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的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的基础

生态学的基础范文1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存在论;生态价值论;生态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2-0046-06

[作者简介]岳友熙(1967―),男,山东高密人,文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生态文化等研究。(山东淄博 255049)。

[基金项目]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培育工程)“美国生态想像理论、方法及实践运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曾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经费的资助。

Title: On Three Theoretical Bases of Eco-aesthetic Construction

Author: Yue Youxi

Abstract: Eco-aesthetics i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applied subject of aesthetics which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aesthetic ideas. Eco-aesthetics is a new form of aesthetics based on ecological existentialism, eco-environmental value theory, and eco-environmental ethics. It takes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postmodern philosophy as the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eliminate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breaks the thinking way of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of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ranscends anthropocentrism, and it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peop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Key words: eco-aesthetics; eco-existentialism; eco-value theory; eco-ethics

一、“生态美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生态美学,主要是指生态学和美学联姻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在当代生态观念、环境观念、美学观念的启迪下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性的美学应用学科。它是从美学的角度,用审美的态度、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的生态现象、生态关系和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态美学是生态本体论在美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大的初创性和开拓性。生态美学不但注重对自然的定性(即存在的本性)研究,在对自然内在生命本质的考察中重构其哲学基础,因此属于物性论范畴,而且带有更多的审美意味,注重对自然外在形式(即存在的表象)的观照,因此属于现象学的范畴。与此同时,它还更侧重自然与人的现实生存关系,具体地说,就是以生态环境为中心,对自然进行价值定位和实践再造(存在的价值)。生态美学覆盖了人类对自然进行审美观照的三个维度:即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美为美;包括以知性重解自然、以情感观照自然、以意志再造自然等三种具体方式。

对生态美学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审美观。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它在自然审美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其一,生态审美观的建构和形成,是以对“生态”的理解为前提的。这里所谓的生态,既不是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亦不是仅指单一的人与自然的自在状态,而是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上。例如,德国美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在”的诗意的存在方式,就是一种生态审美的存在。其二,生态审美观不是从生命的某一部分或生命的个体来孤立地、机械地看自然美的性质,而是从生命的有机整体、有机联系来综合审视自然美。其三,生态审美观不单按照人的价值或者说自然的外在价值来看待自然美,而且也按照自然的内在价值来看自然美。自然美不单为人而美,也为其自身而美。其四,生态审美观不单从自然人化的维度来看待自然美的产生,而且还从自然创化的维度来审视自然美的产生。大自然的进化,是一种自组织的进化。在大自然的自组织进化过程中,美是自然选择的目的,是自然进化的方向。其五,生态审美观不单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内部心理等方面的统一来看待和谐,而且从整个宇宙,至少是从整个地球上生命的有序存在与运动来看待和谐,并赋予和谐以新的解释与涵义。其六,生态审美观不是将艺术美视为最高的美,而是将自然生态美视为最高的、典范的美。生态哲学中生态本体论的宇宙观,意味着哲学思想的一场革命,生态美学中生态审美观,也将全面地重塑人的观念,彻底刷新人的生活。这是人类思想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人类思想的巨大进步。

生态美学以“生态环境美”范畴的确立为核心,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以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和谐、真善美相互统一的自由审美人生境界。生态美学体现了生态文明时代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现实关注,以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种生态本位的审美观,既来源于对中国古老的传统生态哲学深层智慧的开掘,又来源于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有机统一观念的借鉴;既是对传统美学审美观的超越与挑战,又为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大好契机。

二、生态美学构建的哲学基础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生态存在论”主要是建立在“存在论”哲学、生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新型理论,它肯定存在是世界本然的存在状态和方式,反对在现实世界之外寻找存在的本质和依据;主张结合古代直观整体论和当代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的成果,将存在理解为包含人、社会在内的整个大自然的存在,即把存在看作是由“人―社会―自然”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统一有机系统整体。“生态存在论”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生态存在论继承了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认为生态存在不是人、社会和各种其他自然事物的零散的存在,而首先应当是整体性的存在。它在肯定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生态存在整体的基础上,否定生态存在整体等于各部分事物和人简单相加之和的机械观念,坚持生态存在系统具有自身特定的质,是由人、社会和各自然事物等内在各要素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生态整体;特殊生态系统又存在于更高一级生态系统环境中,受更高一级生态系统规律、状况、发展趋势的影响,这种生态系统的整体特性就是其从所处系统环境中获得的质的规定性。第二,生态存在论认为,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具有有机性,它们是有机系统整体。它从生态科学观念出发,肯定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的有机性,而且把有机性理解为生命、生态系统自身具有的自组织、自调节、自选择能力,把整个世界描绘成由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不断进化的有机的统一体。第三,生态存在论认为,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具有过程性。从自组织理论出发,把存在如实地描述为关系性的、过程性的和实体性的存在的统一,把自然生态过程视为统一的自组织运化过程,坚持不同层次的“实体存在”、不同层次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在统一运化过程中形成、演化的观点。①

