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1

1.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扩展知识。虽然大学英语基础教学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高年级的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无论是在英语教学方面还是商务知识方面,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学习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于金融院校的商务英语学生来说,商务知识包括外贸、外事、金融、会计等多学科的专门知识,而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中只能传授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而对于大量的专业知识和随着时代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是无法传授给学生的,这势必造成学生在涉猎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2.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商务英语系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外贸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这些工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时代的发展也需要人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否则将被历史所淘汰。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使用网络的学校也只是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源,或将网络作为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的工具,并没有将无限的网络资源充分进行利用,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以传统方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那就是考试成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和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这种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同时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牢固的商务方面专业知识的高科技人才,对学习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落后的评价机制已阻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以LBL为主,PBL为辅扩展专业知识。商务英语专业主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和商贸专业知识。以金融院校为例,学生必须掌握英语方面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以及外贸、金融和财会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来说,LBL教学法的优势明显,所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时间分配方面,以课堂传授为主。为了扩展学生的英语和商务专业方面的知识,教师还应该根据所学的内容,提出关于金融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借助图书馆和网络查找资料,通过论文、讨论、演讲和做PPT课件等方式完成作业,从而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

2.将LBL和PLB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准备不同的问题,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问题。同时,教师应在课堂教授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于将要解决的问题的深度和难度有一定的了解。每个小组应按照合理的步骤,既选择问题、提出计划、执行计划、总结成果、交流经验、作出评价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不仅提高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还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培养方案 岗位需求 学习能力

通常高等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其主要职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院校不仅要培养一批具有一流基础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水平的科学家、研究员和开发工程师,而且更需要培养出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与工艺管理技术的应用型人、复合型人才。北京城市学院培养的学生定位在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应用就必须要立足社会需要、立足于相关企业的实际需要。

一、以往培养方案的问题

(一)不结合实际,泛泛而谈

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满足现实的金融行业岗位需求。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金融行业进一步的发展,但是金融行业的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金融行业人才培养问题,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有高层次的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试图建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显然不太符合现实,尤其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结合现实的岗位需求。而在以往的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很少结合实际需求,闭门造车现象较多,再就是直接将其他高校的培养方案拿来,略加修改,结果既不符合学校的培养特色,也不符合对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二)缺乏动态跟踪变化,调整缓慢

北京城城市学院培养的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北京地区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各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金融人才尤其是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各家银行因为特色不同,对我校的学生的需求和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各银行等金融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要求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有必要定期进行跟踪,然后动态的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期满足其需要。以往的培养方案,一旦制定,调整空间不大,而且连续几年的培养方案的变化不大,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三)缺乏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

以往的培养方案在能力培养上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实践和课堂。实践主要是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等方面,课堂教学主要是面授,总体的教学时间安排上在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在所有的这些设计上,效果的好坏来源于学生和老师的交点,但在课堂和简单的实习实训中所能掌握的能力和知识是相当有限的,唯有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大课堂中不断的吸收新的能量来提升自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岗位需求调查的结果分析

通过对北京市部分银行、证券公司、其他金融机构以及部分单位的财务岗位的调研和访谈,同时对最近两年已经毕业的金融本科学生进行了跟踪反馈,主要有以下结论:

(一)普遍对学生的工作能力认可,尤其是动手能力

大多数被调查单位认为目前金融专业本科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工作和实践经验和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沟通能力、工作态度也较受关注。但由于北京城市学院培养的学生目标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能力上培养上一直是个重要特点,进入工作岗位能够很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在期望值上,相对其他院校的学生相对比较低,能够有比较好的工作态度。因此进入工作岗位都能得到单位的认可。

(二)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中间层次人才缺失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呈现出高端人才需求旺盛,但高端人才的培养学校也比较多,而在就业方面上又不愿意屈就,竞争压力很大。低端人才需求也很多,呈现出就业门槛越低,竞争越激烈。而高层次的人才不愿意屈就同时低端人才又不够条件,进而导致中间层次的人才相对缺失。

