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范文1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但是要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就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其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如何实现新旧伦理道德的更替?而新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当今社会发展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新的社会伦理规范是不可能凭空产生的,它是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纵观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最具影响力的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但其是否在当今社会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呢?本文从和谐社会这一视角切入,探究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争取实现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今社会问题完美的结合,进而指导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并激励人们追求人格的完善,使人们自觉营造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有益的贡献。
一、“仁爱学说”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儒家所倡导的仁爱学说,其精华部分是以“忠恕”之道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其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现如今培养有道德使命感的社会成员、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孔孟先哲们整个思想的系统论述中,首先,仁爱学说是其重中之重,“仁”是一种道德意识,其主要指的是“爱亲”之心,其基础是“孝悌”,通过推己及人、由近及远达到“泛爱众”的至高的道德境界。在整个思想体系中,从孔子的“爱人”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乃至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均把“爱”与社会的实际要求相吻合,符合现如今社会的公共伦理道德要求。其次,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孔子与孟子的主张略有不同,他的出发点是对人的爱护和尊重。“仁爱”在孔子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孔子把它提高到治国殖民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孔子非常重视“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并形成了以仁为主体和中心的仁学思想体系,其对现如今社会的启示是:通过孔子“仁爱”学说,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人的宝贵,并且更加关心人的生存权利和基本权利,教导人们以友爱亲善的态度去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层面上看,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孔子“忠恕”原则的提出,是“仁爱”的基础,是行“仁”的具体体现。其具体释义是:忠者,尽其在我,尽己之心去为人;恕者,将心比心,也就是以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忠恕”是体现“爱人”的原则,是儒家“仁”的道德思想的具体而实际的道德行为规范,其达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的仁爱和谐的社会境界,所以“忠恕”至今被人们所看重。当然,不论是“仁爱”学说,还是“忠恕”原则,其出发点均建立在承认别人也是与自己一样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人人具有道德属性、人人都有道德人格,它从根本上反映出先哲们博爱、宽厚、宽容的情怀和古朴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今天看来,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的这部分内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所留下的精华除了对现如今社会弘扬团结互助、关心他人 的友爱精神有主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另外在主体意识上,其不仅有尊重自己的主体意识,而且也能够尊重他人的主体意识,能够使人们形成妥善合理地处理社会生活中有关他人与自己的辩证关系的积极的处世态度。
在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能够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从另一个角度说,它有助于培养每一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感。就当前我国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文明新时期,且不同的人们面对不同的实际问题来说,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一方面肯定了人的个性、鼓励人们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另一方面,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鼓励人们坚持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强调个人对他们的贡献,而且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其充分强调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而这里所强调的义务,主要是一个道德的范畴,其具体释义为:个人能够意识到并自愿去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然而从哲学层面讲,现世生活中的道德主体人也都千差万别,其所面临的环境也大不相同,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义务范围,道德境界至高的人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己任;但同时也有人以个人利益为最高准则。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按照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儒家仁爱学说中的“忠恕”原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当且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和必须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成员应当做到在生活中既能够尊重和保护自我利益,又能够关心和保护他人利益,在满足自我发展的同时把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放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这样就能够保证当个人利益、他人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能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缓解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妥善合理地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升自身的价值,能够发自内心地与他人为善、对他人多一分的关爱,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有序和稳定发展。
二、“内省与克己”思想有助于转变社会风气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内省与克己”是重视个人自我修养的具体体现,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自律精神,使人们形成知行合一的良好品格,同时能够从根本上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在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先贤们追求的是“天下归仁”的理想社会境界,然而这需要充分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主体自觉性,有赖于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以“仁爱”思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主导。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说,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格外重视人格修养和人的道德情操,以提高人道德的自觉性和培养人高尚品德为个人的自觉。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格修养的培养也有其具体的途径,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内省与克己”的理论主张是其最为便捷的实现途径,其主要是借助省身自律的修养心性的方法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内省,达到“律己”的客观效果。在中国儒家的思想道德中,强调的“内省与克己”的道德修养,不仅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必要的修身途径,而且是影响至今的一种传统美德。