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1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地理复习 联系复习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54-01
一、新课标中关于“联系”的要求
在地理学科新课标中多次提到“联系”,如:“联系本地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联系实际案例,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联系与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探究本地人口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联系本地实际,讨论产业活动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等”。以上要求都给我们提供了复习备考与命题设计的很多启示。
二、高考试题中的“联系”体验
在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卷中,多次出现了知识联系比较的题目。例如:全国卷3-5题关于巴西、美国、中国大豆生产的比较;山东卷5-6题关于光照图与洋流、气候的联系;浙江卷37题关于我国黄河中游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类型、沙地治理措施之间的关联性;天津卷地理部分13题关于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均适宜棉花生长的共同原因;四川卷第4题关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同纬度东西两岸的比较,36题关于新疆北部与云贵高原南部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从这些高考题中不难看出,有些地理知识联系是显性的,有些知识联系是隐形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复习时多注意不同区域、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性。
三、教学中主干知识的“联系”呈现
(一)大气运动专题: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日常实例风形成的受力分析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分布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受海陆分布影响被分割成不同的气压中心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分布。
(二)气候专题:九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自然带全球各大洲的气候类型分布。
(三)天气专题: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特点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如:台风的形成与气旋有关;干旱和洪涝与副高的进退有关;寒潮与锋面有关。
(四)水循环专题:结合水循环的四个环节,1.蒸发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2.水汽输送全球的风带分布气候类型;3.降水全球的降水类型;4.径流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的补给类型、水能开发、跨流域调水。
(五)运动专题:大气运动水运动(水循环和洋流)岩石运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土壤、自然带分异规律。
(六)农业专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社会经济)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分布及特点中国农业的类型、农作物的分布。
(七)工业专题: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区(发展条件、工业中心)中国三大工业区(发展条件、工业中心)世界和中国工业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条件、影响)。
(八)交通专题: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世界主要铁路、海峡、港口、运河的分布、位置中国铁路网。
(九)世界区域地理专题:1.中国江南、日本、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巴西东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2.田纳西河流域与莱茵河流域的工业、环境问题的比较;3.北海沿岸与南海沿岸气候、资源等特征的共同点和差异性;4.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的农业、工业条件的比较;5.印度德干高原与巴西高原气候、农业、矿产的比较。
(十)主干知识与热点知识的联系:地理高考时刻关注社会的时事热点,以热点为载体,考查课本的主干知识。所以教师在复习地理主干知识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关注热点、渗透热点、联系热点。例如:“天宫一号”的发射与宇宙环境知识的联系;高铁建设与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的联系等。
四、应试中知识与能力“联系”的训练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2
一、自然灾害的原因
例1 央视《新闻1+1》曾播出《干旱:为什么总在云南?》专题报道。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却连续三年遭遇大旱。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该地区近几年来常形成旱灾的原因。
(2)简述该地旱灾带来的危害。
解析 (1)旱灾成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自然角度看,云南省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在全球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剧,降水较往年偏少的情况下,易导致水资源总量不够;云南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植被破坏严重,“石漠化”广布,涵养水源能力差。从人为角度看,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调配能力低,抗旱能力差。(2)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今天,时间持续较久的旱灾已基本不会威胁生命安全,但对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故该题应从水资源缺乏对生产生活活动、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展开描述。
答案 (1)气候异常,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旺盛;喀斯特地貌发育,加之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农业水利设施落后,抗旱能力差。
(2)农业大面积减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林地大面积受灾,森林火灾频发;河流断流、湖泊干涸、部分野生动植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拨 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一般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质、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
