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深度参与全球生产分工,与此同时,城镇化获得超常规发展。至2015年底,广东省常住人口达10 8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9%。城镇化率达68.7%,居全国前列。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超过84%,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省有8个城市人口超500万,占全国超500万人口城市个数的10%。[1]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形成了约1.5万平方公里的都市连绵区,已取代东京大都市区成为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巨型城市区域”。[2]
然而,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过程中,发展与积弊共存。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能源消耗持续攀升,环境压力越来越突出。长期以来,以粗放低效的土地利用模式推动的城镇建设,既缺乏城市规划在空间组织上的前瞻性引导作用,又因为无筛选的招商引资导致产业和城镇面貌的普遍趋同,最终形成了城镇空间的无序蔓延,部分城市土地开发强度超过30%的国际警戒线。[3]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又导致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钟摆式交通明显,绿色出行比例明显偏低,交通和居民生活能耗快速增长,高于全省综合能耗增速。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的7%。同时,雾霾、水体黑臭、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环境污染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特征,[4]正成为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大省和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省份,实现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早在2010年广东省就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低碳试点省,2013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订《关于共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引入部省合作共建机制,率先探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正式确立。本文在评估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同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政策建议。
二、战略实施情况
(一)政策先行,规划引领
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高度重视政策、指引和规划的统领作用,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指引和管理规程,并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纳入到各类规划之中促进各地市落实实施。2010年以来共出台直接相关政策10余件,制定专门的技术指引7项,包括《广东省城低碳生态城乡规划管理规程》《广东省城市低碳生态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指引》《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广东省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引》《广东省旧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建设指引》《广东省低碳生态社区评估标准》等。在《关于开展“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市加快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创新绿色建设发展模式,并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实施。要求各市应以探索编制“碳规”为契机,将低碳生态规划与“三规”等其他规划衔接融合,与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并体现环保、产业、交通等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经批准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并严格实施。在《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工作方案》中,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作为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在《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将“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作为广东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专门章节。
(二)部省合作,全面推进
2013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签订《关于共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广东省成为首个以部省合作方式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省份。协议明确,指导各地研究编制实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指导有条件的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支持创建国家低碳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等多层次、多类型的试点示范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省政府统筹安排一定数量财政专项资金,鼓励各市、县财政相应配套和安排创建试点示范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募集不少于200亿元资金投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支持国际低碳生态合作项目优先落户广东省。为推动协议落实,广东省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纳入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框架,配套出台城市低碳生态建设规划编制指引、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引和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指引等文件,积极构建“碳规”体系。深圳光明新区、肇庆新区中央绿轴生态城被列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珠海市成功创建中欧低碳生态城市综合试点,成为全国两个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推进了城市紧凑发展规划、清洁能源利用等9大领域共27个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了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推进生态控制线管理立法,搭建生态控制线地理信息平台,严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同时,指导各地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深圳光明新区开展“全国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景观。
(三)绿色建设,体制保障
构建广东绿色建设体系,全力推动建筑节能减排。颁布《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法规依据;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绿色建筑发展的方针和对策。先后颁布了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材产品的地方标准,印发了建筑节能构造和太阳能利用等方面的建筑节能标准设计图集,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配套政策,在全国率先《广东省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推动规划用地用电指标试行工作,各市也相继制定发展绿色建筑的实施细则。“十二五”期间,广东省新增绿色建筑6 11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并实现了绿色建筑各地级市全覆盖,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新建建筑节能竣工验收执行率达到100%,建成节能建筑5.2亿多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过2 050万平方米。
(四)重点工程,落地实施
