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范文1
1.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形态。其主要运用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等手段,积极发展以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施行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上看,可以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履行我国的世界环境保护责任,是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社会又一重大进步;从微观上看,传统工业生产大多需要消耗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由资源枯竭引发的能源危机将是迟早都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基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低碳经济产业将是工业企业的必然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能源企业作为工业产业链上的能源供给环节,依照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来合理制定投资策略十分重要。
2.低碳经济的实质。
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逐步加深,对其本质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加。低碳经济的特征表现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其实质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类安全可考虑地生存和发展。人既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有其自然存在对象,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有其社会存在对象。低碳经济的实践一方面通过改变人的自然存在对象从而变革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另一方面又通过改变人的社会存在对象从而也变革着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低碳经济和人的存在逐渐实现着他们的本质统一性。因此,了解低碳经济的循环可持续本质是能源企业有效制定投资策略的基础条件。
3.低碳经济的特点。
能源、经济乃至发展观、价值观的变革,为人类迈向生态文明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低碳能源,虽然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各有不同,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基本构成要素:首先,要整合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能源需求、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影响因素,将低碳经济作为一个重要价值环节并入、构建各行业产业价值链,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次,要以温室气体的减排零排、清洁能源的节能高效为代表的低碳价值理念,沿着低碳经济行业产业价值链层层扩散,贯穿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生产活动全过程;再次,要严格依照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等各种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原则标准,来制定、细化基于低碳能源的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各类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最后,应通过行业法律体系建设和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来规范企业开采、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低碳能源,生产经营低碳能源衍生产品等市场行为。
二、低碳经济下能源企业投资的影响因素
1.能源行业市场因素。
低碳经济以节能减排为目标,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新型能源类型,和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相比,具有普遍、环保、高效、可再生等特点。因此低碳经济下的能源产品,其市场准入可突破传统资源的国家垄断模式,成本更小,门槛更低,其市场定价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价格自发的涨落调节,定价更合理,其市场供给拥有无限可再生资源储量,能效更高,其市场需求面向各种能源消费企业类型,可间接促进企业改革升级,客户群较大。以低碳经济为推动力,将有效推动能源市场及其相关金融资本市场、衍生消费品市场、集群产业市场等繁荣发展,也将进一步加速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能源企业项目推出市场。总体来说,低碳经济将驱动能源市场及其相关行业市场向着自由竞争方向发展,市场体系发育更加成熟,能源企业在此市场环境中进行投资,将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实现与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对接,使其投资行为风险更小,收益更高,同时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2.低碳经济因素。
低碳经济在开发清洁能源产品的同时,必然要引进、使用与清洁能源相适应的能源技术,而新能源技术开发则主要依靠科研领域创新来实现,围绕着低碳经济可将传统的能源行业由劳动技术密集型引向科研技术密集型,推动低碳能源行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因此,对于能源企业投资来说,可将投资项目逐步拓展到能源产品生产技术应用、能源产品技术开发和能源产品科研创新等三大领域,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创新为制高点,反推新能源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相关能源产品生产等项目产业集群化发展。这样的投资项目影响范围广泛,市场前景良好。
3.政策因素及企业自身因素。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低碳经济必将成为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经济类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职能逐步发生转变,一方面由直接参与市场经济建设,转向市场相关法律政策建设,以净化市场环境,完善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一方面政府工作重心逐步由经济建设转向环保工程、民生工程等公共事业建设。因此,对于低碳经济相关能源行业,政府必然会出台系列优惠政策给予财政、融资、纳税、信用等多方面扶持,与低碳能源行业相关的企业也将由此享受到财政拨款、政府贴息融资、减免税款、平台推广等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在此条件下,企业在投资此类政府支持的低碳能源项目时,目标更准,风险更小,收益更高。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能源企业的投资策略
从我国能源行业结构来看,目前各主要能源企业大多围绕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传统能源进行勘探、开采、运输和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可先在传统能源企业内部推广、使用新能源,保证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能源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新能源在企业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例,直到完全替代传统能源,实现企业整体转型升级。因此,在推动能源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投资项目建设的进程中,应避免一窝蜂、一刀切现象的发生,从现阶段国家经济建设实际能源需求和各能源企业发展现状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能源企业投资项目转型的目标。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技术研发的能源投资。
