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监测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岩土工程监测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岩土工程监测方案

岩土工程监测方案范文1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监测

[ Abstract ]: the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s is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he important link, for different foundation take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chem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onitoring were analyzed,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for a man's thought; deep foundation pit are introduced supporting design and the importance of monitoring, and for safe excavation technology are also discussed.

[ Key words ]: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desig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TV551.4

引言

深基坑工程是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较典型的岩土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问题,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强度与稳定问题,又包含了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结构力学等问题。随着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城市地下岩土工程愈来愈多,监测方法也较多,如何选择监测方法成为从事监测的测量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监测方法,确保能够准确预警。监测作为基础,分析是手段,最终目的是预警。今后的工作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基坑工程,进行基坑监测方法探讨总结十分必要。

深基坑支护类型

①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②搅拌桩及旋喷桩支护;③地下连续墙;④内支撑和锚杆支护;⑤钢板桩支护;⑥土钉墙支护等。

二、深基坑的支护方案及设计

1. 深基坑的支护方案主要有下列几种:

深基坑支护方案,应根据基坑的深度、现场的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场地的大小以及相邻建筑的层数、荷载、埋深、间矩等情况,合理的选用,既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又经济合理的方案。设计时对基坑四周市政管道的设置情况也应充分调查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1.1在基坑四周设悬臂式挡土桩,主要用于基坑埋深较浅(约5—7m)的工程,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打入式钢管桩。

1.2 地下连续墙。

1.3采用逆作法施工。先沿地下室外墙间隔一定距离设钻孔灌注桩或人工挖孔扩底桩,再逐层往下进行逆作施工。

1.4挡土桩与锚杆相结合。基坑较深时全部采用悬臂式很不经济,应在基坑侧臂打入1层或2层锚杆,锚杆竖向间距5m左右。由于锚杆费用较高,所以尽可能采用1层锚杆,这样不仅节约费用,而且加快基坑开挖的速度。

1.5土钉墙支护;

1.6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

1.7旋喷桩帷幕墙支护。

1.8综合考虑周边建筑物情况,基坑地层条件、基坑深度、周边管线及地质情况,就拟采用“搅拌桩(旋喷桩)+旋喷桩(冲孔桩)+内支撑+锚索”的支护形式,止水帷幕上部采用搅拌桩,下部搭接旋桩进行止水,同时在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护面处理。

2.深基坑的支护设计

建筑物的设计一般由正规设计单位负责,支护工程往往被认为是施工措施的一部分而不包含在施工图设计之内,由具备设计资质的支护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或施工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设计。由于基坑支护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如果搞基坑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设计考虑不周。因此,要求施工单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设计、施工方案的评审,以使有效降低基坑支护的风险,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三、确保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重在过程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比较困难。因此,必须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1.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应熟悉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及周围环境,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必须保证施工设备正常运转。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

2.核验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的正确性和保护措施。审查施工单位的水平及竖向施工放线是否正确,随时注意基坑的变化。

3.坚持见证取样制度,对进场材料严格把关。施工单位进场的水泥、钢筋、钢铰线、砂子、石子、掺加剂等必须按规定报验,“两证一单”齐全,并见证取样送检。

4.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对锚杆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锚杆插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锚墙面厚度及强度,锚杆应力等进行检查,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水泥浆试块等。

5.基坑支护单位要与挖土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的原则。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

6.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提醒建设单位尽快组织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等部门进行验槽,及早开始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

四、深基坑支护技术监测的重要性

1.基坑监测是岩土工程安全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也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又是具有自己独立系统的“监测工程”。在施工、运行过程中,监测岩土工程的实际状态及其稳定性,将为保证工程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监测信息可提供比较正确的预警,有效防止基坑工程灾害。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2.通过监测可以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工程施工对地下管线、建筑物等周边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确保它们仍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施工降水效果对周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将量测结果反馈到施工中,及时修改施工参数和步骤进行信息化施工,监测工作进行一段时间或施工某一阶段结束后,都要对量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五、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安全

由于各工程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在每个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的具体技术方案的制定中,必须因地制宜,切不可生搬硬套。深基坑工程施工存在较大危险性,易发生较大工程事故,因此,深基坑工程需专家组审核通过方可施工,严禁超挖、无证开挖。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注意基坑边坡位移变化的信息化管理,超出预警位移量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基坑边坡塌方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

结束语

目前基坑工程的综合监测水平尚不够理想。尽管有了计算机和遥控等先进设备,而测试元件的质量及其标定、埋设、保护和施工配合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我国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但在工程具体应用中,仍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选用合理的支护方法。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我国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但在工程具体应用中,仍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选用合理的支护方法。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1999).

