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拥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拥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范文1
一、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意识
每一个公民对自己的国家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基础上还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少有人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成一个正式的内容和目标来对待。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教师就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是建立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时事,并且学会将时事政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奠定良好的教师基础。
例如,在党的十中有代表提出了涉及“环保”“生态”等问题的议案,教师就可以在网上找出相关的一些素材,并且将这些素材融入“感受社会的变化”“亲近社会”等教学内容之中。
通过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改进可以很好地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
多媒体设备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有力的教学助手。多媒体设备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备声像合一的功能,而这一功能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学习《一切为了国家的荣誉》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借助视频播放来激发出学生的荣辱感,进而激发出学生捍卫祖国荣誉的责任心。所以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播放《》《南京!南京!》等经典的影片给学生观看。在影片的观看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并被电影中的故事人物和那种强烈的情绪感染。
观看完视频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对这份荣辱感有更深的认识,对这个国家产生更加丰满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将随之建立。
教师问:刚才我们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大家看完之后有些什么感受?
学生还沉浸在刚才的影片中,教室内静悄悄的。
教师说:那等会大家想说了再站起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生1:以前在历史书上了解过这个事件,但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并没有太大的体会。
学生2:对,以前那些民众抗日的激情只是书面上冰冷的文字,但是这一次我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那种保卫家园、保卫祖国的慷慨激昂的情绪。
学生3:非常感谢这部影片让我明白了内心涌动的爱国心是这种激动的情绪,知耻才能更好地为明天奋斗。我为那些抗日的民众而骄傲,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我会努力地读好书,成为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这样一个观看影片、观后讨论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虽然有些内容并不与课本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爱国热情被点燃,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肩上有一份沉甸甸的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成功的教学活动。
三、参与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还应该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之中让学生明白自身的责任,从而更好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教师可以在周末或者是假期让学生多到敬老院去做志愿者,多接触一些弱势群体,让学生在接触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和认识到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一员,自己的力量虽然渺小,但是对这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然可以增强。
四、小结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但是一个人才不仅仅是获得高的分数,也不仅仅是拥有良好的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还应该包括良好的道德感、责任感。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肩负着这一重任,笔者相信只要做好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将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张学存.与时俱进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拥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社会责任感;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058-02
任何事物、职业,都有其共性和个性的特点,播音员与主持人也不例外。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即:在社会生活中,是构成社会群体的普通一员;另外,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播音员与主持人的定义就是:“播音员和主持人是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媒介群体意识,用有声语言、形态能动的操作和把握着节目的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1]”
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为什么说播音员、主持人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是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呢?
“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应自觉地履行社会关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方面的义务[9]。”之所以说播音员、主持人传播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是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是因为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他们对所有信息的选择都必须以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正确的舆论导向[2]”为参照指标。既然社会责任感如此重要,那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又应该具备哪些社会责任感呢?
一、摆正心态,完善自我
(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先决条件
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包括客观地分析、评价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不因为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因为暂时的失败就灰心丧气。常言道:知人难,知己更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播音员、主持人,往往都是经过了精挑细选才得以展现在受众面前,因此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也会更加苛刻,总是会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所以,播音员和主持人心中的天平更要摆正,防止出现盲目自大和自我贬低等错误观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正确认识自己,做好工作:
1.告诫自己:戒骄戒躁,把心态放平
在播音员、主持人这个行业里心态平和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因为自己的形象气质佳,专业素质也不错,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表扬,就飘飘然,不可一世,是大可不必的。从行业分工上来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播音员、主持人也是这“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和社会其他成员的区别也只是分工的不同而已,作为媒体的从业人员更应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和身份。
2.对工作:认真仔细,恪守职业道德
从工作态度来说,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恪守职业道德,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满腔热情、认真仔细的对待每一次的工作。对待播音主持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态度,否则都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
3.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不盲目跟风
美不是仅仅表现在外貌上,美好的人格品质,真诚的生活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等等都是美的范畴。由于近年来 “美女主播”“帅哥主持”的出现,让很大一部分长相不如人,或是身高、身材没有别人好、学历没有别人高的同行倍感压力,甚至产生自卑的情绪。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也许你的乐观开朗、勇敢坚强就恰恰是别人所没有的,那你又何必执着于自己没有的,让自己平添烦恼呢?
