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722.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051-03
新生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败血症等[1],对新生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指出细菌、病毒是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院内交叉感染则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方式,尽管全球医疗技术不断完善和进步,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仍高达12.5%,这与新生儿的自身体质、医院制度管理存在密切关联[2]。如何降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45例出生后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预防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45例新生儿肺炎为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日龄1~27 d,平均(12.6±3.8) d;足月儿32例,早产儿13例。以同期无感染的326例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男164例,女162例;日龄1~28 d,平均(13.8±3.6) d;足月儿274例,早产儿52例。两组患儿家属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肺炎和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收集资料包括新生儿的年龄、性别、病情、体重、早产儿、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素、住院时间和出生季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体重、早产儿、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素和住院时间均可引发肺炎(P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低体重、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素和住院时间长均是新生儿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
3 讨论
医院是各类疾病的聚集地,病原菌复杂多样,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容易出现交叉感染[3-5]。相关报道[6-7]指出,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共同媒介和生物媒介传播,院内交叉感染主要以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分析其相关感染因素对临床制订预防护理对策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单因素结果提示体重、早产儿可能是交叉感染的主要因素,低体重、早产儿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此类新生儿皮肤角质层发育尚未完全,病原菌易侵染,造成肺部感染。有研究指出,低体重和早产儿生理系统发育相对缓慢,对外界环境适应差,一般需放入包暖箱中,此环境利于病原菌生殖,导致感染率增加[8]。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素和住院时间长均是引发新生儿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时间越长,耐药性病菌逐渐取代正常菌群,诱发感染,给新生儿肺炎临床治疗造成影响。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静脉血、机械通气、留置胃管和留置导尿管等,这些操作增加新生儿同外界病原菌接触的可能性,有报道[9-10]显示,侵入性操作、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0%左右,观察组患儿的侵袭性操作占52.08%,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感染,滥用则会造成菌群失调,致使交叉感染率增加[11]。
预防新生儿肺炎感染不仅要合理应用抗生素,还需加强新生儿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环境卫生、呼吸道通畅和个人卫生的保持等,预防效果并不全面,邱丽红[12]报道,新生儿常规护理后的感染发生率高达21.95%。近两年本院加强了院内感染因素的预防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加强医院规范化护理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成立感染预防工作小组,制订系列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管理制度。②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控制医外人员探视,保持病房清洁和温湿度,定期进行消毒,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需要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并佩戴口罩。③对院内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相关性教育,定期进行感染性知识的培训,讲解正确无菌护理操作,树立预防感染的意识;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规范,注重细节护理,如无菌容器时加盖、记录无菌溶液使用时间、准确配制消毒液浓度等。④加强病情观察,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胎龄、体重、呼吸、体温和病情等,异常出现后立即通知医生采取对症措施处理,尤其是存在独立危险因素的患儿,需要加强监护,如合理使用抗生素,制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规范和制度,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医护人员进行惩处;尽可能减少侵袭性操作,严格规范操作,杜绝连续性操作;定期对呼吸机、导管等医疗器械消毒,选择使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和吸痰管。⑤进行心理护理,同患儿家属交流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给予家属适当的安慰,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炎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相关因素多样,加强预防护理是降低新生儿肺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坚英,张丽英,沈彩燕,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986-3987.
[2] 章小芳,叶丽娟.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干预对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2):188-191.
[3] 李玉峰.新生儿肺炎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3,35(18):2873-2874.
[4] 李芳.新生儿防止院内肺炎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2):346.
[5] 杨青,陈晓,孔海深,等.Mohnarin 2011年度报告:0~14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488-5492.
[6] 张晓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护理学院,2012.
[7] 尚丽娟.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08-109.
[8] 张英,汪香娣.新生儿防止院内肺炎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2):346.
[9] 刘莎,唐春炫,曹岚.院内交叉感染现状与预防措施研究――ICU病房院内感染[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853-854.
[10] 徐敏,涂敏,陈洁.NICU医院感染监测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96.