率先建设绿道并实现升级。制定全国首个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和绿道网建设规划――《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标,率先规划建设贯通珠三角的省立绿道网。此后,不断优化绿道网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粤东西北地区绿道网建设,加快开发绿道网综合功能,合理引导绿道“公共目的地”和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全省累计建成绿道逾12 000公里,新建社区体育公园逾300个。珠三角绿道网连续获得“中国人居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环境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荣,“广东绿道”品牌全国叫响,被评价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近期又印发了全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2015-2030年),全省统筹,构建具有岭南特色、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综合效益良好的风景名胜区体系。组织制定省域公园体系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完善各类公园绿地,提升生态绿地建设水平,推动成为低碳生态城市示范省建设标志性工程。
三、目前存在问题
自2010年启动低碳试点省建设以来,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虽然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影响着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持续推进。主要表现在战略导向不明、体制机制缺乏、投入渠道有限、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
(一)战略导向不明
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需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标准,需要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来引导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方向。[5]广东省虽然很早就意识到明确战略导向和目标指标的重要性,并在2013年立项开展了《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广东省地域广阔,资源环境禀赋迥异,不同地区城市发展基础差异明显,出台一套适用于广东全省又兼顾地区差异的指标体系难度特别大,至今该指标体系都未正式公布。由于缺乏省域层面的目标引导性,导致地方城市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目标不清、导向不明、动力不足、浮于表面、难以推进等问题,已经成为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深入实施的直接障碍。
(二)体制机制缺乏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涉及众多领域,而且其建设发展具有渐进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就尤为重要。低碳生态城市的多专业、多领域、多部门交叉特点决定了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的重要性。目前,虽然广州、深圳、惠州、中山等城市编制了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但由于缺乏部门协同推进机制,规划实施普遍面临较大障碍,存在束之高阁的问题。同时,低碳生态城市具有典型的目标导向性、理念创新性和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对传统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需要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和制定配套政策来保障战略的落地实施。比如由于缺乏管理规程、激励政策等配套措施,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和要求难以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得到有效落实和监管。[6]
(三)投入渠道有限
低碳生态城市作为省域强力推进的战略,如何用有限的财政资金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战略生命力的保障。目前由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项目的收益机制尚不明朗,而且有些领域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市场经济主体普遍没有积极性。比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制于我国的电网政策和上网利益分配机制、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受制于碳排放交易的标准和程序、绿色建筑补贴政策难以落地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来源有限等,这些都是影响低碳生态城市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因素。
(四)公众参与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响日益突出,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的生活方式又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倾向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要实现城市的低碳化发展,仅有规划和技术层面的支撑是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引导公众形成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7]目前这方面也是广东省推进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薄弱环节。比如由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意识薄弱,有些地市领导干部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认识不到位,有的甚至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与发展地方经济对立起来。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将节能低碳发展要求作为发展的限制,公众的绿色低碳生活意识也有待提升。这些市场主体的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效果。
四、战略深化建议
(一)明确目标指标,建立考核体系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是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具体化,也是低碳生态城市的实施指引和管理准则,其建立有助于明确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政策导向,为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明确指导。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制定要坚持可监测、可评估和可考核的原则,充分吸纳各领域、各行业专家及一线工作者的意见。为了保障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差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差异化建设要求,在评价重点、评价项目、指标值确定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处理,提高目标和指标体系的适用性;②指标的数量不易过多,并尽可能定量化,尽量使用单项指标,慎用加权指标;③指标属性要进行分类,比如分控制性指标、引导性指标和地区特色指标等。
在制定明确、可操作并有社会认可度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与之配套实施的考核体系。比如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总框架下,积极探索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任务和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严格责任追究,从低碳生态发展角度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加强低碳生态城市考核评价体系的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
有针对性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广东省创建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为契机,以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导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从规划编制到实施全过程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加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与各级法定城乡规划的衔接,在法定规划中落实低碳生态要求,充实完善现有规划。将低碳生态发展要求纳入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流程,从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等“一书两证”的发放及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强化管理。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节能减排减碳、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消费、碳汇培育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排污权和水权交易制度。
