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范文1

一、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为止,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危险,第二种是连接到网络的终端会受到威胁。一般来说,对计算机用户造成威胁,既存在主观因素也存在客观因素,例如人为操作不当失误、有人进行恶意攻击。人为操作不当主要是由于没有保护好密码、使用互联网不规范而导致信息被盗。而这种情况一般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一些教育和培训就可以避免。如果受到恶意攻击就比较严重,他们的攻击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可以获取到很多的资料信息。

二、当前流行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1.加密技术

对信息进行加密,这种技术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密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在网络信息时代同样非常重要。对信息进行加密是一种主动的防御技术,主要是运用了加密算法的原理,把明文转变成一种不能直接读取的密文,需要输入正确的密钥才能再次转换成明文,这样就保护了用户的资料信息的安全。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常用的加密技术有:对称性加密、非对称性加密,这些方法都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

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指利用不同执行控制策略的系统,建立起对计算机网络的监控。所以,防火墙是一种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加硬件来实现。一般情况下,防火墙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共同组合,这样才能起到更有效的保护效果。它和加密技术的被动防护有着根本上的不同,防火墙是一种动态保护,更具有主动性。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类型是包过滤防火墙和应用级防火墙,它们对计算机信息的保护更加有效。

3.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

数据备份技术以及恢复技术可以对信息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如果信息被遗失或者是被破坏,都可以对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进行恢复。所以这种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帮助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数据备份技术要用特殊的储存技术将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数据进行储存,并且可以进行长期的保存,一旦计算机系统发生崩溃,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数据丢失,就可以将备份过的数据进行恢复。但是在数据管理上要保证它们的独立性,可以保证数据不会被破坏,避免造成数据的完全丢失。

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 攻击 发展趋势

早在1983年11月10日,美国学生科恩以测试为目的编写出了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并且预言,病毒能够在网络中像在电脑之间一样传播。如此算来,计算机病毒的历史已经有了整整29年。

然而,计算机病毒真正给全球造成重大影响、并在全球的互联网中广泛传播,则是在最近十年左右的时间,特别是当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以及各种应用在互联网中广泛开展以后。各种对网络的攻击形式早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计算机病毒的范畴,并且新花样层出不穷,让人们防不胜防。赛门铁克公司每半年一次的《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显示:目前网络上的各种攻击形式早已从当初的单机病毒发展到今天的17万种网络病毒和蠕虫、垃圾邮件、漏洞零日攻击、间谍软件、钓鱼攻击以及最新出现的僵尸网络等等;而攻击的目的也从当初的显摆技术,发展到今天的以偷窃网上账号等信息资产为目的的经济犯罪行为。

一、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

(一)发现安全漏洞越来越快,覆盖面越来越广

新发现的安全漏洞每年都要增加一倍,管理人员不断用最新的补丁修补这些漏洞,而且每年都会发现安全漏洞的新类型。入侵者经常能够在厂商修补这些漏洞前发现攻击目标。

(二)攻击工具越来越复杂

与以前相比,攻击工具的特征更难发现,更难利用特征进行检测。攻击工具具有以下特点:

1.反侦破和动态行为。攻击者采用隐蔽攻击工具特性的技术,这使安全专家分析新攻击工具和了解新攻击行为所耗费的时间增多;早期的攻击工具是以单一确定的顺序执行攻击步骤,今天的自动攻击工具可以根据随机选择、预先定义的决策路径或通过入侵者直接管理,来变化它们的模式和行为。

2.成熟性。与早期的攻击工具不同,目前攻击工具可以通过升级或更换工具的一部分迅速变化,发动迅速变化的攻击,且在每一次攻击中会出现多种不同形态的攻击工具。此外,攻击工具越来越普遍地被开发为可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执行。

(三)攻击自动化程度和攻击速度提高,杀伤力逐步提高

目前,扫描工具利用更先进的扫描模式来改善扫描效果和提高扫描速度。以前,安全漏洞只在广泛的扫描完成后才被加以利用。而现在攻击工具利用这些安仝漏洞作为扫描活动的一部分,从而加快了攻击的传播速度。

