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险的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险的盈利模式范文1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运营管理 问题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营现状
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用于支付制度建立前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和支付制度的保险主要运用现收现付的筹集方式;对于个人账户的养老基金则实现完全的积累制度模式;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则采取现收现付并稍有结余的筹资模式。我国社会保险资金实施的主要原则是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补贴和单位与个人的社会保险费。不同的保险项目的保险费的缴纳基数和比例有很大的不同。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因而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且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大,各地的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情况也存在不同,在总体上呈现出地域差异性。
2.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方式与收益状况。我国的社会保险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市场环境还不成熟。所以,政府应该更多地为基金的安全运行考虑,必须限制保险基金的投资取向。当然政府所强调的安全性是建立在牺牲效率基础上的,单纯依靠银行来买国债的基金运行模式显然不能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增值的目的。
3.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已经从过去的多部门管理转变为现在的统一管理,主要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在运行中根据行政区划而设置不同级别的管理机构。在各省市县分别设置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专门负责本地区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其次,按照社会保险的管理要求应该实行政企分开的管理原则,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以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为核心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管理。主要职责是为保证保险对象的基金安全来开展相应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稽核工作,委托金融机构实行保险金公开发放,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对保险基金进行运行监控等。再次,我国各级政府都设立由本级政府分别牵头的“劳保”、“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从而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确保基金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转制和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资金缺口问题。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正在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样就会造成较大的资金缺口,在养老保险领域资金缺口较为严重。在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已经到退休年龄的老人在新体制中没有履行缴费义务,而要享受养老金的福利;已经达到中年的职工在制度建立之前也没有履行缴费义务,从而就形成了隐形的债务。并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所以社会保险的基金缺口将越来越严重。
2.法制不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直接决定着我国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它的成功管理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基础。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这就给社会保险的运营带来的很多不便。
3.社会保险基金被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很大部分分散在地方政府,全国没有统一的监管渠道。所以就出现了各部门不仅负责政策制定同时负责运营,这就导致社会保险的监管被架空,频繁出现社会保险基金被挪用的现象。
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可采取的运营模式分析
1.两种不同性质的基金分开管理。我国可以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保险基金分开管理,保证各自的有效管理。社会统筹部分管理的重点是要实现资金及时、足额的收付,只有在满足了支付需要后才可以将基金用作长远投资。个人账户资金管理的重点就是运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取更大的收益。所以要求管理个人账户基金的机构应该是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从业人员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2.个人账户积累资金由商业性的公司经营。个人账户的结余基金可以交由商业性的基金管理公司运营,但是必须保证他们的运营在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这样可以减少地方政府的负担同时避免基金被挪作他用。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下,个人账户的积累基金将以合法的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市场运作。
3.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步伐。首先,可以专业托管。我国可以先由政府按照专业的指标从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中选出具有实力的机构委托其保管社会保险基金。其次,发起开放式基金。中央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可以设立上市的用于专业投资的开放养老基金,这样保证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李绍光.养老基金的投资及管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1)
保险的盈利模式范文2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
摘 要 观察肾上腺切除(ADX)大鼠哮喘模型针刺后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变化,并与ADX大鼠哮喘模型非针刺、ADX大鼠哮喘模型捆绑处理、普通大鼠哮喘模型和空白组作对照。结果表明,针刺能明显降低ADX大鼠哮喘模型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血清皮质酮水平无明显影响。提示针刺对哮喘能从减少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方面发挥其治疗作用,亦表明针刺对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不依赖肾上腺皮质激素。
主题词 肾上腺切除术 哮喘/针灸疗法 粒细胞/针灸效应 皮质酮/血液 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对过敏性疾病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1],其中之一是过敏性哮喘。针刺防治过敏性哮喘的作用环节是多方面的,有研究认为针灸通过增加皮质激素水平发挥作用[2,3]。但我们研究提示针刺防治过敏性哮喘,可能不主要依赖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认为存在其他内源性调节途径[4],因此皮质激素在针刺防治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为此我们曾经将大鼠切除肾上腺造成皮质激素缺乏后,再造哮喘模,观察了针刺对肺功能的影响[5],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观察针刺对肾上腺切除大鼠哮喘模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体重150~170g的雄性SD大鼠47只(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成5组,肾上腺切除(ADX)大鼠哮喘模型捆绑并针刺处理组(n=10)、ADX哮喘模型组(n=8)、ADX哮喘模型捆绑处理组(n=9)、普通大鼠哮喘模型组(n=10)、空白对照组(n=10)。