完善的配套政策是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适时出台广东省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责任部门,落实任务分工,用综合性公共政策推动战略落地。同时,省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合作,制定财政、金融、建设、环保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积极指导各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工作。
(三)强化资金保障,引导多元投资
持续稳定的投入和相对明确的市场化收益机制是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的重要动力。首先,设立专项资金。借鉴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推进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的奖励办法,以及广东省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由省财政设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专项资金,保障制度设计、政策储备、技术研究、培训推广、督促考核等工作的开展。其次,设立扶持资金。针对示范工程和试点项目建设,设立我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扶持资金,出台扶持资金申报、评审及管理的有关办法。第三,搭建融资平台。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民间资金对低碳生态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低碳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并制定税收减免、容积率奖励等多种激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第四,创新绿色建设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加强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节能改造、产业低碳转型等提供信贷、担保、融资等服务,支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类项目信贷投放。通过容积率奖励、地价优惠、审批手续简化、税收减免、价格调控、财政补贴等政策,推动低碳项目建设。在政府采购、城市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本地化的低碳产品。
(四)引导公众参与,营造舆论氛围
持续有效的公众参与是低碳生态城市战略成功实施的重要标志。广东省引导公众参与,营造舆论氛围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涉及的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开展持续性的氛围营造和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博、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先进单位和典型做法,形成标杆效应,带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在低碳生态城市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公众参与作用,特别是低碳社区规划中,要提供公众全过程参与的机制,使规划理念和关键措施充分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引导其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定期开展低碳行动志愿服务,倡导低碳消费和行为方式,在社区街道和乡镇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低碳知识普及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观念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政府率先垂范,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企业明确并履行其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社会责任,主动节能减排,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低碳节能环保产品;市民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主动选择绿色低碳出行。
五、结语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宏观政策调控,积极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对于广东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①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也是广东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然而,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的复杂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道路不会平坦。广东省应继续秉承“开风气之先”的风范,尽可能保持战略的严肃性和实施的延续性,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丰富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内涵,弥补短板,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为省域层面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探路。
说明:本文得到以下基金项目支持: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2016年科技计划项目(穗科创字〔2016〕172号):面向广州旧城更新的微气候仿真模型与调控技术研究;广州市节能专项资金(建筑节能分项)项目(J-2015-02):广州空港经济区重点开发区绿色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指引研究。
注释:
①“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是在2012年末视察广东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参考文献:
朱小丹同志在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2016.
世界银行.东亚变化中的城市图景:度量十年的空间增长[R].2015.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珠江三角洲全域空间规划(征求意见稿)[R].2015.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R].2016.
李迅,刘琰.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2011(4):23-29.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2
【关键词】生态;低碳;绿色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水土流失、土地资源污染、草原“三化”、江河湖泊水质下降、森林草地生态功能衰退,污染排放,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很严重。实现绿色建筑、生态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一、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目标,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基本实现城乡建设模式的科学转型。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农房,引导农村建筑按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造。实施100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规划、建设和运行。紧紧抓住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绿色建筑发展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为抓手,引导我国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低碳、生态、绿色转型; 促进城镇人居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以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引领传统建筑业的改造提升,促进低碳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实现区域资源效率的整体提升。 划分重点区域发展绿色建筑。西部地区扩大单体建筑示范规模,逐步向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过渡。高污染产品,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应用,培育绿色服务产业,形成高效合理的绿色建筑产业链,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化发展。在推动力方面,由政府引导逐步过渡到市场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加大市场主体的融资力度,推进绿色建筑市场化发展。
