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1

民俗、民艺文化白族绕三灵、彝族打歌、汉族花灯;各地的栽秧会、接送本主及本主庙会、婚礼等民俗;民族音乐、舞蹈、雕刻、扎染、刺绣、诗词、楹联、书法、绘画、剪纸、编织、扎制等民间艺术,民族村寨接待点都可认真开发。立足社会,依靠群众、积极引导,大力发展。代表各民族的“一歌一曲一舞”也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文化多元一体化研究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是民族及其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必然前提。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认同、欣赏和包容是民族友好往来的先决条件,各民族对共享的文化即对主流流文化的认同则是国家家统一和稳定的从础。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希望自己的社会成员既能认同本民族文化,同时又能认同一上流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缺乏认同、包容和欣赏的心态往往会导致个体出现不良的心理甚至引起民族冲突。而通过教育手段,一方面保存各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积极的推广主流文化,培养良好的认同态度,正逐渐成为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

文化多元一体化理论界定

1.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而且还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卷入情况等。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这种群体水平的认同一般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意向和群体归属感。虽然认知是态度形成的基础,但是在这四个要素中,态度是最关键的,因而现在有关民族认同的研究都是从态度着手的。而单就态度而言,表现在民族认同上有两种基本的认同模式:即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指民族成员积极、自豪地看待自己的民族,并且为身为民族成员而自豪。表现在意向上,积极的民族认同会使民族成员积极地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以一种充满优越感的姿态看待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相反,具有消极民族认同的个体以一种悲观、颓伤的心态看待本民族的一切,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充满了自卑和羞耻。2.多元一体化格局无论主体民族汉族,还是南诏大理各少数民族都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变迁当中,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递、民族交往,使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不仅主题民族文化吸收了大量的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也引入和融合了许多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一个在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中,多种民族文化并存。汉族通过历史发展最终成为我国的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不仅要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还要认同主流文化;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也要学习主体民族的文化。使本民族文化及其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状况,有利于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化的推进。

当前南诏大理民族文化认同情况

1.认知表现当前南诏大理民族对于主流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起源以及风俗习惯等均有所了解。但对主流文化的了解要稍高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对民族身份认识情况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本民族历史渊源的了解情况依然需要加强,但在民族的风俗节庆的了解较好,认知表现上不存在身份排斥问题,与汉族历史以及节庆风俗的融合情况也较好。2.情感表现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表现非常积极,表现为对自己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归属感,对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及紧迫感。虽然表现出对汉族文化的向往,喜欢学习汉文化、与汉族交往并使用汉语,但对本民族文化依然有深厚的情感。3.意向表现在意向维度上表现为日常生活和交际中较少遵从自族的传统习俗和行为方式,而倾向与汉族的行为方式保持一致。但本民族的饮食、服饰、住房、生活习俗等传承情况较好,在汉族文化下的生活和交际无任何障碍。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2

关键词:学校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1-0077-06

一、文化,民族的“身份证”

文化,就是人类文明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具体反映。文化之于民族,则有内同性与外异性特征。内同者,即本民族的共同文化,是一个民族中全体成员所共有的文化成分。而外异性就是本民族所独有的文化。当然,一个民族具备了某种文化的内同性,并不等于就具有了这种文化的外异性。譬如一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并不等于其他民族不信仰伊斯兰教。但是,文化的外异性则要以文化的内同性为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出发,笔者以为,只有既具有内同性又具有外异性的文化,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所以,对任何一个民族而言,文化在树立其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方面,有巨大的不可替代作用。故,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之提法并不为过。

二、“四足鼎立”,民族文化发展的策略

在本土文化发展策略方面,学界通常是把“保守、激进和兼容”三者并列起来分析论述的,即,所谓的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三条路”。事实上,如果辩证地分析,便发现以上三种路径各有其优点和不足,而且这三条路径并非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当展之全部。

保守者力图文化的原汁原味,这似乎没有大的异议。本文也认为这种愿望是好的,但不利于文化交流,缺乏文化的对外开放,严重的时候有碍于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之发展。

太激进则往往表现出对传统的否定或反叛,甚者我们称之为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笔者经过深思以后认为,目前应用率较高的“后现代”一词,就与文化上的激进主义相似,尤其是中国的有些后现代主义研究者及其实践者,当跳出“后现代”的怪圈后才发现,“后现代”的直接结果便是――既忘掉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根,也忽视了西方文明的传统之源。