1.2 哮喘模型制备[6]将大鼠依Farris等[7]方法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饲以糖盐水(1%生理盐水+5%葡萄糖)。模型组大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含卵蛋白(上海丽珠东风技术有限公司)1mg和氢氧化铝(上海金山化工厂)10mg的生理盐水1ml,2周后静脉注射卵蛋白(15mg/kg)激发哮喘发作。
1.3 方法ADX大鼠哮喘模型捆绑并针刺处理组自造模之日起,隔日上午9时捆绑针刺1次,以0.5寸32号华佗牌针灸针,针刺"大椎"、"肺俞"、"风门"穴,每穴留针20min,每隔5min行针1次(以200次/min的捻转速度捻针,20次为行针1次),共治疗7次;ADX哮喘模型捆绑处理组的捆绑处理同针刺组的捆绑;普通大鼠哮喘模型组的处理是将大鼠不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术,直接进行造模;ADX哮喘模型组是将大鼠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后再进行造模;而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1.4 观察指标(1)大鼠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心脏采血时取20μl大鼠血液,滴进0.38ml嗜酸性细胞染色液(伊红∶丙酮=9∶1)中并将其混匀,室温下静置10min之后,用计数板在光电显微镜下计数。
(2)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测定
放射免疫测定法(RatcorticosteroneRIAkit,DiagnosticProductsCorporation,LosAngeles,CA,USA)。大鼠心脏采血,血液置4℃冰箱中凝固1~2h,经2500r/min离心机离心10min,将分离的血清置-20℃冰箱保存备测。1.5 统计方法相关分析用Spearman方法,参数型数据的比较用t检验,非参数型数据的比较用MannWhitnnyUWilcoxon秩和W检验。
2 结果2.1 针刺对ADX大鼠哮喘模型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图1显示,ADX哮喘模型大鼠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空白对照组、普通哮喘模型组均明显增加,普通大鼠哮喘模型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针刺可明显降低ADX大鼠哮喘模型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而捆绑对ADX大鼠哮喘模型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
2.2 针刺对ADX大鼠哮喘模型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影响图2表明,ADX哮喘模型大鼠的血清皮质酮较空白对照组和普通大鼠哮喘模型组均明显降低。针刺对ADX大鼠哮喘模型血清皮质酮水平无明显影响,捆绑亦对ADX大鼠哮喘模型血清皮质酮水平无明显影响。
3 讨论本研究显示了ADX之后,大鼠血清皮质酮显著减少,证明ADX确能造成机体内源性皮质激素缺乏。ADX大鼠哮喘模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不仅较空白对照组增加,也较普通大鼠哮喘模型组进一步增加,这可能亦与内源性皮质激素缺乏有关。
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8],为此形成了以嗜酸性粒细胞为治疗靶的哮喘治疗新战略[9]。目前,能够对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与活性有明显控制作用的主要是糖皮质激素[10]。因此理论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的改变应当与血清皮质激素水平密切相关,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肾上腺切除、皮质激素缺乏后,针刺仍可降低哮喘模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且针刺治疗前(r=0.5376,P=0.135)与针刺治疗后(r=0.4648,P=0.176)血清皮质酮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无明显统计学相关关系,与以往临床观察[11]结果一致,提示针刺对ADX大鼠哮喘模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降低不主要依赖肾上腺皮质激素。
针灸对过敏性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早已为临床所证明。临床上应用针刺大椎、肺俞、风门治疗哮喘不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同时也有一定的远期效果[12]。在以往的动物实验研究方面我们发现,针刺能显著改善大鼠哮喘模型和ADX大鼠哮喘模型的肺功能[5,13],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而本文研究结果又表明,针刺可使ADX大鼠哮喘模型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对皮质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提示针刺对哮喘不仅从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方面发挥其明显的防治作用,也从降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方面发挥防治作用,且这种防治作用并不主要依赖肾上腺皮质激素。捆绑处理对ADX大鼠哮喘模型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皮质酮水平均无明显影响,提示针刺作用并不等同于捆绑这种应激刺激。
4 参考文献1 杨永清,陈汉平.针灸抗过敏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3):1902 赖新生,靳瑞,司徒铃.养子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环核苷酸皮质醇变化的初步观察.中国针灸,1988;8(6):383 冯建国,陈大中,成柏华,等.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影响.浙江中医杂志,1982;17(1):164 杨永清,陈汉平.试论针灸学的任务、目的与研究方法.上海针灸杂志,1996;15(2):405 崔龙苹,杨永清,陈汉平,等.针刺对肾上腺切除大鼠哮喘模型肺功能影响的研究.针刺研究,1999,24(1):44
保险的盈利模式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银行“暴利”;民生改善;中间业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服务范围也随之扩大,对其经营运作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转型重点的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应该依靠什么?是否应该在正确认识“暴利”现象的同时,反思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民生改善为核心,促进受信赖的友好型银行的构建?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借鉴国外银行先进改革经验,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更加适合我国商业银行本身的盈利模式,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了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一、国内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一)传统盈利模式,单一化收入的不可持续性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利差盈利模式和信贷规模盈利模式为主。同时,信贷业务的开展与外部经济环境也呈现高度相关性,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导致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并产生了明显的利率波动风险,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周期性波动,利润来源缺乏相应稳定性。相对来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领先,在金融创新方面也在不断取得进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跟随发达国家的前进方向,这在客观上对催生我国金融的创新体制有一定的作用。
(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缓慢