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甚至把评价人品德高下的标准设定为人是否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另外,曾子提出了人们应当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孟子则在《孟子·离娄上》中教育学生,告诫学生: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以上这些论述有共同之处都是要约束自己,而不是过多地强求别人的帮助,其主要强调和突出的是道德修养中的自我反省,并将其作为个人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道德观念中,继承了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内省”、“克己”两种观念,并把两者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言行合乎道德规范要求,来提高自身的伦理道德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伦理道德非常重视人的自觉性,同时也非常重视人的道德自律,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其存在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和积极的意义。人们进行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是一个人道德形成的内部条件,其外部条件是教育,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培养出一个人高尚的人格。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重视,并加以投入。仅仅依靠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强化的法制、进步的科学是难以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满意完善个人的道德修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在条件的指导作用仅仅是外因,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社会人们道德意识普遍滑坡的现象,归根结底,人们精神世界得到满足还需要从人们的教育中、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加以完善和升华。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修身养性的道德自律观能够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情操和个人的修养。对于今天提倡内省与克己,应在充分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鼓励人们通过自省和律己的修养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不伤害到个人利益同时,使人们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意识,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这样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就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同时将个人道德的完善与纯洁社会风气的形成融为一体。
三、“重义轻利”的观念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重义轻利”的思想道德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观点是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这对于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把握好义与利的关系,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均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主要处理的是理想道德与现实利益的关系和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其二,需要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公利与私利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其非常重视“义” 、“利”关系问题,认为义利是实现孟子所说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对“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其对义利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其重要陈述的论点是,在义、利之间,人们应该以义为上,通过义来治理利,这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传统伦理道德鲜明的特征。在中国传统先哲们的思想伦理中,人生修养的至高追求是极力推崇“义”的崇高道德境界,通过坚持人格的尊严来实现人们的精神价值。而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确指出了人生在世应在面对义和生选择其一两难的境遇下,应舍生而取义也,即使牺牲了自己,也在所不惜。
现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与古代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要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和提高生产力,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然而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存在较多的是正义的一面,难以适应现如今以利益驱动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目标的社会现实,当然,在现如今社会发展中,对个人及某些团体追求自己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应当给予一定的肯定,但也存在些许的问题,如过于忽视个人利益的做法,过去几十年间的发展经验证明,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强调义利观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对于今天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要想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如果不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物质发展也就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指导。而一个国家国民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能够从根本上决定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社会在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应当充分重视道德风尚的重整。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当人们遇到义利二者择其一的两难境地,如何以实际中做出取舍,是判断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要想使每位社会成员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中能够把握好“义”、“利”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继承与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义利观中高尚的思想观念诸如“行天下之利,利济苍生”的思想就显得极为必要。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去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矛盾,而且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能够自觉地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国家、社会乐于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怀。而对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对人的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上,这能够使每个社会成员认识到,作为人要想有价值地活着,不仅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而更应该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境界,使人们保持较高的人格尊严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义利观,是具有普遍真理的思想内容,不仅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而且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刚健有为”的精神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刚健有为精神,恰好与当今时代所要求的人们所应具备的开拓进取精神是不谋而合的,这是一种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对现如今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刚健有为”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视角解释,可以具体理解为:一种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品格。纵观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刚健有为一直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传统一种优秀的思想观念。从老子提出的“贵柔”,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中所倡导的奋发向上的人生追求,均是以进取为主要引导目标,然而存在略微的不同:老子的处世哲学中的进取,是以退求进、以缩求伸、为无为而求无不为,其不是缺乏阳刚之气,而更具有辩证和智慧色彩;孔子对进取的解释为人应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仁爱”思想而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而曾经经历过被困于匡,也经历过绝粮于陈,曾频频遭到打击和危难,但是即使他们面临这样的困境,仍然能够坚持初衷而不后悔,从不曾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后来孟子发出感慨“人生浩然之气,堂堂正正做人”,以至后来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做人原则的提出,在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内成为社会普遍承认的理想人格。