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基础知识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基础知识内容范文1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电工基础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54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此门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再者,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良莠不齐,进一步增添了教学难度。分层教学则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方面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所有学生学有所获。
1 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分层教学模式的定义为: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性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达到分层次进步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首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后,分层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考核。分层教学模式将新课标理念当作教学指导,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激发出来,保证各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均能得到满足,达到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中职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生基础良莠不齐,成绩相差较大。和普通高中生不一样的是,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文化课成绩平平,但是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中职学校在学习目标方面也存在多元化特征,部分学生想要学习一门技术,部分学生想要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学生主要是为了就业,学习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区别,给职业教育顺利展开增添了难度。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目前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不会,电工基础教学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举步维艰,所以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分层教学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在该模式的作用下,所有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都能够有所收获。
2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电工基础是一门强调知识来解决电工实际问题的学科,是中职学校学生未来学习机电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但是近些年,中职学校为了扩大规模,加大了招生力度,导致招收的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在学习电工基础课程时,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分层次教学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次确定学生的教学目标,采用层次化的教学手段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中职学校获取分层依据的方法有理论测试、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等。一些学校为了增加分层的合理性,实施1~2周的试听课,根据试听效果及时调整分层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等,学习一段时间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教学效果,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达到分班动态管理的效果。大量实践结果表明,分层教学模式在应对学生个体差异问题中功不可没,其是电工基础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
3 电工基础教学中建构分层次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科学对学生进行分层
学生分层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是保证其他环节顺利展开的前提条件。学生分层标准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分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客观把握学生层次。为了做好学生分层任务,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性格个体差异;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进行总结,研究学生的群体交往、家庭环境等因素与心理特点间的联系,综合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完成学生分层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处于一个小组。学生分层能够让教师深刻了解学生,正确对待学生,而且其还能让学生正确审视自我,不断取长补短,提升自我。学生分层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学习环境,避免了学生消极心理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应该对学生发展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进行调整。
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态度及兴趣,将学生分为Ⅰ、Ⅱ、Ⅲ三个层次,其中Ⅰ为优等学生,Ⅱ为中等学生,Ⅲ为后进生。教师严格遵循自由分配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其中每个小组中必须要有Ⅰ、Ⅱ、Ⅲ三个层次的学生,并推选一名组长。分层教学正式实施后,部分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学习内容,部分学生掌握速度较慢,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师应该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调整分层。
3.2 科学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学目标是电工基础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为教学活动指引方向,增强了教学过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而且其对后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而且还需要评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
电工基础的教学重点是向学生讲解电工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电工技术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教师在讲解三相电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对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然后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针对优等学生,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学生在掌握三相电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可借助安排扩展性学习任务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针对中等学生,教师应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后,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扩展能力,通过向学生布置难度较低的扩展性任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后进生,由于此类学生的基础较差,不能迅速掌握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反复向学生最基本的三相电路理论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3 科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分层落实之后,教师就需要展开教学内容分层工作。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方面,理解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后进生普遍存在不能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问题,不能跟上教学速度,很容易产生挫败、灰心等消极情绪;优等学生能够迅速消化教师讲解的基础知识,按照正常课时讲解,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由此可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在实验课“验证基尔霍夫定律”中,针对后进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连接线路,叮嘱学生反复进行试验,深化学生对实验课的理解程度,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中等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实验,教师适时指导即可。针对优等学生,教师需要适当增加实验难度,比如改变某一参数,让学生参照线路图来接线。教师在电工基础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均能取得一定的收获,电工基础教学质量也就会逐步提高。
3.4 科学对教学考核进行分层
教学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分层次对学生进行考核。若考核内容难度较大,那么就会打击后进生的自信心;若设置的考核内容比较简单,那么优等学生的正常水平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考核分层工作。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别设置不同试卷。在设计优等生的试卷时,教师应该将考核重点放在扩展性问题上;针对中等学生,教师需要合理划分基础知识与拔高知识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基础内容所占比例为70%,拔高内容所占比例为30%;针对后进生,试卷内容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如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考核,教师则能够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考核结果为新课时的教学计划做准备,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4 电工基础课程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电工基础分层教学中,虽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各层次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后进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消极情绪,教师必须要考虑后进生的心理感受,加强沟通,以免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出现随意性、盲目性。
第二,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建设,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了解分层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示范,让教师明确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应用分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第三,实施分层教学是为了解决教学管理相关的问题,其与学校的管理体系、考核机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要建构健全的分层教学管理机制,同时加强相关体制的针对性,为其他学科实施分层教学奠定制度基础。
5 总结
总而言之,电工基础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基础知识过于枯燥,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之中职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进一步增添了教学难度。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内容,让所有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分层考核能够让教师及时掌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调整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所以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的教师,应该大胆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促进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旭.论析电工基础的分层级教学方案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148.