“生态存在论”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的新型理论,是对科学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它是对近现代机械论世界观、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否定,是在更高层面上对古代有机整体论的扬弃和复归。“生态存在论”包括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和自然观,是建立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必然产物。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存在论”哲学在社会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以“生态本体论”为基础的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范式,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有机统一的新的科学的美学范式。生态美学针对现代性过分强调自然的人化,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还强调人的自然化,重视自然生态规律,把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和演化规律;同时,生态美学又肯定人与自然万物的差别,肯定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认识实践能力和人的智慧,肯定生态美学建设是建立在人的现实认识实践基础上,主要依靠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反思、协调和重构。生态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对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异化要求的时代呼唤,是生态本体论时代的精神体现。

三、生态美学构建的价值论基础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价值论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环境价值论,就是人类在生态本体论时代对人与自然万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关系独特新颖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它主要是针对近现代人类本体论时代的主观主义工具价值观,肯定价值的客观存在,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价值,并重新阐述人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关系。生态环境价值论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的价值论进行反思,在新的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价值论。它从价值论的学术框架出发,对生态系统、人的生态环境以及其中多样化生物的价值进行探讨,结合生态保护的要求改造已有的价值论或为价值论提供新的内容。它是对人类本体论时代价值观的突破和超越。生态环境价值论主要是哲学、文化意义上的价值论,主要探讨的是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等问题。它在首先承认人是自然界当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殊存在的基础上,肯定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肯定人和自然万物及其生态环境系统都具有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认为它们都可以成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它们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既有区别,又是内在统一,即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时,它还确定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生态环境价值论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对“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两个概念的内涵的讨论当中。所谓“生态环境价值”,就是指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身内在的有机价值。它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包括人)天生地就具有消纳废物、维持生命和调节平衡的生态价值,是生态环境系统维护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稳定、完整和美丽而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它反映的是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具有本源性和本然性的联系。而所谓“生态环境的价值”,在广义上是指生态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对其周围的其他要素(包括人、自然事物、子系统、母系统等)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或体现出来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在狭义上,则是指生态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或体现出来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即只是相对人来说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内在统一的。①

生态环境价值观是对宇宙本体论价值观的补充和发展,是对人类本体论价值观的突破和超越,它是生态环境美学赖以产生和形成的价值论基础。传统哲学认为,价值客体可以是自然物、人创造的财富,也可以是社会、组织和个人;但是,价值主体却只能是个人、群体和社会,或者说只有人才有资格成为价值主体。这种人类本体论价值观的偏颇和现代科技的片面发展,给“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障碍。因此,人类需要重新反省自身的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家“赞天地之化育”之精神,在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肯定人是生态环境价值主体,而且强调其他生态环境各要素也可以作为生态环境的价值主体;不但要考虑到人类自身的目的和价值,而且也要考虑到其他生命体、生态环境系统、生物圈的内在价值,从维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系统和地球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高度,把自身的内在价值最大限度地转化成对生态环境系统和生物圈的工具价值,在人与生态环境系统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使自身的内在价值得到全面而深刻的实现。从生态环境价值论来看,价值主体的内容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理解,认为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都可以成为生态环境价值主体。生态环境价值观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由世界的主宰变成了生态环境系统当中的普通一员。人类在利益上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但在文化上人类仍然是世界的中心),人类由人类本体论时代转向了生态本体论时代,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类的价值观发生了彻底转变,即由人类本体论价值观转向了生态环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价值主体超越了传统价值观的评价主体,认为价值主体不单是人,也可以是人之外的其他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价值观不但从认识论角度,在肯定人的独立性和特殊性的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且还从生态存在论角度,把人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系统看作一个最大的完整的生态环境总系统,肯定了这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内在的有机的生态环境价值。并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的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它认为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都是生态环境系统进化的结果。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因素都对维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与和谐做出了贡献,因此都具有生态环境的价值。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生态环境价值是人类超越自我,借助人的洞察力对生态环境价值关系进行分析的产物,不是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价值的判断和评价,而是将人类自身融合于生态环境系统当中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存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生态环境价值论的提出使人类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进行反思,迫使人类矫正自己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态度和行为,这对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利益具有重大意义。①生态美学就是以这种生态环境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型美学。

四、生态美学构建的伦理学基础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伦理学为基础的新型美学。“生态环境伦理学”也被称为“生态伦理学”,是一种主张把道德关怀(moral consideration)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它是在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它的继承、发展和超越。其理论核心是承认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及人类必须予以尊重的“生存权利”,并把它们的这些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而非人类的利益)作为判断人们对它们的实践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确的终极标准,作为对人的实践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重要依据。②这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型的伦理思潮或价值观。生态伦理学的革命性和新颖性,主要体现在它肯定了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和人类必须予以尊重的生存权利,空前地扩大了“道德共同体”或“道德联合体”(moral community),为今天我们正确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提供了新型的道德根据。③生态伦理学将道德共同体扩展到了包括自然界一切无生命的存在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对人的固恋(fixation),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更宽广的大自然,使道德联合体(moral community)的范围从人类自身扩展到人类之外的其它非人类存在物,从而拓展了伦理学的范围,使其实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这种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了包括自然界一切无生命的存在物的伦理思想,就是传统的自由主义的终结和新的自由主义的开山。④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具有不断开放性的伦理学,它要求人类应该有一种伟大的生态伦理情怀:对他人的关心,对动物的怜悯,对生命的爱护,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他应当与某种永恒的东西“照面”,把生活的意义与某种比个人更宏大的过程联系起来。这种永恒的东西和伟大的过程就是生命(包括人的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绵延不绝,就是大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就是上苍之“大生”和“广生”之美德。我们甚至认为,由于大自然或地球是所有事物的“生命摇蓝或生养环境”(originating matrix or parental environment),所有的事物都是大自然创造的;哪里存在着积极的创造性,哪里便存在着价值。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伦理学仅仅限制在地球的范围内,宇宙是我们所占据的地球的生命摇蓝,我们应当把它也包括进最终的伦理王国中来,超越“地球中心论”或“地球沙文主义”,走向“宇宙伦理学”。⑤

