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三都县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01-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nd Use in Sandu County

Yang Shaoping

(Land-use Planning Room of Guizhou Fir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Guiyang 550004,China)

Abstract:Rational use of land resourc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Based on the regional nature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l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the main problems of land utilization in Sandu County were analyzed roundly in this paper.Therefor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sustainable land utiliz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Situation of land utilization;Problems of land utilization;Countermeasures;Sandu County

土地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土地资源面临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同时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和无序的问题又普遍存在,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就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1]。文中简述了贵州省三都县的自然状况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针对县城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对策建议。

1 自然概况

三都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南州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以南的都柳江上游和樟江支流,东面和东南面与黔东南州榕江、雷山两县为邻,南面与荔波县接壤,西面和西北面与独山县、都匀市毗邻,北面与黔东南州丹寨县接界。县境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400~1 000m,山地面积占94%,是典型的山地县。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终年适宜作物生长。土壤共有10个土类,17个亚类,71个土属,310个土种。

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 土地利用类型 县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且复杂,耕地主要有水田和旱地,无水浇地;园地以果园和茶园为主,另外还有其他园地;林地有有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地。牧草地有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和其他牧草地;其他农用地有设施农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城乡建设用地主要有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交通水利用地主要有公路用地、港口码头用地、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其他土地主要有水域、自然保留地。

2.2 土地利用结构特点 根据2009年三都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统计[4],全县各类用地总面积为237 620.12hm2,其中农用200 713.8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4.47%;建设用地

3 331.1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0%;其他土地33 575.1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13%(图1)。由此可见,农业用地占绝对优势,非农业用地比重较少;建设用地比重偏低,仅占总面积的1.4%;在其他土地中,自然保留地面积为10 331.0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25%。

图1 2009年三都县土地现状结构

3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耕地数量少且质量差 三都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全县耕地面积33 853.9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25%,全县人均土地面积为0.69hm2,虽高于黔南州人均土地面积为0.66hm2,但人均耕地仅为0.096hm2,(下转3页)(上接1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7%)。同时,耕地中坡耕地比重大,其中>25°的坡耕地占全县耕地的17.51%[3]。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比例较大。根据三都县农用地分等成果,三都县属坡多地少,中、低产田、土多,高产田、土少。

3.2 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用地结构、布局不合理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县域交通、工矿、城镇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占用大量耕地。根据三都县统计年鉴,从1997到2010年间共减少耕地1 188hm2。耕地的减少致使粮林争地、林牧争地、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等现象产生,形势日趋严重,因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一些乡镇为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盲目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将许多优质耕地改造为鱼塘、果园等,挤占大片良好质量的耕地[4];交通用地数量少,只占土地总面积的0.09%;县域城镇化率较低,城区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0.0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区规划较差,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县域土地资源利用。

3.3 土地利用粗放,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浪费较严重 全县绝大部分土地都处于粗放利用状态。中低产田比例较大,稳产、高产农田较少;大部分园地集约化程度低,林业用地依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疏林地、未成林地比例较大,产出率低,集约化经营度不高。同时城镇建设用地呈外延式发展,老城区改造仍有很大潜力,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指标过大。城乡居民点建设中的这些问题是造成三都县近年来耕地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

3.4 土地利用管理法制、机制和体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难以起到控制和引导的作用;(2)用地“分级限额审批”制度无法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也使得依据产业政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措施难以奏效;(3)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刺激了地方政府将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甚至出现多“卖地”、低价“卖地”现象;(4)现行法规不利于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这些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上的问题是造成三都县土地资源浪费和土地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5]。

4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 针对三都县耕地数量和数量差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加大耕地的整理力度,提高耕地质量,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工作,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提升基本农田地力;适度开发宜农其他用地,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

4.2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 针对三都县农用地比重大而建设用地比重小的问题,可根据各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情况,在建设用地总指标控制的前提下,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定额分配,并制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结构和布局,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处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动态优化状态。一方面要确保全县重点和优势产业用地;另一方面要走“集约循环型”道路,减少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4.3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土地生产力 针对三都县土地利用的生产力水平低的问题,可利用三都县各乡镇独特的自然资源,依托农业产业化基础,使农业产业化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北面乡镇合江、大河、丰乐、三合、交梨、普安可发展早熟蔬菜;南部的水龙、周覃、廷牌、三洞、中和、九阡等乡镇可发展冷凉蔬菜;东部都江、打鱼、拉揽和西部的大河、丰乐、合江可发展柑桔;交梨、普安、三合可发展水晶葡萄;九阡、扬拱、周覃可发展九阡李;塘州、廷牌可发展早熟马铃薯、辣椒。

4.4 健全并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针对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要尽快建立、制定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完善规划管理制度。同时推进和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完善地产市场。土地的配置要向市场化转变,实行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地产市场体系,发挥经济杠杆在合理利用土地、调节土地供需矛盾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岩晖.浅谈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华北国土资源,2007(4):27-28.