在2000年之前,攻击工具需要人来发动新一轮攻击。现在,攻击工具可以自己发动新一轮攻击。像红色代码和尼姆达这类工具能够自我传播,在不到18个小时内就达到全球饱和点。

(四)越来越不对称的威胁

Internet上的安全是相互依赖的。每个Internet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取决于连接到全球Intemet上其他系统的安全状态。由于攻击技术的进步,一个攻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利用分布式系统,对一个受害者发动破坏性的攻击。随着部署自动化程度和攻击工具管理技巧的提高,威胁的不对称性将继续增加。

(五)越来越高的防火墙渗透率

防火墙是人们用来防范入侵者的主要保护措施。但是越来越多的攻击技术可以绕过防火墙,例如,Internet打印协议和WebDAV(基于Web的分布式创作与翻译)都可以被攻击者利用来绕过防火墙。

(六)对基础设施将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基础设施攻击是大面积影响Internet关键组成部分的攻击。由于用户越来越多地依赖Internet完成日常业务,基础设施攻击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担心。基础设施面临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蠕虫病毒、对Internet域名系统(DNS)的攻击和对路由器攻击或利用路由器的攻击。攻击工具的自动化程度使得一个攻击者可以安装他们的工具并控制几万个受损害的系统发动攻击。入侵者经常搜索已知包含大量具有高速连接的易受攻击系统的地址块,电缆调制解调器、DSL和大学地址块越来越成为计划安装攻击工具的入侵者的目标。

二、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网络安全的技术、产品、应用、政策法律环境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政策环境来看,用户从没有任何政策指导到2003年中办27号文件的出台,电子政务安全、等级保护的试点以及灾难备份指南的出台,一系列国家的信息安全宏观政策已经全面启动,一些重要部门的领导,对信息安全安全也前所未有地非常重视。从国际国内竞争环境的变化来看,国内厂商从无到有,到逐渐在中国的政府、金融、电信等关键行业与国际厂商一争高下;最多时曾经发展到1300多家防火墙厂商,而经过洗礼,目前则只剩下区区几十家有竞争力的安全厂商……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网络信息安全正日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网络安全技术也从单一的防火墙技术、智能加密技术,逐渐朝以下方向发展:

(一)集成化

即从单一功能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向多种功能融于某一个产品,或者是几个功能相结合的集成化的产品。例如防火墙与防病毒的集成,防火墙与IPS的集成等。

(二)联动性

各个安全产品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来提高强度。当入侵检测发现情况异常后,马上通知防火墙;防火墙在隔离的同时,通知交换机准备随时切掉病毒;交换机在切病毒的同时通知路由器作好防护准备

(三)多样化

内容安全技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关键字过滤,而是走向多样化。由于计算机理解内容的好坏比人要难,它对关键词上下文的语义缺乏了解,例如反,计算机系统有可能理解成为;此外,通过关键字的规则有几万条,资源消耗过大。通过依靠“行为识别”的技术,可以智能在线识别针网络上各种恶意攻击、病毒攻击、垃圾攻击,从而保证内容的安全。此外,针对图象、视频和语音等方面的内容安全技术也正在兴起之中。

(四)标准化

安全技术要走向国际,也要走向应用,逐步体现专利标准化、标准专利化的观点。我国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等更加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如密码算法类标准(加密算法、签名算法、密码算法接口)、安全认证与授权类标准(PKI、PMI、生物认证)、安全评估类标准(安全评估准则、方法、规范)、系统与网络类安全标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路由器、可信计算平台)、安全管理类标准(防信息遗漏、、质量保证、机房设计)等。

(五)可信化

即从传统计算机安全理念过渡到以可信计算理念为核心的计算机安全。近年来计算机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传统安全理念很难有所突破,人们正试图利用可信计算的理念来解决计算机安全问题,其主要思想是在硬件平台上引入安全芯片,从而将部分或整个计算平台变为“可信”的计算平台。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作为技术的直接体现的网络安全产品,也从单一的防火墙、网络密码机发展到今天的IDS(入侵检测系统)/IPS(入侵防护系统)、VPN(虚拟专用网络)、网络防病毒、反垃圾邮件、内容过滤、网络审计、可信计算机、UTM(统一威胁管理系统)、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动态密码认证、大型综合安全网关/路由器。