在能源企业进行投资时要注重低碳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将带给企业全新的变革,要实现低碳经济目标技术研发是重中之重。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将能源作为一种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并以技术作为有力武器,从技术研发的高度抢占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这样的原则下,我国的很多企业纷纷关注能源技术研发投资。以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系统为例,将煤气化、煤净化、燃气蒸汽双循环发电相结合,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围绕着该技术项目,可将其拆分为煤气化、煤净化、煤制氢等技术环节进行专项投资。这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很多重工业企业,都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以及能源利用的重要性,因此在处理废弃物的时候,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污染物净化,保护了生态环境。
2.企业应注重投资规模效应。
能源企业还要注重投资规模效应。所谓规模效应,就是在固定成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可变成本,拉大赢利点与成本点之间的盈利空间,提高单位产品的盈利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收益。对于能源企业投资来说,可以选择投资生产设备实现规模扩张,以规模效应实现规模生产。企业形成规模效应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树立正确的企业规模发展观,在生产以及运营的过程中加大对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以此方法来减少成本,这种做法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然而,企业也要注意到,并不是规模越大就表示企业获得的利润就越高,生产要素如果投入过大的话,超过了企业自身预期的限度,那么相应的总体成本也会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形成规模效应这方面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要利用这点进行投资。
3.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从技术上入手,就是利用现有的节能技术及新的技术创新来改造耗能系统,如热电联产、提高电机驱动效率、改进液体膜分离技术、安装能效更高的供热和制冷系统、提高照明效率—推广使用节能灯等等。但技术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并且在节能行业投入的风险及回报比率等问题也常常困扰投资者,这就促使人们应该更多地从政策上进行扶持和鼓励。能源企业还可以考虑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注重培养低碳人才和低碳理念等方面来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由此来看,能源企业可以围绕低碳能源产业链从其相关的供给、物流、仓储、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进行组合投资,实现跨行业、跨产业、跨地域的综合低碳节能减排。
四、结语
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范文2
>> 加拿大发展清洁能源:“政府搭台,中小企业唱主角”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助推“一带一路”发展 政府搭台,更需企业发力 王文松:政府为光伏企业搭台 政府搭台 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政府搭台促发展 金融活水助实体 企业搭舞台 职工唱主角 政府采购与中小企业发展 政府采购如何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政府推动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板:中小企业大发展的推进器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浅谈寿光市测土配方肥的推广模式 孙永刚:政府搭台唱戏也是一种发展模式 2014年A股IPO中小企业唱主角 中小企业借力“十二五”大发展 迎接中小企业大发展的春天 中小企业面临的十大发展机遇 沪台经贸互动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加拿大发展清洁能源:“政府搭台,中小企业唱主角” 加拿大发展清洁能源:“政府搭台,中小企业唱主角”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谢玮")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多年来,加拿大政府大力发展以氢能、太阳能和风能为主要代表的清洁能源技术,还确立了到2020年,清洁能源占该国总发电能力90%的目标。
尽管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但并没有影响到非OPEC产油国加拿大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的脚步。
6月8日,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举办了“对话加拿大之清洁能源”研讨会。会上,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Guy Saint-Jacques)介绍了加拿大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加两国目前在该领域的合作概况。
赵朴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从全球来看,清洁能源、清洁技术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创新领域,加拿大政府十分支持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加中两国在这一领域都大有可为。
政府定目标:2020年,清洁能源占总发电量90%
提及加拿大支柱产业,很多人往往会联想到采矿、天然气以及石油等领域的实力企业,却较少有人提及清洁能源产业的商业故事。
事实上,清洁能源产业在加拿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2013年加拿大发电装机容量为13万兆瓦。其中,依托其国内丰富的水资源,水力发电占总装机容量的63%,化石燃料发电占19%,核电16%,风力、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发电占2%,除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能源占全国能源的81%。全年总发电量达5940亿千瓦时,如今,加拿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名列世界第三。
多年来,加拿大政府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以氢能、太阳能和风能为主要代表的清洁能源技术。加拿大政府还确立了到2020年,清洁能源占该国总发电能力90%的目标。
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加拿大可谓是“加”“减”并重,一方面,持续增加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另一方面,以严格的监管政策限制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
加拿大方面数据显示,2012―2013年间,加拿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增加45%,其投资增长率在美洲国家中最高,在20国集团中名列第二。2014年,加拿大在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位列全球第六,从世界各国吸引了约80亿加元的投资。
与此同时,加拿大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止修建传统的燃煤发电机组的耗煤大国。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例,该省自2003年以来,10年当中已经削减了90%的煤炭的利用。4个月前,该省最后一个燃煤电厂被关停,做到了彻底“弃煤”。目前,安大略省有超过80%的能源来源于清洁能源。
“在加拿大,清洁能源行业是一个投资密集型的行业,年投资额约为22亿加元,目前对该行业的投资仍在不断增长。” 加拿大外交贸易和发展部清洁技术行业全球实践负责人赛琳・贝克(Celine Bak)表示。
贝克称, 这样的投入可谓卓有成效:清洁能源行业为加拿大提供了约25万个就业机会,仅2012―2013年就吸引了1万名劳动者加入该行业。2013年,整个产业的出口规模在120亿加元左右,与林业及食品加工业出口规模非常相近。如今,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土壤治理、水处理站以及提高能效在内的清洁技术行业的产值占整个加拿大GDP的1.6%。
加大研发投入:公司营收的12%用于研发
据赵朴大使介绍,加拿大的清洁能源产业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这些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并涉足多个创新领域,如发电、能源基础设施、能源效率、工业流程、生物质能和生物能源、回收和再利用,以及交通运输。
在这样一个中小企业林立的商业环境中,加拿大政府在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方面又是如何做的?如何保证资本投入有效地转化为商业成果?