[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Z].

[3]三都县国土资源局,贵州省第一测绘院.三都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Z].

[4]查学芳,吴攀,王筑,等.贵州省织金县土地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贵州科学,2007(S1):186-187.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趣;探究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各方面能力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获得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途径:

一、端正态度,善读巧记

当今,地理在中学基础教育中仍然处于“低谷”地位,出现了学生偏科厌“地”,教师改行离“地”的现象。怎样扭转这种局势?首先必须端正态度,认识地理课是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中,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功能和作用。地理概念多、原理多、规律多,时空概念难于建立,很多知识交叉联系,综合性强,容易混淆,知识难于掌握,因而感到无所适从。这是现在很多学生出现厌学地理,对地理知识学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现状,应当让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养成阅读、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教师可通过课例分析,指导阅读,使学生学会找出重点,理清结构,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加强记忆。

二、创设条件,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知识、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近代教育家先生说过:“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果是照本宣科,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可依据教学要求,一方面充分挖掘地理教材本身的趣味“矿藏”,一方面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不断引入课外趣例,“旁逸斜出”,把教学内容融化在其中。可采用观看地理图像,讲述地理现象,链接地理新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有趣。

三、深入挖掘,巧设疑问

提问是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与处理,适时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去理解、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 如在学习“土地资源”这一课时,教师可预先根据“识记”这一层次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下列提纲性的思考题:①什么叫土地?它的影响因素、作用、利用分类是什么?②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基本特征?③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基本国策是什么?让学生根据提纲自学课文和地图,完成“识记”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当学生完成“识记”这个教学目标后,教师又及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趣味性、课文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④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各个特点的成因与表现,并指出构成上的特点。⑤当前世界和我国的土地资源遭受破坏,主要表现有哪些?⑥我国土地利用与保护措施是什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探索,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这种层层设疑,步步深入,使学生始终处于疑问-思考-讨论——解疑的学习氛围中,直至完成对本课重点、难点的理解。最后再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灵活性大、涉及面广的问题:⑦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优缺点。⑧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培养学生应用、评价、综合等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疑而思,思而解疑,尽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因势利导,启迪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往往都会去思考,寻找答案。当学生遇到难点、疑点,渴求了解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时,教师不是急于给学生于“鱼”,而是着重于教学生怎样去“渔”。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但在北极上空或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方向有什么不同呢?这时,教师只需拿出地球仪,转动给学生看,学生在观察中受到启发,经过思考,然后就会做出回答。所以,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启发诱导,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与掌握。这种深入浅出,利用直观的手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性高。

五、归纳总结,练习深化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矛盾协调

概括地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下文简称“两规”)是宏观上安排城市各类土地的使用结构与城市建设用地具体部署的两个重要规划。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时期,各项建设正加速进行,伴随着近年来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性越加凸显。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一直存在问题,导致两者在实际的应用中矛盾不断,下面对“两规”的矛盾进行简单分析以及就如何协调提出粗浅建议。

一、 认识“两规”

(一)“两规”的关系

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不难看出,“两规”都是将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核心内容都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

综合来看,“两规”的侧重点不同,城市总体规划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性规划,是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相对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专业性规划,是以合理安排现有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目的[3]。

但是从“两规”的空间范围来看,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是整个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城市规划区则只是整个行政辖区范围中的一部分,称为中心城区或城市中心区,其规划范围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小。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局部,两者是点和面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4]。

从规划的内容看,两者各成体系,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更全面、更具体地体现了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调整与优化、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机制;城市总体规划更综合的体现了对城市的各项建设的安排,和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

两者在城镇和村镇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等方面又必须进行充分协调。

综上所述,两项规划是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用地上两项规划相互联系、相互指导而又互相制约。

脱离了土地利用规划,不了解土地的供给趋势,城市规划难以实施;同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相结合,不了解区域城市、城镇、大型设施的发展和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难以编制和充分实施。