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及地形对大气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滑坡、泥石流多考查小区域,需在解读试题情境的基础上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生物灾害多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方面回答。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影响
例2 2007年8月13日,台风“圣柏”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强度迅速加强,于15日下午加强为超级台风。18日5时40分,19日凌晨2时在福建省沿海登陆。19日20时在江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之后低压环流一直存在并缓慢向西挺进,相继进入湖南、广西、贵州,并一直影响到云南境内,持续的时间长达7天左右。
(1)分析此次台风对我国长江流域的影响。
(2)简述此次台风的特点。
解析 (1)台风的主要影响是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但是要注意此次台风发生的时间为8月,我国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燥,降水少,此时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期,需水量较大,伏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此时台风带来的暴雨能够缓解旱情。该题作答时切忌丢掉材料而按照印象作答。(2)台风的特点可以由材料的相关描述给出,做题时要抓住关键字。由“超级台风”判断此次台风的强度大;由“由福建登陆向西挺进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判断此次台风影响范围广;由“持续的时间长达7天左右”判断此次台风持续时间长。
答案 (1)增加长江流域的降水,缓解了旱情。
(2)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点拨 自然灾害的影响包括有利、不利两个方面。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是主要的,大多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但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由于其有利影响往往是间接的、滞后的,不容易被我们直接观察到,所以常常忽视这一点。
例如台风:带来大量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沙尘暴: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洪水:洪水能带给两岸肥沃的土壤;寒潮:冻死越冬害虫,净化空气;雪灾:冻死越冬害虫;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水源,缓解春旱,增加土壤墒情;火山喷发:火山灰是天然肥料,带来金刚石、硫磺等大量矿藏,形成独特火山地貌,成为优质旅游资源;地壳活跃的地方:多地热和温泉。
三、灾害链
例3 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3年春、夏季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平均值为1971~2000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对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述灾害变化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解析 (1)读图可知2013年春季降水量远比往年平均值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在惯性作用下仍然保持原有的需求量,故易出现旱灾;2013年夏季降水量远比往年平均值多,基础设施的防洪标准是以往年平均值为基础设置的,故易出现洪涝灾害;从而形成春旱夏涝的现象。(2)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茂盛,在干旱灾害严重期间易因天气干燥引发山林火灾;山地丘陵地区坡度大,在暴雨冲刷下易引发水土流失;在植被不良、松散碎屑物质多的山地丘陵地区易诱发泥石流;在地质结构不稳定的山地丘陵地区易诱发滑坡。
答案 (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出现春旱夏涝的现象。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点拨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或同时爆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就称为灾害的连发性或灾害链。例如,太阳活动高峰年,因磁暴或其他因素,心脏病人死亡数量多、地震次数也相对多、气候有时也有重大波动。
常见自然灾害的灾害链归纳如下:
干旱――森林火灾、蝗灾
洪涝――滑坡、泥石流、流行疾病
热带气旋――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灾害
地震――水灾、火灾、海啸、滑坡、崩塌、瘟疫蔓延
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坝形成洪水
火山活动――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
生物灾害――疾病传播、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26日,日本九州南部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喷发,激起的火山灰冲到3000米的高空,能见度降到500米左右,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
材料二 东亚局部区域图。
请评价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0%。2012年初,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强盛,北海道地区遭受极寒和暴风雪天气袭击,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4米多。
材料二 日本北海道冬季降雪量分布示意图。
当地暴雪在春季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
3. 2013年4~5月,印度境内遭遇热浪袭击,最高温度达40℃左右,局部地区接近45℃。因热浪而死亡的总人数达531人。
据下图分析4~5月印度易发热浪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热浪的措施。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1年5月1日20时30分左右,重庆市武隆县县城江北西段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一幢8层居民楼房垮塌。造成79死亡,数人受伤。
材料二 2011年1月,一系列的骤发洪水和泥石流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塞拉纳山地区爆发,建筑、道路等被破坏。近14,000人无家可归,759人死亡,400人失踪,这是巴西史无前例最恶劣的一次自然灾难。
材料三 香港1100多平方公里面积,山地占60%,大量民居、道路依山而建。与内地许多地方一样,香港每年都会发生山体滑坡,曾经发生过一天死亡138人的大灾难,这一天被称为香港山体滑坡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1)简述滑坡给三地带来的危害。
(2)三地滑坡都发生在城区,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滑坡的?
