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的建议范文1
一、网络环境下实施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优越性
1.网络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一方面,任何环境问题都是在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强,如果在环境教育中将各学科截然分开,显然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它需要多个学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才能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无论是要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还是尝试解决环境问题都有赖于获取丰富而详实的资料,如果获取资料的途径仅仅局限在课堂或是图书馆,势必会出现资料的不全面和时效性差等问题,网络环境中海量的资源以及很强的时效性等优点,则使这些问题轻易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许多环境问题具有分布广甚至全球性等特点,了解并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全局或全球观念,网络环境提供了更广阔的资讯平台,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搜索相关资源。
2.网络教学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首先,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使校内与校外的界限变得模糊,课内与课外难以区分。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参与网上学习。其次,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自己主动安排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个性。再次,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和交互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学生与家长,与专家之间都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网络互动使交流更加方便迅捷。
二、实施原则
1.网络教学环境要体现自主、协作、开放的特点
为了充分体现和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优势,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多媒体网络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活动空间;建立多种交流平台,让学生活动没有局限。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快捷方便的查找知识与材料,进行拓展性学习。各种交流平台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扩展交流的对象。
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以综合学习为主。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中,利用网络可以方便的重组知识与扩展学习资源,所以,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学习一般以综合学习为主,必要时甚至打破教材体系,重新建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对学生活动不作过多干涉,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2.网络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根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同时,环境教育不局限于环境知识的传授,重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促使其自觉的保护环境甚至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在网络教学中其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的,如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班级活动等,网络所提供的素材尽要可能丰富多彩,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也要多样化,如小组协作学习,远程自主学习,远程同步协作学习方式。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网络课里较容易走向一个误区,即由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变为学生的满堂看(上网查找资料),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很好的体现。课堂上,教师要适时监控,使教学氛围活跃而不乱,教学过程松弛有度,教学内容多而不杂。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学生自主建构,才能使知识活化,赋予新的内涵,更利于知识的巩固记忆、探究创新。教师知识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4.遵循教学评价多元化原则
传统教学注重总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年终评定等,在网络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反馈及时,管理方便,省时省力等优良特性,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跟踪监控、检测、指导。因此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使评价更加及时迅速,也更有效果。评价主体也要多样化,学生本人、同学、教师都可以成为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要多维度、多层次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说服力,要科学地、理性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衡量每一名学生。
三、实施流程
该模式的实施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图中①~⑥表示该模式的课内实施步骤:
①设疑激趣,确定主题
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协商探究兴趣,行成问题系列,并将学生所提问题共同讨论,归纳整理。将主题分解形成一个个子课题,学生自由分组,选择子课题,确定人员分工,组长作好记录。
②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为减少盲目研究,要设计方案,初步确定研究顺序,研究方法等。
③教师指导,网络探究
教师设计网络主页,建立资料库,作好相关网页链接,建立交流平台,如QQ群,BBS论坛,邮箱等,介绍资料搜索方法和网址,如百度、谷歌、搜狗等。
学生分组行动,收集、整理资料,老师时时与各小组联系、交流,了解小组活动情况,做出指导和评价。学生在网上可以就研究课题向教师提出询问,或与他人进行商讨,甚至可以请教专家,及时便捷的网上交流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展开。
④分析整理,形成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类,各小组成员网上或网下讨论,形成结论。
⑤展示成果,上传
各个小组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题任务,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充分满足学生表现欲望。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如电子小报、课件、报告、网页等。
⑥交流讨论,总结评价
在展示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评价。比如通过网络共享访问其他组的作品,并请小组成员说一说自己研究成果和自我评价。或者针对每一组的作品,请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评议,指出每一小组作品的优缺点,提出各自的宝贵建议。还可以将成果上传到相关网站,得到更多人的评价,或者与父母共同分享。
四、该模式的应用案例――全球气候变暖(2课时)
1.课前准备阶段
建立全球气候变暖专题网站,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教材,全球气候变暖概说(现象、影响、危害),专家观点,相关链接,师生讨论,给我留言等。
同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辅导。要求课前阅读教材。
2.课堂实施阶段(见表1)
表1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疑激趣,确定主题 网络呈现图瓦卢将要举国搬迁的相关信息,问:1.该材料反映的环境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请选择其中之一同小组成员共同研究。 1.学生自主上网浏览,确定主课题为:全球气候变暖。2.确立子课题及8个研究小组:第一组:历史上的气候变化;第二组:全球气候变暖;第三组全球气候没有变暖;第四组:变暖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第五组: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第六组:全球气候变暖利大于弊;第七组:全球气候变暖弊大于利;第八组: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通过网络帮助修改研究方案。如个别小组方案过于简略,成员分工不明确等。 各小组运用工具软件设计方案,形成研究思路。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弊大于利组的方案为:搜集资料(图片、文字、视频、音频)、整理资料、形成结论、利用教材原理解释分析并反驳利大于弊组。