二、建立政府激励机制
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推进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要切实从规划、标准、政策、技术、能力等方面,加大力度,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建立并完善适应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运行、监管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以及参考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体系。加大激励力度,形成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等多样化的激励模式。进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专项监督检查,纳入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检查制度,对各地绿色生态城区的实施效果进行督促检查。五是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扶持力度,制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绿色生态城区的城市应制定生态战略,开发指标体系,实行绿色规划,推动绿色建造,加强监管评价。制定涵盖城乡统筹、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宜居等内容的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战略。建立法规和政策激励体系,形成有利于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环境。建立包括空间利用率、绿化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绿色交通比例、材料和废弃物回用比例、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的绿色生态城区控制指标体系,进而制定新建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绿色生态城区全面建设。 在绿色生态城区的立项、规划、土地出让阶段,将绿色技术相关要求作为项目批复的前置条件。完善绿色生态城区监管机制,严格按照标准对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进行全过程监管。建立绿色生态城区评估机制,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措施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价,确保建设效果,指导后续建设。
三、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模式
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模式,注重完善规划、土地、设计、施工、运行和拆除等阶段的政策措施,提高标准执行率,确保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制定并逐步实施村镇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对小城镇、农村地区发展绿色建筑提出要求。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相关设备和产品产业,建立配套服务体系,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化,以产业基地为载体,推广技术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绿色建材,并培育绿色建筑相关的工程机械、电子装备等产业。积极发展太阳能采暖等综合利用方式,大力推进工业余热应用于居民采暖,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高水平应用。 促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行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再利用等各项工作,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实行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建立专门的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基地。建立绿色建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全面培训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安装、评估、物业管理、能源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实行考证并持证上岗制度。加快绿色建筑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建设,积极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发、设计、咨询、检测、评估与展示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检测软件,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技术标准、从事技术研究和推广,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具体根据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水平、绿色建筑建设规模、评价等级、能力建设情况等因素综合核定。对规划建设水平高、建设规模大、能力建设突出的绿色生态城区,将相应调增补助额度。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建筑法规、标准编制和支撑技术、能力、产业体系形成及示范工程。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创新资金运用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扶持绿色建筑咨询、规划、设计、施工、评价、运行维护企业发展,提供绿色建筑全过程咨询服务。 完善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奖机制,奖励绿色建筑领域的新建筑、新创意、新技术的因地制宜应用,大力发展乡土绿色建筑。三是加强绿色建筑全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拆除从业主体的资质准入,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和市场有序竞争。建立绿色建筑从业人员(咨询、规划、设计、施工、评价、运行管理等从业人员)定期培训机制,对绿色建筑现行政策、标准、新技术进行宣贯。加强高等学校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培养绿色建筑专业人才。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经济;环保
1 绿色建筑的内涵
1.1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与一般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其一,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并由此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建筑可将能耗降低70%-80%,在德国甚至出现了零能耗的示范建筑。其二,一般建筑采用商品化生产技术,建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造成建筑风貌大同小异;而绿色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强调采用本地的原材料,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和气候条件。其三,一般建筑是封闭的,室内环境往往不利于健康;而绿色建筑有合理的结构布局,适宜的朝向、型体,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宜人的周围环境,其内外部采取有效连通,能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可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其四,一般建筑往往忽略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而绿色建筑则强调建筑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运行维护、废弃拆除,甚至再利用的全生命过程中对环境负责。
1.3 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东营作为山东省唯一全部纳入国家两大战略的城市,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 东营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东营市绿色建筑发展实施现状
