖业

广西是海洋大省,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损害了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降低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气候

变化引起的海温升高、海水酸化使局部海域形成贫氧区,海洋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生物资源衰退。 人类食用的水生动物绝大多数属于变温动物,水温升高能够明显地影响到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速度、繁殖情况以及对于疾病和毒素的抵抗能力。气候变化使广西依托海洋的水产养殖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海域萎缩,养殖品种减少。由于气温升高,海水蒸发速度加快,表层海水中的盐分不断增加,引起鱼类的生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种群和数量。

(三)气候变化影响广西的水资源分布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广西水资源分布的变化。就全国来看,近20年来,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河流水资源总量略有增加。广西洪涝灾害更加频繁,但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干旱灾害更加严重,极端气候现象明显增多。气候变化加大了水资源年内和年际变化,气候变暖使得中国西部地区的冰川融化加速,未来广西干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四]影响广西人的健康

气候变化对广西人健康的直接威胁包括由热应力引起的疾病和死亡、传染病(疟疾和登革热)、与水有关的疾病如腹泻和营养不良。气候变化会间接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如泥石流、山洪爆发和热带气旋(强风)造成的结果。因日益恶化的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

三、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思路

(一)加大对气候变化问题科学研究的支持

科学研究是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现有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分析主要以适应和减少排放绝对量为目的,且宏观层面讨论为主,这为进一步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和方法。然而,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讨论气候变化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才更具适用性。因此,广西要积极开展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相关科学研究,尽快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基础数据,为政策决策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广西自身特点的政策措施。

(二)抓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累积,全球气温呈缓慢上升态势,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不断加大,世界各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将不断强化,能否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成为广西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国际合作框架内,主要集中在减缓性行动,如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此外,广西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国际、国内压力的体现,更是广西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要求。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广西的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变化,为了可持续发展,广西必须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气候变化作为一种外部性,在时间和地域上已超出了经典经济学范围,需要用一种更大的视角进行研究。市场仍是配置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的基础性方式,广西应抓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影响和优化资源配置。由于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特点,仅仅依靠广西自己并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化,通过适应性政策影响资源配置,在较小的政策成本下,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尤为重要。

(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减缓性行动

当前,全球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减缓性行动上,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和“两区一带”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区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投资规模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的加快,大的铝、锰等有色金属的冶炼厂的建设和扩能,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大。如果只按传统常规技术的建设模式,一经投入,便有一个投资回报期技术和资金的锁定效应,将来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可避免。因此,我国未来发展技术路径的选择,对国家乃至全球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节能减排的历史潮流面前,不论从对全球负责的角度,还是从实现我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都必须积极探索节约发展、低碳发展之路,从法规制度、经济结构、能源利用、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以实实在在的事实,展现广西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和魄力。

(四)把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放在突出位置

自气候变化问题提出来以后,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国际气候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减缓,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防止危险的气候变化。广西也在外在压力下把发展低碳经济、完成减排任务作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中之重。实际上,由于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特点,减缓性气候政策的效果取决于国际合作程度,哥本哈根、坎昆气候大会进展缓慢,“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至今没有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实质性内容并未落实,国际气候谈判越来越艰难。此外,根据斯特恩报告,即使全球停止排放,由于气候变化的惯性,

十年内全球气温仍将上升0.5 -1度,减缓性行动不能根除气候变化问题。而且,减缓性行动的不断推进需要适应性的行动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要考虑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广西应加快结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循环工业,改善农业效益,提高林业的固碳效果。具体来说,广西应综合利用财税、产业、金融政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例,降低工业比重。工业内部,应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体措施包括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建立健全和完善节能、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的各项机制,落实各级政府成立节能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节能工作常态化、市场化等。同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必将向广西转移,如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兴产业等。大力发展林业,提高固碳效果。

(二)加大财政资金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投入

广西应对气候变化,关键依靠技术进步,通过新的技术降低排放,通过新的技术发展清洁能源,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研工作在广西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科研资金严重不足,研究成果较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础数据和资料严重缺乏,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新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广西应设立专门的研究资金,通过政府委托形式进行专题研究,加快共性技术进步。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实用技术。同时,在各类科研经费的分配中,向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倾斜,提高广西区内关于气候变化的科研能力,为制定适合广西特点的气候变化政策打下良好基础。

(三)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广西应利用经济政策,优化气候变化的资源配置,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一是要加快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相关知识的研究。目前,对气候变化最大的共识就是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即气候变化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气候变化政策的成本和收益难以确定,政策评价和选择变得非常困难。加强对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给公众提供更多的气候变化信息,有利于公众做好准备,提高自我适应能力。二是财政资金大力支持适应性技术的研发。如开发耐干旱的品种、推广(下转第28页)(上接第11页)适合较高温度的物种,通过新技术应用,提高应对极端天气条件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等。三是加大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敏感地区和敏感行业,如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加高沿海的防水墙,激励和补贴农村建设储水设施等。四是推行有关气候变化的保险,以加强经济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财政,2010,(4).