关于传统文化的发展策略,多数人持“兼容”态度。兼容的文化发展之路,表面看还真是个好策略,这种发展道路首先能体现出时代的发展特点。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兼容”二字,将会发现新的问题――兼容的结果便是“融合”基础上的“化”――非你非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虽然这种“化”是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之上,但“化”的结果必然是“新事物”,即,新的文化的产生。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中外不同民族、华夏各民族之间的“化”的过程。关于此,有两点必须明确,以防“误读”:一是之前出现的许多中外文化交流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互动。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也是主动自愿地将外来文化“化”于本土传统文化之中。二是中华各民族之间,无论是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从未停止过,以至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形态之形成,就此,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上的一种自觉。当然,也有“化”之过激者――满族语言的濒于流失便是。所以,兼容之道要注意度的把握。

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社会发展很快,这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事实。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强势文化”之于“弱势文化”的影响,是个文化发展方面的挑战,因为,“强势文化”在很多时候都带有潜意识的“殖民”意味,所以,近几年来自全球各个地方的“保护文化遗产”之呼声高涨,也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要保护,从根本意义上讲――想在“全球化”攻势下找到本民族之立脚点,为本民族之文化争得一席之地。就此,笔者认为,民族文化发展策略里还得有第四条路子――“多元并进”,简单地说,就是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其结果将促成多元文化局势的形成。无论哪个民族都不希望自己在世界民族舞台上被人“误认”,所以,民族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显得异常重要。因此,笔者关于民族文化的现展策略问题,提出了保守、激进、兼容和多元并进的“四足鼎立”之论题。关于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欲专门撰文论述,此处不赘。

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民族的文化。各民族文化之“多元并进”,将成为经济全球化之后的文化发展之必由之路。另外,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我国至今仍有许多少数民族尚处在前工业社会发展阶段,未摆脱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弱势”现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要用思辨、发展的眼光对待转型期的文化发展问题。就文化策略问题而言,“保守、激进、兼容和多元并进”应该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不能笼统而简单地判断哪种好,哪种不好,在策略的选择上需要排除个人的好恶,厚此薄彼的做法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我们的目的是努力使各民族文化在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其自身文化的独立,充分体现各民族文化之差异,以平等的理念对待世界他民族音乐文化。

三、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由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报告中指出: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即为可持续发展。结合到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其意义重大。笔者以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如果发展策略得当,完全可以持续发展。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在短期内是可以应对来自西方和国内外“强势文化”之冲击的,少数民族民族音乐文化的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由有二:其一,民族文化可以内化为一种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有其稳定性,不会轻易被他文化所取代;其二,我国的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之现代化过程,是带有政府行为的“计划性变迁”。这种变迁既可以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又能使少数民族保护其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从而在富有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以为,能否使少数民族本土音乐文化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健康发展,其关键便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培养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亲切感、归宿感,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自信与肯定。这或许是本土文化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困境的重要策略。要认识到,没有不受民族特质约束的文化,也没有绝对脱离民族根基的音乐。每个民族都有其灿烂的本土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从个体看或许是一元的,但从全球视野观之则是多元化的“多元并进”。所以,强势文化“无法吃掉别人更取代不了别人”, ①明智之举只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对自身以外的它文化采取认同态度,并在平等的前提下开展双向交流。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中华文化就是由56民族文化的融合共构而成的,其自身即是多元结晶体,所以共享56民族之优秀音乐文化,成为以后我国多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总趋势。

从另一个方面分析,所谓本土的“原汁原味”,也只是研究者或田野工作者的一厢情愿而已,本质上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就那些业已发展或变迁了的少数民族本土音乐文化而言,如果不是寻根式的文化追问,则只要局外人能辨其民族文化所指、局内人认可其民族文化特质即可,无须在细节上深究。这便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变迁问题在认识及评价上应持的思辨态度。

笔者以为,时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多元文化之路有两条:一是广义的,即普通意义上的全球多元音乐文化,在此前提下我们要处理好如何面对来自“西欧中心”之外的外来音乐文化,使得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达到“多元并进”的问题;一是狭义的多元音乐文化,即如何发展我国56个民族,尤其是55个少数民族的本土音乐文化的问题。1995年在“六教会”上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这一理论命题之提出虽在10年之前,但笔者相信,在今天和将来它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何重新认识中华“母语”文化的价值,并在开放性语境中重构自己音乐文化的母语体系,寻求本土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则是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在21世纪所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故本文建议,中国人在迎接外来的多元音乐文化之前,首先应该解决好本土的多元音乐文化之传承与发展问题,尤其是55个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之“母语”体系构建问题,这对民族音乐文化之持续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四、文化,作为特定语境下的自然传承