岩土工程监测方案范文2

岩土工程勘测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在体系体系仍是在勘测方式、计算机辅助软件、勘测报告体系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前进,而且依旧在优化当中。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研究的首要对象是地基和根本和地下工程的干系。因为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领到一项岩土工程勘测工作时,必需确定该工程的首要技术问题是什么,必要处理哪些首要技术问题。在对规划用意和规划请求和建筑物荷载问题洞若观火的问题下,在岩土工程勘测实行过程当中,按照工程的相关问题,就根本及地下工程的规划、不妨过程当中大概碰到的问题,予以完全的论证和解析,最后提出价格公道、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岩土工程勘察才能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地质体,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大多数岩土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法繁多,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多种多样,其勘探工作的实施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岩土勘察工程的概述

1.1岩土工程的特点分析

岩土和钢材或混凝土等人工质料的最大区别在于岩石的裂隙性和土质的空隙性这两方面。所以说,处理好土的空隙压力和弄清楚岩石布局的相关情况和参数,是处理岩土工程勘测与规划工作的一个主要行动。

1.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与规划的实现目标的一环是要应用地质道理等,应用科学有用的勘察伎俩,使用提升前辈的仪器及勘察装备,依照必然的法式对建筑项目工程的所在地开展综合考查、解析、探讨与工程建设相干的工程的地质状况、不妨建设对所在地和附近天然地质情况大概构成的风险或影响,并对勘察的成果和相干技术参数等开展评价和规划。以便对工程的基础设计工作,以及为施工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材料和技术指导。

1.3岩土工程勘察的主体内容

岩土工程勘测与规划首要包罗勘测现场的钻探工作,和原位测试、原土取样、室内问题测试和一系列的规划文件等。

1.4岩土工程勘察的形式和方式

第一,要对地质开展需要的勘测,为工程地质蓝图的绘制提升材料,而且依照详细地质状况和最后的测绘成果,开展勘测纲领的提要编写,然后按照地质状况、阵势地貌、工程预算及特色等确立详细的勘测方式。

2.当前国内勘察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二十年来,勘测专业体系体系的改造固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并未真正到位,因此拦阻了岩土工程的技术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人员繁杂,能力低下,质量低,与国际先进度的差距越拉越大。勘测与现实的不符问题远未处理,又呈现了一些新问题。规范划定的取土技术得不到实行,取样测试等的技术不明显;规范规定的取土技术得不到实施,取样测试等的技术不明显;市场上出现钻探米数综合价格而技术含量高的岩土测试和分析评价却处于从属地位。我国当前勘测质量问题,首要表此刻下列几个方面:

2.1勘测方案不合理,工作量偏多或偏少的征象相对广泛,不是按照实际需要,而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或“本领齐备”,还有为了争夺招标工作压低经费,勘测工作粗拙,无法满足需求。

2.2第一手资料(钻探、描写、取土、实验、测试等)质量降落。

2.3地基评价和勘测报告缺少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常常不问详细工程状况,不详细研究解析,又缺少需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规划不妨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确,而无用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测报告有越写越长的势头,实际上这当中大多数内容是无用的。

2.4对监测工作尚未充足正视。岩土性子和状况是非常复杂的,勘测时无法把全部的问题全部搞清楚或预估到。为了确保安全,防止造成重大损失,对施工现场开展岩土工程监测是完全必要的。

3.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跟着勘测市场竞争越发剧烈,很多勘测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低价承接勘测项目,很多勘测单位不愿意采取提升前辈本领和提升前辈设备,致使勘测质量和技术提升有裹足不前的势头。岩土工程勘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大多数,首要表此刻:

3.1界面区分问题:不一样岩土体和岩石风化度的界面区分,地质结构和薄弱虚弱布局面的判断,和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3.2地质形态问题: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立;

