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

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范文1

一、以推进经济与农业经济发展为基础

气候变化与经济及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互联互制关系。气候变化通过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影响和制约经济及农业产业的发展;而经济及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财力支持水平。气候变化制约发展,而不科学的发展又会使气候向着制约发展的方向改变。因此,正确处理气候变化与经济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框架下,通过经济发展增强实力来加强适应能力建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志曾指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蒂是发展问题。关注和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积极的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上,我们应该努力寻求面对现实的可持续发展途径,通过振兴经济,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统筹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及农业发展的关系。在农业发展方面,现代条件下的农业从生产规划、资源投入及利用到产后加工全程,都应充分估计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规避风险。

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及其产业性质,无论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强度如何演变,农业都必须无条件地面对;农业增产增效是不容逆转的客观要求。因此,在与天奋斗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可能愈演愈烈的不利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建设,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保障从事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组织保障。早在1990年,我国政府就成立了跨部门的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1998年,在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过程中,又重组了该协调小组。

由于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成立了新一届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为了积极应对新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国际、国内形势,2007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体制方面又作出了重大调整,威立了由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了体制升级。在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我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弱质敏感性产业,而且这种趋势还将与日俱增。在新的严峻形势下,应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速完善各地区各部门相关体制和机构的建设,快速提高中国农业的适应能力。在具体行动上,有专家建议,应加强领导,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各级农业部门的计划和规划中,并逐步落实。目前,涉农方面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机构在各地区还较少,难以胜任全局性的适应与协调工作。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予以相应的政策引导与财力支持;建立形成覆盖全国各地的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管理网络,以适应新的形势,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方面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已是多年来众多人士的共识。现代条件下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的影响已愈加严重。正确的政策导向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下的农业生产,不仅能确保农业产业科学、依法从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这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范文2

关键词:地理课堂; 差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29-002

一、学生差异分组

笔者前期已经通过日常的观察以及座谈、学生成绩档案调查和能力测验等方法,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进行过差异测查,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结合,组成互助小组。由于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程度较好,故每组只分两个层次A(提高)和B(基础)。

二、细化学习目标

(一)课标拆解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课标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涉及到的气温变化曲线知识在初中已有接触,应该知道横、纵坐标的含义及读法。所不同的是本节课中图表横坐标代表的时间更长――年份,初中部分横坐标代表的是月份。

(三)教材分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共四节内容,本节内容为第二章的总结,看了全球气候的变化状况,特别是近100年来的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树立正确的气候观,认清当前全球及我国的气候变化状况,懂得科学、基本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无疑是本节的重难点。

(四)确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

细化后的学习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两类:

基础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文本和图表资料,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内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认识到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2.学生能够根据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并能够归纳出一般的解决措施;3.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研究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

提高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仔细的观察,对教材上的曲线图提出问题;2.学生能够自行对影响及措施归类;3.学生能够将本节课所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应用于别的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4.学生能够质疑教材,提出与教材所给观点不同的声音。

三、学习环节的差异化设计

(一)“乡土”导入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属于河南本地人,而且高一学生已有一定的成熟性,笔者舍弃使用常用的“北极熊淹死”的动画导入法,而选用以象形文字、河南的简称“豫”的由来导入,既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导入本身又正好例证了本节课要讲述的全球气候变化两大维度之“时间维度的变化”。

(二)差异化的提问设计

成功的提问一方面需要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对回答做出及时、恰当、积极的反馈。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针对每个学习目标,主要设计了以下问题:

>基础目标1和提高目标1:

问题一:地质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分别是什么?

问题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拓展问题: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导致温室气体增加昵?

问题三: “全球气候变暖”是说全球无论何地、何时,气温都在上升吗?你能从教材的文字中找出证据吗?

>基础目标2和提高目标2:

问题一: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

问题二:应对这些不良影响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基础目标3和提高目标3:

问题一:你能根据本课的学习,总结出研究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吗?

问题二:你能按此套路研究一下“城市热岛问题“吗?

>提高目标4:

问题:你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不符合自然规律,还是人类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呢?