目前尽管信息网络安全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与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经济命脉、生死存亡密切相关。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走向成熟的今天,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需要自己的信息网络安全、顺畅、稳定、可靠。通过我国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业务服务界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这个领域中,做世界最新的尝试,努力推出世界最新的产品与应用,取得最新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努力达到技术领先、服务领先、应用领先的水平,获取战略性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徐超汉.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数据完整性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5.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防火墙技术 功能 趋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有效开展信息交换的重要手段,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与此同时,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愈来愈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亟需解决的课题。

1 防火墙技术的含义

“所谓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它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

2 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对计算机网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入侵者必须先穿越防火墙的安全防线,才能接触目标计算机。具体来说防火墙有以下功能。

2.1 防火墙有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功能

防火墙通过自身过滤功能将不安全的数据包隔挡在“代码墙”以外,降低Internet给计算机造成的风险。然后通过验证程序检测哪些数据包是安全的,并使之进入计算机,由此使得网络环境变得更安全。

2.2 防火墙具有监控网络存取和访问的功能

由于进入计算机的数据包都要经过防火墙的检测和筛选,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数据包并对网络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当发生可疑数据包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因此,防火墙对网络使用统计与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可以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

隐私是网络使用者最关心的问题。很多隐私的被流露于公众的视野,多数都是因为计算机网络内部某些安全漏洞。而使用防火墙就可以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实现内部网的隔离,从而限制了局部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进而隐蔽了那些透漏内部细节DNS服务。这样一台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就不会被外界所了解。

2.4 防火墙对数据库安全的实时保护功能

防火墙通过验证工具和包过滤系统分析,根据预定义的禁止和许可策略让合法的SQL 操作通过,阻断非法违规操作,形成数据库的防御圈,实现SQL 危险操作的主动预防、实时审计。同时,还可以对来自于外部的入侵行为,提供SQL 注入禁止和数据库虚拟补丁包功能。

3 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的网络病毒的出现,防火墙技术的发展更应该注重放行数据的安全性研究。因为使用者对网络安全的要求是既要保证网络安全,也必须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新型防火墙技术在研发过程中要集成其它安全技术,使防火墙的安全性得以进一步提升。这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可以从防火墙体系结构、包过滤技术和防火墙系统管理三方面展开。

3.1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潮流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更加广泛,规模更加庞大。使用者对网络宽带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防火墙技术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加快提升自身处理数据的能力,为计算机网络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保护和有效的运行保障。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生活中,计算机网络、手机网络等网络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防火墙技术对流入网络的数据处理更加有效、准确、及时。要想满足这种需要,防火墙技术研发人员就必须制定超前的研发方案,完善防火墙的结构体系。例如当前部分制造商开发的基于ASIC的防火墙和基于网络处理器的防火墙。

3.2 防火墙数据包过滤技术发展趋势

(1)防火墙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来自外网的木马程序、病毒程序等危险程序进行防范和抵御。因而,在实际网络使用中使用主体通常经防火墙称之为病毒防火墙。从目前网络使用者通过各种途径选取不同的防火墙,并按照与计算机内,目的就是防范病毒的入侵。

(2)注重研发多级过滤技术。“所谓多级过滤技术,是指防火墙采用多级过滤措施,并辅以鉴别手段”。该过滤技术主要是通过编制不同的程序系统,逐级设立功能。各级根据自身的功能开展对流入网络的数据流进行识别,检测。层层把关,能够更加有效的抵御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入侵。这是一种综合性防火墙技术,它可以弥补各种单一过滤技术的不足。

(3)为了进一步强化防火墙的安全策略功能。目前,很多防火墙技术生产商在现有的防火墙技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用户认证系统。用户认证系统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应用,获得了众多无线网络电信商和用户的青睐。并逐渐成为无线网络安全应用的必备系统。