东营绿色建筑工作的推广,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建设领域的延伸,体现了东营对于资源节约和舒适宜居理念融合的探索和追求。一是,大力推进绿色建筑项目建设。2012年以来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加大对节能设计审查和备案管理,共办理建筑节能审查备案1500余项,建筑面积700余万平方米,居住建筑执行65%、公共建筑执行50%的节能设计标准。大力推进绿色建筑项目建设,石油大学科技园“生态谷”12号楼项目被国家住建部评为二星级绿色建筑,成为全省第二栋取得住建部绿色标识的公共建筑;格林星城小区、金辰富海广场、农业示范区保障住房等项目先后被省住建厅立项为绿色建筑项目,绿色建筑总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二是,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建设,2012年确定示范项目23个,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全市应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达280万平方米,利用深层地热供暖项目80多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容量达3.1兆瓦。全年完成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项目18个合计115万平方米。以上项目的投入使用,每年可节约标煤1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6万吨。三是,有效提升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水平。2012年完成了9栋9.5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的护结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等改造。四是,强力促进建筑技术产品开发使用。全市新墙材及建筑产品生产企业达到125家,产品涵盖墙体材料、外墙保温系统、节能门窗等类60个品种。2012年全市新墙材产能达到24亿标砖,实际生产21.5亿标砖,实现节约土地1970亩,节约能源11.2万吨标煤,利用废渣350万吨,减少CO2、SO2排放量28.5万吨。
2.2 东营市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绿色建筑认知缺乏。市民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的内涵,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部分开发商对豪华和所谓的高科技建筑打出绿色招牌,使“绿色=绿色”、“绿色=昂贵”的理解日益深入人心。这种“绿色”误区大大降低了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阻碍着我市绿色建筑的发展。二是,绿色建筑成本初期投入大,而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当前社会,投资人出于投资风险考虑,往往追逐短期利润和资金的快速回笼,对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绿色建筑专业人才和机构缺乏。四是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涉及到多个领域,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研究课题。然而,东营市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现在也出台了一些标准和技术导则,但体系并不完善。
3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路径探讨
3.1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
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闭合管理模式。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突出抓好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加快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积极开展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节能住宅示范小区建设。继续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积极开展低碳社区建设试点。
3.2 深入推进建筑集约用地
科学划定城镇空间增长边界,充分考虑土地、水资源、生态基础等承载条件,引导紧凑型城市布局。科学规划和布局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等就近配套,降低城市交通能耗。提升城市用地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能,继续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因地制宜进行城市建设。倡导建设地面基础设施公用走廊,引导城市高压线、铁路、公路及河道两岸绿地空间的复合利用。
3.3 不断深化建筑节水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开展节水评估,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城市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应采用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大力推广管网检漏防渗技术,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积极推广耐旱耐碱性树种、节水型植物群落和微灌、滴灌、渗灌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开展废水综合利用,推进中水利用系统建设。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价格机制,鼓励引导再生水、雨水、河湖水在园林绿化、洗车、环卫等行业的使用。
3.4 大力推动建筑节材
加大墙体材料革新力度,加强新型墙体材料、技术、产品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积极推广墙体自保温等新型结构体系,加快发展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努力降低建筑材料消耗。加快推进建筑施工工厂化,积极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3.5 加强环境安全管理
加强建筑材料进场检验,加强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竣工验收检测。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加强施工现场噪声和光污染、水污染等控制。积极推广应用建筑热环境和通风环境模拟评估技术,提高建筑群体特别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水平。在满足城市绿化指标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新建建筑发展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丰富建筑绿化形式,提高建筑环境品质。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4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背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摘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是:在建筑寿命周期内,既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又要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实现建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013-2017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到2011年底,我国取得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达353项,2647栋建筑,3488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330项,建筑面积为3272万平方米;运行标识项目23项,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其中2011年,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是241项,1950栋建筑,建筑面积2504万平方米。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近5年,我国绿色建筑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12年绿色建筑项目数和面积均相当于2008年至2011年的总和。仇保兴说:“城镇化要转向新型城镇化,就意味着作为城镇化最基本的细胞——人类的住房必须要更新形式,从传统建筑转向绿色建筑。未来,必须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中。
在今年的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杨榕主任认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接近1000项,绿色建筑总建筑面积突破了1亿。”并表示,目前国内绿色建筑已经走过了试点、示范的阶段,进入了规模化推进的阶段。2013年1月6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
因此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走低碳、绿色的发展之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便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实现四节一环保,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二、 施工企业要加强绿色施工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施工企业要搞好绿色施工,要从以下几法方面着手:
1、施工企业要奠定绿色施工的管理基础
