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科学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科学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语境;语用学;意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无论其产生、演变或发展,还是进行信息的传递、接收或加工,总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并受其影响和制约,这种前提条件就是语境(西光正,1990)。语境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语言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境是语言研究的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首先探讨语境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分类,进而探讨语境之于语用研究的意义。
1 语境的定义
从狭义面讲,语境是对语义的影响最直接、最现实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会话时的场合及其前言和后语、是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上下文(西光正,1990)。从广义上来说它可以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到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语言表达式同时出现的非语词指号如姿势、表情等等(西光正,1990)。
“语境”概念最早是由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ski提出来的,他指出“如果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雷卿,2005)。英国语言学家Firth继承了Malinowski关于“语言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言语环境中的完整的话语才是真正的语言事实”的学说,初步阐述了在言语环境中研究话语的理论和方法,提出“情景的上下文”的概念;Halliday继承Firth的语言理论,提出了“语域”的概念,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也使用“语域”这一概念,但更着眼于语言变体产生的社会因素,他和Halliday都肯定了言语环境对使用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雷卿,2005)。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进一步发展了语境学说,把语境学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懂得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是人们掌握语言程度的重要标志(宋海燕,1994)。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1979:93)也指出句子上下文对意义和理解的重要性,认为要理解一个句子,有必要懂得它赖以产生的核心句。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于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语言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语言。
2 语境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对于构成语境的要素,语言学者们做过各种各样的归纳。韩礼德从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来观察语境的构成,提出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体式等三个情景特征(陈怡,1999)。海姆斯将语境要素归纳为SPEAKING一词,S代表背景和场景,P代表参加者,E代表目的及结果,A代表信息的形式与内容,K代表传递信息的方式,I代表使用什么语言、方言等,N代表在各种情况下应遵守的规范,G代表体裁(宋海燕,1994)。
对干语境的及分类,虽然目前学术界的解释和使用相当灵活,随意性很大。一种分类方法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其语言大致受到大语境、亚语境、小语境三种语境的制约。大语境,通常指时代、地域、社会等大的语言环境。这种语言环境并不出现在具体的交际场合之中,也不是言语行为者的个人情况,而是与言语行为者处于同一时代、同一地域、同一社团的人们的共同语言环境。亚语境,通常指言语交际者的个人情况,如言语行为者的个人身份、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文化教养、思想性格、心情等语言环境。这种语言环境也不出现在具体的交际场合之中,但人们可以从言语行为者的言语交际过程中推测出来。小语境,通常指实际言语交际时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及姿势、表情等具体的语言环境。
Verschueren(2000:77-104)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由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组成。其中语言使用者不仅包括谈话双方,还包括与谈话内容相关的其他人;心理世界包括社交双方的个性、情绪、信念、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心理因素;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物理世界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交际者的外表形象、身体姿态、手势等也包括在内。语言语境即通常所说的上下文,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
3 语境之于语用研究的重要性
语言学发展可以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这几个发展阶段。语言学从二十世纪初的一门只对人类语言的声音形态资料进行研究的、比较狭窄的学科,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纵贯语言的形式、意义和语言使用的语境的、全面的多、宽广的多的学科,语用研究的崛起标志着语言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何兆熊,2000:4)。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语用学”这个术语是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币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最早提出的,70年代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而得到确认。中外学者对语用学下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语境的存在(陈裕,2010)。可以说,脱离语境就无法对语用学加以定义。Stalnaker认为语用学是对语言行为和实施这些行为的语境所作的研究;Leech指出语用学可以被定义为对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的研究(何兆熊,2000:8-9)。何自然在《语用学概论》中指出“语用学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金定元在《语用学―研究语境的科学》一书中说,语用学就是研究语境的科学。Levinson(2001:9-24)在他的《语用学》一书中虽没有明确给出一个语用学的定义,但在此书中讨论了近十种对于语用学的定义,几乎都与语境息息相关,其中有四种直接提及语境。综上所述,语用学的定义有赖于语境。