(三)小组合作

根据之前的差异测查,笔者选择每组内组织能力、责任意识最强的同学来担任组长,让其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组织讨论等。内设记录员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并由汇报员代表全组作答。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值得讨论的地方很多,但考虑到我们的学习目标以及时间限制,笔者选取“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作为讨论内容,并要求归纳出一般的解决措施。具体预设过程如下:

首先,各组根据分发的纸质材料以及纪录片,讨论涉及地区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的不同受大气变化的不同影响。(给出的材料有: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新加坡、我国的新疆、上海等)

然后,教师走进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指导。分析影响可以从自然和经济两方面考虑。自然:主要包括降水和气温;气温升高会引起蒸发加剧,使得该地区趋于干旱。气温升高与积温密切相关,积温的多少和植物的产量有关。经济:主要讲对农业的影响,也可以涉及其他经济活动,如河流航运等等。

接下来,请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探究结果,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课件展示参考评价标准――“预期结论”:

高纬地区(以俄罗斯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地区)――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河流解冻,航运条件改善;农业产量增加;冬季供暖需求减少;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带面积减少,中纬度植物分布范围变大。

内陆地区(以新疆为代表)――气温年较差更大,夏季更加炎热干燥,冬季更加寒冷;河流枯竭,旱灾严重,出现大规模沙化;短期而言,冰川融化,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弊大于利。

沿海低地(以新加坡、印度、福州为代表)――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海水倒灌,影响城市淡水供应。地下水位升高,旅游业受到危害。但是一些只能在福建以南种植的农作物可以在福州成活。台风强度更大,频率更高。

最后,小结――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可能影响之一: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范文3

关键词:气候因素;农作物生长;解决措施

气候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还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由于农作物在生长发育基本都是处于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产量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本文将对没蒙古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气候因素给农作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的方法,以保证当地种植业的发展。

1气候因素变化的具体情况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人类频繁的社会活动中急剧增加[1]。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力度不断加大,对化工燃料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同时受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全球气候的温度正在逐渐升高。全球气候的变暖将对世界各地的温度场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大气环流运行的规律,直接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严重威胁到陆地动植物、人类的生存发展。由于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且干燥少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使得内蒙古地区气温逐渐增加,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重大影响。此外,气候的变化还会对区域将于产生影响,出现降雨不均衡的现象。据国家相关评估报告指出,我国年降水量在近100年中逐渐减少,虽然近50年我国的年降水量成为弱增长趋势,但是部分区域间的降水变化却相对明显,使得旱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2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以提高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率及水分利用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大麦、豆类等C3作物的产量,但是对于小米、玉米、高粱等C4农作物助长效果却不明显,而内蒙古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属于C4作物,因此二氧化碳的增加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农作物并没有明显的影响[2]。此外,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助长作用会受到土壤养分、作物质量、作物生长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限制,使得二氧化碳的助长作用极有可能被这些变化因素抵消。

2.2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

当降水不足是,由于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极容易出现干旱现象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当降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则容易出现水涝灾害,不利于职务的生长甚至会减少农作物的产量。例如在开花期出现阴雨天气,会导致作物无法正常授粉造成的落花落果现象;过多的降水会为农作物带来病害同时还会对农田造成渍害现象,导致农作物被淹死等[3]。

2.3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个重要媒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率会产生重大影响。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加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并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而此时农作物气孔的阻力增加、呼吸速率降低、气孔导度减小以及蒸腾速率减小,极大降低了单位也面积的土壤水分耗损并有效提高了植物中水分的利用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的避旱能力。此外,气候与温度的升高还会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开花期[4]。

2.4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土壤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不管是变暖还是变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光照、水分、热量等气候要素的量值、时间格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农作物会受到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而光照、热量、条件等因素又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同时还会对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活动及反之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到土壤肥力。此外,当温度升高或降水量减少时会对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造成影响,会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导致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受到影响;而当温度降低、或降水量增加时土壤的有机碳会逐渐增多,从而增强了土壤肥力,因此气候温度与降水量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两大重要因素。

3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具体措施

由于气候系统本身是一个具有庞大性、复杂性特点的且气候变化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使得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产生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然而事实证明,全球气候的变化会对农作物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策略以及长远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人们的经济水平不受损害。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的变化,在有效降低气候变化给农作物生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及时调整农耕制度,同时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对土地进行合理的使用以及分配,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还可以发展设施农业,例如塑料大棚、温室、雨水集蓄技术的应用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气候因素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气候环境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的变化,在有效降低气候变化给农作物生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还可以保障种植者的经济利益,以促进当地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提.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5(19):56-56,61.