(二)协调“两规”的意义

《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中均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两者相衔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的编制都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各部门的发展规划为依据,而从其基本作用看,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土地利用,但城市建设离不开土地,土地利用也不能脱离城市建设。两项规划在根本目标上的一致,以及两者在规划空间上的统一、编制内容上的重叠和管理对象上的交叉,客观要求这两个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进行衔接和协调[5]。

在实施过程中,城市规划最终要落实到土地开发和利用上,规划的核心是土地利用,如何使土地有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与规划管理密不可分。

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部也下文,要求各地建设部门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强调城市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一致。

因此,协调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也即协调好城市经济建设与持续发展的关系[5]。

二、 “两规”之间存在的矛盾

从目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看,二者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相互不一致、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给规划的审批、管理和实施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导致土地资源没有依照规划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

两项规划存在的最为主要矛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两规”编制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当前,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管理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负责,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城市规划。

虽然国务院对两个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方面又存在着职能交叉。两个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用地功能布局、用地规模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缺乏交流、信任和支持,使两种规划出现相互不一致、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存在“两张皮”现象,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影响[5]。

(二)“两规”成熟程度不同,导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威性不高

在中国,城市规划在长期的规划实践中,吸收和借鉴了国外优秀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规划编制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规划编制较为成熟,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也较强。相比之下,土地利用规划在中国实施不久,20世纪80年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才起步,但未得到深人贯彻,直至96年才得以全面展开。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而且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所以,城市用地基本限于按照已经颁布的城镇规划蓝图来办理用地手续。即使已经有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随意突破和修改土地利用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城市甚至“摊大饼”式膨胀扩展。同时,由于规划本身很少与用地计划、用地管理等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还存在着“重编制,轻实施”的倾向,因而在城市土地利用管理中,一直难于体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与约束力[6]。

(三)“两规”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统计方法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详查资料及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成果,信息是应用遥感技术、实地调查、核实、纠正等等过程而形成的;而城市总体规划依实地调查资料存在一定差异。

此外,两个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也是造成基础数据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如:城市规划部门在统计城市建设用地时,往往将已划入城市总体规划区,但还没有建设的郊区或部分农村也计入城市现状用地;土地部门则以实际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或已办理了建设用地手续的用地作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所以城市规划统计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于土地利用详查及变更调查数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人口现状数据来自于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和公安局、计生委的调查数据;城镇人口指城镇建成区的常住人口,在暂住人口较多的城市,城镇人口也包括暂住人口(即居住1年以上的人口)。[3]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人口,目前依然统计口径不一。

两者在人口统计口径上不一致,所预测的城市规模自然难以衔接。

(四)“两规”编制所依据的用地分类不统一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采用的是1991年开始施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和2007年施行的《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两者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2002年以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是《土地分类》。它是在1984年制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1989年制订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基础上修改、归并而成。但无论是新、老标准的制定都没有考虑与城市规划标准的衔接问题,与城市规划标准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两规”协调上的巨大困难,这也是规划指标和用地范围无法统一的重要原因。

三、 “两规”协调的思路与建议

为促使两项规划顺利而有效地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二者矛盾的协调,提出如下建议:

(一)“两规”编制部门密切配合、协调

为了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建设部门需要密切配合,对于各自的编制和修订情况,双方不但要互相联系,互通情况,而且要互相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如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要及时通知对方,采取措施进行协调,争取把问题和矛盾都能在编制过程中处理解决。

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某些级别上合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使两个规划出自一个规划管理系统应该不失为一个精兵简政的举措。在这一点上,深圳市、湛江市取得了先进的经验,两市均成立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局,统一编制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摆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位置,增强规划的权威性[6]。

(二)技术规范上相互衔接

目前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正在重新修订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分类也正在修编中,这两门规划在用地分类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与要求,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在一些交叉的地方,特别是建成区周边的非建设用地,应当考虑相互间的衔接与对应。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范围与土总规中相应的用地如何对应,应当加以明确。统一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否则城市规模上无法衔接。

(三)重视城镇体系规划

省一级的城镇体系规划是单独编制的,市级的城镇体系规划则往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从编制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角度考虑,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对于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发展城镇群地区、城镇密集地区、城镇发展轴的主要地段,应当留有比较充足的城镇发展备用地,在这些地区一般不安排基本农田。在耕地占用指标的分配上要向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倾斜[5]。

(四)完善相关规划与法律体系

与两大规划有关的规划主要有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开发整理规划和农业区划。其中,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的总体部署;国土规划是从宏观角度对全国或地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的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筹划。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开展得还不够,应加强行政区域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起在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统领、指导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统一的规划体系,由整体到局部,由原则到具体,由规划到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土规划体系。促进在两种规划编制思路上的协调,从全局和统一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的编制。

进一步修改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针对其中不适应新时期土地利用要求以及造成两种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不一致的环节,如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确定等;另外,建议制定国土规划法,以强化和保障城市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从而进一步统领、指导和协调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3]。

参考文献: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J].国土经济,1997,(06).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6,(05).