[2] 王琨.中专《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5.5:87-88.
电工基础知识内容范文2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改革;《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一、制订课程计划
由于当今时代,电器普及,电工与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涉及,所以各工种的技术工人都应该具有一定电工基础知识。所以电工基础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将电工基础和其他相关课程衔接起来,将电工基础内容分出层次、阶段,这样讲授时可以将各层次、阶段相互渗透、融合,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教材是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目的的信息载体,在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电工基础教材能提供给职校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所需的基本技能。当前我国电工基础教材的不足有:传统知识偏多,扩展的新知识少;单元电路分析的知识多,缺乏对综合性电路的全面分析。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对教材的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教材基础性。重视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阐述,同时以丰富例题加以训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语言做到通俗易懂。阐述问题时,描述的语言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课本的知识。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其性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时,应当重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这一大弊病应该受到重视,并及时改革。在基础性试验阶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电路实验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实验。
参考文献:
[1]唐素霞.对职教《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改的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3(18).
[2]王立艳,陈艳华,王文杰,等.基于工作过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
电工基础知识内容范文3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实践
1.电工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改革
1.1电工学教学大纲改革
电工学教学的课程教学对象涉及到很多不同专业,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他们对于电类基础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针对此现状,我们必须制定具有不同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要在教学大纲中明确不同程度学生应当掌握哪些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制定具体程度区别及内容细则。作为电工学教师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第一是由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部分专业不仅学习电工学还要求学习其他的电类课程,这些课程设置有部分都是重复的,对于这些重复内容可以通过大纲改革给予明确的说明,重复部分可以对学生只作一次考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减轻负担,又可以缩减学时,进行其他内容的学习。针对不同的情况,例如有些专业设置要求电工学是基础类学科,必须要求掌握,对于这些专业的学习,可以在大纲中进行内容填充要求,以为今后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储备不同,例如本科生与专科生的基础不同,因此在大纲要求上就要又适当的改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情设置不一样的大纲,不能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让本科生吃不饱,专科生难以理解,在电工学的教学大纲中就一定要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1.2电工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电工学课程设置中,课程的学时都相对较少,但是电工学课程的内容却很多。要是以推动电工学教学的目标来看,要想将大量的电工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就必须要求对电工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改革。很多非电类的学生,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以及理论,能对相对简单的知识加以运用就可以了,这就是非电类学生的电工学教学目的。而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必须要求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更专业的公式推导,实践能力。因此在电工类课程不同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讲解理论与其推倒过程,着重介绍这部分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以及原理,要更多的通过实践实验等方式结合课本原理与概念,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课本,理解知识。在动手能力中提升对电工学的关注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对电工学的学习兴趣。
2.电工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繁琐的理论知识学习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在电工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这一点,潜移默化的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培养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要体现出双向交流,学生在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基于问题的思考与教师交流,要通过思考学会总结能力与质疑能力,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虽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起着引领的作用,但要明确学生必须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思维引领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思考后学会学习小组间交流与分享,最终学会知识小结,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就会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在课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把握尺度,也不能把课堂完全开放给学生,要注意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再可以通过设问、设疑的方式吸引学生进行文本探究,让学生在好奇心中把握所学知识内容,在兴趣中学习新知、在乐趣中享受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设疑问题,把课堂推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向交流的良好效果。每节课可以设置短暂的学生间交流和辩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在通过适当引导得出答案。这样的课堂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这种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就会让学习事半功倍。
教学方法改革不能是单一的,必须要加上教学手段的大力配合。在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我们高校应支持学科建设,为学科建设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建设等等现代的教学资源。这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工学学时较少与教学内容过多之间的矛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工学中一些抽象的内容,课件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并且记忆深刻。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也解决了部分实验由于场地及人数限制无法当场给学生演示的苦恼。但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板书要结合好,不能只注重课件的制作而忽视的板书的运用。要两者合理运用,课件为辅助教学工具,板书为主,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室要善于利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结合、多变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兴趣。
