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设计就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设计就业规划范文1
同学们看偶像剧不?偶像剧的男主一般从事什么职业?医生,律师,设计师?对,今天,我们就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陈健来帮助我们解答:在偶像剧中频频出现的高大上的设计师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问:环境设计专业是学什么的?
答:环境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环境与设施、空间与装饰、造型与构造等各方面的设计都涵盖在内,专业涉及园林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建筑基础、材料学、美术、雕塑、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小编插话:注意,这是人文学院的环境设计,不是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总的来说,环境设计要比建筑设计关注的面更广。对哦,偶像剧一般只设定为设计师,原来设计师有很多很多门类,下次填报志愿的时候要仔细研究哦!
问:环境设计专业都有哪些课程?
答:浙江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在设计领域具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国际视域、市场视角并对设计有敏锐感悟力的创新与创业型设计人才,坚持高起点、宽视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传授模式,强化设计、技术、商业与用户等知识模块的整合培养。本专业核心课程有“独立住宅景观设计”和“环艺设计概论”;双语教学课程主要有原版外文教材课程“环艺经典著作阅读”和“园林民居调研测绘”;把中国古典园林的研习作为专业母语,设有“园冶精读”“中国园林史”“古典园林测绘”“中国传统图案”“山水画鉴赏”“中国哲学”等课程;习惯课程有每天认识3种树、1种材料,每天(大二起)临摩一幅表现画,要求随身携带相机、速写本等工具……浙大有独特的课程设置制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跨学科跨专业自主修读其他课程。
小编插话:果然很高大上!不仅要中西合璧,还要古今贯通,不仅要达到学霸级的分数线,还要有强大的艺术才能。居然还要修心理学?那当然,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便利呀!看来,要从事偶像剧男主的职业,不容易!
问: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情况如何?
答: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环境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每年都将以一个较高的比例增长。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泛:景观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师、建筑与城乡规划设计师、数字艺术设计师、绘图员、城市家具设计师、雕塑设计师、照明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效果图制作员、预算员、设计师助理、教师、施工监理等职业均可胜任。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各类高校和政府部门的中坚力量。
小编插话:果然是有付出才有回报!
问: 除了一片光明的就业前(钱)景,这个专业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吸引学霸们纷纷投身其中?
环境设计就业规划范文2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课程设置
一、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特性与就业现状
1、室内设计的专业特性与发展前景
室内设计专业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都是一门发展得较为成熟的专业。在八十年代初期,室内设计专业(又称装潢专业)就已经成为了艺术专业特别是设计方向最主要的专业之一。至此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情况良好,这和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从沿海城市开始,城市化进程速度之迅猛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农民、工人加上本科教育扩招后毕业的大量学生涌入沿海以及经济教育发展良好的一二线城市,随之产生的就是居住、医疗以及消费等各种问题。供不应求的楼市导致了在这些城市里,早期的五层楼甚至更低的住宅大量变成了现在的超高建筑。这样的超高型建筑就必然会需要大量的室内设计师,产生大量的室内设计工程。
2、景观设计的专业特性与就业现状
大量的工作机会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报考,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报考环境艺术专业之前,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就是室内设计。然而,现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划分越来越精细,每个学科自身也越来越独立,在早期隶属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专业也首先在美国发展成为了独立的景观设计学科(Iandscape Design),景观设计学科是主要研究自然景观要素以及人工景观要素,是一门与地理、气象学、植物学、生态学以及人文历史互相交融联系的一门学科。在具体的项目中,除了建筑物本身和室内硬装软装,景观设计主要负责实施道路的规划、植物的选择、景观小品的设置以及历史文化的相匹配。初步看来,景观设计学科是一门比室内设计学科更需要综合知识和多学科融会贯通的专业。那么我们从可提供的就业前景来研究,一个中小型的居住区楼盘,一栋民用居住楼根据其户型的不同,大概会产生将近80到120个室内设计工程,而景观设计工程只会委托给一个景观设计公司或者团队,每个团队内大概8到10人,室内专业和景观方向的就业前景悬殊巨大。就业机会的渺茫导致了有些学生即使对景观专业非常感兴趣,也因为对前途的渺茫而随波逐流,选择了室内设计专业。