[2]刘晨阳,中国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内外部动因及效果初探[j].现代财经,2010,(10).

[3]刘恩财,等.关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建设问题[j].农业经济,2010,(1).

[4]张丽宾,等.气候变化与公共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j].环境经济学,2010,(5).

[5] cline, w.r."the econonuca of global wamung."waslungton: institute for intemational economics, 1992.

[6] kaplow,l."taxs, pemuts, and climate change"[ n].nber working paper 16268, 2010.

[7] metcalf,g.e.”cost containment in climate change poli-cy: altemativc approaches to mitis;ating price volatility [ nl. nber working paper 15125, 2009.

气候变化应对建议范文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评估报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行动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中。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到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目前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应该得到政府决策部门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宁夏自治区把适应气候变化纳入了“十一五”规划,成为我国第一个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地方中长期规划的省份。

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战略环评的必要性

由于全球环境演变,可持续发展面临新问题,突出表现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效果不明显,气候问题会更加突出。面对国际前沿热点以及国家迫切需要,环境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要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确保粮食及水安全,因此须加强研究已有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规律,抓住气候变化与全球减灾热的机遇,努力使环境学科的发展适应全球主流政策,按市场机制的发展模式,开发新技术,推动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实现。为此有必要在战略环评中纳入适应气候变化的内容,从战略高度评价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计划。

(一)国际社会关于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

由于过去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气候变暖已不可避免,有必要采取适应措施以应对变暖所造成的影响。目前我们尚未对适应的限制因素或成本有清晰的了解,还因为有效适应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地理的和气候的风险因子。也取决于制度、政治和财政方面的制约。虽然多数技术和策略已被一些国家了解并得到开发,但已有的评估并未指出,各种措施选择是如何有效降低风险的,特别是在变暖更厉害、影响更严重的情况下以及脆弱群体的反应。此外,履行适应措施在环境、经济、信息、社会、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特别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适应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非气候压力的出现会加剧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例如气候波动和气候灾害、不能公平地获取资源并导致贫穷、无法保障的粮食安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冲突以及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等。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不仅取决于气候变化,还取决于发展途径。在不同情景下,地区之间在人口、收入和技术发展上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而这些因素通常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程度起到很大的决定性作用。在中高排放情景(以人均收入较低、人口增长巨大为特征)下预估的受影响人口数量相当大。

可持续发展能够降低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气候变化也能阻碍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提高适应能力并增强恢复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够降低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然而,目前几乎还没有促进可持续发展计划把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或提高适应能力明确地纳入其中。

(二)国际社会关于气候变化响应的行动

现在已针对观测到的和预估的气候变化采取了部分适应措施,但仍有限。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适应已有和未来气候变化的证据被观测到。例如,在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中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因素,如在青藏铁路设计和建设中考虑了未来气候变暖对冻土地带路基的影响。

兼顾适应和减缓的措施,最能够降低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风险。提高适应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把气候变化影响纳入到发展规划中予以考虑,如通过“把适应措施包含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基础设施设计中”,“把降低脆弱性的措施包含在现有的降低灾害风险策略中”等方式。

气候变化影响造成的损失将因全球温度的不断升高而逐年增加。IPCC评估清楚地表明,未来温度升高不足1℃-3℃的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是混合的,但会增加适应成本。然而,如果温度升高超过约3℃,很可能所有区域不利影响更为严重,而发展中国家预期会承受大部分损失。如果变暧4℃,全球平均损失可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制定针对不同阶段影响的应对措施。

如何把适应气候变化纳入战略环评

(一)战略环评和气候变化

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气候变化问题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气候变化:包括对已有变化的评估和对未来变化的预测。这些变化包括海平面上升、温度和降雨的变化、极端事件(如暴风雨和干旱事件)发生频率的变化。