如何认识我们周围生活中的动态文化现象,并设法保护之,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做法并不一致,通常表现得十分复杂。其实,有过田野工作经历的人一般都有这样的认识:大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已不是纯粹的音乐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通常依附于其他文化事象,使之成为一种与生产、生活、民俗及融为一体的生命活动。正如人类学家内特尔讲的:“在许多文化中是没有‘音乐’概念的,更需指出的是,事实上世界不同文化以许多不同方式进行声音世界的分类。”②而针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大概可以采取民间和学校教育之多层次发展路径。民间传承――语境性的自然传承,这是一种在各民族内部早已采用,并被高度认可的传承方法――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法,我把它视为一种文化的自觉行为。但根据目前社会发展趋势,这种文化的自觉行为之传承,其范围会越来越小,潜力不会太大。

少数民族的本土音乐文化活动,其内涵不在于形式,而突出表现在文化意义的展现与诠释上。各民族对“音乐”的理解有别,大多数民族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纯属于特定语境下的自然发生,多用口传的方式将内心的体验外化为一种声音即兴表达出来。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种直接的交流与创造,其音乐行为都是自然生成的,并与特定的时间、地点等文化语境紧密相联,朴素的哲学观和潜在的人文目的尽显其中。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以及节庆习俗是一个民族对世界存在方式的一种独特认识,具有娱人娱神、祈生御死等特定文化内涵,对本土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笔者将其文化功能概括为两个方面:首先,提供了接受社会文化传承的场所,这种场所无形中成为大规模灌输超自然之精神内涵的主要途径;其次,这种活动隐含着用言语难以表达的社会价值观,许多民族就是用这样的自发性活动来协调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朴素关系。

五、文化,关于导向性的学校音乐教育

正如樊祖荫先生所言:“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整体而言,是以西欧音乐为主,辅之以汉族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缺乏研究,更少纳入音乐教育的基本课程”。由于历史、社会、经济、教育等的影响,与汉族音乐的研究相比,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则一直处于滞后状态。③就音乐教育而言,因受“西欧音乐中心”的影响太深,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缺少应有的民族特色,这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方面显得更加显著。到目前为止,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仍然处在边缘地位。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对少数民族音乐不重视,充其量也就是在介绍汉族音乐时零星地听赏一两个少数民族音乐片段而已。就笔者了解,无法开课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缺乏相应的师资,二是缺乏少数民族音乐的音响资料。由于课程设置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缺席”,使得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音乐观念上也以“西方为正宗”,对本土音乐语言缺乏认同。在这样的音乐教育背景下,对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产生诸如“原始”、“落后”等非理性认识或“误读”则是必然的。

笔者相信,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实现少数民族本土音乐的规模化传承,有其先天的优越性。这是因为,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文化载体,是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正如魏煌先生所认为的那样,“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学校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一整套完备的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种形式是任何手段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而,若系统、全面地实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战略,非学校教育莫属”。④当一种文化形态,包括音乐文化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对构成各民族本土音乐文化的全部组成部分予以全面反映,是我国实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绝不可忽视。综观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无论其教育观如何表述,有一点是共同的――都强调本土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著名的柯达伊、奥尔夫、铃木镇一等音乐教学法,无一不是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之基础上的。这,足以证明,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下面就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具体传承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政府要进一步鼓励、支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办地方性的民族歌手、乐手班及民间性的乐社及相关的艺术节等赛事。在这方面广西和云南走在了前面,各方面也做得比较到位,有些乐社的活动得到海外人士的资助。如,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云南民族文化传习所(1994.1-2000.9)、大理南雅音乐社、大理三塔古乐社、南诏古乐会、云南丽江下束河村东巴舞谱传承学校及纳西大研古乐团,等影响较大。⑤