[3] 王素萍,杜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与协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4,(12).

[4] 萧昌东.“两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8,(01).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远古人类居住的洞穴就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典型例子。1982 年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决议指出:地下空间是人类潜在的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城市建设应同时考虑地面和地下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作为扩充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手段将成为现代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空间的日益拥挤与环境恶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19 世纪是桥梁的世纪,20 世纪是高层的世纪,21 世纪将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这个大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利用需要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过去人们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多脱离城市这个大系统而孤立的考虑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造成了城市地下空间与城市发展的不相协调,进而造成了城市地下空间不能充分为城市发展服务。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城市的发展研究现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

集约使用城求土地资源: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合理开发,对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当今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把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与环境危机的重要措施。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处于国际较低水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能源、水资源及其他资源的继续利用:地下空间由于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可防止如刮风,下雨,日晒等的影响。实际表明,地下5m的室内气温常年恒定,因此地下建筑物能量消耗比地面建筑明显要少。地下空间还为大规模的热能储存提供了有力条件,可贮存太阳能,也可贮水。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的发展:现代建设技术以及地质调查勘探技术的发展,为地下空间的快速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新的地下空间开挖技术的成熟,大大降低了地下空间开发的成本。

2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近30年左右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城市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少差距。我国目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存在两种途径:1)旧有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改造和利用;2)新建城市地下空间后者更具发展潜力。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规划;管理机构条块分割,形不成合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无法可依;平战结合利用不足、处理不当,影响了地下空间开发的积极性;已开发利用的地下卒间功能较为单一,以人防地下室和地下管线为主;地下管线陈旧、密度大、规划管理混乱;地下动态交通功能开发不足。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必将大规模,有序化地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式开发将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动向;小汽车的发展必将带动城市地下车库的建设及地下窄间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必将加快相关政策法规建设的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相关科学技术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3 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城市地下李间开发的起始。至今,地下空间的开发已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外地下窄间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地下建筑在旧城的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下市政设施也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

4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地上地下相协调的原则;开发与

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远期与近期相呼应的原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系统性的工作;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工作具有专业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问规划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地下夺间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模,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地下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5 城市地下交通规划

5.1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规划要点:1)城市步行系统整体的有机结合。2)具体区域地上地下交通相互关系;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步行系统;促进地下步行系统与地下设施有机连接;积极开发地下道路系统与地下广场。3)组织人流,应该对人流起引导作用,考虑行人习惯的路线选择。

5.2城市地下铁路规划

1)地铁线路选线应沿交通主干道设置,站点应尽可能选取居民点、商业区、交通终端,尽量方便人民出行活动。2)贯穿城市中心区,多设置换乘点,提高列车运行效率。3)地铁规划应与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相适应。

5.3城市地下停车系统规划

1)在综合考察城市停车需求及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总体规划地上、地下停车的比例。2)结合区域特点,选择地面空间不足或地面环境须保护但具有大量停车需求的地段。3)与地下商业设施、地铁、地下步行系统综合布置,发挥地下停车场的综合效益。

6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最富有变化的区域,是城市交通、金融、商业、办公、娱乐、服务、信息等功能最为集中的地区。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是以改善空间环境为中心,以地下交通为重点,通过地上地下空间的协调,使城市中心区得到三维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环境。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交通和商业功能。交通包括地铁、地下车库、地下步行道等交通设施,其目的是为了缓解地上部分的交通压力,改善中心区环境;商业主要体现在地下综合体和地下商业街的建设。集交通、商业、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空间综合体使得中心区空间扩大,内容更加丰富,既减轻了中心区交通的压力,又更加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a deep foundation, deep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quo,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deep foundation excavation and support, aimed to the deep excavation provide some technical support.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excavation; support; technolo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深基坑的概念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都属于深基坑。

