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发展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发展的理解范文1
我最深切的感悟是: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没有爱与尊重这个内核和基础,教育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沙聚之塔。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在中学工作已经40多年,做过多年老师,当副校长和校长20多年。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最深切的感悟是: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内核,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没有这个内核和基础,教育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沙聚之塔。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学习能力有高有低,但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的需要。我们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的进步,更要关注情感品质的提升,走进他们的心灵,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为所有学生搭建起放飞人生梦想的舞台。有了这样的爱与尊重,我们才能正确处理好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顶住压力,持久创新,执著追求。
人大附中2008届有一个毕业生,他身体比较弱,还病休过一年,学习基础一直比较差。他父母只有高中学历,非常希望他能考上好大学,所以,他在心理、学习上压力很大。他非常喜欢音乐,高二时想参加社会上流行的“超男”比赛,但父母担心他考不上大学,不让参加,他就和家里发生了矛盾。他父母没办法,就找到了我。我对他父母说:这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天赋,让他参加比赛试试吧。到了高三,他父母坚持让他学中文,而他自己想做音乐编导,又与父母发生了争执,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他的父母很着急,又向我求助,我对他们说: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一厢情愿地给孩子设计,他喜欢学什么就应该支持他。我还找了一个搞音乐的家长帮他辅导专业课。这样,这学生就有了动力,非常刻苦地学习文化课,最终以很高的专业分考上了自己理想的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一年后,这个学生为人大附中创作了两首校歌和20多首歌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音乐才华。每次听到他创作的校歌,我心里都很激动。如果我们不尊重他的兴趣和选择,非逼着他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可能他连大学都考不上,但现在他成了一个有感恩之心、有专业追求的人,这就是尊重与爱的结果。
几年前,我校高三还有一个学生突然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疾病,无法参加高考。分析原因后发现,他的理想是学文科,但父母坚持让他选择理科,这成了他的心病。了解情况后,我想只有再重读一年文科,才能解开这个心结。一年后,这个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现在美国留学,身体和精神都很健康。患病之前,他已经通过会考,可以算是从人大附中毕业了,学校完全可以听之任之,但出于对学生负责、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我们作了最大的努力,最终挽救了这个陷入危机的生命和家庭。
人大附中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在艺术、体育或其他方面有天分,有特长,但学业不一定出众,有的甚至分数很低;也有些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性格缺陷。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尊重、培养他们,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有人说人大附中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为什么能出奇迹?我想,是因为爱与尊重,因为我们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发现与培养。其实,好学生很多,只要我们能发现孩子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个个都会出类拔萃。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人的天赋才能各有不同。基础教育既要在教育的起点对每个学生“求平等”,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他们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谋自由”,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成长为未来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60年来,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很少培养出顶级人才,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教育角度讲,我认为首先要从小抓起,创新人才要早期培养;其次要改革创新,要学习先进经验,研究教育规律,要允许实践者创新。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有8处提到了“拔尖创新人才”,明确提出: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这样的契机与挑战面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紧迫感、责任感,以忧国忧民忧教育的情怀携起手来,认认真真地为教育做实事。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必然会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遭遇与之不适的阻力,只有通过综合创新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回顾人大附中创新发展的历程,我最深切的感受是:要创新就要有突破。追求能创新,反思能创新,变通能创新,融合能创新,压力能创新,激励能创新,求真能创新,务实能创新,时时能创新,处处能创新,事事能创新,人人能创新。
说到突破,我认为学校教育的突破,首先应该体现在课程改革上。传统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拔尖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持续整合课程资源,创设校本课,改革必修课,开发选修课,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为了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依托“创造发明”课、“研究性学习”、“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少年科学院”,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以“普及+提高”为宗旨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学校建立了虚拟科学实验室、平面技术设计等科技制作教室,150多门选修课中有几十门课程都与科技创新教育相关。
2010年12月,美国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安·瓦·米勒一行访问人大附中时,在远程教室,看到美籍外教的英语数学校本选修课与贵州、河南、新疆、四川、宁夏等地的学校进行同步教学;在“中美学生科技教育项目”研究课上,看到人大附中学生与美国托马斯·杰弗逊中学及伊利诺伊理科高中的学生进行提高风能发电效率的合作研究。参观结束,米勒先生说:“人大附中让我们有幸在今天就看到了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发现与培养。2011年,人大附中有七八个孩子获得了世界冠军。其实,好学生很多,只要我们能发现孩子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个个都会出类拔萃。
美国一年一度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被称为“中学生的小诺贝尔奖”。人大附中学生施轶萌于2011年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和4个专项一等奖。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震撼,因为她入学时并没有显得特别出色。当时她父母带着她找到学校,说孩子从小特别喜欢观察昆虫,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希望能在人大附中发展这方面的特长。我看这孩子很有灵气和潜质,就同意了。高三时,她入选参加英特尔大赛,但她不想去参赛,因为她没有获得保送资格,5月份参赛肯定会影响高考。主管老师找我说明情况后,我想,我们国家缺的就是这样的好苗子,一定要想办法免除她的后顾之忧。最终,我向一位重点大学校长推荐了她,她才全身心地投入实验,最终获得了大奖。可以说,施轶萌是人大附中众多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代表。
要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必须创设丰富的、个性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目前,人大附中已开设了几十门校本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体育与艺术4个领域的选修课150多门,法、德、西班牙、阿拉伯、日、韩、俄等10门第二外语选修课,以及英语物理、英语戏剧等18门外教学科英语。这些课程有很多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但只要学生愿意学,学校就开设。