(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完善自我,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有效途径
播音员、主持人常常要面对不同的节目受众,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不计其数,如何在节目中游刃有余、侃侃而谈?这就需要播音主持的从业人员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扩大知识面、博览群书,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细节、增加生活的阅历,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坚持不懈地学习积累与细心地感悟生活是播音员、主持人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拥有渊博的学识、睿智幽默的语言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艺术道路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只有积累了平时学习的点点滴滴,才能有扎实的文化功底,才能让自己在智慧的路上走得更远!
二、增强国家民族意识、政治意识、民众意识和群体意识
(一)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是强烈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重要前提
赵忠祥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中国的节目主持人,没有对中华民族文化怀有如痴如醉那样一种压抑不住的热爱,你不能当好一个中国的主持人[1]。”作为播音主持的从业人员,对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定要有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这是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民众群体意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强烈的“政治意识[4]”是播音员、主持人的“风向标”
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才能态度明确地把消息传达给受众,告诉受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强烈政治意识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
2.“心系民众”是播音员、主持人强烈“民众意识[4]”的最好表现
把播音员与主持人、民众比作“舟”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意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播音员、主持人所享有一切“光环”都来自于民众,离开了民众,离开了这个社会群体你就什么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工作者,是应该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3.群体意识是播音员、主持人成功的有力保障
所谓的“群体意识”指的就是媒体行业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效率。当播音员与主持人以个人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或者个人的声音出现在电波中时,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这一环节,是整个节目制作的终极,是将前面所有的制作工序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因此一个媒体团队的劳动成果的展示在主持人身上有了最好的诠释。当然播音员、主持人获得的所有的掌声和鲜花,也离不开在幕后默默无闻工作着的同事。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通力合作,才会有好的节目呈现给受众,才会有“名播音员”、“名主持人”的辉煌成绩。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培养扎实的专业素质
(一)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2]
“1996年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深刻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2]。”这很好地说明了舆论导向与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原则,发挥积极的“喉舌”作用。因此,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应该谨记,“新闻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2]”
(二)扎实的专业素质是播音员、主持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
扎实的专业素质,不仅仅是指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包括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开阔的知识面及扎实的写作功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媒体行业,在播音主持岗位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扎实的专业素质学了多动口、多听之外,还要注重心、脑和手的锻炼。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就有提到:“每一个以嘴为生的人,都应该在训练舌头的同时,更加注重心灵、大脑和手的训练,多用心灵感悟,多用大脑思考,多用手写文章,时间久了,如有一定语言发声的基础,那才可以把口才当成一个目标[10]。”其实这也是符合现在的媒体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现在的媒体希望播音员和主持人都能够胜任“采、编、播”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这对于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和节目质量都是大有益处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即将走上播音主持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还是已经在岗的播音员、主持人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其本人、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都是极其重大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从事媒体行业的新人也是日益增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迎接机遇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专业素养,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便随时接受媒体行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 王蓓.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3] 陈振,杨浩.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4] 晨光.主持人的创作艺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5] 宋黎黎.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6] 陈莉.广播电视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8] 杨光.浅析对台湾广播主持人的语言风格[J].海峡之声通讯,2007(6).