二、民办三本类院校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在民办三本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近五年的专业教师,对同类学校以及自己所在系部的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熟悉。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大部分学校都会以设计基础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包括建筑制图与识图、测绘、建筑初步以及小型建筑等,此类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和建筑专业的基础核心入门课程。在大学三年级,就会逐步引入专业的分科,有室内设计原理以及手绘课程,景观设计原理及设施及手绘课程,让学生对两门学科的区别与联系有初步的理解与认识。只有了解了两门专业方向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现实意义,才能培养自己对其中一个学科的兴趣。虽说在专业选择的课程设置上,大部分学校在初始时都会均等的设置室内方向和景观设计的课程,但是无论从教育大纲以及教学精神上,大部分民办本科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高年级分配专业时,都会将天平偏向室内方向,在讲授初级专业课程时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室内设计方向。最终导致选择室内方向作为职业方向的学生数目远超过景观方向,那么在高年级阶段到大四毕业阶段,课程的设置最终成为了室内设计方向独大的局面。
2、问题背后的综合原因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不能单独归咎于就业率,虽然这种普遍的事实确实存在,但是现在景观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人才需求量也非常的大。特别是在沿海等一线城市的商业高度发达区,或者是各类城市规划设计院以及交通枢纽沿线,此类的景观设计人才是相当匮乏的。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生的艺术专业基础比一本类重点院校的学生稍显薄弱,那么在本科时期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就更为重要。而现在,基于此类现状,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方向都是把学生的就业倾向往市内设计师、基础绘图员或者效果图的制作上引导。最终导致了高级设计人才大都是重点名校出身,而大量三本类环境设计的学生毕业后却只能进入了大大小小的装饰公司甚至售楼部。如果要改变这种一成不变、主观并且被动的教育模式,就需要此类学校专业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都要有根本的改变和进步。
在国内,任何一个能力较好的景观设计团队所招纳的团队成员一般都是有着较好的技术能力以及较高的学历学位。所以,如果三本类院校的学习景观方向的学生想要进入这样的工作团队,学历上的拔高深造是很必要的。并且国家政策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选拔政策并没有苛求初始学历,所以,院系以及专业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能力较强、有意愿深造的学生,继续学习。一方面弥补学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加强专业技术水平。院系在学生的专业学习进入正轨的同时,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和引导,强调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两手都要抓,才能在大四毕业的时候不会面临没有心仪的工作也考不上研究生的两难格局。
三、新思路下的三本类院校环艺专业课程设置
1、基础抓牢、正确引导
一个出色的景观设计团队要求设计师具备独立的设计能力和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那么在课程设置上,民办本科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大纲以及核心理念就必须有根本上的转变。首先,在基础课程之后,应该对学生平均的教授室内设计方向以及景观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因为这两个方向虽然学科性质差异较大,但是是相互交融并隶属于环境设计学科的。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这两个学科都应该都要有所涉猎,然后主修一门。在初步学过基础理论课程之后,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专业方向选择引导,分析学科特性,分析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以及就业情况,切不可用工作的压力引导诱导学生选择自己并不喜爱的专业。在确定了专业方向之后,室内专业和景观专业的各类核心课程应该按照层次、难易程度依次展开,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因为学科特性,学校还应该多安排一些和实际工程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和市级工程以及一些有经验的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交流,比起每天面对枯燥而生硬的书本知识而言,这种实际经验会让学生有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2、深入实际、教学相长
实际项目对于环境设计类的学生来说远远比课本知识来的直接,这也是为什么设计类专业对于实际项目的要求会比文理科各种科研论文要求更严苛。在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设计类学生有机会和导师一起参与各类实际项目的操作和演练,而本科生大部分的时间则是在学习各类基础学科。即使到了大四阶段,安排了各类实习课程,基本上也如没头苍蝇般随意找一处室内家装公司实习。很多本科生都反映,除了看户型套模板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带客户买材料了,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非常有限。笔者认为,在本科大三大四阶段,系部应充分利用专业特性,无论是企业合作还是教改以及各类科研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有兴趣和专业优势的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即使不能一开始就参与设计,从基层绘图开始,与老师讨论设计方案,亲自参与出图和项目洽谈和施工也是好的。此类实习课程为大四毕业设计会立下汗马功劳,也为学生就业提供强大的技能支持和心理准备。
环境设计就业规划范文3
关键词:景观设计;课程改革;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68-03
1 研究背景