贝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由于清洁技术行业是一个研发密集型行业,在加拿大,有许多重要机构在推动清洁能源科技研发,主要包括国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矿业与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及大学和学术科研机构。目前,清洁能源行业公司平均将其营收的12%用于研发。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是一个与私营部门开展合作的重要平台。”贝克称,作为推动科研的领先机构,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下属20多个研究机构和国家计划。针对不同领域的重点研究计划,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将组织该领域公司、学术界专家及研究人员成立联合体。研究的成本则由私营部分及政府混合出资分担。
贝克强调,政策扶植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加拿大成为清洁能源的超级大国,加拿大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包括价格补贴、税收优惠、项目支持等政策。
比如,大多数省份目前提供净计量电价(Net Metering),该政策使拥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消费者可以将自身发的电输送给电网,再根据向电网输送的电量,从自己的电费账单上扣除一部分,即只计算“净消费”,从而使得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个人或者公司获益。
以安大略省为例,早在 2009年,该省就通过了《绿色能源及绿色经济法》,规定利用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力都可输入该省电网,省政府按输电量支付电费。同时,政府还对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实施0.08至0.40加元/度不等的补贴。
加拿大企业:中国市场充满机遇
2014年11月,加拿大总理哈珀任内第三次访华,他率领了包括加拿大外交部长、工业部长在内的近90人的强大访问团访问中国。其间,中加两国企业签署了20项商业合作协议,其中4项为清洁技术商业协议。
赵朴表示,加拿大期待与中国继续在加拿大最具优势的清洁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向中国介绍加拿大在这些领域的能力优势与最佳做法。2014年,加拿大向中国出口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基础设施商品总额为2.023亿加元。
在加拿大企业看来,中国市场更是充满了机遇。
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丹麦 能源政策 能源利用效率 可再生能源 绿色税制
【中图分类号】F11/X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丹麦能源行业的转型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是为了应对不断推高的石油价格,转型的大背景是丹麦的经济改革正朝着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方向前进。丹麦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际关注,也激励着其他国家努力达成同样的目标。
本文采用将能源行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视角,涵盖了电力、天然气、暖气供给等多个部门。正是由于能源各行业的相互合作,使得热电联产在丹麦得到了创造性运用,并被广泛地使用。
本文的研究时间维度较长,因为丹麦当前的能源政策是由政治程序决定的,将延续到2050年。能源生产投资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有着很长的周期。能源投资的安全持续性与高绩效性是决定投资者和电力生产商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丹麦的经验显示,绿色转型要求能源行业以自由市场为根基。
某些能源生产技术对社会有着不利影响,比如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造成农业、自然和建筑物的退化等。在规划未来能源系统时,我们比较了传统技术与替代技术的优劣势,全面考虑这两类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比如,可再生能源技术几乎不会对社会有负面影响。
由于可再生能源技术有着社会零负面影响的优势,便于合理利用。丹麦的经验证明,如果能源系统由大部分风能、生物能等高效可再生能源组成,可以保证能源供应的质量与安全。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运用在心态上发生了转变。如今,我们已经具备足够的技术和知识来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高能源使用率一直是丹麦能源计划的核心。经验证明,为家庭和工厂提供正确的经济激励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并同时促进经济增长,保障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福利。
丹麦的能源行业以自由化与市场化为基石。通过正确的经济手段,激励家庭与工厂节能减排。比如,对化石燃料和特定污染燃料征税,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并能将筹集的税款用于奖励节能行为。同样,通过电力征税筹集得到的资金能够对可再生能源设施进行财政补贴,促使其迅速扩张,尤其是风能、生物能和热电联产。
丹麦长期能源战略:化石燃料将被全面替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丹麦经济获得快速增长,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日益加重,到1973年,完全依靠进口石油作为能源。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使得中东对欧洲的石油供应大幅度减少,丹麦意识到严重依赖进口燃料和将石油作为唯一的能源会对整个社会带来潜在威胁。此后,丹麦的能源政策开始注重能源供应系统的安全性、环境的低污染性和社会的低成本性。
石油危机后,丹麦绿色转型的第一步集中在能源供应的多样化;第二步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专注于能源产业对经济的影响;第三步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减少CO2的排放。这一系列强力政策的实施使得丹麦经济稳定、强劲,并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CO2排放。丹麦最新的能源战略从2011年开始实施,力争在2050年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替代化石燃料,并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减少能源消耗总量。该战略于2012年3月经议会批准,实施周期从2011年到2020年。
2012年丹麦经济规模是1975年的两倍,相对于1990年经济总量增加了38%,CO2排放量减少了28%,能源消耗量基本保持不变。丹麦成功地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这归功于三个原因,分别是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节能。
与其他欧盟国家和OECD国家相比,丹麦对于能源使用的效率最高,单位能源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也是最高的。在减少进口能源依赖与CO2排放方面,丹麦做得相当成功。自1980年来,丹麦经济增长了70%,能源消耗量和CO2排放量也在减少,这种趋势也出现在其他国家,但丹麦在OECD国家中做得最好。
此外,通过政策导向促进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也使丹麦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2013年,可再生能源占到丹麦全部能源消费的25%左右。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保障了能源供给安全,有利于丹麦实现其气候目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2011年丹麦最新的长期能源战略,到2035年风能至少构成50%的能源消费,化石燃料将被全面替代,对于运输业化石燃料的替代可能推迟到2050年。
从国际视角而言,目前丹麦的能源强度①是欧盟最低的,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其他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强度如图2所示。
除能源强度,丹麦的CO2强度②也远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CO2强度。
