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科学的成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科学的成果范文1
关键词:听力课堂环境 英语专业 学习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80-02
The Impact on English Majors’ Learning Outcome Exerted
by Listen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
Lin Kang,Su Suijun,Liu Xueli,Wang Qili,Wang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nxi Norn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China 710062)
Abstract:On the data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 done by the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in English Department,Foreign Language Colleg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n English majors’ learning outcome exerted by listen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teachers’ organization,students’ involvement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and offers practical suggestions.
Key Words:lListen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English Major;Learning outcome
1 提出问题
人们习得语言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在日常交际中,听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英语听力教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听力技能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发展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但是根据当前英语教学现状,听力一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弱项。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僵硬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积极性与主动性严重受挫;其次,缺乏具有真实性和实时性的听力材料,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再次,教学目标模糊,以至于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综上所述,传统的听力课堂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新的听力课堂环境需要被探究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英语听力教学必须通过分析影响听力理解的各种因素,找到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建立良好的英语听力课堂环境,才能使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力得到全面提高。
2 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系统科学的课堂环境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笔者认为,前期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课堂本身的单方面理论研究和结构性评价及测量上,而对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未进行充分探讨;而后期研究虽然将课堂环境与学生发展相联系,但主要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且多是跨文化的比较性研究,缺少专门针对单一国家英语专业生的学习成果研究。
相比国外来说,国内关于课堂环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发展速度较快。通过对知网上相关文献的阅读,笔者认为,国内研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首先,研究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学生焦虑程度、教学模式、教学现状、教学改革及对策这几个方面,关于学习成果方面的研究较少;其次,研究对象大部分都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生,很少有针对英语专业生的;再次,研究内容上,虽然研究者们有提出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听力课堂环境,但最终都没有归向探讨二者之间的深层关系,而是都转向了对教学方法或学习策略的探讨上;最后,研究深度上,实证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文献较为不足,大多是个人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思。许多研究并未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对研究对象所进行的观察、实验和调查也不够充分。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3.1 试测
为了把问卷扎扎实实地做好,在调查问卷的初稿完成之后,笔者给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三年级的10名同学发放了问卷以进行问卷试测。在确定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基础上,笔者对试测问卷的结果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在30个变量上的Sig.(2-tailed)的值分别为0.000、0.001、0.002以及0.004,表明两组在30个变量上有显著的差异;同时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不含有零,说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全部30个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据此得出结论,试测问卷中的30道题都具有较好的区别力。笔者进一步对试测问卷的内在信度做了检验,听力课堂的物理环境、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听力课堂氛围的Alpha系数分别为0.784、0.817、0.908和0.841,包括这四个维度在内的整个问卷的Alpha系数为0.947,这说明此问卷的内在一致性好,具有较高的信度。同时,根据试测者的反馈,此问卷最慢的完成速度为3分10秒,说明此问卷耗时量少,简明易了。最后,笔者在综合考虑试测者的建议和问卷本身效度的条件下,为试测问卷添加了简单大方的封面,并适当地对问题进行了修改,最终设计出了正式的问卷。
3.2 正式实施测试
3.2.1 调查对象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大一和大二年的学生共100名,女生85名,男15名。其中大一年级50人,男生7人,女生43人;大二年级50人,男生8人,女生42人。
3.2.2 问卷内容
此问卷共30道题,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听力课堂的物理环境、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听力课堂氛围,并依次占5、10、10和5道题。问卷采用莱克特量表,对每个问题都设计了五个不同等值的规定选择答案:A=完全不同意,B=比较不同意,C=基本同意,D=比较同意,E=完全同意。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A”到“E”分别记1、2、3、4、5分。
3.2.3 问卷实施