在孟子眼中的浩然之气,主要是传统伦理道德之中的意识积累而成的一种精神能力,具体表现为人的“正气”和“气节”,是一种人们应当具备的理性自觉。真正拥有浩然之气的人,才能做到无所畏惧、至大至刚,才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易传》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所提出的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进一步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哲学境界加以阐释,其具体释义为:造化万物、运行不息、奋进向前等这些都是天的品德,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恰恰能够体现天地孕育而生便有了人,所以人应当顺应天而行事,并且要做到奋发有为,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21世纪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应当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应当以主人翁的意识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进一步将其扩大为我们整个社会发展不竭的内在动力。新世纪的到来,不仅给予我们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样给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要想在现如今跨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刚健有为的思想观念是生活的历程赋予中华民族坚毅的意志品质和优良传统。刚健有为的精神鼓励着当代社会每个成员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使命感,能够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时代责任感。然而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样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们的生活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境遇下,作为现代人应当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不畏艰难的创业思想,尤其是应当具有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而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够坚持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坚持社会主义的事业和理想,在奋斗实践中开拓进取,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21世纪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刚健有为的精神能够激励着人们不断进取,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而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范文2
[论文摘要]社会责任体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道德责任建设是整个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基础。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道德责任建设,以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
一、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是社会安定、繁荣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责任”是指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过失。显然,在社会生活中,“责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人都会在不同的范围、从不同的意义上承担多重责任,小到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大到国家责任、社会责任,行业上从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各种各样的责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人类发展进程。
1.责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首先,责任是社会存在的前提。求生是人的本能,但是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单个人是无法生存的,必须依靠他人和集体的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只有生活在集体中才能获得满足其生存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和安全保证,社会正是人们出于生存目的而结成的一个共同体。社会生活的这一前提就决定了“责任”构成社会存在的纽带,这种责任不仅源于个人对自身生存本能的满足,同时也包含了由此派生出的个人对他人生存的责任以及社会对个人生存的责任。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脚其次,责任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总是处在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欲望追求中,推而广之,整个人类系统中的个人与他人、与整个社会,总是处在对有限生存资源的争夺之中。但是,作为社会的人,从个人自身利益的实现、从个人的长远利益以及整个人类生存出发,人们又不会置其它于不顾,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同时也寻求着社会的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培根所说,“力守对公家的职责,比维持生存和存在,更要珍贵得多”,即是说人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会有目的地进行行为选择,尽量避免与他人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对行为选择的这种目的性,实质上就是人对行为选择的责任预见以及对行为结果的责任承担。
2.责任是维持社会统治秩序的需要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要以特定的秩序和规范为社会存在提供保障,这种秩序和规范集中体现为人们由于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而承担的不同的社会责任。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求得印证。在原始社会早期,虽然没有因为分工和阶级差别而产生的责任要求,但是为了共同防御外来侵袭及生存的需要,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已按照其责任能力的不同在部落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共同对部落的生存发展负责。随着分工的发展和后来阶级的出现,尤其是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责任被看作是保护现成职业分工和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长治久安之方,比如先秦古籍《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国有六职”: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不同的阶层均对应着不同的责任要求。在工业社会,随着分工的细化,责任更是得到了充分发展,职业责任这一独特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每个人只要介入市场关系体系,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就会迫使他服从资本主义的行动规则。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除了阶级差别,广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翁,但是这不意味着责任的弱化,相反,更需要人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国家负责,为了维护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仍需要对不同行业和不同阶层提出不同的责任要求。
3.现代社会凸显了社会责任的建设要求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完善,对人的责任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人的自由意志使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行为选择,而责任又是同人的自由选择分不开的,因而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和尖锐:一是人的生存的本能责任与对自然责任的冲突。虽然我们都认同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高科技广泛应用的挑战。我们通常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就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我们正处于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地位,负有各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如果我们无知、疏忽、目光短浅和愚蠢,那么我们就会造成一个灾难性的未来”。像克隆技术、大量核武器和各种化学武器的使用等,都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这无疑要求强化与人类改造世界巨大力量相匹配的高度的责任心。三是处理市场经济中利益冲突的需要。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主体拥有自主自决的权力和利益,而它所倡导的求利原则,使人经常陷入自身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的冲突中,处理不当便会导致唯利是图、制假售假、坑蒙拐骗、行贿受贿、见义不为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泛滥。因此,大力推进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是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体系的根基
