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范文1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景观设计;分析

桥梁景观具体是指引入环境因素的一系列桥梁造型。在桥梁单体造型的基础上,桥梁景观重点研究环境与桥梁单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同时在特殊的环境当中,市政道路的桥梁景观设计具有很多的特点,例如艺术观赏性较高,视觉效果良好,产生丰富多彩的意境,从而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1 市政道路景观桥梁的设计特点

桥梁景观,被国外的桥梁景观学家定义为“设计桥梁的艺术”,据此对桥梁景观进行分解,包括线型设计、造型设计、平面布局设计、色彩设计、肌理设计以及装饰设计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桥梁景观设计中的符号学、历史文化以及技术美学等特点,实际上是桥梁功能与美学、文化以及技术的统一。在市政道路景观桥梁设计中,必须依托于桥梁的常规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外在形象的创新和包装,在充分发挥桥梁的交通枢纽等常规作用的同时,凸显其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价值。从这点而言,景观桥梁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的功能,也有F代的功能,同时兼具艺术的功能。景观桥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遵照一定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原则。因为景观桥梁的艺术功能其本身就是城市形象的一种外延或局部展示,因此景观桥梁的设计离不开所在的区域文化和特色,只有建立在地域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景观桥梁的艺术性。景观桥梁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时间性,时间性也可以表达为时代性。不同一个城市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由于文化发展存在差异、社会理念存在区别,所以造就了景观桥梁的差异。因此景观桥梁作为当下时代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集中展现,必须凸显其时代性。

2 桥梁形式的选择

第一,拱桥。拱桥的形态多种多样,需对拱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景观需求,优美的拱桥曲线,会给人一种优美的韵律感。拱桥的参数方面,要选用合理的矢跨比,拱的优美曲线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而且要处理好拱脚和拱座的关系。

第二,悬索桥。悬索桥的曲线比较流畅,就像是节奏优美的主韵律,而且其造型气势磅礴,其中在景观设计方面的重点是索塔。

第三,钢构桥。刚构桥的桥梁结构较为稳定,因为其材料具备优秀的力学性能与刚性,桥梁线条简洁强韧、传力路线较为清晰明确。另外,钢构桥也可以在其桥梁表面涂装上色彩处理,例如大红色等色彩,从而为桥梁增添了较好的视觉效果,也打破传统的混凝土的暗灰色。

第四,斜拉索桥。斜拉索桥具有挺拔、舒展的优势,同时其具有一定的跨越感,其景观设计包括主梁、斜拉索以及索塔,其中在景观设计方面的重点是索塔,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着重加强对索塔的设计。

3 市政道路桥梁的色彩及材质设计

第一,色彩设计。桥梁色彩设计需要对桥梁本身、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桥梁色彩设计一般是简单、淡雅比较合适,还可以利用小面积的色块作为对比来突破总体桥梁景观设计的单调,从而起到补充强化的作用。桥梁色彩设计一方面是桥梁本身的和谐统一,最重要的是要和特性保持一致。桥梁建筑是由各种材质组成,其色彩和质感必然会受到建筑材料的制约和影响。

第二,桥梁材质。桥梁材质应尽可能发挥结构材料的自然美,还要注意就地取材,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利用材料的自然美以及明显的对比效果,从而取得建筑的朴素以及自然美。桥梁饰板、梁以及细柱等比较适合用光面,桥梁墩台适合用粗糙的表面。

4 市政道路中景观桥梁的设计

传统的市政道路桥梁往往只需要注重桥梁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障桥梁的安全,发挥桥梁交通枢纽的作用即可。但在景观桥梁的设计中,不仅要求设计者具备一定的桥梁施工技术和设计专业知识,还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美学观念。在市政道路景观桥梁的设计中,市政道路桥梁首先应该具备使用功能,这是桥梁设计的基础,同时要迎合审美需求,而且要反映出不同地域文化的景观。

4.1 现代桥梁景观设计策略

(1)现代桥梁复合景观的美学设计。由于桥梁不能脱离环境,其景观和大地景观和城市景观相伴生,属于复合景观的重要内容。悉尼歌剧院和悉尼大桥以及蔚蓝的大海形成复合景观,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建筑。复合景观的伴生效果是实现景观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是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

(2)桥梁夜景景观设计。通过桥梁本体的景观设计和复合景观设计,能够显著增强桥梁的美观度,通过桥梁夜景设计,更能突出桥梁的视觉效果。同桥梁交通照明不同,桥梁的灯光夜景是照明和桥梁艺术的结合,是桥梁景观多样化的基本要求。现代桥梁灯光夜景极大的拓展了桥梁的艺术景观表达形式,从而使桥梁能够全天候进行魅力的展示,使桥梁美观得到时间上的延伸。

