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社会变迁;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精神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是青少年个体生理、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身心理健康的基础。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个性特征、自信心、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抗挫能力等优秀的心理品质,都是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的。是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断变迁,社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致使每一个家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每一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案例综述

193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小城附近,发现了一对由母狼抚育的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取名卡玛拉;小的约两岁,取名阿玛拉。她们被送进了孤儿院。刚被发现时,她们的行动更像是狼,四肢行走,昼伏夜出,吃东西放在地上用牙撕咬,不会说话,叫起来声音如狼,不穿衣服,不让人给她们洗澡,也不喜欢与人接近。小阿玛拉被收养11个月后死亡,七八岁的卡玛拉智力水平只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长期训练两年后她才能直立,13岁才能独立行走,但在快跑时,还是用四肢,直到17岁时,仍然没有学会说完整的话,当时心理水平只相当于两岁儿童。无独有偶,在我国,六朝古都南京城里也发现了轰动全城的事件,马铃姐弟三人十多年来几乎一直被她们的父亲马超锁在阴暗的家中,其父患有严重的强迫症,怕孩子外出受人欺负,故孩子们只能从中央一条宽一厘米、长五厘米的门缝里看外面的世界。经专家测试表明:19岁的姐姐马铃智力不如5岁的孩童,15岁的妹妹马萍智力不低于3岁孩子,11岁的小弟马勤智力与1岁的婴儿差不多。

二、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化

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可以事自觉和积极主动的,也可以是不自觉和消极被动的;可以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的,也可以是在无意识、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社会化的影响源有很多。比如:文化、家庭的特殊作用、同辈群体、学校、媒体等。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家庭的特殊作用,因为,一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和第一课堂便是家庭,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三、家庭社会化的产物

所谓家庭社会化,便是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和沟通模式。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化和社会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在更大程度上,落后的状况居多。

以某中学学生为例,几年前,该学校还是一个位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拥有较少教学资源的普通中学,在这就读的学生大都是临近村民的孩子,近几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城区改建力度,该区开始大面积拆迁,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尤为迅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一夜暴富者,他们拥有很多的房产,当面对众多的金钱和诱惑时,他们选择的却是挥霍和享乐,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却跌落倒了谷底。他们在金钱中迷失自我,当然,这种迷失也会给正在成长的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中,他们不再关注学习,而是关注拆迁后谁家的房子多,谁家的条件好。攀比、奢侈之风盛行。最可怕的是,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导致的的校园暴力,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却不为所动。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起来,仍然是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尽管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但文化程度仍然偏低,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难以给予孩子最正确的知道,更有甚者,会在孩子原本善良、美好的生活中徒添丑陋。

并且,在家庭社会化过程中, 同步而生的还有亚社会认同,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亚社会可以是自己居住的社区,也可以是学校、工作单位等机构。在一个亚社会环境中,既存在与大社会相一致的社会化机制,同时也可能具有与大社会不同甚至相悖的要求、规范、价值倾向和强化手段。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常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当亚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或期望与大社会相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又被青少年所意识时,他们就会产生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压力。青少年处于自我价值系统形成阶段,通常难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压力,因而青少年阶段更容易出现内心的重重矛盾。这种矛盾除身心发育自身的不平衡的作用外,外部社会的要求与其直接的群体环境不相一致也是重要原因。

四、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殊作用

“家庭是孩子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北京”(罗森堡、特纳,1992)。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职业背景、婚姻质量、子女人数等都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帕克(Pake,1999)认为,父母―儿童关系或父母的育儿风格仅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第一条途径,父母作为一个指导者、教育者或顾问的角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第二条途径。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与罗林斯发表了他们用元分析方法进行的有关亲子角色相互作用的研究报告。这一报告对亲子相互作用领域从1960―1974年的235篇重要实证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家庭中以父母为主导的亲子相互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要想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是青少年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从其生活的最贴近处―父母做起。在经济不断繁荣发展的今天,不仅要在物质上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要在精神和文化知识上努力前进,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杰.用精神哺育孩子成长――读陈模的长篇小说《花》[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

[2]王德忠;浅谈家长对孩子心理因素的影响及培养[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体育参与行为;心理健康;职业群体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60-03