[11] 赵翠芬.72例新生儿肺炎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1):76.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患肺炎;新生儿;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83-01
前言:新生儿肺炎为儿科比较常见的病症,与其他年龄的小儿肺炎相比有其特点,新生儿是刚离开母体的幼小生命,它的呼吸中枢及呼吸系统发育都不完善,咽淋巴组织发育不全,气管支气管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部血液丰富,其次,新生儿机体的防御功能较差。此疾病在治疗之外给予其进行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对患儿的疾病有很大帮助。
1.对患肺炎的新生儿进行精心护理的必要性
新生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黏膜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粘液分泌少,排痰功能差,且不能做到有效地咳嗽,呼吸道感染时易导致呼吸道阻塞,而造成肺不张,从而使肺容量下降,肺顺应性降低,导致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以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是治疗新生儿肺炎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雾化吸入可使药物随吸气吸入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能保护气管、支气管黏膜,减轻黏膜充血,并能消炎、止咳、稀释痰液,同时也可减轻气道感染。胸部护理是用物理的技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引流、背部叩击、吸痰等方法改善通气功能,使呼吸肌收缩舒张良好,有效消退大、小气道分泌物,降低呼吸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促进肺再扩张,增加局部灌注,改善缺氧,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能促进肺炎病 5 变的吸收,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儿病情早日康复。且护理干预方法简朴易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2. 患肺炎的新生儿护理措施
2.1环境措施
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 20 ~24℃ 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 55% ~ 65% ,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喂奶时应每吸吮 4 ~ 5 口便拔出,以便让病儿休息片刻后再吃奶,这样将会减少呛奶的发生率。由于病儿吃奶少,加之气喘、发热等因素,体内水分常消耗较多,所以,此时应增加喂奶的次数,尽可能地让病儿多吃奶,以增加水分的摄入,防止发生脱水,如已发生脱水,而通过增加喂奶不能纠正时,应予以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入室时应更衣换鞋,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宜与其他病种患儿分开,病室定时早晚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1 小时/次。体温: 新生儿肺炎体温多正常,若体温高者可采用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药物,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如体温超过39℃ ,则可在物理降温 ( 温水擦浴) 的同时给予退热药,但应防止因使用退热药而致出汗过多发生虚脱或脱水热。对营养不良儿或消瘦儿,单用物理降温效果亦很好。
2.2吸氧措施
要注意经常变换,取头高排出。患儿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偶有暂停,颜面出现青紫或苍白,立即给氧气吸入,一般采用鼻导管鼻前庭吸入法,病情严重时用面罩吸氧法,前者一般氧流量 0 ~5ml/分氧气经过湿化,使温度达到 31 ~ 34℃ 为宜,随时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如呼吸、面色及口唇,如缺氧已纠正,应改为间断吸氧,持续缺氧可导致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毛细血管增生及肺不张,氧中毒的病理改变。烦躁不安或鼻腔分泌物多者可用漏斗法给氧,每分钟给氧量 1 ~ 2L。使用时,漏斗边沿距口鼻1cm 左右,太远则浪费氧气、效果不好,太近则影响气体交换而加重呼吸困难。患儿安静后,可改用鼻导管法,要间歇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使患儿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肺炎患儿呼吸道黏膜充血,渗出,加之新生儿气管狭窄,血管丰富,很容易被分泌物阻塞,引起窒息,所以要勤吸痰,吸痰 时 负 压 不 能 过 大,一 般 0. 02 ~0. 03mPa,吸管要细,柔软,吸痰时间不能过长,持续时间≤15 秒,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吸痰时如果患儿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轻轻叩背,通过振动,促进痰液被排出。
2.3对症治疗措施
每天对新生儿肺炎的患儿行雾化吸入每 4 小时,每次 15 ~20 分钟,在雾化液中加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相应的抗生素,一般多用空气压缩泵使药液随吸气吸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对消炎、止咳化痰,湿润气道有较好的效果,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有利于痰液吸出。输液时,按治疗方案有次序的液体输入,液体量要准确。输液速度要慢,每小时每千克体重 3 ~ 5ml 为宜,5 ~ 8 滴/分,以免因速度太快引起肺水肿或心衰而加重病情。液体量也不宜太多,按 40 ~60ml / ( kg.日) 计算。要做好各项护理,如脐护臀护、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并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肺炎患儿反应低下,应经常给患儿更换,以免长期睡一侧易致肺不张。常用温水洗臀部及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尤其注意并发症先驱症状,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如短期内烦躁不安、口吐泡沫、面色苍白、呼吸明显加快、心律加快、肝脏增大,提示并发心力衰竭,并配合医生做好给氧、镇静、强心、利尿等处理。