影响复杂:气候变化无疑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类型和强度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也不一致。

适应措施:气候变化影响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采取怎样的适应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改善洪水风险管理和防止在海平面上升地段建设不合适的建筑。

减缓措施:人类采取的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的直接行动,特别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建筑物的绝热效果,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等。

人类共识:未来的人为活动必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战略环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战略环评中开展评价气候变化对规划的影响不同于评估其他方面的影响。首先,气候变化是多种原因复合累计效应的结果,是多种活动(包括人类活动)累积产生的效果,虽然每一个单独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很有限,但是这些有限的影响累积起来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其次,在战略环评中一般需要考虑下面两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重要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对规划所产生的影响及约束(一般在战略环评前言部分描述);规划对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一般在战略环评的预测和评估阶段)。

(三)与气候变化一致的目标和指标:气候变化基准的描述和监测

战略环评的目标和指标中应该包括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相关内容,与可能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目标和指标要一致,并可以实施。

(四)确定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导致的主要问题和约束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影响包括高温的风险,暖冬后的寒潮、干热的夏天、海平面上升,以及洪涝风险的增加、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风暴、干旱等)增加等。这些影响结合其他因子的作用可以导致对以下领域的重要影响。

对水供需和水质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夏季河流水位下降,冬季上升,这一影响可能恶化(或加重)水质问题和水资源问题。

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粮食生产的波动性,使粮食供不应求、全球粮价持续上涨。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夏季的洪涝可能严重影响湿地。温度升高可能影响物种习性,导致物种迁移甚至消亡。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事故和某些疾病对天气非常敏感,热的天气可以加速疾病和病菌的传播。

(五)将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纳入到评价规划中

气候变化的影响只有通过多方面的行动才能得以解决。我国已经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下一步,要优先把减少温室气体的建议纳入到评价规划中。

气候变化应对建议范文5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建议

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人口激增、废气排放、土地遭到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污染、有毒废料污染等情况都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当全球气候发生了变化后,反过来又对水文与水资源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因此,需要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合理的对策来应对。

1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

1.1对水文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气候变化最为明显的表现,全球气温的升高使得一些干旱或是半干旱地区的降雨量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也有所提升,这样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性作用。但是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讲,降雨量的增加会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几率增加。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气温的整体提升,这样会影响到水资源对污染物的分解能力,无法保障水文水资源的质量,进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1.2对供水方面的影响

农业发展、工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对水资源的需求,而全球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区域降水量不平衡的情况发生,进而引起水资源蒸发总量升高,影响了水资源的正常供给状态,更多地使用自然供给方式,减少人工供给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地区的降雨量并没有产生很大变化,如果降低了供给量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全球气候变化会直接对供水方面产生影响。

1.3对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很多情况变化,比如:海平面上升、径流减小、降水分布情况不均匀等,进而影响到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与此同时,人口总量的升高会对水资源的利用产生直接影响,加剧了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南北方人口分布不均匀,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比如:北方人口较多,但是实际水资源的占有量却很少,导致北方干旱缺水情况严重;而南方则水资源较为丰富,甚至一些地区由于降水量的增加而经常发生洪涝灾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水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的难度将会增加。

2降低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建议

2.1强化水资源的供需和管理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供需管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供需管理系统,并定期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及其承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供给和需求处在更加稳定的状态。比如:针对我国北方、西北方降水量较少、容易干旱的地区,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来进行水资源供给,以缓解干旱的情况发生。此外,为了加强水文与水资源的管理,需要对天气情况进行全方面了解,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以便做好预防措施和水资源管理应对措施,避免气象灾害导致降雨量突增而影响了水文水资源的整体管理。

2.2加强节水、高效利用

加强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节约用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水资源的总量和质量,降低污水排放量,降低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够节约成本,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高效用水意识,需要相关部门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呼吁人们在生活过程中节约用水,并进行多渠道开源节流,如:再生水、非传统水源甚至是海水等,都可以将其作为水资源供应。此外,为了节约用水,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来涵养水源,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来避免水资源流失过快,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的含水量,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还可以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2.3加强体制改革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相关人员应当要不断探索水资源变化的实际情况,改善当前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能效。在加强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互动性,以便在对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高效化完成,避免出现管理工作的时滞性。此外,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严格的法律条例来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统一、全面的管理,同时也能够对水资源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降低水文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避免全球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除了上述内容,相关科研人员应当要加大力度展开研究,给予水资源开发管理和利用工作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促进水文水资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有效利用。