比如,为了满足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我们将JA课程纳入了校本选修课,后来又与“JA-CHINA国家青年成就”合作,陆续引进了“学生公司”、“JA经济学”、“国际市场”等系列商业性课程。最有意思的是,这个项目到今天也没有真正的老师,而是由老师组织在学习中有心得的学生来讲,毕业的校友利用课余时间回来讲,师生都讲不了的就一起在网上学。2011年,冯路、郭弘烨两名学生在“JA全球商业挑战赛”中从全世界38个国家的531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这也是中国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第一个世界总冠军。这两个很普通的中学生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因为他们喜欢,愿意学,愿意研究。
如何激发每位教职员工创新的激情和潜能?我认为关键是尊重,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发展诉求,才能激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创造适合每个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
学校教职员工是实现教育创新的主体,如果没有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和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校长的创新理念再先进,学校发展目标再宏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学校工作的着眼点是学生,着力点在老师,我们不仅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还要创造适合每一位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
如何激发每一位教职员工创新的激情和潜能?这需要解决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我认为关键是尊重,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尊重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尊重他的个性和发展诉求,才能发现他的亮点,才能千方百计地为他搭建平台,激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我校物理老师胡继超十分喜爱桥牌,知道人大附中开设了桥牌选修课,就想成立一个桥牌队,但没有几个学生报名,他就找到我寻求帮助。我就安排胡继超在升旗仪式上发言,对全校师生讲学桥牌到底有什么好处,并在此后的课程、比赛等一系列问题上给他开绿灯。这种尊重与支持极大地激发出胡老师的创造能量,桥牌活动在人大附中开展得风生水起,桥牌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选修课之一。目前我校开设了4个层次9个班级的课程,每学期有近400人次选修,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也因桥牌有了改变。学校桥牌队成立以来,多次在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中摘得冠军,6名学生入选国家队,出国参赛。2011年12月,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席一行访问人大附中,对学校桥牌活动及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
胡继超是人大附中众多老师的一个代表,使我们弄清楚了为什么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其实,尊重与创新之间有一个传导环节,那就是“需求驱动”。学校尊重了学生和老师的内在需求,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这种需求,他们就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这种具有生发力的个体行为,就汇聚成了学校整体的创新源泉,学校发展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可以说,人大附中的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是尊重和满足学生及教职员工发展诉求的结果。
创造适合每位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有一个关键词——“每位”。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一些出类拔萃的好老师,但这并不能决定这所学校的办学品质,有时候,一个不合格老师“毁人”的作用往往更大,所以必须提升团队的整体素养。把平凡的人激励起来,形成一流的团队,创造一流的教育,这是人大附中创造适合每个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的核心内涵。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设以创新为特征的学校文化,形成一种机制、一种氛围,也就是人大附中人常说的一个词——“气场”。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改变、提升每一个人。多年来,我们下大力气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收到了效果。
在人大附中,像胡继超这样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教职员工还有很多。化学实验员开设了“西方经济学”选修课;音乐老师把自家的录音设备搬到学校,建成了人大附中“录音棚”;食堂员工组建农民工舞蹈队,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
我常说:一个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得让他腾,是虎就得让他跃。人大附中是个大舞台,校长就是搭台子、拉大幕的人。如果说人大附中真有什么魔力,就是她能点燃每个员工心中的梦想,让他们活得有追求,有尊严,有价值。
我们尝试多种模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长期的“帮扶”实践证明,优质学校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老师。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我国基础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改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同时强调这种公平建立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之上。因此,优质学校肩负着帮扶薄弱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责任。优质学校校长应该变“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
虽然人大附中的力量有限,但我们还是尽一切努力,尝试多种模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从2002年开始,我们先后与中西部7个省市12个地区的中学“手拉手”联合办学。为了使北京山里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我们与延庆永宁中学结为手拉手学校。2007年选派了11名骨干老师到延庆支教。他们的课堂向延庆所有老师开放,仅一个学期听课的老师就达1800多人次。2010年,这届70名学生中有56名学生超过了本科线。
近年来,我们陆续接纳了来自中西部地区和北京周边薄弱校的数百名学生到人大附中短期“留学”。来自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少年凯萨尔,是新疆“五彩喀什噶尔儿童艺术团”的小演员。2008年9月,我们破例招收他和另外两位少数民族孩子到初一年级就读。现在,凯萨尔已经是高一的学生了,不仅适应了人大附中的生活,还参加了学校男子舞蹈团,他的艺术天赋得到了舞蹈教练及同学们的夸奖。
如何利用网络整合优质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建与共享,也是我们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2005年,我发起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的优质中学,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集成与共享机制,支援教育欠发达地区。迄今,“联盟”已辐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接惠及60多万师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一位老师感慨道:“联盟使课堂跨越了时空,让山里娃和城里孩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长期的“帮扶”实践证明,优质学校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老师。近年来,我们向北京周边学校输送了几十名优秀干部,把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经验传播开来。在市、区教委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合并了海淀区西颐实验学校,深度共建北航附中,托管蓝靛厂中学,与农大附中、翠微中学“手拉手”,创建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朝阳学校,开创了了区域内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联合办学机制。
2009年4月,“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刘彭芝卓越校长培养基地”和“北京市普教系统先锋校长培养基地”在人大附中成立。“双卓基地”成立以来,举办了“国际名校长论坛”,学员们与50多位国外名校校长、500多位国内校长共同研讨教育创新专题;在哈佛大学举办“中美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为培养卓越校长和卓越教师搭建了高层次平台。人大附中还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中学,两次承办“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高中数学班”。