结语:综上,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 10% ~ 20%。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咳嗽、不发热、阵发性青紫或苍白、呼吸困难、拒乳易呛咳,死亡率高。所以,在合理的治疗基础上临床护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新生儿肺炎的预后。
参考文献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疾病预防
重视并做好新生儿期的护理工作,对预防新生儿疾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疾病预防问题展开相应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200例新生儿在生命体征方面全部正常,没有残疾。
1.2方法 借助随机分组这种方式将它们分成两组,即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的预防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施以强化后的预防护理措施,详情如下。
1.2.1加强新生儿窒息的预防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产前详细了解孕妇的情况,全面评估胎儿娩出后有无窒息危险,充分做好抢救准备。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吸净口、咽、鼻分泌物,拍打足底和摩擦婴儿背部建立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建立或心率
1.2.2加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防 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防中,主要加强两个方面护理:①在分娩环节,对胎心进行全程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宫内窘迫,选择最适宜的方式加快分娩进程;②密切观察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生命体征,尤其是神经系统症状,一旦发现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等异常症状,应考虑新生儿是否患上该病,及时确诊及治疗。
1.2.3加强新生儿肺炎的预防 护理上我们注意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谢绝探视。接触新生儿前用消毒液洗手,更换无菌衣服,新生儿母亲患呼吸道感染时,要戴口罩,哺乳之前对进行有效的清洁[2]。
1.2.4加强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 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屏障功能差,细菌一旦侵入易致全身感染发展为败血症,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及生命安全。护理上注意及时处理局部病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扩散,保证营养供给,对新生儿开展全方位的、全天候的细致护理[3],对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1.2.5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 接产包经过严格高压灭菌,接生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脐带断面用20%高锰酸钾液消毒。对于脐带残端处理不理想的新生儿,于1d内再次处理[4]。先用3%的双氧水先行冲洗,再涂以75%酒精消毒,同时向新生儿肌内注射一定剂量的破伤风抗毒素(通常为1500U~3000U[5]),脐带未脱落前注意脐部有无渗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大小便污染。
1.2.6加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 加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①在新生儿出生早期,对其胆红素水平予以密切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②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不可常规使用维生素K3、磺胺类、苯甲酸钠咖啡因及水杨酸类药物;③蓝光治疗。蓝光能够促进胆红素的有效分解,临床上通常借助特定波长的光谱以降低新生儿血中胆红素含量,从而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④促进结合和排泄。琼脂能够稳定胆红素于水溶液中,避免其被细菌转化,同时具有轻泄作用,阻止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一系列数据展开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①新生儿窒息2例,占比2%;②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占比1%;③肺炎2例,占比2%;④细菌性败血症0例;⑤破伤风0例;⑥新生儿胆红素脑病1例,占比1%;⑦死亡0例。
对照组:①新生儿窒息6例,占比6%;②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例,占比4%;③肺炎6例,占比6%;④细菌性败血症3例,占比3%;⑤破伤风0例;⑥新生儿胆红素脑病4例,占比4%;⑦死亡0例。
在总发病率方面,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2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期属于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该阶段,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机能全部在进行相应的调整,未能适应母体外环境。新生儿期疾病的病因,可能来自产前、产时、产后[6]。由分析结果可知,重视并加强对新生儿的疾病预防护理工作,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使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雪.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06):210-211.
[2]陈琳华.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35):68.
[3]吴晓莲,王芳梅.妊娠妇女产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新生儿溶血性疾病预防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17):2625-2626.