众多周知,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是构成健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常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较为关心,自我保健意识也较强,同时社会的保健、医疗体系也较为健全。因此,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保健、预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基本能够得到保障;但在心理健康方面却存在着保健意识薄弱、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检测诊断、心理疾病的预防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相对滞后等明显缺陷。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特定背景下,对社会的主要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的科学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对策有着较高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针对社会不同职业群体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现状调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对策研究领域相对不足。在干预对策方面除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治疗等措施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更行之有效、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探讨一种调节效果好,效果更持久、无副作用、更容易被接受的心理健康改善和提高的方法就显得很有价值。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的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职业群体的划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结合调查对象的职业性质的相似性,将职业群体分为四类①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包括教师)(以下简称管理人员);②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医生等);③商业、服务业人员;④企业工人和公司员工等。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的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实用心理测验等相关专著和书籍以及文献为本文的选题、调查问卷的修订以及调查结果的论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通过对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体育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对本课题研究的方案、调查内容等进行了专家咨询的调查,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一手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科学的参考。

1.2.3 问卷调查法 体育参与行为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问卷经过专家访谈和专家问卷调查对问卷的结构和内容效度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和修订,并采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心理健康的测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共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1232份,有效问卷1051份。

1.2.4数据统计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录入有效问卷的原始数据,采用平均值、百分比、独立样本t检验等指标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分析 体育参与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参与行为涵盖面较大,不仅包括直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也包括到比赛现场观赏体育赛事或通过各种媒体观看比赛,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等行为。本研究将体育参与行为定义为狭义的体育参与行为,即直接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身体负荷和持续一定的运动时间。重点考察体育参与行为对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结合调查对象的职业性质的相似性,将职业群体分为四类①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包括大学中小学教师;②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医生等;③商业、服务业人员;④企业工人和公司职工等,主要包含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群体。(以下简称企业工人)。

由于本次调查对象涉及范围较广,而且发放的问卷包括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两个内容,在上述两类问卷的有效性判别时,必须考虑两种问卷同时有效的情况下在作为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因此,在不同性别及不同职业的样本数量存在一定的不齐。

体育参与程度的界定标准在参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为经常参加:每周1次以上;偶尔参加:不定期的每月1次以上;从不参加:每月低于1次。调查对象的体育参与行为情况见表1。

表1是将调查对象按照四大职业类别和不同性别初步统计出各群体的体育参与的程度情况。为更清楚了解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在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方面的差异,按照职业和性别分别进行了细化分析见表2和表3。

2.1.1 不同职业类别的体育参与程度分析

由表2 可以看出4种职业类别间在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上并无明显差异。一个较为集中的趋势就是在4种职业群体中都表现为体育行为的偶尔参加比例明显高于经常参加。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影响不同职业群体在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可利用的业余时间,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等等。本研究所调查的结果表明4种职业群体都有近30%的经常参加比例,但也存在着近70%偶尔参加群体。偶尔参加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同时也可以看到较为积极的一面,就是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在4%-8%,这一结果显示出社会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锻炼和参与意识有所提高。

2.1.2不同性别群体的体育参与程度分析

为考察不同性别间在参加体育锻炼方面的差异,将1051名被调查者分成男女两个组别,分别考察其体育锻炼的不同参与程度组间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对男女两组别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在经常参加偶尔参加及不参加三个组别上男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2.2 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为考察本研究所调查的不同职业群体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将不同职业群体作为一个整体与全国成人心理健康的常模的各维度的指标相比较分析,两者各维度的 t检验结果见表3。

在SCL-90的总均分分面,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症状自评的总均分虽然高于全国常模平均值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研究所调查的不同从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的平均水平接近,但在躯体化和偏执两个维度上,本次调查的职业群体的均值均高于常模,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躯体化均值高于常模显示出本调查所包含的管理、商业人员及企业员工存在着躯体上的不适感略强。同样, 偏执均分高也表明本调查的职业群体存在着思维易走极端、较易出现猜疑和敌对情绪。上述症状也应引起注意。

2.3 不同职业群体体育参与行为对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在体育参与行为分析过程中,除了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分析外,对身心影响较大的是体育参与的频度。即经常参加且有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时间通常坚持几年或更长时间。与之相对应的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是指没有形成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不定期的偶尔参与行为。有研究显示一次性参与的体育锻炼也会有即刻的心理改善效益,但这些即刻效益能否对包含感知、情绪、认知、自我等多种因素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综合状态产生足够的影响仍需考证。为考察不同的体育锻炼参与程度对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将调查问卷中的“经常参加、偶尔参加、不参加”三个选项群体进行的统计分析。其中不参加的人数较少与另外两个选项的样本数量相差较大,本研究将不做分析。对经常参加与偶尔参加组的SCL-90的总均分以躯体化、强迫症等9个因子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见表4.