1. 害:①熔岩会摧毁田园、建筑等;②危害人类生命安全;③火山灰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④诱发地震。
利:①会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②形成可开发的旅游资源;③火山灰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及化工原料。
2. 积雪融水汇入河流,形成洪涝灾害;在山区诱发滑坡、泥石流。
3. 原因:4~5月该地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雨季未到,多晴日,气温高。在经常受热浪袭击的地区,在热浪袭击之前,要根据天气预报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等的供应准备,在热浪袭击时,保证清凉饮料供应,改善休息、医疗条件,及时抢救中暑病人。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3
考纲对学生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运用示意图、流量过程图,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和河流的水文特征。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二、考点解读
考点一:理解水体的补给关系
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着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1.表解河流水的补给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2.辩证地认识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
(1)图解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2)警示特殊现象。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3.掌握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要领。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①流量的大小。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④从曲线低谷期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流来源决定的。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有冰川融水补给。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而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a给所致。⑥曲线变化和缓,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考点二:描述和阐释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三量两期一价值”。“三量”即河流径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含沙量和水能资源蕴藏量;“两期”,即汛期、有无结冰期;“一价值”,即航运价值。
1.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①全年稳定型: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大,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
②夏汛冬枯型: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形成夏汛。季风气候区的河流汛期长短取决于雨季长短。温带季风气候区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有春季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一年有两个汛期,河流汛期会较长。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③冬汛夏枯型: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且形成冬汛。
(2)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3)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含沙量大小。
含沙量的大小与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动有关。
(1)植被覆盖差,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2)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覆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
3.水能蕴藏量。
水能蕴藏量大小由流域内的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决定。
(1)河流落差受地形影响。地形起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
(2)河流水量受气候和流域面积影响。降水越多,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水量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
(3)河流中上游河段落差大,水量大,一般以开发水能为主。
4.汛期及长短。
(1)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夏季。例如,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河流都有夏汛,东北地区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地区的河流有夏汛。此外,有些温带地区流向高纬的河流有凌汛现象。
(2)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河流汛期较短。
5.有无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由流域内气温高低决定。月均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结冰期,0℃以上的无结冰期。例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没有结冰期。有结冰期的河流才可能有凌汛出现。
6.河流的航运价值。
(1)河流的航运价值由地形和水量决定。地形平坦,水量丰富的河流航运价值大,因此,河流中下游一般以开发河流航运为主。(2)河流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小,能保证四季通航。(3)天然河网密度大,有运河沟通,能四通八达。(4)内河航运可与其他运输方式连接,即联运价值大。(5)区域经济状况对运输的需求大,河流航运价值大。
考点三: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意义
1.驱动水循环的两大能量:一是太阳能,二是水的重力能。
2.识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名称。
(1)垂直方向:蒸发(A、I)、植物蒸腾(F)、降水(B、D)、下渗(H)。(2)水平方向: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E)和地下径流(G)。
3.解读水循环的主要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
误区警示:外流区域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内循环为主。
4.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5.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的四个环节。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影响地表径流,如引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②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等。③影响降水,如人工降雨等。④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2)人类活动通过三种措施影响水循环。
水利措施: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增加降水量。