回首过去,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我们仍然站在创新之路的起点。这些年来,人大附中的步子迈得很大,走得非常快,作为校长,我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我们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今后,我们还将沿着这条创新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创新发展的理解范文2
建设“科技北京”,就是要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就是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推进高新技术成果在城市管理与群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推动“科技北京”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发展方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地位是关键,惠及民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期特别报道《让自主创新成为首都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在大唐唱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全力打造自主创新高地》三篇报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您揭示科技北京的丰富内涵。
“科技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在开幕式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北京向世界完美展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视觉盛宴。奥运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曾感叹道:“天大地大不如科技大”。
当前,“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已被传承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理念,使北京能够站在一个历史新起点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错综复杂的形势,依然沉着冷静,蓄势待发。日前,记者专访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
■ 科技北京的目标和任务
《数据》:建设“科技北京”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科技北京”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杨伟光: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出台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促进自主创新行动》,为“科技北京”建设做出了战略谋划,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推动“科技北京”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发展方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地位是关键,惠及民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科技北京”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通过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大力实施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通过提升民生科技在首都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服务水平,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做出切实贡献。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2812科技北京建设工程”。其中的“2”指“2项对接”,通过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首都自主创新能力;“8”指“8大科技振兴产业工程”,集中力量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装备制造、汽车、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等8大产业集中支持一批产学研用项目,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到2012年,力争新增产值超过5000亿元;“12”指“12项科技支撑工程”,即: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食品安全工程、农业科技工程、医疗卫生与健康工程、科技交通工程、节能与新能源工程、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程、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城市安全与应急保障工程。要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带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改善民生的成熟技术和产品,提升科技惠民能力。
■ 建设科技北京的重要举措
《数据》:建设科技北京,我们的自身优势有哪些?近年来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杨伟光:建设科技北京,我们具有非常坚实的工作基础,概括起来看具有两大优势。首先,北京具有雄厚的科技资源优势。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世界少有的科技和智力密集的地区之一,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家科技项目落在北京,两院院士有一半以上工作、居住在北京,众多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一流的科学家使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每年产生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据统计,2008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10.9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8%,占到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4570亿元的13.4%。 2008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交额1027亿元,占全国成交额的比重约为38.5%。其次,北京具有鼓励机制体制创新的政策优势。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高科技园区,从此拉开了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20年来,中关村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成长为全国最大、最有实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园区。今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先行先试,进行一系列政策创新,将会极大地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近年来,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促使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关键性措施:
第一,集中优势力量解决重大关键问题。每年组织一批重大项目,每个项目经费支持强度在千万元以上,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促进产学研优势力量的组合,解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在重点产业领域支持大唐电信、京东方、中芯国际、同仁堂等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区域发展方面,按照“一区一品”原则重点支持各区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例如平谷的大桃、大兴的梨产业。房山的食用菌产业,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在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奥运筹办等领域围绕一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相关委办局开展科技攻关,建设示范工程。如官厅水库的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门头沟等区县的生态修复、智能交通建设、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等项目都取得重要成果,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北京市人大制定了《中关村园区条例》、《技术市场条例》等科技法规,市政府陆续出台了鼓励软件、集成电路、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科技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全方位覆盖科技创新主要过程和重要环节,极大地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2001年至2007年,全市通过落实技术市场政策,共支持4.5万个项目落实免税额达到38.6亿元,为3.4万个技术买方机构落实奖酬金184.7亿元。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工作中,2001年―2007年间共通过软件增值税退税累计118.7亿元,双高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累计获奖人次超过43406人,得到将近5.1亿元的专项奖励。