统计结果表明,两组总均分虽然偶尔参加组高于经常参加组但并无显著性差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偶尔参与体育锻炼在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人际关系和焦虑两个维度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经常参加组的两项均值都低于偶尔参加组。表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对缓解人际关系和改善焦虑情绪具有明显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本次调查的四类职业群体普遍存在着缺乏稳定的、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参与习惯,大部分人员处于偶尔参与程度,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为社会主流职业群体广泛参与体育锻炼创造有利条件。

3.1.2 本次调查的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的平均水平相近,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躯体化和偏执两个维度上,既躯体上的不适感略强、具有思维易走极端、较易出现猜疑和敌对情绪等症状。

3.1.3 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也就是具有相对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沟通,缓解焦虑等负面情绪。

3.2 建议

3.2.1 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很多,体育锻炼作为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手段,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锻炼行为作保障。

3.2.1 对不同职业群体体育参与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内在关系研究还应细化到体育锻炼的负荷、参与项目等方面。同时,心理健康干预效果领域的研究如采用纵向的跟踪测试研究会取得更直接的量化数据,对研究的深入会更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98-108

[2] 兰自力.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0):12.

[3] 吕中凡,于洪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体育锻炼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2.6.

[4] 徐光兴.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112-117.

[5] 杨剑,季浏.不同锻炼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34-36.

[6] 张海. 健身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徐州教育学.2006,3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公民 心理健康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发展过程中,营造一个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加强对公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然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公民心理和谐方面具体的制度和措施收效并不十分理想。一些骇人听闻的个人社会事件和群体社会事件也表明,存在着一部分公民心理不健康、心理扭曲、心理变态的事实和大众社会心理失衡的现状。在这N现状下,有必要深入研究和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含义,有必要强调和谐社会构建中人的内在和谐、公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提升到国家层面和政府公共管理领域,在国家体制、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具体的改革来实现公民内在和谐。

公民心理健康如此重要的背后原因

正确的心理(Mind)概念长期被模糊、错误的心理概念所掩盖,认为心理只是感觉,或者与思想混同。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被认为只要不是“疯子”就是心理健康。事实并非如此。

心理不是神所赋予的灵魂,也不是价值判断下的人的品行,而是一种与物质相关、又不同于物质的客观存在。经过众多研究的证实和修正,心理健康在心理学界被确定为人基于大脑为核心的生物机能正常、内在感知和谐、外在社会功能正常发挥、潜能不断实现的整体状态。因此,心理健康指向的是人的和谐,人内在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因此,人的心理健康一开始就是一个社会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问题。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对公民心理健康缘何如此重要的最好回答。 “公民要达到心理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公民和社会的关系、公民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公民与自身的关系”。忽略自然因素,心理健康是基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交互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是一个整体,在同一个系统内,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受人的心理影响。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段,良性社会塑造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形成良性社会;不良的社会塑造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形成不良社会。所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社会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是否有利于人心理健康地发展。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以人为本,不是为了社会和谐而和谐,根本上是为了人的和谐而构建和谐社会。人的和谐的核心就是人的心理和谐,而心理和谐的基础就是心理健康。一个普遍个人心理不健康的社会是不可能成为和谐社会的,以人的和谐为初衷和最终指向的心理健康,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须因素,因此,公民心理健康(Civil Mental Health)是物质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的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基础。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政府为实现公民的权益而存在,就必须实现公民内在的权益,为公民心理健康负责,实现公民心理健康,保障公民心理和谐。

实现公民心理健康需要从人性、文化、制度三方面入手

在政府培养和保障公民心理健康的操作层面,公民心理健康会还原成一个个具体的人的内心状态,如何保障个体心理健康成为难题。而真正的困惑是,怎样在一个还不够完全和谐的社会,在存在着一些心理不健康公民的事实环境中,实现人的和谐?在人类发展的某个阶段,人性、文化和制度三者总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影响着人在社会中的和谐程度。那么,在操作层面实现公民心理健康就需要从这三方面同时入手。

从公民心理健康角度来看社会体制,和谐社会体制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以人的内在为本。保证体制不伤害公民心理健康、不妨碍公民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体制尊重和保护人的基本权利,保护人的自由,保障人的平等,尤其是要保护人的私人空间及财产受到尊重和不被侵犯,更不能借着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为由,侵犯个体的私人空间。体制必须有效预防、制止和制裁将自己的心理健康建立在他人心理健康被伤害的基础上。让人生活在一个相对规律、稳定、安全的环境中,发展自我,有正当有效手段保护自己权益和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渠道和手段,对无效体制具有参与监督和表达异议的渠道。