4.2 从工程实例来看现代桥梁景观设计

某桥梁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结构桥梁,全长为2162米,其桥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装,布置彩色人行道地砖,桥梁设置图案的钢防护栏。由于城市夜景需要,拟定对桥梁的底面、侧面及桥面进行景观设计。

(1)桥梁涂装设计。通过涂装,改变桥梁现有外部颜色,从而促使桥梁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提高桥梁景观的和谐性。将桥梁进行桥型立体大块面分割进行涂装,桥梁两侧块面要保持统一,都采用银灰色进行涂装,在桥梁桥墩两侧和梁腹底不进行涂装,以便形成深色的门洞效果,通过涂装增加的视觉冲击力,达到美化效果。

(2)视觉效果的增加。在对桥梁外部颜色的改变基础上,通过颜色搭配,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提高桥梁美观度。针对涂装基础上,对桥墩和梁腹底进行深蓝色涂装,从而是桥梁在白天更具有立体感,通过夜晚灯光的配合,在桥底形成自然漫射的蓝色,从而使夜景照明的立体感增强,提高夜景照明效果。

(3)桥梁景观灯光设计。灯光的合理配合能够体现桥梁景观的视觉表现力,同时也具有显著的视觉效果。在桥梁涂装后及增强视觉效果的基础上,配以夜景灯设置。利用白色泛光灯间梁腹底照亮,和桥梁两侧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提高桥梁的艺术造型美,通过在桥墩朝下投射灯光,照亮桥墩结构,从而让夜景在竖向上进行延伸,从而增加桥梁的稳定感,同时体现桥梁的结构美。

5 结语

市政道路的景观桥梁的设计不仅关系到桥梁自身的结构,而且关系到其对城市美观度的影响。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桥梁的景观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对桥梁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对桥梁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进行全面而充分的调查研究,其中要调查的内容包括地理环境、地质、气象、人口、民族、文化、建设工期以及养护条件等,同时也需要对具体建设条件,比如河流、地基以及接线等进行充分考虑,桥梁设计时要做到协调和融合,以期设计出实用、美观、经济的道路桥梁。

参考文献

[1] 康黎静.湖南科技大学核心区月湖景观桥景观设计与结构计算[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4(12):45.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范文2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景观;低碳;道路;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经过IPCC报告显示,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元凶。我国的碳排放量还缺乏切实的数据,但只要约束好土地的使用情况,就能够减少居民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的人均碳排放量比城市居民的人均碳排放量要多。这是因为农村的发展没有先进理论和技术的指导。如果继续放任农村的碳排放量,那么就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损失。并且以后在农村做低碳减排工作,成效也不会很高。因此,我国必须要建设起低碳理念下的新农村。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国情不同,国外很少有研究农村土地整治的资料,因此,我国若对土地整理,并实施低碳建设,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困难。除此之外,我国各地区的农村土地整理对低碳生态景观建设也不够重视。国内的土地整理是调整土地之间的关系,并综合的整治田林路村。而农村的道路建设研究是农村结构规划、控制密度、功能混合的规律建议。通过对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认为低碳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保证其地域的文化特色,注重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决策和规划设计。

1对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农村土地整理和道路景观建设,是农村集体按照集约化土地的原则,对项目区内的水、田、林、路、村以及森林滩涂等农村自然景观进行整理,合理的布置和规划好布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实施之前需做好规划的准备。要顾及到整治后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农村地域比较城镇广阔,但多数属于生态土地和农作土地。不合理的整治,虽可能会增加农村可使用的土地,但也会损害农村内原有的生态景观。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需遵循开发荒废多余土地,保护生态土地为原则。整治后的新农村,既要合理美观,也要增加农民的收益。

农村土地整治,可以将农村特定区域内的耕地数量减少,增加当地的城镇建设用地。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项目区之内的农民需要做好整理土地、搬迁安置、复垦以及维护生态环境、配备生活基础设施等。农村内首要的整治工作就是整理农用地。对农村内的水、田、路、林进行综合整治,促进自然生态和农村生产有机统一。这样能够促进农村的基础建设,也能够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的粮食产量。整治之后,既能增加有效的耕地,也不会减少原有的农田总量,粮食产量不会有所降低。其次就是整治集体的建设用地和村庄。复垦集体建设用地和空闲的宅基地,可以促进村庄的统一整治,并促进整个村庄的整洁和美观。再就是让农村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化。土地的流转可以实现规模化的农村经营模式。而农村多余的建设用地,可以给予城镇使用,减少城镇用地难的问题。土地极差增值的收益,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