丹麦能源发展政策的时间表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丹麦能源政策集中在增加国内能源生产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两个方面,以此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石油价格冲击。1990年后,丹麦能源政策转向低碳化发展,以此减少CO2排放量。总的来说,丹麦能源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次石油危机时,丹麦高度依赖进口石油。由此,丹麦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时遭受的经济打击远重于其他OECD国家。因此,提高能源供给安全成为政策制定的首要目标。丹麦开始独立的石油与天然气生产,成功地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性,在1998年成为能源净出口国。建立起了全国性的天然气传输与分配制度,国内生产的天然气主要为家庭和工业供热,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电力生产和热电联产提供能源。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减少能源消耗总量,例如,在主要城市扩张供热系统。支持可再生能源,补贴风力发电机,通过法律法规对当地所有权进行保护,确保风力发电机的建设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
丹麦选择可再生能源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不打算建造核电站。
第一个能源计划可以追溯到1976年,在1979年相继出台了供电、供热、供气等规章制度。投资风力发电可以获得30%的成本补贴,这一政策在1989年被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取代。
第二个能源计划从1981年开始,丹麦政府在1985年决定暂停核能,并与电力生产商达成协议,提高风力发电额外生产能力。
电力供应法案在1989年进行了修订,最主要的变化是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不再建设燃煤发电厂。1992年提出对能源消费征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环保税建设,包括对SO2、CO2和氮氧化物征税。
第三个能源计划从1990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首次将减少CO2排放作为计划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开始关注CO2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丹麦以前的政策以能源供给安全为主要目标,引入燃煤发电,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伴随着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担忧的日益增长,丹麦在欧盟甚至在国际上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支持者和政策执行者。从1990年开始,丹麦不再增加燃煤发电厂,对已有的燃煤发电厂进行升级。煤炭仍然是国内电力生产的主要燃料,但煤炭消耗量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要减少60%。
丹麦从两个方面进行经济的低碳化,一是提高热电联产工厂的生产率,二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碳税、碳排放配额、环保税、上网电价补贴、研发补贴、基础设施建设、风能行业支持。节能建筑和能源高效利用是丹麦能源战略实施的又一个基石。许多小型分散的供热工厂整合为热电联产工厂,大大提高了能源供给效率。
2001~2011年这一阶段,丹麦的能源行业面向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与天然气市场更加自由化,在电力生产与贸易中引入竞争。丹麦同时成为北欧电力股票交易市场的一员,电价维持着动态波动。
2001年初期,新一届政府改变能源政策,风力发电计划被搁置。但是,由于欧洲进口天然气依赖俄罗斯,具有潜在政治风险,丹麦的天然气资源也面临枯竭的严峻危机,这两方面的因素促使丹麦更加关注可再生能源,以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因此,在2006年,风力发电计划再次被提上议程。
与此同时,欧盟与丹麦日益重视能源政策中市场的作用。比如,欧洲碳排放交易配额制度得以建立。丹麦也以市场为导向,着手发展海上风力发电系统。
2011年以来,丹麦政府和议会对低碳化发展更加重视,于2011年11月制定了最新能源战略。能源战略基础来自于丹麦气候委员会对实施替代化石燃料策略的一个全面的两年研究。能源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要在2050年全面替代化石燃料,在2020年完成对海上和陆上风力发电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并与瑞典、挪威、德国、荷兰建立更紧密的风力发电联系。在2020年,风能使用要从目前的25%提高到50%,并相应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目前的能源政策在丹麦议会获得了广泛的政治共识。
丹麦能源发展计划
丹麦能源计划有着相互合作的悠久传统。公共事业部门(如煤气公司、电力公司)、市政当局和中央政府相互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因此,能源计划的实施是各方共同的责任,通过共同努力提高了计划实施效率。
供暖计划。丹麦的供暖计划始于1979年,该计划在能源部门中引入测算模型。具体计划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实施。为确保大规模投资的经济效益,供暖系统分为区域供暖与个人天然气供暖等。
丹麦供暖计划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地方政府有义务报告本地的暖气需求量、供暖方式以及能源消耗量,并对本地区的供暖方式进行评估。地方议会再根据相关数据对区域供暖方式进行总结。第二阶段,地方当局对未来供暖计划准备草案,明确供暖区域,优先考虑何种供暖方式,并规划供暖设施位置。市政当局划定各自的供暖区域,供暖系统和地方天然气供应系统的建立、扩张、变更都要服从于市政当局的供暖计划。
供暖系统需要进行全面规划,考虑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这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由于地方当局缺少能源专家,中央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技术支持、燃料价格预测、投资评估方法来支持地方政府。
在创立丹麦区域供暖系统与天然气网络的过程中,供暖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1983年,天然气供暖还未出现,到1990年,其所占比例就超过了10%,区域供暖占40%左右的比例。通过清晰明确的政治决议,丹麦各级政府通力合作,供暖系统转变取得成功,有效降低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丹麦的供暖计划被视为解决20世纪70年代石油供应危机的有效案例。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丹麦的供暖计划已初步实施完成,只需要对具体的供暖项目进行调整和规划。新的区域供暖项目必须取得市政当局的批准,批准标准包括成本效益、项目技术和环境外部性。
风力发电计划。风力涡轮机发展计划始于1979年,1980年后风力发电的发展势头加快。1989年后,丹麦电力供应法案规定,电力供应商必须从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热电联产工厂购买电力,这种方式促使了更多资金流向能源投资。
法律保护私有产权是丹麦风能产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风能涡轮机由地方当局建立,由于所有权的限制,并未获得大规模发展。1998年,该行业进行自由化改革,所有权模式发生改变。所有权的限制被取消,个人拥有的涡轮机数量不再被限制。经过一系列收购,公共参与减少,不再是地方当局才拥有涡轮机的所有权,无论是谁都可拥有所有权。为了平衡地方利益,涡轮机所有者需要将风力发电的20%提供给地方。
分散的能源计划。新的能源计划正在实施。在地方层面,希望发展绿色城市,进行低碳排放或者零排放。该计划侧重于长期实施,因此,地方政府、能源公共事业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至关重要。计划的核心同样是区域集中供暖系统,提高生物能与太阳能的使用,税收减免支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等。
在减少丹麦对石油的依赖方面,热电联产与区域供暖发挥了重要作用。集成发电和区域供暖不仅提高了热效率,还使得电力供给更加灵活。因此,区域供暖可以成为风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供暖与热电联产。区域供暖早期投资使得燃料供给从石油转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同样,区域供暖也为热电联产提供了有效的基础设施。