3.2 语境是区别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关键
语义学是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认为语言的意义是语言文字本身固有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内在的、固定的、不受外界因素如时间、地点等的影响而独立存在,语言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从句子的层面上说,语义学所关心的是句子的语意命题的真实值和判断命题内容真实与否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何兆熊,2000:23-25)。也就是说,语义学研究的是词和句子本身的意义,以及命题的真假条件。对于语境的考量和研究确定了语言语用学上的意义,区分了传统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不是局限于语言本身的,不是游离于交际之外的意义,而是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交际意义和价值(陈裕,2010)。语用含义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思,而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语用含义关注的不是人们说了什么话,而是说这些话可能意味的内容,这从上下文语境可以了解到。语境对语用学的主要研究课题都具有重要作用。
3.3 语言自身特点决定语境的重要性
语言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关系,语言无法脱离语境存在。西光正(1999)曾提出语境功能的绝对性,认为没有语境就无所谓语言,不讲语境,就谈不上什么语言研究。
首先,语言作为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不能脱离人类社会,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语言。我们的思想、言谈和经验与实在世界是相关联的,当我们谈话时使用词语指称世界中的对象,当我们思考时,常常想到实在的事物,我们所说的话的真假取决于它是否与在世界上的事物的情况相符合。伽达默尔强调语言和世界是不可分的,语言不能脱离世界,语言的生命与世界不可分离(涂纪亮,1993:42)。语言是人们在交际中用以表达意义的工具,意义的生成和所指的确定是一种社会行为(何兆熊,2000:55)。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经过分析之后得出的逻辑语言,而是回到了语言的日常的实际使用。他认为,无论语词还是语句,其功能都不在于指称外部的对象和事实,而在于编织在生活场景中起作用。学会一个表达式就是能用它来指挥、请求、描述、传达,能听懂一个表达式就是能服从、援助、寻找对象、理解事物。理解一个表达式就是理解其在各种语境中发挥何种作用。意义、命题都必须在生活场景中得到理解(陈嘉映,2006:50)。
其次,语言是一种关系,杜威在20年代曾说,语言预设了一个有组织的群体,至少有说者和听者两个人,从中获得他们的言语习惯,而独白亦是与别人交流的产物和反映(陈波、韩林和,2005:410)。词语的意义在上下文中甚至在语境中才能确定,杜威在谈论语言意义时始终强调人际性和行为性(陈嘉映,2006:45-47)。在蒯因 的《本体论的相对性》一文中,他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的技艺,我们根据他人在公共可认识的环境下的外显行为来获得这种技艺(陈波、韩林和,2005:411)。尽管维特根斯坦曾提出私人语言理论,后期也拒绝了私人语言。普特南 在《“意义”的意义》中指出,世界上有两种工具,一种工具是可以一个人用的,像螺丝刀和锤子,还有一种工具是需要人们合作才能使用的,比如轮船(陈波、韩林和,2005:467)。语言活动是人类实践,是人类共同体和个体参与的行动(徐海铭,2009)。词项的外延不是由个体说话者头脑中的概念决定的,外延是有社会决定的,只有说话者所属的那个语言共同体的集体的社会语言状态才决定该词项的外延,对外延起决定作用的两种贡献包括来自社会的贡献和来自真实世界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外延的确定是社会性的,而不是个人性的(陈波、韩林和,2005:488-489)。
另外,Verchueren(2000:88)认为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是顺应自己和听话人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亚里斯多德大概是系统探讨语言方方面面的第一人(陈嘉映,2006:7),他认为演说者首先要熟悉所讲的题材,比如政治演说者要了解各种政体的利弊,要熟悉财政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诉讼演说者要能分析害人的动机、受害人的性格,要能辨别正当与不正当的行动;演说者应了解听众的心理,以便激发或控制他们的情感(亚里斯多德,1991:30-66)。
由此看来,语言自身特点决定语言与语境关系密切、决定了语境的重要性,语境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和理解语言时做出的语言选择。
3.4 意义的确定有赖语境
意义和语境这两个概念在语言学研究中十分重要,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何兆熊,2000:10)。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语言学家J.R.Firth 提出了关于意义的语境理论。著名人类学家 Malinowski认为把语言看作是“行为的方式”比把它看作是“思维的工具”更合适,语言寓于行为之中,意义见于语用之中,离开了使用和语境,自然就谈不上语言的意义(何兆熊,2000:4-5)。话语依赖语境而存在,语境约束话语的意义;语言只能从语境中获得意义;语境与意义之间没有明显的对等的关系,意义最终可以从可观察的语境中派生出来(雷卿,2005)。
语言的使用与理解均通过语境来进行,语境是语用学中话语理解的前提,没有具体的语境便无法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意义的确定有赖语境。凭借对话语和文化语境的了解,人们很容易确定一个词、短语或一句话的语境意义,能准确地从几种可能的意义中确定其中一种恰当、准确的意义(何兆熊,2000:48)。同一种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语义功能,有时产生的效果同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迥然不同,甚至还会产生歧义。例如,“What a day!”既可以用来表示“多好的天气!”又可以表示“多糟的天气!”这要视上下文而定,如果脱离了具体语境就很难对此进行解读,所以语境也是补充信息的载体。
语境可用于解释传统语义学无法解释的语言意义(何兆熊,1997)。由于语言是人们在交际中用以表达意义的工具,所以单单研究语言的形态、句法结构只能从一个侧面去描绘、解释语言,却无法解释复杂的语言现象(雷卿,2005)。实际使用语言的意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和一定的语境紧密联系的,离开了使用语言的语境因素,便不能确定语言的具体意义,意义的确定有赖语境。
4 结语
每种语言都是一个复合系统,它具有三个主要功能:与别人交际,与本人交际,即进行思维;形成个人的整个人生观。我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陈述关于事物、关于人和关于时间的事实(马蒂尼奇,2004:433),语言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中传递信息。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语用学的定义有赖于语境;语境是区别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关键;语言自身特点决定语境的重要性,语言无法脱离语境存在;意义和语境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意义的确定有赖语境。