北京市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被首批认定为全国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积极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优良的金融环境。探索建立了市场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到目前建设了分布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农业与农村建设、新材料、文化创意、先进制造、社会发展等领域条件平台及大型仪器、实验动物等基础条件平台共20个,汇聚了价值61.5亿元的可共享科技资源,为2万多家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了专业服务,有力支撑了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专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超过70家,在孵企业数量总计超过6000家,拥有1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数量全国第一。孵化器的科技条件、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以及专业融投资等专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第三,积极探索鼓励自主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大机制体制创新的力度,完成以大学院所为核心、以技术为导向的科研体制向以企业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科研体制的重要转变,探索实施了吸引国际国内投资者在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资源招商”模式,建立了鼓励实现联合创新的“产业联盟模式”,发展了鼓励资源共享、协作创新的“市场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模式,支持建设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创新型乡镇”工作模式等等,一系列机制体制创新催生了科技创新,开创了科技工作新局面。例如,为有效解决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问题,市科委自2003年启动“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体化研究”项目,共组织了17家中央军队、地方医院96位高水平专家共同参加,建立了统一的研究平台和专家会诊机制,大范围整合了医学研究资源,项目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市近200家二级以上医院,为国家《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肝衰竭指南》的起草与推广提供了重要支撑。
■ 支持中小企业以科技促发展
《数据》: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复苏和发展壮大方面,在贯彻执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行动方面,北京市科委将采取哪些措施?
杨伟光:当前,国家把加强科技支撑能力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加快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步伐,对动员组织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作了全面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市科委将负责对科技北京行动计划进行任务分解,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科技发展更多地面向市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让科技在化危为机中彰显巨大作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建立“北京市科技型企业”帮扶机制,市科委会同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中关村管委会、亦庄管委会等部门积极研究完善认定辅导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政策落实工作,重点做好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年收入过1000万元且未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2951家企业的“一对一”辅导服务。与此同时,根据北京市企业实际情况,对确有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但暂不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办法规定的企业设立培育期,拟认定为“北京市科技型企业”,对培育期内企业25%法定税率与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的差额部分予以补贴。
二是推进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按照《关于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展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市科委会同发改委、建委、工促局、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抓紧组织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认定792家企业的1816个产品为北京市第二批自主创新产品;认定20家单位的20个产品为北京市首批政府首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第二批政府首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三是开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市属研究院所、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等14家单位被列为首批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单位,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进一步创造多方主体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局面,推动中关村示范区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工作。会同市农委启动“首都籽种产业发展科技行动”,开始建设占地2万平方米的北京国际种业交易中心,建立作物制种、林果苗木、动物良种繁育等三大籽种基地,加快全市籽种更新换代步伐;积极推进全市创新型乡镇建设,形成了多种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依托全市7000多名农村科技协调员,形成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紧密结合的工作网络,进一步强化成套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京郊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创新发展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东部与中部 中心城市 省际边界地区 经济发展差距 经济一体化
省际边界地区指省级行政单位的相邻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行政单位――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界处,其经济发展研究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然而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省际边界地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其地区较为偏远,往往处于各省区经济发展的边缘,表现为发展边缘化,发展慢,实力弱。我国东部与中部省际边界地区基本为落后省份或地区以及发达省份或地区的毗邻地区,因此其经济发展问题应引起重视,如果差距过大,则会产生重大的负面效应,甚至危及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文章通过对省际边界地区在开发方面的研究,对于改变其落后状态,缩小地区差异,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东部与中部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理论分析
1、自然地理因素
省际边界地区一般距省会和中心城市较远,大部分省际边界地区位置偏僻,远离经济中心。这种地理上的特点决定了边缘地区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力较弱,省际边界地区一般不可能成为中心城市的发展重点,这可以由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核心――边缘”理论具体加以阐述。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各生产要素必然从区向中心区发生转移。现实世界的资源市场和环境,客观上存在着空间差异,这种差异使得某些地方的人口和资源利用其优先形成的空间集聚,构成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制高点或中心。随着集聚的累积性发展,这类地区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会比其地区强大而带有竞争优势。由于中心的存在,地区的集聚受到抑制,其发展相对滞后,而又不得不依赖于它的中心。中心之间的空间竞争又形成了腹地的空间划分,核心―空间结构由此形成。
在我国,该结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其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随距离递减的规律,即距离省会城市越远其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第二,省际交界地区与各自中心区域相比,多数是经济最不发达地区;第三,除沿海地区之外,边缘地区也是城镇化水平最低和城市发展最缓慢的地区。