此问卷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抽样调查,集体测试时间约为2分50秒左右,所有测试在两天内完成。本次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1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4份。然后通过SPSS软件对所有有效数据进行了分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为四个部分(听力课堂设备方面、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听力课堂的氛围)的均值与卷面总均值的相关系数检验,从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579、0.831、0.777、0.654,由此可知,第二部分的相关性最强,第三部分次之,而第一部分与第四部分与整体的相关性较弱。说明教师的课堂组织对听力课是否有良好的课堂效果起主导作用。可见,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是一堂成功的听力课的关键,而学生自己的参与程度对其自身学习成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除此之外,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优质的教学设备的配合,将为上述两个因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综合这四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1)充分发挥教师在听力教学活动中扮演的组织者与评价者角色的作用,运用创新、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听力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的进一步鼓励与引导下,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最终形成教与学的高度契合,提高听力课堂效果。教师的课堂组织对听力课堂效果起着主导作用,提高听力课堂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组织能力,而怎样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够使课堂参与者乐于接受并易于提高课堂效果正是其解决此问题的精髓和要害之处。作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进听力课堂组织方式,进而提高听力课堂效果。第一,积极同别的优秀的教师交流,学习别人优点,反思自己不足之处;第二,及时地同学生交流,认真听取学生建议;第三,注意教材分析与反思,灵活运用教材及其他听力材料;第四,多开展互动活动,使自己和学生都融入课堂。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外多接触各种各样的听力材料,拓宽学生的听力途径,丰富学生的听力内容,充分培养学生对听力的兴趣,最终使学生听的能力从课外听力练习中得到加强,学生对听力的信心增强,因此,课堂的参与度也会不断提高,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听力课堂效果的好坏,听力课堂不是机械地由课堂组织者单方面的教授听力技能,而是需要课堂参与者积极地配合、主动地参与其课堂,进而同课堂组织者共同提高课堂效果。因此,欲想通过促进学生的参与度来提高听力课堂效果,学生应该积极地参与听力课堂,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勇于表达自我、善于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等要求。
(3)教师应该营造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活跃的教学互动活动,轻松愉悦的音乐欣赏等都可以被运用于听力课堂氛围的改善。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配合来实现的。学生要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互动和交流,比如积极与老师互动,积极回答问题,在小组活动中自信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对课堂的参与度。教师应优化课堂组织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从而适时地对课堂氛围,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和掌控。
(4)学校要对听力设备进行相应的更新,以方便学生学习和听力活动的开展。一堂良好的听力课堂要以先进的听力设备为支撑,以充分发挥教师对课堂组织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基础,二者相互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听力课堂的物理环境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来改善的,如保持教室空气流通、整洁卫生、定期更新听力设备、安装噪音隔离板等、更换足够面积大小桌椅等措施无不是改善其听力课堂物理环境的好办法。教师应及时反应听力课堂硬件设施出现的问题,争取尽快解决问题,从而不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不便。
参考文献
环境科学的成果范文2
新课改在高中教学中全面展开,做为一线的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课改带来的全新气息和课堂教学中的
变化。就职业中学农学教学中如何将环境保护教学和新课改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有以下
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和角色,解决“讲”“听”矛盾
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讲。然而,遇到枯燥的专业知识,老师讲的再津津有味,学生听起来
也会昏昏欲睡。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让学生参与到
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农业生态环境时,不能单纯的讲授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概念,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关于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农业用水资源匮乏、土地盐碱化
和农田污染等案例,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哪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
展所倡导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引导让学生走进知
识,动脑筋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再是纯粹的观众角色,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实施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发
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和方案,进行调查、资料收集、访问、实验等活动,最终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农业土壤污染中,将学生带到农田地头,调查了解农民对土地实施的化肥和农药,进行采
样,进一步实验,了解农药化学结构较稳定,不易被酸、磷、氧和紫外线等的作用所分解,且脂溶性强而
水溶性小,喷撒时除一部分为作物所吸收、造成作物内的残留外,还有的残留于土壤中,被土壤动物所摄取
而在其体内积累与浓缩,并通过家禽的捕食等辗转为害;有的则随灌溉水或雨水流入江河湖海,另外,农
药的长期使用,还会因害虫的天敌被消灭和害虫、致病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而加剧病虫为害。长期过量施用
化肥或施用不当可造成明显的环境污染或潜在性污染。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都有学生参与,大幅度提高了
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紧扣教学环节,设计科学的问题
农学专业教学要注重开展探究性学习,而确定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开端和关键。把学生从生产生
活中发现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确定为探究性学习的问题,也可以教师提出具体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将
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学习了农业土壤污染的知识,就会引出如何
对污染进行防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自己去找答案,很好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
四、及时进行交流总结和补充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得出不同的探究结果,有的是现象,有的是数据,有的是访谈结
果等,这些结果的交流和总结本身就是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引导中对于学生没有探究到的地方进行
适时补充。比如,在总结农业大气污染中,学生对光化学烟雾污染没有涉及到。在总结农业自身的污染和
危害中,学生对盲目农事活动,农业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污染涉及不够。在交流总结的过程中
环境科学的成果范文3
关键词: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 课堂实践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科学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从实际出发,对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本土化改革,它是以课堂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一般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案例的对抗性,立足课堂,分析案例,案例分析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此发现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借助实践案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训氛围之中,对抗式的激烈气氛能够使学生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头脑风暴,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2]。经过教师的恰当引导,“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法的一种,同样具有案例教学的所有优点,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苏格拉底问答式或讨论式,教师或学生通过特有的案例,对案例本身及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有较为规范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抓住和利用案例中的“对抗性”,将“现场招标”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像真实的招标一样,对同一个规划或管理项目不同的备选方案进行抗辩。大量的实践已证明,“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对于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实施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析,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程序