【参考文献】
[1]Levinson S.C.,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M].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2000.
[3]陈波,韩林合.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2005.
[4]陈嘉映.语言哲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陈怡.语境对语义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
[6]陈裕.语境及其对语用学的重要意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7).
[7]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雷卿.从语用学角度看语境对意义的作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2).
[9]马蒂尼奇 A.P.编.语言哲学[M].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10]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1]盛爱萍.论语境在语用研究中的核心地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2).
[12]宋海燕.浅谈语用学中的语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4(4)总第25期.
[13]涂纪亮.语言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J].哲学研究,1993(7).
[14]西光正.语境与语言研究[C]//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1990.
环境科学的定义范文2
一、理论界关于环境刑事责任定义的一般表述
从国内学者就环境刑事责任定义的研究和表述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比较典型观点:
(1)认为环境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从而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 [2] 诸如此类的表述还有:环境刑事责任是指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已经构成犯罪所要受到的刑事制裁。 [3]
(2)认为环境刑事责任是指单位或个人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严重破坏环境资源,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4]
(3)认为环境刑事法律责任是指环境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违反环境行政和民事合同的约定,严重破坏了法律上的或合同中的功利关系或道义关系所应承担的对人、单位、国家、社会和环境的补偿、惩罚或其他性质的具有强制性的不利刑事法律后果。[5]
应当承认,上述种种定义,都从某一个侧面对环境刑事责任的内涵或外延进行了揭示,有助于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环境刑事责任的科学定义。但另一方面,这些定义又都分别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加以评述和指正。但在评述和指正这些定义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就环境刑事责任的定义方法问题谈两点看法。
首先,我们在界定环境刑事责任的定义时,应当采取“就简弃繁”的原则,尽可能地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述出环境刑事责任的内涵及外延,就是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尤其切忌将环境刑事责任的定义表达得过于抽象和复杂,否则,将只会给人们理解环境刑事责任的准确含义带来困难。其次,任何定义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企望一个定义里揭示事物的一切。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唯一真正的定义是事物本身的发展。所以,我们界定一项事物时,没有必要追求一个绝对适合该事物的“恰当”定义。以此为基点,在界定环境刑事责任的定义时,我们只需要揭示该定义最本质的特征,使其能够与其他法律责任(如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军事犯罪刑事责任、生命科技犯罪刑事责任等)区别开来即可,而没有必要将其界定得过细、过精。立足于上述两点看法,我们来评述一下上引三种关于环境刑事责任定义的表述。
二、对以上环境刑事责任定义的评述
首先,就定义(1)而言,该定义是当前国内法学界尤其是环境法学界对环境刑事责任最常见的表述,但事实上,这种定义方式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因为依据该定义,我们不难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即: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实施的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只有在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从而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才可以承担刑事责任。那么,我们不仅要产生疑问,假如行为人所故意或过失实施的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没有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是否就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呢?假如从该定义的字面意思来理解,答案似乎只能是肯定的。然而,事实上,刑法在规定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时,并没有以“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作为要件,在很多情况下,行为人所实施的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即便没有造成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我国刑法规定的“非法处置进口废物罪”、[6] “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7]“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8]等,都没有以“造成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为犯罪构成要件。从这一点上来说,该表述对环境刑事责任定义的界定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不宜以此来理解和把握环境刑事责任的定义。