教师指导,网络探究 1.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供学生查询,如:env.省略/GB/huanbao/259/4937/
tech.省略/system/2007/01/22/001525749.shtml
scitech.省略/GB/25509/35654/
2.提供相关搜索软件等。 在相关网站查找信息,与同学、教师通过邮件、BBS、QQ等方式交流。各小组建立Word文档、图片集和视频集。如第一组的主要资料和证据有:楼兰古国图片;近五千年挪威雪线高度变化;近年来全球气温和降水变化图等。
分析整理,形成结论 指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源进行分析筛选,做到以下几点:1.保证资料的准确性;2.将文字资料去粗取精,表达简明扼要;3.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师生交流,整理资料,形成知识链条,使之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比如第五组认为: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保温作用增强,最终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展示成果,上传 指导学生正确应用Word文档,制作PPT或专题网页。对没有完成的小组给予鼓励,要求课后继续整理资料,随时与老师联系。 学生将资料上传到专题网站和校园网,如电脑小报,包括相关图片和文字,以及一些视频。
交流讨论,总结评价 设计评价原则及评分细则,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自评和互评,做到公正、客观。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提出修改建议。 各小组在相互中找到自身不足,比如资料收集杂乱,成果展示的方式单一等等。
3.课后活动延伸阶段
(1)启发学生要关注全球气候变暖,课后继续就相关问题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尝试与家庭成员和社区成员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2)调查社区、家庭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知识的了解程度。
(3)发放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宣传资料。
(4)开展“走出潇洒,走向低碳”活动,倡导人们多乘公交车,尽量减少以车代步。
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放任自流
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但教师不可以任学生自行研究。教师要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许多学生对应用计算机不够熟悉,教师更要多加指导,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注意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时间增多,网络独特的交流方式和多样的游戏,以及缺乏监管的网络环境,使部分意志不够坚强的学生禁不住诱惑,注意力转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全球气候变暖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气候变暖;森林碳汇;碳源;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4-0031-03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暖都加强了应对政策和解决方法的研究。世界公认的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减排,又称工业减排,指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绝对排放量。直接减少排放源意味着减少国家工业、交通和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或者通过技术更新和改造提高能源效率。这样的做法,或者阻碍了经济发展,或者要付出高额的成本。二是间接减排,又称生物减排,即通过对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特殊作用,来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1] 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CO2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因此,森林具有碳汇功能。而且,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吸收固定CO2,其成本要远低于工业减排,并且还具有多种生态效益和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森林碳汇对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作用
(一)森林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森林具有碳汇和碳源的双重特性。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CO2合成有机质, 并以森林生物量的形式贮存有机碳, 从这个意义上讲森林是大气CO2的碳汇。同时森林植物的呼吸作用、枯枝落叶凋落后回归土壤, 经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分解后会向大气中释放部分CO2, 另外森林如果遭受火灾、病虫害和毁林等破坏后也会向大气释放出已经固定的碳, 成为大气CO2的源。即森林可以作为温室气体的储藏库和吸收源,又可能因毁林、森林退化、火灾等,成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源。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的大多数研究结论认为,由于全球森林受到破坏,森林正向大气释放它过去储存的碳,成为大气CO2的一个主要排放源。在过去20年中,全球森林资源锐减,全球森林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已经下降40%,不但减弱了对大气中CO2的吸收,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15%至20%是毁林导致的碳排放,因此森林反而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森林碳汇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优越性
森林吸收CO2投入少、成本低、简单易行,公众参与程度高,综合效益好,特别是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农民增收等优势。
1. 潜力大,见效快
森林经营、造林和森林更新均可以短期内大量增加生物固碳量,甚至增加森林土壤的固碳量。阻止全球现有森林减少趋势,就是较大量的减排,如果把全球每年毁林面积减少一半,就相当于每年减排CO2 24亿吨。造林就是固碳, 护林等于减排。
2. 森林碳汇技术简单,易传播应用
可持续的森林经营、造林和森林更新已是现成技术,也早已被广大的森林经营者和林业管理者掌握和应用,只需要简单的业务培训与技术推广,在森林碳汇政策支持下和市场机制作用下,森林碳汇的经营与管理技术就能够迅速在世界各个国家传播应用。
3. 成本低,对经济增长影响小[2]
研究表明,通过植树造林吸收、固定CO2,其长期单位成本远远低于通过工业产业升级、利用工业污染治理减排的成本。森林碳汇对经济增长影响小。采用森林碳汇减排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在局部地区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这也是近些年森林碳汇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影响森林碳汇的因素
(一)森林采伐和毁林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目前森林破坏(主要是毁林和采伐)已成为继化石燃料燃烧后致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第二大人为排放源。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采伐森林,获取木材资源。另外,毁林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巨大。很多研究表明,当林业用地转化为农业用地或其他类型用地后,其植被和土壤碳库储量会显著减少,减少的强度和速度主要与转变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变发生的时间及转变区域的气候特征有关。