3.3岩土参数问题:岩土规划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立;

3.4综合本领问题:一些勘测技术人员对勘测田野和室内原始材料的清算、解析、使用的本领不敷强,缺少若何分辨真伪、归纳总结的本领,缺少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常识,常造成勘测的目的性不明确,所供给的材料无法满足需要;

3.5技术本质问题:勘测技术人员碰着重大项目和庞大工程时毫无办法,无法采取适合的技术方式和本领去处理所碰着的技术困难。

4.强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与手段

4.1严格执行建设法式、规范市场行动、奉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法式应该遵守“先勘测、后规划、再不妨”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遭到自然规律的处罚。一方面必需依靠当局主管一些按我国的法令、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行过程当中的行动主体开展周全有用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踊跃奉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取事先、事中、过后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妥行动的产生,确保勘测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4.2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建议尽快实行注册土木工程师轨制,经由过程采取企业天资和个人执业天资两重控制来规范勘测市场、促使勘测技术水平的提升。

4.3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测规划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处理体系的请求,应用进程方式,采取PDCA轮转开展岩土工程勘测的实行和处理,持续改善。进步勘测计划的本领,提高主顾的满意水平。

4.4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为了防止勘察点部署的随意性,可采用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解析评价中,为提升精确度,可采用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察中,为了精确确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使用回归解析。岩土工程勘察材料的清算中,为了确保效率的正确性,应采用计算机开展处置。

4.5运应高科技,提高勘察的技术度。要应用高科技技术来提升勘测的综合能力,除要巩固理论知识,探寻新的道理和技术,还必须为我国的勘测工作供给一批新的勘察装备,高科技装备可以或许提升勘测信息的质量和能力。

岩土工程监测方案范文3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摘要】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是高等院校勘察技术与工程或土木工程类专业所必需掌握的一门课程,通过对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重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边学边做、引入前沿知识四个方面提出了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重点课程的教学改进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岩土测试与监测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 岩土工程;重点课程建设;测试与监测技术;教学改进

岩土工程测试、检测与监测是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工作者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也是从事岩土工程理论研究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手段[1],也是高等院校勘察技术与工程或土木工程类专业所必需掌握的一门课程,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在岩土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传感器、测试与试验、工程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奠定基础[2]。该课程特点是概念多、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对培养当代岩土工程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校采用的是莘金珉等编写的《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这本教材内容全面,讲解详细,涉及到诸多经典且实用的现场测试与监测的试验项目。全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绪论、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岩土的原位测试技术、地基加固的检验与检测、桩基础的测试与检测、基坑工程监测、地下工程的监测和监控和边坡工程监测。结合近年来我校刚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内领先的地下结构与工程地质试验场地和相关教学经验,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

1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重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课堂互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岩土测试与监测技术课程要求老师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严重滞后;此外,很多教师由于本身科研任务及各种实训基地建设任务繁重,没有精力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认真仔细的沟通和调研;再者,本门课程涉及多种试验项目,但随着专业课程的压缩,其理论课相对较少,使得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将时间用在讲课上并保证教学任务按时完成,所以最终导致教师为了赶进度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从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就相对片面。

1.2多媒体教学取代板书,授课速度过快

由于多媒体的迅猛发展,再加上对传统板书教学手段的改革,目前在授课时几乎都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授课的方法,一方面不可否认,由于多媒体本身具有的生动直观形象等优点,可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直观视觉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不需要写板书而只需不断的轻击鼠标,很容易导致讲课速度过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来不及思考,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听课如走马观花看电影,从而影响对所学知识的充分吸收。长此下去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幻灯片的播放速度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某些涉及到很多计算过程及公式推导的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很难将整个思考过程和计算过程表现出来。此外,由于电脑课件是预先制作好的,模式比较固定,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老师和学生思考问题的模式都容易被控制,不容易激发教师的现场授课灵感,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思维得不到拓展。

1.3对相关实验仪器设施接触较少,操作技能不熟练

信息加工心理学采用广义的知识观点,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和技能[3]。本门课程兼备这两类知识的特点,既要求学生学习各类测试及监测的知识原理,又要求掌握并熟悉各类测试方法及操作技能。但以往的授课过程由于硬件条件和课时所限,主要侧重于课堂理论的传授,最多再配合各种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操作。但这无异于在岸上教人游泳,不经常下水去亲生体验是没办法真正掌握的。