2 深基坑工程特点及现状

我国国民经济在快速发展。城市空间也越来越紧张,三维城市空间已经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自然资源被人们重视起来。一方面、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2l世纪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八十年代以来。高层建筑物的数量和高度都在不断增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根据构造及使用的要求,基础埋深也随之不断增加。因为需要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大中城市地价不断上涨,空间利用率也随之提高,出现了很多的超高层建筑,使深基坑工程向大深度和大规模方向发展。而且大量地下空间的开挖部位于建筑群密集的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土建工程比在建筑物或构筑物旁进行顺利开挖更难的了,这一切都使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难度日益增大,也促进了深基坑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的发展

2.1 基坑越挖越深。或为了使用方便,或因为地皮昂贵,或为了符合城管规定及人防需要,建筑投资者不得不向地下发展。过去建1~2层地下室,即使在大城市也不普遍,中等城市更为少见。现在在大城市、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区,地下3~4层已很寻常,5~6层也有。因此基坑深度多在10~16m间,在20m左右的也为数不少。

2.2 工程地质条件越来越差。这一点在某些沿海经济开发区较为突出。

2.3 基坑周围环境复杂。重要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集中在人口稠密、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并紧靠重要市政公路。而此处原有建筑结构陈旧,地上与地下管线密布。因此,基坑开挖不仅要保证基坑本身的稳定,也要保证周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受破坏。

2.4 基坑支护方法众多。诸如人工挖孔桩,预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各种桩、板、墙、管、撑同锚杆联合支护,此外还有锚钉墙等。

3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制定的科学性

基坑开挖以及支护施工方案务必要通过具有资历的专业单位来进行完成,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大多数条件下均为临时性的支护结构,均为主体施工或是后续施工来对施工空间进行确定的,在基坑内部的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而且土方填埋过程完成之后,此时基坑支护系统便会失去其固有的作用与价值。基于这个特点,大部分建筑单位均对基坑支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然而也有部分建筑单位没有及时的引起注意,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也远远不足,往往不能选择专业性的单位对深基坑进开挖,那么所确定的支护方案也就不具科学性,不仅如此,在对方案进行实际的编制的过程中往往会千方百计地让施工单位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造价。对于一个建筑而言,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对于基坑开挖而言,基坑支护又是基坑开挖安全施工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实现基坑工程最终经济价值的重要保证,它们相互之间虽有自身的独立功能特性,但是却又不能单独的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例如,某大厦,由于建设单位并未意识到边坡支护的重要性。在没有考虑边坡支护的前提之下,直接地进行基坑开挖,这就导致了基坑土石方发生大量的垮塌,对位于坡顶的原有的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程度的威胁。由此可以看出,加强设计坑支护施工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4 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

4.1 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选择

基坑支护方法众多。诸如人工挖孔桩,预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锚钉墙、内支撑,各种桩、板、墙、管、撑同锚杆联合支护等。首先,应该通过对土质、变形、基坑挖深以及边坡受力、工期进度、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某工程基坑选择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的方案为例,土钉墙主要是在土体内设置一定长度和分布密度的土钉体,通过土与土钉体共同发生作用,有效提高土墙整体的刚度、弥补土体抗拉、抗剪强度不足的缺点,增强边坡土体自身的稳定性,从而对土体进行有效地支护。对于土钉墙支护而言,其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它可以满足稳定性的基本要求,能够大大地缩短工期而且需要的投入很少。土钉墙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简述如下:首先应该对钢筋网片进行捆扎,捆绑牢固之后,再对加强筋进行绑扎,最后通过电焊工对上述二者再焊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注意在焊接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出现脱焊的情况,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土钉墙面。在这个过程中,所搭建的钢筋的长度应该保持在钢筋直径的30倍以上,这样方能确保整个土钉墙面的稳定和牢固。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加上预应力锚杆的支护方式进行,就可以对二者之间的优点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可以促使整个施工的总体安全系数保持一个安全、稳定、价廉的状态之下。

4.2 深基坑开挖方案实施

下面主要从开挖总体施工方案以及降水施工这两个方面对深基坑开挖方案的实施进行阐述与讨论。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两点。

4.2.1 开挖总体施工方案

开挖的总体原则是“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限时”。采用“时空效应法”指导基坑开挖施工,即“沿纵向按限定的长度逐段开挖,在每个开挖段中分层,分小段开挖,随挖随撑,按设计要求施加支撑预应力,做好基坑排水,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4.2.2 降水施工