(二)森林面积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森林固碳潜力的发挥主要是靠不断增加森林造林面积、提高经营水平,同时避免原有森林的破坏来实现的。但土地面积是有限的,迟早会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困境。因此,当造林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只能通过加强对现有森林的管理来增加森林碳储量,促进森林对大气中CO2的吸收、缓解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但这样也存在着一个瓶颈的问题,森林管理质量的提高也是有限度的,所以森林碳汇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三)森林灾害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森林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常遭受火灾、病虫害、风暴和雪崩等干扰。森林火灾是各种干扰中对森林影响最大的因子,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全球每年森林火灾面积约为0.1亿hm2,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0.2%~0.3%,排放的CO2量约为3,135×106吨(碳),占全球所有源排放量的45%。森林病虫害是继森林火灾后对森林资源危害的第二大干扰因子。
三、我国森林碳汇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导致森林碳汇潜力难以发挥
经过近10年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我国的森林面积快速增加,从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等统计指标来看,在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但我国森林科学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森林质量低下等问题仍然严重。天然林破损严重,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不够,全国约有1亿亩人工林为低产林,生态脆弱、生产力低下,通过森林固碳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难以发挥。
(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偏低
在我国,针对不同所有权的森林,国家实行不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而且无论是什么性质所有权的森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都较低,根本无法对森林保护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根据地域、区位、地类和质量以及不同经营主体的公益林,其管护成本和生态价值是不相同的,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国家补偿标准却是统一的,难以适应实际情况,无法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三)公众对森林碳汇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气候变化已逐渐被公众所认识,并亲身体会着气候变化对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但是森林碳汇、碳汇林业、《京都议定书》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贸易等诸多新名词和气候变化与森林的关系,还是鲜为人知的。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义务植树造林很多年了,但如果人们能更深地了解植树造林与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之间的密切联系,那么人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一定会高。
四、完善森林保护管理,增强我国森林碳汇能力
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EKC),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与收入之间可能会出现近似倒“U”型曲线的关系,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曲线的爬坡阶段,而基于这一情景假设,即便选择“强化低碳”情景,中国的碳排放也需要在2030年~2040年始达到顶点。这意味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上中国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3] 因此,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低能耗、低排放型社会的同时,增强我国的森林碳汇能力,是增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实施科学的森林管理措施,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1. 碳保护
通过控制和减少森林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保护,改变现有采伐收获方式,提高木材利用率,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自然或人为干扰如病虫害、火灾等的预测预报及应对,保护好现有森林的碳储量。
2. 碳吸收和贮存
通过造林再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延长轮伐期,改变疏伐方式和林分密度等措施增大森林植被和森林土壤的碳密度,保护和改造次生林及其他退化的森林,增加经久耐用的木材产品,从而增加森林碳储量。
(二)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管理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森林资源较少的背景下,必须以可持续森林经营为指导,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加强从森林的培育、管护到采伐的过程管理,提高成林率和科学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森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建立激励制约机制,提高森林经营单位的主动性。森林经营工作制约因素很多,资金、限额以及传统的观念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建立起激励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自身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建立林业保险制度降低生产风险
自然界中所发生的降雨、闪电、极端温度、火灾、病虫害、洪灾、旱灾、飓风、火山喷发、地震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会使森林的碳贮量部分或全部发生逆转。因此,从林业生产的长期性,自然灾害对森林影响的严重性,有必要通过建立林业保险制度来降低生产者需要承担的风险。林业保险实际上是一种促进林业发展的制度,有别于一般的商业保险,应走政府主导,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4]
首先,政府要对林业保险制度给予大力的财政支持。对于参保的林业生产实体尤其是林农,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而且参保标准越高,给予的补贴越多;对于从事林业保险的经营实体,政府除给予适当的补贴外,还应通过再保险业务对其提供必要的支持。
其次,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提高参与率。在自愿保险的情况下,林业保险市场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行为,造成林业保险市场的萎缩和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因此林业保险必须走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道路。强制性表现在只要林业生产达到某一面积标准,林农或经营实体就必须参加保险。自愿性则体现为保费标准、赔偿方式的选择上是自由的。
(四)其他森林管理措施
通过森林管理措施增加森林生长量和碳密度,使森林表现为碳汇功能是新形势下对森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延长森林的采伐作业周期,加强森林资源的抚育间伐管理,使森林具有合理的林分密度, 促进森林生长,可以增加森林的实际生物量和碳储量。加强林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延长各种木制品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对森林采伐的需求,也可间接增加森林的碳吸收,延缓空气中CO2浓度的升高。
加强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管理,提高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干扰的预测预报能力,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和损失,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是增加森林碳汇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基于我国生态功能区划,因地制宜,强化森林经营管理,科学地、有目的地调整森林的树种组成和龄组结构,运用科学的抚育措施,稳步提高森林质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培田,李 峰,杨素清,王立刚.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暖[J].防护林科技,2010,1(1):73-74.
[2]黄 东.森林碳汇:后京都时代减排的重要途径[J]. 林业经济,2008(10):12-15.
[3]王 岩,李全修.后京都时代中国基于AFOLU活动的碳汇市场展望与政策建议[J]. 广东社会科学,2009(6):57-63.