1.4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在课上对前沿知识接触较少

一方面理论课时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教学与科研联系不紧密,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接触到本门学科的前沿知识,这对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

2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重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岩土测试与监测技术重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几点不足,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方法。

2.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课堂互动

每位专业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拓宽自己的知识,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同事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互相借鉴各自的宝贵经验。另外,尽可能的采取启发互动式教学,通过实习过程不断增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掌握各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因材施教。同时尽量多的引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对不同的边坡提出各自的监测方案并进行阐述,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进行点评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2.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结合

作为任何一名合格的教师都应该认清多媒体教学只是多种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而并非全部,目的是让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所以多媒体教学其核心是辅助而非取代传统教学。因此对于任何多媒体课件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授课风格及授课对象做必要的改进,特别是当多媒体无法将整个思考过程表述清楚的时候,就显得传统板书教学尤为重要。只用合理的运用板书才能够以合理的速度清晰的将整个思维过程展现出来,最终让学生加强记忆和理解。

2.3别学边做,边做边学,强调实践能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实验教学是岩土工程课程中连接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同时加深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由于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这门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所以特别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书中所介绍的各类试验方法和监测项目都是源于工程,在各类工程需要的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比如基坑工程监测中所要求的地表水平位移观测、地面沉降监测、土层分层沉降监测、土层水平位移监测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等,为什么要进行这些监测,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数据如何利用,如何通过数据对整个基坑开挖的过程进行掌控等,结合本校刚建成并于去年首次投入使用的地下结构与工程地质试验场地,采取课堂与实践交叉结合的方式,对部分并不耗时的监测项目通过现场操作现场讲解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所学理论与实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此外,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岩土工程领域各种试验项目和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可以不断引发学生对实际情况的思考,以便学生们今后能更快更好的将这门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4适当引入最新前沿知识,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首先,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适当的引进学科研究成果,深入浅出,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其次,尽量和专业联系的具体一些,让学生初步能将这些成果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例如本校正在申请拟建的土工离心机实验室,这(下转第294页)(上接第30页)也是当今岩土工程试验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但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适当的将其原理和目的在课上传授,让学生体会到当今前沿的发展方向;最后,对于某些吃不饱的学生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前沿文献和资料,引导他们选择性阅读,开拓视野。

3结束语

笔者结合《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课程的特点及相关教学经验,对我校重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增强师生互动交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学做结合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不断更新引入前沿知识四个方面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强调教学和试验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珉.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朱彬,仁建喜,谷拴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326-328.

[3]张二虎.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28-130.

岩土工程监测方案范文4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岩土工程;岩土监测;隧道监测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3-0136-03

1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在信息时代,各领域对信息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被称为“电五官”的光纤传感器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光纤传感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光波为载体,光纤为媒介,感知和传输外界被测量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感器不断向智能化和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光纤传感器正是其发展成果之一。光纤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具备出色的传感和传导性能,还能超越人的生理承受范围,到达人无法到达的环境获取人的感官不能获取的信息。光纤传感器作为传感器家族的后起之秀,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如图1所示,光纤由高折射率的纤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包层直径大致为0.1~0.2mm。光线通过端面透入纤芯,在与包层的交界面处发生光线的完全内反射,光线反射至纤芯层,经过不断反射,光线沿着纤芯向前传播。

光纤传感系统由光源、光导纤维、光传感元件,光调制元件和信号处理五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导纤维进入光传感元件,而在光传感元件中受到周围环境场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光再进入光调制机构,由其将传感元件测量的参数调制成幅度、相位、偏振等信息,最后利用微处理器进行信号分析。