“对抗式”案例教学与案例教学在程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关键在于对抗性如何有效进行这一环节。“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分三个步骤进行。[3]
1.典型案例的选择。“对抗式”案例教学的对抗性要求教师或学生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对抗性。案例的真实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案例的典型性能显示同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意义,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有足够的分析价值,可引发出多种类型的复杂问题,能带给学生丰富的启迪。在“对抗式”案例中,若学生要在抗辩中战胜对方,“对抗性”案例的选择就是关键。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2.课堂实践。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抗辩是“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案例的辩论可以是分组进行,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本方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辩论。也可以由个人负责案例的陈述,其他同学自由选择观点,进行混合式辩论。整个课堂实践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进行。教师可以在适当时候,发挥其主导作用,提一些建议,提醒他们曾经学过的某个理论,但不能具体提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可以给一些提示,增强案例的对抗性,活跃课堂气氛。
3.对案例的总结。学生在对抗发言中,对案例的分析是否正确、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概念理解和使用是否得当、对抗双方谁的分析更正确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总结中要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探析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一般在期中进行,因为此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尤其是作为课程实践的主体,为了保证课堂中对抗的精彩,学生在课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分析、研究案例,预习课程内容,查找资料,撰写发言稿。而做这些准备工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前半学期的课程学习则是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必要途径。
在温州医学院2012-2013第一学期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堂实践中,由学生自行选择课堂实践的模式,最终选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的选择与撰写,由小组中一人进行案例的陈述。辩论的进行,由小组成员对抗其他学生。整个课堂实践中,学生认真聆听案例的陈述,并按照需要做一定的笔录。陈述完成后,由台下学生对小组成员进行提问,问题主要围绕案例进行,可适当做一些扩展,每个案例的论辩限制在20分钟内完成。论辩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案例的总结和评价。
课程实施反馈中,学生一致认为“对抗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加强互相之间的协作能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观察,也可以明显看出,“对抗式”案例教学前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后半学期的课堂授课中,学生更加愿意思考问题,积极跟教师进行交流,学生互相之间也会因某个知识点进行辨析,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普遍觉得辩论的过程中,课堂时间过得特别快,意犹未尽。案例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同时从枯燥而单调的纯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能够将部分现实生活和环境规划或环境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事件和问题。课堂实践证明,“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大大增强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结语
课堂实践证实“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问题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但要取得较好的课堂实践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因此建议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程实践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使学生能有效针对案例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及时总结和评价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张秉福,许日才.“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516).
[2]宋军.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与角色分析[J].学理论,2010,(27).
环境科学的成果范文4
近年来,环境信息科学(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iences,或EnvironmentalInformaties,或Enviromatics)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早期单一的工程方向“环境信息化”正在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理论交叉、多技术手段集成的新兴学科领域〔。国际环境信息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eienees,ISEIS)作为这一领域的学术组织,致力于发展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提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以促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国内在环境信息科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环境模型、环境可视化、环境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上至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则已成为实现环境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初期的信息管理、环境专题制图发展到Gls与环境模型集成陈、3S技术集成的多媒体环境系统、基于Gls的环境污染扩散模拟基于GIS的环境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些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遥感、水环境遥感、固体废弃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与热环境监测、植被遥感、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环境建模与模拟一直是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在环境信息科学中得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境过程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智能体(Agent)模型等也在环境领域受到重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和提取对决策分析有用的、先前未知的隐含模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1999年即面向环境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试图将二者结合,提出“环境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可视化是表达和传输环境信息有效的形式,通过三维可视化、三维模拟实现环境现象、过程的真实感表达,能够更加逼真地传输环境信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卿。