[4]王 见,文 冰.我国“非京都规则”森林碳汇市场建构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08(3):27-30.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Management and Carbon Sink
Xie Jun'an, Wang Aixia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全球气候变暖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公众认知;中美比较
0、引言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科学研究认为,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是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3℃~O.6℃,海平面平均升高了10~25厘米。而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大规模的工业污染、森林砍伐以及土地用途改变等种种人类活动造成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积聚。这些气候变化现象及其引发的后果越来越引起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们在科学层面上的探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关政治、经济以及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富国是否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负有特殊的义务,发达国家是否对很大比例的历史排放负有责任,排放所产生的成本是否已经不成比例地降临在穷国?世界各国应如何公平地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正成为热议的话题和争论的焦点。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气体排放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谈判情况,两国都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中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在于转变高耗能的生产方式,美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则在于转变高消耗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中国和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如何,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是否积极有力,对于国际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两国政府的态度与应对措施对国内民众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有着极大地影响,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应对行动选择,直接影响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落实与实施效果。因此,比较中美两个碳减排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为两国制定合理的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促使两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1、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国策的比较分析
尽管气候变化问题存在诸多争议,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各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利益以及气候变暖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若干国策。美国与中国是世界上两个碳排放大国,这两个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着整个世界碳排放的趋势,而两国推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也有所不同。
1.1 摇摆、消极的美国气候变化国策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法律与政策实体。政策制定的主体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邦政府在制定气候国策时表现出了摇摆不定,在减排与经济发展两方面的比较中选择经济发展优先于应对气候变暖的战略。具体表现为:①早年美国在推进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研究上相当积极,1992年美国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成员国,并且成为第四个批准该框架公约的国家。②1997年7月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伯瑞德一海格尔决议,标志着美国进入气候变化政策的消极时期。该协议的中心思想是美国将拒绝签署任何与《公约》有关的协议。2001年3月28日,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自1997-年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鲜有法律或政策的行动,美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总体上处于最消极时期。③2005年,俄罗斯加入《京都议定书》,美国感受到了来自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同年的卡特丽娜飓风等严重自然灾害也使得美国开始重新审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影响。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气候安全法》,其目标是2005年的排放量作为2012年的总量的控制目标并逐年减少。④奥巴马政府就职后,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中仅次于推动美国经济尽快复苏的优先议程。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一步。
1.2 持续、积极的中国气候变化国策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碳排放总量第一的国家。中国碳排放国策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在气候变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的减排对于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在减排国策的制定上一直持积极的态度。①1993年1月5日中国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推动了中国各职能部门间政策协调的发展。自《公约》于1994年生效后,中国政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在《公约》下做出的承诺。2002年8月,中国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生效后,中国又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领导和管理体制。中国专家积极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为相关报告的编写作出了贡献。②中国认真履行本国在《气候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义务,于2004年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并于2007年6月《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中国提出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比2005年降低20%的能源密集度。③2008年6月9日,中国央行公布的国内排放贸易计划,包括从温室气体排放到水污染的每一项,加快国家对“绿色”推动增长的初步轮廓。“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显示,中国“十二五”时期将着力发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中国政府面对气候变化,在国际上积极参与支持国际合作,在国内组织筹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机构,并主动采取政治、经济手段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应对气候变暖。2中美两国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差异性比较分析
2007年,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促进委员会(AAAS)以及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工作组撰写的报告《气候素养:气候科学的必要原则》中正式提出“气候素养”这一概念,即指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对气候的理解,该理解包括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个具有气候素养的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规律原则;知道如何科学的评估哪些关于气候的信息是正确的;有目的的了解并与其他人交流有关气候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对于有可能影响气候的问题,能够做出有效和
负责的决定。国民气候素养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决定于政府推行的政策、态度及大众媒体的导向。
如上节所述,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国策方面有较大的差距,那么这种差距在两国民众的气候素养上是否有所体现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一些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判断。美国的调查数据来自于乔治梅森大学与耶鲁大学的联合小组(以下简称“联合小组”)和皮尤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中国的数据来自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问卷调查。“联合小组”于2011年4月23日至2011年5月12日在美国做了关于气候素养状况调查。调查涉及101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30日至2009年10月4日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150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11年3月18日至2011年4月20日对网民、大学生以及县域居民开展了调查。对于网民与大学生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县域居民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调查的网民为3599人,问卷总有效率为96.97%;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6750人,问卷调查的总有效率为98.15%;参与调查的县域居民为1513人,收回有效问卷763份。