绿色施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绿色施工就必需把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的人员统筹起来。施工企业是绿色施工的主体,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关键和核心。加强绿色施工的宣传和培训、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成立绿色施工管理机构、制订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2、加强绿色施工理念力度
施工企业要加强绿色施工的宣传和培训,引导职工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加强对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技术人员的分类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职工能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增强推行绿色施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尽早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率。
3、制订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和ISO14001 环保认证要求,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和工程特点,系统考虑质量、环境、安全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制订企业绿色施工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企业自身绿色施工管理标准及实施指南。成立企业和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机构,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严格按照企业制度进行管理。
三、绿色施工管理实施的关键
实施管理是对绿色施工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策划、落实和控制,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建筑企业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措施与手段主要有:
1、明确控制要点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过程,明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目标以及现场施工过程控制目标等,强化管理人员对控制目标的理解,将控制目标作为实际管理操作的目标进行管理。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2、实施动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各个阶段绿色施工控制的实测数据,并定期将实测数据与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出现问题时,应分析原因,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制定纠偏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逐步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3、制定专项管理措施
根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制定各阶段绿色施工具体保证措施。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把绿色施工制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各项管理中去。只有参与施工的各方都按绿色施工的要求去做,抓好绿色施工的每个环节,才能不断提高绿色施工的水平。
4、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5
一、规划编制
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市政府及省有关部门抓紧编制新区发展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一)总体规划是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指南,是编制新区其他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总体规划要明确新区的区域范围、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管理体制和政策导向等。
(二)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和低碳发展专项规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明确新区的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要提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框架、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等。低碳发展规划要明确新区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绿色生活等方面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政策创新
省有关部门和市要抓紧开展新区开发建设相关专项政策创新研究,重点推进财税、土地、产业、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科技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创新。
三、相关要求
(一)市要切实担负起新区开发建设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新区开发建设的相关前期工作。同时,要统筹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妥善处理好新区和其他县(区)的关系,推进全市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6
__县是全国生态重点保护县,有“森林王国、绿色天堂”之美誉。近年来,__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立县”理念,突出“养生福地,水上__”主题,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城市园林绿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县林业面积达276135公顷,占总面积的86.72%,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均达84%。目前,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21%,绿地率为38.18%,人均公共绿地10.3平方米;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为40.38%,行政村绿化覆盖率为27.7%。
(一)推进生态养生旅游,提升转型发展竞争力。一是抓好旅游规划。完善全县旅游总规修编,编制养老产业规划。突出抓好__、__、__、____省际风景区及__河文化博览园内部分组团、燕子岛详规编制。二是抓好旅游创特。提升“六个一”景区的管理与营运水平,启动__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创5A景区建设,开展__水电站、__4A景区和大山原始森林公园、燕子湖、滨水公园3A景区创建工作,争创__特色旅游名县和中国长寿之乡。三是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加快__河文化博览园、旅游集散中心、__河滨水公园项目建设,完成__河滨水公园、旅游集散中心主楼及“三通一平”工作。开发盘阳河源头寿源密码景区,推进__乡当里村运乐、拉黑2个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__山__人家、__高检水果采摘及坝区观景台等农家乐建设,创建10家以上星级农家乐。
(二)推进生态特色农业,提升转型发展推动力。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坚持发展“三特三错”特色农业模式,大力培育“三个百万、两个六十万”生态农业产业,巩固“十个一万”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化、品牌化。全年新种植“三特”水果3万亩、毛竹1万亩,发展烤烟4000亩,饲养六画山鸡60万羽,林下养鸡10万羽,新增库区水面养殖面积2.6万平方米,种植名贵中草药2万亩。创建县千亩水果标准园基地,每个乡镇建立一个以上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建设示范点。二是加快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五化”要求,创建以__为核心区,__、__为拓展区和辐射区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实现核心区连片种植3000亩以上、拓展区5000亩以上、辐射区1万亩以上,力争示范区建设通过自治区验收。