利差盈利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虽然一直在改革和创新,但是从未有质的突破。要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就需要对金融产品的质量不断的提升。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就推出了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这些便成为了后来利润的主要来源,也迅速提高了银行的发展速度。与之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处于刚起步阶段,金融衍生产品相对缺乏。尽管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在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及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认可,促进了银行业务多元化的发展。但千行一面,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难以根据各地区,和各银行的自身特色实现特色化综合性的供给。且新型金融产品开发不完善,自主创新力度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功能拓展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无法满足特殊金融产品消费群体。同时,银行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与改革,却忽略了金融产品的质量,导致了以销售低层次的中间业务为主,尽先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能力。其次,我国银行业整体运行体制存在着弊端,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应有的服务和竞争意识,无法从根本的服务上优化盈利模式,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普通客户盈利空间挖掘不充分
目前,银行业的主要客户是各银行间争夺的主要阵地,从普通层次的客户群体得到的利润并不能完全吸引银行。忽视普通层次客户,并不是单纯的视角问题,更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所存在的问题。客户群微利分割模式不仅是要求我们将客户进行细分,而且要求我们从客户的长远价值考虑,反复挖掘普通层次客户的利润潜力。由于客户的长远价值可能没有途径在一定时间范围得以充分的体现,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对普通层次客户的盈利价值空间的重视与挖掘,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得到更好地完善。
二、国内外银行盈利模式对比分析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结构相对单一,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盈利收入来自于规模和利差。但发达国家的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据美国花旗银行提供的资料显示,存贷业务为其带来的收入只占利润的20%,真正给银行带来利润的则是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资信调查、外汇期货、个人财务顾问业务、承兑、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等中间业务,这部分的利润就占了80%。与之相比,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全部收益的比重都比较低,总额加起来还不到10%。从表面上看,中国商业银行由中间业务产生的产品也只是一些普通的收付业务、银行承兑汇票、跟单信用证等业务,品种及其单一。金融业成为当代经济的核心,投资理财业务、金融衍生业务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带来的利润也越来越高。而我国商业银行这些业务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原因是国内金融体制束缚于分业监管以及法律法规,以及商业银行内部体制和结构的制约;并且,能够开展银行投资的中间业务仅仅只是财务顾问方面。所以改革创新银行投资业务是银行改善收入结构的突破口及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金融全球化和挑战混业经营挑战的关键性步骤。
三、促进银行盈利模式改革的相关建议
(一)推进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为促进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要在充分考虑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以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水平,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个完善的发展环境。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跟随着金融全球化全面的对外开放,在与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不但影响着其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影响着整个金融体系良好发展。
(二)规范收费体制,服务实体经济
对近7年来银行收费项目猛增至3000种,通过审查、评估,对隐形消费如咨询费、跨行收取手续费、手机银行信息费用、理财资产托管及保管费、管理费等项目合理取缔。同时,由于高额存贷款利差的存在,商业银行无暇顾及需要资金援助的民营中小企业,并存在着较强的贷款冲动,使得中小企业不断遭受高额的利率盘剥,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解危救困的负担和难度。因此,相关部门应成立多部门改革工作小组,设计符合国情,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总体方案,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的改革经验。促使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收费进行明文规定,避免各大银行根据自身成本自主定价。降低各个银行间的收费标准差异。加强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合理减少中小微企业到民间借贷的风险,落实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三)坚持渐进式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坚持传统盈利模式
由于传统业务具有不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对间接融资体,具有高依存度,较高的利差水平可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所以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坚持传统盈利模式,保持金融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条件缺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要使我国商业银行达到国外银行其他业务收入占80%的程度还为时过早。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的转型,都是建立在一个长期累积的基础之上。这些因素在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不断影响着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推进与扩展。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不放弃非传统业务发展的基础上,也要控制发展速度不能超前发展。目前情况下,最合理的方式应该是进行小规模的试点,通过试点的成功取得的相关经验渐进式发展。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促进民生改善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应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将银行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结合起来,(下转第156页页)(上接第153页)加强银行本身对于经济和社会责任的联系。这对于商业银行在拓展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将银行发展与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结合表现在:首先,银行在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增加相应的就业岗位,并对就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各岗位提供高效率的执业人员;其次,对于职员的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进行适度调整、完善,在保证银行稳健发展的同时,小范围的促进职员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同时,大力扶持社会经济落后领域的发展,关注中小微型企业、新农村、廉租房以及节能减排等因为资金短缺而滞后发展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薛楠,华武,殷尹.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与业务创新研究[J].金融会计,2005(7).
[2]张国柱.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4).
[3]颜婧宇.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1(8).
[4]杨旭,周群英.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企业导报.2012(5).