2光纤传感器与岩土监测需要的契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岩土工程的难度加大,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岩土工程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由于设计的复杂性,项目目标往往很难达成。为了尽可能地控制好施工过程,必须充分掌握和利用各种信息,因此我们积极提倡信息化施工。光纤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的性能,径细、质软、重量轻的机械性能;绝缘、无感应的电气性能;耐水、耐高温、耐腐蚀的化学性能等,它能够在人达不到的地方,起到人的耳目作用,而且还能超越人的生理界限,接收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的外界信息。光纤传感器因其具有不受电磁干扰,信息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辐射和防潮能力强,灵敏度高,易于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等众多优点,成为岩土工程检测的重要手段。在岩土工程中,通过光纤传感器检测技术可以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通过获得的准确数据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使效益最大化,能够实现对大型建筑物的在线实时监测,在防止安全事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光纤传感器在岩土测量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主要包括岩土测量、基坑支护、边坡支护、地下硐室、地基处理和桩基础等内容。本文以岩土测量和边坡支护为例探讨光纤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3.1光纤传感器在隧道监测中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在隧道上应用比较成熟,例如武汉的天兴洲大桥上有成百上千个光纤传感测点,时时监控桥梁的结构、受力和振动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管理机构就能立即采取措施。以某湖底隧道为例,施工地质条件不理想,难度大,尤其是湖区沙层分布广泛,厚度大,对隧道结构采用了分布式BOTDR光纤检测系统,沿隧道轴向敷设4根光纤,其中两根全面接着(监测隧道整体变形),两根定点接着(监测变形缝和潜在变形处的变形情况)。通过采用光纤传感器对隧道进行监测,实时监测隧道变形情况,能够获得可靠的数据,可分析出正确结果,反映隧道实际受力情况,起到隧道的健康监测、预防保护作用;能够体现出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强大优势,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升了施工质量。光纤传感器在桥梁隧道监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对采用新型复合材料的桥梁结构进行监测,掌握材料和结构的工作性能;对交通枢纽或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桥梁进行健康监测,掌握桥梁的正常运行状态;对有一定损伤的旧桥进行监测,从而了解其健康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维护和加固措施。如图3所示:

3.2光纤传感器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边坡一般地形地貌复杂,容易受地震、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坡体易发生变形,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对其长期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光纤传感器的引入能够实现对易滑坡区段的实时监测,及时发出警报,为边坡加固和维持稳定提供依据。以某工程为例,其所处地区地形地貌复杂,降水量大,地下水位较高,岩土风化严重。公路边坡长51米,高10米,坡角35°。为了对边坡进行长期稳定监测,该现场安装了近百个光纤传感器,组成了一个监测和预警系统。该监测系统的布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FBG监测抗滑桩、FBG测斜仪、FBG监测土钉、多通道扩展模块、光纤光栅解调仪和数据采集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

为了监测土钉的受力状态,特选取一根14米的土钉将若干个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布设在钢筋上下表面上,还布设了10个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利用土钉应变数据来计算土钉的轴力和弯矩沿土钉长度的分布曲线。此外,选取了两根抗滑桩,在每根H型钢的两翼缘板上布设了18个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和9个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并沿桩长用PVC线槽保护传输光纤。根据光纤检测资料,可以判断坡体下滑力和抗滑力的变化情况。最后,基于网络和基于Labview平台的采集和数据处理软件,利用计算机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边坡坡表变形和抗滑桩的整体健康状况。

我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是常见地质灾害,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坡体滑坡事故多发,因此边坡稳定的检测非常必要。光纤传感器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以发挥更大作用。

4结语

光纤传感器以其强大的功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涉及所有重要领域,它能够代替人类深入很多恶劣环境使用,解决了许多行业难题,其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四个,即全光纤微型化,多参量实时化,高精度实用化和阵列化、网络化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光纤传感器必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岩土工程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学习传感器的应用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森,刘孟华,王臻,等.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J].光通信研究,2007,(3).

[2]朱鸿鹄,殷建华,洪成雨,靳伟,何毅良.基于光纤传感的边坡工程监测技术[J].工程勘察,2010,(3).

[3]沈强,陈从新,汪稔,刘小巍.边坡抗滑桩加固效果监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6).

[4]丁勇,施斌,崔何亮,索文斌,刘杰.光纤传感网络在边坡稳定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3).