根据设计方案要求采用管井降水。根据笔者实际的施工工程设计如下:管井直径为300mm,深度为20m;在基坑内设置两排井,间距7m,两排错开布置,降水深度需在设计基坑底面以下3.0m,降水要在开挖前三十天开始,以使土体在开挖时在一定程度已经排水固结,在降水井封堵前,都应该保持降水运行。降水开始后,要定期地对予先设置的水位观测孔的水位进行观测,以检查水位降落。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艺与技术也随之取得了发展与进步。而且,为了节约用地使得土地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发挥,近年来我国城市建筑也由原来的低层、中低层建筑朝着高层建筑的趋势而发展。而在高层建筑之中,同样也需要考虑到土地资源的节约使用,因此建筑单位会在地下数米进行深基坑开挖,建造地下建筑。对于深基坑开挖而言,需要考虑的因素诸多,如地面的承受能力、支护等,那么这就是需要将深基坑施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为了更好地节约土地资源以及使得土地资源得以最优化的应用,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都进行了地下深度为数十米的基坑开挖,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建造过程之。然而,在实际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之中,一定需要考虑基坑开挖过程之中的安全因素,那么这就要求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应该有支护措施。上文就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阐述,从而为深基坑开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林庆, 孔凡平. 浅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围填海、规划、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围填海简述

1.围填海基本概念

围海造陆是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及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围海造陆工程主要是在拟建海域修建围堤、围埝等,并采用吹填淤泥、填筑建筑土石料等手段再经过地基处理形成可用陆地。

2.围填海的必要性

世界主要的城市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沿海地区的许多大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猛增,向海洋要土地就成为了沿海地区获取土地来源最为直接的途径。

就围海动机而言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海洋经济和临海效应在区域经济拉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围填海造地可以建设临海工业区、居住区以及休闲旅游区,实现“临海经济效应”;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土地的紧缩政策,围填海造地可以实现新增土地,从而弥补耕地占用,实现土地的占补平衡;还有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围填海可以增加土地面积,通过土地转让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二.围填海发展概况

1.目前围填海发展情况

从上个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开始进行着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工程。荷兰是围海造陆大国,也是世界公认的海洋管理和利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荷兰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围海造陆的国家,自1200年以来,荷兰人民从大海夺得的土地共6925平方千米,占目前全国土地面积的20.4%,其中13至15世纪,每个世纪围海造陆350-425平方千米。荷兰是闻名世界的风车王国,而荷兰早期的风车主要是用于围海造陆时的抽水功能。 

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战后新造陆地在1600平方公里以上,相当10个神户市区或20个香港岛。新地主要用于工业、交通、住宅三大方面。据史料记载,仅冈山县一地,在16世纪末就将儿岛湾填埋了90%,围垦出了上万公顷的良田。九州的佐贺县,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围垦,增加了约1/3的耕地。濑户内海,从1975年到2000年的25年间,填海造出的土地超过了136平方公里。 

中国香港一百多年来,为了获取更多平地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几乎每隔10~20年就要进行围填海。香港陆地面积大约为1100平方,10%来自于围填海。维多利亚港水域是围填海的主要区域,随着香港城市的发展及新机场的使用,更大规模地围填海工程正在规划中。

中国澳门土地面积狭小,以低矮山地为主,因而需要围填海来补充发展商业和住宅用地。现在澳门的范围(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原先都是海中岛屿,后经自然陆连和人工围填海而成。经过了多轮的围填海工程,澳门半岛从原有面积为2.7平方公里达到目前23.8平方公里。

中国大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开始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填海增加的土地面积约有120 万公顷,相当于现有滩涂面积的一半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和土地紧缺的形势下,我国正掀起新一轮的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目前天津滨海地区进行着我国最大的围海造陆工程。 

2.未来围填海发展趋势

围填海对生态环境的负影响是明显的,但同时为了生存与发展向海洋拓展空间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进入21 世纪以来,围海造陆用地类型逐渐发生转变,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围海造陆用地开始由农业、工业用地逐渐向更侧重于旅游渡假、生态保护的人工岛屿用地方向发展,马尔代夫的斯拉夫士、南非金伯利市的卡姆菲斯大坝、佩博霍尔姆岛、迪拜的世界岛、东京湾海萤是就是由围填海形成的世界五大著名的人工岛屿。