生态伦理学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权利平等的同时,还承认人类具有不同于自然的其它物种的特殊性,承认人类具有高于其它物种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人类具有思维能力,有理性。而人的理性就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对自己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他能够对自己的需求加以控制,能够限制自己。当前,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的活动能够与自然的存在相适应,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圆融共舞的共同体。⑥

生态伦理学就是我们建立生态美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在生态美学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指导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突破主客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重建理性,重建主体性,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美学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尽管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在越过一定界线以前很少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一旦关键的认识改变以后,巨大的变化就会像洪水般立刻涌现。我们的生态美学就会轰轰烈烈地建立起来,人类就会迈入真正的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学的基础范文2

(1.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摘 要:生态体育覆盖面极广,包含多种体育形式,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等,其原则都必须是绿色生态的,要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大学应在体育课中弘扬生态精神,让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文章在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态体育的内涵及作用,论述了生态体育文化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生态体育;理念;大学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8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其影响力在国际范围内都可见一斑.作为一项文化活动,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人们的体质,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特质的集中体现.但我国体育文化尤其是大学体育文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的流失,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政策不到位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有误导致的,近年来,体育文化的着眼点在于比赛成绩和奖牌含金量和数量,对于成绩的盲目追求,使得大学体育呈现畸形发展的态势,这表现在过于急功近利和人文关怀的缺乏.因此,必须从源头上改变这一根深蒂固的指导思想,引入全新的体育教育理念,才能有利于大学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实证明,生态体育战略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是大学生探究人与自然的根本途径,它不仅有利于生态体育的发展壮大,更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健康化和环保化.

1 高校体育文化的研究现状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为校园主体共认、共有、共享的所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方式文化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动场地、器材设施、自办体育报刊和具体的科研、体育教学、训练等物质文化和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规范、体育道德规范、体育价值观、体育舆论等精神文化以及规则制度、运动团体组织和张贴体育海报、发放体育文化活动券为形式的方式文化.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该突出文化范畴的创新精神和体育范围内的个性解放.

近年来,我国对体育文化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也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误区和问题依然存在.在大学体育文化领域内,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的作用,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往往有很强的学科局限性,研究领域较窄,其他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涉及的较少,此外,生态体育文化研究者缺乏广泛的学科背景,其研究仅限于理论概念和现象等,无法挖掘到深层次和多角度的问题.况且,学者的研究方向和结论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意识,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对高校体育文化的研究很难形成热点及引起社会关注.

2 大学生态体育的内涵及作用

虽然学术界至今对生态体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其先进的理念已经深入到高校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首先,生态体育对个人而言,以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为原则;对体育文化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尊重和遵守不伤害原则;对于社会和公共团体而言,它代表这体育和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2.1 生态体育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生态体育融合了环保、自然的新领域,为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血液.生态体育覆盖面极广,包含多种体育形式,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等,其原则都必须是绿色生态的,要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2.1.1 接近自然,热爱自热

生态体育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价值,接近自然、热爱自然是其首要原则,尊重每一个物种的生存空间,力争做到绿色体育、天然体育.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以生态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生态体育是以生态为中心的体育文化,也是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其中的任一环节都要做到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大学校园作为生态体育的载体,要积极为学生们营造“和谐”、“生态”的外部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氛围.因此,基于生态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文化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还需要健康环保的体育活动使校园文化更加蓬勃有生命力.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代名词,也是创新人才的载体,学校通过营造与和谐生态大学互动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生态大学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学校应在体育课中弘扬生态精神,让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1.2 人与自热的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观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发展观,其内涵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持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始终保持最优化的关系,达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优化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多次发生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威胁人类生存空间的事例,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必然趋势.人与自然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生命的载体,自然的退化和破坏终将导致人类文明的消失,因此,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发展.

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无法预测的,因此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的法则,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节约利用每一种生态资源,做到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指标.此外,生态文明的消费观也应是科学绿色的,既满足自身基本需求,又无需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时刻提醒自己绿色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和盲目消费,使人与自然形成良性循环.

2.2 生态体育的必要性

生态体育强调社会发展要和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学校要适应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让高校学生也参与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行动中来.生态体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独立完成.

2.2.1 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的有效途径

竞技体育中所要求的坚忍不拔、勇敢无畏、诚实守信等原则同样是生态体育文化的精神向导,因此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的道路上,生态体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样开发体育活动类型,其一,增加观赏性与参与性的活动,如游泳、滑冰、爬山、帆船等,动静结合,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需要.其二,高强度与低强度运动结合训练,高强度运动包括攀岩,赛跑,潜水等,低强度运动包括骑车,徒步行走,垂钓等,在快慢节奏的交替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从而提高对学校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到达强身健体,终身体育的目的.