(三)应夯实基础,宽泛的知识背景

学校的责任就是把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学校不应该为学生指定未来。关于课程学习,可以分为基础课程和提升课程。基础课程就是常规的基础知识学习课程。提升课程,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不限标准与框架、案例式的、互动讨论的模式。在用人单位的调研过程中,普遍认为北京城市学院的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上,存在广度和深度的一定程度的不足,有时候工作变动和业务变化需要较长时间去适应。

(四)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习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各种业务和产品不断推出,在岗位需求上要求员工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习能力方面。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业务都学会掌握,而且一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作过程的实际操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企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可能更偏重选择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这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推出了新的方向,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拔部分学生进行知识层面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有意识培养一定学习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新的要求。

(五)其他方面要求

与专家研讨,来自银行和证券公司等行业专家,分别从自身行业的需求出发,结合以往在该单位工作的毕业生的表现情况,在其他方面有以下要求: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基本素质、能力和仪态仪表;计算机软件、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日常的应用文的写作也很重要;可以增加在企业正式状态的实习实训,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财务方面的知识应当强化,适当减少英语的学习时间。以上均为培养方案的改进提出了很好的方向。

三、培养方案的三维模型构建

通过对以往培养方案和岗位需求的调研分析,提出了构建新的培养方案的三维模型,主要从借力、筑场和构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图2)

借力主要是实习实训实践方面,必须要借外来的企业单位的资源。利用企业单位的实习机会,让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其他相关能力,比如沟通能力等;实训主要是在学校进行,把校外的有行业经验的专家请进来对学生进行讲授。这个方面的培养是有一定的成效的。无论是企业单位的反馈的结果还是学生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北京城市学院的学生到岗位后上手快,因此这个方面的培养需要强化,系统化改善,保持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

筑场主要是筑学习场,一直以来北京城市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课时分配上侧重于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一方面总体课时有限,另一方面为就业考虑。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上,为了突出特色,很多课程进行调整,导致的结果是银行方向的学生证券类的课程较少,证券方向的学生学习银行类的课程就少。但从企业单位调研反馈的结果可以看出,普遍要求厚基础,宽泛的知识面。尤其调研专家提到不要给学生设定未来,其实学生将来工作到底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清楚,因此要设一个较为宽泛的知识体系结构。

构势主要是在保证实践教学和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引导。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金融本科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想多学习知识,提高自身水平的一部分学生,通过选拔的方式,选出来进行知识层面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有意识培养一定学习创新能力。

四、三维培养方案的实践设计

全面提升学生的层次水平较难,但部分提升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在整个年级5个专业方向上选拔30人,组建精英班。金融精英班以专业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相结合为原则设置培养方案。重点从素质、知识和能力三方面阐述精英班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岗位要求,并结合三维模型进行课程设计安排。

“金融精英班”的培养特色可以概括为“文凭+证书+能力”培养模式的职业化,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和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择优选拔、小班管理

精英班拟于大二第一学期组班,生源从经管学部大二金融本科生中公开选拔,选拔标准由校内外专家共同制定,要求入选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基本素养,并通过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测评。精英班实行小班管理,规模在30人左右,保证教学质量优质高效。

(二)导师制培养、师资雄厚

精英班为独立行政班,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导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注重个性化的培养。学生既可以享受全程式的一对一的导师辅导,还可以利用导师组的平台,与更多的导师交流学习。精英班主干专业课由校内骨干教师与校外管理经验丰富的银行、证券业内人士授课,学生将更多地获得与银行高管、证券投资专家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三)按行业需求设置课程,授课方式灵活

精英班课程根据行业需求设置调整,突出实用原则,由用人单位提出要求和建议,学校教务进行统筹安排。课程设置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时间和内容上保证学生在毕业前掌握用人单位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通过相关课程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程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小班上课的管理优势,通过课堂讲授、短期培训、讲座、研讨会、实地参观、实习实训等形式实现培养目标。

(四)精英班的学制、学位

精英班学制两年。因为授课的需要,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政班,虽然改变每个学生的原有方向名称,但并不改变原有专业名称和获得学位名称。

通过选拔部分学生,组建精英班,使其显示出来,进而给其他同学带来一定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有利于整体学习氛围的进一步改善。构建培养方案的三维模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有条件的提高北京城市学院金融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层次,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逐步提升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刘艳梅.我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考试周刊[J],2011,(30).