应当看到,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中,始终贯穿着道德要求,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体系的根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道德责任的人会很好的履行社会赋予他的其他责任;更难以想象,一个缺乏道德责任的社会,会有完善的社会责任体系,会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发展。
1.责任本身包含了鲜明的道德要求
《汉语大词典简编》对责任的定义有三重内涵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其二,分内应做之事;其三,做不好分内应该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现代汉语词典》提到,“责任”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尽责;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追究责任。在英语中,针对不同的语境表示责任的词很丰富,词义最宽泛的是resposibility。根据韦氏学生词典,resposibility的含义主要有:其一,责任是一种尽职的品质和状态,包括在道德上、法律上和精神上尽职,可靠的、可信赖的;其二,指担负的事情。责任即是主体自觉履行其社会角色要求的份内的事,并对其履行的情况和后果的担当。可以看出,种种对责任的界定已包含了两个过程:自律和他律,这其中就内含了道德的要求。第一,道德是责任发生的基础。“所以德性的力量,不过是一种准备条件,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现实’的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特殊的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道德倾向于将外在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善恶标准,自觉引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责任只有得到主体的内在认同,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的得到贯彻,如果没有道德上对责任的认知,主体不但认识不到责任的必须性,甚至也意识不到责任的存在。第二,对责任履行的评判也依赖于人们道德上的善恶标准。道德的本质就在于它按照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所形成的善恶标准,对人的心灵、行为和相互关系提出“应该如何”的要求和劝告,人们的失责行为不仅要受到外在的惩罚,还受到自身良心的惩罚,“良心是希求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这种自我规定”,是一种内心认同的责任意识。所以人们常常把主体内心对责任的履行及行为后果的评判比作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原告”是人们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即对责任的认同程度;“被告”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前即行为后对责任的履行程度,“法庭”就设在主体内心,“原告”、“被告”、“法庭”都集行为主体于一身,评判公正与否主要取决于主体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即主体对内在道德标准的履行是否认真、坚决。
2.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根基
现代社会在责任建设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集中表现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上。但是,人作为自由能动的动物,这种强制性的制约机制总是有限的,要真正使人们认识到责任,切实履行责任,关键还在于增强人自身的责任感,而对责任感的提升关键在于道德的提升。这是由道德的功能决定的:第一,道德是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的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能力。道德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从现实生活中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态度出发,调节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侧重于引导当事人按其应有的责任来行事第二,道德的认识功能是用善恶观念来观察认识社会和认识人生。这有助于人们了解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从而引导人们选择负责任的行为。第三,道德的评价功能是运用善恶观念去评价别人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在责任体系建立中人们按照社会公认的责任认知形成善恶观念,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第四,道德的教育功能尤其注重唤醒人们的羞耻心,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人们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导人们在实践中选择正确的手段,即保证行为选择的善的目的,最终达到善的结果。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人们对责任践行。
3.道德责任定位及其内涵
道德责任是履行其他各项责任的推进剂。道德责任是一种超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之上的无形的、至高无上的责任。但是,它又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责任,而是必须借助于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才能实现。而道德责任与其他责任相比更为根本,主体正因为有了道德责任,才有自觉履行其他具体社会责任的行动因此,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的依据和前提,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责任。在对道德责任内涵的概括上,曹凤月教授的意见颇有建树,即作为社会责任体系根基的道德责任应该是以下三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是在社会规范参考系中,主体对自己某一具体行为善恶性质的自觉控制力;二是行为执行的认真与否的程度;三是承担行为的社会道德后果。也就是说,道德责任主要表现为一种基于自律的道德承担,正如康德所说的,道德责任是我们的自觉,并承诺道德法则对我们的约束。“此一概念的重要意义远远超出了强制的范围,而且它所具有的最为重要的意义可能在于它在引导人们进行自由决策时所发挥的作用”。
三、加强道德责任建设,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
随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不负责任现象的反思,“责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责任概念的分量越来越显得沉重。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真正卓有成效地加强社会道德责任建设,才可能有效地实现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才能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
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责任的主体首先是个人。英国学者哈耶克曾经指出,“欲使责任有效,责任还必须是个人的责任。在一自由的社会中,不存在任何由一群体的成员共同承担的集体责任,除非他们通过商议而决定他们各自或分别承担的责任”。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一个自觉的、有理智的人,其每一个行为都是在其价值观的规范约束下完成的。对责任的承担关键还在于个人的选择。当公民形成了某种价值观后,对善恶美丑的判断也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他的行为也就具有了特定的方式、倾向。因此价值观对人的行为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现代社会,多种价值观的并存是一种客观现象。但是,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这与市场经济的提倡多元价值的精神并不矛盾。尤其当前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的转轨过程中,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正遭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冲击和挑战,如果缺乏应有的主流价值观念的理性引导,势必影响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故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对责任建设大有裨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更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之间寻找契合点,树立既有利于和谐社会整体发展,又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的“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社会成员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培养,使人们在自己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有了共同的寄托和追求,在行动上有了共同的方向,并以它为尺度去量度、评判、裁定现实事物和主体的选择,审视实际生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秩序之中。
2.加强道德责任教育