其次,就定义(2)而言,该定义尽管看似较为全面,但却容易给人以混乱的感觉,导致人们对环境刑事责任产生错误的认识。因为该定义中内含了五个限定条件,即:“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严重破坏环境资源”、“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但该定义却并没有明确这五个限定条件的关系如何,是递进关系呢?还是并列关系?而从法理上来说,这五个限定条件关系如何将直接导致环境刑事责任内涵的不同。例如,假如是并列关系,则环境刑事责任显然就是指包括单位或个人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而构成犯罪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单位或个人因严重破坏环境资源而构成犯罪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单位或个人因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构成犯罪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单位或个人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而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等在内的法律责任。而假如是递进关系,则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就只能是指单位或个人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严重破坏环境资源,从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以致构成犯罪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显然,在并列关系与递进关系的不同情况下,人们根据该定义会对环境刑事责任有不同的理解。基于此,我们认为,定义(2)有画蛇添足之嫌,也没有对环境刑事责任作出相对科学的界定。
再次,就定义(3)而言,该定义充分考虑和权衡了环境犯罪在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上的影响,并且从环境民法、环境刑法及环境行政法三个角度对环境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进行了全面界定。这种定义方式是较为新颖和有突破精神的。但在具体表述上,该定义也存在明显问题。例如,该定义将环境刑事责任界定为“对人、单位、国家、社会及环境的补偿、惩罚或其他性质的具有强制性的不利刑事法律后果”,但实际上,环境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国家与犯罪行为人(包括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涉及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单位、个人与社会或单位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将环境刑事责任表述为“对国家、社会与环境的补偿、惩罚或其他性质的具有强制性的不利刑事法律后果”还说得过去,但如将环境刑事责任界定为“对人、单位的补偿、惩罚或其他性质的具有强制性的不利刑事法律后果”,则是显然不正确的。此外,从法理上来说,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性的保护性法律关系,其主体一方必须是国家。但定义(3)却将环境刑事责任界定为“环境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应承担的……不利刑事法律后果”,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依此来理解和把握环境刑事责任,则作为环境刑法律关系一方主体的国家也将是这类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之一,而国家作为刑事法律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依法理是不可以作为刑事责任承担者的。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定义(3)也没有很科学地表述环境刑事责任的定义,也不是环境刑事责任的科学定义。
环境科学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概念教学 五部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使他们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问题。生物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生物概念是学好生物的关键。下面就如何通过“五步”开展高中生物概念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1.第一部曲——创设情境,营造概念氛围。
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生物概念教学的首要环节。生物概念的构建,对于缺乏理性认识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就不仅能帮助学生容易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生物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转变为对生物概念知识的渴求。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概念构建活动中来,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讲生态系统概念时以呈现各种漂亮的照片来创设情境,如清澈池塘、广阔草原、奔腾河流、无际海洋、原始森林、美丽都市、蔚蓝地球等照片,同学们对这些优美的图片非常感兴趣,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很好奇,都愿意学习生态系统的知识。在这样的铺垫下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列举出来的生态系统进行比较,找出共性,这些生态系统就是一个由动物、植物构成的一定面积的自然系统。通过这样的归纳,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生态系统空间概念,也就是范围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这是生态系统概念外延属性。
2.第二部曲——迎接挑战,尝试定义概念。
通过第一步的创设情境和师生共同归纳,学生感受到生态系统中有植物、动物等的第一层意思,也注意到了生态系统中有阳光、水和泥土等第二层意思,视觉上感受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即第三层意思。当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具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尝试给生态系统下一个恰当的定义。学生会比较兴奋,纷纷想表现自己,这样一来,各种个性化的定义都出来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各种动植物和阳光、水、土壤构成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生物和环境组成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第一种类型的概念是否忽略了微生物?这样一讨论,微生物也要归纳进去,就变成各种生物了;第二种类型的问题是环境中包含了生物和无机两部分,不明确,经点拨后就变成无机环境了。掌握了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后再加上一定的空间系统,生态系统基本上是归纳出来了。这是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属性的提炼过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得当,很多概念的定义,学生就基本能归纳准确。
3.第三部曲——互动交流,正确规范概念。