2、体制因素
边界地区往往为几个省级行政区所管辖,有的为两个独立行政区域分辖,有的为三个独立行政区域分辖,如闽浙赣边界地区等;还有的边界地区为四个独立行政区域分辖,如苏鲁豫皖边界地区等。郭荣兴的研究表明,多维边界地区的空间约束条件更加复杂,而且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更难实现空间优化组合。从省内来说,省际边界区都是每个省的边缘区,经济和政治体制造成的地区分割,阻断了相邻各地的社会联系和经济联系,人为地为边界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发展制造了许多障碍,从而使我国省级边界地区一直处于各省区经济发展的边缘。由于边缘地区远离各自的经济、政治中心,受益于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各行政区进行社会经济布局时也大都因边界地区位置偏僻而常常很少顾及,甚至某些边界地区处于各自行政区经济发展圈以外的“真空地带”,其经济长期处于不发达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省际边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的是一种“抽血”政策,大量低价的能源,包括煤、油、电、矿物材料、农副产品及初级加工品,根据行政指令从不发达的边界地区调往发达地区。这种极不合理的价值转移,是国家从边界地区“抽血”,向发达地区“输血”的具体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生产要素在省内可以自由流动。省会城市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都聚集了巨大的势能,吸引全省的生产要素向中心聚集,使各个省会城市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省会城市主要由投资拉动获得快速发展,而在市场经济时期,省会城市则是由需求拉动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加,省会城市对周边地区农产品需求和配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在其扩大的同时,也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这也就是辐射效应发挥的作用。由于辐射具有一定的半径,辐射效应会随着距离的扩大而逐步减弱。边界地区缺乏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其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难以根本改变,分工难以进一步深化,边界地区的人民尤其是农民的贫困状态便难以根本转变。
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导致省际边界区经济的更加落后,人才的外流不仅使边界地区人才总量减少,而且人才群体质量也随之下降,最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交通因素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它把分布在各个点上的社会经济活动联结为一个空间整体,并维持和促进整个空间体系的正常运转。边界地区的交通布局由于受地域组织上的块块分割,自我封锁、自成体系,成为边界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1)过境交通路线少。长期以来,边界地区一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经济社会活动基本局限于自身狭小地域空间,缺乏地域上的连续性。
(2)过境交通路线质量差,路面标准低。无论是国道还是省道,都由当地交通部门负责修筑。由于道路的外部性特点,边界地区的道路往往是两省共用,有时是一省用得多,一省用得少。
边界地区的交通不便,严重限制了边界地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边界地区经济信息的正常传递与反馈,影响了边界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有些地区,农民生活、生产活动甚至还靠肩挑背背的原始运输方式。路面质量差,严重限制了运输效率的提高,边界地区无法形成现代化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格局。
二、关于东部与中部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理论创新
1、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一体化发展战略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指导全国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稳定发展。一体化要求区域之间加强横向和纵向的交流与联系,建立多种形式的一体化合作形式,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有效运行。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起跨行政区划的有效的经济网络,实现区域发展要素在更大空间的流通、聚集、整合和增长,应该取消一切限制和壁垒,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能力,保证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建立全国统一市场,适应大规模生产发展的需要,广泛利用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政府转移支付力度
合理的财政制度是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区际经济差距一时难以缩小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转移支付安排,缩小区际发展差距。在中部政府财力不够强的情况下,省际边界区主要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来帮助发展经济,或是直接投资一些重大工程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财政投入方面,尤其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如道路交通等。
3、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培育更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完善地区级城市的功能,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使他们的辐射半径同他们所辖区域相一致,最大限度地缩小边缘地区范围,消灭经济发展“死角”。中心城市在省际边界地区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中心城市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省际边界地区的发展。
4、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转变政府职能
除了政府财政投入改善硬件以外,边界地区的各级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如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使企业能在当地获得所需的熟练劳动力、专业技术人才及普通管理人员;禁止任何单位以任何名义向企业进行摊派,为企业投资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媒体扩大本地的影响,使东部企业获得更多的能反映本地优势的信息。
政府要采取的积极政策激发民间投资创业热情,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在吸引民间资本聚集的过程中,实现产业聚集。另外,民间投资企业要依托自然资源,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一是引导产业发展。政府要以“培育主体,营造载体,注入动力,将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打响”为中心,致力研究解决发展后劲和结构调整问题,引导实施制度、技术、管理、市场、组织和文化创新,扶持有条件的企业重组资产、上市融资,力促品牌经营与资本运营“比翼齐飞”。
二是创造产业环境。政府应高效配置资源,实施扶大扶强规模企业、品牌企业、骨干企业。
5、强弱资源及资金技术互补合作模式的推广
强弱联合,主要是以异质区域之间的垂直分工为基础的联合。由于异质区域之间各自的优势条件与限制因素明显不同,发展水平、主导产业类型和区域产业结构均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经济上的互补性强,联合的愿望比较强烈,合作的范围广、程度深。强弱毗邻地区的合作更有其地缘优势,就地取材,就近联合,以减少运输成本和过多的中间交易成本。毗邻各方建立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区域分工,采取优势互补的自然、人力资源及资金技术的合作模式,共同促进毗邻地区的发展。
例如,皖东与江苏的毗邻地区具备强弱合作模式的基本条件和一般特征,该区的开发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打破行政界线壁垒,加强双方多重合作。南京作为该区最具实力的中心城市,由于行政界线的分割,对于处在其辐射范围之内的安徽境内地区的中心带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双方的正常发展,急需打破这种孤立局面,加强合作。
第二,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开展南京资金技术集约程度高的工业制成品与皖东资源性强的农副产品工业初级原料之间的纵向贸易,发挥皖东土地、人力资源及南京的资金技术优势,加快中心城市南京自身建设的同时,促进皖东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建设,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第三,加强南京、马鞍山港口建设,发挥沿江优势,充分利用长江水运及津沪、皖赣铁路运输,加强对外联系,提高区域开放程度,促进区域开发。
【参考文献】
[1] 郭荣星: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海洋出版社,1993.
[2] 肖金成: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3).