[2]葛国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5(5):30.

[3]樊亚萍.农业气象与作物生长[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96-296,297.

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范文4

一、将气候变化的内容及原因引入课堂,增强学生责任感

在有关气候变化教育中,清晰的想学生阐述气候变化的起因,才能让学生从根源上去认识了解气候变化,进而加强保护意识。目前存在的气候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气候变暖已经演变成了当前的一种自然现象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焚烧化石燃料或者是树木,造成过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从而吸收红外线,经过长期的累计形成了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人的急剧增多,致使生态环境失衡;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丢弃、有毒害物质的大量涌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等,这些都造成气候的变化,造成了人类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气候变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膨胀引起,另一种是由于北极南极洲上冰川的融化造成的。气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对大自然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水循环,致使自然灾害等,不光这些,还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致使减产等等。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内容和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通过学习了解这些,让学生自觉的规范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尽量从人为因素上去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气候的破坏。

二、挖掘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去高中地理教学隐藏信息

由于教材的篇幅受到限制,很多知识表述并不能完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需要深入去课本中所隐藏的信息,从课本中挖掘出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对于高中地理课本中没有清晰的阐述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课本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出来使隐藏在其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如教材中将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曲线图对比,找出差异,将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气候变化之因,人类的活动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对气温的上升造成影响,从两种曲线图的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二氧化碳并非影响气温的唯一因素,气温还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挖掘分析课本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全面的了解知识,更科学的认识知识。合理科学的找出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隐藏信息,让学生通过分析,去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对策。如在课本中有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径的具体措施中,可以挖掘出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原材料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统两种有效措施。学生通过在这两方面考虑,追溯到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而了解要使用清洁型能源、降低消费、增加摘种绿色植物等有效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排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从而真正的了解了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找出对策。

三、将有关气候变化前后知识相关联

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范文5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谈判,在巴黎最终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标志着全球气候新秩序的起点。此前,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一直是谈判相持不下的焦点,但在通过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巴黎协定(第9条)中,没有给出具体数额,而只是原则性的表述为“从各种广泛的渠道筹集气候资金”,仅仅在具有政治属性的巴黎会议决定(第54条)中给出了2025年不低于每年1000亿美元的定量目标,但这一量化目标是所有缔约方“集体性”的,非源自于发达国家。特别是,1000亿美元的应对气候变化资金以何种形式出资、在发达国家间如何分摊?这些亟待确定性的问题,都没有在《协定》中明确,无疑为10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资金的落实,留下了不确定性。在今后的谈判中,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机制无疑会面临深化、细化的现实要求。

 

一、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的发展历史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尤其在一些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领域,无论是减排活动还是适应活动,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所以资金问题是关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阶段取得了先发展,并对环境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目前发展经济仍然是首要工作;二者之间需要通过执行相关国际条约机制实现协同,并实现碳排放的全球治理,并且发达国家应该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世界银行在《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方面的花费在未来的20年将达到1400亿-1750亿美元,而用在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方面将达到300-1000亿美元。1

 

从1991年全球环境基金在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设立以来,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已经走过二十多年历史,形成了包括全球环境基金(GEF)、气候变化特别基金(SCCF)、最不发达国家基金(LDCF)、适应基金(AF)、绿色气候基金(GCF)等在内的公约内资金机制阵营。而成立于2008年的气候投资基金(CIF),是UNFCCC公约之外的重要资金机制。2015年9月,中国宣布拿出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增强其使用绿色气候基金资金的能力,这体现了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二、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的理论检视

 

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制度形成和发展历史,是按照人类利用大气系统的客观规律,对全球合作中的事实需要加以法律表达的结果。指导这一客观需求向法律语言转换的原理,就是气候资金法律机制得以生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它回答了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呈现出现在的状况等基本问题。

 

(一)人权理论

 

1.内涵

 

“人权”原是一个政治术语,最经典的一个定义是“某些无论被承认与否都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地方的全体人类的权利。人们仅凭其作为人就享有这些权利,而不论其在种族、宗教、性别、社会地位、职业、财富、财产或其它任何体力、文化或社会特性方面的差异”。2从《联合国》前言宣称“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到《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人权已经在国际法上得以反复的申张,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权理论。其产生、发展到最终上升为全世界的法律理念,确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其中所蕴藏的“人权”一词与社会关系互动规律,是我们将其用于分析应对气候变化资金问题必须探究的本源问题。