“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模拟决策等活动。针对环境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趋势,聂庆华提出了“数字环境”的概念,数字环境是环境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是三维显示的数字虚拟环境,包括环境信息数字化、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环境分析模型化和环境空间决策的智能化、环境过程和管理可视化。尽管国内目前在环境信息科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跃,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环境监测治理与管理为例,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2.1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尽管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学科体系还缺乏明显的定义。已有的一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计划中界定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进行界定。HuangGH等川提出的环境信息科学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当前引用较多的环境信息科学体系结构。,环境信息科学是多学科集成的领域。传感器综合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尺度地面采样技术成为可能,处理不同特征、尺度和复杂性问题的模型综合成为新的挑战,包括不同模拟、优化、评价模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合并,不同技术输人与输出之间的联接,社会经济因子的量化,以及大尺度集成模型的解算策略。在此基础上,HuangGH等提出基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USGS的研究报告’)中,将环境信息科学定义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集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方法的研发、试验和应用的学科。不同定义都强调环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特点。Huang等川的观点显然更强调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和工程的交叉,而USGS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USGS在其未来环境信息科学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基于以上观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以环境信息流和环境信息处理分析为主线,可以构建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环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需求的多学科理论交叉,技术支持在于面向环境信息流的多技术手段集成,最终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方法模型的综合,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多技术手段集成的角度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
2.2环境信息科学在煤矿区综合应用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接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煤矿区作为1种以资源开采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煤炭资源开采(以下仅涉及地下开采矿区)破坏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导致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矿山排研形成的研石山压占大量土地,堆积物导致严重大气污染和土壤损害,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煤炭区是1种典型的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复杂区域,煤矿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l)从煤矿开采损害角度出发研究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预计、监测与治理;(2)从煤矿区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3)从煤矿区地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防,(4)从煤矿区水资源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井水害、水污染与水资源调控;(5)从景观格局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景观格局;(6)从地理环境演变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7)从遥感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矿区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8)从大气污染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大气污染评价与控制;(9)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经济评价;(10)从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等。对以上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多主题、多要素的时空环境信息是其中的关键,任何视角的研究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需要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的集成、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的支持、需要环境知识和其它领域知识的交叉和集成。因此,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集成现有的研究工作,充分应用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整合与集成,在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整合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视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链接边界选择、信息传输反馈、系统相互作用。按照该研究框架,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主要包括:(l)基于采矿环境影响机理的模型建立、参数获取;(2)各种环境模型的建立、参数提取与模型验证(面向环境系统分析的环境评价、污染扩散、环境演变模型和面向环境管理决策的规划模型、优化配置、动态演变模型以及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重建方案设计);(3)面向环境监测的遥感信息源选择与图像处理、环境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组织、集成与管理多种环境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设计与建立;(4)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模型解算与解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应用;(5)集成信息、模型、数据库、系统、知识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构建。(6)资源一环境一人类一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应用。
环境科学的成果范文5
其实除了教室,学习科学的机会比比皆是。每年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探索和对科学的学习,通过参观正规学习机构,参与节目,并利用媒体来追求自己的利益。.数以千计的组织,致力于开发,记录,并为所有年龄和背景的学习者在非正式的环境中学习提高科学。它们包括非正式学习和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图书馆,学校,智囊团,高等教育机构,政府机构,私人公司和慈善基金会。非正式的环境,包括一系列广泛的,如在家的家庭讨论,参观博物馆,自然中心,或其他设计设置,日常活动,如园艺,以及远足和钓鱼等休闲活动,并在俱乐部参与的设置。几乎所有的年龄和背景的人从事的活动,可以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科学。在非正式环境科学学习委员会的成立是为了研究科学学习的非学校设置的潜力。