[2]董萍.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山东英才学院学报[J].2010,(03).

[3]李伟,钟昆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4]方玉娉,陈秀梅.我国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国电力教育[J].2010,(6).

[5]牟晓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创新研究.经济教育[J].2011,(5).

[6]杨玉浩,林楠.基于培养方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2011,(5).

[7]陈文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J].2011,(1).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金融信息服务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41-02

一、引言

互联网产业与金融行业结合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首只基于互联网的基金产品――余额宝,在短时间内成为国内单只规模最大的基金。[1]这对传统金融行业在经营业务和经营管理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传统金融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和互联网产业融合,这使同时具有计算机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企业争夺的焦点。

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服务工程学院从2008年成立,便率先开始培养具备计算机专业和金融专业的金融信息服务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的创新模式。本文结合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在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方面的实践,借鉴国内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提出了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为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培养优质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二、我国金融信息服务人才的需求

1.金融信息服务人才需求主体。对于金融信息服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两大类: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金融信息服务人才需求主要来自于金融服务外包行业,主要包括四类企业:第一类是国际金融机构在华的离岸运营中心,如汇丰、花旗、摩根大通、道富等;第二类是具有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跨国服务外包提供商,包括IBM、埃森哲和毕博等;第三类是国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如后台服务中心;第四类是有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国内服务外包提供商,如浙大网新、软通动力和文思海辉等。[3]而更具发展潜力的是互联网金融方向,包括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传统金融企业都在积极地拥抱互联网产业,这使未来对于金融信息服务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金融信息服务人才需求特点。根据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特点,金融信息服务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一些特点:(1)计算机知识和金融知识交叉融合的能力。在掌握计算机和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能对两方面知识进行融会贯通。(2)金融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被应用到金融业务的各个方面,如客户交易行为和模式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对于学生金融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3)具备国际视野和外语技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往往会要求人才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外语沟通交流能力。而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也会对人才提出相应的要求。因此了解外国文化、国际商业知识和法律,掌握英语或是日语等外语,会极大地增强人才的竞争力。(4)具有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体现在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在适应当前金融产业所必须具备的。

当前我国以计算机专业或是金融专业为主的单专业教育体系,无论在专业内容上,还是在教学体系构建上,都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的要求。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挑战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了两个专业(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4]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是在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增加金融和财会等专业知识,通过双专业交融,使学生能形成新的知识、新的思维方法和新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具有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更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与思想起源于世界各国高校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的界限及框架,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以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并成立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5]但是复合型人才培养也对培养模式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

1.双专业培养的方向选择。传统单专业设置使学生能专注于一个专业进行深度的学习。双专业设置会使学生在学业进展过程中面临专业方向和专业重点的选择,而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学业负担也会比单专业的学生压力大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学生对课程外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兴趣培养。因此合理设计专业课程,使学生既知识宽厚,又学有所长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很大挑战。

2.双专业培养的知识更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双专业设置不是两个专业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交叉和融合课程设置来实现对人才的复合能力培养。随着新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涌现,如电子金融、金融数据挖掘、金融数据库等新课程出现,这使需要不断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3.双专业培养的实践挑战。在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一方面一些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如金融信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管理等,授课内容以理论介绍和综述性内容为主,如何使理论授课和项目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好的接触实际,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教学体系设计都是巨大的挑战。

四、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构建

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服务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率先在国内高等教育界探索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跨计算机专业和金融专业的金融服务系,遵照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化要求,贯彻专业学习与综合实训并重,采取“三阶段”式“2+1+1”,即“2年专业基础+1年从业实训+1年企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开阔的国际视野、独特的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6]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模式构建以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为目标,探索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教学队伍、实践体系等五个维度协作创新,不断改进计算机和金融等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下面进一步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1.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在由教师授课为主的“理论导向”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主的“实践导向”模式。[7]在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个人和职业能力、人际沟通和团队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

2.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熟悉金融和财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并具备金融软件开发和应用技能,具有中、高级外语水平和沟通能力,适应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化需求,培养宽视野、复合型的高素质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人才。