2.2.2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是一直困扰人类的永恒话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已付出惨痛代价,使得人与自然处于激烈对立的层面.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天人合一”原则,力争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体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课程往往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有利于大学生在自然的熏陶中形成环保意识,在与自然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此外,还能使学生开阔胸襟,抛下一切烦恼杂念,尽情的享受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从而启发学生更好的保护自然、热爱自然.

3 生态体育文化的构建策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开始注重生态体育文化建设,定期举行的户外生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如浙江农林大学在西校区进行扩建和修缮,本着“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原则,目前该校区已成为集教学、旅游和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生态校园.其中,该校区绿植覆盖面积为68%,有两千种以上植被和大量珍稀物种.由于环境优美又依山傍水,学校浓浓的环保和生态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也吸引大量的专家学者前来进行考查研究.

浙江农林大学的构建和设计无一不体现生态自然和谐的理念,其体育场馆的维护和绿化方面和课程设置方面,都与其校园文化宗旨息息相关.在课程设置方面,同时具备开放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等特点.首先,生态体育不仅仅是校园内部的封闭管理,更应面向全社会;其次,体育课程形式多样,要引入崭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并注重于国外合作交流,使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与时俱进;最后,体育精神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生态体育更加注重在竞争中和谐,并培养大学生乐于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使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全,更加顽强.

此外,该校还成为全国首个开展野外生存课程的大学,由于其地理位置植被覆盖率大,有大量山地、灌木、湖泊等,为其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奠定基础.学校建立了户外拓展基地,让学生进行野外生存基本常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括登山、攀岩、负重越野、宿营、潜水等项目,让学生在自然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要营造浓厚的生态大学体育文化,仅靠体育课程的安排还远远不够,还需将生态理念贯穿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要特别注意生态体育文化的开展和普及,利用宣传栏和多媒体,并定期播放体育资讯和赛事.还可以定期举办生态体育盛会赛事,如生态体育节,运动会等,让校园生态体育项目为广大师生带来心情的愉悦和比赛的,使生态体育观念深入每一个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中.

4 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科学的,全新的理论,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生态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文化已逐渐成为体育教育的趋势,作为生态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生态大学特色互动的校园体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暴露的问题依然严峻,这要求我们要将生态体育理念贯穿下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来指导实践,使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得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珂.当代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J].管理工程师.2014(03).

〔2〕郑晓祥.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3〕温洪泽.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体育课堂生态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4〕张靖.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缺失表现与重构[J].运动,2013(07).

生态学的基础范文3

关键词:信息、信息哲学、信息进化及其规律、主体研究、生态、生态危机、宇宙觉醒、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前言

生态危机和信息社会是全球化进程中当代世界的的两大基本问题。从宇宙及生态的信息本性、信息进化及其规律的深处来看,二者的实质都是在揭示信息的革命性进化与互联增强。信息技术、信息研究、知识等,成为基础性研究的范畴。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态危机,即高级信息系统的危机。全球化进程既增加克服危机的机会,也可能因认识不深操作不当而错失机会,加重危机。

全球化进步中,信息物质能源相互关联的严重失衡情势如不改变,生态研究与保护,将是愿望与现实、破坏与滥护、前进与倒退的重重矛盾。因此,生态问题要彻底解决,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社会进行全面的更新审视,必须有人类总体行为方式的自觉,必须纳入以哲学为灵魂的社会工程。

信息社会提出了急迫的研究课题──物质世界中信息进化的客观必然性。这一进化从深藏于宇宙自身普遍联系发展的本性之中展开,达到了必须清楚揭示的阶段。宇宙的信息本性及其进化已成为一切哲学性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本文在对生态问题的研探中,在对人类中心论和反人类中心主义分析中,应用了宇宙信息本性与进化等新概念,并初步考察了信息进化的主要规律,其在从初始向生态、向人态、向人类代言的过渡中的展开。因为篇幅限制,本文只是另篇论纲性文章的简缩。恳切欢迎各方指教。

深广发展的生态运动中,一些人士把生态危机的根源追究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观念上。"人类中心论"就是被追究出来的一个主要思想根源。他们认为:"人类中心"自然观使人们以主人的心态和身份,把奴役、掠夺、破坏自然作为生存目的;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破坏更为严重;因此,导致狂傲行为的"人类中心论" 是生存环境恶化的祸根;要彻底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必须以"反人类中心主义"来彻底取代人类中心论。

现代反人类中心主义不是统一的学派。20年代产生、70年代日益受重视的生态伦理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混合了多种古代、近论和宗教的生态伦理学,其主流观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主张人与生物乃至所有存在物的平等,要推广人类伦理到生态系统,反对"人类利己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等等。(参考文献:《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生态伦理学专栏";1999年第2期,"环境哲学专栏"。)

生态伦理学折射了这样的事实:生态危机正逼迫人类进一步觉醒,催促主体成熟并按信息发展本身具有的辩证要求进行规范。反人类中心主义重提了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从某种角度强调了人类传统科学观与价值观的分裂与矛盾。美国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倾向于指出:在生态关系中很难确定孤立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不可分,而作为主观性的价值存在于客观的生态关系之中。(参见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载于《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分析与萃取这类思想,将有助于深入揭示科学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深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但是,生态危机真的是起因于人类中心论吗?真的是起因于人类狭隘的伦理观念吗?