道德责任教育是责任养成的重要手段,它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的有道德责任认知的人们,依据一定的责任要求和责任规范,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作为一种道德责任,最终能否被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关键固然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取决于社会的道德环境和这种道德责任观念的传播,而道德责任教育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起初并不懂得什么道德责任,只有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生活,将自身利益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和途径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才使其行为具有了某种道德责任的意义。这往往需要通过一种恰当的道德责任教育,揭示主体利益与其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之问的关系,才有最后形成一定道德责任人格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责任教育对于道德责任人格的形成具有关键性意义,这也已成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道德责任教育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责任素质,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教育是“学会关心”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使人们学会“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要“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等。
公民道德责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首先,道德责任教育是一项持久工程。道德责任教育是改造人本身的复杂工作,绝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道德品质的提高和道德责任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的质的飞跃,只能是建立在平时对道德责任践行的日积月累基础之上。进行道德教育不可操之过急,要打持久战,要不停顿地坚持进行道德教育,使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要求习惯于遵守、须臾不离,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其次,道德责任教育不能脱离实践。离开了实践性,教育必然成为空洞的说教和美妙的清谈。只有通过生活实际中的事例,通过善和恶的对比,让受教育者深受感染,才能逐渐形成比较稳固的道德责任情感。再次,道德责任本身是有层次性的,即对个人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与此相呼应的是主体对道德责任的体认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不同责任能力的人群应该有不同的责任要求,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通权达变,能够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这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对责任的践行。
3.培育良好的道德责任环境
良好的社会道德责任环境对人的道德责任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组成了社会又生活在社会中。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人人对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树立责任意识,社会整体上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氛围和环境,而良好的道德环境又反过来对人们道德责任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进行公民道德责任教育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利用社会大课堂,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推进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提高。
环境对人的影响总是不知不觉而又无时不在,所谓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我国现阶段来说,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的心理、道德、习俗在某些人群中还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腐朽东西又不可避免的传人我国,其负面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使整个社会道德环境不尽如人意。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正本清源,大力培育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道德环境。道德环境的培育还需要一定的保证机制,它需要借助于教育、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结合的力量,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能够造成一种特殊的善恶分明的氛围,对人的责任履行具有特殊的权威性,代表着广大群众的一种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使身在其中的人们不得不考虑自身的道德责任问题,自觉产生一种荣誉感和耻辱感。这种社会大多数人道德上成熟的善恶判断,体现着社会总的价值取向,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意]佩西.未来一百年——罗马俱乐部总裁的报告[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4儿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序言[M].苗力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范文3
礼仪规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着装、姿态、言语、行为等各个方面要符合交往要求的准则和规范,包括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等。个人礼仪是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按物等方面的个体规范;社交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和待人处世的准则;职业礼仪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的范围内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按礼仪规则办事,就是要求一个人不管在什么特定的场合,其仪表仪容、行为举止、言论谈吐都要符合特定场合的礼仪要求。遵守礼仪规则,在特定的场合能够按照特定的礼仪规范的要求做事,能让一个人举止文明,谈吐有礼,既表现出一个人良好的内在修养,又容易取得他人的好感,有助于与他人正常的交往。道德规则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社会公德是指在公共场所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家庭美德是指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场所、职业活动和职业岗位上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道德规则的具体内容表现为不同的公共场所、职业场所、家庭范围里的具体的纪律规定、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习惯、传统。按道德规则办事,就是要求一个人不管到了什么场所,都要遵守相关场所的纪律规定和规章制度,遵守相关场所的习惯与传统。遵守道德规则,在各种场合都能按相关场所的纪律规定办事,按照相关场所特定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传统办事,既表现出一个人严于律己的态度,也表现出一个人与人为善、自然真诚、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素质;按道德规则办事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理解、信任、尊重和支持。一个人严格按照礼仪规则办事,展示自己良好的内在修养,需要“忍”和“让”;一个人严格按照道德规则办事,表现出严于律己、与人为善的态度,也需要“忍”和“让”。这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与工作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需求,一个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当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产生冲突时,一个具有良好内在修养、与人为善、严于律己的人,才能做到退与让,即使牺牲一定的自我利益,也会成全他人。可见,懂得一定的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常识,并能按相关规则办事的人,遇事时才能明事理,知进退。