2农村土地整理道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农村土地整理道路中,不重视生态效益。土地整理主要是水文、植被、土壤等因子变化引起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变化。整理前后要保证生态系统的气候调节、固碳制氧,维护物种多样性。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多以水泥化建设为主,以现代化技术介入,并不注重道路的生态效益。农村的道路绿化,也很少重视生态环境的提高和生物的多样性。绿化的适应能力差,农田施肥的投入高,容易伤害生态环境,并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道路景观设计缺乏低碳理念。道路是村民的运输和通行空间,也是农村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路生态景观表现着农村独有的乡土气息,反映出农村的文化景观遗产。因此,道路设施规划要有乡村特色和艺术感染力。我国农村土地整理还没有意识到低碳理念的重要性,除了在乡村看到部分的太阳能热水器和路灯之外,很少有低碳应用的景观。

3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3.1提升农村景观的自身价值

在低碳理念下对农村土地道路进行整理,需要将土地模型转变为景观模型。景观是将各种因素结合为一体的地域风貌,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乡村均具备景观风貌和特征,而且是不断影响和积累的。无论这样的景观是否会被观众所重视和注意,都为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对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注重提升农村景观本身的价值,将农村特有的地域景观进行维护和延续。而这,也是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兴的关键内容。

3.2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有多种的手段。将其转变为景观结构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生物空间分布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将农村道路的生态环境提高。而这不单单包括池塘生态系统,也包括树林生态系统。研究半自然的景观规模和类型,寻找外界敏感影响源。从而规划出核心区、潜在廊道和缓冲区等。在每一个区域内合理的进行规划,建设起绿色基础设施。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农村的生物地理理论、生物适宜性原则,根据每一个物种的基本状况,也分成核心区、潜在廊道和缓冲区,保证物种的合理繁衍,形成生态化的绿色经济。植被和物种,都会为低碳理念下的土地整理提供有力的帮助。

3.3开展土地多功能性设计

农村土地不仅可以产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还可以进行水文调节、净化废弃物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地域文化景观等功能。农村土地整理,要保证其服务生态景观的能力,并且营造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景观生态学内的景观结构理论,表述了农村土地道路中的田块、田埂、防护林等景观所拥有的重要作用。土地可以涵养生态,道路属于线性因素,具有运输和美学的视角。景观框架的调整,离不开生态环节和景观格局的作用。推动乡村不断提高自身的连续性和多元化。并合理的对道路生态景观进行规划,避免景观的破碎化。土地,可以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例如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或者营造多元化的群落结构,从而开展低碳。

3.4拓展项目实施机制

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涵盖了许多不同的行政机构,并且营造了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体系。在规划设计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步骤、规范的体系,并推动公众参与其中。在科技方面,强调可视化,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并倾听公众的规划设计思想。拓展项目的实施机制,营造农村土地整理的信息网络。

结束语:

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对土地整理和道路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不是对村庄的附属规划,也不是仅仅对农村外表进行绿化装饰。它是融合多种学科的思想,综合塑造农村的景观。并且在其中考虑到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层面。由于低碳理念的影响,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更注重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既要保证绿色经济、也要促进新农村的生态景观舒适和谐,富有现代化的气息。

参考文献:

[1]刘凤树.浅析农村土地整理中道路生态景观建设[J].科技资讯.2012,(26).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范文3

关键词 市政道桥;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景观(cityscape)是城市中由街道、广场、建筑物、园林绿化等形成的外观及气氛。城市景观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道桥景观主要是在工程建设中体现诸多方面的知识,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市政道桥景观设计也日益受到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

一、市政道桥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也有了质的飞跃,可是市政道桥景观设计却没有出现任何的变化,还在止步不前,传统的景观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对物质以及精神文明快速发展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出的需求。为此,只有加强路桥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性将成为未来城市路桥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趋势。现如今,城市路桥工程特别是桥梁早已经成为城市中一道独一无二景观,它独特的整体景观常常与物质文明息息相关。桥梁凭借它巨大的体量、特殊的造型以及它所具有的社会发展与建设内涵,城市居民常常引以为傲。除此之外,桥梁一般还具有“纽带”的战略意义,常常作为城市文化的汇聚和城市形象的窗口,表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甚至成为了一个城市的代表作,所以路桥景观往往被赋予精神文明的深刻寓意。