2.1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同度极其相似
有关气候变暖的问题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19世纪末。对于气候变暖的问题,科学界争论不断,两国公众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调查结果见表1。中美两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惊人的相似。中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5%,美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4%。持否定观点的民众比例差距较大,中国公众认为气候没有变暖的比例为8%,而美国公众持否定观点的比例为18%。
2.2 科学结论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影响更大
2.2.1 科学家的结论对美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高于对中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
应对环境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使得决策者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向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寻求建议。调查结果见表2。美国公众非常相信科学家确认全球变暖的比例为21%,中国公众非常相信的比例为10%,美国公众相信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公众。由此可知,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确切认知主要来自于科学家的结论。原因是:一方面美国政府较早以前就非常重视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很多权威性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为了推行其保守的气候政策,采取有目的系统性行动操纵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及结果,而不是采取行政手段,使得美国公众得到了更多的来自科学研究的信息。
2.2.2 欧美严寒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有所影响
自2009年末到2010年初,欧美各国先后出现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这是继2009年11月中下旬出现严寒天气之后,西欧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又出现降温天气。这种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对于气候变暖的观念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调查结果见表3。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非常怀疑态度的要高于中国公众10个百分点。可见切身感受会影响人们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但我们还要看到,尽管经历了严寒,仍有23%的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一点都不怀疑,这个比例高于中国公众13个百分点。说明美国公众对于科学结论的信任程度非常高。
2.3 中国公众对于碳减排政策的支持比例远高于美国公众
有关对碳排放政策的支持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美国公众支持实施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50%,反对的比例为38%,不知道或者中立的占12%。而中国公众支持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76%,远高于美国公众。选择反对的比例为3%,远低于美国公众。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碳减排政策得到了更多的公众的支持,政策制定的空间比较大,而美国政策制定受到的阻力则会比较大。因此可以看出,美国碳减排政策的出台将会是个漫长且困难重重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虽然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但是要想通过参议院达到2020年削减以1990年为基础的碳排放量4%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2.4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原因认知存在较大分歧
在问及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时,中美两国公众认知存在较大差异,见表5和表6。我国公众中有27%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因素造成的,73%的人认为是由于人为活动带来的,其中36%的受访者选择了温室气体排放,有24%的人选择大气污染物增多,13%的人选择了城市化。美国公众中47%的受访者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个比例远远小于我国。而有35%的人认为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
2.5 中国公众对于重要的气候政策更为了解
为了考察公众对国家气候政策了解程度,我们设计了“您知道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吗?”这一题目对我国公众进行测试。“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我国在国际社会进行气候谈判时中国维护本国利益的一个基准点,是我国国际谈判的基础。相对应的,美国在碳减排方面最重要的原则是“总量控制与交易”。我们用“您知道什么是‘总量控制与交易’吗?”这一题目测试美国公众的政策了解程度,结果见表7。美国公众对于非常重要的气候政策“总量控制与交易”表示不知道的比例达到55%,而中国公众中对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表示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人仅为17%。有46%的中国公众对于这个原则表示知道很多。由此可见,中国公众在对国家气候国策的了解程度要远高于美国公众。
3、结论与建议
全球气候变暖的建议范文4
流域性“旱涝急转”历史罕见
“前一天还在紧张抗旱,可24小时后,我们就投入到防汛抗洪中。”江西省防办负责人说,自己的工作角色转变得非常快。今年以来江西省37个县市出现严重干旱。而6月3日开始,这个省出现了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连续暴雨过程。
6月3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迎来了较强降雨过程。鄱阳湖、洞庭湖水系主要河流水位普遍上涨,赣、湘、黔、闽等省份有1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
湖北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正洪认为,“旱涝急转”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之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气象专家介绍说,长江中下游过去也发生过“旱涝急转”现象,其程度没有这次的剧烈,短时间内这么多地区由望天“喊”渴到暴雨成灾,可谓历史上罕见。
江西省防办负责人证实,过去这一区域“旱涝急转”范围较小,大多发生在伏秋旱之后,涝灾也不大。这次“旱涝急转”涉及整个流域,几天内几个省从流域性大旱急转为大涝。
生态保护与管理的多重警示
生态专家认为,尽管“旱涝急转”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有关;但这种极端天气现象,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流域生态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多方面的警示。
一是流域水资源调控难度较大,需要统筹解决。资料显示,长江流域已建水库4万多座,已建和在建水电站2400多座。这些水库和电站分布在不同的河段和行政区域,管理部门各不相同。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局负责人说,一些工程仅考虑各自经济利益,蓄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不加强统一调度,将对长江中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产生较严重影响。
二是不少地方水利设施老化,抗旱防汛能力严重不足。湖北省阳新县水利局副局长刘道荣说:“全县七成以上的小塘堰、小水库、小涵闸等小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大旱来了,发挥不了蓄水灌溉效益;强降水来了,淤塞的小塘堰不能满负荷蓄水,带病运行的小水库更不敢多蓄水。”
三是自然植被蓄水能力弱,亟待改善。江西省山江湖办副主任鄢帮有分析说,一些河流流域留不住水,作为生态屏障的流域植被质量低下也是原因之一。一些省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但主要是马尾松,树下灌木植被少,因而森林蓄水能力很弱。
如何让水有生命地流动
鄢帮有指出,水是流动的、有生命的。需要从流域综合管理的角度,完善对洪水管理与利用,减小极端气候下“旱涝急转”造成的负面影响。
江西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张文捷指出,要强化流域内工程性水资源调节能力建设。如江西有9700多座水库,但能够进行水量调节的大中型水库不到2%,余下的小型水库多处于病险状态,“平时不敢多蓄水,容易旱;水多又蓄不了,容易涝”。
全球气候变暖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影响
1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概况
泉州湾河口湿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两条主要河流晋江和洛阳江的出海口,所涉及的行政区划包括泉州市的惠安县、洛江区、丰泽区、晋江市和石狮市,总面积136.42 km2,是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该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水体受北支潮控制,属正规半日潮。泉州湾口从北岸惠安下洋至南岸石狮祥芝角连线,湾口宽8.9 km。从秀涂至石湖连线,以外称外湾,以内称内湾。其中大潮最低潮能干出的滩涂89.80km2(内湾70.6km2,外湾19.2km2)。泉州湾河口湿地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调节物质循环、净化水质、蓄水防涝、缓冲风暴潮对陆地的影响等巨大生态服务功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统称为红树林。泉州湾的红树林都分布在内湾。泉州湾天然分布有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3种红树植物,近年试引种了少量的老鼠、木榄、红海揽。泉州是桐花树和白骨壤在太平洋西岸自然分布的北界。泉州湾红树植物分布在潮位4m以上至线7m,桐花树主要分布在洛阳屿头,植株高度大致1.5~2.5 m,白骨壤主要分布在前头附近和屿头,植株高度多数在2 m以下,秋茄主要分布在晋江河口外埔和蚶江水闸外,植株高度大致3~4 m,秋茄是北半球最抗寒的红树植物种类,自然分布到福建福鼎。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湿地红树林主要恢复区以桐花树和秋茄混交林为主,桐花树占70%。因为气候等原因,泉州湾红树林群落高度普遍较矮。在保护力度日渐加强的情况下,泉州湾红树林总面积达6000亩以上。