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后,学生基本上可以从文字上写出生态系统的要素,本质属性也有所掌握,但由于学生所具有的语文知识不足和思维的局限性,所下的定义不一定完整。这时,教师不必急于纠正,而是让学生看书本上的概念,找出与自己下的定义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要用生物群落这个概念而不用生物这个概念。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菜市场的例子,看看菜市场能否是一个生态系统?抛出问题后学生就争论了起来,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使学生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更准确地理解概念。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的意思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可以是捕食关系、可以是寄生关系、可以是分解关系,一定是有营养关系的一个整体。在讨论中使学生相互启发,不断纠正错误,直至得出完整、准确的定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4.第四部曲——把握本质,科学记忆概念。
概念把握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外延是适用的范围,内涵是本质属性,这两者的关系是相反的,外延越大,内涵越小。生态系统的外延最大就是扩大到整个地球,这个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外延最小就是一个小的池塘,这是自然状态下的最小的生态系统了,人为的小鱼缸也可以称为微型生态系统,但要人的护理。从生态系统的内涵来说,当一个环境中的主要植物发生了大的变化的时候,生态系统的类型就有可能发生改变了,我国的西部,原来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化,原来的水环境发生了变化,有的地方长主要的植物是草,就变成了草原生态系统,有的地方树成了主要的植物,就变成了森林生态系统。
5.第五部曲——变换情景,深刻理解概念。
学习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在此环节,笔者从多角度提供概念的变式,让学生判断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的观点看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科学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系统系统科学
1系统科学的含义
1.1系统的定义
人们对系统所下的定义五花八门,具有代表性的如下:
有名的Webster辞典认为:所谓系统,①是有机体或组织起来的整体;②是形成某种结合整体的各种理性观念和各种原理等的复合体;③是有规律性相互反应或相互依存的某种形态而构成的组合。或者:①是遵照共同的目标或寄予共同目的的;②是由许多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单体。其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性和目的性。
拉波波特认为系统概念有两种基本的定义方式:数学的、分析的定义、直觉的、整体论的定义。
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复合体。强调了多元性和相关性是系统概念最基本的规定性。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织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从系统的种种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要点:①系统总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的部分构成的集合体;②系统总是具有一定的界限,既把系统与环境区分开来,又促使系统与环境不断在进行能量、信息与物质的交换;⑧系统虽然是由相对独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但却是具有一定功能和特性的有机整体。
1.2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在系统科学中,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输入与输出等几对
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有学者称之为系统科学基本范畴。
1.系统与要素。元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系统的元素中,有的不宜再作分
解的、且必不可少的部分,被称为要素。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于各个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不同,系统的元素也不一样。明确了系统与要素的概念,可以确定系统的边界和边界内的成员。
2.结构与功能。系统的整体属性还取决于要素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即系统的
结构。而熵是描述复杂系统结构的一个物理量。社会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内部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有组织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系统有多少个层次就至少需要多少组变量来描述.物理学对系统结构研究的锐利的武器之一就是熵的原理的提出,用熵来讨论系统结构时,可以在原来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层次及其状态变量.揭示系统的演化。
3.系统与环境。系统作为一定的有组织的整体,总是相对独立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每一系统都是时空上有限的存在。我们把系统之外并且影响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各种集合体称为系统的环境。环境是系统能够存在的客观依据,系统只有不断地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人们认为,系统与环境具有交互响应。系统对外部环境做出的这种交互响应有两种表现:一是特定响应,即系统对首先未能预料的事件的响应;另一是计划响应,即对能预料的事件发生后的响应。
4.输入与输出。输入与输出是系统与外界存在的基本关系。通过输入与输出的分析可以很明确地划分系统的边界.外界环境给系统的输入通过系统的处理和变换,必然会产生出一个输出,再返回外界环境中。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和输出的交互影响关系也是区分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的一个基本标准。
2系统科学体系
学术界对系统论、系统科学、系统哲学和系统工程等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般人的看法是:以一定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特定系统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就是系统论,其中通过对系统的科学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就是系统科学;通过对系统的哲学思考而形成的理论就是系统哲学;系统论的理论和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就是系统工程等。
我国最初接触的系统理论是一般系统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曾有人称之为旧三论,因为随后文出:现了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现在人们讲系统论或: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这些理论的总和。