二、道桥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市政道桥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控制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重视功能性,通常不全面或较少考虑市政景观方面的问题,使道路在景观上产生不和谐。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情况,一是桥梁风格寓意不深,没有体现出建设地域特色;二是市政路面材料尤其是车行道混用沥青与混凝土,使道路色差比较明显,影响城市整体美观;三是道路附属设施各异,路灯、候车亭、道路标志标牌等形式及色彩风格不协调,没有实现理想的规划目的。

2、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设计中忽略景观性;二是在审批项目时城市规划部门重视宏观性控制,忽略景观性控制,尤其是在控制协调一些附属设施上存在不足;三是分阶段进行建设,整体协调性上存在不足之处。建设、城管及交警等部门建设业主通常在部门及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矛盾,各自为政,难以协调街道景观的统一。上述原因不仅是因体制不顺,还因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后者应该是比较主观的因素。

三、市政桥梁景观设计

在市政开发建设中,尤其是我国江河遍布的城市区域,很多桥梁都需要进行建设,要将其融入城市景色于一体,与老城区相得益彰,延续传统文化,已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1、桥梁景观

桥梁景观主要分为平面布局、线型、色彩、造型、装饰、肌理等六大部分设计,桥梁景观相伴城市景观,景观伴生效果在本质上是实现有机融合自然、人文环境及景观。在设计中,桥梁景观要适合于地形地貌,并对文化环境共生,桥梁建设要保护好建设区域的自然原生景观等。

2、桥梁景观元素设计方法

桥梁景观主要是对桥梁形象定位进行谨慎处理,然后根据形象定位及分析采取图式化方式进行处理,依次再进行设计桥梁标志组件,确定标志色及设计桥梁景观元素等。形象定位涉及市民行为、城市精神、发展目标等,将其融入桥梁景观设计理念中。在标志物及标志图案设计中要进行多样化比较,标志物及图案尺寸要依据桥梁尺度进行确定。标志色设计要符合城市标志色,依据城市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确定,色彩的选择要符合量化标准,配合纹样色彩设计,并结合桥梁防腐涂装。设计桥梁景观元素主要涉及桥梁附属的栏杆、花坛、电话亭、人行天桥及灯具等元素,在设计中同标志色要协调一致,并将标志图案作为重要特征。

3、构建桥梁景观设计协同机制

道桥设计及管理部门要在相应机制上予以必要的完善,联合专业设计与景观设计部门,吸收更多建筑师、雕塑师、环境艺术师等加入设计中,使桥梁景观与功能、经济及技术有机融合并得到完美体现,进而实现景观设计的内涵。

四、道路景观设计

1、控制道路绿化建设

在市政园林绿地系统中,道路绿化是其重要部分之一,也是构成城市文明一个主要标志,对于控制道路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选择绿化植物

市政道路选择绿化植物要实现艺术与功能两种效果的综合,植物配置中多采用乡土植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通常可采取整齐式行道树及自然式园林道路两种布置形式进行规范布置。整齐式园林行道树可配置以下植物,一是主要是乔木并以草坪为辅,乔木高大具有良好的遮阴效果,还具有比较挺拔壮观的景色,只是较为单调;二是灌木与乔木,不仅使景观和季节变化增加,还附有韵律感与节奏感;三是配以灌木、花卉、草坪的常绿乔木,该形式不仅实现四季常青,还可体现出季节变化,是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形式,尤其是采用不同花色的花卉进行布置,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此外,如条件允许可采取多行进行布置,不仅实现绿化面积的增加,绿化水平提高,还能实现噪音的有效降低,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自然式园林道路可在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林荫路,不仅具有街头绿地的作用,还能实现小游园的作用,特别是人们使用比较密集的一侧,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自由出入林荫带用于散步休息,还能明显防控车辆噪音、废气的不利影响,该形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

(2)绿地景观应设计丰富

城市立交桥下通常由于某些原因会被遗忘,甚至还可能成为废物垃圾聚集地,因此在该区域要积极种植耐阴的垂直绿化植物,道路交通分流隔离岛尽量不要采用水泥板,而应种植一些低矮植物,并及时进行修剪。最大限度地增加城市绿量,使道路环境生机盎然。