[4]覃敏捷.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8):120-121.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状态,需要紧急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目前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虽然不断改进,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可引起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因此,快速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的关键,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治愈率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由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进行了20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现将抢救和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11例,女9例。胎龄小于37周者4例,37周到42周者12例,大于42周者4例。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g者5例,2500g~3000g者13例,4000g者2例。其中剖宫产10例,顺产或会阴侧切助产7例,臂抽产3例。20例均有窒息史,新生儿窒息按缺氧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类。轻度窒息8例(Apgar氏评分4~7分),重度窒息12例(Apgar氏评分0~3分)。住院天数共120天;平均住院天数6天。
1.2临床表现 除有缺氧、窒息症状外,主要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惊厥,面色青灰或紫绀、尖叫、烦躁,肌张力增强或减弱、呕吐。20例中12例重度窒息经过复苏抢救成功治愈8例,死亡4例(包括1例呼吸衰竭,1例吸入性肺炎,1例颅内出血和1例肺不张)。
2 治疗方法
对20例新生儿窒息采取快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严防窒息再次发生极为重要。20例患儿均经过吸痰、复苏囊复苏、吸氧抢救治疗,其中12例经脐静脉给药,8例经人工呼吸加心外按摩。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复苏囊复苏、吸氧、保暖很重要。
2.1先吸净口、咽、喉、鼻腔粘液、置保暖台上。
2.2Apgar氏评分差及疑有胎粪吸入者,应插管吸痰,未将呼吸道清除干净前,不得刺激呼吸,必要时给氧吸入。
2.3呼吸抑制,心率慢,肌肉松弛先给碳酸氢钠或呼吸兴奋剂,由脐静脉开放给药。
2.4心率低于80次/分者可作心外按摩,无好转时给肾上腺素,按新生儿体重给不同剂量皮下注射。
2.5 心率大于100次/分,皮肤转好后要注意能量的补充,预防感染和颅内出血及防治脑水肿。其次脐静脉给药过程保持脐静通畅,掌握药物浓度剂量,缓慢推注。
3 护理措施
3.1保暖 保暖是护理工作中首先解决的问题。除给足够热量与水份外,要注意室内的环境温度,暖箱温度,一般可根据患儿病情调至30~32℃之间,要注意皮肤颜色,末梢循环情况。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a)-0189-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d-raising lateral position nursing in neonatal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WEN Duan-yi ZHOU Xiao-chuan SHEN Wen-ren ZHAO Qin CHEN Yuan DENG Zhi-mi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Liwan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7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d-raising lateral position nursing in neonatal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Methods 120 newborn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same basic nursing was provided in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upine position of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was given head-raising later position nursing.Frequency of vomiting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two groups after 7-day treatment was compared. Results Frequency of vomiting in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nursing,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Newborn;Nursing method;Clinical effect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包括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的疾病[1]。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是GER的多发人群。与成人相比较,新生儿有着特定的解剖结构,如食管比较短小且无明显屈曲度,同时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2],无法建立正常的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机制,易出现生理性GER。当新生儿发生GER时,轻者可造成小儿呛咳影响喂养,重者可将乳汁误吸入肺内,发生感染后出现吸入性肺炎,大量的吸入物造成部分气道堵塞,降低呼吸功能,甚至完全堵塞气道而引起吸入性窒息等,因此降低GER发生率非常重要[3]。研究显示,对新生儿及母亲采取合理适当的科学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新生儿GER发生率。本研究选取本院的GE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高侧卧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探讨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GER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例,女48例;患儿出生时间为1~28 d,平均为(8.3±3.7) d;体重为1540~4350 g,平均为(2812.4±215.4) g;59例为足月儿,61例为早产儿;呕吐发生时间:76例发生在出生后3~6 h内,44例发生在出生后7~20 h,呕吐次数不等,大多为进食1 h后出现呕吐。排除严重呕吐,护理前为吸入性肺炎、吸入性窒息者;排除胃肠道畸形(如梗阻、狭窄)所引起的呕吐;排除全身其他疾病及神经系统所引起的呕吐。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的性别、出生时间、体质量、呕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头高侧卧位进行护理,对照组在加强新生儿母亲健康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采取仰卧位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新生儿母亲健康宣传教育 护理工作者应当对新生儿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原因、机制有着比较详细的了解,可通过语言与图画的形式,详细向新生儿母亲说明什么是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反流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发生反流后的主要并发症、如何减少反流的发生以及发现有反流后的应对措施,让新生儿的母亲熟悉这段时间内护理工作的目的,使其能够进行护理配合。
1.2.2 护理 对照组在喂奶30 min后及睡眠时均让患儿保持仰卧位;观察组在喂奶30 min后及睡眠时将患儿的床头抬高30°,让患儿保持头高侧卧位,这样可改善患儿的消化功能,减少GER发生。
1.2.3 呼吸暂停的护理 GER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呕吐,患儿呕吐后容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窒息。患儿呕吐后,如果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绀、心率骤然加快或减慢、呼吸频率减慢或暂停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反流物,利用吸引器等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迅速吸入氧气,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密切配合处理患儿发生的各种症状,直到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平顺,面色恢复正常为止。