随着雾霾横行,室外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对室外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作为环境设计的两大方向之一的景观设计专业受到了普遍关注。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于1999年开设环境设计专业,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13年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首次将本专业分为室内设计方向和景观设计两个方向。基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背景,景观设计专业存在较多特点,如教师和学生在对于色彩、构成、形体、手绘表现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优势;劣势在于理性不够,基础理论掌握较为欠缺。国内各大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构架整体侧重于室内设计,对景观设计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有许多需要研究探讨的地方。
2 研究对象及内容
基于河南工程学院景观设计专业建设这一背景,从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学生状况、硬件设备、教W过程几个方面,对新形势下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期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1 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
对比学院景观设计方向近几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2011级及以前专业方向尚未形成,13级以后分方向,专业方向日渐成型,15级授课计划于13级授课计划基本相同。通过分析对比两则大纲课程、学分、课时数、理论与实践课时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1.1 相关课程数量增加,得到重视
随着就业结构的调整,学院在课程安排时对景观设计方向有了大幅度的倾斜,景观设计方课程大量增加,由原来的9门相关专业课增加到19门之多,学分绩点和实践课时数也有大幅增加,不可谓不受重视。
2.1.2 相关课程面广,扩大专业知识广度
2013年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建筑、规划、生态学、施工等相关课程,是对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专业知识进行了补充,使学生对相关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利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广度。
2.1.3 局部课程设置不合理和重复现象
由于课程结构变化较大,局部课程设置不合理,重复现象时有发生。以生态学为例,环境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在课程内容上重复较多,而且景观设计专业教授这两门课的老师基本一致,所以该课程可加以精简,考虑专业相关性保留景观生态学更为合适。
2.1.4 课程结构偏理论,弱实践
课程构成中涉及到几个专业基础课程,景观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初步与室内设计初步,学生在学习中重在对专业形成一定的印象和手绘表达,实践环节则没有收到特别重视。
同时河南工程学院景观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下的一个方向,区别于理工院校的与规划、建筑、生态学、土木等专业相结合的体系,也有别于农林院校与园林、植物、园艺、农学相结合的体系,景观设计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就注定其偏艺术,重形式的特点,史论和构成等课程相对来说较强,而园林植物、植物造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造价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课程偏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欠缺。
2.2 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作为艺术设计学院下属专业的一个分方向,景观设计专业虽然有着相对来说丰富的生源,师生比严重不均。以2013级为例,环境设计开设5个班,其中景观设计2个班,专业老师分布相当不均,环境设计教研室教师共计13人,其中园林景观设计方向仅4人,其余均为室内设计方向。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多数史论课程和基础理论课以及计算机制图课程仍由室内设计方向老师教授,不能很好地体现景观设计教学的专业性。
2.3 硬件设施
作为艺术设计学院下属专业的一个分方向,景观设计专业处于刚刚半独立状态,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景观设计植物方面缺乏苗圃基地、植物栽培日光温室,而设计方面虽然已经在建工作室,但更多的是提供基本场地,对硬件的供应上仍存在较为缺乏。
2.4 学生状况
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为艺术专业招生,擅长手绘表达,相比理工院校和农林院校学生在景观设计、考研上普遍具有优势,这一点是值得保留和发挥的;与此同时,艺术生比较感性化,在理论基础的系统学习中又有不足,因此,应加强学生理论学习能力。
建筑、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注重从科学、技术、植物等角度进行设计,通常涉及的为体量偏大的规划层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艺术学的背景和学科性质,主要以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景观设计方面更多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来把控,因而更偏重体量较小别墅庭院、花园等外环境设计。由于未受过系统的园林、园艺、建筑、城市规划、室外空间设计等相关课程的训练,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控制、指导和管理规划的实施,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概念相对模糊,难以把控较大的空间关系。
2.5 教学方面
教学方面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多为艺术专业出身,而学生也是艺术生,教学方面不管是课程安排还是教学重点,多侧重与美学、艺术学的教学,而轻科学、数据等方面。
3 改进措施
3.1 培养目标精确定位,课程持续改革
景观设计方向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大方向,通过确定培养计划、明确课程能力目标,调整、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好人才培养定位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1]。
3.2 师资力量培养,借助外部资源