2.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上文中已经提到,全球气候变化很可能会导致极端干旱、频繁降水等情况发生。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确保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都能够尊重自然,尊重与水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比如:强化沙漠地带的储水工程建设,有效缓解沙漠化加剧的情况发生;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避免降雨量突增而影响了水资源的总量,造成洪涝灾害。此外,应当要充分调节人类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抗旱、防洪、减灾的理念,做到未雨绸。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干旱、洪涝的情况发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预警急救系统,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控,保证水资源的调度能够满足人类发展与自然的正常发展。如图1所示,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水文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

气候变化应对建议范文6

关键词: 极端事件 全球变暖 判定指标 适应对策

IPCC最新评估报告指出,1880年~2012年期间全球平均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了0.85℃[0.65℃~1.06℃][1]。近百年(1909―2011年)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0.9℃~1.5℃,增温幅度高于全球水平[2]。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发生显著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3]。如2008年初,中国南方地区遭受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此次极端寒冷事件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1500余亿元[4-5]。极端气候事件突发性强,一旦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大,因而受到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拟系统阐述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定义和判定指标,总结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人类应对和适应极端事件变化提供科学基础。

1.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定义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在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段内(一般为一年以内)气候系统出现的异常事件,其核心是天气气候记录或变量超过某一阈值。目前有关“阈值”的确定方法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绝对阈值”和“相对阈值”[6]。

1.1绝对阈值

绝对阈值是以一个特定值为阈值,该阈值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是固定的。如我国气象业务规范中通常把35℃作为判断高温事件的绝对阈值。绝对阈值物理意义明确,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存在区域差异,一个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在另外一个地区可能是正常的。如2003年夏季欧洲出现的超级热浪(日最高气温持续超过30℃),同样的气温记录在赤道地区国家则较为常见,故绝对阈值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2相对阈值

基于统计概率分析计算得到的极端事件判定阈值,称为相对阈值。国际上常用事件发生概率密度函数大于(小于)某一百分位数定义,如IPCC用事件发生概率密度函数小于10%来定义极端寒冷事件。相对阈值的概念更具普遍性和可比性,可确切地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内气候的极端特征。

2.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气候指数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常用事件出现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和覆盖范围等指标描述其特征。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等组织联合成立气候变化监测和指标专家组(ETCCDI),定义27个典型的气候指数(包括16个气温指数和11个降水指数)。我国学者在实际运用中,常用12个气温指数和10个降水指数[7]。这22气候指数的代码、名称和意义见表1和表2。

3.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

1951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极端气候变化存在明显差异[2],[7-9],主要表现在:

(1)自50年代开始,全国范围看,中国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与低温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如寒潮、冷昼、冷夜日数、霜冻日数等,发生频率和强度呈显著减少减弱趋势,寒潮平均频次呈明显减少趋势,霜冻日数显著减少,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有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偏冷的气候极值降低。

(2)区域持续性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影响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后由之前的略显减少趋势变为显著增加趋势;与异常偏暖相关的暖夜、暖昼日数明显增多,暖夜日数增多尤其明显,但高温事件频数和偏热的气候极值未见显著长期趋势。

(3)中国极端强降水日数、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降水量都有增强趋势,极端降水事件趋多,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区域上,年极端强降水日数表现为东北、华北及四川盆地为减小的趋势,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一直到华南则表现为增加趋势。

(4)全国遭受气象干旱的范围呈较明显增加趋势,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增加更显著。

4.对策和建议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应对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8]。面对日益严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如下方面的研究:(1)加强对极端事件的综合监测能力;(2)提高极端事件及其灾害的预警和服务能力;(3)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推动气象灾害应急协调联动工作;(4)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防灾避灾能力。

参考文献:

[1]IPCC.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UK and New York,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2]《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吴绍洪,黄季j,刘燕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利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7-13.

[4]王遵娅,张强,陈峪,等.2008年初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气候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2):63-67.

[5]陈洪滨,范学花.2008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14(3):329-340.

[6]秦大河,张建云,闪淳昌,等.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7]管兆勇,任国玉,龚道溢,等.中国区域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8]翟盘茂,李茂松,高学杰,等.气候变化与灾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9]Zhai P.-M.,A.-J.Sun,F.-M.Ren,et al.,1999:Changes of climate extremes in China.Climatic Change,42(1):20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