创新发展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125—02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整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重申,要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7.3%,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中小微企业资产少、规模小,没有大型企业的规模竞争力,但机制灵活、反应迅速、动力强大等特点也是大型企业所不具备的。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为数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富有创新精神,将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最宏大的主力军,为全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中小微企业为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一)中小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
很多中小微企业要么依托大型企业生存,要么在大型企业的夹缝当中寻求突破,还要面对同类型企业的竞争。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和经营压力的中小微企业,不得不依靠技术创新来提升自身价值,为企业发展积蓄能量。据统计,多数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都来源于中小型企业,如飞机、复印机、空调和拉链等等。而中小微型创业企业更是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推出计算机芯片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英特尔和微软公司都曾是小企业,苹果和搜索引擎Google绝对是从微型企业起步的。创新精神成就了这些名声赫赫的企业,也成就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几年,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大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来源于中小微企业。2010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中小微企业比例已经达到82.6%。
(二)中小微企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直接推动力
对客户需要的理解和反应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客户的需求,不仅促使企业对产品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而且推动了中小微企业对商业模式的创新。由于中小微企业与客户之间有着更直接、更深入的联结与交流,使得中小微企业更容易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在某些大企业还在想象客户需要的时候,很多草根创业的中小微企业则更多地贴近客户,设身处地去了解客户的需要。现代商业中,需求多样化愈加明显,市场日益细分,客户的动态需求越来越多。而中小微企业信息传递快速、反应灵敏,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与服务。专注于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正是基于创新,获得了非传统商业模式的成功。
(三)中小微企业是社会稳定的支柱力量
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吸收就业最主要的渠道。“十一五”期间,中小微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就超过4 400万个,截至2010年末,中小微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大中专毕业生1 000多万人,吸收大学生初次就业的主要力量还是中小微企业。根据新的划分标准,我国3400万个体工商户也都属于小型微型企业范畴。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小企业的发展,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实现税金1.5万亿元。中小微企业不仅直接参与了企业创新,而且积蓄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支柱,为增强国家和社会创新发展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广开渠道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也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诸如创新环境不佳、融资渠道不畅、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人才匮乏和创新资源短缺等等。来自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和先进成功经验的指导,将对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从而有效地增强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提高其竞争力。
(一)改善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环境
1.完善鼓励创新发展的政策。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离不开国家良好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通过政策的宏观管理和引导可以创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制定完善的鼓励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中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支持,使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得到普遍扶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微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将先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极力消除市场垄断和产业垄断行为,为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加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的市场机会。在政府采购中一视同仁,打消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后顾之忧。
创新发展的理解范文5
学会作为群众性的科技社会团体组织,通常是指科技人员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围绕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而进行活动的集体。各级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科学普及、科技进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顾过去,改革开放以来,学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二是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三是新世纪以来到现在。学会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状况与特点。例如,第一个发展阶段,显示出来的特点是科协活动逐渐恢复,学会数量快速增长,为经济建设服务明确为学会发展的方向;第二个发展阶段,突出的特点是关注规范学会组织行为,强调挂靠和多重管理体制,学会发展面临较多问题,学会改革处于酝酿过程中;第三个发展阶段,学会向民主办会方向发展,学会自身发展能力有较大提高,强调“政社分开”,鼓励学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上,学会在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科协的组织基础、职能基础和工作基础。科协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属学会整体的水平和能力。
二、学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
各级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科学普及、科技进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各级学会都按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多数学会的组织基础较为薄弱,内部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会的“等、靠、要”思想观念严重,使得学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具体表现还包括:学会组织运行制度不完善,对学术建设不重视,学会定位不准确,挂靠单位对学会支持力度不大,学会专职人员积极性不高,为会员和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够,对科技工作者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学会活动经费紧缺,自我活动、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这些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学会的发展和壮大。