3.3 防火墙的系统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防火墙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强防火墙的系统管理也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重点。首先是集中式管理。集中式管理的优点就是能够使生产商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同时,还可以保证网络安全保障系统的一致性。从目前成功研发的事例来看,Cisco(思科)、3Com等几个大的防火墙技术开发商已经在注重加强防火墙的系统管理发展。其次是加大开发防火墙的监控和审计功能的力度。在防火墙技术研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事后治理,更要注重事前预防,未雨绸缪,将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流入之初。最后是建立以防火墙为核心的网络安全体系。因为我们在现实中发现,仅现有的防火墙技术难以满足当前网络安全需求。通过建立一个以防火墙为核心的安全体系,就可以为内部网络系统部署多道安全防线,各种安全技术各司其职,从各方面防御外来入侵。

参考文献

[1]罗霁.并行多模式匹配算法及硬件实现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06):10.

[2]杨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2008(06):43

[3]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网络信息安全新技术与标准规范实用手册(第1版) [M].北京:电子信息出版社,2004:20-21.

作者简介

邓龙敏(1998-),男 ,湖北省黄石市人。现就读于鄂南高中,热衷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范文4

传统的防火墙通常是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进行包过滤的,位于在内部专用网的入口处,所以也俗称“边界防火墙”。随着防火墙技术的发展,防火墙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防火墙技术,如电路级网关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和动态包过滤技术,在实际运用中,这些技术差别非常大,有的工作在OSI参考模式的网络层,有的工作在传输层,还有的工作在应用层。

在这些已出现的防火墙技术中,静态包过滤是最差的安全解决方案,其应用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限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检测出基于用户身份的地址欺骗型数据包,并且很容易受到诸如DOS(拒绝服务)、IP地址欺诈等黑客攻击。现在已基本上没有防火墙厂商单独使用这种技术。应用层网关和电路级网关是比较好的安全解决方案,它们在应用层检查数据包。但是,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应用都运行这样一个服务器,而且部分应用网关技术还要求客户端安装有特殊的软件。这两种解决方案在性能上也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动态包过滤是基于连接状态对数据包进行检查,由于动态包过滤解决了静态包过滤的安全限制,并且比技术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因而目前大多数防火墙厂商都采用这种技术。但是随着主动攻击的增多,状态包过滤技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更需要其它新技术的辅助。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新的网络攻击的出现,防火墙技术也有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主要可以从包过滤技术、防火墙体系结构和防火墙系统管理三方面来体现。

防火墙包过滤技术发展趋势。一些防火墙厂商把在AAA系统上运用的用户认证及其服务扩展到防火墙中,使其拥有可以支持基于用户角色的安全策略功能。

多级过滤技术。所谓多级过滤技术,是指防火墙采用多级过滤措施,并辅以鉴别手段。在分组过滤(网络层)一级,过滤掉所有的源路由分组和假冒的IP源地址;在传输层一级,遵循过滤规则,过滤掉所有禁止出和入的协议和有害数据包如nuke包、圣诞树包等;在应用网关(应用层)一级,能利用FTP、SMTP等各种网关,控制和监测Internet提供的所用通用服务。这是针对以上各种已有防火墙技术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型过滤技术,它可以弥补以上各种单独过滤技术的不足。

使防火墙具有病毒防护功能。现在通常被称之为“病毒防火墙”,当然目前主要还是在个人防火墙中体现,因为它是纯软件形式,更容易实现。这种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比等待攻击的发生更加积极。拥有病毒防护功能的防火墙可以大大减少公司的损失。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应用的增加,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防火墙要能够以非常高的速率处理数据。另外,在以后几年里,多媒体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它要求数据穿过防火墙所带来的延迟要足够小。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一些防火墙制造商开发了基于ASIC的防火墙和基于网络处理器的防火墙。从执行速度的角度看来,基于网络处理器的防火墙也是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它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件的性能,但是由于这类防火墙中有一些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层面任务的引擎,从而减轻了CPU的负担,该类防火墙的性能要比传统防火墙的性能好许多。