人类中心论历史久远, 它是人对自身、位置、意义、所处关系不断进行的认识及评价态度,表现为阶段性的不同结果。在认识论上,它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时常冒头的前提。与反人类中心主义相反,我们认为,表现为人类中心论的认识历程的实质是:宇宙通过人的觉悟而自我苏醒的过程。

人对外界关系的适应,是通过变革自身关系即自适应来进行。为了要以整体统一存在的成熟主体,来与自然相互作用,自有成熟的符号体系文化以来,人类用了至少几千年的时间来形成这个迄今尚未形成的整体,大量精力是耗费在"理顺自己"上了。自视为中心的,历来只是人类的一小部分,即能够实施狂妄意志和狂妄消费的个人、阶级和某些"先进民族"。在此意义上,人类迄今为止是多中心的。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从来不是人类整体的自觉行为。因此,把生态危机的肇因仅仅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嫁祸于人或自我欺骗,是与风车作战。

人类中心论的"罪行"被特定为近现代的严重现象,似乎与文艺复兴、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现实社会主义"都脱不了干系。但是,正是在资本主义时期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发生了有意地、大规模地掠夺、战争、污染等对大自然的人为破坏。这不可能归因于"人类中心论"。人态的破坏才是生态破坏的根源,这种双重破坏在资本主义达到了交互恶性促进的地步。在当代,把生态危机归罪于"人类中心",是是逐利制度中必然产生的、对"利润中心"和人类分裂的现实的误认与掩饰。很明显,纠正这种误认,革除这种掩饰,变革人的存在体制,促成人类主体的觉悟,才是达成生态优化、消灭"人的狂妄自大"的根本途径。

150年前,马克思创立了从内到外各种关系来看人们如何通过内部关系以应对内外关系、在历史进程与关系进化中人如何成长为"人类"的全新哲学,才奠定了可持续认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现行认识必须深刻反映这样的事实:由于宇宙的信息本性及其进化规律,由于宇宙的"宏隐序、潜基因"辩证展开的历史进程,将成长起一个统一的人类主体,而这一整体自觉的主体的出现,正是生态问题彻底解决的基础条件。

人的存在体现于内部与环境的多重相互关系,这些关系中的特点是人的主体化──产生于被动关系中的越来越能动、系统关系与控制以及扩展的人的实践域;而主体、能动、实践发生与发展的根本因素,来自宇宙的本性:信息与信息进化。人自身,从来是认识的出发点与归宿──为了人、通过人、达到人。这是解决一切与人相关问题包括生态问题的关键。因此,把人放回到自然的历史中,尤其地,放到宇宙信息进化史中来考察,是目前最恰当的科学方法。

信息与信息进化是与宇宙同在的固有本性,即物质世界的整体相关性,是律动与噪音、多层次律动性、复合性律动及不同律动的关联性、结构性、展开/卷入性;而偶然与必然、有序与扰乱等重重辩证作用是进化的根本推动因素。实体与关联性是同一个东西,它们随着宇宙进化而发展、显现、转化。

宇宙信息本性的进化可粗略地表达为三个阶段:宇宙的信息本性在有生命物质产生出来以前是潜在的的,在人产生出来以前是自在的、自主萌芽的,在社会人(即自由人)产生出来以前是个体性的、微观上主体化的、可独立显现的,只有在社会人形成以后,才会是整体显现的、主导的、自由与主体的。

信息及其进化的基本特性与规律是:新的系统关联加速发展;发展既是强化特定的局域内联,也是扩张广域互联;发展出递归的即返身的特性(自我复制、自我调用、自我关注、自我意识、创造与外化、寻求所来将去的时间性关联等);产生出主体性;主体性将发展"次级信息与更加信息化"的系统并通过互联泛化而居上位走向控制中心,也更新并提升既有的关联,在增强的关联别增强时间性关联;控制一方面向最简独立媒介及纯粹关系表达发展,一方面更紧密结合并运作质量能量;产生出"意义、目的和选择"──相关的有"标准、图式、格局、基因性"等──以符合整体的动态均衡和谐,发展到"苏醒、意识、觉醒、觉悟";最后的综合效应是"自由和幸福"。

生命是信息进化的重大阶段。出现生命后,物间关联被新的关联结构物提取,并作为操作对象。生命物质的本性之一就是强化特定的关联。物种,就是高度特化的既返身又外扩的关联。基因就是这种高度特化的关联的代表。主体,正是从这种能够自我返身操作的关联中产生出来的。

心理尤其意识是信息进化的更重大阶段,是更加特化与泛化的关联方式。意识的重要特征是能用纯粹的信息关联方式(我们称之为二级、次级或多级信息如符号化)等来表达、提取、操作或虚拟自身及其他的关联。而能够在纯粹关系或虚拟中递归返身,就产生了自我意识。

尽管关联是整体性的关联,但整体关联过程是以个体自身关联的方式实现的。任何一个能返身关联的物都强化它自身的存在和延续,并以此向外关联。这就是所谓"自私"的起源。生物在既有的联系方式中自然地产生出基因这一特殊的联系方式,不自觉地适应整体的普遍联系。生物是通过自然盲目地改变基因来进行适应系统外的普遍而动态的联系,因此,生物无意识地遵循了“实践的整体性“。