1.2.4 病情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患儿的一般生命体征,记录其呕吐次数,并观察反流物的性质,如患儿呕吐严重,必要时可采取临时性禁食;严密监测患儿的电解质及血气分析,若出现异常,应及时联系医师,并及时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注意患儿口腔卫生,及时清理反流物,观察患儿口腔黏膜的变化,减少鹅口疮的发生。
1.2.5 药物治疗的护理 部分患儿由于食管蠕动能力弱以及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差,需要服用促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在喂奶前15~20 min可以让患儿口服多潘立酮混悬剂0.3 mg/kg,采用1 ml针筒抽取后进行滴喂,从而帮助患儿促进胃排空。
1.2.6 出院指导 向患儿家长讲解正确的喂养及添加辅食的方法以及患儿应当保持的,并进行适当指导;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能够有效避免患儿腹压增加的相关因素,从而降低反流发生率;对呕吐所致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教会家长如何准确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呕吐等情况,使其熟练掌握对吸入性窒息的初步急救方法;如果患儿需要继续用药,则应向家长讲明药物的名称、使用剂量、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定期复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用药。
1.3 观察指标
记录护理前的呕吐次数及护理7 d后的呕吐次数并进行比较,记录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1.4 疗效标准
护理后未再出现严重呕吐及呕吐并发症者为治愈;护理后呕吐及呕吐不良事件次数明显减少为有效;护理后食管反流情况无明显改善,呕吐次数、呕吐不良事件无减少甚至出现增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呕吐次数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护理后的呕吐次数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呕吐次数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x±s)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
2.2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
表2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GER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新生儿的发生率占有很大比重。由于新生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及贲门功能发育不全,食管蠕动功能障碍,非常容易发生GER[4-5]。新生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来维持新陈代谢,其消化道功能虽然发育,但仍相对薄弱。发生反流后,吸吮进入胃、十二指肠的乳汁混合酸性胃液、碱性十二指肠液刺激患儿娇嫩的食管壁,可造成食管水肿、甚至出现炎症,严重者可出现溃疡。食管壁通过结缔组织进行修复,形成瘢痕,进而发生狭窄。新生儿食道解剖结构与成人比较更为短小且竖直,反流物可轻易刺激咽喉的反射器,引起呕吐,呕吐物完全从口中排出,则造成喂养失败;不能完全排除则易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引起呛咳。此外,误吸物滞留在呼吸道内,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引起吸入性肺炎,更有甚者堵塞部分呼吸道,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严重者可造成呼吸道堵塞,发生吸入性窒息。新生儿GER大多数都是因为食管下端、贲门功能不全等导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功能逐步完善,症状会逐渐减轻至消失。由此可见,防止新生儿发生GER、在出现反流后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尤为关键。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新生儿肺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中图分类号] R722.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c)-0075-04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HFNC) o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pneumonia.Methods 60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neumonia hospitalized in Paediatrics of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hai District from December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hich had 30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two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treatment,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treatment,whic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HHFNC therapy.and then,the results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the changes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both two groups after 24 h treatment.Results After 24 h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of the results of PaO2,PaCO2 from blood gas analysis of the children in the both two group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use of sedative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had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Heated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Neonatal pneumonia;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严重新生儿肺炎可出现呼吸衰竭,继而可发生心功能不全、新生儿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休克或持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氧疗措施是改善新生儿肺炎肺通气及换气功能的关键,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在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治疗新生儿肺炎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Y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均符合以下条件:①32周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及补液支持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采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气分析、胸片等检查。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inuous positive air way pressure,nCPAP)治疗。采用斯蒂芬公司生产的小儿nCPAP,具有空气氧气混合,流量及氧浓度调节,恒温气体加温、加湿等功能。参数设置:Peep为4~8 cmH2O,吸入氧浓度(FiO2)为21%~60%,调节参数使血气维持PaCO2>60 mmHg、PaCO2在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及HHFNC治疗。仪器设备由空氧混合器及Fisher-Paykel MR850湿化器、RT329专用的呼吸通路及鼻导管组成。参数设置:FiO2 21%~60%,流量2~8 L/min,调节氧浓度及流量,调节参数使血气维持PaCO2>60 mmHg、PaCO2在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记录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记录患儿入院时及治疗后第2、12、24小时的血气分析。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及镇静剂使用情况。住院期间其他检查项目:血常规、血CRP、血清降钙素原、电解质、心肝肾功能、血培养、痰培养、胸片等检查。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12 h内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等临床症状改善,PaO2、PaCO2正常;有效:24 h内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等临床症状改善,PaO2、PaCO2正常;无效:24 h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等临床症状改善,PaO2、PaCO2无明显改善或改用机械辅助通气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比较