与基于ASIC的纯硬件防火墙相比,基于网络处理器的防火墙具有软件色彩,因而更加具有灵活性。基于ASIC的防火墙使用专门的硬件处理网络数据流,比起前两种类型的防火墙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纯硬件的ASIC防火墙缺乏可编程性,这就使得它缺乏灵活性,从而跟不上防火墙功能的快速发展。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增加ASIC芯片的可编程性,使其与软件更好地配合。这样的防火墙就可以同时满足来自灵活性和运行性能的要求。

防火墙的系统管理发展趋势

防火墙的系统管理也有一些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集中式管理,分布式和分层的安全结构是将来的趋势。集中式管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并保证在大型网络中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防御也要求采用集中式管理系统。目前这种分布式防火墙早已在Cisco(思科)、3Com等大的网络设备开发商中开发成功,也就是目前所称的“分布式防火墙”和“嵌入式防火墙”。

强大的审计功能和自动日志分析功能。这两点的应用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威胁并预防攻击的发生。

网络安全产品的系统化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一种提法,叫做“建立以防火墙为核心的网络安全体系”。因为我们在现实中发现,仅现有的防火墙技术难以满足当前网络安全需求。通过建立一个以防火墙为核心的安全体系,就可以为内部网络系统部署多道安全防线,各种安全技术各司其职,从各方面防御外来入侵。如现在的IDS设备就能很好地与防火墙一起联合。

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直接把IDS、病毒检测部分直接“做”到防火墙中,使防火墙具有IDS和病毒检测设备的功能;另一种是各个产品分立,通过某种通讯方式形成一个整体,一旦发现安全事件,则立即通知防火墙,由防火墙完成过滤和报告。目前更看重后一种方案,因为它实现方式较前一种容易许多。

分布式防火墙技术

分布式防火墙的主要特点。综合起来这种新的防火墙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主机驻留、嵌入操作系统内核、类似于个人防火墙。其次,不同于个人防火墙是单纯的直接面向个人用户,针对桌面应用的主机防火墙是面向企业级客户的,它与分布式防火墙其它产品共同构成一个企业级应用方案,形成一个安全策略中心统一管理,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面对整个网络。它是整个安全防护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个系统的安全检查机制分散布置在整个分布式防火墙体系中。

分布式防火墙的主要优势。在新的安全体系结构下,分布式防火墙代表新一代防火墙技术的潮流,它可以在网络的任何交界和节点处设置屏障,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协议,内外皆防的全方位安全体系。主要优势如下:增强的系统安全性、提高了系统性能、系统的扩展性、实施主机策略、应用更为广泛,支持VPN通信。

分布式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分布式防火墙的特点和优势,那么到底这种防火墙具备哪些功能呢?因为采用了软件形式(有的采用了“软件+硬件”形式),所以功能配置更加灵活,具备充分的智能管理能力,总的来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nternet访问控制。依据工作站名称、设备指纹等属性,使用“Internet访问规则”,控制该工作站或工作站组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是否允许/禁止访问模板或网址列表中所规定的Internet Web服务器,某个用户可否基于某工作站访问www服务器,同时当某个工作站/用户达到规定流量后确定是否断网。

应用访问控制。通过对网络通讯从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基于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协议的逐层包过滤与入侵监测,控制来自局域网/Internet的应用服务请求,如SQL数据库访问、IPX协议访问等。

网络状态监控。实时动态报告当前网络中所有的用户登陆、Internet访问、内网访问、网络入侵事件等信息。

黑客攻击的防御。抵御包括Smurf拒绝服务攻击、ARP欺骗式攻击、Ping攻击、Trojan木马攻击等在内的近百种来自网络内部以及来自Internet的黑客攻击手段。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范文5

1.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基于我国在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许多的通信企业在通信工程技术传输方面还未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导致通信企业在专业管理人才方面比较紧缺,管理人员的缺失势必会影响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的管理效果。此外,在通信工程技术传输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比较少,使得通信工程不管是在建设方面还是后期的维护工作方面因缺乏技术支持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也给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通信工程技术传输安全性问题

基于网络环境和结构具有复杂性,加之通信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使得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无法对所有影响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往往在通信工程技术传输时会出现各种故障风险,影响通信功能性的正常发挥。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通信的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假如通信安全性得不到保证,那么通信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将被市场所淘汰。因此通信企业应注重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的安全性问题。