[5]刘东庆.浅论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2(3).
[6]郭彩霞.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0).
[7]单心怡.关于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J].时代经贸.2011(20).
保险的盈利模式范文4
关键词:汽车销售企业;服务;盈利
一、汽车消费市场现状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汽车的每年的产量由206.82万辆直线上升到1826.99万辆,年均增长幅为24.3%,面对如此热门的销售行情,汽车销售行业炙手可热,创造了丰厚的利润。2011年间,汽车销售市场增速缓慢,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仅同比增长2.45%。2012年间,汽车销量小幅度上涨为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3%。销售量的大幅度降低使得汽车销售市场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激励竞争中独辟蹊径,获得更多的利润成了汽车销售企业务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汽车销售企业开展的服务
1.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是指依靠服务质量来获得顾客的良好评价,以口碑的方式吸引及维护和增进与顾客的关系,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这里所说的顾客是“潜在顾客”、“顾客”、“长期顾客”和“支持者”的统称。服务营销的理念是要树立关系营销、顾客满意、超值服务等。
2.4S店的售后服务
汽车4S店的售后服务是指汽车4S店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以后为消费者提供的一系列的服务,包括产品的介绍、检测、调试、维修等。售后服务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销售额,创造利润的一个方法。
3.会员管理
会员管理是一种通过提供差别化服务和精准营销,获取忠诚客户、长期持续增加企业利润的商业模式。大部分的会员管理,会提供对客户账户的管理、余额管理、积分管理、会员储值、会员关怀、组织会员活动、数据分析等具体功能。
4.金融服务
汽车金融机构通过综合运用汽车信贷、租赁 、保险等金融产品,以汽车销售为中心,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是汽车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模式。其中包括车贷服务、租赁服务、汽车保险等内容。
三、服务对汽车销售企业的影响重大
1.销售环节离不开服务营销
在汽车销售市场,如何满足顾客的利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购买的汽车本身虽然给消费者提供着一种效用,而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伴随着的服务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可以作为购买汽车的一种附加价值从而使汽车提高身价,同时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汽车经销商给他们提供的售后服务来做购买决策。只有汽车经销商为顾客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其满意程度越高,最终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
如何提高汽车的附加价值,更好的做好服务,长远考虑汽车销售企业必须将重点从“销售”到“服务”上来,由单纯的“市场营销”转变为“服务营销”成了汽车销售企业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2.建立优质的售后服务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4S店的主要盈利来源放在了整车销售上,对于维修服务以及配件供应没有投入过多的财力以及精力,这就让原本竞争激烈的汽车销售市场的竞争更为惨烈。发达国家汽车销售行业90%的利润都源于“服务”由此可见售后服务具备强大的市场潜力,而我国4S店的主要利润来源却是占据发达国家仅10%的整车销售,足以见得我国4S店还有很多利润没有得到挖掘,用服务盈利是我国4S店长远发展的趋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销售商的经营眼光不仅仅要放在整车销售上,更是要放在如何才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上,以服务制胜。
3.金融服务
汽车4S店的金融服务是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其中包括车贷业务、租赁业务、汽车保险业务等内容。汽车贷款使得消费者在没有凑足购买资金的情况下,提前满足了消费者对车辆的需求,刺激了消费,提高了销售量。汽车租赁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汽车长期积压库存,而且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开拓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汽车保险基本职能就是组织经济补偿和实现保险金的给付,在汽车金融服务业务中,融资机构或经销商通过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可以赢得较大的利润。保险公司也由此取得了巨大的利润,最终成为国外整个汽车金融利润链中的重要一环。
4.建立会员制度
建立完善的会员制度对于汽车4S店意义重大。汽车4S店通过发放会员卡的形式,将顾客变成自己的会员,享有一些列会员权益。通过会员俱乐部给会员特权、积分换购、组织会员活动等。
汽车4S店建立会员制度更能够为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会员制要求企业着眼于提升会员与4S之间的关系,经常与会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促使会员之间相互的交流与体验,使会员对4S店产生参与感与归属感,进而发展成长期稳定的消费群体。同时汽车4S店通过与会员互动式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发掘顾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客户的要求改进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极大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当客户成为会员后,享有更高一层的服务待遇,这个强烈对比无形中刺激了其他顾客的加入,由此促进了销售的实际增长,成为会员的这部分顾客群也产生了优越感,从而获得忠实的客户群。
四、基于服务的汽车销售的盈利模式分析
汽车销售企业的盈利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其赚钱的渠道,也就是说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得盈利。人们习惯性的将汽车销售企业的盈利停留在进销差价上,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成熟,汽车销售企业的盈利模式更需要创新。
汽车的盈利模式是伴随着汽车的销量螺旋上升的过程,随着汽车销售增加,伴随着发生的汽车贷款、租赁、保险业务随之增加、会员数量随之增加、日后汽车的售后服务随之增加;同时消费者感受到合理的金融服务、有凝聚力的会员服务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后,对4S店的忠诚度大幅提高,同样会促进汽车的销售以及保险业务、售后业务。良好的服务可以带来稳定的顾客群,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持续上升的螺旋结构,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如图所示
图 螺旋上升盈利模式