人则不同。人发展了自我意识,也发展了生产力。他有能力与"不适应"的自然对抗,而不是主要通过盲目等待基因突变的的方式去适应。新的关联方式产生的可能性不是唯一的,惯性、反映误差、反应程度以及利益等因素,使有一定主体性的人产生试图背离自然的倾向;把趋势和方向误为现实,把成长误为成熟,把单个显现的自由萌芽误为整体已经超越,这可能导致自大倾向,而这种倾向一经有意识的聚集和利用,才爆发为大规模的破坏。本质上,这也是未苏醒的自然,通过人进行的一种自我破坏,这也是自然必然会通过人的发展来纠正的趋势。

在资本主义社会以来,自私自大倾向真正地狂妄发作。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的各个单元与自然界的关系还主要表现为依赖,即使要破坏能力也有限,影响的空间小,时间上也不能与自然"抢速度"。而到了资本主义,"发达了"的地区和很多想发达的地区都一概地转变为大规模的掠夺。自然界现在似乎难以通过自然淘汰的方式消灭那些“不自然“的社会状态,就象现在有各种“能力“使一个完全“不自然“的畸形婴儿活下去一样。

但是,自然界永远保持优先。自然只是暂时很难,但绝不是长期都无力来取消人类存在方式中多重割裂的这一面。如果人类不自觉适应,自然将强行来制服。任何误以为已经战胜了客观必然性的恣意胡为的时间越长,所带来的毁灭可能性与等级也就越高。对"有幸"来表达宇宙本性、能够"自由选择"的"生物"来说,因自己自私贪婪而"选择"走向灭绝的话,就只能是生态人态的双重悲剧了。这也是自然界自己的一次"失败"。它最有可能通过人类来达到自觉化的失败。但自然有的是时间,在时空中,她可以另选代表。

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马克思也说,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美的规律",就是包括人在内的整体自然界不断动态发展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只能由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来表达。因此,人类不是要作为自然界的私利中心,作为自然的统治者"为自然界立法",而是要作为自然界信息发展的最高产物和功能,成为自然界的信息中心,为自然界代言或执法。作为扬弃了的人类中心论和反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人类代言论:"替天宣道、替天行道"。 人类代言,就是把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体系作为地球的自我意识,承担起自然界的神经中枢、自觉意识、目的性优化选择的责任。这既是自然界赋予人类以意识,也是人类赋予自然以意识。迄今为止,这一宇宙苏醒的辩证历史过程,还主要是自然自发的进化过程;但是在过程中,这一"目的"越来越明确了。

信息进化的客观趋势现已强烈地表现出:人类必须成为这样的信息中心。用生态哲学家拉塞尔的话来说就是:人类应该成为地球的大脑。(注:参见彼得拉塞尔:《觉醒的地球》第4章。中文版,东方出版社,1991年。同时参见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是地球的大脑,地球是他的肢体。)。

人类作为自然的信息中心,是要按照整个自然界因此产生整体利益并在宏观均衡和谐的基础上,去认识、管理、控制、协调、优化,主体性地推进宇宙原本在盲目与可能性中碰撞的信息质量能量进程,抑制混乱,走向幸福。是从对立的"被控-欲控"走向由人代表的宇宙的阶段性全位次自控──这就是宇宙信息本性进化的轨迹。人的实践域,还将通过与其他宇宙智能物互联的方式扩展,这对宇宙信息的发展本性来说,是必然的。

对于原初没有但越来越显现出来的自然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就必然性和决定论方面而言,人帮助它"发现"方向与目的;就越来越成熟的信息主体而言,人帮助它在多种可能性中从自然选择走向自觉选择;就偶然与必然共同作用的统性而言,宇宙就这样通过自身演化达到自我认识,开始全新的发展阶段。

转贴于 四

但是,在不成熟期(现时仍在),部分"人类"按照自己狭隘的利益应用自然界赋予的信息功能,象忤逆不孝的娇纵儿一样,回头来榨夺自然母亲。这跟一些统治者把社会赋予功能仅仅用来为自己服务一样,同时,又把一己私利说成是整体利益,并且,向社会传染这种毛病。因此,生态问题的关键在人态。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即相互规定的。在根本的关系上,人类社会处于自然平台上,自然规定社会;在具体、历史的关系中,进入人类实践域的自然处于社会的平台上,处于特定生产方式平台上,社会规定自然。

随着信息的进化发展,很多原因尤其是有主体介入事件的原因,要由结果来说明和证实;对于后来演化出来、与主体相关的"真善美"等更是如此。结果是原因的产物,但也决定原因的性质和意义,在越有主体介入的实践域,越是这样。性质和意义是动态产生发展的特殊关联方式──理解。这种理解是认识和实践的全面把握──是否理解?谁在理解?发展的的主体最大利益在哪里?信息演化每一步的图式范式、格局、标准、规范、局限以至偶然的涨落等,怎样在交互作用中导致自身与各方的突破与变化,并影响到前后的其他步骤?信息进化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加速互联并增加质量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作用,这种互联不仅是空间的和结构层次的,而且也是时间的。意大利的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克罗齐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更可以说,任何历史都含有未定义的过去和可选择的未来。