热电联产能够有效提高能源效率,为丹麦的绿色转型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热电联产在生产效率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源生产方式,有着90%以上的节能效率。
热电联产的高效率使得丹麦减少了11%的能源消耗,每年减少四百万吨的CO2排放量。
丹麦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区域供暖不断发展,比如要求建筑物供暖系统必须与天然气传输网络接通,禁止私自采取电力供暖。
出于对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丹麦提高了对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的使用,规划了一系列环保税,并对热电联产进行补助。目前,50%的暖气生产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
区域供暖与热电联产的发展使得地方出现大量的小型电力暖气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大部分是当地消费者或者市政当局。
图6显示了热电联产在电力暖气生产中所占比例。热电联产在区域暖气生产中所占比例从60%左右提高到接近80%,在电力生产中从40%提高到80%,这两个比例的增长趋势保证了丹麦能源效率的提高。
除了生产更多高效能源,丹麦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最终用户――家庭、服务业、工业的能源使用效率。1980年以来,能源使用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一系列提高能源生产效率的措施也被采纳。
与能源、环保相关的税收比较高,促使家庭、工业企业减少能源消耗。强制性制定建筑物的用能标准和电器使用标准,通过公共活动来影响家庭节能意识,并与工业企业达成节能环保的协议。
丹麦建筑规章要求所有新建筑采取节能措施,以此降低能源消耗。为了合理避税,能源密集型工业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究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方面,可以减免一部分碳税。
环保和能源税收
为了减少能源过度使用、CO2与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丹麦设计了绿色税制结构,包括碳税、二氧化硫税、氮氧化物税。
绿色能源税。针对所有化石燃料征收。
碳税。1992年,丹麦国会决定,每排放一吨CO2征收22欧元碳税,目的是减少CO2的排放并鼓励低碳经济。CO2的排放量与化石燃料的使用种类息息相关,比如,煤炭中就含有高成分的CO2,而天然气所含CO2就相对较少。碳税只针对非商业部门和交通运输行业征收,这两个部门都未参与到欧洲碳排放交易市场中。
二氧化硫税与氮氧化物税。二氧化硫税根据二氧化硫排放量或者燃料里面硫含量进行征收。氮氧化物税根据工业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量进行征收。
丹麦对家庭消耗的能源品征收的税在欧盟里是最高的。丹麦每个家庭平均将8%的收入花在能源品消费方面,花销比例在欧盟里排在第十位。工业用电价格在欧盟里排第十六位,接近欧盟的平均水平,天然气价格在欧盟里排第二位。
通过引入环保税,配合环境规制高标准,丹麦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支持低硫燃料的发展,鼓励发电厂和工业企业引进排放清洁烟雾的设备。
环保税使得能源价格含有生产成本、环境成本。虽然在过去的20年里,能源消耗量在不断波动,但在长期趋势中保持下降水平。
从1990年到2005年,根据气候变化调整的能量消耗量一直稳定在800到900千兆焦耳之间,到2012年能源消耗量下降至785千兆焦耳。2005年到2008年,政府把节能当成主要工作进行推广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2012年通过的丹麦能源协议预计,到2020年能源消耗将减少到750千兆焦耳。这个目标能够通过向家庭和工业提供支持以及改进现有的丹麦建筑物来实现。
对电力产品征税是可再生能源融资的重要手段。税收由输电系统运营商代征,用来支持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热电联产。
可再生能源
2012年,丹麦可再生能源消费占25%的比例,成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国家。根据最新的丹麦能源战略,丹麦预期在2020年达到可再生能源消耗占全部能源消耗的38%,其中51%的电力生产来自风能的目标。
目前,在某些月份中,丹麦50%的电力生产来自风能。在某些时候,风力发电不仅能够100%满足丹麦人的消耗,还有额外的一部分出口到了德国、瑞典、挪威。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由生物能(稻草、木材)和风能组成,也包括废弃物、沼气、太阳能、地热能和热泵。2012年电力消耗中,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占43%。其中,可再生能源最大的一部分(30%)来自风能。目前,风涡轮的电容是4800兆瓦,其中1250兆瓦来自海上风力发电,发电总量是14150兆瓦。这归功于丹麦支持风能发展的政策:补贴和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发支持。
可再生能源保证了能源供应安全,是丹麦为实现2050年替代化石燃料的目标而实施的重要战略部署。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样有助于丹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可再生能源的融资依靠“公共服务责任”(PSO)。PSO是对所有电力消费者所征的一种税。目前的税率大约是0.20丹麦克朗/每千瓦时(相当于0.22元每千瓦时)。征收的税款用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分析显示,与传统能源生产相比,丹麦引进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相对较高。然而,随着化石燃料的成本逐渐增加,可再生能源与常规化石燃料(比如煤炭)相比,更具竞争力。最新的数据分析证实,在丹麦,陆上风力发电系统是目前成本最低的能源生产技术。
可再生能源高比例要求和对未来雄心勃勃的目标给电力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短期内,丹麦超过50%的电力生产来自于风能。丹麦与其他北欧国家有很深的联系,因此在风力很强时所生产的多余电力能够输出到了其他国家,在风力较弱的时候则引入水力发电。这种相互联系确保了北欧国家之间的能源互补,共同获益。
1999年以来,丹麦加入到北欧电力系统,该系统旨在交换北欧国家的电力。丹麦的电力价格由以小时计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是由可接受的最高供应报价决定,通常最高供应报价为发电厂的边际成本。
风能及太阳能的低边际成本能够降低电力的市场价格,使得高成本的生产商不得不提高效率。电力市场体制迫切需要改革,从而维持安全的电力系统。因此,丹麦政府组织了一定数量的试点项目,用于调查未来能源市场怎样才能达到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的最有效运作,以及电力、供暖和运输部门如何在未来进行更有效的互动。
研究与发展。新技术和体系的研发与测试结果奠定了丹麦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在能源领域的研发工作上,丹麦已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
自2010年以来,丹麦政府通过开展能源技术研发项目大力支持能源领域的研发,为研发成果商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CO2排放。得益于能源消耗趋于稳定,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加,丹麦的CO2排放量③自1990年来减少了28%。2012年以来的历史数据显示,丹麦CO2实际排放量为4000万吨,调整后的排放量为4400万吨。
如前所述,丹麦政府的目标是到2050年替代化石燃料。与此同时,丹麦将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便与欧盟标准相一致。因此,为了符合控制全球变暖在2摄氏度内的国际协定,2050年的CO2排放量必须限制在1990年排放量的85%~90%。
丹麦经验
从1980年开始,丹麦达到了福利社会水平,且保证了经济稳定增长。与此同时,丹麦的能源消耗并没有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也已经减少。
随着新技术的引入,政治和商业对能源效率的持续关注已经使得丹麦企业快速发展,并获得了关于新能源技术解决方案的有价值经验。例如,在风力涡轮机领域,丹麦以30%的市场份额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
2013年,丹麦能源技术出口额增长到680亿丹麦克朗,其中有380亿丹麦克朗来自绿色能源技术。从1995年起,能源技术的出口已增长3倍多,目前占出口总额的11%。
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对话,丹麦不仅出口硬件,还交流关于能源和气候策略的知识。获益的国家包括中国、南非、乌克兰和墨西哥。丹麦的能源技术独具特色,在国际上有很高的需求。丹麦在有关管制、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促进了这些国家的能源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本文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楠、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卢洪友译校)