拥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企业责任;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15-02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CSR)是现代经济理论的重要概念,它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历来受到重视和争论,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承担责任与企业收益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减少企业承担责任带来的成本和提升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认可度,从而带来积极的收益都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研究的重点。
一、社会企业责任感知的主要理论框架
企业社会责任感概念从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被学者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主导地位的确立,要求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由此真正意义上诞生了企业责任理论。
1.企业责任的基本概念。企业责任的概念目前普遍采用的是,1953年由美国学者鲍文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明确的:商人应当按照社会对企业的期望目标和价值要求,决定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社会行为,进行什么样商业活动,完成哪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件。企业责任不仅是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不触犯相关的法律,而且要及时回报社会,自愿履行社会义务,主动解决企业力所能及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在经过系统的发展后,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被概括为经济责任、道德责任、法制责任和慈善责任,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对环境的责任、对顾客的责任、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等。
2.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责任不仅与企业的出资人有关,而且直接关系到以消费者为代表的社会方方面面,企业的行为最直接的影响首先是消费者,其次是与企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商、客户等,以及企业的雇员等,不仅这些自然人或是法人(集体)受到企业行为的影响,而且这些自然人或法人的选择同样在影响企业能否更好地存在。例如在出现某些企业不负责任的社会行为事件后,企业的社会责任及上下关联方都会受到影响。企业责任能否有效履行都会引起相关利益方的广泛关注,作为企业责任的最直接关系方消费者,将企业是否认真履行了社会责任当成了选择企业产品主要标准,甚至是特定情况下的唯一标准。
3.公众对企业责任的感知。认知和情感因素是消费者对企业责任的最好注解,企业责任是否履行到位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信任度不高的企业通常处在被消费者抛弃或被其他企业取代的行列。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将无形中促使消费者选择该企业的产品,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拥有良好道德形象的企业、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企业,甚至使消费者对企业的感兴趣程度超越了对企业产品的关注度。可以说,在企业产品没有本质上差异的情况下,企业的形象越好,企业责任履行得越到位,该企业的产品往往越能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相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甚至出现没有履行必要责任的负面情况时,往往是该企业的产品也被消费者否认,甚至最终决定了消费者的产品选择。
二、企业责任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主要因素
1.对消费者道德因素的影响。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使消费者在用金钱投票时,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使企业认识到了要维护消费者道德情感,从道德上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认同的重要性。例如,当消费者认为某一个企业就是好企业,某一个企业在社会事务中扮演了重要的道德角色,那么某个企业的产品就一定是好的。当前,某些医疗机构在我国派驻国外援建的医疗队中担当主要角色,在希望工程或援助贫困地区的活动中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这样企业的形象就会不断得到正向的积累,当消费者需要对同类产品进行衡量时,就会认为社会责任履行到位的企业一定是服务最好、产品质量最高的企业。相反,那些在环境污染事件、动物保护方面频频遭到曝光的企业,往往被认为是道德上有问题的企业。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企业产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避开这类有社会问题和麻烦不断的企业。
2.对消费者认知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企业责任的反映是一种内心的评价,是消费者从自身心理上对企业行为的一种认知,企业的任何社会行为,都会引起消费者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评价取决于消费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社会的主流观点,从更高层上说,还涉及地域文化、意识形态、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
3.对消费者信任因素的影响。企业信誉不仅是企业的生命保障,更对消费者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当企业凭借着自己的信誉向社会做出一个庄严的承诺,并且较好地履行了承诺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知往往在消费者心中得到极大的提升,消费者也会倾向于与这样的企业产生关联。相反,那些做出了社会承诺却没有很好履行相关义务的企业,往往成为消费者抛弃该企业的主要原因,因为消费者会觉得这是一家不值得信任、没有信誉保障的企业。
4.对消费者忠诚度的影响。培育一个长久忠诚的消费者,不但需要企业有过硬的产品,切实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还需要企业长期保持良好正面的社会形象,愿意积极从事社会事业,能够从社会事务的处理中,不断改善企业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达到带动消费者共同参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的目的。例如,当前在汽车销售行业较为流行的车友会活动,就是号召同款车型的消费者共同参与一些企业组织的公益活动,使消费者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对该企业产生足够的忠诚度,愿意免费为该企业进行宣传,形成强大的社会正相关效应,实现企业服务的增值,使企业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带动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三、基于企业责任建立符合消费者购买意向的营销策略
1.建立有效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产品营销策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链条中应当时刻贯穿着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推动利益相关方在企业的活动中得到良性的互动,以此换取消费者对企业的支持信任。例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加入了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开展的行为,每销售一件产品就为贫困儿童捐助一分钱等案例已经屡见不鲜,还有像百事公司开展的母亲水窖工程,持续为西部地区饮水工程注入资金活动千余万元。中国远洋集团募捐资金成为中远慈善基金会、腾讯公司基于网络平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这些都成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案例。当这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成为企业的营销文化,融入企业的日常活动中时,企业的社会关注度、美誉度都会得到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得到消费者的广泛支持,进而全面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2.企业的广告策略积极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广告宣传是最直观、最便捷的影响消费者的手段,在企业的广告策略中充分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地加入公益性内容,可以有效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认可,正面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例如,眼科医院开展的关注残疾儿童行动,每年免费治愈??例残疾儿童眼病的案例;手机销售商组织的关爱自然、记录山川美景的摄影展活动;汽车销售企业组织的万里探访山区贫困儿童活动等。这些企业在开展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充分展现了产品的优良性能,使消费者在关注企业的公益行为时,对企业的产品有了充分的了解,建立了积极的正相关因素,增加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3.根据消费者期望来调整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形象是有需求的,消费者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企业应当在社会事务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且希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值。我国乳制品企业有着庞大的市场群体,消费者要求乳制品企业首先承担的责任就是公开乳制品基本信息,包括乳制品来源、产品质量标准,产品生产流程等基础数据,以此做到让所有消费者放心。因此,乳制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焦点应当集中在怎样制定适应消费需求的信息公开制度,如何随时接受社会的监督检验,以及有计划地开展消费者生产体验活动,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需求。从增加消费者购买意愿角度讲,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应当是有重点,能满足消费者期望,符合消费者心理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四、结论