3.通信工程技术传输设备及线路质量问题

目前,部分的通信企业在敷设传输线路和安装通信设备时因没有严格按照传输线路的敷设要求和通信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施工,使得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的线路和设备经常性出现故障,通信质量大大降低,无法给社会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

二、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策略研究

针对上述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信企业应认识到加强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的重要性,明确传输管理目标,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确保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的稳定、安全、可靠。

1.明确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目标

通信企业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工作,不能为了增加通信运营经济效益和忽视社会效益,应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制定管理目标,将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工作放在企业各种管理活动的重要位置,围绕目标,抓好管理工作。

2.加强对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管理

在构建通信传输工程时,应加强对传输设备的科学选择,对所选用的设备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避免因传输设备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在通信工程投入使用后,应定期地对传输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传输设备存在故障隐患问题应及时对其维修,避免因通信设备出现故障一方面影响其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因设备故障维修需要过多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增加运营成本。此外,通信工程的传输线路应在布线施工前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传输导线不得投入施工。结合通信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尽可能地将现行先进成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传输线路中,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自动检测、报警功能及时地发现线路传输故障。可有效缩短通信企业检修人员故障查找所花费的时间。

3.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信企业应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功效最大化。首先,加强对高技能通信人才的引进工作和培养工作,全面提升技术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通信企业应对当前的通信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整体把握,结合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实际情况,合理引进先进的传输技术,并将所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掌握其技术核心后转化为企业自身的传输技术和经验。最后,对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目标,要求管理人员切实能够围绕企业发展的目标履行管理职责,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切实负起责任,对任何有关影响通信传输安全的因素都应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冷静的头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通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比如通信机房管理制度、各类员工职责分工制度、保密制度、口令管理制度、网络安全指南、用户上网使用手册、系统操作规范、应急响应方案等乙烯类的安全制度等。在网路安全管理方面应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根据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态势及时调整网络安全管理方法。

三、结语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范文6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研制和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标准做支撑,就不能实现系统的安全可信,只有从系统的视角全面考虑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构建起合理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才能保证各信息系统和平台的安全可控和高效运行,也只有建立起涵盖系统安全结构的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才能促进安全组件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关联操作,实现系统安全性的最大化。

1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分类现状

1.1信息安全国际标准现状及分类体系

1.1.1美国国防部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美国国防部(DoD)将美军信息安全标准按安全部件与安全功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其标准体系见图1,其中安全部件以信息流为主线贯穿始终,分为信息处理安全标准、信息传输安全标准、信息理解表示安全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环境标准五类。安全功能从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抗抵赖性)来进行划分,分为鉴别安全服务标准、访问控制安全服务标准、保密性安全服务标准、完整性安全服务标准、抗抵赖性安全服务标准和可用性安全服务标准六类。DoD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虽然覆盖全面,但安全部件和安全功能之间的标准交叉重复比较多,层次不够清晰。

1.1.2联合技术参考模型(JTA 6.0)

JTA 6.0中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为实现对国防部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支撑,包括(本地)计算环境、飞地边界、网络和基础设施、支撑性基础设施和安全评估五类标准。这种分类比较合理,但分类下面对应的标准大部分是国际标准和美国国家标准,因此,应在借鉴该分类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建立起合理的标准体系。

ISO信息安全工作组分类如图3所示。目前,ISO制定的信息安全标准按照工作组的分类分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标准、密码和安全机制、安全评价准则、安全控制与服务和身份管理与隐私技术五类。该分类方法比较粗糙,对于建立安全运行的信息系统,针对性不太强。

1.1.4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

ITU-T SG17组负责研究网络安全标准,包括通信安全项目、安全架构和框架、计算安全、安全管理、用于安全的生物测定、安全通信服务,如图4所示该分类方法对信息安全技术分类比较粗糙,信息安全技术也只侧重于通信安全。

ITU-T颁布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安全标准主要有:消息处理系统(X.400系列)、目录系统(X.500系列)、安全框架和模型(X.800系列)等,其中的X.509标准是PKI的重要基础标准,X.805是端到端通信安全的重要标准。