3.电工学实验课程改革
电工学作为基础学科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大量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会应用,因此实验教学是电工学必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在电工学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教室要通过改革,缩减基础性实验内容,增强学生做综合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基础知识与教室的引导进行设计性实验。缩减的基础性实验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干预,同样要以引导为主,只在实验之前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就可。让学生通过预习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来理解教学内容并加以应用。这样的实验设计不仅缩短了教师的讲授时间,增大了学生动手操作时间,而且提升了实验课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学生分成小组,设立组长,对组长进行前期培训,这样便于教师掌握实验情况,也避免了学生操作错误,防止设备损坏。
4.电工学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电工学课程考核方法都是通过试卷来检测,通过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一次性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电工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期末期间,学生只需要对书中重点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就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这直接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薄弱。因此,电工学的考核方式应该分为几部分综合的综合成绩,日常学习中的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以及作业书写情况,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日常学习态度等等。其次就是在期末考试中基础知识掌握和动手实践能力等。通过这样的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能提升学生日常学习的紧迫感,认真对待电工学课程学习中的每一个部分,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这样极大的推动了电工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电工学的教学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有待于不断完善,仍需要电工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坚持不懈进行教学改革,总结出适应各高校学情的电工学教学内容,以此推动各高校电工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陆平,付麟.“工学结合”模式下《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时空,2011(01).
[2]孙君曼,贺振东,黄春.谈电工学类课程理论教学中多种方法的有效融合[J].中国电力教育,2009(07).
[3]林伟,李彬,邓坚,杨莉.基于CAI的《电工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02).
电工基础知识内容范文4
[关键词]电工基础 教学实践 操作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17-01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机电作为职教的重点专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但由于机电专业内容繁琐,实践较多,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容乐观,对此,本文分析目前电工教学的现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 电工基础课教学现状
1.1 学生现状堪忧
中职电工课程在初中的物理课程中的电学和磁学基础上的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对于初中的物理知识知之甚少,而且电工课程的内容大都较难、知识原理相对抽象和无味,电工的好多内容需要大量的记忆、分析计算,中职生学习能力很差,学生在没有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可能很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中职生自身的基础差、能力弱,导致了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学习的兴趣低。此外,中职很多学生的自觉性同自控力不好,导致学习习惯也不好,何谈学习兴趣[1]。
1.2 教学方法单一
现在,中职电工教学大部分采用讲授法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通过口头的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2]。其过程大都为板书、讲解和习题等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很好的控制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就电工基础课程而言,基础理论知识很多,加之内容抽象、乏味,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仍然单纯使用讲授,学生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学习兴趣低下现象就会出现,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1.3 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没有很好结合
当前,大部分学校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电工理论课时较多,对于实践训练课课时较少,持一种无所谓或是无关紧要的态度。实践课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的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虽然有的学校安排了实践训练课,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实践活动没有精心设计;学生的练习没有得到教师很好地指导;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实践训练课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和逐步提高的要求。这些没有按照实践训练课的要求做法,直接导致教学质量方面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 提高电工基础课教学的措施
2.1 夯实基础知识,选择合适教法
在电工教学过程中,如果哪部分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提升的,那么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先进行初中的相关知识学习,把节奏放的慢一些,使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相当于把初中的这部分知识进行了复习。理论讲的细致,计算要步步显示,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电工的电和磁学部分,更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现在的知识就事半功倍,学习之后,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运用信息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逐步掌握现在的知识,对于在过程中,只要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表扬,提高积极性,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除了讲授法以后,多使用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演示法、参观法更要适时的运用,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2]。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对实际的实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所学的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而生动学习知识,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获得乐趣[2]。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尝试使用探究式教学,由于有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优势,所以受到很多老师的喜爱。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置相关的情景和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互相协作,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解决方案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在疑问中研究,以研究带动行为,并从中学会知识的过程。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要观察学生的方向、方法和进度,起到点拨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地往正确的方向探讨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