2、控制道路景观其它要素

1、控制道路材质

选择路面材料对于道路建成后的观感具有重要作用,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道路设计,一是选择的道路面层材质要同整体效果相协调,尤其是颜色与质感的协调统一;二是取材要尽可能在当地进行,使地方特色得到良好体现,也利于控制建设造价;三是要符合道路应用所需功能,如满足防滑系数等有关技术指标。

2、控制附属设施

道路附属设施通常含有路灯、公交候车亭及道路交通标志等,这些都是控制道路景观的重要内容,对于景观的整体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城市区域的景观控制要求各不相同,道路设计及建设管理要统一定位相关附属设施的风格,建设完成与整体环境具有整体协调性的新景观。主要从两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一是控制好历史文化名城或文化街区,这对于道路附属设施要求较高,其景观设计应与城市或街区整体风格具有整体协调性。附属设施要体现地方特色,在风格定位协调周边环境,选择的材质颜色及质感要符合整体风格。二是控制好城市新区,相应附属设施要体现出时代感,具有简洁风格,蕴含的文化气息要浓厚,选择的材质应体现出较高的科技含量。

综上所述,道路与桥梁是重要纽带,主要是体现出省市的文化与景观建设,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市政道桥基础设施的景观设计,将实用性以及便捷性的景观设计理念相融合,按照协调、质量等理念建设市政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方志桐,王惠方.城市道桥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景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203.

[2]沈莉莉,柏益尧,左玉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文生态设计――以常州市为例[J].四川环境,2006,02:71-74.

[3]龚定勇,蒋爱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4,01:46-50.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常见问题;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市政道路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其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道路的设计将影响着城市的规划、交通等各个方面,无论城市是大是小,发展程度如何,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得到了提高,在满足其物质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对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要求其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这也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要能够突出城市的特点以及相关历史,将城市的特色全面的展现出来。除此之外,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废水、污水,同时还有天然降雨在地面产生的积水,这些不仅会影响到环境的污染,还会影响交通的运行。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时,一定要设计相应的排水系统,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出行路况。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熟知道路专业的相关知识,充分考虑到污水、雨水的排放方向等因素。

一、市政道路设计应遵循的几点要求分析

1、道路运输尽可能的经济性

实际上道路运输的经济性就是指道路工程的综合费用经济性和其它的运输费用时间的节省等多方面,那么需要在实践的设计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现状、公用的设施等方面的布置情况,之后在设计中在根据交通的性质、流向、车辆的流量特点、相应的结合道路的地形来布置合理的线路和断面,要尽量的使整条线路的主干道和流量大、车速要求比较高的干线平稳,另外要是对承担交通运输的次要线路,如果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情况下也不一定非要必须高标准的建设,可以周中地形来进行充分利用支线的道路,可以起到合理的疏导交通的作用,最终达到节省工程费用的即可。

2、做到确保交通流畅、保证安全与行驶速度

整个交通运行的过程中,道路的质量和交通组织的技术水平都是通过车速的高低来反映的,那么在设计中要科学合理的确定道路的性质、要适当的放大交叉口的间距、妥善组织平交道通、布置必要的立体交叉,力求速差较大的快、慢车分流,人流和车流之间的分隔,最终实现车辆、行人能够各行其道,确保交通车辆顺利畅通。

3、要重视环境的保护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机动车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运行,这样的话事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大气污染和噪音影响的,那么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之后要紧密的结合道路性质和交通分隔带的设置,并且要做到市政道路网密度以保持居住建筑区与交通干道有足够的消音距离。

二、市政道路设计的思路及设计要点

1、设计思路

在我国国内很多市政在道路设计时并不注重对路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并没有从全市的路网能够均衡的角度来设计道路的等级、结构、宽度标准,而是注重在未来发展后市政的道路不够宽度,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表面上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都是各行其道,看上去是可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但是实际上确并不这样认为,在市政建设的过程中,会集资修建道路的主干道和立交,是会忽视贯通性支路的规划的,这样就会形成支路不成网络不成系统的,尤其会在市政中心的商业区和中心区所有交通参与者都会集中在贯通性的干路上来的,而这种情况是会导致非机动和机动车辆、行人之间互相通行干扰,直接给交通运行状况形成威胁的,因此,必须要重新的考虑传统的交通道路设计的思路,再将连接主次干路的断头支路打通、重视快速路辅路的建设等方面,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很重要的。

2、设计要点

2.1 市政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件、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市政道路功能与分类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城市道路空间应充分考虑地面、地下以及高架立体空间的综合使用,以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综合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除承担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功能,还应承担生活功能、管线载体功能及景观功能,统筹考虑整个空间范围内道路所承载的功能,合理布置各种设施。