目前,ITU-T在安全标准化方面主要关注NGN安全、IPTV安全、身份管理(IDM)、数字版权管理(DRM)、生物认证、反垃圾信息等热点问题。

1.2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我国国家信息安全标准自1995年开始制定,至2002年共制定标准19项,全部由国际标准直接转化而来,主要是有关密码和评估的标准。在这19项中,2004年后已有12项进行了修订。自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4年成立以来至目前我国实际现存正式信息安全标准87项,这些标准中,既包括技术标准,如产品和系统(网络)标准,亦包括管理标准,如风险管理标准等,覆盖了当前信息安全主要需求领域。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标准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本着“科学、合理、系统、适用”的原则,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化成果和认真梳理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工作组的认真研究,初步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分类相对合理、全面,涵盖了体系结构、安全保密技术、安全管理和安全测评等方面的标准,但庞大繁杂的标准体系常常让开发人员无所适从,无法选取需要遵循的标准。因此,针对信息安全系统的开发工作要进一步精简标准体系,突出重点,尤其是影响系统集成方面的安全接口标准,进而增强各个安全组件之间的互操作和安全技术间的协作,提升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支撑性基础设施主要涉及到实现通信与网络、应用环境和数据安全所应用的支撑性技术,包括认证、授权、访问控制、公钥基础设施(PKI)和密码管理基础设施(KMI)。

通信与网络安全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病毒等。

应用环境安全主要包括终端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其中:

终端安全主要包括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安全。其中服务器可以归结为广义上的终端,防火墙、IDS、服务器存储备份等技术可以为服务器提供安全服务。

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网络内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2)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3)病毒对操作系统形成的威胁。数据库系统的威胁主要来自:非法访问数据库信息;恶意破坏数据库或未经授权非法修改数据库数据;用户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库访问时受到各种攻击,如搭线窃听等。

系统中的数据是系统运行的核心,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和服务。数据安全通过数据容灾备份技术、网络隔离技术和加密技术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不受损坏、不被窃取。数据容灾备份主要通过对系统、数据、文件等进行快速、完整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并支持快速恢复的机制。网络隔离技术主要通过隔离网络攻击来确保网间数据的安全交换。数据加密主要通过链路加密和节点加密来确保数据不被截获。

安全运维管理是在企业进行了一定的安全系统建设之后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所应有的安全产品和技术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其预期应有的效果和效率。安全运维管理包括安全设备的策略配置、安全测评、安全监控和审计、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的技术,主要完成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控和安全问题的处理等系统安全保障工作。

3信息安全标准分类体系

信息安全技术参考模型是建立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起覆盖全面,分类合理的标准体系,才能科学地预见需要制/修订的标准,进一步明确信息安全标准化的研究方向,更好地支撑信息安全系统的开发和集成,确

保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形成安全可信的互连互通互操作。在前面提出的技术参考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进行了划分。 应用环境安全主要包括终端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其中:

终端安全主要包括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安全。其中服务器可以归结为广义上的终端,防火墙、IDS、服务器存储备份等技术可以为服务器提供安全服务。

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网络内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2)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3)病毒对操作系统形成的威胁。数据库系统的威胁主要来自:非法访问数据库信息;恶意破坏数据库或未经授权非法修改数据库数据;用户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库访问时受到各种攻击,如搭线窃听等。

系统中的数据是系统运行的核心,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和服务。数据安全通过数据容灾备份技术、网络隔离技术和加密技术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不受损坏、不被窃取。数据容灾备份主要通过对系统、数据、文件等进行快速、完整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并支持快速恢复的机制。网络隔离技术主要通过隔离网络攻击来确保网间数据的安全交换。数据加密主要通过链路加密和节点加密来确保数据不被截获。

安全运维管理是在企业进行了一定的安全系统建设之后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所应有的安全产品和技术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其预期应有的效果和效率。安全运维管理包括安全设备的策略配置、安全测评、安全监控和审计、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的技术,主要完成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控和安全问题的处理等系统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