1.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主要研究系统的普遍原理,以系统为中心概念,以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目的性等为基本原则。贝塔朗菲认为一般系统论在未来科学中的作用,将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在古代科学中的作用。
2.耗散结构理论。比利时物理学家、化学家普利高津在1967年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即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在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的阈值时,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系统在与外在环境发生交换过程中,能自动产生一种自组织现象,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够形成相互协同作用,通过能量的耗散和内部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形成和维持宏观时空有序结构。普氏在热力学基础上提出总熵变公式,给开放系统理论初步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数量描述。钱学森先生高度评价耗散结构理论“使一般系统论的有序结构稳定性有了严密的理论基础”。
3.突变理论。法国数学家R.托姆为描述现实世界特别是形态发生问题中的突变现象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理论。突变理论是一门有着系统研究背景的数学学科,在稳定性与不稳定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渐变与突变等辩证关系的论述上对丰富系统科学做出了较大贡献。突变理论撇开不连续现象的具体特性,给突变形式以完备的分类;将结构稳定性与运动稳定性区别开来,运用了黑箱方法,在尚不知系统输入如何影响其输出的运行机制时,即系统运行是一个黑箱,可以根据输入和输出的具体情况来模拟黑箱内部结构。突变理论对我们研究社会现象能够提供极富启发意义的模型。
4.协同学。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0年提出建立协同学问题,并在1975年建立起协同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现发展为自组织理论中一个富有特色的学派。协同学以开放系统为研究对象,既关注无序向有序的演化过程,也关注有序到混乱的演化规律,将有序与无序结合起来。协同学是一门综合与协作的科学,与耗散结构理论相比,协同学摆脱了热力学概念的束缚,采用了比较普适的概念和方法;与突变理论相比,它不限于有势系统,能够处理更广泛的有序演化问题o
3系统科学的独特性
3.1在原理层面上的独特性
系统科学有自己独特、有效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为我们探索世界图景提供了思考的路径。现在普遍意义上起指导作用的系统科学原理有整体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反馈原理、自组织原理等。还有前面提到的稳定和静止、熵等概念体系,这些概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世界的大部分可以被概念化地描绘成等级体系。系统科学对传统科学的革命性变革的意义之一在于,它打破了以往各门学科之间的界艰,沟通了各门学科间的联系,使之成为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最优化的广阔视野的大科学。
1.整体性原理。整体性是系统思想的灵魂,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有各部分的功能,而且有由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而产生的新功能。对客观世界整体性的认识可追溯到古代的思想家们如亚里士多德、老子等的朴素的整体性思想。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产生了近代科学整体观。无论是自然界的演化还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均构成一幅幅相互联系彼此作用无穷无尽交织的图景。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与其他哲学整体论相比,有更为明确的内涵,如著名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提出有组织的整体性是系统存在和演化的最基本的特性;突破了单质点科学哲学以“孤立性、绝对对称性、单调性与线性叠加可还原性”作为整体的基本特征的藩篱,揭示了系统作为有组织整体的“非线性非平衡特征;开放性征;组织性征和层次性征”。运用涨落这一概念来揭示系统整体性演化的过程,赋予系统整体性新的内涵。
2.有序性原理。系统结构由低向高逐渐高移化,称为有序。对于社会系统而言,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形成有序结构。贝塔朗菲认为开放性是系统发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系统内部非线性的相关作用是系统有序之源,系统不断地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敞开输入和输出的通道,扩大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流量,降低熵值。只有保持开放性,系统才能成为活的组织,这是有序原理的真谛。
3.反馈性原理。在系统的边界内存在着反馈回路,它是系统其本结构单元,决定了系统的动态行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回路,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按输出对输入的影响。反馈可以分为两类: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后。能加强输入的为正反馈---它使系统与目标状态间的距离增加;使输入减弱的为负反馈---它使系统与目标整体趋于吻合,能够维持系统的稳定。在不同的时期.正反馈和负反馈都有存在的必要。
4.自组织原理。组织与自组织是协同学的中心课题,组织被认为:是在特定的外部干预下获得其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自组织则是系统内部在没有外部的干预下获得的结构。我国学者湛垦华认为,系统科学中基本的东西是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离开了对自组织理论的把握就不能算是掌握了基本的系统哲学。系统的自组织性是系统科学中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的原理。通过系统自组织的五种基本形态---自组织、自同构、自复制、自催化和自反馈可揭示系统的演化过程。
3.2在技术层面上的独特性
毫无疑问,系统科学能够给实践带来很多有用的技术,其中系统工程可以说是系统科学在实践中应用的总称,尽管人们对系统工程有种种解释,但并不妨碍系统工程的技术性质与应用价值。因为系统工程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和解释是传统工程与系统观点以及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的综合体。系统工程作为系统科学中的应用领域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一般认为系统工程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问题的提出---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优化---系统决策---系统设计---计划实施---运行阶段---更新阶段。其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原则基本上形成共识:①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②部分与整体相结合;③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④系统要素与外部环境相结合。