2.2 道路设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行人的行车安全,以及合理安排公共交通、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合理配置各种交通设施资源,以此来更好地保障交通交通安全的主体,从而更好地体现路权资源的公正合理性。市政道路设计还应当充分体现出交通设计的使用功能,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更为合理的方案,为后续的道路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

2.3 城市中的景观设计要与市政道路相和谐,凸显出城市独有的特点,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对其进行科学化的指导,针对城市空间资源、建筑特点、城市景观特色对市政道路进行合理化建设,设计之时要体现出其特色以及人文关怀,将城市景观与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从而获得更为舒适健康的城居环境,同时注重细部构造物设计,如挡土墙、台阶、树池等,体现精细化设计的要求。

三、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探讨

1、纵断面设计的问题

在整个道路的设计中纵断面就是其中的主要点和难点,这也是体现道路设计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首先的问题就是再设计时必须要注意道路的标高和底面的排水、地下的使用管线等方面的配合情况,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的设计人员到现场只是匆匆的了事,等到真正的设计时就会无从下手了,然后的问题就是真个设计道路的关键控制点,必须要认真的、反复的计算出特殊点的高程,这样才能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能,因此,在设计还要注意以下阐述的问题:

对于相同等级的道路相交时,在一般的情况下必须要维持各自干路的纵坡不变,要将干路的横坡度改变;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设计时至少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排水;排水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通过纵断面设计找出整条道路的汇水点处并在平面上布设出合理的雨水井位置。雨水井应与已有检查井位置相近,以便于过街管与地下排水管线相接。

2、道路横断面设计中的问题

对于道路周边地形复杂、横断面型式多样的特殊路段,只标示出一个标准横断面是远远不能反映出道路断面的真实情况的,另外就是非机动车道宽度确定的问题。首先,设计规范中规定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宽度为1米,实践中会发现通常行驶速度较慢的车辆一般都是有运载的,而且还会存在超车现象,传统端,断面上的超车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自行车在狭窄空间中行驶前方遇到阻碍无法超车就会造成交通堵塞,导致整个行车道的阻滞,因此务必要将行人与车辆分隔开来,从而更好地保障安全。由此看来在设计上自行车道的宽度应适当加大,并设置不小于2条车道的自行车道,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米。

3、行人和非机动车共板的问题

人非共板断面即表示着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共面。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因为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使得其在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对断面设计的改进和优化,使其充分体现出生态设计的理念。但是,与此同时会给自行车和行人带来了矛盾,造成自行车借道时容易发生相撞。因此,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阶段要对这个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如采取设置分边石,并辅以点式分隔,即用间隔的花箱或盆景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隔离的措施,进而使得景观效果提升的同时,还能够充分保证行车安全。此外,在路口或单位出入口,进行人非共板衔接设计时,应当针对自行车行驶的连续性的影响进行考虑,使得自行车从共板面通过过渡段下到相交路口的地面,同时也要避让出入的车辆。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市政建设需要对环保出行进行大力发展,市民在短途出行方面逐渐向自行车方式转变,同时,远途出行向公共交通方式的逐渐转变。总体来说,人非共板断面在很大程度上利大于弊,如果在后续实施中不断优化改良,相信其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可以看出,市政道路设计是一项好系统性、很复杂的工作,这是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具有眼界开阔、眼光具有前瞻性的,还要不断的分析和钻研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后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怎样做好市政道路设计工作,是所有专业的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乔华.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371-373.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城市道路 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道路是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载体,也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规划与项目建设存在脱节

当前,城市快速发展致使在区域开发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脱节。市政道路规划位置与周边房屋规划位置发生冲突。部分新建市政道路建设与原有道路周边开发、线性选择存在交叉、重叠.配套管网建设与市政道路实施步调难统一。燃气、热力、给水等管线均由产权单位自行负责实施,由于这些管线规划位置、建设时间与市政道路建设不统一,造成项目实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其次,道路改造建设规划滞后,重复开挖现象严重。由于地下空间的利用牵涉到市政、规划、基础设施配套等多个部门,有关部门在施工前夕,制定实施计划、方案、基础设施配套的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不够,如采暖、煤气等项目与道路建设没有完全同步进行,拉链工程,重复建设现象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城市道理建设中往往出现电力、电讯、给水、排水、煤气等部门管线没能同时在施工中埋在道路下面,这些设施的新建和维修,势必造成道路开肠破肚,反复破坏,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投资效益。