企业通过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可以积极地宣传产品,建立企业在消费者中的积极形象,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从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角度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当充分考虑对消费者的影响,包括对消费者的道德影响、认知影响、信任影响和忠诚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根据以上几个因素,选择适合企业的营销策略,在完成好企业社会义务的同时,能够在企业宣传上、企业经营活动上和企业行为决策上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最终实现提升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认可、获得消费者支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祖成.企业社会责任相对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关系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9).
[2] 章喜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J].商业文化,2016,(3).
拥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02-02
责任意味着使命和担当。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在生活、家庭、工作、学习上的成功或失败(托尔斯泰)。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是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1]。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构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是衡量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网络也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网络这个信息宝库在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的同时,因其所具有的虚拟性也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
当前,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尤其是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方面,更是产生了正面和负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
1.正面效应
网络的运用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拓展了德育的渠道,丰富了德育的方法与手段。首先,网络的超媒体性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探索,促进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在校大学生就是通过网络了解到灾区的信息,从而主动去关注此事。各高校的大学生纷纷举行了网上祈福和捐款活动,为救助灾区人民奉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又如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不少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发表了自己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其中一些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辟谣性说明,更是突显了大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关注公众利益、不人云亦云的可贵品质。其次,网络的虚拟性为实现学习者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可能。如在网络模拟人大代表会议上,学生通过扮演来自各行业代表的角色,体会到了各行各业的艰辛,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加深学生对民生的了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公民的职责所在。再次,网络的隐蔽性使大学生更易于彰显自己的个性,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而言,当教师在课堂上问及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时,他们会三缄其口,但在网络上他们往往能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网络上就算是说错了什么,也不会给人带来压抑感,避免了现实交流中的尴尬。另外,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增加了大学生网民关注社会问题的可能性。目前,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而大学生天生对社会问题有一种敏锐感。近两年来网络上不少热点话题的流行,如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思考等,都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分不开的。随着微博的广泛流行,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这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负面效应
网络同样存在负面效应,尤其是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方面,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网络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网上交汇,这使得网络在成为信息宝库的同时,也成为不良信息的集中营。尤其是很多具有隐蔽性的信息的存在,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影响。稍不留神的话,网络用户就有可能在接受各种正面信息的同时,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学生的自制力和辨别力不是很强,网络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和多元思想的影响极易使他们产生动摇,进而对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对网络的沉迷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模糊。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人只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才能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2]。但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使大学生分不清其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混淆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出现角色定位模糊的现象,并最终导致社会责任感淡薄,使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3]。例如,大量网络交友版块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的形成,降低了大学生的真诚度。三是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个人主义盛行,并最终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网络上发言的高度自由性以及网络的隐蔽性使得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日益得到强化。一些大学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随意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四是对网络传奇人物的盲目崇拜使得一些大学生忽视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拥有高超网络技术的人往往成为IT界的宠儿,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尤其是那些IT界的精英,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Facebook的创始人Zuckerberg成为无数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但这种对于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才的崇拜,会导致了另一种现象的出现,那就是对黑客的盲目崇拜。黑客们拥有高超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他们可以悄无声息地黑掉某一网站,攻击别人的电脑,甚至是不动声色地盗取他人的银行账号,以谋取私利。个别大学生将黑客当成“知识英雄”来崇拜,而全然不顾及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不道德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个人价值观的偏离,进而影响了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个体认识其社会责任、履行责任的一种独特的道德情感。该责任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责任意识,反映了大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体现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三方的积极配合。因此,应构建由内而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体系。