 

2.人权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

 

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人道主义、健康权都造成了冲击3,人权理论发展到全球环境危机时代面临气候变化问题时,以全人类的生存连带关系的角度看,落后国家由于气候效应正在遭受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危机只会加重,而不会减轻。因此,保障那些处于最贫困、受气候效应最严重、抵御气候变化能力最弱地区的人群的生存和发展,不论其国籍、身份、宗教信仰等个体因素,是人权理论对国际法制度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人权理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于人权保护而言,发展中国家通过消除贫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保障国民人权时,逐步完善产业体系、获取有力的生产方式是关键,自然资源的使用特别是能源利用是核心问题。但在历史上这些国家不仅工业材料和能源受到掠夺,而发达国家使用掠夺来的资源时无节制的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致使气候变化的出现。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发展时继续排放的环境容量不足,急需获得不消耗、少消耗环境空间的清洁能源,提高对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森林、草地等具有固碳功能的汇与库,改变农业生产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才能有利于缓解气候危机,同时也避免坠入气候变化破坏效应最大受害者的命运。显然获得这些能力是超越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特征的,也不利于其满足本国人民基本生存、发展需要的时代任务,客观需要与主观能力间差距与发达国家历史掠夺、排放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发展中国家以气候友好方式推动发展来保护本国人权时,发达国家提供其实施气候友好发展模式的增加费用是必须的,“获资权”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集体人权的构成内容,它是人权理论在气候领域的发展成果。

 

另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的设定与运行,要始终围绕人权保护的理论展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终极目的是通过保护其国家发展权,并结成气候利益共同体,在国际法律制度层面赋予发展中国家获资权,是人权保护对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定下的逻辑起点。规定“获资权”的基础性法律关系,得到发达国家在供资全过程的切实遵守,才能在结果意义上满足发展中国家减缓、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最为急迫的资源需求。但是,应对气候变化资金链是建立在近200个不同国家之间的,在整个资金传递和运营环节可能产生法律性质扭曲、供资效果偏离的因素繁多。这不仅需要国际法对获资权作出一般性的规定,还要求其对发达国家供资义务履行的信息、行为标准具有法定的监督机制,对其违反供资义务的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否则,搭建其南北国家间应对能力差异的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就可能徒有形式而无实效。

 

(二)全球治理理论

 

1. 内涵

 

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出现后,以正义的方式保障人权最终要实现于特定主体的行为之中,参与国际问题解决的主体传统上主要是主权国家,国际法从产生那刻起即旨在缓和战争紧张、实现国际和平。这种国家体系传统,在全球化来临的时生重大的变化。“全球化是一种政治、经济、环境、文化、法制等各个方面的趋同化,趋同化的结果是使结构涣散、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朝有序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国际社会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4。在危及人类生存的因素从地理上的国际性,上升到地理与历史认知的全球层面后,全球性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意志间相互协调得到充分解决。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全球治理思想兴起为认识当前全球问题及其破解路径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

 

2.全球治理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

 

国际气候资金是全球治理理论运用于国际法实践的典型领域,在其之上形成了由主权国家、环保性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民间团体、私人企业等构成的多重治理关系,相互间并不存在严格的隶属关系。这种状态在气候资金领域首先反映在供资主体包括各国政府、私人主体以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实体,而官方性主体与私人性主体又存在互动关系。供资方式包括赠款、优惠贷款、项目投资、金融担保、特殊贸易措施等,通过UNFCCC体系、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环境署等多渠道,注入新能源领域、能力建设、森林管理等气候变化减缓、适应行动的多个领域。

 

(三)气候正义理论

 

1.内涵

 

正义是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之一,不同时代对正义价值内容有不同的阐述,各时代间对正义的一脉相承并体现出高度的贯穿力,相关学说丰富多样。这使得正义不仅是从过往经验总结出来、并适用于现行法律的价值,更是建构未来制度中的一项指导性理论,气候正义理论不仅继承了法律正义的主体内容,更在气候领域中对其加以新的发展,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善用资金纽带作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气候正义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

 