二、中职生礼仪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遵守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坚持按规则办事,能让一个人明事理,知进退;有助于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有助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有助于获得他人的信任、理解、尊重和支持。鉴于在职业学校中,仍有少数学生道德意识和纪律意识相对缺失,对遵守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中职生进行礼仪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性。第一,按规则办事,有助于中职生养成良好的人格。中职生热情、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放纵自我,需要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礼仪规则、道德规则用“真、善、美”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言行就是符合“真、善、美”标准的,对他人和社会不利的言行就是“邪、恶、丑”的;按礼仪和道德规则办事,要求一个人必须严于律己,做人做事的出发点要建立在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基础之上。因此,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并坚持按规则办事,能促使他们积极向善,有助于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自尊、自爱、自强”独立人格的社会人。第二,按规则办事,有助于中职生完善自我,促进个人进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中职生也不例外。教师应引导学生严格按规则办事,宁愿自己吃亏一点,也不做有损于他人利益之事。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经常地进行反思:“我的言语行为符合规则要求吗?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吗?”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检讨,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出自己产生过失的原因并找到合适的方法改正缺点和错误。总之,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并坚持按规则办事,督促他们约束自我的行为,经常反思自我的行为,对其自我完善和个人进步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第三,按规则办事,有助于中职生个人事业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按规则办事,遵守礼仪和道德规则,宁愿自己吃亏一点,也要成全他人,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他人,把自己的能力奉献给社会和他人,这有助于为学生打下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同时,按礼仪和道德规则办事,与人为善,真诚可靠,会受到他人的欢迎、尊重和信任,在工作中,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自己合作共事,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个人事业的发展会具有更多的机会。
三、加强礼仪和道德教育,促使中职生自觉遵守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时代价值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更加的开放,价值观念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在迈入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的选择和诱惑,如何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大学生的未来之路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竞争压力逐渐的加大,大学生就业难等各种压力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自身发展和我们社会的发展都是尤为重要的。
一、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的现状
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是越来越受到社会强烈关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长久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压力,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的问题也日益的凸显出来。
(一)高校伦理道德建设成为主要基地,缺乏社会实践基础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前一直是接受学校的教育,对于社会充满着好奇和未知,并且随着网络环境的高速发展,让学生对于社会有着模糊的印象,很容易被错误的思想观念所误导。高校伦理道德伦理建设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传授,缺乏实践性,学生也都是停留在理论学习的阶段。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高校教学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下的伦理道德建设缺乏计划性
社会中充满和诱惑和欲望,对于大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都是和大的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人生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制定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自觉的抵制腐朽的道德思想和低俗文化。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导致的大学生价值选择的盲目性,加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建设有着时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高校伦理道德建设单一的课程设置缺乏吸引力
高校课程建设需要不断的完善,实践性的课程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大的帮助。因而学生忽略了伦理道德课程的学习,认为这类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这对于高校而言是很大的挑战,灵活的课堂氛围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是高校伦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将课程的设置注入生动的内容,实现教学手段的提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有着丰富的内容,从家庭到社会再到个人的价值实现,对于大学生的影响都是终生的。
(一)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是实现高尚人格的必经之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大学生感受合作的力量,从而积极的投身到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帮助认识到集体的力量,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每一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积极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二)和谐的家庭责任观念
大学生从家庭中走出来,从父母的呵护下走出来逐渐的成熟独立。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感受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体会到父母的关爱。为建立自己的家庭,形成正确的和谐的而家庭责任观念打下基础。以和谐的家庭观念完善自身的道德建设,了解家庭了解社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小家的和谐才能促进大家的稳定,和谐的家庭观念成为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的重要步骤。现在社会上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一部分人追求不劳而获,甚至通过不合法的手段取得不正当的收入,这些与社会的主流的价值取向是相违背的,也是伦理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所要改正的错误价值观念。
三、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长远的时展的价值,对于教育建设、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由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步骤
高校教育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学术建设和科研建设水平上,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是有重要的要求。道德建设是时展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讲道德建设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将实践建设和理论建设相互结合,提高高校教育的水平,让学生全面的发展,让高校的建设迈向更高的层次。
(二)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是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建设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精神层次建设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是人在交往和工作生活过程中能力的体现。大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这也是未来个人面向社会的重要基础,完善自我才能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挑战,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对于道德建设有明确的规定,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高尚的品质和德行是做人的根本,立足社会的基础。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高尚的道德成为交往的名片,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并且将更深刻的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不断的反思,自觉的对不利于人生发展的错误观念进行抵制。对人生做出正确的规划,积极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伟.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3(2).
[2]齐长利.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3]贾国盼,张凡.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5)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修养构建人际关系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和人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如何构建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一位大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个人修养,正确评价自己,对待他人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1提高个人修养
