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范文2

随着世界农业出现的增长减慢和资源破坏,早在 20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们便开始寻找有利于促进农业继续发展的模式。自美国率先提出“持续农业”之后,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概念和战略日益明晰起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枣庄市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掠夺性生产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污染严重、水源不足等。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与保护资源,已成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枣庄市农业的客观要求

(一)人口增长与土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生产负荷越来越重。 统计资料表明,枣庄市 1982~2001年,人口由272万人增长到360万人,年均增长4.4万人,连续多年人口密谋居全国第一位。1949~2001年,人均耕地面积由2.66亩下降到0.76亩,已超过了联合国提出的人均警戒线(0.8亩)。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土地生产负荷日益加重,土地产出将会处于掠夺式经营状态。

(二)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 枣庄市自然灾害种类主要包括:旱灾、涝灾、冰雹、冻灾、干热风、龙卷风等。由于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等自然现象的影响,近几年来,枣庄市降水锐减,降水量平均为 400多毫米,旱灾频频发生。目前枣庄市的水利工程,有40%左右为70~80年代兴建的应急工程,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并削弱了减灾抗灾能力。

(三)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程度有增无减。 枣庄市经过长期的煤炭、石膏开采,不少地方成了大面积的塌陷地、塌陷坑。尽管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目前已达到 22%,但水土流失的情况依然很严重,再加上采石、开矿、挖沙、砍伐等,每年又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农业的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三废”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从各项指标来看,枣庄市在全省属于高污染区,特别是水源污染,对农业灌溉、养殖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农业自身污染。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造成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污染等。

二、枣庄市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原则

(一)资源科学利用与保护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运用法律手段和行为保护资源,实现对永恒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非再生资源节约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协调发展原则。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出发,对资源、人口、环境、社会事业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防止顾此失彼,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因地制宜的原则。 枣庄市各地地理地貌不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有高低。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立足区域区位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枣庄市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措施

(一)要制订科学的规划。 制订科学的规划要树立全局的观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打破狭隘的行政界限,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是对各类资源的科学利用。特别在水的开发利用上,更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上游下游界限,实现综合利用。

(二)广泛采用科学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人均占有量更为贫乏。在这种情况下靠消耗资源,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内涵控潜的路子,才是科学明智的选择。农业技术包括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质量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各种优良农作物、苗木、畜禽、水产等新品种,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依靠科技推动农业生态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开拓与竞争能力,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质量并重型的战略转变。

(三)实施各项工程建设。 一是植树造林工程建设。结合封山育林,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大力推行生畜圈舍饲养,增加农业收入。同时要加强平原林网和绿色林带建设,力争“十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30%左右。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范文3

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并开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体现,尽管全球对绿色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仍有一定的分歧,但是不妨碍绿色农业的迅猛发展。通过查阅图书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利用网络进行搜索,笔者发现关于农业绿色转型方面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就目前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外对于农业绿色转型对于农民增收的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绿色转型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农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外研究主要从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可持续农业展开,可以追溯到1908年美国土壤物理学家F.H.King出版的《四千年农业》和1940年英国植物病理学家S.A.Howard在其编著的《农业对典》中提出的“有机农业”的思想。Andrew Jamison(2001)在《绿色知识成型:环境政治和文化演化》这本书中,作者作为一个同时是学术和环境的活动家,为他的同道的环保人士们和其他的感兴趣的同行者们提供了他认为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道路上的“有进步的报告”。Peter Wallshall(2002)在《绿色转型的精神》一文中,作者从历史的高度来看环境保护主义者在对环境保护所做的贡献以及对绿色概念的传播所起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学术界对于农业绿色转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严立冬(2003)提出的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并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发展绿色农业是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制定更优势的价格,为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

农业绿色转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农业绿色转型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充分应用绿色科技水平,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加入“绿色”的成分,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大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业增长模式。

二、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

国外对农民增收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不多,因此这部分不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而是研究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于农民收入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集中于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两个方面。

在影响农民收入因素的研究当中,胡鞍钢(2002)认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不仅导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而且也导致城乡居民公共服务水平过于悬殊。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存在造成了中国社发展的极不平衡,也产生闻不公平的原因。吴敬琏(2002)认为农村人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占有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因而土地报酬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生产率提高缓慢而成本却迅速增高这种基本态势不改变,其他措施很难收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成效。