两组新生儿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的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05)(表2)。
2.3两组并发症及镇静剂使用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发生腹胀4例,鼻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腹胀1例,无鼻黏膜损伤病例,两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
3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的死亡率为5%~20%[1],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儿童死于新生儿肺炎[2],死亡最主要原因是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出现呼吸衰竭,故氧疗纠正低氧血症及改善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炎的重要的措施。
普通氧疗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使用的室温蒸馏水作湿化液,吸入低温气体需在鼻腔及支气管内加温及湿化,需从气道蒸发大量水分及吸收热量。若长时间普通氧疗会导致鼻腔和呼吸道黏膜干燥[3-4]、痰液黏稠,造成纤毛系统清除功能障碍及排痰困难,从而阻塞细支气管,形成肺泡或肺小叶不张,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
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可有效解决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然而机械通气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正压通气可造成肺损伤,因存在人工气道而易发生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肺气漏、循环障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等[5],尤其是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与否,常常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有关专家在防治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方面做了大量相关研究,研究其发生的高危因素[6-7],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的方法[8-10],但仍无法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无创通气因对肺的损伤远远小于有创的通气,同时避免了大部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而日益得到重视,并大量用于临床。目前常用模式有nCPAP,应用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1-14],但仍存在气压伤、鼻塞难固定、鼻纵膈损伤、不便于护理等不足之处。
HHFNC是通过无需密封的鼻塞导管,经鼻输入高流量被加温湿化(温度37℃,湿度为100%)的气体,且气体氧浓度可控制在21%~100%。有研究表明,HHFNC输送湿化气体,可减少了气道热量及水分的丢失[15],保护黏液纤毛转运系统的功能,维持气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等优点,有助于改善肺顺应性。HHFNC增加气流时可呈线性增加气道正压[16],提供类似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17],防止肺不张,促进肺复张。HHFNC 较nCPAP 使用时更加舒适[18],不会有鼻纵膈损伤,不引起气胸等优点,且使用时不影响袋鼠式护理及喂养,使 HHFNC的患儿亦较容易护理,更容易耐受治疗,并发症更少。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治疗24 h后的PaO2、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HHFNC治疗新生儿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的PaO2、PaCO2,HHFNC与n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相当,但HHFNC治疗并发症更少,更舒适,是治疗新生儿肺炎有效的呼吸支持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卫平,毛萌,李廷玉.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9-130.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01-408.
[3]Ward JJ.High-flow oxygen administration by nasal cannula forand perinatal patients[J].Respir Care,2013,58(1):98-122.
[4]Dani C,Pratesi S,Miiori C,et al.High flow nasal cannula therapy as respiratory support in the preterm infant[J].Pediatr Pulmono1,2009,44(7):629-634.
[5]周晓光,肖昕,农绍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3-261.
[6]徐慧香.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9):926-927.
[7]赵才祥.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0(8):653-654,657.
[8]储晓彬,康爱建,魏燕.密闭式吸痰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12):1764-1765.
[9]左玉芝,焦丽强,于明克.急诊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9):34-36.
[10]赵丹凤.有创机械通气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4):3383-3384.
[11]郑凤龙,林丽音.气管内冲洗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26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157-158.
[12]王伏东,吴明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111-1112.
[13]徐学英.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9):145-146.
[14]刘启洁,钱涪屏,曾丽娜.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6):981-983.
[15]Jaber S,Pigeot J,Fodil R,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different humidification systems on endotracheal tube patency[J].Anesthesiology,2004,100(4):782-788.
[16]Chang GY,Cox CA,Shaffer TH.Nasalcannula,CPAP,and high-flow nasal cannula:effect of flow on temperature,humidity,pressure,and resistance[J].Biomed Instrum Technol,201l,45(1):69-74.
[17]Parke R,Mcguinness S,Eccleston M.Nasal high-flow therapy delivers low 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J].Br J Anaesth,2009,103(6):886-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