针对景观设计专业教师资源偏少这一问题,既可以引进新教师也可以采取外聘形式,补充教师资源。更重要的是,室内设计方向的教师资源丰富,有兴趣和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可通过进修、培训等手段实现专业方向的偏移,这既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会促进教师进步,即所谓的教学相长。与此同时,还可以与土木学院教学相结合,实现专业知识面拓宽和资源充分利用。
3.3 学生扬长避短,专业素质全面提升
3.3.1 加强对景观行业的认识和了解
很多学生对景观设计行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就业专业倾向表现迷茫。缺乏对景观设计项目设计过程、步骤的了解和掌握;对景观行业的就业形势了解和认识不够;设计的基础理论掌握杂而不全,更谈不上精;缺乏实例项目训练,使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2]。因此,在教学中应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就业信心。
3.3.2 充分利用设计表达优势,计内容强调立意和支撑
艺术设计类学生图面表达风格华丽,色彩丰富,但图纸表达不规范,缺少科学理论支撑,流于形式,缺少内涵。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较为有限,在设计创意上缺少立意和支撑,只是简单的功能布局设计和“填空”。更有甚者,学生甚至不能准确判断一个设计案例的优劣。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色彩、表达优势,在加强学生的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设计案例的讲解,避免课程内容空洞乏味,更能使之与表达优势相互促进[3]。
3.3.3 加强沟通、协作能力培养
针对学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主动同导师、与同学沟通,埋头闭门造车等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团队合作训练,在重视个人想法的同时,博采众人之长,在协作中学会协调、分配和资源共享。
3.4 教学硬件改进与借鉴措施
3.4.1 借鉴农林院校
借鉴农林类院校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开设日光温室,配合植物学、花卉学课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开设苗圃基地,用于树木学、苗圃、植物学、栽培技术、草坪学等课程,教学、科研、实习的基地;设立实验室,使学生平时学习、作业,与教师研究、教学紧密结合。
3.4.2 借鉴理工科院校
借鉴理工科院校实验室和工作室建设,教学结合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概预算等课程,通过设立工作室、设计室、与土木学院相结合教学的方法,强化、丰富本专业。通过与土木学院相结合教学,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3.4.3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要想提高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学院应着重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尤其是校企结合,真正实现学校“学的”与企业“做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3.5 教学改进
3.5.1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
园林规划类教师与艺术类教师相互学习借鉴,完善课堂内容和自我水平。充分利用院校其他专业优势,例如土木工程学院师资,联合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3.5.2 利用先进技术,实现课堂真实化、形象化、具体化
教学中可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理论课堂真实化、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在植物造景、园林设计等课堂中采用Lumion、Sketch Up软件,作为一个实时3D可视化工具,该能够快速生成画质优秀的图像[4]。避免植物材料尺度空而不形象,学生不易把握等缺点,在短时间内通过自带的大量素材,将真实的尺度和画面展示出来,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辅助软件。
3.5.3 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形式单一会造成学生厌学情绪,在教学中采用微课、软件、视频、演示、实践等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益于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并且有利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院的工作室建设也应该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设计项目相结合,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也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增加动手能力,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接轨,提升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
3.5.4 依托大赛完善景观设计课程体系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大赛的评定标准融入了更多的行业规范、标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业规范标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也会越来越侧重于方案的合理性、创意性与可行性。同时,依托大赛对学生平时作业、毕业设计也有良好的导向性[5]。
4 结语
景观设计专业在艺术设计学院背景下的发展有许多特殊性和限制性,只有结合艺术类院校学科特点和社会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完善和提高景观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硬件设施水平、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状况、学生学情,充分整合利用相关资源,加强相关院校交流,不断引进先进模式和策略,才能顺应发展规律,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兼优的人才[6]。
参考文献:
[1]刘庆华,王奎玲,刘庆超,等.青岛农业大学园林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林,2015,12(12):969.