另外,对主体性而言,一切关系都将在进程中对象化,而一切对象同样都被关系化,这由信息的走向主体性、扩张互联性、运作质能性等本性所决定。人类实践域内的生态已经纳入了人类社会关系之中,特别是在展开的主体隐序之一──高度发展的现代生产力条件下,社会态决定着生态,而不是相反。人态和生态关系的辩证理解逻辑是:①

人无条件是是自然的;② 自然越来越是人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完成的了自然等于人,完成了的人等于自然;这就是最高的和完成的人道主义。

因此,反人类中心主义呼吁的"回归生态"是不现实的。善良的反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危急的状况下,起到了相当的治标作用,但无力治本。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超越才是真正的"回归",即信息本性的充分展开。超越,包括现行人态和生态。

现代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生态关系,即通过盲目的物种竞争来形成、保持或打破的关系,这是发展中产生出来的阶段性错误或物种不适应状态。现行人类只是这种自然体系中最危险又最有希望的新品种,他的某些极端化发展正在使整个生态走向毁灭。要制止这种危机而继续和谐发展,就只有否定即扬弃自身。

私有制尤其资本主义,部分地、新阶段地展开了人的本质力量,人有了能力对环境进行前所未有的质量与能量运作,这是强化与泛化普遍关联的进阶,也是可使错误大量聚集并成为总体危机的时刻。主体成长中的致错方面既是由于盲目力量和前期格局的作用,也加上了半成熟主体的负向强化──这往往被当作自由意志的成功。当有所发达的信息沦为对质能畸形追求的奴隶时,它可以大量制造欺骗性或安慰性的阐释、说明、情感支撑、伪审美等,来走向危机。这种"恐龙式错误"已不再适应环境(更谈不上代言责任了),解决的唯一办法是高级形式的"基因突变",即超越生态革新人态。

当代电脑网络的发展揭示了各种互联与发展现实可能性,它表明深广的加速的互联和通过信息的发展而全面发展是信息进化的一条规律。电脑网络在信息哲学上的要义之一,就是被视为宇宙神经系统的预演和初长成。当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递归地模拟宇宙自身的历史尤其信息进化史时,这差不多也就是说人或更高智慧物可以用实际的质能操作来创造新的生物和生态、新的星系与自然家园、甚至递归地再造自身。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也是宇宙的代行者,他彻底改变了并提升了宇宙的原始行为方式,使其尽可能地按照意义或价值去演化。成为代言人和代行者,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全面的超越。

康德曾描绘过人类现存和应该的状态。他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认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理性唯有"在全物种的身上而不是在各个人的身上"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达到这点,必须改变"病态地被迫组成的社会一致性","转化为一个道德的整体",建立起"普遍法治的世界公民状态"。"尽管在个别人的身上随处都闪烁着智慧,可是我们却发见,就其全体而论,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由愚蠢、幼稚的虚荣、甚至还往往是由幼稚的罪恶和毁灭欲所交织成的;……"(P2)。康德及很多圣贤们想说的,正是人态的超越。

反人类中心者总是对"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等话语表示反感。但是在以自然方式为主的互联中,在对本质力量的展示与认知中,在自然危害更险恶于人为破坏时,这类雄心的表现是必然的,是信息发展的必经方式。征服不等于破坏,排除了利润追逐与畸形消费的"征服"仅仅是恰当的利用和趋利避害的控制而已。这个方向既是"游戏规则"也是征服的实质──"自由意志选择"。正象海德格尔所说,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看守者和牧羊人(注*参见海德格尔)。中国的老子则在更早就表达了这个思想。是领导,更是公仆,这就是人类的全面责任。

作为征服自然的当前第一步,合理的要求便是:征服资本主义私有制。

如追究人态反信息进化的现实根源,超越的对象、超越的障碍、危机的罪魁只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利润中心论"而不是人类中心论。资本主义与信息发展及整体关联是矛盾的,是生态危机及所有可控危机的总根源。

在私有制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部分人才既有实力又刻意地以"人"的名义畸形膨胀私欲,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把信息纳入维护与追逐私利的圈子,甚至制造信息性的生态破坏──电磁污染、垃圾信息、信息爆炸、电子畸形消费等。资本,从信息进化角度,只是一种病毒化与癌化的关联媒介:它追求自身的无限增殖,以无限逐利性入侵一切事物来扩展资本性。这就是质量能量信息的全面危机当然包括生态危机的根源。

原始社会时期只有自然破坏与原始破坏。前资本主义社会,虽有人为破坏,有些也较严重,但仍是局部性的,大自然恢复平衡的力量占着上风,而来自自然方面的灾害还更危险些,这也是人类中心征服自然的理由。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形成了大规模造成普遍生态恶化的生产能力、掠夺能力与畸形消费能力。真正造成生态恶化的不是生产力,更不是人类本然的消费,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这种方式决定的对剩余价值与利润、对种种实在的制造的虚幻的利益追求,以及"利润动物"的人生目的。

资本是质量能量信息在某种程度发达阶段的失信物+畸形发展物。它推动过人的进步。但它已成了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它将所借助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拉向癌化的钱道主义──为了钱、通过钱、达到无限的钱。