第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利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的人才优势,面向全国指令性地开办短期培训班。培训的对象可以分为高等院校、中学及小学的相关教师等。师资是个重要问题,而我们现有的师资绝大部分是在以西方传统音乐体系为基础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在理念上受“西欧音乐中心”之影响深刻,其知识结构难以调整、拓宽,这样的师资是难以讲清少数民族音乐的,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母语来进行教学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师资结构和教师培养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可以利用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人才及所处的生态优势,在这些艺术院校集中开设相关的少数民族本土音乐文化课程,培养相应的教育人才,然后帮带全国高等艺术、师范院校,以培养合格的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人才。这是一个比较紧迫的工作任务。在全国的大、中、小学普及少数民族音乐及其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既可以培养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民族情感,还可以树立学生平等地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认知观。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尚需时间,关键是先要迈出这第一步。在这方面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带了个好头,该校是全国第一所完全系统地把少数民族的一种器乐、声乐形式作为专业院校的一个专业来办的高等艺术院校。⑥

第三,教育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启动相关课题的研究,把过去的20多年或更长时间的研究积累转化为科学、系统的少数民族音乐(声像)教材,有利于相关课程的开设。民族地方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地方教材,就此,有些地方的中小学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值得肯定。

第四,要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我们设置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少数民族的常识以及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欣赏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来培养他们对待不同文化的平等认知态度,以打破少数民族音乐落后于汉族音乐或欧洲音乐的过时观念。这,不仅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必须,同时也符合全球化趋势下的世界各国、各民族本土音乐文化之发展潮流。2004年12月,教育部教体艺下发了[2004]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此通知中,明确指出“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必修课(约1000-1200学时,55-60学分),选修课(约810学时,45学分),地方和学校课程(约180学时,10学分)。有关“地方和学校课程”设置一栏中,建议“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通过对以上所列数据之分析,笔者以为今后修改“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时,有必要将“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学时及学分比例增大,这是今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所趋。课程的设置可先考虑以下两方面:一是“少数民族音乐历史与作品赏析”;一是“少数民族音乐采风”。关于前者大家基本上是认同的;后者的意义强调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离不开田野工作,哪怕是极少的,也会十分见效。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离不开对不同民族的常识性了解及其典型文化的学习,我们若能通过“采风”要进入到活的民族音乐文化之中,则可探索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真正奥秘之所在。这种“课堂――田野”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模式,不论是教是学,相信效果都会很好。当然,如果时机还不成熟,“我们能否把当地的歌师、乐师们请进我们的课堂?能否把他们的艺术纳入到我们的教学计划?”⑦这种教学在过去的中央、中国及上海等音乐学院是有的,但多数院校做得并不理想。

第五,要给非专业大学生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欣赏”方面的公共选修课。就此,笔者所在的温州大学已经启动该课程。2005年我尝试着开设了公选课――“少数民族音乐与文化”。开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对这门课的感兴趣程度与他们对少数民族基本常识的了解程度极不相称,这是我始料未及的。静下心来我不断在反思着一个问题,我国的教育究竟缺了什么?高等教育不注重人文课程,这是教育决策部门的失误,是教育者的失职。人文精神的修炼是一个低调的漫长过程,我们必须得回到人文教育这个原点上来。

总之,经济全球化后的文化发展将趋于多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课题尚待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去不断加深了解和认识。但有一点我们相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选择――一条可持续的道路,只要努力,我们的民族音乐生态环境会得到很好的保护,本土的音乐文化会得到交流与发展,而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注释:

①④ 魏煌.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2002,(1):10,

② 转引自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中国音乐,1996,(增刊):172.

③ 详细情况可参考乌兰杰先生撰写的“歌海泛舟话今昔―20世纪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概况”[J].文艺理论研究,1999,(2):129―136.

沈恰.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评介(1950―2000)[J],音乐与表演,2005,(1):1―14.

⑤ 范西姆.弘扬民族音乐艺术的一项重要举措[J].中国音乐,1990,(2).

杜庆云.田丰和云南民族文化传习所[J].人民音乐,1997,(4):24―25.

周凯模.云南大理古乐寻访[J]. 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编.音乐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41.30.23.

周凯模.文化资源和不离本土的传习模式[J].“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国际高级研讨会”[M]. 1999,9.

⑥ 隶月,寒山.贵州民族音乐教育述评[J].中国音乐学,1998,(2).