[2]刘 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W报,2009(6):124~126.
[3]周玉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3.
[4]沙环环.Lumion软件在园林植物造景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40(32):273.
环境设计就业规划范文4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交叉教学模式
1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分析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多主体、多因素地进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在思考,很少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协同创新战略提倡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教师的授课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属于配合协作的关系。部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将高校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内部协同创新,是指从高校教学内部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在专业技术上的创新;外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可以联合企业和相关的教育部门进行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可以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机会。比如可以在相关教育部门的帮助下,学校与科研院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2环境设计专业采取交叉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交叉教学模式更加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定位
环境设计专业涉及的领域较广泛,包括城市建设学、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学、环境分析学、美学设计分析、生态环境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较复杂的交叉学科。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学习对城市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和研究,通过艺术性设计使城市内的建筑和设计更加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并将多个学科的内容相结合,通过艺术性设计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2012年之前,环境设计学科一直被称为环境艺术设计,国家教育部门在2012年的高校本科教学中新增了艺术学科,所以艺术设计学科便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改为环境设计学科,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更加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定位。教育部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目录上可以看出,环境设计专业所学的学科包括建设学、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学、环境分析学、美学设计分析、生态环境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环境设计专业涉及多个学科的学习,学习内容较复杂,采取交叉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本专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定位。
2.2交叉教学模式符合协同创新的基本理念
交叉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单一,只需要学习城市环境设计的基本理念和知识,缺少在实践操作方面的锻炼和提升。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接触到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知识并不全面,就业方向较单一,在实践操作中不仅缺少对综合性知识的掌握,还缺乏对系统性知识的掌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工作。环境设计专业采取交叉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习到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环境设计相关领域的基本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
3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交叉教学模式分析
3.1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环境设计专业属于一门较复杂的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在交叉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学习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且对环境设计专业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交叉教学模式下,对高校的教师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采取交叉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由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操作性较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和表达书本知识。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高校教师在进入高校教学后,很少会有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这种情况导致高校教师在工作后难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协同创新战略重点强调的是创新教学,教师缺少学习的机会,很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会严重影响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效率。为了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学校方面可以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不过关的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培训内容以交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主。同时,学校方面应该积极地鼓励教师进行学习,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和改革
协同创新战略主要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全方位、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交叉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多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学习的知识更加全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协同创新教育,是指学校和企业单位进行合作教学,学校可以明确地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市场对于高校人才的基本定位,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协作性,交叉教学模式正是符合这一点。交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为学习重点,教师在授课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比较单一。交叉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需要掌握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涉及建筑学、艺术学、美学、设计学等多个学科,学生需要同时学习环境设计专业涉及的众多领域。采取交叉教学模式,首先应该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时,可以引进一些新的学科知识,如建筑学知识、园林设计学、工艺设计学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符合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采取交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可以更好地进行研究和创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结语
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企业和教育部门进行战略协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创新模式。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属于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交叉学科,设计的范围和领域较广泛,学生需要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环境设计的研究和分析。交叉教学模式符合高校协同创新的基本理念,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加系统全面的环境设计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交叉教学模式符合环境设计的教学定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就业规划范文5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创建于2000年6月,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首批确认为独立学院,2008年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全日制省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校园占地65.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81余万册、中外文期刊5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学校设有建筑系、土木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等10个教学系(部),开设了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工、管、文、艺四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2015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确认为吉林省高校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2个;设有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学校拥有省级精品课7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取得教研项目6项,省级教研项目8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优秀教材三等奖3部。学校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吉林省学生工作创新奖,在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年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连续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各类奖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英语、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围绕“质量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办学目标,贯彻“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强化实践、特色育人”的教学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领域培养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管理各行业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科学的管理模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和认同。