农林措施:①“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生态措施: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考点四: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效益三方面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自然方面: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方面进行分析。
(2)人文方面:从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方面进行分析。
2.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1)资源开发: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2)生态(恢复)建设:根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定生态建设的内容。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3.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
(2)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
(3)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③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④加强宣传教育。
三、题型回顾
例1 (2016年高考上海地理卷,第11~12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由材料和题干可知,“海绵城市”能提高地下水位,同时也能减轻因地下水过度利用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从而有利于减缓地面沉降,C项正确。第(2)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下雨时蓄水,说明利于雨水下渗。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雨水下渗,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D项正确;退耕恢复湿地,是湿地建设,并不利于雨水下渗,A项错误;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B项错误;完善排水系统,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C项错误。故选D项。
【参考答案】(1)C (2)D
例2 (2016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7~8题)图4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森林火灾后第6年的森林面积比第1年大,对雨水的涵养功能和保持水土的功能比第1年强,导致第6年地表径流量较小,流量峰值小,河流含沙量小,而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峰值大,A、B、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依据材料可知,降雨条件相同而森林覆盖率不同,则图中径流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所致,森林覆盖率的大小与雨水下渗量呈正相关。故B项正确。
【参考答案】(1)D (2)B
四、命题预测
1.以文字、示意图、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名称及影响因素、水循环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2.以文字、河流径流量过程曲线图或柱状图、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河流的水文特征。
3.以区域图为背景,以某流域为例,考查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的措施。
五、能力测试
1.图5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乙表示地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处代表海洋
B.环节②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C.环节④代表水汽输送
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图6中,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
2.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雨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3.B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A水文站,主要是因为A、B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4.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正东流向正西
D.由正西流向正东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图7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 )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雪融水 ④湖泊水 ⑤沼泽水 ⑥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④⑥ D.⑤⑥
6.该流域可能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山作为“中亚水塔”,主导了新疆乃至中亚地区的水循环,其周边干旱区分布广泛,人类生存与生态系统受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十分强烈。近年来,山地冰川融化加速,增加了水资源供给,使得河流对气候变化更敏感,为合理利用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专家提出在该区域山前洪积扇建设地下水库。
(1)简述天山山脉被称为“中亚水塔”的原因。
(2)比较说明甲河水循环与乙河水循环的差。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4
关键词: BRT;发展状况;主要问题;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10012-02
0 引言
BRT是利用大容量的专用公共交通车辆,在专用的道路空间运营并由专用信号控制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2],具有普通公交车的灵活性和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能有效整合和有序整理常规公交线路,缓解主要公交走廊的交通压力,且相较于轻轨成本较低。因此,它也被认为是现代城市改善交通状况的战略举措之一。[3]
截至2012年,全球已有近50个城市相继引入了快速公交系统,其中14个来自于中国。数据显示,我国在不到10年时间里修建了近400公里的BRT线路,就速度而言堪称世界之最。然而盛名之下,BRT自身的种种问题以及中国的城市现状使其发展前景并不明朗。自2010年广州BRT投入运营后,其建设步伐有所放缓,近两年仅有银川市完成了快速公交系统的引入,而西安、上海等城市则在多年规划后取消了BRT项目。
1 BRT在我国的发展简介
1999年昆明市建设中国第一条中央式公交专用车道,现有干线走廊5条,在全国居于首位,但其高峰载客量目前仅为3500(乘客人数/小时/单向),市中心高峰时段平均时速为14km/hr,且无车外售票系统、专有的BRT车辆和车站,所以并未被视作一套成熟完善的BRT系统。而基于以上标准,2005年北京市BRT的开通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意义的BRT系统[4]。但目前该市仅建成3条BRT走廊,无专用的高架桥梁,车辆采用单开门且只能在走廊内行驶,并由政府进行统一管理。
此后,BRT在国内迅速发展,于2008年达到顶峰。杭州、常州、厦门、济南、大连、郑州等二线城市分别建成了快速公交系统,其中厦门开通了全国唯一的BRT专用高架路,济南则创新性地使用了双侧开门的BRT车辆,并计划于2020年前形成“五横七纵”的BRT网络。不过以上城市的BRT走廊由于道路条件限制和规划设计的不足,并没有承担起高水平的客运量。这一现状在2010年广州BRT建成之后得以改善。根据2012年数据,广州棠下站高峰时间最大登乘量达到8500人次/h,为迄今世界之最,而其80多万人次的日均客运量甚至超过了不少地铁线路。此外,广州BRT首次采用多方共同运营的模式,并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比较成功的尝试,对其他城市BRT系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虽然被誉为目前我国最成功的BRT系统,广州BRT同样存在许多问题,在民间也备受质疑。从我国各城市的实践效果来看,BRT这种相对新型的公共交通手段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总结反思,[5]其未来也还无法断言。