⑦ 赵红柔.美国夏威夷大学民族音乐学专业印象[J].中国音乐,2004,(4):33.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Culture in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Wang Wentao

Abstrac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treasure ,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development , formed in history and passed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Without exception, every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its own speciality and potential value. H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a focus as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ulti-exist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only way f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China and makes five proposition for it.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3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4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华文化认同

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它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才谈得上其他的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肩负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重任和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更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认同状况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教育是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手段,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负有重要使命,本文拟探讨民族院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加强中华文化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以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实现高度认同。民族院校要通过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主渠道,加强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坚持指导思想。

理论思维不仅对国家还是民族都很重要。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是让他们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年龄阶段,也是他们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多种文化正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这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影响。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指导思想认同的教育,并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已取得成效,但同时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等。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他们,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和理想信念,要使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凝聚、融合少数民族大学生,使他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

(三)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注重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国主义精神,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要引导大学生在法治轨道上表达爱国热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让他们学会科学分析、全面思考,积极引导他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态度上认同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的积极性。其次,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广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结合。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各民族所共有的传统节庆日,各民族自身所特有的重要节日及学校所开展的特色重大庆典日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各种主题活动、学生的社团活动、各种文艺演出及相关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等载体贯穿其中,在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理念

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多元性”的中华文化特点,与此同时,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又都同属于中华文化,也就是“一体性”。因此,在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中,如何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当前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民族院校要通过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构建大学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理念。

(一)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被打上时代的民族烙印,反映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观念。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中华文化既有共同之处,又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各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形成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对该民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为各民族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奠定了基础。不同民族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自己具有的独特文化,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成员的感情寄托,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各民族相对稳定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及民族素质,共同的文化是维系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的精神纽带,也是维系各民族关系的情感依托。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各少数民族在加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尊重和认同“共性”的文化。

(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

无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必然要根植于包括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念不仅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同时,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流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要做到“美人之美”。

(三)加强民族文化政策的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文化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从1984年到2009年期间,政府相继出台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这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从而为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营造中华文化认同的校园文化

民族院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为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提供“润物细无声”的环境。

(一)在校园建设中融进中华文化元素。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添加中华文化的元素,如修建中华文化墙,展示优秀的中华文化;在教室或图书馆悬挂经典诗歌等。把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投入,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及各项载体的建设都要依靠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民族文化进大学校园的必要资金投入。

(二)开展丰富的中华文化方面的活印

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院校要通过社团活动将中华文化浸润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中,如邀请专家开展中华文化主题讲座,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组织经典原著读书活动,或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利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多种媒体,让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民族文化,加强对彼此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全力营造既能有效弘扬主旋律又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信息管理,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在网络化时代,由于传教者和受教者所具有的广泛性和主动性,使得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面临新的问题。在网络世界中,文化的多重界限正在慢慢消失,由此带来的各种具有自身模糊性的亚文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高校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大学校园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手段和日益丰富的信息存储。另一方面使得负面信息有了市场。加强校园文化主体网站建设,用正确地、健康的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加强主旋律在互联网上的正面宣传。同时,加强对学校党报、广播、电子公告牌、校园网、校园论坛、学校沙龙等学校主流宣传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搞好网络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有效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四)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自己的个性。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育方面的改革正在进行,出现了某些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加大。由于他们过去成长、生活在本民族地区,在当地及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大多继承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及文化传统,有自己较稳定的民族意识。进入高校后,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层次和个人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本民族意识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种民族心理会使他们特别关注本民族的语言、传统习俗等能否得到他人应有的尊重。因此,民族院校要营造出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中坚力量。

注释:

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徐柏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金炳镐.民族理论前沿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5]徐柏才,姚上海.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6][8]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7]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10][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2]程霞.民族地区文化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4).

[13]王代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J].思想理论双月刊.2007(6).