从公民心理健康看文化改变,就必须意识到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很多方面,只是换了一些新的外在形式而已,就必须意识到国际文化通过现代科技已经势不可挡地和国内文化逐步融合的趋势。构建和谐体制和人性的同时,要利用现代社会强大的多媒体网络,在尊重人性和谐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网络空间,制作和传播满足人心理健康需要的、多元化的、具有真、善、美的各种形式文化艺术作品,包容具有异议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从而协助体制和人性的改变。和谐的社会文化,要真,除了不虚假,还要是多元和多样的,还需要有包容;要善,除了呈现善,还要让人们看到恶,思考恶;要美,除了尊重事实,也要尊重艺术自有的规律。这样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才能孕育真正和谐的人和社会。

从公民的心理健康角度来看人性进化,就必须意识到人性的恶和人性的善,更要意识到人性可以改变的事实。在和谐体制构建的同时,要着手改变人性。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综合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病态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改变这些病态社会心理,就要进化人性,就要彻底改变教育现状,清醒认识到教育伤害的普遍存在。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部分中伤害人性和谐发展、破坏公民心理健康的制度彻底改革,对公民个人和谐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的教育方法予以彻底革除,将父母、教师和组织给受教育者造成的教育伤害予以立法规范来避免。这样,至少保证在逐步减少教育伤害的基础上,尽量增加通过教育培养更多心理健康公民的数量。之后,再用更好的教育制度、方法和教育者来逐步实现能够普遍培养和谐的人的教育。

在教育顶层设计中将实现人的心理健康设定为基础性教育目标

在现阶段,构建健康和谐的教育体系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先操作环节。应当在教育顶层设计中将实现人心理健康设定为优先于知识、技能教育的基础性教育目标。从健康和谐的教育理论层面来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发展,是要让人首先有能力为自己服务,为自己能够健康和谐服务。一个不为自己负责、没有能力为自己负责的公民,不可能为社会和他人负责。

同时,发挥医疗、社区和民政部门的作用,要求每一个要养育和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必须参与心理健康培训、咨询和建议,参与儿童教育培训,以保证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心理健康和谐的儿童。这一点比学校教育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只有心理健康和谐的父母,让儿童处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才能培养健康和谐的人。这些和谐健康的人以后又会组建健康和谐的家庭,保证了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健康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会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生态体系。能够对人进行终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培育和维护,就会让社会具备自我维护和谐的机能。这样个人和社会同步具有自发动态和谐生长性的和谐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宏伟的社会构建需要从细微处入手,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将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公民心理健康、心理和谐,达到幸福生活,需要全体公民满怀信心,长期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 现状 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96-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在物质文明取得丰硕成果时,精神文明建设却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由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突发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他们容易走极端,不仅伤害自己,也祸及他人,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的良性发展,是指个体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心理机能正常发挥调节作用,能及时地调整心情,使自己处于平和积极的心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下,随着外来思想的侵蚀,我国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使一些学生上学不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攀比,很多学生养成崇洋、爱名牌、爱金钱、爱享受的心理。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他们为掌上明珠,不让他们做任何家务,养成他们依赖他人的心理,在生活与学习中也不积极主动,在与同学、朋友的相处中以自我利益为重。若他人与自己发生争执,则会视对方为敌人。当代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懂得感恩与宽容,环境使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助长了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忽视了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1]。面对这样的现状,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只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理性地看待问题,能友好地与他人相处,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国家的和谐与发展,但是在当前一些学生由于心理问题,给他人与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一)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果

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尤其是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经过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都懂得遵守国家的法规,遵守学校的校规,他们能积极学习,与同学友好相处,孝敬家长,尊敬老师。随着学校开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越来越多的学生能意识到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更懂得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大多数学生具有正义感,在遇到危险事件时敢于见义勇为,他们反对欺骗,他们坚守诚信。在爱心捐献与公益活动中,很大学生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懂得感恩与回报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我国学生的整体思想是积极的,向上的。