修养,从广义看,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及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临时努力达到一种能力或思想品德;从狭义看,指思想品德修养。一个人,一个什么样的人,由个人修养来决定的而个人修养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和陶冶,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包括文化修养、道德品质修养和人格修养,孔子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1.1文化修养
就是一个人掌握专业文化和普通文化的水平。专业文化也就是所学的专业知识;普通文化范围较广,如政治理论知识、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及各种规范性条例知识、人文文化、伦理文化、区域文化等。专业文化知识决定着一个人以后的发展方向,而普通文化则决定着如何去发展、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去与人交际。所以正是普通文化的高低决定着个人修养的高低。因此,大学生应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猎取其他知识,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普通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1.2道德品质修养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一种重要准则和规范。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具有个性的但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因而就必需自觉地遵循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道德品质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临时的学习、锻炼和陶冶,经常与他人交流思想,不时自我塑造而形成的提高道德品质的水准,后天环境教育和自我修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我修养是内因,后天环境教育只有通过内因才干起作用。因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需自觉地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道德品质的学校。大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中用心感受,不时地培育、优化自己的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有用人才。
1.3人格的修养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里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古人云:人情之事,不必求之于人,只要求之于己;己所欲者,推以及人,人亦欲之;己所恶者,推以及人,人亦恶之。能将己所欲者,与人同乐,则人格自高矣。人格的修养就是塑造健康的人格,其途径和方法有:第一,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和信念,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提倡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心态;第二,强化主体自我意识,处置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第三,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第四,加强道德修养,加强基础文明学习,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文化修养、道德品质修养和人格修养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而三者之中,文化修养是基础,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
2构建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和人的关系,善于交际,才干够善于发展、善于实现自我交际更是个人修养在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如何交际,每一位大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欣赏他人的优点,接受他人的忠告;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与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全的人格相结合,才干构建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2.1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
自知、自签是自励、自勉的基础,对人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的作用。大学生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演讲的方法,全面正确而客观的评价自己,明确并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才干营造自己良好的交际环境。认识自己后,人际交往中,首先要为自己恰当定位,站在与自己交际对象平等的位置上;其次要知己所长用其长,知己所短避其短,即明确自己的价值基础,给自己克服自卑心理增添自信心;第三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使自己处于逆境中时控制好情绪,不因遭遇挫折而激动。故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明确自己在交际中的优点与短处,发挥优点、避其短处,才干使自己的交际环境越来越宽松和谐。
2.2注重交往的艺术
社会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着交往的方式、方法,但是平等尊重、真诚相待、宽容理解”交往三原则始终不会改变。平等尊重即是指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这是交往的基本前提;真诚相待即是指真诚坦率、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这是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宽容理解即是指学会克制与忍耐,心胸豁达,以高姿态、大气量来容纳别人的缺点。大学生在交往中,首先,要遵循交往三原则;其次,具体的实践中,一要有文明得体的举止,以整齐的着装、优雅的风度展示个人魅力,二要学会付出,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以体现你品德修养,三要学会真诚地赞美,以取得他人对你好感,四要以谦虚的态度去聆听和学习,以得到他人的协助,五要充分利用语言艺术感化对方,六要悦纳他人,即对他人的认同和接纳,但要有所选择,七要发挥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如眼神、仪表、姿态、时空等的沟通;第三,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尊重相互不同的生活和思维习惯,供认差别、允许差别,沟通时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注意肢体语言的表达是否得体,同时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进行换位思考,对自己进行反思,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刻才干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才干获得真诚的友谊,才干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2.3以宽容促和谐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范文6
一、建构主义和德育
在建构主义的鼻祖维柯、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的研究中,德育和教学并没有清晰的分界。杜威就认为,真正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因此,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在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德育的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和参与本质越来越显现其主导作用。研究德育的建构,我们发现建构理论中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等已经成为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德育的建构性:客观和建构是德育的重要维度。传统的认识论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德育的很多工作都投入到行为习惯的训练上,而很少考虑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学生作为认识主体所具有的巨大的能动性。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道德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因此德育的功能就是适应学生的这种需求,帮助学生开展对经验世界的组织。
德育的社会性:个人和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维度。前者把思想道德看作是属于个体内部的,后者则认为思想道德是内含在团队和共同体中的。德育的这个维度就是通过个人和社会之间产生的互动、中介、转化、融合等张力形式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完整的、发展的思想道德。关键是社会协商这个词的内涵和外延在学习中容易理解,但对于思想道德而言我们的德育对学生之间的协商的方法、途径、内容以及产生的效果还需要深入地讨论。