2、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存在质量问题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载体,对其工程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却存在着很多质量问题。一是道路路基问题。地基处理不科学,路基压实质量较差,导致桥头跳车明显。而是道路路面方面,路面基层强度不足,路面结构早起破坏;沥青或者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龟裂、纵横向裂缝、推移、车辙、等。出现这样的病害主要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质量控制不严、盲目抢工等原因造成的的。

3、缺少相应的绿化设施

长期以来,道路绿化设计作为道路设计的辅助设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设计仅仅只是机械的套用标准图,或者照着已经建成的城市道路照搬,而没有考虑城市的特点及道路的功能等因素,很少有创新。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城市老城区人口、房屋秘籍,道路狭窄,绿化覆盖率低。再加上在扩建、改建道路时拆迁费用等其他因素,致使城市道路绿化等一缩再缩,直至完全消失。建设施工单位普遍认为高等级的道路绿化水平要高,而低等级的道路绿化水平较次,甚至可以忽略。实际上,次干路、支干路往往位于居民区、厂区。无论从环境要求还是从居民的要求来说,都需要好的绿化。

4、道路施工对市容市貌影响较大。

道路在开挖过程中露天作业,随意堆放材料占用道路,损害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整体通行能力,各行业单位自行建设的检修井盖标识不明显,加之部分井盖高出路面,以及空中的电线、电缆、电杆等不能同步和道路施工进行,也大大损害了城市道路整体形象。道路建成后频繁施工,由于道路频繁开挖后路面质量无法彻底恢复,在车辆的重压下,这些薄弱路段首先破损,给市民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促进城市道路建设的主要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满足通行要求,而是要体现社会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体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成果,提供安全、通畅、舒适的交通环境。

1、市政道路规划建设要与城市发展节奏相匹配

城市规划是城市有序科学发展的总纲领,根据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抓紧做好各类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将规划覆盖到城市每一块建设用地、每一个建设项目,尽快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由于路网规划对土地开发引导作用突出,应统筹规划、提早实施,建设中抓好规划控制,减少投资浪费。新城区道路的规划,道路断面应视财力、交通需求等综合因素,按照“规划一次到位、分期逐步实施、严格控制管理”的原则,合理体现功能、质量、速度与费用的关系,以达到最大效益。首先,土地开发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实施时间应做好与周围建筑、房产开发的有序衔接和统筹安排,杜绝二次开挖、重复建设;第二,新建项目中应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规划地下管线,尽可能减少在机动车道上敷设,以提高道路通行的舒适性,减少养护管理成本。第三,城乡结合部的新开发片区,执法管理部门应先行了解规划控制情况并及早介入,加大管理力度,坚决制止违法乱建行为。

2、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机制,

要建立健全对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督机制,使此项工作更有透明度,同时监督和管理部门要实施对招投标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杜绝一切机戒性和形式上的监督,不要使招标单位和机构有过多行为空间。为遏制招投标腐败,许多有识之士出过不少主意。如在技术环节多增力量,或是利用招投标协会等机构的作用,来阻击腐败行为。包括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等在内的10个部委共同发文,也就加强招投标监管提出办法。当工程完工时要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完工验收,对所完工的工程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以确保是否达到建设单位所要求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从来实现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规范道路施工

在确保工期目标实现的总体要求下,对施工各个环节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实行全过程监控。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及公共设施的保护,强化施工扬尘、施工噪音、围挡警示和便民服务。改善市政施工环境,在施工现场搭建便桥、护栏,围挡牢固整洁,施工工地防治扬尘、噪声、渣土污染措施到位,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市容、环境和绿化造成的污染,尽量降低对周边单位和群众产生影响。如设置透视型围挡,消除工地安全隐患。在路口转弯处一定范围内设置弧形透视围挡,使过往行人和车辆能够观察相交道路通行状况,较好地保障了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设置LED显示屏,强化信息公开。在现场设置LED显示屏,及时向社会建设动态信息,让市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工程进度、出行提示等相关信息,切实维护市民知情权。加强现场维护,创建和谐施工环境。各施工单位加大路口指示标牌和交通诱导标志设置,增加协警人员数量,确保及时方便地为行人和车辆提供引导服务。工程施工中,各施工单位大幅度提高现场施工环境维护标准,通过采取控制洒水时间、洒水频率等措施,真正做到工地现场晴天不扬尘、洒水不沾泥