[14]魏卓然.转型期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国传统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构成要素,一个民族的服饰反映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文化,湘西服饰图案是时代的产物,其民族服饰图案的起源及内涵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本身来说,民族图案是一个历史范畴,本民族的历史历程和生活的条件决定了的图案艺术创作特色,这种特色往往在图案的表现手法和图案内容运用时,形成某种固定的规范和审美倾向。从现在的设计角度来看,一切造型是先建立在视察,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只有当人们的感观和认识到一定程度,才开始了主动提取创造。湘西各少数民族世代流传图案的造型一方面在时间的洗礼中采纳或消亡、传承或淘汰,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具有完美构图、和谐色彩的图案才留下来,最终成为千百年来世代流传的经典;另一方面只有在满足一种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图案才会被它的民众所接受,这种接受主要是在情感上,它中间含蓄某种文化的精髓。湘西民族服饰图案的视觉情感语汇极其丰富,洞察民族服饰图案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民族服饰图案造型的特殊性意义,民族服饰图案文化的历史源流。在此基础上研究湘西少数民族服饰路图案文化的视觉情感语义传达,捕捉民族服饰图案情感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及通过其造型、色彩、材料等呈现出来的浓烈、粗犷、直白、简朴、纯真等特有的性格,多视点、多视向反映潜在的情感意蕴。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民族图案,流传的中国太极阴阳哲学的宇宙观、中华民族习惯、中国传统等对民族服饰图案文化的深远影响。阐述湘西民族服饰图案文化体系与中国传统美学哲学的互溶性。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五溪。五溪乃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 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湘西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造型及色彩搭配,反映了勤劳智慧的湘西各少数民族超凡的艺术概括和对装饰艺术的大胆追求,成为视觉情感语义传达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湘西民族服饰色彩表现特点湘西民间美术的色彩情调与该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观念相重叠,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态度、价值标准、审美情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亲和力。正是这种对民族文化的亲切认同感,使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和文化内涵的民间美术色彩有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它的应用,将进一步折射出人们的审美心理和习俗,体现出人们的化设计需求。

二、色彩表现的自由性、主观性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意识决定了在中国绘画中表达的一种悟性的出现,并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具有自身独特意义的艺术特点。这一点在湘西少数民族的色彩表现手法上表现得也更为淋漓尽致,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大特征之一。湘西少数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是来自于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大自然中的事物,但是在具体的表达上,却又没有任何一个刻画对象是在对事物真实的模仿基础上实现的。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56个民族劳动创造,生生不息。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花样之繁,无不让人惊叹,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星星,一直闪闪发光。

服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族群的标志,它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可分割。少数民族民俗服饰其独特的背景、特点、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形态,充分揭示了蕴藏在少数民族服饰中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审美情操和精神追求等深层次的寓意。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6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 法律多元化 少数民族立法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是由不同族群、不同民族语言和不同构成的多元文化共同体。而多元文化主义能在加拿大本土实现制度化,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入宪法,其中社会自由主义思潮为此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意识基础。

此过程是加拿大政府根据国际和国内局势演变,从维护民族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民族政策做出适当调整的过程,也是国内英法两裔之间相互协调获得官方认可,土著民族的权力诉求以及移民群体整合的过程。加拿大的民族文化政策经历了从“盎格鲁·撒克逊化”的“一元同化”、英裔和法裔为主导的“二元熔炉文化”,到“多元文化主义”的演变过程。不同的“文化”在一系列司法和立法的保护下,争取到了自己的平等地位,使多元化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权力术语。

我国也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语言,与加拿的民族构成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加拿大的民族文化政策中吸取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民族文化政策,为我国的民族立法和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提供参考。

多元文化主义的涵义

当代西方文论家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求从全方位对该理论做出客观和准确的阐述。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分析,他们认为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应在国际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待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分析,他们认为当今各种文化已呈现表层化趋势,不确定性和弥散性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的局面。

加拿大学者克林·坎贝尔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认为加拿大是由许多民族和少数民族群体组成的,作为群体,他们在介入财富和社会资源都是平等的。”①查尔斯·泰勒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就是一种“承认的政治”。②虽然以上说法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解释角度不同,但都概括出了其本质就是一种在自由主义框架内以寻求族群平等与共存为目标、以承认族群权利为核心的政治思潮与理论。③

与其它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相比,加拿大实行的文化政策具有本土性和独特性。加拿大政府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认定英语和法语同时为官方语言,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但不认定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为主流和正统的文化,这就是所谓的“二元对多元”,即“双语框架下的多元文化政策”。

多元文化主义的法制化过程

笔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能在加拿大法制化基于以皮埃尔·特鲁多为首的政府当局为缓和尖锐的民族冲突而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因此加拿大双语框架下的多元文化政策烙上了皮埃尔·特鲁多的印记。皮埃尔·特鲁多在处理魁北克民族问题上所提出的口号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公正社会”,以此得到新移民和原住民的支持,达到建立统一联邦国家的政治目标。多元文化主义在加拿大的演进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二战后至1971年,此为前官方政策时期。这段时期内,加拿大努力在国家政策上废除民族歧视和去掉殖民主义痕迹,逐渐向承认民族多元化过渡。第二个阶段是从1971年至1982年正式将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官方民族政策写入宪法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民族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维护了各族群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20世纪末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作用开始转向,大众不再信服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对理论本身所存在的各种矛盾提出质疑。现阶段人们对各自的民族身份认同产生了质疑,所以政策也就转向“融合性的多元文化主义”,为了缓和身份认同危机,加拿大政府提倡“包容的公民身份”。