德育的情境性:德育的情境性,已经越来越被大家重视。情境性的三个环节,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情境的理论要求我们对学校教育环境进行较大的改革,其中学生作为主体的认知和实践、交互影响以及对社会各方面道德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加以充实和提高,而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及哲学的影响应逐步加强。情境性中的难点就是家庭和社会,它们对情境的创设、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使学生的视角从狭窄的圈子里走出来,使之在这些情境中完成必要的互动和融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德育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德育对信息和思想道德的区分度不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常常使学生个体稳定的、自足的、良好的结构受到冲击和破坏;而让位于动荡的、主观的、结构不良的信息。德育中容易把行为习惯的训练看作是可以积累、加工、储存、分配的,并且试图通过这样的传递、传授、传播不断加以强化。而实际上思想道德要比信息远远复杂得多。思想道德成长本身包括对真理的怀疑、对真理的渴望、对真理的终极追求和理解,而伴随其中的所有情境脉络都和德育的建构有关。思想道德包含在学生个体生活的世界中,包含在他与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也包含在他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自己的思想道德建构中。德育的开放性、变化性、不良性、协商性和个体的建构性等都使得这个问题显得十分复杂。
德育的默会性:德育伴随着人成长的整个过程,有许多东西学生在未上学之前已经逐步形成。家庭和家属的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以及他们之间互动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含有许多动态变化因素和自然影响。人类学情境理论提出的“合法的边缘参与”表明,人的行动模式、处理事件的情感影响,以及人与情境的互动都说明思想道德存在默会的一面,德育应该在如何利用和发展个体的建构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在建构主义者的眼里,(一)个人的形成是一种社会活动,一个加入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一个新来者把一种特定的社会的现实当作生活的本来样子加以接受。(二)从广义上讲,维持与组织一个集体的社会意义是随人们在生活中,由相互之间日常相处的一贯模式而创造的。!《意识形态与课程》迈克尔·"·阿普尔黄忠敬译华东师大出版社年月第版第页’从这一观点出发,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学生心中扎根,情境的创设和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模式都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德育成功的基础是它与社会生活适合的程度、它与学生经验吻合的程度,以及它在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中的生命力。用皮亚杰的话语说就是思想道德要获得新的意义需要有原有的思想道德做基础,同时新的思想道德获得又可以使原有的思想道德发生一定改变,使它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建构的双向过程。
因此运用建构的理论看德育,就可以认识到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依赖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思想道德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这种思想道德的习得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着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也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对思想道德的新、旧经验双向作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德育工作不是简单地呈现思想道德内容,而更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析这种想法的由来,从而顺势而为,引导学生丰富或者挑战自己的见解。两难问题,或者类似的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便于开展讨论,甚至对某些问题开展互相责疑等都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和默会。这样在构建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同学等都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互相学习交流探索,并能为大家共享的宝贵教育资源。
二、德育的建构
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历史情境中的地位决定了他的许多特性。换句话说,人的思想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因此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认知机能在其起源上完全是社会文化性的,它们不仅是社会文化性质的建构,又是需要通过其经历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主题。德育的建构就是要让个体依靠自己已有的对道德的认知理解不断完善和建构新的更高级的思想道德系统,就是适当开发概念,伴以期望和形成性过程建构新的创造性的组合。
按照整合以后的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把德育的建构理解为这样一个过程:
(一)知识是参与者认为对个人和社会都可行的那些东西。
(二)知识是暂时的、共享的,与评价有关,也与评价者有关。知识的界定要联系他人的评价以及个人一生的情况进行;对家庭来说要联系社会成员或社会成员所作的评价进行;对于上一个时代的看法,要联系历史学家或历史参与者的看法进行的。
(三)教育涉及关于物体或他人或物的知识。
(四)我们与物体,他人及它物(非人类)之间的互动必须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来研究。
(五)认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孩子自己动作的重要性。
(六)在互动形式中有分离和差别的观念,也有关联和连接的概念。
(七)认识反省作为物理动作转化的心理运算的重要性。
(八)沟通,他人交换思想,既使我们产生认识,又是认识的一部分。
(九)认识有任何同原性的多元文化存在。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莱斯特·斯特佛杰里·盖尔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年
月第一版,第页’显然德育在构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对现象和问题的物理和心理的反思,创造学生对思想道德个人的解释是十分有意义的。而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情境,特别是活动情境,教师应该尝试从基本原则出发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点。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在社会互动中,学生看似错误或者迷惑的观点恰恰表明了他们目前的理解程度,新的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建构的形成需要持续很长的时间。既然思想道德的形成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在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互动的影响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实现思想道德建构的过程,那么认真研究探索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和优化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建立思想道德建构的学习情境
德育需要创设思想道德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的情境,这种情境是对生活和现实世界的提炼,使其充满生活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多元性。在这种情境中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思想道德的建构。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复杂的环境中可以使学生对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产生自己的理解,从而在显示生活中获得更广泛的迁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有填补道德空缺、道德认知失衡以及思想冲突的本能。当学生一旦进入这种情境以后就会形成一种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行动、自己去解决矛盾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正好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当然在创设这类学习情境的时候,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的规律和需求,努力使学生从道德认知中培养道德情感,直至升华成为道德行为。
(二)重视思想道德建构的人际互动的作用
在学校中教师、学生构成了学生思想道德建构的学习共同体。建构理论认为思想道德是在个体和社会环境中相互作用下建构起来的,其中师生、生生,以及学生家长等人际关系就成为其中决定因素。特别是教师在这种关系中处于特殊地位,他们之间表现为提问与应答、要求与反应、指导和行动、评价和反馈、榜样和模仿等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里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驾驭影响学生思想的能力就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民主的教育策略等都会给学生思想道德建构带来有利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道德的相互影响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关系,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学生之间的默认和合作,不但可以解决个体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追求真理的动机和智慧,有利于建立更合理更完善的思想道德建构。
(三)拓展思想道德建构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