2 目前BRT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占用道路资源,降低交通效率
道路资源是开通BRT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而道路发展滞后又是我国大中型城市的通病,正是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中国开通BRT的城市遭遇到不同程度尴尬局面。为了保障BRT可以在专有道路空间上运营,我国城市采取的措施是将原有车道改扩建为BRT专有车道,而这占据了约30%的道路资源;加之常规公交车要经常在路边站点停靠上下车,有些较窄路段只剩一条车道留给社会车辆通行,致使“交通瓶颈”压力增大。如今恰逢私人汽车高速发展时期,道路负荷已很重,若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采用BRT专用车道的做法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使得交通运行状况更加恶劣。
以杭州为例,2006年开通时,社会车辆与BRT车道内通过车辆比例悬殊,BRT车道空荡荡,而社会车道车辆拥挤不堪。[6]再如广州,在中山大道BRT车辆占用了1/4的道路面积,但仅仅吸引4%的小汽车客源,时常出现“专用车道空荡荡、社会车辆排长龙”的状况,导致道路利用率下降。[7]此外,为了保障BRT的正常行驶,诸多道路被迫改建,支线车辆“自觉让路”,某些重要的交通路口还会禁止左转。BRT项目所在的周边区域,社会车辆通行速度明显下降,虽然BRT绝大部分乘客出行时间缩短,但市民整体出行时间未降反增。
除了降低城市整体的交通效率,增加了市民特别是非BRT市民的出行时间,享有专有路权的BRT系统与社会车辆的路权冲突也十分明显。这导致BRT刚一开通,立即引起了有车一族的强烈反应。2012年3月的西部商报称,兰州市安宁区建设试BRT验线以后,很多有车族市民反映道路资源受挤压,社会车辆的利益有所侵害,同时高峰时段社会车辆占用BRT专用车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可以说,BRT的外部效应不仅体现在影响其他交通畅通,增加整体社会时间成本,还涉及到了有车阶层与无车阶层间的利益博弈[9],以及公交优先和平等路权的理论纷争。
2.2 运量不足,时速偏慢
在规划之初,BRT曾被认作是一种具有可替代轨道交通的服务和容量水平的交通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利用与轨道交通相比较低的成本,达到与轨道交通同样的效益。[4]但实际数据显示,BRT系统却仅承担着中、低等水平的客运量。尽管许多BRT系统由于规划和设计等原因已达到容量极限,如高峰期出现过度饱和的现象,但平均几千人次/h的高峰时段单向客流量与理论值约0.8-2万人次/h的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广州BRT实际运量虽与该市的地铁相当,但其代价是大多数车辆的满载率过高,导致挤车胜似上战场,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此外,对于快速公交系统,“快”作为其标志性特征,也是其吸引客流的首要亮点,应当得到有效的保障。理论上说,BRT系统采用公交专用道行驶,在交叉口处具有优先权,并实施水平登车和车外售票,平均运行速度可提高到20~30km/h。但实践中,由于道路资源紧张、车站设计不合理、信号优先权未落实等原因,只有少数几个城市基本实现预期目标。目前,70%城市的BRT时速低于国际大城市普通道路交通拥堵警戒线时速20km/h,均速最低的乌鲁木齐仅有10~13km/h。时速不达标,快速公交系统便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意义和魅力,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2.3 政绩味道浓,民意“被缺席”
BRT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大项目,涉及人群广,利益影响大,其决策过程应满足公共选择的最基本要求:凡是受到项目影响的相关主体均应有权参与项目的决策。这不仅体现着公共项目本身的合法性,服从了民主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也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平衡多方利益,有助于决策的完善和落实。但审视众多BRT项目,民意“被缺席、被代表”的现状已成为共识。广州 BRT 项目由于没有公开透明的论证和听证程序,建设也未经过广泛充分的公共讨论,其规划被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7]中山大道快速公交在动工超过半年后才进行环评公示,其宣称的“82%的民意支持率”,所基于的仅仅是几十位市民的民意。曾有媒体批评道:“BRT上马和民意根本没有多大关系,用钱堆出来的它从一开始就脱离了人大、公众的审议和控制,更像是政府有关部门的一个‘私生子’”。[10]此外,济南BRT赶在第十届全运会前完工,广州BRT在成功申办亚运会后开始规划,而南京河西南部将建设南京首条快速公交BRT并争取服务于青奥会,其中的关系不可谓不微妙。
3 前景浅析
由于上述问题暂时难以解决,国内BRT的发展一度出现了退化现象。2009年开通的杭州BRT 2号线降级为采用路侧公交专用车道,2010年开通的3号线甚至取消了公交专用车道,BRT车辆与常规公交车辆混行。2004年至今,北京仅建设了3条BRT走廊,大连BRT的某些站牌在其运行不理想的情况下也不得已被拆除。
可见,在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并不适合建设BRT。特别是国内的老城,道路发展滞后,路面狭窄(如仅为双向四车道,运营BRT则道路占用率过高)且成方格网状(交叉口多,无法落实信号优先,速度难以保证),不具备南美城市诸如巴西库里蒂巴放射状网络的优势,通过建设BRT缓解城市客运交通的压力并不是明智的选择。相比之下,合理规划公交专用道在短期内或许效果更好,而引入地铁或轻轨则是改善公共交通的根本措施。
但也不是说BRT在国内就没有了发展空间。参考广州这个较为成功的模版,BRT走廊路面宽阔(建设首条BRT走廊的中山大道为双向10车道),公共交通需求量大(该市公交出行占市民机动化出行的比例为60%),汽车保有率增长速度缓和,轨道交通短时期内还无法改善公共交通供给不足的现状,通过兴建BRT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交车的客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吸引了更多客流,最终优化城市交通。通车一年,广州BRT凭借客运服务上的优异表现被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TRB)年度会议授予了“2011年可持续交通奖”,而运行后带来的巨大环境效益(每年可为广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8.6万吨、减少颗粒物排放14吨)则帮助其入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办的“2012年应对气候变化灯塔项目”并荣膺“灯塔奖”。
国内部分城市也有着类似的问题和条件,希望借助BRT突破常规公交系统的困窘局面,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并促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成都、南昌、温州、连云港、泰安、常德等城市相继启动了快速公交建设方案,也许将掀起国内新一轮的BRT热潮。但上述城市应认真吸取已建系统的经验教训,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探索适于该市的快速公交系统,而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 结论
BRT在国外诸多城市取得巨大成功后,近几年来被迅速引入我国并得以如火如荼的发展。但许多城市因其自身条件限制并不适合建设BRT,其投资运营的结果往往给城市交通带来新的困窘。至于国内何种城市适合建设BRT,以及如何定位和规划,其结论还在实践探索之中。因此,其他城市在规划快速公交时应谨慎行事,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为市民建设一套高效实用、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亓淑敏、关可、王少飞,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01):130-133.
[2]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2004]38号文件),2004.
[3]鲍燕妮,快速公交BRT系统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J].公路工程,2012(01):95-97,101.
[4]Karl Fjellstrom.Bus Rapid Transit Development in China[J].城市交通,2011(04):30-38.
[5]饶传坤、韩卫敏,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运行效果评价与对策探讨以杭州市为例[J].华中建筑,2012(02):64-67.
[6]张启明,我国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问题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38-45.