3.基于模块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构建上,体现出模块化的特点,通过设置多层次课程模块,使学生既明确专业培养基础,又能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同时在课程模块设置上,既体现出双专业融合的课程特点,又具有双专业自身特色。这有助于学生在具备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兼顾一定的单专业特色和专业深度。在专业模块设置中,还需要体现项目实践和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内容。这样使教学体系能向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方向倾斜,能更加贴近现实环境。

4.构建多层次师资队伍。多层次师资队伍组成包括专职教师、企业教师和外聘教师。专职教师组成又包括了计算机、金融和管理等多个方向,多学科教师形成一个系,有助于形成多学科的交叉和优势互补。同时企业教师为学生带来了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外聘教师主要为外籍教师和行业专家,他们为学生带来了国际视野和外语沟通交流能力。

5.四级实践体系。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尤其重要。这体现在通过构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训练―毕业设计”四级实践体系,使实践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通过四个阶段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使学生能分阶段渐进式的增强实践能力,实现“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螺旋式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构建校外综合实训基地。实践平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五、结语

复合式创新培养模式在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服务工程学院金融服务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专业知识上和综合能力素质上有了明显提高。金融服务系学生多次在“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赛中获得奖项;同时,金融服务系的几届毕业生都被国内外知名的金融机构和服务外包企业录用并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莫易娴,刘仁和.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J].金融教育研究,2014,(3).

[2]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3]韩莉,杨宜.我国高校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5).

[4]潘柳燕.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刍议[J].广西高教研究,2001,(6).

[5]吴向明,余红娜,陈春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4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金融本科 环境 培养目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融本科人才成为当今社会成为最重要也是最紧缺的人才之一,金融本科学生因其数量多在金融教育中受到格外的重视。因此,根据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面临的环境,在对其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的前提下研究改进金融本科教育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面临的理论与市场环境

(一)面临的理论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以银行活动为核心的金融格局,逐渐向以资本市场的融资活动为核心转化,由此以财务决策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微观金融理论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由托宾和马克维茨创建的现资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形成了现代西方金融学的主流学派。

伴随西方金融理论向微观转化的潮流,西方金融教学开始日益重视资产定价、衍生金融工具、货币时间价值等金融经济学的内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金融本科教育也应该适应这一世界金融理论引领的金融教学方向的趋势,使金融本科教育与金融理论的发展保持一致。

(二)面临的市场环境

1. 国内市场环境

从1994年实行新的金融体制以来,我国的金融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较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及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

市场经济改革之后,我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的“大一统”的金融模式解体,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体系:除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1994年又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而且出现了大量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合资银行大量涌入,可以预见:随着入世带来的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伴随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转变,中国的金融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除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做出界定、整顿同业拆借市场、规范货币市场外,当前改革的重点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化和上市以及利率的市场化。这些新变化无一不对金融学本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要求其要能够紧跟时代特征更新知识。

(2)金融市场趋于成熟

我国金融市场经过20多年的锤炼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以银行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市场为核心的货币市场和以股票债券为主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货币资本市场规模的发展壮大,又带来了筹资方式由间接为主转为直接为主,筹资方式多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及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剧。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金融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要求以往金融本科教育中忽视金融市场理论和实务的传统金融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加入与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及技术,以使金融本科教育的内容有多元知识的结构。

2. 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

当前,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伴随这种经济发展潮流,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进程明显在加快,经济领域中对单一性金融人才的需求必将减少,从而增加复合性金融人才,即既懂管理又懂金融的人才和既通英语又懂金融的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的金融本科教育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不断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二、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我国金融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曾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做过几次大的调整。20世纪50年代主要强调培养金融战线的领导干部,60-70年代主要培养又红又专的财经工作者,改革开放以后强调为金融系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普遍定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无疑对金融本科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临新时期金融本科的人才市场需求,这个目标定位显然要加以调整。通过对近几年金融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结合国内外金融业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当今金融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重点培养通才中的专才”较为合适。理由如下:

1. 以“通才”为主要的培养目标

过去我国的金融高等教育基本上属于“专才”教育,这种培养模式比较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当前的经济状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入世6年来金融业越来越开放,这就要求金融本科教育不能只注重某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既要掌握银行的有关知识,也要掌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同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学生还必须掌握大量的国际金融知识,熟悉和了解国际金融的有关原理和规则。因此,金融本科教育必须以“通才”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打造宽厚的基础,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2.市场需求状况要求必须强化“专才”教育

市场需求是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而当前各类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的金融本科教育在“通才”的基础上必须强化“专才”教育。一个专业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的满意程度。当前金融本科生的就业问题存在一种矛盾,一方面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金融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然这与个别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各类企业的不同特点要求金融本科学生在具备丰富金融知识的同时,要根据本企业的业务特点强化某方面的技能。金融专科生较薄弱的金融基础知识使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而更高级别的研究生又因过于侧重理论知识也不适合做具体的金融工作,大量的企业需要的是既有广博的金融知识又在某方面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如金融市场决策,需要金融本科生在具备丰富的知识之后又把“专”的知识学会,在市场决策中专管某项业务,而且决策要正确。所以,我们的金融本科教育仅局限在“通才”培养上还不够,而应该是不论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都是“通才中的专才”。

三、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思考

(一)改革并完善金融本科课程设置,以适应新的培养目标定位

无论是何种培养目标定位,都必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强化或弱化某些教学环节来实现。“通才中的专才”这一金融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设置,总体应以“淡化专业课,强化选修课”为思路。专业课可以保证学生掌握本科阶段必需的基础知识,满足本科阶段“通才”教育这一培养目标,选修课则可以保证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满足“专才”这一目标定位。学生毕业后无非两大去向,一是就业,二是考研。基于这种实际,可在金融学专业上设定多个金融方向,并在各方向上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群体,这样来保证所有本科学生在具备一定金融基础知识的“通才”基础上,既满足部分学生就业的“专才”需求,也满足部分考研学生的“专才”需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新的环境需要

1. 结合专业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当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学后知识又掌握得不牢固,导致“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弊端出现。因此,可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形式教学,如采取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金融学的许多课程如《国际金融市场》、《银行会计》、《证券投资学》等实际上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运用案例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激发兴趣,运用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加强校企联系,建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注重学历这一社会潮流下,各高校的教师队伍基本上由硕士或博士组成。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自身的实践能力却不够丰富,具体到微观的业务操作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之后加大学生校外实习的力度,让学生到实际的金融部门去实习,实现“走出去”的方式。这一方式的实现可通过教师与实际金融部门的课题研究,加强与金融企业的联系,以方便本校学生的实习。同时,还要运用“请进来”的方式,定期聘请金融实际部门的专业人士以办讲座、座谈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和简单的实际业务操作。

(三)在适宜的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以强化金融本科学生的外语能力

中国入世带来的金融开放程度的扩大及金融全球化趋势都要求现代的金融本科人才既要掌握大量金融基础知识,又要强化英语和通晓国际金融惯例,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就是在适宜的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目前双语教学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受到重视,但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在这一探索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一定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课堂容量确定是否进行双语教学,一般来说,课程难易程度适中,学生人数较少的班级适宜推广双语教学;二是要注意加强双语授课教师本身的英语及金融理念的修养,某种程度上这是决定双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三是要注意双语教学选择的教材应以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主,这既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跟踪金融理论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理论知识。

(四)积极筹建金融实验室,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为了达到“通才中的专才”这一目标,除了课程设置上在专业课之外加大选修课的份量来体现以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要有配套的金融实验室来体现。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培养方向建立相应的金融实验室,如模拟银行、模拟股市等。又如在模拟银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会计等理论知识,通过计算机谋求一个职位,模拟银行业务。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学生通过进行业务模拟实践,可增强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扬等.中国金融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洪梅等.关于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思考.全国高等院校金融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2006.4.

[3]王学武.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思考[J].吉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8).

[4]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5]曾康霖等.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M].西南财大出版社,1998.