三.围填海空间形态研究

根据目前围填海的现实案例,空间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填满型、水道型、不规则半岛型以及群岛型四种类型。

类型一:填满型

这类型是最传统的填海方式,在原有陆地基础上简单拓展,开发强度一般不低于0.95,目前多用于城市拓建及建设农田、机场、滨海度假地等。这一填海模式陆面宽广,内部水系较少,利于二期开发;填海规划较为简单明确,交通基本为陆上型。但是所耗费造陆材料较多,亲水景观要素较少。

案例:香港西九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原称: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英文: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位于九龙半岛西九龙填海区的南端,临近尖沙咀,是中央维多利亚港的门廊,位置显著。是由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于1998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的大型发展计划:包括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兴建一系列世界级的文化设施,包括集文化、艺术、潮流、消费及大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娱乐场所,核心设施包括剧院综合大楼、演艺场馆、博物馆群及广场等。

最初设计概念——巨大流水天篷

最初设计选中建筑师诺曼·福斯特(Foster & Partners)的规划方案,方案最大的亮点是一个流水般的巨大天篷,与蜿蜒曲折的土地轮廓交相辉映,构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风景;沿海岸线建有连绵不断的长廊,提供众多规模不一的公众空间,可提供多元化用途;设有一座文化中心,集演奏厅、博物馆、展览馆和表演场地等用途于一体,与周围的娱乐业、零售业等有机结合,使各种活动的分布合理而富于想象力,兼顾公众与个人的兴趣;其设计理念便是吸引人们穿过发展区内的商业及娱乐部分走向另一端的艺术文化中心,凸显香港作为亚洲主要文娱艺术中心的地位。

图3-1巨大天篷方案

新发展概念——城市中的公园

2010年西九管理局动用1.5亿元委托三间顾问公司研究的概念设计方案,三家建筑顾问的概念都强调绿化与节能,及自夸设计融入香港本土文化,都强调城市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比独立的地标建筑更重要。

“普世主义”的福斯特方案名为 “城市中的公园”,由街区、公园、独立地标型建筑三项中心元素构成,形成由小巷,街道,公共空间,公园,还有平凡的建筑群和好几颗公众的文化宝物所交织而成的理想城市。

图3-2“城市中的公园”方案

“东方主义”的许李严案名为“文化经脉”,通过以商业楼宇为主的城市带、以文化设施为主的文化带、以及滨海绿化带三个空间带,营造一个绿色互动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能量’的文化区。

图3-3“文化经脉”方案

库哈斯的“文化新尺度”案由村落、园林地貌、街道风貌三种元素组成,先是“草木繁茂的公园、辽阔的公共空间”,然后是“三个以‘村’的概念演化而成的社区”,竭力想把高雅与草根文化、全球化与九龙本地社区、都市和乡村等多重矛盾的因素并列或交织起来,但是方案最大的缺陷是三个村落各自的独立性和步行交通所要求的连续性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图3-4“文化新尺度”方案

落实及进展

2011年3月,管理局最终挑选了福斯特(Foster+Partners)的“城市中的公园”设计概念作为基础方案,计划于2013年开始建造工程,小型展览馆及西九中央公园部分地方可于2014至2015年完成,稍后落成的包括一个名为“M+”的文化的博物馆、及演艺剧场、中型剧场 I、音乐中心、大型表演场地、展览中心,以及音乐剧院等。其他创意教育设施及多个为视觉艺术展览馆,亦会相继在此阶段兴建。第二期落成的场地包括大剧院、戏曲中心的小型剧场、中型剧院II及M+第二期。

案例小结

填满型围填海 “陆面宽广、利于开发”的特点给这些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给规划管理带来了很多难题。作为城市空间的拓展区,若果一味通过牺牲城市公共空间追求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到最后大部分为住宅、商业建筑物,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极大破坏。

通过城市公园、公共绿地来弥补内部水系的不足,配合街区的人性化设计、滨水岸线公共空间的返还,强调城市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营造松弛有度、松紧对比的滨江城市形态,或许才是这块围填海土地最好的城市价值。

类型二:水道型

这类型也是传统填海方式,突出特点是内部水系发达、景观资源丰富、陆上交通与水系交通互为结合;开发强度在0.65~0.95之间,目前多用于建设综合性工业新城、港口、新农业基地、主题公园、亲水居所与度假地等。这一填海模式陆面宽广,水陆交织较为规则,利于二期开发,同时贯通水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自然灾害带来的外部海水压力。