气候正义理论具有在自然、社会层面形成双重正义的价值理念。第一,气候正义具有超人类利益的导向。它的追求超越了人类社会内部的利益计算和一般性人道主义关注,而将人类制度安排定位于所有人、所有国家行为对温室气体过度积聚的影响之上,本着自然正义的态度调适人为排放行为与大气系统“碳容量”的平衡关系。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按照不同国家就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应对能力等因素,分配在集体性应对行动中的应为份额。第二,气候正义具有超越现实利益的导向。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当世人与大气系统间的利用与保护关系,更着眼于今后世世代代的气候利益,不以当前世界各国及其人民的即期需要为价值坐标,而将其价值主体扩展到后世各代人。它要求人类改变行为模式的程度,会超出应对眼前危机的需要。第三,气候正义具有超越、打破传统的“国家间正义”导向,要破除国际关系中的“零和博弈”。它要将大气系统保护对人类的整体性需求,按照正义的标准解构为不同国家的保护性义务,实现国际社会正义。

 

三、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的中国对策

 

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是各国多年努力而结出的果实,气候变化问题越发紧迫且不可回避,所以各国在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中都将其列为重大议题,我国也不例外。“当前,中国利用国际气候资金的主要来源是:“(1)CDM机制下的资金流入;(2)多边开发机构的资金流入;(3)国外私人部门的资金流入”5,还包括许多气候基金等实体提供的资金,总量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专门的气候资金与发展援助、能源投资等不同性质的资金混合在一起。不同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资金法律制度的建设中所承担的作用有所差异,要综合各自的排放状况、发展阶段、制度地位等因素加以综合考量,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法律机制的地位问题,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全球应对行动中的重要一环。

 

面临既有制度,我国不仅要着眼当前,切实履行国际义务,还要通过努力推动未来制度的合理建构,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的负担,但对全球行动的整体效应将产生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参与的战略与措施不仅具有中国气质,也具有国际意义,在整体方向上有利于未来应对行动的全局。不过在具体设计上要结合我国国情量力而行,适时、适度地承担更重的国际义务,且不能允许由于中国的参与而其它国家对供资义务有所减少,参与策略和措施需要在今后的谈判中精细设计。

 

四、结 语

 

《巴黎协定》已经于2016年4月开放签署,尽管让其成为具有明确操作性、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克服很多困难,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机制仍是“法律短板”,在与资源保护、新能源、贸易等领域的制度交叉与抵触中,与气候相关法域的制度协调机制尚需完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人类清醒认识到问题的根本,凝聚共识,积极合作,致力于开创和创新,《巴黎协定》必将成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的新篇章,成为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的里程碑。

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范文6

关键词:气候变化;发展;人类活动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24-2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超越博弈:国际气候合作进程中的国际制度构建研究”(20092701)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也是人类必须做出回应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已经从单纯的环境领域延伸到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等领域,而且这一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将继续得以强化。因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必须作出的回应。

1 关于气候变化的定义

根据导致气候变化原因的差异,对气候变化的定义也有所不同。目前最常见的定义有三种:

1.1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一个或两者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显著的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敏感性也增大。

1.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1.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

气候变化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

当前国际社会开展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主要是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而言。因此,本文所论及的“气候变化”采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大规模土地利用和植被的变化,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改变了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从而导致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系统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般包括气温、降水和海平面变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全球变暖是焦点,国际社会所称的“气候变化”通常主要是指全球变暖。

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2.1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温室效应是造成近期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其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能够使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并到达地面,从而使地球表面升温。IPCC第四次报告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主要温室气体都出现了明显的浓度升高。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其导致的增温效应占到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最新数据显示,二氧化碳浓度已经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至目前的379ppm,达到过去65万年的最高值。这主要归因于人类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甲烷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715ppb增至2005年的1774ppb。氧化亚氮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270ppb增至2005年的319ppb。

2.2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2.1 IPCC第一次报告结论(1990年) 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的波动,也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或者是两方面共同作用造成的。

2.2.2 IPCC第二次报告结论(1995年) 尽管定量确定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存在能力上的不足,同时某些关键因子也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被觉察出来了。

2.2.3 IPCC第三次报告结论(2001年) 新的、更有力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察到的大部分增温可能归咎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