在提高农民收入对策方面,林毅夫(2003)认为应通过增加财政对农业投入来促进收入增长,目前不应该对农业进行直接补贴,而应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就是用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为中心开展新农村建设运动,既可以启动农村广大的存量消费需求,又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现代化。陈锡文(2003)认为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现代农业,也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推进中国的城镇化,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

综合上述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于这一问题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目前都是从外部性的角度来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没有从农民这个职业本身所具有的内部性进行相应的研究,没有建立起具有长效机制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当前所面临的收入问题进行探讨,缺乏可持续性。

三、农业绿色转型对于农民增收的相关性的研究

在农业绿色转型对农民收入的研究方面,国外的学者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命题,而国内的专家则主要从某个具体的城市着手来研究相关的问题:

Andrew Jamison(2001)在《绿色知识成型:环境政治和文化演化》这本书中,作者作为一个同时是学术和环境的活动家,为他的同道的环保人士们和其他的感兴趣的同行者们提供了他认为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道路上的“有进步的报告”。陈静、陈宁(2012)认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许多问题缘起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自然资本消耗的冲突,因此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是绿色转型。然而,目前对城市绿色转型评价分析还缺乏较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孙钰(2012)认为当前阶段,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十分突出,污染减排与环境治理的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污染减排目标以及解决好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必须加速推进绿色转型。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路径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既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生产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总而言之,只有站在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1精确农业

精确农业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农业学者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概念,精确农业自提出之后,便迅速得到关注与重视,目前各发达国家已经对精确农业进行了具体的实施[2]。精确农业是一种相对于牺牲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但产出较低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而提出的新型农业,其综合利用一系列现代化高新技术手段,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变率处理设备等,通过获取影响作物生长的所有环境因素与农田区域作物产量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作物产量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按需进行定位调控,因此精确农业也被成为处方农业。

2.2三色农业

三色农业中的“三色”指的是“白”“绿”“蓝”,也就是白色农业、绿色农业以及蓝色农业。首先,白色农业是一种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微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工业型新农业,其实质在于实现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白色农业主要有高科技生物工程中的“酶工程”以及“发酵工程”[3]。其次,绿色农业指的是以土水光气为基础的、传统意义上的绿色植物种植业以及依赖种植业生存的传统畜牧养殖业。最后,蓝色农业指的是水域农业,其主要内容便是开发与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旨在实现从开发利用陆地生物资源到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转变。

2.3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指的是,合理利用农业自身所具有的生态平衡系统、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取得的成果,并对区域资源优势进行充分、有效的运用,切实遵循循环再生理念以及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合理运用,对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的生产进行合理调控,最终实现农业优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构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推动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2.4集约型农业

集约型农业是我国的研究学者所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集约型农业与我国实际国情充分结合,适用于资源匮乏、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集约型农业的目标在于,首先,实现土地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的持续提高以及农产品自给率的持续提高;其次,实现农业从业人员经济收入的持续提高以及农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再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基础进行进一步完善;然后,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知识水平,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改进与优化;最后,实现农业政策环境的优化调整,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并确保该体系的顺利运行。

结束语

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当今时代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申俊玲.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02):32-33.

[2]施自海.县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459.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农林结合;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

从我国的经济建设来看,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传统经营模式中存在诸多的缺陷,这就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新时代来临之后,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出路,其中农林结合作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能够实现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所以,在现阶段必须加深对农林结合这种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出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可操作性强的农林结合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

1农林结合经营模式概述

从我国的农业发展史来看,其起源于森林,自古以来就存在农林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延续至今。从现阶段的农林结合经营模式来看,农林结合属于一种植方式,其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时间序列、空间配置,通过合理的结构搭配,将不同的树种与农作物种植到一起。从经营的目的来看,农林结合主要有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这三种经营类型。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持续性,二是经济持续性,三是生态可持续性。从生产持续性的角度来看,其是要求农业生产能够满足人类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实现稳定的社会供给;从经济持续性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通过农林结合改善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从生态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突出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开发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这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采取农林结合的经营模式,则可以实现三个持续性的协调统一,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1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国情需要