虽然现在世界各国已建有大约1200个红树林保护区,保护面积达红树林总面积的25%,但红树林所处的滨海潮间带位置决定了其对各种自然环境变异和海岸带人类开发活动影响尤其敏感,生态系统尤为脆弱。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报告,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中国累计红树林面积丧失73%。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最近50年来,我国气温增速为0.22℃/10年,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0.07℃/10年)。当全球变暖成为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挑战,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也不例外。
2全球气候变化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2.1 栖息地萎缩
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加之当前泉州湾带上部堤坝修建得越来越多,泉州湾红树林可栖息的潮间带范围缩减,红树林面临生境萎缩的命运。泉州湾洛阳江闸的修建以及近年泉州湾填海造地的力度加大已使大片宜林潮间带消失。对海岸河口地带的自然水文过程会造成极大干扰的建筑堤坝却是我国沿海地区海岸防御工程的力作。泉州湾洛阳江屿头区段的红树林属于红树林保护核心区,红树林后方全方位有人工建筑的堤坝。红树林在泉州湾河口滩涂分布的潮差范围较小,其前方因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淹水时间的增加使其有后退分布的趋势,其后背受坚固的海岸建筑堤坝约束,再加上当前沿海城市地面沉降明显,泉州湾红树林在潮间带的栖息地日渐萎缩。
2.2 影响水文过程
全球降水格局正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而变化,高温、强降水、强热带风暴等极端气候的发生频率呈增长趋势。全球气候变化通过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而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布,对气温、辐射、风速以及干旱洪涝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造成直接影响,从而改变红树林湿地蒸散发、径流、水位、水文周期等关键水文过程,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2.3 生境酸化
气候变暖会加速泉州湾区域大气沉降,包括加速碳、氮、硫沉降的速度等,其结果势必导致泉州湾红树林生境酸化。红树植物的生长与代谢、贝类及虾、蟹类等底栖生物的代谢过程与生活史、以及鸟类珍禽都会受到红树林生境酸化的负面影响。
2.4 富营养化
温度的升高以及降水格局的变化会导致陆源营养盐输入过量,河口区域富营养化。泉州湾沿岸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沿岸陆地生态系统营养盐增多的情况下,气候变暖和强降水等促进沿岸营养盐随径流等方式加速和过量输入到河口湿地,另外,工农业废物和生活废物直接排放入海的方式依然顽固存在,都增加了陆源营养盐的直接输入。营养盐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均给赤潮的爆发提供有利条件,容易引发赤潮灾害,影响泉州湾红树林的分布和生长。
2.5 外来种入侵
泉州湾海岸13.42%的维管束植物是外来种,外来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2003年)。与泉州湾红树植物生态位重叠性较高的外来入侵生物,势必影响其分布和生长,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当前对泉州湾红树植物影响较大的外来入侵种是护花米草,护花米草在潮间带红树林宜林区的扩散速度极快,对红树植物的分布和生长已造成重大影响。泉州湾的外来种入侵现象将随全球气候变化变得严重。
2.6 病虫害加重
福建省近50年来冬季增温最明显,全省冬季平均气温增幅达0.36℃/10年。如果没有暖冬,在一般情况下,一些有害生物在越冬时,会因为极端低温而导致种群密度急剧下降,翌年不会产生灾害。而由于暖冬,导致越冬基数逐年增加,从而产生危害。全国病虫害发生总面积与冬季平均温度追随作用明显,冬季温度偏高的年份,病虫害发生严重。由于沿海气候因素以及近岸工农业和养殖场的发展等影响,泉州湾红树林虫害逐年严重,加之红树林害虫的天敌数量以及昆虫群落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2007年以来泉州湾洛阳红树林病害虫逐年趋重,近几年每年虫害均有大面积爆发,如桐花树毛颚小卷蛾严重危害红树植物桐花树的嫩梢、嫩枝、花蕾、叶片和果实,极大地影响红树林生长,造成局部红树林成片枯死,严重威胁泉州湾红树林优势种的生存。
3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变化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带来种种冲击影响的同时,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以其调蓄水源、调节区域温湿度、降解环境污染物质等生态服务功能,为我们构筑一道防御灾害的天然屏障。结合气候变化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的可能影响,围绕良性维持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提出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3.1 促进公众参与红树林湿地保护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为泉州市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作为泉州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城市的金质名片。当前泉州湾红树林的环境保护工作多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单靠政府的力量不能根本解决湿地保护的危机,“公众参与”对于泉州湾红树林的保护是极有必要的。泉州湾红树林湿地紧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区,一方面由于沿岸群众的海事活动频繁,其对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还没有达到普遍的认识水平,破坏红树林的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工作有时会和沿岸居民的社会生产活动产生某些矛盾,公众全面参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可以促进理解和沟通,提前解决一些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
关于公众参与泉州湾红树林湿地保护的建议有以下几条:一是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公众认识和理解红树林湿地价值,并制定制度和政策,完善公众参与的具体条件、具体方式以及具体程序,开拓公众参与的渠道,保障公众参与的可行性和效果;二是制定政策鼓励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并建立民间组织参与红树林湿地保护的机制和程序,保障民间组织在湿地保护中的权力和义务;三是加强“泉州市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组织建设和专业指导,进一步发挥联合保护委员会的协调与综合管理作用;四是根据泉州湾红树林保护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相关利益个人和群体,建立公平有效的“利益补偿机制”和“协商对话机制”;五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的公众参与红树林湿地保护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3.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开展退堤还滩造林工作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保持泉州湾滩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开展退堤还滩工作,有计划地将泉州湾红树林群落后方的堤坝拆除,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红树林生境萎缩,给予红树林适宜的后退之路。从滩涂造林至成林,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加强和巩固红树林造林成果,利于有效抵御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可能发生的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和不良影响。在开展退堤还滩造林时,对于桐花树和白骨壤这两个具有国际特殊分布地位的泉州湾本地红树植物种应当给予更大的培育力度。
3.3 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湿地污染的修复和治理
我国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就宣布,到2020年,GDP的CO2强度下降40%~45%,这是我国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为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议建立泉州湾流域低碳企业体系,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控制泉州湾流域及上游区域洛阳江和晋江流域的工业、交通等行业的氮排放和硫排放,以及二氧化碳和甲烷重要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控制泉州湾流域及上游区域的工业、农业、养殖业和生活等污水排放,控制湿地污染及河口海湾富营养化的产生。红树林湿地对环境污染物有较好的净化作用,但如果吸纳累积过多的污染物超过其净化能力和耐受阈值时,红树林湿地会由污染物的汇变成污染物的源,其生态功能会受影响。因此对污染较严重的湿地区域要加强修复治理,以恢复其应有的结构和功能。
3.4 加强泉州湾红树林病虫害及外来入侵生物的研究与监控工作
全球气候变化为泉州湾红树林虫害的发生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都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对于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来说,虫害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和入侵物种护花米草是研究和监控的重点对象。研究与监控工作可以包括对研究对象的分布、生活史、种群动态、种间竞争、生理行为、物种表现型和基因型、物种扩散能力等方面。
3.5 加强对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机理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要大力依靠科学技术,准确的科学研究成果可以为泉州湾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重要的科技支撑。结合全球气候变暖带给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特点,可以运用数学模型、野外调查以及实验室室内分析测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等水平进行适应机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宗国. 海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2] 王文卿,王瑁 . 中国红树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全球气候变暖的建议范文6
联合国将大面积森林火灾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之一。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2万次,受灾面积约1000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1‰。
火!火!!火!!!