2.2 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
当前,电工的教学基本都是侧重理论学习,或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集中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做法应该是采取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学习实践的方式,至于两者的顺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的来说,要把二者有机结合好,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抽象的理论,而是直观生动的具体,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使之成为应用型人才。机电专业更是实践很强的专业,所以,更要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因此,要加强实践训练课,中专的学生多数好动、不喜欢上枯燥的理论课程,但在动手能力方面一般都较灵活。因此,要加强实践操作课程的安排,首先,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其次,做好指导;再次,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积极性;最后,实践训练课,要遵循循序渐进和逐步提高的要求。
3 结论
机电专业是中职的重点专业,培养优秀的中职生非常重要,而电工基础课程是机电的专业课。目前,电工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首先,夯实基础知识,选择合适教法;其次,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能力,总之,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最终成为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宴.对“电工基础课难上”现状的几点思考[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 张跃刚.中学教育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146-148.
[3] 张尔利.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交通科技,2003(6).
作者简介
电工基础知识内容范文5
关键词:校企;物理电学;电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0-02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环境下,将物理电学的基础知识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并融入到校企深度合作的课堂教学中。本文意在研究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知识技能的衔接,探讨了将它们融入于教材和教学的途径。
一、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
1.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中职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就业,因为物理课程的学习将为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更有就业竞争力,可见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衔接的必要性。
2.目前中职物理教材内容陈旧落后,局限在传统知识内容的讲授上,其中电学相关知识点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也不够紧密,有的知识点或重复过多,或严重脱节。所以中职物理教学要充分考虑专业的需要,做好与专业课内容的衔接。
3.中职物理教材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重视物理实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物理实验与后续电工专业实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甚至有明显脱节现象,
4.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消极应付,不求上进,学习能力较低,在我们中职电工专业课程中涉及到与物理电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将知识联系起来,不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5.要让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更紧密的衔接,对中职校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师,不仅要精通物理课程,还要熟悉专业课程,精练课堂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效率。
二、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研究
目前各职业学校的专业课都在推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物理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物理的理论来自于实践,同样要经受起实践的考验,并服务于实践。物理课程不可能完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因为它受客观因素限制,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学中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如此,在衔接教学中,实践的内容要有意识地与后续电工专业课相联系,这样才能使物理电学与专业课程从内容到教学方式都能很好的过渡衔接。比如在物理电学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物理书中只分析了此定律简单的计算公式,对定律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因此我们在物理课程讲授的同时可以具体联系电工专业上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再比如火线和零线为什么不能短路?怎样连接就会构成短路事故?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为了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应该安装保险丝;以及生活用电中电灯的亮度问题等,比如晚上用电高峰期为什么灯光较暗?又如同一电源供电时,为什么两灯串联比两灯并联要暗?这些都是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物理教学若联系起来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为后续电工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再以《楞次定律》这一课为例,把物理知识与电工专业知识的衔接点渗入到教学中去,使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教学在实践中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物理与专业的联系,为以后高年级专业课程的顺利进行打下牢固的基础。《楞次定律》在专业课程《电工基础》的电磁理论部分是一节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为此,我在《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时参考了《电工基础》和《电工基础学习辅导与练习》,将电工基础中一些简单的基本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尽量解决。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感应电流方向究竟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呢?”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模拟企业科研开发部门分组讨论,教师给以指导,最终根据学生的猜想、研讨,总结得出结果,由于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磁通量变化引起的,所以,可以猜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如何变化,即增大或减少有关。