岩土工程监测方案范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测;问题;措施

岩土工程是众多建设工程的基础工作,可以说勘察工作的好坏可以基本决定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等各项工程指标。因此,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可靠已是当务之急。

1 岩土勘察工作在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要保证工程按质按量还要按期完成,岩土工程勘察就一定要具各准确性和全面性。我们知道,工程的质量保证主要取决于基础的稳定性。就拿房地产来说,地基的修建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更何况是野外作业。我国的特殊性岩土较多,也就是说岩土工程的难度加大,工程问题多种多样,在工程开始前,就必须要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查清楚建设工程场地所处的地质条件,如果出现不良地质,可以提前做好防御措施,以免发生地质灾害。另外,岩土勘察作业主要是通过对地带的地质条件进行研究,运用工程地质的理论,对工程项目提供依据并开展指导。而且岩土勘察经费在整个项目投资的比例很低,但能很科学的指导建筑队处理工程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并设法避免一些不利条件,可以有效地减少在工程后期的处理经费,达到工程上所谓的"多、快、好、省"的要求,更好的为工程项目服务。可见,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岩土勘察作业非常重要。

2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方法

2.1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2.2 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

2.3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 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入可以大量取样。

2.4 现场检验与监侧。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井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3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

3.1 勘察质量不高。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

3.2 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部分单位勘察纲要内容不完整,甚至未经审核审定就施工。也没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个别单位甚至无勘察纲要。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

3.3 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一些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其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

4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有效措施

4.1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4.2 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4.3 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4.4 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工程实施及运营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岩土问题,必须作充分论证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4.5 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4.6 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的运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全面走向数字化是未来勘察工作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勘察技术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有机地集成起来,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数字技术转变,做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数字化勘测技术能够更直观、更清晰、更明确地反应问题之所在。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测是工程建设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在整个项目运行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先勘测、后设计的原则,不断提高岩土工程勘测质量,确保其勘测可靠性,为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7.(04).

[2]赖惠明.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2007.(03)

岩土工程监测方案范文6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市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和相邻建筑物和人身财产的安全,根据《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暂行规定(试行)》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边坡,是指在建(构)筑物场地或其周边,由于建(构)筑物和市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人工边坡;对建(构)筑物安全或稳定有影响的自然边坡;高度超过8m(坡比大于稳定坡比)或虽未超过8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边坡。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4m的基坑或深度虽未超过4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

本规定所称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包括边坡与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地表水的疏导与排泄、土方开挖、监测等内容。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勘察前对建筑边坡或深基坑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现状,以及同期施工的相邻建设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并应当将调查资料及时提供给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单位。

第五条前期的调查范围应为边坡及基坑可能的影响范围,且不小于边坡、基坑边线起,基坑开挖深度或边坡高度3倍的范围。

第六条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在施工前,应当邀请相邻房屋业主、市政、供电、供水、供气、通讯、人防、抗震、城建档案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夺战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和证据保全,并经双方确认后予以保存。

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确保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安全及正常使用。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先取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地质灾害评估认定,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一书两证”后,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且有经验的建筑边坡及深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包含施工图审查)单位,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及监督、监理、监测、检测等相关手续。建筑边坡或基坑的支护与土方施工工程应一并发包,不得肢解发包。

建设单位应当承担按规定计价的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费。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施工;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不按经审查确定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不得压缩合理工期和削减施工过程中的监测项目。

第八条建设单位对建筑边坡高度超过15m、深基坑工程地下室二层以上(含二层,深度超过7m),且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较复杂、工程影响较大;或者超过规范规定的;其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应组织省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库中不少于3人的专家进行专项论证(专家库名单由省土木建筑学会公布)。

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中应考虑专家意见。其余的建筑边坡和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进行专项论证。施工图设计文件报送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时,应附专项论证意见。

第九条建设工程相邻有多项建设工程相继施工时,各有关单位要采取措施,共同做好协调、配合工作,避免对相邻建设工程产生不良影响和造成损失。

第十条建筑边坡和基坑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十一条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建筑边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配合建设、业主及产权单位在汛前及汛期组织具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其支护结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损坏、堵塞、地表水排泄不畅或有给排水管道破裂漏水等现象应进行处理;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排险、加固和整治措施。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建设等部门加强地质性危害点和15米以上永久使用的边坡的日常监督管理,督促指导业主、产权单位适时进行检查、监测。