任务来源:2006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60-02

《金融基础》是一门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是以金融构成要素、金融业务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金融的基础知识、基本业务与基本技能,即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金融基础》相关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尽可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但在《金融基础》教学中目前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在《金融基础》中,充满了各种“概念”、“意义”、“作用”、“程序”等较为抽象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学习、理解《金融基础》课程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实践《金融基础》必要的理论基础。目前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老师传授,学生记忆。如此庞杂的内容使得学生无所适从,也使得学生感到乏味。二是缺乏实践基础,学生不能透彻理解原理。《金融基础》的实务性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原理性知识与实践联系紧密,这就使得对这些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应以一定的实践操作为基础。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光靠抽象的书本传授方法来教学,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交流与教学经验认为,对《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结合小组讨论法,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共同探讨,提高认知能力。在此,笔者就《金融基础》实施教学时如何运用小组讨论法进行阐述分析。

一、实施小组讨论法中“定题”应遵循的原则

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保证。因此,“讨论什么”是关键性的第一步。在拟定这些问题的时候,应遵循下列原则:

1.具体、准确性原则。好的讨论题首先要表述准确,要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所要讨论问题的核心。其次是具有代表性,具体、特定的问题有助于引导讨论的方向。设计问题主要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具有讨论的价值。

2.启发性原则。讨论题要具有启发性,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并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拓展学生的思路。

3.量力性原则。讨论题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在遵循量力性原则基础上进行讨论,会让学生参与的面广,同时又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4.兴趣性原则。在选择讨论题的时候,要注意适当照顾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会进一步积极主动。

二、小组讨论法在《金融基础》教学中的实践

小组讨论法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预先的设计和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1.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时,任务、要求要明确,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设计问题环节要求教师一定要把这段时间中小组要讨论什么,具体有什么要求,通过怎样的合作才能完成,让每个小组都明确。如:讲解第二章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教师叙述“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餐厅打工”的范例,提出问题:文中的留学生的行为有哪些不妥?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道理?教师应事先布置好讨论的时间和发言的具体要求(每小组由谁代表发言、由谁补充、安排发言顺序、发言时间等)。让每个小组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及要求,并指导学生提前搜集和查阅有关资料。

2.人员的分组。分组要科学。讨论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人太多、太少都不利提高讨论的效率。其次,要让学习上属于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同时,组与组之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这样有利于形成各组学习过程的公平竞争,也便于教师的辅导。

3.组织讨论。课堂小组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境的创设(或是背景材料的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讨论时间,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该有特别强烈的以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小组讨论匆匆而过,特别是当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正在热烈讨论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们敷衍了事。

4.教师评价。对小组讨论进行科学的评价十分重要。如果说组织是小组讨论的前提条件,那么科学的评价可以说是小组讨论成功与否的关键,既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小组集体及个人的评价。

三、实施小组讨论的关键

1.讨论的内容要适当。要想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辨,出现真知灼见,讨论问题的选择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比如:我们把学生将来必须面对的成家立业的人生大事作为主线,然后逐步引出信用的产生。提出“信用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它具有哪些特征(由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2.时机要讲究。小组讨论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它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相应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要考虑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目的,认为只有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才设置这个环节,千万不要使之流于形式。

3.要警惕无效参与。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然而,笔者在近期听教师公开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选择几个典型进行透视,以望引起注意:【现象一】有些问题确有小组讨论的必要,但又是学生通过个体学习无法马上解决的,教师又没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查阅有关资料,就立即组织小组讨论。后果:学生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创见,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有悖于教学规律,易让学生形成敷衍了事的习惯。【现象二】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急于归纳总结。后果:学生没有全员参与,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容易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四、实验效果

“小组讨论教学法”在财会专业部分班级实施以来,从与非试验班的对比来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由此可见,“小组讨论教学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能力发展角度来看,试验班学生比非试验班学生强得多。另外,“小组讨论教学法”正在使常规的纯粹的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为学生小组带疑自学、自觉读书、小组研讨、合作解决问题,遇有疑难时才请教老师。从这个角度看,课堂教学的功能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传统的师生单向的、较为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受到冲击。

五、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特别是在《金融基础》教学中适当采用该方法,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金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业务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发展包括持续不断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讨论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因为只有同他人商量之后,才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团体协作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崔双平,王琦.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法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3):91-93.

[2]姚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小组讨论法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63-64.

[3]周香.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