艺术设计系简介
艺术设计系始建于2003年,是学院首批创建的教学系(部)。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艺术设计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艺术设计系现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和风景园林五个本科专业,聘请了同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教授担任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艺术设计系注重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工作,近年来,专业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系现有省级优秀课程三门,完成省级科研课题四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六十余篇,公开出版《艺术设计优秀作品集》四部,自编公开出版高等院校教材七部,其中五部为全国“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在教学中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与教师在国家、省举办的艺术展览和比赛中获得艺术创作奖三十余项,省级艺术创作奖一百余项,优秀组织奖八项。其中,2015年“吉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9位同学荣获一等奖,28人荣获二、三等奖。2016年第四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大赛中,7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荣获“中国环艺双年展”优秀组织单位,多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艺术设计系已经成为培养未来艺术设计师的摇篮。
专业介绍
1、环境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环境设计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环境设计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规划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居住室内外环境设计、办公室内外环境设计、商业室内外环境设计、CAD、3DMAX、SketchUP、Photoshop、装饰工程预决算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所)、景观工程公司、装饰工程公司从事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预算编制和工程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关的设计研究、策划、施工及管理、教育等单位或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2.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视觉传达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获得平面设计及视觉传达方向专门设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视觉传达概论、包装设计与应用、视觉识别与应用、品牌设计与媒体应用、广告策划与应用、图像处理软件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广告、策划、平面设计、传媒、影视等相关企业,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平面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包装设计等工作;也可到相关的设计研究、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或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3. 公共艺术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公共艺术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公共艺术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获得艺术设计展示方向专门设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公共艺术概论、公益展示设计、商业展示设计、文化展示设计、室内软装饰设计、材料与工艺、公共空间设计、陈设设计、空间形态与视觉传达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策展布展设计、室内软装饰设计、相关艺术设计机构及工程公司,从事展示设计、空间陈设设计、公共艺术品设计等工作;也可到相关的设计研究、策划、施工及管理、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4.动画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动画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受到艺术设计与数字动画技术等专业训练,具备动画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获得动画设计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动画原理、导演分镜头研究、视听语言基础、无纸动画软件技术、PhotoShop图像处理、三维动画软件扩展I、三维动画软件扩展II、建筑游历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项目设计、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动画公司、游戏公司、网络传媒公司、电视台、广告公司、建筑设计机构、出版社及相关设计类公司等;从事数字动画设计与制作、建筑动画策划、制作与表现、媒体广告、电影电视特效、网络新媒体动画设计等工作;也可去相关的设计研究、管理、技术应用、文化推广、教育等单位或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考试报名
(一)招生计划和学费标准 2017年艺术类招生专业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四个专业,学制四年,共拟在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500名,学费标准为: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专业18000元/学年,动画专业19200元/学年,实行文、理兼招(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各专业学费以吉林省物价部门审批为准)。
(二)报考条件 符合教育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各招生省份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
(三)报名 报名时间和地点:我校承认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参加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按照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艺术类专业考试文件要求进行报名。
(四)考试 1.专业考试:凡参加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均按照本省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进行专业考试。 2.文化考试:考生凭各省2017年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参加全国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生的文化课考试。
(五)录取 1.专业分数线确定办法:执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 2.文化分数线确定办法:执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 3.录取办法: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的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取得各省2017年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的考生,方可报考我校。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录取时按综合成绩进行排序择优录取:综合成绩=(专业成绩总分×100%)+(文化课成绩总分×60%),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每名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逐一进行检索录取,当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录取时,检索其第二专业志愿,以此类推。如综合成绩相同专业志愿相同,有关省有等级要求则等级高者优先录取,等级相同或无等级要求,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专业成绩再相同,素描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素描成绩再相同或无专业课单科成绩,则比较文化课单科成绩:文史类考生依次按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单项科目顺序比较成绩,理工类考生依次按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单项科目顺序比较成绩。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依次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或服从调剂但分数未达到调剂标准的考生,均做退档处理。(有关省招生部门有明确录取规定,则按该省录取规则执行)
(六)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学建大路1111号
电话:0431 –81865504 81865508 81865509
传真:0431 –81865507
艺术设计系网址:http://yssj.jlucc.edu.cn
招生就业网址:http://zsjy.jlucc.edu.cn
环境设计就业规划范文6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设计;教学模式