(二)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杀人事件频发

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都是健康的,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导致杀人事件频发。2010年3月某大学生曾世杰只因被同学嫌丑,在学校用刀将一名女生杀死,同时刺伤了两名男生。2010年6月,泉州南安省新镇新厅村小学生黄某泉的同学为了不还欠他的50元钱,将其骗到扶岭水库,残忍地将其杀害。2010年10月16日,两名正在玩轮滑的河北工商学院大一新生被河北大学学生所开汽车撞倒,这名大学生没有任何歉意,大声地说“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两名女生产生厌世情绪,相约到酒店自杀,杀人女生被判无期徒刑。2011赴日留学5年的23岁青年汪某,只因母亲不给钱花,对母亲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2012年23岁的广州某在校学生因不满父亲不关心家事,举起菜刀,连砍20多刀,将自己的亲生父亲活生生地砍死。2012年4月10日,读小学六年级少女因不满同班同学比自己长得漂亮,邀请周某到家中玩耍将其肢解杀害[2]。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人担忧。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大学生,他们或是因为别人的言论对自己不利,或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自己不爱听,或是为了一点私利,就将同学残忍杀死。甚至个别学生因不满意母亲或父亲的行为将他们乱刀砍死。这一个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例,无不折射我国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我国学生的道德教育急需加强。

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对策

(一)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

为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教育,使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学校、社会与家庭要联合起来,共同教育。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家长要积极地通过自身的行为与心态,引导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养成宽容、积极、感恩的心理。学校要通过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意识到健康心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校园文化,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提升他们的抗压抗挫能力。社会的新闻媒体要通过舆论引导,通过对负面事件的批判,通过对正面人物的宣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二)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与能力

当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信心、独立性、抗挫力等能力,他们就能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更好地面对各种竞争与挑战。正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富于合作精神,心理健康的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更会取舍他人的批评和社会的压力[3]。因此在对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分析,折射出我国教育中心理教育的不足,针对这种现状,本文认为只有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与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史琳娜 张景焕.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03)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主要以就业压力太大相关。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院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难是诱发心理健康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毕业的临近,大学生对就业的担忧不断加强。虽然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对社会实践经验相对欠缺,满腔的热血和希望被无情的现实击碎,导致其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心理处于失衡状态。高职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消极等心理问题,很容易出现就业心理健康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问题,体现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二、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

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业压力是主因。学校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善,社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态度不同,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的差距等,都会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

1.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对就业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广,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社会实践的经历不足,学习的知识与社会现实有脱离,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不同待遇,工作难找和工作不理想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出现。

2.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就业心理的影响

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是就业人数过多。市场经济的变革,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学校包分配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少数学生没有及时地转变就业观念,以自我为中心,不重视企业的需求,找不到就业的方向。高职学生在这些社会现实面前,就业心理会受到影响。

3.社会认知评价对就业心理的影响

用人单位还存在重学历、性别歧视等情况。当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遇到不公平待遇,遇到从来没经历过的挫折,一时间无法调整好心态,就会对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4.个人因素

有的学生由于社会工作经验的缺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有时又得不到家长、外界的支持,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比较迷茫,导致了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部分高职毕业生对现实没有足够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解能力差,适应不了从来没有面对过的现实。遇到困难就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丧失了信心,导致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对策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的重要课题,需要院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从而形成增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渠道途径和格局。

1.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讲座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经常举办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大学的心理健康疾病预防工作。

2.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

院校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一切问题,培B适应社会的能力,预防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3.建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建设完整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及时预防和治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为学生做心理疏导,不定期地进行心理知识讲座,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治疗、自我调节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4.高职院校应严格执行实习计划,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只有把握好社会实践的过程,才能做好学校和社会的过渡,为学生迈入社会保驾护航,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避免其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总之,高职院校要做好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让大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缓解当前就业难的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范文6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教育 困境与对策

论文摘要:员工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但多数职业学校仍然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分析“富士康跳楼事件”入手,对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2010年5月26日,富士康发生第12跳,随后5月27日发生第13跳,10死3重伤。据网上称后面还有17、18跳,真实与否,笔者在这里不做讨论。综合观察这些跳楼的员工,发现他们非常年轻,这就让人生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年龄大的没有跳楼,难道他们就不存在工作压力和情感困扰吗?当然不是,为了在极为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保持优势,在富士康工作的任何员工都会有强大的心理压力。只不过是老员工能够适应这种环境并且能够将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或者有将压力排泄出去的渠道。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年轻的员工不能承受或自我调解心理压力呢?