(三)推进生态美丽乡村,提升转型发展承载力。一是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完成县城总规、详规和乡镇总规编制,抓好市政、供水、节水、排水、燃气、照明、环卫、绿地系统正式成果报批,编制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完善旧城区市场、学校、医院、停车场、文体活动场所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完成__河左岸沿线房屋立面装饰和两桥之间两岸绿化亮化,规划坡结半岛建设。二是全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启动实施__县扶贫生态移民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按照“容纳3万人,建筑风格体现地方特色”来高起点规划,争取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成集旅游、民族文化、养生为一体的生态移民新城。今年重点实施入城大道和县城__河三桥建设。三是统筹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完善__、三堡、更新集镇风貌改造,抓好__、__、__“名乡名镇”和云榜、拉增、__“名村建设”,实施__集镇改造扩容工程,新建60个屯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强化“两违”综合整治,促使城市容貌整洁有序,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四是深入开展生态乡村活动。重点实施“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依法管理森林资源保护,有效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垦、毁林造林等行为,大力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建设50个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每个乡镇各打造1个以上扶贫整村推进生态美丽村屯示范点和“沿街、沿路、沿河”示范点。优先支持5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屯道路和屯内道路硬化。
(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一是认真开展“清洁水源”创建活动。在县城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全县9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及“清洁水源”示范村饮用水源地等显要位置,打造9个乡镇22个 “清洁水源”标识牌和警示牌,同时开展“清洁水源”保护示范乡镇、村屯评比活动。每月对全县9个乡镇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日常水质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下水所监测的36项指标符合GB/T14848-19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城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时加大饮用水源地的环境执法力度,排查饮用水源地90多个,共取缔了6个位于水源地保护区违法排污口,搬迁2家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排污企业,关闭3家位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畜禽养殖场。二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
环境保护法》为依据,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列为实事工程,同时纳入生态建设重要内容。几年来,全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畜禽存栏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也相继出台了不少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鼓励扶持政策。三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逐年推进。目前已建成日处理量10000吨污水的有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500吨污水的有__镇、__乡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200吨以下污水有__镇的云榜、纳赖、丘英和三堡乡堡上以及__乡运乐等23个乡村。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进度推进__乡政府驻地、__镇__、六百、__镇告里、交打等项目建设力度,力争2016年底竣工投入使用。随着__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环境整治和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正发生着微妙的结构性变化,正处于环境整治压力日益加大,而经济实力尚难以支撑污染治理需要的双重困境之中,已经到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最尖锐和最敏感的时期,并且伴随产业转移,加快大石山区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是生态新型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截止去年,__县城区面积38.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5平方米。主要问题是城乡建设投入机制不活、资金来源单一、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来中心城区城建类项目累计只完成投资3.6亿元,城乡建设项目改造进展缓慢,大部分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二是城乡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日益加剧。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城乡教育、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是产业支撑能力较弱。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工业平台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亩均税收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吸纳劳动力就业和反哺城市建设能力不足;以现代旅游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四是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城乡规划的协同性不够,未能充分发挥规划对项目的控制引导作用,影响项目实施成果品质。城乡建筑业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县外优质建筑企业难以引进。城市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综合执法协调机制不健全,管理“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市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
分析我县生态、区位、人文等优势,以及城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生态型文化旅游城乡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为基、民生为本,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完善城乡功能,发展城乡经济,美化城乡环境,改善城乡民生,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美丽县城。力争到2020年,城镇集聚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屯50个以上,初步建成生态环境良好,城乡特色鲜明,城乡经济繁荣,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在全区欠发达地区相对靠前,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综合分析我县推进生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不足,主要在于环境管理重城轻农,环境监管体系缺位;公共投入城乡不均,污染治理能力缺乏;扶持政策措施不力,污染治理市场化难以推进;技术处理模式不当,污染治理效率低下;生态补偿不够到位,治理动力难以激发。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__县的改革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造福百姓,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__库区移民、异地搬迁农民和大石边远山区群众为重点,加快农民城镇化和城镇文明化进程,坚持规划为人而设计,设施为人而配套,环境为人而美化,把生态新型城镇打造成为吸引人、集聚人、发展人的幸福家园。
(二)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是城市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美丽__”、“改水改厕”、“生态乡村”等活动是建设美丽__的基础性工作,要继续抓好生猪养殖污染和机制炭加工污染整治,推广提升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乡建设运营模式,深入实施“两园一城”、“三县一乡”、“四线一名”、“四百一菌”、“五路一河”、“四新一严”六大工程,提升生态特色农业、生态美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生态特色工业、新型商贸物流、社会民生保障“六个工作”发展水平,让居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彰显出“两园一城”的“诗画”魅力。
(三)以文为魂。文化是城乡发展的灵魂,要充分挖掘文化对城乡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力传承弘扬__文化、__文化、__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彰显人文特色,既要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风貌,又要在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城市“神形兼备”,争创区级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