三、学会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中存在的机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体制、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都在不断地深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各级学会的改革创新发展工作也势在必行。学会的创新发展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用创新发展的精神打开一个全新的工作局面。当前,学会的发展既有国家、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也有国际化、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学会管理者要理解学会存在的价值,了解学会的内涵和外延,牢固树立学会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积极探索学会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充分发掘学会的新动力,力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实现学会跨越式发展。这事关科协工作的全局,更是科协组织如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所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四、实现学会创新驱动发展的四个重要环节
在明确各级学会存在的问题和机遇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握战略性环节,以实现学会的创新发展,提升学会的影响力。
(一)在观念上更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管理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进取的心态,时刻准备迎接各种挑战和机遇,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尤其是学会理事长等领导的观念创新是推动学会发展的关键,他们必须要时刻认清现状,看到不足,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变不良的现状。
(二)在体制上创新
必须深化学会的体制改革,把握好学会的定位,认清学会的主要功能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改革为契机提升学会影响力,要从“要我改革”转变为“我要改革”,从而产生促改革、谋发展,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的热情和信心。
(三)在技术上革新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学会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也越来越先进。要做好学会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拓宽发展渠道,学会要充分利用数字网络快捷方便的优势,实现学会的表现形式、服务功能和价值延伸。
(四)在内容上出新
内容的出新依赖于技术、观念和体制创新发展。在内容上,应该加强学会领导班子和专职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强学会的管理,增强学会的活力和凝聚力,积极搭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平台,结合学会自身的特点,高质量、高水平地发展会员,给会员提供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五、总结和展望
创新发展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理念 《机械加工新发展》 教学实践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知识渊博、专业技能扎实,而且具有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自我发展的能力。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前两项主要任务,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但是,我国大学教学在“知识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一直受到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传授知识以教材为中心的影响。长期以来,这种影响牢牢地束缚了大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将教师的权威绝对化,而将学生视为接受的存贮器;在教学形式上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转变注入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势在必行。
为了在教学中践行研究性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我在《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教学中,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简介
1995年,我校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机械加工新技术》专业选修课程,其出发点是向机械工程类的四年级本科生介绍近20年内机械加工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状况,让学生及时掌握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沿,弥补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课程前沿内容的不足。随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侨大学等十余所重点工科院校均开设了相似的课程。
该课程在我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演变为目前的《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共24学时,教学内容是近10年来机械加工领域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旨在让学生了解当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沿,包括先进制造技术概论、高效加工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等内容,是《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设计》等专业课程前沿方向的拓展与延伸,是最适合创建成研究型课程、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门课程。
2.研究性学习理念在《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中的实践
2.1研究性学习理念
在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兴起源于对传统的灌输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反思,是一种新生事物,其含义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的把研究性学习看作为一门课程,有的将它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教学方式,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学习过程,还有的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等等,看法不一。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与研究相类似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来了解、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人类已有文明,以及国家或学校的举办者所规定的内容的认知活动。
因此,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又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教师以探究的方式组织知识。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通过课程把知识内容或教师的理解传输给学生,教学的目的只是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优势地位上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则认为,学生从教师那里听来的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知识;注入式的教学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不应致力于直接灌输,而应引导学生的投入活动,将自觉摄取与无意识的熏陶结合起来,以形成经验和掌握知识。强调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知识,强调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主动者,才能获得知识和形成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探究和体验,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施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着眼点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手点在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2.2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教学方法实践
为在《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教学中实践研究性学习理念,与以往的教学相比,我改革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2.1教学目的