4、注重道路生态环境规划

城市道路应注重景观设计。通过工程景观设计,在道路中央、道路两侧均设置标准较高的绿化带,力争做到工程建成后绿化层次更鲜明,绿化效果大提升。为给周边居民创造舒适惬意的通行环境,道路建设充分利用道路与河道毗邻的条件,为市民精心打造花园式的步行环境。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大城市把中心城“街”式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划分出来,由绿化、景观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带设计、滨江景观道路栏杆、桥梁栏杆设计、道路构造物景观设计、人行道铺装设计,人行道上小品设计等。道路景观专业化精细化设计,使现代城市道路更加美化,配上两侧现代建筑、高档的店面“,街”更加富含人性化的韵味,对美化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市政道路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避免出现只重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市政道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质量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逐级地贯彻下去。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培训、宣传,质量意识才能逐步深入人心。质量管理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循环过程。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强化工程管理手段。

3 加强设计质量管理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就是要追求质量的优良化。即在一定投资限额约束下,能达到业主所需要的最佳功能和较高质量水平。因此,在满足业主对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需要的情况下,设计单位应正确处理业主的需要与投资、资源、技术、环境、标准、法规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适用、经济、美观、安全、节能、节约用地、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综合协调工作。

3.1 建立设计经理质量责任制

设计经理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设计过程进行管理,监督检查设计各专业执行单位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计划,确保设计产品和服务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3.2 做好质量预控,合理制定设计策划

针对设计项目建立质量目标,规定质量要求和安排应开展的各种冶动,形成文件并传达到各项目组成员及相关人员,作为项目设计管理和控制的文件。由于种种因素影响,项目设计周期常常受到影响。当设计进度变更时,应及时修改设计策划,使设计进度不影响施工、制造和采购进度,保证工程项目总工期的目标要求。

3.3 注重设计工作与各有关方的衔接

(1)为提高设计质量,重点要抓好市政道路整体配套设计,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地下配套建设好各种管线,强化道路综合管理。路面注重各类道路附属设施的配套建设,即路灯、绿化、街头静态景观、交通控制灯的一体化设计,完善残疾人通道、人行道的坡道、触感块材设施等,交叉口设计注意处理好主次干道间的衔接,符合交通畅通工程的需要。对道路上公交站亭采用人性化设计。注意合理选择站台距离和站台式样。外形新颖、现代,绿化景观设计要求有结点设计街景效果图。对市政道路设计方案既充分体现新理念、新技术、新水平,又选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适度、施工方便可行、结构安全耐久的设计方案。

(2)由于市政工程涉及范围广,包括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路灯等,为保证设计工作质量,没计各专业间的组织接口应形成文件,包括各设计专业的职责分工和专业之间关系,并由单位技术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其有效性的评审。当道路与给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路灯等不是由一家设计单位统筹设计时,项目业主应组织协调好各设计单位的条件传递工作,确保项目的设计工作质量。

(3)设计文件编制中,设计人员应考虑到设计的可实施性。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安装要求,设计人员应予以充分重视。重大施工方案,设计人员可参与共同研究,设计评审时,也可邀请施工单位参与,使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协调一致。

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材料控制

(1)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

(2)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

4.2路基及土方质量控制

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路基局部沉陷、边坡滑塌、路提失稳、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下陷、超挖、扰动、放坡不到位。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控制、不密实、表层不平整、不均匀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经复测合格,水准标高放到现场并经复验。原有管线以及邻近建筑保护落实后。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格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碾压。挖出的土及时装车运走。控制基底超挖。复测基底标高。验收基槽质量。特别防止超挖土处的回填土。

(2)填筑前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并对软基进行处理,对原基底进行压实处理。

(3)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同时要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沟槽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出现路基弹簧土时,应将弹簧部分挖出晒干后再回填。

(4)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新旧路基填方。边坡的衔接处应开挖台阶。坡顶、坡脚要开好排水措施。河道、鱼塘地段的确良路基应设边坡防护

4.3水泥石粉稳定层质量控制

水泥石粉稳定层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混合料不均匀、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压实度不足、压实时发生龟裂、不板结、表面起皮松散、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其主要控制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1)选用合适的搞拌机进行施工,保证有足够的搞拌时间(不少于90秒钟)。石粉的颗粒径控制在5mm以内。

(2)选用12吨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吨压路机: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选用18~30吨三轮压路机: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时应先轻后重。

(3)混合料在拌和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含水量,经常检查,含水量不足时,应及时洒水,使之达到最佳含水量时才碾压。混合料在铺摊后应在2小时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不少于8遍),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