注释
能源强度是能源生产量与实际GDP的比值。
CO2强度是CO2排放量与实际GDP的比值。
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效益;效率;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较高的能源利用率、清洁能源的普遍开发利用、国家实现绿色GDP及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就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特别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担着巨大责任。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实现中国政府的承诺,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施行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经近在眼前。
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实践,从国内和国外来看,都还是刚刚破题。这是一套完整巨大的发展体系,关系到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乃至社会价值观念变化,涉及面很广,内涵也很复杂。从目前来看,节能减排是切入点,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是关键点,真正的阶段性的目标则是创造以低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零碳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加快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新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适时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新的社会经济生活的价值体系。
推行低碳经济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情,不可能和个人无关,它需要政府和人民群众协调起来,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协同作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抢占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先机。
一、调整原有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兴产业
(一)优化原有能源结构
在我国目前生产的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要想调整不利的能源结构,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把发展水电作为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把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核电在中国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加快火力发电的技术进步,优化火电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并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二)吸引人才,全力创新,鼓励发展新能源
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发电成本要高于传统煤炭、石化能源,企业因此失去了开发新能源的动力。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才会激励一批批人才投身其中,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去攻克产业发展中的各项技术难题。吸引的大批人才也必将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去实现一次次的革命性技术突破,使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生物柴油、地热利用等实现从单纯的概念设想到产业化运作的飞跃。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国家应该对再生能源发电新设备的投资进行补偿。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资金投入大、收益慢的特点,可以根据设备的功率和所使用的原料及技术性能来决定补偿幅度及年限。除了补偿外,政府还应对使用生物能源、混合能源和技术创新给予补贴。鼓励人们使用生物动力燃料,可以对生物动力燃料免征燃油税。可以对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源(如沼气)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补贴。调动人们使用新能源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大发展。
(三)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并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加快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结构转变已是必然选择。但是作为最大的能源矿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理应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
(四)提高工业能源效率
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在我国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非常大,应该想方设法在这些方面做足文章。
(五)发展低碳农业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贮存能量释放氧气;动物消耗饲料中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低碳农业”是大减排和被大减排的主要领域,其途径一是要促进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和节约高碳原料(主要指化肥、农药、电、油等)的“低碳种植业”;二是要发展碳的循环利用(如厌氧青贮饲料、沼气、有机肥)的“低碳养殖业”,实现节能、减排、低污染。
二、在文化意识、政府管理和公共生活等方面大力倡导低碳经济
(一)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倡导低碳消费文化
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向公众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个人也要改变生活方式和理念,摒弃陋习,注意节约,从点滴做起,形成低碳生活人人不可或缺的良好意识。
(二)制定低碳相关法规
政府要制定政策和法规,推进低碳制度创新、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加大对低碳生活推广和监督力度,同时制定相关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个人应该积极倡导并去努力实践低碳生活,做好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
(三)在居住等方面鼓励低碳生活
政府应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改善提高现有和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益。新建建筑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对既有建筑的墙体、供热、耗电设备等进行系统节能改造。个人要简洁装修,购买环保建材、绿色家具、绿色照明以及有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要养成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随手关灯、废弃物分类、节约用水、旧物交换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酒店、饭店、大型写字楼等场所减少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日用品等产品的使用。
(四)在交通方面大力倡导低碳出行
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和快速公交通行系统,在主要客流走廊上继续增辟公交专用道。积极推广新能源环保汽车,加快天然气加气站建设,扩大天然气汽车应用规模。个人要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少开车、选小排量车、实施泊车熄火等节油措施,全面积极动员起来打造低碳交通。