1.优化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建立网络道德失范的防控机制,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全社会都应重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及时过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杜绝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重对网络环境的净化。与此同时,应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行为的选择应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标准,并建立在服从整个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的基础之上。此外,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学校应创造性地开设一些网络文化课程,变堵为疏,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网络信息,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2.加强自我管理,培育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
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熏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只能起到外部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使他们树立自我管理的观念。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使他们实现由被教育者向自主教育者的转变,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也才能让别人的教育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4]。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从网络上了解各种最新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社会上发生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擦亮眼睛,学会甄别信息,正确认识善恶美丑,要能够抵御各种诱惑,要学会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时刻提醒自己在网络上也要坚守社会道德准则,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的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键在于要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责任意识在促进自身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除了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外,还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为此可建立以社会责任教育为主题的BBS论坛,并按照不同的主题将其分成不同的版块,如“希望工程版块”“敬老活动版块”“国情民情版块”等,以BBS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在BBS上,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网络论坛具有交互式实时响应的功能,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论坛上,我们可以积极宣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形成、巩固、提升和发展。
三、结语
社会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统领的地位。网络虽丰富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形式,创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机制,但却淡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采取优化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才能消除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网络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方乐莺.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制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7-28.
[2]段慧兰,陈利华. 大学生道德自我之建构策略探讨[J]. 思想政 治教育研究,2010,26(5):114-116.
拥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范文5
(一)自我责任。自我责任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不仅是对自己的学业上、事业上、更重要的对自己身体上的负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度迷茫,虚度光阴,好像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周围的一切都无所谓,一人只身大学四年屡屡无为,学业无成,事业遥望,是一种对自己的极其不负责,心理与身体上的落差,使得自己无法承担任何责任,对什么都选择逃避,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二)他人责任。在大学中的学生还没体会在社会中应对他人负责的意识,越来越多的他人责任意识是在大学期间的恋爱时期。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才得以能在社会中生存,在校园中也是一样,越来越多的两个人走在一起,这样就会让人有了对他人负责的意识,自由的恋爱无非是没有父母的参与,两个人自由的结合,然而恋爱期间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责任,也是对两个家庭、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恋爱双方要对家庭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与责任发生了质地变化,恋爱的放纵性、游戏性,双方彼此不负责任,这样得大学生严重缺乏责任教育,忽视自我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存在。
(三)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大学生对社会负责的一种文明体现,是受过高等教育之后的一种自我意识、志向和文化水平的综合表现,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原发动力。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实例。在这个人人都喊着苦累的时期,大学生选择下乡为国家的农村发展出一份力,用自己学来的知识去报效祖国,不怕苦难与艰险,是大学生拥有强烈责任感的一种表现,然而这一计划的实施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学生的积极反应,很多学生怕受不了农村的穷苦,怕不能胜任一个村庄的法发展,不敢去报名参加,不去尝试挑战,缺乏社会责任。
二、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一)大学中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1)心理教育体制的缺陷。大学中的教育体制仅仅在书本上的教育,没有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心理教育是一个现在社会新起的一门教育课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然而这种心理疾病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由于学校的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大学生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促成如今很多大学生因不能承受来自他人、家庭、社会等方面产生的心理疾病而选择自杀的念头。(2)心理教育实施不重视。现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心理教育也成了快餐模式,老师在在一节两个半小时的课堂上快速讲解了心理教育的课程,学生在课下从未再去观看与分析,这样的教育实施,根本不能解决任何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心理有什么问题自己不知道,也不去询问老师,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劣化。而且有很多从事教育的心理的老师也是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会误把学生的品德问题当做心理问题来处理,很大的误导了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忽视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与独特性。(3)心理教育主体模糊。大部分的大学生心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调查显示的结果往往不够清晰,而且结果只是一部分人的心理常见问题并不能准确的帮助他们解决,询问一个人的心理情况时,由于他对心理概念认识的不够,也说不清楚自己的心理问题,而学校的心理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导致无法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剖析,进而心理教育主体的模糊,至使无法准确的进行心理教育。