第三章工程勘察

第十二条勘察单位应当对建筑边坡或深基坑工程建设地域进行勘察,了解工程建筑地域及周边环境的地质情况,为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及设计参数(需注明试验方法),特别查明地下水的状况及进行边坡稳定分析。

第十三条勘察单位应当根据规范、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制定勘察纲要,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方可实施。

勘察报告应当按技术规范和经审定后的勘察方案编写。对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或需做地质灾害评估的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勘察单位应当做好勘察报告提交后的工作。当工程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勘察单位应及时参与处置。

第四章工程设计

第十五条建筑边坡等岩土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岩土工程设计资质,属于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范围的边坡及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应具有岩土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设计文件应由具有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参与。

第十六条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地质情况、周围环境、主体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等进行多方案比较,优化设计。提供论证的设计方案应当包括支护结构、挖土、降排水措施、地表水的排泄与疏导、环境保护、监测、应急措施等内容。工程设计计算和分析必须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标准、规范进行,符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

设计文件应明确提出避免对周围环境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等造成损害的技术要求和措施。设计降排水系统时,必须考虑坑(坡)内外降(排)水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及边坡或基坑侧壁等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应有避免造成结构性损坏措施和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指导意见。

设计图纸及文件必须注明支护结构、周边重要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及周边土体的控制变形值。

第十七条采用土钉墙支护时,软土基坑开挖深度不得大于4m,建筑边坡高度不得大于15m,并应在地下水位以上(或经排降水),设计时应包括土钉墙支护设计、施工工艺要求。土钉间距应在1~2米之间,坡比不大于1:0.1。

对建筑邻近有重要建筑物、构筑物、重要交通干线或重要管线的地段不宜单独采用土钉墙支护。

第十八条采用重力式结构、悬臂桩支护时,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米,且不得用于无良好持力层(或嵌固层)的深厚软土基坑;有抗震要求地区,不得使用干砌毛石支护结构。

第十九条设计单位应当作好技术交底和工程施工过程的技术服务工作,及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发现实际情况与勘察、设计不符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会同建设、勘察、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研究解决措施,必要时应当提出补充勘察要求和修改设计,并按有关规定程序和要求执行。

第五章工程施工

第二十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将其分项工程(除本规定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外),依法发包给具有专项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施工。专业施工单位不得再进行分包。

第二十一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勘察报告及环境资料,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除应当具有常规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施工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监控措施和应急抢救预案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施工单位应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范围的边坡及基坑工程专家组,外单位专家应占60%以上。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审批后方可实施,施工中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应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并提出是否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有必要的,应当重新组织论证、审查。

第二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质量技术的管理,做好技术交底,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及施工质量安全有关规范等组织施工。及时了解和分析监测信息,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有预见,应具备周密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并及时与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沟通。

第二十四条施工总承包单位与专业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爆破、预防火灾、保护环境等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第二十五条基坑开挖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边坡开挖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及坡面防护。

第六章监理、监测与检测

第二十六条监理企业应根据规范、设计文件、评审意见、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资料文件,编写工程监理大纲和实施细则,派驻施工现场的监理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范围的边坡及基坑工程应配备注册资格岩土工程师或注册资格结构工程师。监理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理规范、监理大纲,对边坡或深基坑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理。

第二十七条监理单位在工程监理中,应把如下内容作为监理工作重点:

(一)核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是否满足要求;

(二)检查和督促设计、施工、监测方案的实施;

(三)检查和督促现场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第二十八条边坡与基坑监测和需要进行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地下水位等监测应当委托有岩土工程监测资质的工程监测单位承担。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范围项目必须委托岩土工程监测甲级资质的监测单位承担。

第二十九条监测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报告、设计文件要求的变形值界限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监测要求,制定监测方案,并送施工单位,连同施工方案由专家组一起论证。

监测单位应按规范及方案作好边坡与深基坑工程施工期间边坡及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全过程监测工作。

第三十条在遇到台风暴雨季节及地下水位涨落大,地质情况复杂等情形时,监测单位应当加强对边坡及深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地表水的排泄情况等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书面形式报告建设、设计、施工单位。

第三十一条监测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通报监测分析情况,提出合理建议。监测采集数据已达报警界限时,应当立即通知有关各方采取措施,必要时应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二条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施工应按相应的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工程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