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依旧面临着重重问题,必须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这些问题与矛盾才能够迎刃而解。首先,随着人口的增长,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可以消化剩余劳动力。我国一直以来就是人口大国,尤其是总人口还处于增长的趋势,随着人口数量的整张,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呈现增加的趋势,这就导致自然资源逐渐地减少,唯有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够有效地解决资源短缺与人口增加存在的矛盾。农林结合经营模式属于一种科学的种植方式,可以实现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此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之下,便可以实现对农业的综合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用人力资本来代替自然资本,这对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发展可持续农业可以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利用。由于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确实非常的低,尤其是农业自然资源十分地短缺。所以,我国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则是势在必行的。最后,发展可持续把农业对于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我国的山多地少,环境又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唯有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2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由于人们居然在同一个地球上,所以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责任,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必然惠及全人类,所以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则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从环境污染来看,其对全球都有危害,所以实现环境保护必然离不开国际合作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尤其是加入世贸后,我国的农业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所以若想提升我国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则需要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深化农业改革,加深对农林结合构建可持续经营模式的研究,以此来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农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3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现状

从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传统经营模式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化工业模式,二是粗放型模式。从化工业经营模式来看,其是建立在农业化学与工业机械的基础上,使用机械与化肥农业进行生产,然而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的严重。从粗放型农业经营模式来看,其主要是通过人力耕作,掠夺式开发利用与劳动力需求量大则是其最明显的特点,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另外,由于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主要是利用围湖造田、开垦山林等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同时还透支了自然资源,引起多种资源短缺的危机,这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实现农林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已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4农林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的策略

4.1实现农业发展经营模式的变革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林结合经营模式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农业发展经营模式的变革,所以这就需要人们转变土地理念观念,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的构建。首先,转变传统土地利用观念,才能够实现单一的土地利用方式向综合经营模式转变,实现单一的生产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次,通过农林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推动了农业深层次变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与土地、就业之间的矛盾,推动农村与农业的稳定发展;最后,实现农林结合,也是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既可以推动农业的发展,还能够提升农民的生产经营素质。

4.2了解农林结合经营模式的结构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林结合这种农业经营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农林结合的角度来看,其是通过人工复合形成的群落,主要分为空间排列结构和时间顺序结构,具有物种多样、结构复杂的特点,同时也是依据物种成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实现对农林结合结构形式的划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首先,从空间排列结构分析来看,其是通过对农林结合的空间分布进行设计,对物种进行合理的搭配。而这个任务是通过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来实现的,前者是指生物地平面布局,后者是指物种层次性。其次,从时间顺序结构来看,其依据的是季节变化和不同物种生长阶段的变化,所以该种经营结构受气候与物种生产特点的影响比较大。

4.3掌握农林结合的物种组合原则

在农林结合经营模式中,唯有掌握物种组合设计原则,才能够对物种进行合理的组合设计,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生物物种的影响因素来看,生态幅度、抗逆能力对其影响非常大,因此在物种组合设计的过程中则需要遵守因地制宜原则。在农作物种类的选择来看,则需要选择适应性强、耐阴性高的农作物品种,尽可能选择短杆直立的农作物类型。从树种的选择来看,需要选择树冠窄、干通直、树叶稀疏、同级落叶、春季放叶晚、根系分布深、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树种。而对于种群的组合,则需要尽量将慢生与速生、深根与浅根、喜光和耐阴、有根瘤和与根瘤的树种与农作物组合到一起,实现树种与农作物种类的互利共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4.4农林结合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首先,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农林结合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年多收,同单一的农作物种植相比,在数量与品种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在造林初期种植农作物,对林地空间、气候、土壤等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则可以获得近期效益。同时,在林地耕种农作物还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升了苗木的成活率。其次,在生态效益方面,尤其是农林结合可以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改善农田小气候。例如,杉木与玉米的间作,整个农田的湿度提升了3.5%。同时,实现农林结合经营,可以降低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十分的有利。最后,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农林结合经营模式,可以实现多种产品输出,有效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充分地利用,既能够带来短期收入,还能够增加长期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范文6

1.生态农业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与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与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考,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意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讨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联动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