(二)心理教育问题的对策。(1)心理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大学应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网站,依靠学校组织能力,发挥教育职能,共同完成心理教育的理念,虽然目前我国缺乏从事心理教育的人员,但可以组织更多有关心理教育的社会人员一起加入到学校的心理教育网站,形成一个全面式教育体系,由学校心理教育老师的带动下,成立健康积极小组,定期观看有关心理教育的讲座,让健康心理深入影响每一位大学生,从而让大学生认识到对自己的责任。(2)心理教育积极重视。学校对进行心理教育的从事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心理教育的重视,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心理教育正确的全面面向大学生,针对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实施,在完善的体制教育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让学生可以自我调整心理,更全面发展与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3)加强心理教育主体认识。大学教育中从事心理教育的有关人员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心理的认识,由于他们所受的心理教育不同,心理教育理解也不清晰,不仅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正常心理解决,很多时候也会因为他们错误的心理认识,让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学校首先要加强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的认识,更加准确的确定心理教育的主体,从而让学生学到有效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对策
(一)进行道德实践。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组织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关系中的道德准线,辨别是非对错,形成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可以组织集体活动,分成小组形式一起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学到团队的精神、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对他人负责,从而培养了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二)建立责任培养环境。学校可以通过班级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意识比较强的学生进行奖励制度,促进学生学习认识责任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界面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如班级小板报、宣传栏、学校网站等,通过这些趋势提高学校的责任教育风气,影响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还可以用“文明校园 责任在大家”这样的一个宣传主题,约束大学生让自己认识到学校风采是你我的责任,大家的责任,养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提高文明意识和责任感的意识。
拥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范文6
(1.合肥工业大学 信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以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科学遴选人文素养教育内容,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强化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科学教育;人文素养;就业;校园文化;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4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与就业能力之提高研究”(2013jyxm343)阶段性研究成果)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生人文素养的状况,仍然令人堪忧,表现在人格不健全,价值观念扭曲,价值取向功利化,习惯用功利的眼光诠释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缺乏公德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对大是大非的判断能力。这些现象的形成,一方面与高校对人文素养教育教育思想定位不清目标的明确定位和深刻理解有关,另一方面与高校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有关。
1 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并举,增强教职工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责任感
仅仅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只是“机器人”,同时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才是真正的“人才”。[1]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因此学校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做人”能力,使其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向上、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学院通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专家讨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专题讨论,确立了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制定了“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了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目的中的核心地位,确定将人文素养教育理念贯穿培养人才的全过程,要求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中,保证人文素养教育全面有效实施;确定对学生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名利观、荣辱观、伦理观,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的教育目标。
2 科学合理设置人文素养教育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科学合理设置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是落实、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保证。学院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调研,如《高职生基本人文素质调查分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的研究》、《高职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就业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文素养的要求》等,并邀请专家学者、用人单位以及家长共同研究、探讨人文素素养教育的内容,确立了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哲学,学会科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语言文学,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学习艺术,提高审美能力,提升鉴赏能力;学习心理学、社会学,掌握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技巧;学习职业与创业知识,提高职业认识以及对职业科学定位等人文素养教育内容,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就业岗位需要,遴选出学生乐于教授的课程进课堂,设置了公共必修、公共选修和专业必修人文素养课程,切实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如表1所示。并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包括学时、考核方式等,突破了传统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公共必修和专业必修人文素养课程实现了文理贯通,削弱了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过分细化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公共选修人文素养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需要。