总之,汽车销售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做好服务营销保证产品销量,同时良好的销量带来了售后服务、金融服务以及会员服务等各项业务的盈利增长,同时顾客对享受到服务的肯定又可以刺激顾客继续消费,形成一个良好的螺旋上升的循环,为汽车销售企业开辟了一个良好的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保险的盈利模式范文5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存款成本开始上升,导致了全社会融资成本上升、银行利差收缩、盈利能力下降和银行存款表外化等问题。目前研究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文献也不少,主要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以及创新研究、非利息收入业务的风险研究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巴曙松(2012)在研究美、日等国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可能出现的变化。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2012)在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基础上,分析了利率放松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造成冲击,提出了促使银行业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发展表外业务并加强综合化经营的建议。王在全(2013)就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主要论述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的影响,并就对应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从利率市场化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中,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受到的冲击。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冲击应该采取非利差盈利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分析
(一) 目前国有银行的盈利模式――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
国有银行的盈利模式是指置于一定经济和市场环境下,银行基于自己一定的资产负债结构基础之上主导的财务收支结构,包括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即多元化业务模式两种。利差主导模式以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对象是以公司为主服务群体,承担着信息中介及信用创造的社会功能,通过吸收社会存款、发放贷款来实现利润。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盈亏的主要因素有银行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支出的高低以及贷款损失准备等。从各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结构来看,其盈利模式凸显的问题主要是存在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以及模式单一。特征上具体表现在银行过度依赖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业务形式上表现为吸存放贷规模的扩张决定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的利差主导模式。
总之,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外部制度环境和银行内部经营条件在其收支结构上的综合表现,有效的盈利模式也是决定银行盈利能力、创造价值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前提。
(二) 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下的利润规模分析
根据国有四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2010年到2014年的年报资料可以看出,四大银行运行平稳,资产负债规模继续增长,盈利水平持续较好。其利润构从表2-1可以看出,2011年四大行全年净利润比2010年增加12450.5亿元,同比增长24.62%;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1.37%,净息差扩大和生息资产增长一起推动了净利息收入的增加;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4.06%,显著高于同期净利息收入的增幅;四大银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14249.1亿元,增幅22.92%;其成本收入比为31.81%,同比下降1.61%。
2012年四大银行净利润比2011年增加9278.7亿元,同比增长1472%,增速较2011年下降9.9个百分点;四行利息净收入比2011年增加16227.4亿元,同比增长13.91%,其中净利息收入的上升主要受生息资产增长的推动;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72%;四大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8947.4亿元,增幅11.71%;其成本收入比为31.33%,同比下降0.48%。
2013年四大行净利润比2012年增加8509.3亿元,同比增长1177%,增速较2012年下降3.95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比2012年增加12279.3亿元,同比增长8.96%,利息净收入的上升主要受生息资产增长的推动;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4.39%;四大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7443.1亿元,增幅8.72%;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0.51%。
2014年四大银行净利润比2013年增加5320.2亿元,同比增长658%,增速较2013年下降5.19个百分点;四大银行利息净收入比上年增加18924.7亿元,同比增长12.68%;四大银行非利息收入比上年增加4892.6亿元,同比增长10.28%;四大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15967.2亿元,增幅17.20%;其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52%。
(三) 利差盈利模式下的利润结构分析
现在的利率市场化尚未全面开放,利差盈利依然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其经营的主要业务仍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信贷业务,利息净收入一直是国有四大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并且支撑着四大银行的经营利润。其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到2014年分别为77.97%、76.20%、76.71%、75.83%、76.22%,在营业收入中占有绝对性的优势。而对应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少。其利润结构变化如图2-1所示。
图2-1 国有四大行2010-2014年度利润结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四)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下的利润变化趋势分析
从上面的利润结构分析可以得出,国有四大行2010年到2014年度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缓慢,净利润的增速更为平缓,如下图2-2所示。
图2-2 国有四大行2010-2014年度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润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国有四大行2010年到2014年度的成本收入比表明了四大国有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逐年降低,四大银行获利能力逐渐增强。其成本收入比如下图2-3所示。
图2-3 国有四大行2010年到2014年度的成本收入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五)小结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在逐年不断的增加,仍然是以利息收入为主,其真实的原因是生息资产的增加,而在净利润中的利息净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而相对应的非利息收入却在逐年的上升。非利息收入增幅大于利息净收入,但在经营收入中比例较低。所以,单一以存贷利差收入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的竞争力正在逐年下降。
三、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的冲击
(一)平均付息率的上升