今年年初,最为人所关注的恐怕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山火了。这场于2月7日发生的严重山火,导致170多人死亡,森林受害面积超过35万公顷。这场火灾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惨烈的林火。
在我国,森林火灾也呈多发趋势。
其实,这几年全球不少地区的森林火灾都有增多趋势,比如,2007年8月,大火烧遍半个希腊,肆虐的大火甚至扑向了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希腊奥林匹亚遗址一北京奥运火种采集地。
2008年11月13日,一场大火突然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西北的蒙特塞托燃起,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许多演艺界名人的豪宅在大火中变成废墟。之后,在洛杉矶以北、以东的很多地区也都发生山火,频发的山火令加州消防部门焦头烂额。
这此起彼伏的林火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专家认为,除了局部地区高温少雨的气候条件、火源管理难度大、人们防火意识薄弱等原因外,林火的发生还有一个人们不曾觉察的“帮凶”――全球气候变暖。
气象与林火关系密切
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扑救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制约和影响。具体说就是林火发生的季节、时段,林火的强度和蔓延的快慢,都与气象要素的变化、天气的变化、气候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量,通称为气象要素。这些气象要素都是从观测中直接获得的,包括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等。天气通常是指某个地区短时间(几小时到几天)的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的阴、晴、冷、暖、干、湿等大气现象。
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是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如季、年或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所表现出来的冷、暖、干、湿等气候要素的趋势和特点。它与天气状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天气代表一个较短时间内的变化,一般具有多变性。气候代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变化特征,一般比较稳定。
事实上,大面积森林火灾,特别是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从气候角度来考察,它都有一个孕育的过程。森林火灾的发生往往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并且随着气候条件的准周期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征大气各种时间、长度的冷与暖或干与湿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组成了不同的变化周期。但这些周期是不严格的,而且不同周期的长度可以相差很大。因而气候变化是种复杂的准周期变化),森林火灾的多发年和少发年也有准周期的振动。
气象要素与森林火灾的关系,则比较复杂。
与林火发生呈正相关的气象要素包括气温、连旱日数。
通常情况下,气温越高,水分越易蒸发,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和细小可燃物会越干燥,越容易被点燃,火险等级就越高。所谓连旱日数是指林区连续无降水日数,或降水量低于某一临界值的最长连续日数。连旱日数越多,林内地被物就越干燥,火险程度也就越高。
在森林可燃物干燥易燃的情况下,风向和风速是制约林火蔓延速度、林火强度和火灾面积的决定性因素。不管从什么方向吹来的风,都能对林火起补充氧气助燃和使灼热的空气向前移动的作用。
抑制林火发生的因素包括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空气湿度以及地被物的含水率。一般情况下,降水量越大或连续降水日数越多,林火越不易发生。空气湿度越大,森林可燃物的含水量越高,森林火险等级越低,林火越不易发生。森林地被物的含水率,特别是细小可燃物含水率的高低与森林火险等级的关系十分密切,地被物含水率越高,森林火险等级越低。
暖干化加重林火发生
对某区域内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言,林火动态是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虽然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林火动态的影响日益增强,但长期的林火历史研究表明,气候仍然是林火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
通过对林火的历史进行研究,人们发现,过去几千年来高林火频率都出现在某一地区气温高、降水少的暖干时期,气候冷湿时期的林火发生频率则很低。研究表明,当前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林火动态已产生重要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林火发生频率和林火强度增加。在未来预期更暖的气候条件下,林火状况将会更加严峻。因为很多地区出现暖干化趋势,而在气候暖干时期,林火发生频率较高。
总的来看,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升高、干旱期延长、空气湿度下降会导致火险期提前到来和火险期延长、林火发生频率和被火烧过的面积增加以及林火强度增强。
研究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西部春季雪融时间提前,这使得当地春季火险期提前到来,再加上夏季高温干旱期延长,导致美国西部火险期延长,并最终引起美国西部林火发生频率增加了近3倍,被火烧过的面积猛增5.5倍。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的大兴安岭林区。近些年来,林区暖干化趋势明显,特别是频繁出现的夏季持续高温干旱,使本来很少有林火发生的夏季林火频发,林火数量和被火烧过的面积都呈增加趋势。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加拿大、地中海盆地、澳大利亚、瑞士、西班牙和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区域内林火发生频率和林火强度也都增加了。
不过,由于气候变化存在区域性差异,其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有些区域的气候朝不利于林火发生的方向发展,如加拿大魁北克地区19世纪中期以来林火发生频率就显著下降。还有些地区林火动态变化不明显。
极端气候事件诱发林火
研究显示,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如强降水、飓风、干旱和冰冻灾害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但很少有人会将其与林火的发生联系起来。
两者之间真的有什么联系吗?如果有,那又会是怎样的联系呢?