2.2.4 IPCC第四次报告结论(2007年) 20世纪中期以来观察到的大部分全球变暖,很可能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

对比四次报告中的措辞可以看出,国际主流科学界对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暖的认识经历了从模棱两可到“可能”再到“很可能”的一个变化过程。根据IPCC报告的术语说明,“可能”表示发生概率大于66%,而“很可能”则表示有90%以上的可能性。IPCC第四次报告虽然只是把第三次报告中的“可能”换成了“很可能”,实际上却把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从66%提高到了90%以上,基本上等于确认了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3 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开篇即点出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主席指出:“气候变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综合解决。”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也讲道:“气候变化是重大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将气候问题的实质定性为发展问题,是从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根源、与发展模式的关系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等方面来理解的。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目标。自人类出现以来,自然界及其资源就成了人类索取和利用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在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认知上,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它也是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而不断完善的。

传统的发展观将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到工业革命时期又表现为“工业化实现观”,它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视作现代化实现的标志。反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发展观表现为对GNP、对高速经济增长目标的积极诉求。现实主义政治大师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和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就持这一观点,认为人口数量、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必要前提。然而,从对自然界的影响来看,人口数量越多,生产技术越先进,却意味着更多的自然资源被开采和利用,自然界遭受的改变或破坏越严重。这种发展观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益匮乏,人类的实际福利水平不断下降,最终危及到人类本身。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正是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完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制造了节省劳力的机器,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正在制造取代劳动力的机器。”工业革命提出了更多的能源和资源要求,而获得渠道只有向自然界索取。能源和资源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钢铁上。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然后到1861年的5700万吨。钢铁的产量在同一时间分别为5万吨、13万吨和380万吨。再以石油为例,美国在19世纪末打出第一口油井,十年之后的产量已经达到520万桶,到1900年已经接近1亿桶。 新技术和农业机械的普及为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条件,加之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世界粮食的产量大大超过以前的任何时期。对粮食产量的追求又促使人们将视线投往森林,大批森林被砍伐改作农田,这对自然界又是严重的破坏。

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加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获得了膨胀的机会。世界人口从1650年的5亿一直攀升到1990年的52亿。工业革命的深入和人口激增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浪潮。人口稠密的城市大都分布在大河流域和冲击平原,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又不断地吞噬着周围本可用作耕地的良田、森林、草原。

科学界已经证实,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明显增加是人类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加速毁林和破坏草原所导致的结果。工业革命因为遵循传统发展观而忽视自然的能动作用,把人和自然完全对立起来,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全球变暖是自然界对人类这种不正确发展模式的报复。对于这种结果,恩格斯早就警示人类:“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从气候变化出现的根源来看,其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这样讲,并非否定人类发展的要求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就发展观而言的。

发展就是经济和社会循序渐进的变革。环境问题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总的作用的结果。从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考虑自然灾害),大多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尤其是与经济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有机化学物品污染,都是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的结果。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科学技术发展也与环境问题关系密切。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会产生环境问题,科学技术水平又制约着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环境问题解决途径上,以往存在两种发展道路。其一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道路,这也是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其二是放弃发展。这种道路的核心观点是既然环境的破坏来自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那么停止发展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问题出现。

从气候问题产生的根源来看,人与自然的对立是最深层的矛盾。如何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也不可能超越自然界的限制。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对自然的索取必须控制在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产方式等社会和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而能源和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部门,减少或限制这些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意味着限制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权益。

能源产业部门是最重要的基础部门之一,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必要的动力来源。根据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的统计资料,2007年化石燃料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89.8%,其中,石油35.6%,煤炭28.6%,天然气25.6%。 国际能源机构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报告称,在今后的20年中,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将继续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能源,其中石油仍将是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化石燃料在世界主要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将保持在90%。其中,石油将满足世界40%的能源需求。在2020年,全球的石油日使用量将从目前的7600万桶/日增加到1.15亿桶/日。由此可见,在世界能源结构很难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减排就等于限制能源产业发展,这对一国经济发展将形成严重的冲击。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要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势必要对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深入的改革与调整,这对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其发展更是形成致命的瓶颈。减排对人类的消费方式也提出了重大挑战。消费是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消费就会使发展停步不前。当前世界消费方式存在严重不公平,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奢侈消费”和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消费”。无论奢侈消费(表现为消费品的高能耗)还是生存消费(为维持基本生存却低效率地利用能源),都属于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制造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趋势。要扭转这一趋势,人类必须在消费方式上进行变革,采取一种既能维持消费的可持续性又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的双赢的消费方式。否则,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在将资源消耗殆尽之后,人类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