案例:Prins Alexander Polder

Prins Alexander Polder位于鹿特丹东北部的Polderboard Schieland地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人口18000,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之下6米,是荷兰海拔最低的一处填海地。

沿用荷兰传统的块状地块开发模式,本地区以填海时所保留的纵横交织的水道划分为基础,细分为小块土地,以此为基础单位进行开发。自十九世纪末起,经济花卉的种植逐渐取代传统农业成为当地产业的主体。目前填海地75%以上的面积为种植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建起第一处现代住宅区Het Lage Land,房地房业开发发展。

类型三:不规则半岛型

这类型是比较现代的填海方式,以不规则的半岛形态为特征,海岸线大大延长,凸显现代海洋都市概念,重视水系交通;开发强度在0.10~0.35之间,目前多用于建设高档居所、度假村、主题公园及配套酒店等休闲娱乐设施。这一类型填海模式的填海规划最为复杂,陆面狭小,须根据二期开发需要进行具体工程设计,但是所耗费造陆材料较少。

类型四:群岛型

这类型目前少见,由多个人工岛屿组成,亲水景观丰富,以水系交通为主,一般用于建设居所、小新度假村及配套酒店、小型主题公园等,用来配合附近主题区域发展需要。这一类型填海模式的填海规划需考虑二期开发需要,防波堤工程繁复;陆面狭小,容积率最低,开发力度及功能有限。

案例:朱美拉棕榈岛(The Palm Jumeirah)

朱美拉棕榈岛是世界第八奇迹迪拜“棕榈岛”工程的其中一个人工群岛,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改造项目之一,它由一个像棕榈树干形状的人工岛、17个棕榈树形状的小岛以及围绕它们的环形防波岛三部分组成。

人工岛呈棕榈形放射,长约14公里,宽约8.5公里,周围有新月形的环岛,环岛面海一侧为防波堤。其中每一座岛屿群约可供建设1000栋独特设计的临水别苑、4000套高级公寓与5000套滨海居所供出售,此外还可建60座以上的豪华酒店,以及码头、主题公园、餐馆、购物中心、疗养院、健身场所、影剧院等配套生活及旅游娱乐设施,保证业主日常生活所需及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图3-7朱美拉棕榈岛

案例小结

群岛型围填海可以创造出很多惊叹的空间形态,是高端旅游度假项目青睐的现代填海方式。这类型的空间形态可以天马行空,有了想象力就有了规划的资本;通过不同形态的人工岛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岸线景观,沿海岸线布置低密度的别墅和高端酒店建筑,结合原有的海洋景观,塑造出时代特色的滨海城市景观。

但是曲折的空间轮廓加大了建设工程的施工难度,也增加了大量的投资成本,对于旨在谋求开发收益的政府或者开发商而言,并非最好的选择。或许等到一个城市真正需要去创造一个滨海城市地标、提升城市空间影响力的时候,群岛型围填海也许能为政府提供新的思路。

四.围填海空间规划影响要素解析

围填海空间形态涉及到各式各样的要素,其中填海成本、开发功能、城市格局、城市文化是几个关键的要素。

1.填海成本

围填海的成本主要集中在沿岸防护堤和填土量上。填海成本跟水深成正比,水越深,需要建设的防护堤和填土工程量越大;一般情况下围填海区域水深控制在10m以内,局部可有所突破,但是需要考虑其必要性。

围填海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围填海的轮廓形态,普通、规则的外部形态可以节省很多的开发成本,同时获得最充足的土地资源,因此很多的围填海项目更倾向于普通规则的填满式外部形态。

2.开发功能

开发功能是影响围填海轮廓形态的主要要素,也是围填海土地能够实现最大价值的关键点。围填海相比较于陆地的土地,前期开发成本更高,这也决定了这些土地大部分会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的开发,获得更多的收益。虽然具有高的前期开发成本,但是有着更大的开发建设空间,没有拆迁问题、权属争议问题、地质环境问题等开发限制要素,未来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以尽情的规划设计,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3.城市格局

围填海土地是城市的拓展区,其空间形态的好坏离不开城市发展格局和城市总体形态,一个好的围填海空间形态必须能够延伸城市的发展脉络。外轮廓形态与城市形态相协调,应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内部空间形态要保持城市空间的自身特征,无论是可成为城市地标的商务建筑,还是一般的住宅建设,都需要融入城市天际线,保持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4.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