通常在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过程中,会有大量林木折断和植被死亡,这些可燃物使得当地发生林火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2006年川渝地区百年一遇的大旱就是一例。资料显示,往年基本没有林火的重庆市,在当年(主要是8月份)发生了158起林火,为历史罕见。再比如,2008年年初发生在长江流域至江南地区百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地表可燃物猛增2~10倍,大大超过可发生高强度火和大火的标准。以湖南省为例,根据国家林业局统计,冰雪过后,3月份湖南全省的森林火灾次数超过了1999~2007年3月份火灾次数的总和,是3月份平均火灾次数的10多倍。
此外,地表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强地气之间的对流,这会大大提高雷击发生的概率。伴随着雷击数量的增多,雷击火源也就越来越多。
20世纪,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北方林区大型雷击火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就是最好的例证。近年来,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春末夏初的雷击火数量也明显增加。这同样会导致森林火灾有多发的可能。
气候变暖对林火动态的影响还通过大时空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异常变化呈现出来。思索(ENSO,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的合称)是引起全球大气环流和水分循环异常的重要原因,它会影响林火的年际活动。
目前,人们多用林火天气指数FWI(fire weather index)量化林火的发生危险程度,这一指数是由影响林火的各个气象要素有机结合而成。它在假设林火动态对当前及未来气候具有相同响应方式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林火的动态变化做出预估。
预估结果表明,在21世纪更暖的气候条件下,加拿大北方林地区林火状况会更加严峻:至2050年,被火烧过的面积比现在增加44%,火险期延长22%,林区西部的林火周期将由现在的25~234年(1930年)缩短至80~140年;至2100年,被火烧过的面积会比现在增加74%~118%。对俄罗斯、美国西部、澳大利亚、地中海等区域的林火研究也得出了与此基本一致的结论。
“变了性”的森林
据相关专家的研究结果,气候变暖会对森林的物种组成和分布产生影响。未来气候若呈“暖干化”(气温升高5℃、降水减少30%)趋势,中国东北林区的冻土层变薄,兴安落叶松林将向西北方退缩100千米左右,长白落叶松林向西北方扩展100千米左右,华北落叶松林将向东北方扩展800千米左右。若气候呈“暖湿化”(气温升高5℃、降水增加30%)发展,兴安落叶松将向西北退缩400千米左右;长白落叶松将向西北方扩展550千米;华北落叶松将向东北方扩展320千米左右。
在植被带迁移过程中,有些植物将因“水土不服”而死亡,从而导致大量可燃物的累积,这会增大林火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物种组成和分布发生了改变,森林的易燃性和燃烧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果说,前面几种情况都是通过改变“外部势力”间接来影响林火动态,那么,气候变暖对森林可燃物的理化性质的改变则是通过“内因”来实现的。
可燃物理化性质主要包括可燃物的燃点、热值和挥发油含量等,它们的改变将会直接影响森林的易燃性和燃烧性。
挥发油主要存在于针叶树中。其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挥发油含量大的植物燃点低、热值高。土壤干旱会导致植物体内挥发油含量的增加,这就加大了森林的易燃性。
金球形成“火药桶”现象
早在200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曾报告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地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增加、规模扩大,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报告认为,全球森林火灾的实际情况可能比科学家了解到的更糟,因为部分国家财力有限,无法对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报告说,尽管一些森林火灾对植物的再生有益,但近年来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和规模十分反常,已远远超过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范畴,其对人类、环境和经济所造成的危害也超过了往年。
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如同其他植物一样,树木生长的时候会吸收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树木自燃和有机物分解被释放到大气之中。全球变暖会打破森林自燃原有的循环节奏,气温骤升和骤降所产生的化合物很有可能引起火灾。美洲覆盖着大片森林,20世纪后半期,那里发生的火灾是以前的25倍之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更为可怕的是,火灾发生频率的增加可能导致植被改变,甚至会减少植被的生长,从而导致植被从大气中吸收的碳大量下降,最终使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在热带地区,“森林基本上都易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措施,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可能会继续加速,并造成更多的超过预期的破坏。
上述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根据最近几次的气候模型,到本世纪末,因森林大火、森林砍伐及其他原因损失的热带森林将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0~lOO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我们目前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约是380ppm。
世界著名自然灾难专家、英国伦敦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克古尔称,全球变暖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形成了“火药桶”现象,引发了多场毁灭性火灾。北极圈的苔原火灾、地中海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森林大火,仅仅只是未来更大火灾的“预演”。未来的毁灭性火灾将更加无法控制,甚至可能永无止境地燃烧,将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送进大气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