[7]郑方辉、陈佃慧,政府绩效视野下的广州BRT项目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1(04):114-118.
[8]朱仙媛、李姗姗、段小梅,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影响评价[J].城市交通,2011(04):40-44.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5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经营;抚育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营林目标是,实现森林的优质、速生、高产,以育为主,采育结合,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考量的是木材的优质高产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森林的培育也主要考虑了木材的持续利用,忽视了森林在构建生态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和所发挥的多样化生态功能以及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样,在营林生产过程中,重木材生产和森林短期经济效益,轻森林的结构优化和稳定性,导致了纯林多,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速生林多,相对稳定的中、慢生林少,严重制约了物种多样化的均衡发展,破坏了区域生态平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对于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这种情况更加凸显。最后的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短期经济效益,也从根本上影响了森林真正意义上的永续利用。
1.生态公益林经营的意义
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体,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其目的就是彻底转变传统的营林理念,突出林业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功能和社会生态效益。在国家战略和全球环境治理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林业生态建设这一大方向,通过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采用科学合理的经营手段,优化树种结构,因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和积极培育适生性强生物学特性优良的珍贵乡土树种,构建优质高效稳定的森林植物群落,为生物多样化的均衡发展打造良好的生存生态环境,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
2.生态公益林经营的原则
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意义重大,也是国有林场面对的重大课题,如何做好这一课题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对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国家实施了资金补偿机制。过去我们讲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今我们要讲的是投资效益的最大化,而考量的目标就是森林多种生态功能的发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任何经营手段都是服务于现实目标的,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所有对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举措都要围绕所要实现的目标而展开。
就生态公益林经营目的而言,就是要实现生态公益林社会公益效应的最大化,而实现这一目的,是要靠组成生态公益林的现实林分,依据其不同树种、林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属性,所发挥的诸多生态功能来实现的,这就是说,只有这些现时林分诸多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才能够达到和实现生态公益林经营的预期目的。所以如何保证生态公益林现时林分诸多生态功能的正常良性和可持续性发挥,就是当前我们在生态公益林经营中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因为,在生态公益林的现实林分中,由于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诸如立地条件、生态环境、树种起源、树种结构、历史演替以及林区社会综合环境等,使得相当一部分现时林分,因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树种单一,结构不稳定,有很大一部分天然次生林,为多代萌生,生长衰退,林质低劣,生长发育不良,分布不均,林木稀疏,演替恶化等,导致生态功能发挥的不理想甚至是不明显。所以,针对这部分现时林分,有针对性的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不同技术措施,通过改善立地条件、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更新树种,调整树种组成,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林分密度,强化管护机制等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从而获得以适生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体、结构合理、生长稳定、良性演替、优质高效、功能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全面提升生态公益林现时林分的生态功能。
3.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
笔者针对生态公益林现时林分中的不同特点,在生态公益林经营实践中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3.1 分类建档、集约经营
在充分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现时林分,依据不同的林分类型、经营重点和应实施的技术措施按小班进行分类建档,本着生产上可行、技术上合理、效益上划算,同时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制定出施业案。
在制定生态公益林经营施业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特有优势,对生态公益林经营对象的整体资源状况进行统筹谋划,本着先易后难、由近至远、逐步达标的原则,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出以小流域经营模式为主体框架,贴近实际操作性强能达到预期目的的生态公益林经营施业案,同时在施业案的实施中,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对已制定的施业案本着整体不动个别调整的原则,进行逐步地完善,以期获得最佳的经营效果。
3.2 生态公益林经营技术措施
3.2.1 生态公益林抚育
抚育对象重点为密度大、林木分化激烈、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人工纯林中的中、幼龄林;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侵扰损害的林分;团状分布稀密不均,灌木侵扰严重,部分林木及目的树种生长受到抑制,有较多低劣木、生长衰退木的天然次生林和针阔混交林;需要调整树种组成、改善林内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优化结构的复层异龄林。抚育间伐方式、方法主要有下层疏伐、综合疏伐、卫生伐。
3.2.2 低质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
改造对象即通过改造,将具备发展条件和经营价值的低能效林转变为优质高能效的乔林,重点改造对象为:林木分布不均、林间空隙大、郁闭度低于0.3的疏林地;近、中龄林仍未达到完全郁闭状态,冠幅窄小,林木生长发育不良,林下植被覆盖度小于0.4的林分;造林成活保存率低,林木分布不均的人工针叶纯林;同龄单层林,林木整体生长发育不良,抗性差的人工针叶纯林;林木多代萌生,生长衰退,发育不良,没有培育前途的天然次生低质林。改造方式方法主要有全面改造和综合改造,依据改造对象的林木特点,综合采用抚育、人工补植、局部改造等技术措施,伐除全部低劣木、有害木、割除灌草,对伐后出现的林窗和林间空地进行补植和局部造林,通过增加林分密度加快林分郁闭,形成稳定的森林环境。
3.2.3 生态公益林更新
更新对象主要为公益林中的生长开始下降或停止生长,并已出现衰退迹象的成、过熟林,自然更新能力下降而且较漫长,严重影响地力的利用和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且有部分过熟林分因自然更新能力的丧失,已出现向灌草化退化的趋势。更新方式、方法主要有采育择伐和渐伐。
结语
在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基础上,为更好地发挥社会生态效益,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及时实施科学的经营措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公益林要建立严密的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管护机制,实施实时的动态化管理,随时了解掌握生态公益林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对应措施,确保生态公益林经营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璐,王世忠,卢国珍,等.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体系研究概述[J].陕西林业科技,2014(12):15.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6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 高中地理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Junior and Senior High Geographic Content
Convergence from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LIU Qiaomei