目前,国有四大银行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信贷业务,存贷利差收入是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收入来源。国有银行在维持基本存贷利差条件下,广泛利用选择控制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方式保证获取较高的利润,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的规定成为了银行能获得超高收入和利润的根本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客户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有所上升,贷款利率可能会下降。银行会选择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手段在市场上吸收资金,存款利率将会提高,必然造成银行利息成本提高。从2010年到2014年度国有四大银行的平均付息率来看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下图3-1所示。
图3-1 国有四大行2010-2014年度平均付息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二)利息净收入的下降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为了实现稳定收益将展开激烈竞争,主要是争相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措施来争取客户,这样的结果会使实际存贷款利差不断被压缩。近年来,国有四大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持续下滑,营业收入增长率逐年下降,利差缩小趋势明显,银行间竞争压力扩大,实际利息收入减少。从2010年到2014年国有四大行利息净收入增长率来看呈下降趋势,如图3-2所示。
图3-2 国有四大行2010-2014年度利息净收入增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三) 定价管理难度增加
利率市场化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对利率进行如何定价存在着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宏观经济形势、资金流动性、市场的竞争程度、对手对利率的定价和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具体表现在商业银行对利率预期变化的趋势进行有效准确的判断,存、贷款如何确定价格,基于资产负债的管理方法和久期管理对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如何确定。以上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利率市场化之后,以上因素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而且各因素之间有交叉相互作用,利率的市场化还增加了人们对利率的敏感性,利率的微小变化会引起较大幅度的负债和资产的变化,这样自然而然使利率的定价更为复杂,定价考虑的因素更多,定价的管理难度增加。
(四) 利率波动风险会加大
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波动将是一种新常态,且波动幅度也有所增加,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因利率市场化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有利率结构风险、选择权风险和收益曲线风险三种。利率结构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与长短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选择权风险是在利率波动情况下客户存贷方案不同选择而使银行被动承担的利率风险,当利率上升时存款客户会通过提前支取来套取较高利息,而当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会提前偿还以前的高利率贷款和增加低利率新贷款来套利,这样银行会面临很大的选择权风险。收益曲线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所产生的收益不确定性,银行会在利率经常性波动下而面临巨大的收益曲线风险。
四、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向非利差盈利模式转变的建议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每况愈下,许多国际大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方式,将银行服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等多种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创新出大量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使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稳步提高, 积极推崇以非利差主导型为主的盈利模式,所谓非利差盈利模式是以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非利差模式的产生是依靠着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不断创新以及在金融混业经营下的资本运用等为基础所产生的一种盈利模式,多元化业务模式多以低端的代收代付、担保服务、理财产品及高端的金融咨询、理财规划乃至投行业务等为主。因此,面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差盈利模式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也应该从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逐步向非利差盈利模式转变。
(一) 利用互联网和数字移动技术,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
零售银行业务在当代国际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下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所以,走向国际化的国有四大银行必须加快零售银行业务创新的进度,国有四大行可以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和数字移动金融把银行服务与智能手机的应用结合起来,实现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在线金融服务。银行在控制零售业务的成本上可以通过推广自助服务和电子银行服务客户。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下,银行应该大力拓展房贷、汽车贷款、大额消费品贷款等零售银行业务市场。
(二)凭借国有银行雄厚实力,开拓创新中间业务产品
目前我国国有四大行凭借着国家的隐形保障和自身多年的发展优势。他们在过去的传统信用业务中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形象、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在多年发展中所积累丰富的经营经验等是发展中间业务的良好基础。中间业务的发展标志着国有银行的市场服务功能增强。银行应采取更专业化的服务方式,综合考虑降低交易成本、改变交易方式将金融功能重新组合。在提升中间业务竞争能力方面应该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重视产品细分,以质取胜,以服务取胜。同时对中间产品应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转移利率风险,确立自己的中间业务品牌,主动应用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根据需求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中间业务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创新型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三)面向高端客户群体,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理念上,应采取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型到财富规划。着重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致力于私人银行客户的隐私保护和资产增值,建立面向客户的投行、信托等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增值服务领域。同时融合零售和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交叉销售,增加业务规模。采用先进的模型和技术分析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机会,严格防范欺诈和违规支用风险。
(四)加强银行与证券、保险的合作,实现业务经营综合化