多元文化主义中法律的角色定义

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多元文化主义关注的主体必然是如何协调多民族国家内的民族关系,以及不同民族群体如何共存的问题。④人民也倾向用此观点来处理各种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和身份独立性。多元文化主义是宗教和教育等领域实施各项政策的指导思想,然而在法律领域,多元文化主义的角色定义则相对模糊,在实际的司法案件中,多元文化主义的主张通常被悬置。司法机构通常用一种单一的、普世主义的“一元国家法”来同化各种民族文化差异。但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到来,“一元化”的主张逐渐被结构,文化多元化等主张占据上风,提倡每个文化群体都应该努力获得身份认同。这在司法实践中,无疑给司法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最高法院的熟悉大法官布莱恩—迪克逊凭借他对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理解,通过诠释来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这对后来加拿大法律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锡克教警员头巾案为例,一名加拿大锡克教警员遵循本民族的传统坚持在巡逻中佩戴具有民族特色的头巾,而这一要求却遭到警队的严厉拒绝。因为根据加拿大法律,骑警应佩戴皇家骑警的正式头盔。最后他向司法机构提出申述,宣称警察机构应该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案件的结果是司法机构允许锡克教骑警可以在巡逻时佩戴头巾。当然大众还是普遍对案件的结果持反对态度,认为任何民族的成员都应该遵守国家法律。这个案件结果引起大众对司法系统的争议,也对传统的法律体制提出了质疑: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正统的法律观念通过公平的方式来承认不同的社会文化身份,对不同文化群体的纠纷进行公平的司法裁决呢?⑤每个民族和社会群体都在各自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文化理念,尽管西方社会一贯主张民主和自由,但法律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受到大众和政府的极大关注,要完全实现多元化存在很大障碍,法律在多元文化主义的版图里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多元文化主义应该怎样升华至国家意识形态和融入到国家司法系统中来?毋庸置疑,法律多元化的事实在加拿大是被官方所认可的,普通法、大陆法等传统法律被民众普遍接受,但土著人以及一些少数族群的法律观点却并不为被大众和司法机构普遍接受,在实际的司法行为中不可避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从某种程度上看,法律领域在多元文化主义的体系中未能找寻到与之相对应的理论价值。虽然在实际的案件中,法官也承认少数族群法律体系的合法地位,但大众还是认为所有的民众应规范在统一的法律体制下,这一观点已根深蒂固到大众的意识理念中,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司法体系融入到文化马赛克的政策中。

多元文化主义对中国民族政策的启示

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文化之间相互促进和发展。虽然政府并未对国家的文化政策形成官方描述,但是事实上社会已经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现象,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加拿大的文化政策。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意识形态迥异,且加拿大土生土长的多元文化主义有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我国对多元文化主义断不可全盘照搬照抄。只能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吸收多元文化主义有益成分与我国本土情况相结合。我国要处理好“多元”和“一体”的关系,才能在的关系中把握住平衡点,促进各民族文化和谐共生。

不同的族群文化是否应该在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下得到平等对待并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笔者认为,我国无法将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直接移植过来,因为缺乏自由主义的社会根基。对加拿大的多元主义可借鉴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多元”上,我国现阶段应秉承“差异颂扬”的政策,即维护族群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应该仅是文化表象上的呈现,而是如何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使少数民族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来维护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提高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和他们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增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豪感,最终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

多元文化主义在加拿大经过一系列演变最终制度化,成为一种基本文化政策被大众接受,但同时也对加拿大的司法制度提出了挑战,反映了法律在多元文化主义的版图内模糊的角色定义。我国可以从加拿大的民族政策中吸取其适宜的部分,为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文化权利以及为少数民族立法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Campell: Parties, Leaders, and ideologies in Canada, New York: McGraw —Hill Ryerson Limited, 1996, p139.

②Galzer:N. We are All Multiculturalism Now,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46.

③常士闫:“超越多元文化主义:对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反思”,《世界民族》,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