3 营造特色校园人文环境,潜移默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校园人文环境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是强化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方面,是新时期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2008年学院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后,把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作为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渠道,以“校园环境·人文教育”为主线制定了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内容以及措施,融合传统文化、职业文化于校园环境建设中,使校园环境建设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确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院建有专门的动态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国内优秀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成长历程,行业领军人才、技能人才的励志故事,运用榜样的力量强化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弘扬榜样精神,让学生的道德、意志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展示知名企业、合作企业的行业使命、人文精神、企业战略、企业愿景、管理思想、规章制度等内容,让学生在校期间感受到职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其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通过校风建设引导学生确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谐校园,通过教风建设引导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建立民主教学关系[3],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意志,培养学生诚信品德意识,建立学优争优的学习氛围。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直接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向和认知水平,我院举行了一年一届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月等活动,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用先进的文化激励自己,客观看待外来文化和时尚文化[3];开展道德大讲堂等活动,培育学生明礼诚信、团结协作的道德情操以及关爱他人、开放包容的素养;举办“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宣传正能量的浓厚氛围,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敬业笃学的社会责任感;搭建“卓越论坛”,邀请王新华教授、朱学义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现身说法,使学生坚定了刻苦成才、职业立身的信心;举办优秀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回母校巡讲活动,现身说法宣讲“个人梦”“成才梦”“中国梦”,明确为实现“中国梦”伟大事业,个人应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促进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精神的形成;定期举办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帮助学生解了职场,增强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营造培训技能、学习技能、苦练技能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缩短了与企业需求,提高了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5 专业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针对性
专业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实现了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的互补,综合运用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在专业教育中围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高技能型人才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逐渐引导学生回答本领域涉及到哪些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要面对哪些社会道德和伦理;开展与未来职业紧密相关的法律教育,诚信、责任、敬业的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讲授专业知识时把科学家当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介绍给学生,可帮助他们领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中通过故意设置困难、障碍,培养学生处理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协作完成大型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在顶岗实习的期间,充分利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对社会、企业与今后工作岗位的认识。
6 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机会[4],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适应社会,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品质,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求知,积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代人文素养教育的要求。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已常态化、制度化,学院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共同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纲要和实施细则,严格规定实践教学标准以及管理办法,并建立科学的监督、评价体系,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切实落到实处;科学设计实践内容,注重与专业相结合,突出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如结合职业技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得到应用和提高,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5]。
7 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落实、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一线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关键,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最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师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院围绕提升教师人文素质,重点抓了两项工作:一是“培训”工程,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一同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采取自修和培训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分批、分层地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将人文素养培训及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一项指标,通过培训、学习,教师通晓了人文素质教育应具备的知识以及如何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学院也相继开发了以教师人文素养修炼为主题的系列课程,如《师生沟通与交往的艺术》《教师人际交往的技巧》《教师拥有阳光心态的小策略》《专业课程人文素养教育策略》等;二是“落实”工程,要求专业老师和人文老师都要将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将提升个人人文素养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视为工作的一部分,时刻注意以自身人文素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当好学生的表率,努力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教风促学风,以自身的文化素养来感染、影响学生;鼓励、表彰人文素质高、人文教育开展好的教师,对于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授予师德标兵、教学突出贡献奖,使广大教师把争当“育人典范,师德楷模”作为自己的目标,形成教师注重自我修养、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们以强化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实施过程和环境等进行了优化、重构,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毕业生成为倍受社会和企业青睐的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院先后获得“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参考文献:
(1)田光辉。论大学生人文素质对就业的影响[J]。怀化学院学报,2009(9):143-145.
(2)戴卫义,王玮,邹斌。坚持立德树人 推进高校事务管理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4(3):69-70.
(3)朱凌云。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4(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