在非正式的环境中学习科学。我们设置学习者的年龄组,不同的时间跨度超过目前已知的科学,确定学习经验,是非正式的环境和共享(如学校)的特殊素质和发展为研究和发展议程。通过科学学习的地方以及发生交叉的特点,非正式的学习环境。 “地方”包括狩猎,每天像经验,在公园里散步,看日出设计为来访的科学中心,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天文馆和方案等,放学后的科学设置等,或通过当地组织的环境监测。交叉的特点,形成非正式的环境,包括上下文和学习的工具和机会,这些环境,社会,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社区提供列入媒体的作用。
我们总结了关键环节,结论是非正式的环境可以促进学习科学证据。然后,我们描述了这些设置,以及如何扩大参与学习科学适当的学习目标。最后,我们提出建议的做法。
1 非正式场合能促进学习
我们的经验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人学习科学。非正式学习各种文化的做法,有利于学习系统和可靠的知识,了解自然世界。 在整个生命跨度,从幼年到成年后期,个人了解自然世界和发展科学学习的重要技能。设计的空间,包括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海洋馆,和环境中心,也可以支持科学学习。丰富与真实世界的现象,这些地方人们可以追求和发展科学的利益,从事科学探究,反映他们的经验,通过意义的谈话。为科学的学习方案在学校和社区为基础和丰富的科学组织的地方,包括持续的,自组织科学爱好者的活动。 There is mounting evidence越来越多的证据可以养活,结构性,非学校的科学课程,或刺激的成人和儿童的科学的具体利益,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可能扩大参与者对未来科学的职业选择意识。
科学媒体,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持设备,无孔不入,使越来越多的科学信息,人们在科学学习的场所。科学媒体定性塑造人与科学的关系,是支持科学学习的新途径。虽然证据是强有力的教育电视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大大减少的证据存在于其他媒体,数字媒体,游戏,收音机,学习科学的影响。
2 非正式场合的学习是可靠的
要了解是否,如何,或当学习发生,良好的成果的措施是必要的,但努力来定义科学的学习成果,在非正式场合往往是有争议的。有时,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都采用相同的工具的成就和在学校环境中使用的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公共和私人资金的非正规教育,甚至需要如学习成绩措施。虽然他们可能有利于非正式的环境和学校之间的协调,他们失败非正式环境的定义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许多学术成果①不包括非正式场合可以促进能力的范围;②违反有关这些设置的,如休闲为主或自愿性的经验和非标准化的课程重点,关键假设;③参与者的广度设计,其中不少是K-12学生。
在非正式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的明确的和合理的目标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加剧了学校对这样的设置议程的实际或潜在的侵占。这导致了一些完全拥抱学习者的定义结果,而不是避开正式的结果。它是非生产性盲目采取要么纯粹是学术性的目标或纯粹是主观的学习目标。相反倾向于第三个课程,它结合了多种专门用于研究和实践的科学学习的目标。
3 学习者在不同非正式的环境的情况
①兴奋的经验,兴趣,学习动机在世界自然和物理现象。②来生成,理解,记住,有关科学使用的概念,解释,参数,型号,和事实。③操作,测试,探索,预测,提问,观察,并利用自然和物理世界的意义。④对科学的思考方式的认识过程,概念和科学机构;和他们自己的进程中,学习有关的现象。 参与科研活动和学习的实践与他人,用科学的语言和工具。 想想自己的科学学习,有时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的身份。特别是有关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侧重于产生兴奋,兴趣,动机的其他形式的学习科学的基础。而在任何环境下学习的重要,特别是有关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日常科学现象和组织挖掘以往的经验和兴趣。东街6地址学习者如何看待自己与尊重科学。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在促进和建立最初的兴趣,支持科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身份,为学习者导航非正式环境中和在学校的科学。
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从发展的实践和研究工具的股。他们应发挥核心作用,完善评估在非正式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的评估。
总之,在非正式的场合的学习是有意的,可能比在正式的场合如:学校,起到的对学习科学的作用都要大,所以要重视对非正式场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陆雪琴,大学英语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调查研究,湘潮[J],2009(8):94-95
[2]华雄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语言环境的学习,外语界[J],2001(5):41-45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和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5):13-15
环境科学的成果范文6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从发现平流层中氮氧化合物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攻关课题和重大基金项目等国家任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有毒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水体颗粒物和环境工程技术、大气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流层臭氧化学、区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机物环境地球化学、有毒有机物结构效应关系、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原理与途径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等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从政府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与环境保护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多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队伍。在酸雨测量技术、形成机制、物理化学特征、高空云雨化学、大气酸性污染物来源和沉降过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天然源研究、区域酸沉降模式和酸雨成因、能源与环境协调规划、酸雨区域综合防治和临界负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从80年代起,我国先后制订出《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环境污染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选取了200多种分析方法,近百种无机和有机物,所用的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多年来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有关实验室广泛应用。对监测分析方法的统一与标准化,在提高分析监测水平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92―1995年,国家基金委化学部资助了重大基金项目“典型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在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水生天然有机物的起源、表征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与模型,以及卤代烃生成潜力,等。在新农药单甲脒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以及有机锡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发现城市水源中的硝基多环芳烃的存在,对多氯联苯等的光解规律和产物毒性提出了新的机理和解释。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工作于1999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在O3的测量技术、中国光化学烟雾特征、室内大气光化学反应模拟、空气质量模式、汽车尾气高效净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大气微量组分源排放、大气氧化能力、大气光化学模拟和模式的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天然水质变化与水污染控制原理、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去除与生物降解和高级化学氧化、水质净化的高效生物和絮凝反应器、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