国有四大银行可以凭借其已有的优势和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项业务相互渗透,促进银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实现业务经营综合化。银行应针对大型企业客户重点发展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抓住债券发行、股票承销和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新机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升综合定价能力。同时,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发展上下游客户,带动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发展。银行还可以通过典型的产品和服务营销方式提供便利、快捷和优惠的服务,拓宽业务经营范围,从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业务品种,争取客户市场领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收益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降低由利率市场化对经营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减少利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五、结束语
保险的盈利模式范文6
关键词:养老地产;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5日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困扰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为1.77亿,将近占人口总数的13.26%,并且老年人口数量以3.4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48亿。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以及“421”家庭结构的日益增多,相对单一和落后的养老模式越来越满足不了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养老地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因此,分析及构建适合我国的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对于促进养老地产更快更好地发展,解决老年住宅需求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养老设施现状及养老地产市场前景
(一)我国养老设施现状。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养老模式,但是不论是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还是其提供的床位和接纳的老年人口数量,都远远不能解决庞大的养老需求。我国的老年设施相对单一,大部分是靠政府或社区投资建立的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其管理水平很落后、规模小,设施陈旧。我国现有养老院大约42,000多所,另外加上社会兴办的其他老年机构,现在收养的老人总数还不足100万,远不及我国老年人口的1%。一方面从数量上来看,养老机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从质量条件上来看,设施和简陋、服务水平较差,只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对于精神和医疗服务等特殊需求还无法满足。
(二)我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分析。现如今,我国众多家庭已经演变成“421”的家庭模式,即一对青年夫妻要同时赡养四位老人并抚养一个孩子,在现在的社会经济下,子女的负担越来越重,赡养老人力不从心,同时也造成了相当部分的“空巢老人”,无人看护。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我国的养老需求。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9064”养老模式结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即90%的老年人通过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通过机构养老,这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模式建设,表明了政府从强调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的重大转型,因此养老地产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由于养老地产不同于普通商业地产,它的开发要涉及各方主体,包括政府、开发商、保险机构、医疗卫生及其配套服务机构等各方,还需要整合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所以运营过程很复杂,而且由于养老地产不只是提供住宅,更注重的是后期配套服务的盈利,所以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再加上我国对于养老地产项目的开发仍处在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商业模式,所以养老地产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综合来看,我国养老地产有很大的发展机遇。
三、国外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分析
在上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对养老地产的运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和日本,其养老体系建设已日渐成熟,值得学习借鉴。
(一)美国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分析。美国施行以机构养老为主,政府立法鼓励并监督的方式。养老机构主要有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模式,前者主要由政府或宗教机构投资建立;后者多为私人开发商建立。养老住宅的形式主要包括:健康老年人住宅、集合式老年住宅、护理型老年人住宅、综合性住宅社区等。
一方面美国养老地产主要是通过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来实现其融资、运营管理、医疗护理、餐饮等项目。这样就可以解决开发商缺乏运营经验的短处,通过专业的管理公司可以使得后期配套服务做的更加完善,获得更好的入住水平。营利性养老地产大多采用“一次性会费+月服务费”的收益模式,此种盈利模式既可以解决前期资金投入太多的问题,收回部分资金,又可以实现后期连续性的服务收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通过“倒按揭”的运营模式来实现以房养老,从而解决了大量拥有私有住宅的老人的养老问题。“倒按揭”指的是老人可以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然后定期从金融机构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是接受老年公寓提供的服务,等房主逝世后,其房产出售用于归还贷款。倒按揭的形式有三种,即房产抵押倒按揭形式、商业公司倒按揭形式、政府担保倒按揭的形式。
(二)日本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分析。日本施行以政府扶持为推动的养老方式,注重以补助扶持的方式来推进养老事业,对于老年住房改扩建给予扶持,发展老年公寓、对老年人实行补助,而且对老年住宅的建设给予财政金融支持,以吸引开发商进入养老地产市场。
日本养老住宅的运营模式大多是出租并收取服务费的形式。盈利模式主要是与消费者签订出租合同后的后续养老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所需的养老服务,然后与经营者签订独立于租房的合同,这样个性化的服务,更能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同时,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益,日本很多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全国连锁经营的方式。连锁养老机构不仅为常住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还对周围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托或是短期入住服务,这样就可以利用现有养老设施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还能提高收益。
(三)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启示