经过上述讨论,学生将分组实验探索研究。探究中同样融入企业理念,以企业设计部门研究具体项目为背景,从接受项目、任务分配、团队协作、过程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体验企业文化,比如团队(Team)分工、支援模式以及习惯称谓等,以期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Team Leader下发工作任务单,每一个Team Member明确任务后,在Team Leader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完成任务。Team Member有难题可向Team Leader寻求帮助,Team Leader可向QA寻求技术支持。Team Leader确认全组任务完成后向QA申请项目审核,QA对全组成员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核打分。这样一种以企业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小团队(Team)的合作与运作。同时通过这种企业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形成一种紧张有序、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
三、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研究的局限与思考
1.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而本文主要从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可以为后续中职物理课程改革,特别是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奠定基础。
2.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实践效果到底如何,对专业课教学及学生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仅凭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判断远远不够,还需对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
电工基础知识内容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子电工;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为了满足当前高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改进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以学好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教学活动的优化,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和电教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教学目标,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教学环节的改进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符合社会用工与职业教育需要。
一、学习情感的培养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目光的教学过程。创造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情境需要有情趣的提问,通过情趣提问培养学生对电子电工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渴望,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在教学《运算放大电路》这一课时,我创设这样的课题:“遥控汽车模型分那几种控制?是比例遥控还是开关控制?”“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无人驾驶飞机是如何控制的?”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随后就引入运算放大电路的线性比例控制,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又如,在讲授二进制前,我先给学生讲“32格棋盘上摆米”的故事,提出从1、2、4、8到2的31次方的数累加和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出二进制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情感是滋生兴趣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将一种行为进行下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抱着消极的或应付的态度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乐趣,获得满足感。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生活技能,让知识武装头脑,让技能增长自信。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本门课程进行整体了解,从而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门课兴趣的程度,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教师要说服学生扩大自己的学习活动范围,不只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还要充满兴趣地去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情。学生因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对个别课程不感兴趣的情况。但为了系统地掌握知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把心里对一些课程的排斥放下。
二、理论知识的积累
1.把握基础理论“够用”原则。教师教学不能仅以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对学习内容一知半解,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使其在参加工作后,不能完全胜任工作要求,从而影响学生的职场发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把握基础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以保证学生能掌握电工电子理论知识。如:三个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与二极管、三极管构成模电和数电所有电路基础,以掌握这五种元件的使用方法与特性为基础,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不一定深奥,但专业知识面应适当宽泛一些,解决针对性、适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电工电子教学活动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中,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与生活技能的培养。情感教育也是电工电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工作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理论知识,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个人情操。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当前,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任务是完成电工电子专业知识的教学,同时,学生的个人情操等非专业知识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等。所以,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在专业基础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人生活技能培养与个人情操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职场人。
三、学习态度的培养
1.注重绪论课的学习。电工电子课的第一节“绪论”是本课程的开头。绪论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以后课程的学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体现在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绪论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课的学习兴趣,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课程。例如,在讲解完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电工电子实训室,查看电子实训场地,将了解电子电工实训室与实训场地、实训室各控制电器电路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首要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一开始继电器的吸合声使学生“吓”一跳,再次开动时他们就有了准备,也有了兴趣。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机床电路与机床电器的学习兴趣,从而认为在职校学习不再是初中阶段那些乏味的理论与概念,使学生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