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系统分析一词以来,每一个年代对系统分析的概念解释都有发展。系统分析是指系统观念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应用,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探索分析过程。系统分析能够使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特别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系统分析的优越性在以下几个方面已形成共识:①决策者能更充分地考虑面临助各种不同选择;②稀缺而昂贵的人力物力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③能够更好更省地达到目的;④能够在有关资源合理分配、政策贯彻、目标设定、解决涉及牡会政治文化因素的问题等方面,加强决策能力。用系统的观点考察事物,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内向描述,确定对象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方式,并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二是外向描述,把研究对象作为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考察对象与环境中其他系统的关系,准确地确定它在环境大系统中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论系统工程》,300页,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环境科学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80-1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城市规划标准固然重要,但是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城市规划标准的实施前提是对城市空间的了解和对城市实体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城市规范标准。
1 城市规划的定义
对于城市规划的定义各国也不尽相同。所谓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从而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并进一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工作。
2 城市规划应遵循的五项基本原则
2.1 整合原则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从全局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的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了解城市的空间与实体,城市的发展规模以及各项建设标准,并与城市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利用好城市用地,合理划分功能区。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把我们的眼光放长远一些,要给城市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要用科学的眼光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绿化,可以减碳增氧,使空气保持清新。同时可以净化空气,因此花草树木具有吸引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吸附烟尘、灰尘,同时可以调节气候,隔音消声,最终促进人类身体健康。城市绿化具有美化环境景观的作用。绿化最直观的作用就是美化环境,让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保护生态平衡,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2.2 经济原则
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珍惜每一寸土地,一定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不能铺张浪费,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
2.3 安全原则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根本标准,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安全原则也是重中之重。规划的安全合理是一种必然也可以说是硬性要求,这点毋庸置疑。这里说的安全原则指的是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就必须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2.4 美学原则
美学原则尤其要说的是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既要保护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也要有创新意识,符合时展要求,与时俱进。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需要通过对建筑布局、密度。要体现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满足生态的要求。
2.5 社会原则
人是环境的主角,要注意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规划过程中广场及公园是社会原则中要提到的两点,还需特别提到的就是公共设施,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中还要注意考虑老、幼、病、残等特殊人群的使用方便问题,只有富有人情味的城市才是人们喜爱的城市。
3 结语
整合原则要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然后再协调整合各种关系;经济原则主要注意不能铺张浪费,珍惜每一寸土地;安全原则要做到在规划过程中防患于未然;美学原则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结合,同时满足生态要求;社会原则关注人是环境的主体,致力打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牛彦军,郝相林.城市规划与高品位教育空间环境营造――以安阳市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2] 李婧,郭海鞍.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影响[J].建筑知识,2006(01).
[3] 张健,刘春雪,刘敬东,刘健.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4] 赵明星,张玉霞.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三则[J].华中建筑,2008(08).
[5] 武前波,崔万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生态哲学:天人合一[J].现代城市研究,2005(09).