富士康发生的悲剧清晰地折射出了目前职业教育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重技能知识培训,但却缺少有效的心理引导,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需要自己去调整心态,但他们又因为没有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往往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因此悲剧最终出现。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尝试着对目前职业教育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破解困境的路径。

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困境

2000年以来,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部分职业院校不顾自身条件限制,盲目仿效高校发展模式,中职的热衷于申报升格成高职,高职的要向普通本科院校转型。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发展体制、基础建设、办学能力、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模式的制约,职校本身与职业教育发展间的不协调、不适应等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发挥作用不大。主要表现在:

1.学校体制因循守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多

很多职校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从以前的普通大中专、中学转化而来的,在学校体制、课程构建、教学方式上大多沿袭了过去普通教育的做法,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专业教学注重的多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性知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多,未能在学生进入社会前进行相应的角色转变教育(心态转变),不能按照社会的变化来及时变革教学内容。

2.专业设置缺乏职业特色,不能与时俱进

很多职业院校设置专业无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无视学校本身条件,无视学校本身条件或完全根据学校教师能教什么就开设什么课程,扎堆式发展,导致一些专业像计算机技术、文秘等专业设置过多过滥,而对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设置多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缺乏应有的情商,思想停留在学生时代,在工作竞争中处于劣势。

3.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抗挫折能力、情商、逆商均较为低下,在社会竞争中容易边缘化或者走极端;同时学生易将对社会不满的矛头转向学校,新闻报道中就常出现多起学校流血事件。

4.心理健康教育不规范,课程开设流于形式

在职业院校,许多教师的感觉是,心理健康教育如同“塑料花瓶”一般,让人觉得“好看不中用”,说起来相当重要,做起来排在次要,忙起来根本不要,只是在特别需要时才被搬出来作为“装饰与摆设”,或是作为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墙面砖”,或是在申报与论证课题、制定发展计划时才被一些研究者想起。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还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不到位,基础理论相对薄弱,理论创新能力不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力度不够大,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够多,科研体制、服务和发展机制没有真正建立、缺乏专业教师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众多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瓶颈。

二、破解困境的对策

随着80、90后员工逐步替代60、70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法国哲学家勒内·吉拉尔在《替罪羊》一书中认为,一旦社会出现危机,团体为了平息这个混乱的危机,必须在集体屠杀中启动牺牲机制,杀害或象征性地杀害一个或一群替罪羊,以挽救整个社会,以少数人的牺牲或死亡,缓和团体的矛盾,换来社会的安宁。富士康悲剧预示了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关注内容,将成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笔者从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逐步改变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

1.改变办学模式,引进专业化心理咨询培训结构,优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与技能教育并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健全自己的人格,通过自助、互助、他助克服自己的心理偏差,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和得到的家庭、社会教育不一样,导致学生每时每刻会遇到不同的心理问题,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偏差程度也不一,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也不一,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从而更好地进行技能知识的学习,二者相辅相成。学校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消除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感、挫折感、焦虑感、自卑感、冲动感、自责感、孤独感及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普及心理知识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帮助职校生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方法,促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达到自我心理调节之目的。在职业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注重心理知识的普及,又要讲究实际操作,增加心理训练活动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如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人际交往等心理训练活动,优化职校生心理素质,开发职校生心智潜能,增进职校生心理健康,促使他们全面自由地发展。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心理测量软件,如艾森克人格测量软件、卡特尔16PF人格测量问卷等对学生人格培养进行引导,增加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机制,是校内、校外、教师、学生的有效互动,既可以使学生学到有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具备在社会竞争中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进行,如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利用班主任工作、学校、班级或团体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

4.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素质

心理素质良好的师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我国,职业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相关水平堪忧,这方面的教师大都是由相关人员兼任,基本属于半路出家,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相当缺乏。因此,加强对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尤为迫切,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5.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合力

学生是社会的公民、家庭的成员、学校的一分子,他们的成长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有赖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这些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受不到重视,遭到的批评、冷眼颇多,表扬却少得可怜,导致他们普遍的心理特点是自卑、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感到无望,学校应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同时鼓励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轨道迈进。其实,家庭、社会的影响同学校教育的影响相比,往往是“先入为主”的,所以学校通过同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可以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把学校教育的影响同社会、家庭影响的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教育均要保持一致和统一,这就避免了学生的不知所措、犹豫和徘徊,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人本主义有一个基本假设:每一个正常的人都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职校生更是如此,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期待和热爱而产生的影响具有激励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就显得尤其重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面对现实,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

参考文献

[1] 王希永.职校生心理发展与健康[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