在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并结合人才培养需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创造条件。因此,高职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思路,全面分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逐步解决问题,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逐步将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满足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
一、环境设计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在新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使建筑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环境设计专业与建筑行业联系紧密,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建筑行业的影响,这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独立完成环境设计工作。因此,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该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培养方向调整等促使课程设置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保证所培养的环境设计人才能够真正为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促使我国环境设计行业和建筑行业在新时期取得更为优异的发展成果。
二、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在发展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适当的优化调整,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化不足,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导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环境设计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对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为科学、更为专业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改善当前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现状,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1.教学课时不足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并且基础课程和实习课程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教师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将理论教学作为重点内容,相对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师资力量短缺在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不少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往往缺乏环境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也无法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引导,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但是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高职院校长期的不懈努力。所以,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设计教学还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3.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单一、僵化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创新意识也无法得到相应的培养,实践学习热情不足,限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实效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基于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真正构建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促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兴盛创造条件。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基于环境设计行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就应该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优化调整,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将课堂教学、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带动专业教学的发展,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只有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真正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工学结合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才能够切实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属性,其主要是通过承接各种项目开展各项工作,因此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行业发展的适应性。基于此,为了保障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两个方面的原则:“刚性标准,柔性管理”和“两个弹性”。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为自身的未来发展做出规划。
2.积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参照地方环境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来推进,所以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如,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生应该获得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按照不同的岗位、课程教学层次以及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需求确立课程教学模块,并将环境设计岗位能力需求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目标,切实借助单项和多项、专项项目训练对学生实施专业化指导,促使学生的景观规划设计能力、设计效果表现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强化,切实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规范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这样,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下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识应用能力得到良好培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将岗位工作作为核心设计相关课程环境设计教学一般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并将相关教学项目作为载体,因此课程教学往往能够表现出明显的项目教学特色。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结合相关项目情况,在企业和教师的联合指导下组建学习团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培养。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将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的社会工作相结合,实施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等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在具体操作方面,高职院校要想切实以岗位工作为核心设置课程,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还应该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灵活设置相关教学方法。灵活设置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想显著提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就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而在科学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灵活教学方法的辅助下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其二,重点关注课程评价改革工作。在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中,课程评价改革也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借助科学的教学评价改革逐步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4.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内容,只有保证师资队伍质量,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对学生实施专业化的教育和引导。因此,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将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还应该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并注意对教师实施阶段性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为了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应该注意加强校企联合,将企业成功人士引入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语
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先进教学理念的影响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要想保证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满足环境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就应该探索相应的教学措施,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改进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作者:赵飞 单位:武昌首义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