[6] 张健,刘春雪,刘敬东,刘健.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环境科学的定义范文6
人教版必修2第12页第2节:“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显然这里所说的环境承载力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承受能力,它可以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表示。而中图版教材必修2第18页第一节第4行:“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这里将环境承载力等同于环境人口容量。人教版必修2第12页第3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环境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中图版教材地理必修第2册第20页倒数第4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合理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这两段文字的意思显然是一样的,只是表述略有不同罢了,但一个是给“环境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一个是给“合理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显然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这几个概念的处理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有必要对有关概念的来龙去脉作一个细致地分析。
分析
一、环境承载力的由来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环境承载力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该学科领域内,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承载力概念引入生态学后发生了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应与容纳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
生态承载力大体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类型。在人类面临粮食危机、土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科学家提出了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在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
另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时代。马尔萨斯是第一个看到环境限制因子对人类社会物质增长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他的资源有限并影响人口增长的理论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存在,而且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达尔文在其进化论观点中采用了人口几何增长和资源有限约束的观点。同样马尔萨斯的资源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的观点对人口统计学也存在巨大的影响。将马尔萨斯的理论用逻辑斯缔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用容纳能力指标反映环境约束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作用可以说是现今研究承载力的起源。生态学家将容纳能力定义为:对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在不削弱其未来支持给定种群的条件下,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所能支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容纳能力的概念被广泛用于讨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用来说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意识到人类社会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好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状态,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支撑起整个人类社会系统。因此在讨论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时,突破了以前的环境容纳能力的概念,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由于人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都是一种自组织的结构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承载力的研究面对的是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研究对象不是生态经济系统中某一子系统,更不是子系统中的某一组分(人口或种群)。因此,承载力的概念相比容纳能力,其内容范围和含义都要广泛的多,涉及到人类社会系统,承载力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有所不同。环境承载力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资源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活动的支撑能力,突出的是其量化测度;而环境容量则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要素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排污的容纳能力,突出的是其质地衡量。环境容量侧重体现和反映环境系统的纯自然属性;而环境承载力则突出显示和说明环境系统的综合功能(生物、人文与环境的复合)。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即最大支持阈值,而最大支持阈值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表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有自然环境要素、技术水平、人类的消费水平和区域的开放程度等。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它们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同的资源对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不同。像太阳、空气目前对环境人口容量没有限定,而淡水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现已成为决定越来越多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估算环境人口容量时通常以土地、淡水等限制性因素来估算,并要考虑地区的开放程度和人类的消费水平。主要用土地资源指标来估算环境承载力称为土地资源承载力。中国科学院综考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它指明了土地承载力的4个要素是: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它们的关系是: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与土地生产力成正比,与人口生活水平成反比,而土地生产力又是由生产条件决定的。以水资源来估算环境承载力称为水资源承载力,它由我国学者在80年代末提出来的,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
由于考虑的范围、时期、条件和目标不同,环境人口容量也就具有了不同的含义,所以在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研究时关键是要明确环境人口容量的具体规定性。在不同的假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的值就会有很大差别。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的开放程度。一个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而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由于某一种资源的匮乏会使得其环境人口容量大为降低。(2)时间规定性。一个地区短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会高于保证其长期发展的人口容量,但短期内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降低。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不能只考虑短期效应。(3)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产出水平会有很大差别,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确定未来环境人口容量时必须考虑到技术进步的作用。(4)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不同的生活水平需求会有完全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很显然,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5)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分配方式将导致环境人口容量的差别,一个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其环境人口容量无疑大于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是:在可预见的期间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国际人口生态学界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是: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非再生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三、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
如果仅仅考虑维持人们的最基本生活需要,那么得出的就是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如果要达到一个理想的或最优的目标,则实际上得出的是适度人口数量,即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从自然资源角度估算的环境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的人口容量,即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情况的下的最大人口容量。但确定环境人口容量时,如果把消费水平定在一个期望的数值上,则此时的人口容量也就等同于合理适度人口。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也可以互相转换,合理人口容量也可以说是某一定意义上的环境人口容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承载力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程中栋,冰川冻土,2002年8月。
2.环境承载力初探。崔凤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3月。
3.环境承载力及其应用。陈祥彬,福建环境,199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