(Hangzhou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hopes by comparativ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social curriculum standards (b)", "Science (Grade 7-9)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s", can answer reflect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 requirements, thereby improving the junior secondary geography teaching content standards, so that the true sen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teach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Key words curriculum standard; history and society; senior geography; convergence
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的初衷是减少学科门类,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按要求《历史与社会》是在初中阶段承载原来历史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任务,《科学》则是承载物理、生物、化学和自然地理的教学任务。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和浙教版《科学》。对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即使使用了这两本教材,仍满足不了初中学生对地理内容的学习,如何改进或完善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内容,与高中地理接轨,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深入比较研究,发现问题所在,从而改进或完善初中的地理教学,促进“依标施教”的有效开展。
1 课程概况的比较
1.1 从课程在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来看――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这表明该课程是必修课,以历史和地理学科为基础,在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保持了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观点和方法。不仅要和小学段的《品德与社会》在内容方面有内在的联系和承继关系,而且还要与同阶段《思想品德》的教学相衔接、互补。
《高中地理》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础课程。它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而不是与7~9年级实施的综合课程相衔接。
1.2 从课程设置的宗旨来看――素质教育
《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体现“以育人为本” 而不是“知识为本” 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和实践性。
《高中地理》同样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的课程,是对未来公民进行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当前基础教育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
1.3 从课程形态的把握来看――综合性
《历史与社会》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观,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所有学段、全部主题,都有多学科支撑的知识背景,自始至终体现“综合”的意义。不同的是自始至终体现历史观和历史知识的教育。
《高中地理》同样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宏观、综合的课程。不同的是该课程不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而是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充分发挥地理学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全球问题为对象,进行宏观层面的综合研究。不同的是自始至终体现人地系统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1.4 从课程的实施特点来看――开放性
《历史与社会》和《高中地理》都属于开放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两者都不强求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容的完备性,《历》主张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了解社会问题,《地》主张从全球的角度、宏观的角度、综合的角度、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全球性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评价方式从追求唯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重视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历》侧重评价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及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侧重对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评价,对地理研究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教学环境也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并提供多种教学选择,强调社会实践,使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历》多次强调应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法,《地》则强调应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达到以点知面、举一反三的效果,并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2 课程目标的比较
在《历》和《地》中,“课程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细化,但是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综合文科课程《历》来说,更为注重的是“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优先考虑的目标。
正确熟练地掌握“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质,而且它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技能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都具有促进作用。
《历》和《地》中都提到“尝试”“探究问题”,“与人合作”等,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点不一样。《历》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探究社会问题;而《地》尝试先发现地理问题再调查研究最后提出对策,问题更专业、过程更完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提到的“意识”、“责任”、“观念”、“态度”、“习惯”等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受益无穷的。
《历》和《地》中提到“科学态度”、“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责任感”并且关注国情。不同的是《历》强调从历史的角度关注国情,而《地》则从地理的角度关注国情。
3 内容标准的比较
3.1 地理工具――地球仪和地图
地球仪和地图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本身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又是人们认识社会事务空间分布的基本工具。虽然《历》和《科》在初一上学期重复讲了这方面内容:地图及三要素、地球仪的使用、判读地形图、绘制简面示意图等,但是,可以发现这也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学生还不太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尤其是到了高中之后,再进行应用可能就会出现困难。《地》中没有要求再学习这两者的知识,因此可以在学生初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加强,如对初二出现的历史地图进行分析,尤其是注意地理语言的运用,不仅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还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去分析,这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区域了解的基础上。
3.2 地球概况
有关于“宇宙中的地球”这一部分主要是在《科》中和《地》相衔接,比较发现,二者都从宏观到微观了解地球所处的环境,《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由《科》的关注影响到《地》的阐述、辩证地看待影响,由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上升到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科》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到《地》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从《科》单纯的内部圈层结构扩展到《地》整个内外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历》对自然环境也有涉及,但是重于区域间的比较,在《科》中分类了解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等要素。
3.3 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学习人文地理、人地关系有关知识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组成的。