以往的学习,不管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所谓的“发现性学习”,都是以获得系统的本门学科知识为主,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加个体的知识储备。研究性学习力图从根本上超越学科的界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以实践问题为核心的,不断迈向未知领域的学习活动。它的目的不仅是使得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综合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在真实的或者特定设置的情景下,界定、发现问题,解释、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因此,我在《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教学中,依托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优势,围绕课程目标,将教学目的设置为:注重引入机械加工技术发展前沿性科研成果实例,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介绍中贯彻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学生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2.2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多数大学对课堂教学规范日益强化,普遍要求授课必备教材、课件、教案、讲稿、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因而教学大纲、教材、教师教的内容、学生学的内容和考的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这种形势下,有些大学教师逐渐强化了“以教材为本”的教学思想,将教学内容简单地理解为教材,错误地将其理解为知识的经典,是知识的全部,从而使教学实际上沦为教材内容的移植过程,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这种“教材为本”的教学内容观,致使教学内容封闭化,严重不能适应《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的设立目的,无法将机械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学术思路、科技成果及时地纳入教学过程。
其实,教材、课件、教案、讲稿、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这些只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学内容本质内涵应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技能,发展的智力、能力,灌输的思想、观点,培养的行为、习惯等的总和。因此,《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注重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从最初花费大量精力编写选购专门教材,改为向学生推荐一个参考资料目录,并每届更新,其主要为教师讲授时利用的图书资料、视听材料、电子材料和相关的科研新成果等。为了把握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和知识脉络,将《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先进制造技术演变历程、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缓进给深切磨削技术、超精密与纳米加工技术、先进刀具制造技术、超精密与纳米加工技术、绿色加工技术等6个技术专题,教学中按照技术专题提出(why)―技术专题内涵(what)―技术专题研究进展(how)―技术专题发展趋势(future aspect)―面临的新问题(why)的脉络和线索,介绍技术发展的源动力、研究思路与进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教学内容体系下,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更大的创造空间,便于以研究性学习理念贯穿教学内容,制定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潜能,注重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前沿性和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科学精神。对于学生而言,这一开放式的教学内容,解除了“以教材为本”教学模式的限制,不再被教材和教师牵着鼻子走,自己查找资料,对专题内容有取舍地进行充分钻研,务求自己发现,获得真知,真正地学会学习,使创新能力获得长足的提高。
2.2.3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是在特定的教学目的指导下,为完成教学内容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一般采用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形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教学形式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实践的进程有很大影响。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形式是注入式与启发式。
我国大多数课程的教学在知识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广泛采用了注入式教学形式,以切合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创新能力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将教师的权威绝对化,而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存贮器。课堂上,教师只顾传授知识,学生只管接受知识,教师成了知识贩子,学生则成了接受知识的袋子。其极端的形式表现就是,教师一人满堂灌,学生则呈现群体失语的局面。有人对此给出了形象的比喻:这种教学模式,上课是赶鸭子,讲课是填鸭子,考试则是烤鸭子。
因此,我们应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出发,根据“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教学情景以营造创新氛围,在教学形式上改教师主讲为师生互动,改学生听讲为师生间平等的对话与探讨,培育学生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为了实践这样的教学理念,我校该课程采用以每位教师面对20至25名学生的小班化教学方式。我在授课中,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宽松环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将全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通过课后的自我讨论,针对技术专题中的感兴趣的具体技术,确定组内的明确分工,分头查阅资料、参考书、网络搜索、企业调研等收集信息,结合课堂讲授,形成对具体技术发展脉络的认识,撰写包括专题技术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主要技术方法、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的研究报告,课堂抽出专门的时间由各小组进行汇报讲解,其他同学和任课教师进行提问互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以小组协作方式开展,小组成员分工由学生自行决定,采用平等互助的原则,注重集体智慧的发挥。这就要求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互帮互学,全面有效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准确、深刻地理解与掌握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2.4课程考核
传统的考核评价是课程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以筛选作为终极目的,以考核、测定学习者掌握了多少知识为主要内容,把学习者作为被评价的课题,而使测验、考试这类评定手段变成了评价的主题。为达成将研究性学习理念贯穿于《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的目标,我采用了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将对知识掌握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考核的内容包括:①参与课程的态度:主要通过课堂纪律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是否有适当的见解或建议,等等;②口头报告:通过课堂互动过程中的发言,小组汇报过程中的口头发言,等等;③研究报告的质量:关注的不是研究报告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在研究报告中所体现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信息。
课程考核评价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让学生体会自主研究学习过程比简单获取答案,培养能力比被动接受知识更重要的学习理念。注意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及时将平时的评价结果反馈学生,多从肯定、鼓励、引导学生的角度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发挥潜质的大舞台。
3.结语
在《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中践行研究性学习理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涉及教学思想转变、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虽然我采用的一些措施和手段是该门课程在研究性学习改革中迈出的一小步,但已受到课程班同学的好评,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创新意识有所激发,对考核过程和提交的课程报告的分析表明,完全达到了该门课程的培养要求,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相信,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深入和发展,必将为本门课程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2]谢秉知.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中国大学教学,2006,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