(五)推行“碳补偿”
碳补偿是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政府要推广“碳补偿”机制,让个人能够评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呼吁企业将评估碳足迹作为其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引导个人和组织“擦掉碳足迹,进行碳补偿”;个人也应养成自觉补偿意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植树造林,为减少和吸纳二氧化碳尽一份力量。
三、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地球大多数的国家进行通力合作,相互沟通,学习低碳的技术,统一协调地开展低碳减排工作,才能让我们居住的地球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在新能源研发和应用领域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它们有发展新能源的动力和需求,同时也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我们要更多地利用国际科技力量,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从长远来讲,也要密切与发展中国家在研究、教育和创新方面的合作。利用中国的研究与创新力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解决气候、资源、健康、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而努力。科研国际化战略将为中国搭建一个未来对外科技合作的平台,为我们的科研和创新在国际环境中加强协调和信息交流发挥作用。
总之,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其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与扶植,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因此,各行各业都应当有所行动,各地区各部门也都要有所规划,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巨禄.黑龙江志在领跑低碳经济[N].世界新闻报,2010-06-05.
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范文5
关键词:传统能源 节能环保 新型能源 协同发展
The research abo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traditional energy and new energy.
Songyuqiang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jilin province jilin city 132011
一、前 言
目前,由于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传统能源排放出许许多多二氧化碳且传统能源不能够再生,我国加强了对新能源探索,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这种趋势下,让传统能源也“清洁起来”,使生产和消耗传统能源更为高效、干净,让低碳、绿色成为一种新的形势。
依据最新报导 ,国务院研究提出了对于气候变化的方案,决议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因此,我国将全面深化改革传统能源,加大力度发展新型能源行业,加快核电发展,大力建设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努力做到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协同发展。
二、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展目标
煤炭长久以来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我国目前利用较为普遍的是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由于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科技水准,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在未来长时间是不会动摇的。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煤炭消费是造成北方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生态环境的保护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目标是: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63000000千瓦 。其中,水电301000000千瓦,抽水蓄能电站41000000千瓦,煤为928000000千瓦,核电43000000千瓦,天然气发电的功率为40000000千瓦,100000000千瓦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5000000千瓦,生物质发电和其他5000000千瓦。
根据中电联“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初步测算,“925”末,我国能源发电的清洁能力在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将超过30% ,而水电、核电和风电将成为我国洁净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将有助于3.46吨标准煤。
进一步说,到“十二五”计划末,煤电占得比例降低到68%,燃气轮机占得比例为4%,水电占得比例为20%,核电占得比例为2%,新能源发电占得比例为6%。
三、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问题与前景
1、 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国新能源成长速度快,使用比较多的新能源包括风能、生物质和太阳能。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居世界第一,2006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8000000平方米,运算量达到90000000平方米。
我国光电产业近来发展较为迅速。2003年底,我国装机的太阳电池为5.5万kW,2005年底,我国自主生产的光电池为13.9万kW。2006年底光电产业在世界上排在第三位。
我国风力发电是我国发展最快的电力技术。仅2006年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就翻了一番。我国已经建成的风电场有100多个,2006年,风机新安装了1450台,装机总容量为1.3GW。
2、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问题
(1)技术生产总体水平较低
中国一直以高端技术人才短缺的影响,整体技术水平在欧洲和美国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发达国家严密控制新能源关键技能,我国的大功率风机、生物质用的新型发电锅炉、以及全新的核电所用的汽轮机、锅炉等设备还大多依赖进口。
(2)成本跟传统能源相比偏高
新能源的最大障碍就是其高额的建设成本。由于技术的复杂性,规模小,新能源基础设施和单位投资成本一般高于传统能源,导致新能源产品也很难降低单位成本。
(3)产业投资回收期长
初始投资成本的新能源机组比传统的高能量,为投资者吸引投资和高风险的投资回收期长,需要更多的投资渠道 。当前,我国新能源建设项目基本还不能够计入财政预算。
3、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前景
(1)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
我国为了优化国内能源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可以抢先并入电网、高价格收购、的政策。支持技术、资金、人才工程的建设。
(2)风能的前景
根据中国气象部门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风能资源总储量10m高度为3226000000千瓦,100 ~ 200W /米平均风能密度,终年可发电小时数为3000h~6000h, ,我国总计有2.53亿kW的真正可利用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北部到东北部地带以及东南沿海。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加大风能开发力度。
(3)太阳能的前景
我国每年辐射的太阳能共计有33.58~85948.8J/m之间,我国的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应用光伏电池,总发电量达到2.9MW。中国的太阳能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生物质能源的前景?