《历》重在“自然环境差异”的“了解”,对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并没有具体分析,这一部分出现在《科》中;而《地》中不仅是要从宏观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还要从微观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综合思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此多次用到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这一技能,这是在初中单纯的收集、获取信息基础上增加了再加工和反馈(绘制)过程,能力进一步提高。比较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地》增加了对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气候变化、洋流的认识,这些内容有些多且深,在初中鲜有涉及,但是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有时还运用到,这需要在初中增加了解。
此外,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某项自然资源和某种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抵御灾害的措施。而《地》中强调通过案例学习,而不是纯理论阐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及变化、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4 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
人文地理是系统地理的重要分支之一,与自然地理学并列为系统地理的两大支柱。学习有关人文地理环境的知识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培养都是极为重要的。
《历》和《地》中都涉及到人地关系的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比如《历》主要是以感受型为主的学习,对于人口和人口问题的基础知识、城市形成过程和各具特色城市的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认识;《地》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应用到地理学的一些原理(理论)去分析人口和城市的变化,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分析特点与分布,并且增加了一些新名词如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结构。《历》中已列举出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移、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景观的影响,这为高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习时间相隔较远,学生是否能举出具体事例还要看实际情况;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结构等是高中阶段新增加的需要学生理解的专业术语,要视学生的情况用合适的学习途径,选择不同深度的实例进行讨论。
人地关系、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初高中必须了解的内容,毋庸置疑,不过也很容易重复;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人地关系的不同看法,可以了解这些看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局限,可以了解这些看法对知道当时人们的行动起了什么作用,也可以了解这些看法对于今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些内容在初高中都是十分重视,不同的是《历》是放在历史长河中慢慢讲述,而在《地》中是集中讨论分析。《地》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农业、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某种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以及过来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偏向于理解一定的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活动(如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典型实例的分析着眼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差异;《科》中简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某要素(气候)的影响。
3.5 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
地域性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尽管不少的地理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具体地理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结合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
“区域”一词在《历》和《地》中属于核心概念,但是却赋予不太相同的内涵:《历》中从“社区”扩展到“区域”,围绕“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空间”,以人文活动为主,而在《地》中除了人文区域外还有自然区域,其他的特征如空间尺度、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都有涉及。
在《历》和《地》中都提到要了解区域环境的差异,因地制宜的改善环境:《历》中是从人们社会生活的差异性着眼,自然环境只是作为区域生活的背景来展示;而《地》中则强调先从自然环境的差异比较开始,继而才是人类活动的差异,要学生在认识地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历》中主要动态地展示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影响;而《地》则就某个区域的发展阶段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两者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而后者是站在研究区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地理问题;区域的差异性导致区域间必须相互联系,这在初高中的教学内容都涉及到,初中只是简单了解这些项目,而高中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辨正地分析这样做会对区域的环境产生何种影响。
总之,《历》仅仅是以比较典型区域的人文特征为主,对很多区域(如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了解甚少,而《地》直接要求以案例分析从成因上探讨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同人类的关系、区域的开发整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3.6 地理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给人类生产或生活带来各方面的变化,以3S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地理学科的发展。地理学科诸多关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都可以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历》和《科》只是要求知道3S可以在生活中的哪些领域做什么事情,《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其工作过程及具体的应用实例;尽管《历》内容目标中提到介绍3S,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提到过,建议在初中教学中应加强该内容,因为初中的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感受到GIS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导航,设计旅游路线等等。
4 小结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从初中到高中有关地理内容的学习要求由关注活动到阐述、辩证的看待影响;从重“现象”认识过渡为重“原理”探究;由单纯的收集、获取信息上升到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由学习感性知识、体验性知识上升到对事物的理性思考。
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内容的衔接,这需要教师通过了解学情,通过阅读相关学科、学段教材的内容来确定衔接内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对容易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在日常初中课堂教学中渗透地理技能的培养,读图能力的培养:如从区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地理环境的作用;增加用地理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在地图上落实历史事物的分布等等。总之,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切实解决初高中地理内容的衔接问题。
注:行文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简称《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称《地》,《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简称《科》
参考文献
[1] 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顾明远总,强海燕著.中、美、加、英四国基础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基教室中学地理科.厦门市高中、初中衔接的教学建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2006.
[4] 徐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解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9:12-13.
[5] 朱明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