资本的对立是人、是社会,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曾有过的进步性解放性的必然继承者──使新的信息进化成果不堙没于被大量运作起来的质量能量,而是继续高擎宇宙信息主体化觉醒发展的旗帜。资本来自社会又凌驾于、异化、非人化社会,资本积聚成了社会互联的桎梏。从信息哲学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战斗当下表现为信息与资本的决斗。"电子支付、符号经济、知识经济"等,典型地表现了资本与信息复杂的胶着缠斗状况。

在这种关键时刻,如不加入更自觉的意识,信息并不能确保占上风──资本的意图就是共同毁灭。一切都已卷入互联漩涡,任其自然就是积聚更大的危机。

国际剥削与法人剥削(集团剥削)虽然表现着消极的社会化,但更掩盖与拖延着更大的掠夺,并且将生态问题异地化异时化。但信息进化的本性之一就是加速地互联,处于高阶上位的东西必然将此前的东西全面纳入与引导。只要更清楚更深刻地揭示出本质和规律,就一定能化为物质、能量与信息的综合变革作用。

生态学的基础范文4

关键词:环境;生态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常说和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更是为人类提供各种日常所需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方法。在当前人们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条文中明确的将环境定位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更是对当前各个成分的总概括,其中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各种古代遗物和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乡村概念都输与环境体系中。在这些体系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当前城市体系和乡村体系,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因素和各种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总体。在环境概念中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各个概念和物质需求认识的不断加深,环境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心和重点逐步成为人们建设的前提基础,更是影响当前因素和自然保护的基础前提。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多次探究和研所,就当前社会环境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一项基本国策,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是将城市规划路线结合当前环境实际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生态学的基础范文5

 

关键词:英语学习、积极的学习状态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丰富多彩的游戏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也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好动,我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多种猜迷游戏。例如“听音猜动物”的游戏,学习 “Is it a.? Yes. / No. It’s a.”;“听音猜人”的游戏,学习“ Who’s he /she?”;“蒙眼摸动物”的游戏,学习“ What is it ?”等句型。游戏活动的使用,既让学生在学中找到了乐趣,又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二、用竞争意识组织课堂教学 

        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都很强,多样的竞赛形式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复习表示动作和指令的词时,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每次派一名代表,按照老师的指令做活动。比如: Touch your head! Point to the window! Show me your ruler! Raise your left hand!获胜者将为自己小组赢得一枚粘贴,最后选出优胜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竞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得主动。

        三、创设自然情景,给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由于语言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我将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如我在教句子 “When do you.? ”时,要求学生相互采访一天的生活。学生们个个积极开口,人人踊跃表达,在很短时间内便掌握了语言,巩固了短语,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四、关注学习过程,遵循无意与有意相结合原则。 

        小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和学习的形式感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无意间对所学内容得到有意的认识。如在教学生学比较级 shorter, longer;smaller, bigger;taller, younger, thinner等词时,我用多媒体显示了一些动物,如: Monkey, elephant, snake, giraffe, dog等,让学生通过大屏幕,对这些动物进行比较后,帮助它们找到适合自己居住的房屋等。这些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体会到语言带来的乐趣,又进一步激发和保持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的注意、感知、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得到了培养,效果很好。

        五、注重学用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生态学的基础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动态生成有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82

何谓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动态生

成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之上,由教师合理、及时地把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不可能所有的教学都在教师的预设之内,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基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初中化学有效课堂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教学机智,把握动态生成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对于课堂中所出现的动态生成问题往往会视而不见,在这种教学态度的影响之下,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动态生成的有效课堂构建呢?笔者认为,对于这些动态生成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进行有效把握。唯有如此,方能有效构建基于动态生成的化学有效课堂。

例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当中,在笔者的组织下,很多学生都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实验完毕之后,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何我在实验的过程当中用来验证二氧化碳的石灰水并未变浑浊呢?实验中所用的大理石表面明明已经出现了很多小气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并未一笔带过,而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当中,我们必须用稀盐酸而不能用浓盐酸,唯有如此,方能取得预期的实验成效。

在上述教学片断当中,某些意料之外的实验现象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笔者机智有效地把握住这一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并引导学生对该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通过该问题的探究不仅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教学成效显著。

二、运用课堂提问,促进动态生成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大多是由学生自发形成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为了更好地促进动态生成,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需提出相关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促进动态生成的发展。

例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当中,用简易装置完成该实验之后。笔者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的实验装置是简易装置,你们能否自己设置实验装置,从而促进实验更好地完成呢?”该问题的提出立刻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最终对简易实验装置进行了有效改进(如下图所示)。

上述教学片断中所呈现的动态生成是由教师的提问激发而成的。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有效促进动态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优质、高效。

三、运用课堂反思,升华动态生成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动态生成,在一堂课的结尾阶段,笔者均会要求学生当堂对自己的课堂所学进行反思。课堂反思是一个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巩固课堂所学的重要过程。

例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当中,在课堂结尾阶段笔者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某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反思:“在该实验当中,我们在选用药品相互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其中混入其他气体。我在实验中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此所取得的实验效果并不明显。”而有的学生这样反思:“在实验当中,我们应该将大理石抑或是石灰石砸成大小适中的形状,这样更便于在实验中使用。过大或过小均不行。”……对于学生所进行的课堂反思,教师应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在评价的影响之下,学生学习兴趣再次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