生物质包括柴林,经济林,用材林,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剩余物和各种有机垃圾 。我国农村有着大量生物质资源。这些资源一般长久得不到利用,秸秆燃烧还污染环境。在能源发展战略的调整,世界上的国家,生物能源使用效率放在优先权,作为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课题 。
四、结论
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的协同发展是在当今社会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形式下必须要走的道路。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应重点支持,努力实现工业化的一个突破。但是,我们应该记得发展新能源不意味着传统能源的主导地位被取缔,当前在未来的数十年里,传统能源任然是主导的能源。因此,制定适合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1]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2012
[2][能源]电力行业分析报告,2009
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范文6
【关键字】新能源产业;传统能源产业;战略选择
前言
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对于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也更加关注,各国间的能源战争也不断上演。正是因为能源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物资,逐渐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能源的地位不断上升的今天,如何有效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值得全世界思考的问题,也是各国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我国不断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能源的发展和管理也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笔者在认真研究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传统能源行业的战略选择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丰富我国新能源研究理论与传统能源研究理论体系的内容,也可以为笔者的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所指的新能源主要是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能源。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
1、新出台的产品发展扶持政策。随着新能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于新能源的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大,这就促进了我国相关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在诸多政策的指向和引导下,使得我国很多企业开始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和开发,促进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不仅是新能源产品扶持政策的出台,很多保障政策实施的配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中。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产品使用的补贴政策,这不仅激发了更多企业积极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研究中,也鼓励了更多的公民选择使用新能源产品,为我国新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发展迅速。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持续了很长时间的高能耗发展道路,这使得我国为社会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认识到新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之后,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模,积极促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质量在逐渐提高。我国是世界上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最多的国家,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不仅如此,我国太阳能产业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而且产业链条也在逐渐完善中,开始形成比较完备的太阳能产业发展格局。另外,我国风能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甚至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中速度最快的一项产业。这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节约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可以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1、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现阶段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很多新能源产业的制度和体系还在逐步完善中,但是,目前我国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所发挥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分布不均匀,除了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产业之外,很多新能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是比较弱的。因为很多新能源产业相对来说其开发利用的成本比较高、生产资源比较分散、生产的规模比较小等,这就使得这些新能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甚至是没有市场竞争力。再加上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这些新能源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又不够,这就使得这些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比较艰难,制约因素也比较多,发展的难度也比较大。其次,新能源产业缺乏足够的市场需要。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但是现阶段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市场需要是不够的,由于新能源发展缺乏长期性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手段,这就使得新能源产业在市场上的需求明显不够,而市场的缺乏又会影响到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容易产生恶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最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整体水平不高,这就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新能源产业的研究和发展是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的,而现阶段我国的很多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水平都严重缺乏,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性比较大,新能源研究的高端人才培养不足等严重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整体水平。
2、如何有效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加大国家政策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论述我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国家政策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要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首先就要大家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借鉴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经验,加大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才可能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只有加大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才能避免市场调节对新能源产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二)完善扶持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扶持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尽量从法律上保护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成本尽量降低,进而提高新能源产业研发者的积极性,也为新能源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提供支持,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三、新能源时代下传统能源的战略选择
1、传统能源面临的挑战。首先,传统能源的储备是十分有限的,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能源的索取是越来越多的,所以传统能源不能保证人类无限期的使用。其次,在自然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的趋势下,很多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都受到了限制。最后,很多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技术长期没有更新,使用传统能源的成本更高,并且在使用传统能源之后人类所付出的代价更大,这就使得传统能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小。
2、传统能源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首先,不断降低传统能源开采和使用的成本,提高传统能源使用的效率。其次,大型煤炭产销基地积极开发下游业务,开展煤基化工产业业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完善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建设,实现行业做大做强,由传统单一能源企业向综合性能源集团转变。最后,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在适当的时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