1、政府支持是开发养老地产的有力保证。在我国福利制度和金融市场较不完善的背景下,养老地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政府应加快完善建设福利保障制度,增加老年人养老资金来源。其次,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开发养老地产。同时也应该建立监督保障制度,引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2、施行“倒按揭”养老方式。倒按揭即以房养老,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老年人有房产,而我国有众多的有房产但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以房养老正是解决这部分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有关倒按揭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具体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倒按揭养老方式的施行提供保障。
3、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咨询公司来运营。我国养老地产的开发与运营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开发商缺乏养老地产经营管理相关经验,通过专业管理咨询公司负责养老地产的融资、运营、医疗护理、餐饮等的运作,可以很好地促进养老地产开发项目的实施。同时,实行养老服务机构全国连锁经营的方式,以节约成本,扩大品牌知名度,培养专业管理团队,使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我国养老地产经营模式构建
(一)我国养老地产管理模式构建。养老地产管理模式主要根据运营主体的不同分为开发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和开发与经营管理相分离的两种模式。
1、投资开发与后续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1)开发商管理模式。开发商管理模式是指养老地产开发完成后,其后期管理与运营由开发商直接负责。这种管理模式下,消费者只需面对单一经营者,有利于沟通和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开发商管理模式下,开发商除了前期的开发建设,还要负责后期的运营管理,所以更适合有物业管理服务优势且社会资源整合力强的开发商。
(2)战略联盟管理模式。战略联盟管理模式是指开发商与提供各方面专业化养老服务的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共同负责养老地产的日常运营,以此构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这种战略联盟的管理模式,开发商可以和一些竞争力强、品牌知名的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从而打造整个服务产业链的品牌影响力,建立住宅和养老服务一体的养老地产。
2、投资开发与后续经营管理分离的模式――专业公司管理模式。投资开发与后期运营管理相分离的模式指开发商只负责前期地产开发,不对后期运营进行直接管理,而是通过引进专业管理公司来负责养老地产的日常运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净出租模式。净出租模式指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将物业租赁给管理公司来运营,开发商通过每年收取固定的租金来获得收益。运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和风险等均由运营商承担,运营过程中所获得收益也属于运营商所有。采用这种模式,对开发商来说风险最低,收益也最稳定,但后期运营过程中的附加价值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2)委托经营模式。委托经营模式指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将物业委托给管理公司运营打理,每年支付给管理公司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而后期运营过程中的费用和各种风险都由开发商承担,但开发商也可以获得后期运营带来的收益。此种模式下,开发商的收益大,但面临的风险也高。
(3)出让模式。出让模式指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将物业经营权益出让给运营商,以此获得一次性的收益,后期运营过程中的收益和各种风险费用均由运营商承担。这种模式下,开发商可以一次性回收投资并获得利润,但是后期运营过程中的附加值也没有体现出来。
(4)出让+委托经营模式。出让+委托经营模式是指养老地产开发商将物业的部分权益出让给管理公司,并将物业委托给其管理运营。这种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折中,运营商可以获得管理费和出让部分的权益。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开发商出让部分物业权益给运营商,可以充分调动运营商运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物业收益。
(二)我国养老地产盈利模式构建。养老地产相对于传统地产来说,社区配套成本和后期持续运营成本有很大的提高,所以选择合适的盈利模式对于开发商回收成本获取利润尤为重要。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要考虑到后期服务方面,总结起来包括销售、出租、租售并存、会员制盈利模式和“倒按揭”模式。
1、租、售、租售结合、会员制盈利模式
(1)全部出售的盈利模式。全部出售的盈利模式指开发商出售养老地产的全部产权。其优势在于快速回笼前期投入的资金,开发风险小,但是也放弃了由后期配套服务所衍生出来的利益增值。
(2)只租不售的盈利模式。只租不售模式的长期性收入来源,包括租赁项目的出租收益和配套设施的经营收益。这种盈利模式体现了养老地产的核心意义,即通过持续经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获得稳定的收入,而不是像一般的房地产通过销售房产来获得收益。由于前期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再加上后期经营过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因此这种模式适合有资金实力的开发商运用。
(3)销售与出租结合的盈利模式。租售结合盈利模式的收入来源包括一次性收入来源和长期性收入来源,一次性收入来源是指独立住宅的销售收益;长期性收入来源,包括租赁项目的出租收益和配套设施的经营收益。这种盈利模式是前两者持有和销售模式的折中,是针对前期资本投入回收和后期服务盈利问题而产生的一种两者兼顾的盈利模式。此种模式下,销售和出租的合适比例需要开发商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决定。
(4)会员制盈利模式。此种盈利模式是指销售会籍,先缴纳一定的定金入会,然后每月交取一定的服务费,最后定金返还的一种入住方式。此种盈利模式既可以解决前期资金投入太多的问题,运营开始便可以收回部分资金,又可以实现后期连续性的服务收益。这种模式适合资金实力不具优势的开发商运营。
2、倒按揭盈利模式――“以房养老”。倒按揭盈利模式,指养老机构在获得老人允许后,由其或是委托给金融机构将入住的老年人的住房出租,通过获得的租金收益来入住养老机构;或者采取置换的方式,将老年人的住房与老年住宅进行等价对换,直到老人过世之后,再将原对换的房产折价返还其法定继承人。倒按揭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中低收入但有房产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五、结语
通过对国外养老地产成功经营模式分析与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养老地产的管理和盈利模式。管理模式分为投资开发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和投资开发与经营管理相分离两种模式,具体包括开发商管理、战略联盟管理、专业公司管理三种管理模式,并根据委托方式的不同将专业公司管理模式分为净出租、委托经营、出让模式、出让+委托经营四种模式。盈利模式,包括租、售、租售结合、会员制和倒按揭盈利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康琪雪,张恒铭.居民购买养老地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财经问题研究,2013.12.
[2]鹿麟.我国老年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J].广东经济,2011.2.
[3]马明,韦颜秋.我国养老地产商业模式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3.5.
[4]陆秋虹,邓用林.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建筑经济,2012.362.12.
[5]孙秀娟.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