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的主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活动的主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育活动的主体范文1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教育活动的主体范文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借助全国助残日的社会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幼儿了解“助残日”的特殊意义,增强幼儿对残疾人实施关爱的欲望;懂得在生活中要能尊重别人,对弱小的旁人能给予主动地帮助,具有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并能为别人的成功而感到快乐!

活动一:同一蓝天下

活动目的:1、幼儿初步具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识。2、认识不同的残疾人,知道他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困难。3、通过了解,激发幼儿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有关残疾的人照片、录像等内容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同一蓝天下(观看视频或出示图片)

指导:1、引导幼儿感知社会中存在的—群人—残疾人。2、认识不同的残疾人,知道他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困难。

小结: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得人,我们叫他残疾人。

二、坚强的残疾人

1、故事:张海迪阿姨

指导:1)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初步感知有关张海迪阿姨的事情。 2)小讨论:引导幼儿积极大胆表达对海迪阿姨的情感。

2、认识指挥家:舟舟

指导:帮助幼儿了解“舟舟”的先天不足以及后天的努力。

三、心愿小密语

指导 :引导幼儿把对残疾人的情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活动反思:

通过观看视频,幼儿初步认识到什么是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初步了解到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以及他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断地努力,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在了解相关故事的基础上,活动之余,幼儿能自发地讨论有关张海迪、舟舟的事情。

活动二:我坚强我勇敢

活动目的:1、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2、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从身边事做起,关心、帮助有需要的人。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不同的残疾人》、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案例视频。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各种不同的残疾人》

指导:引导回忆各种不同的残疾人,并加深对残疾人概念的理解。

二、讨论:他们的不幸是怎样发生的?

指导:1)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见解,帮助幼儿了解先天不幸和后天不幸的概念。2)引导幼儿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应怎样避免不幸的发生?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3)小小辩论会:我会保护自己以小组为单位,请各组成员根据案例视频的提示,互相向对方提出的问题,并对多种安全有效的保护方法进行探讨。4)小结辩论情况。

三、视频:坚强勇敢的人

指导:1、引导幼儿在辩论会争论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观看视频片段的感想。2、小结:残疾人身残志不残,在生活中处处都表现得很能干,这是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要学习他们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的精神。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家指引幼儿认真观看幼儿安全教育、儿童安全教育、小学生安全教育网,从中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并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把观看到自我保护的方法记录下来,带回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活动反思:

“为什么会有残疾人?”为了帮助幼儿更进一步地了解残疾人身上残疾的来源,我们下载了节目《鲁豫有约》中的“钢琴盲童”、“无声舞者”,通过观看,帮助幼儿了解先天残疾和后天残疾的概念。并借此引发有些残疾是不可避免、但有些残疾是可以避免的讨论。通过热烈的讨论,幼儿意识到:在生活中到处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只要我们学会保护自己,注意安全,就可以大大地避免危险的发生,同时令自身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对残疾人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播放了很多有关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视频,幼儿从中感受到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坚定意志。

活动三:为残疾人服务

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帮助残疾人的情感。2、了解社会上为关爱残疾人而特设的便利设施。3、增进幼儿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搜寻、摄录有关残疾人出行的便利设施。

活动过程:

一、一起来看看(观看摄录视频)

指导:1、引导幼儿积极介绍自己收集到得资料。 2、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一起来说说

指导:1、老师、幼儿、家长一起讨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行动。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更多便于残疾人出行的设施。

三、一起来设计(亲子活动)

指导: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整理好,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

活动反思:为了增进幼儿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充分发挥家园互动的积极性,我们分工合作,家长带领幼儿到社会上寻找为残疾人特设的便利设施,我们把拍摄到的照片整理成图文并茂的资料,并鼓励幼儿互相分享寻找中的乐趣、互相交换寻找中的见解、互相学习爱护寻找到的残疾人便利设施。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认识到:残疾人需要大家去爱护,我们要学会用行动去关爱他们。

活动四:我想对你说

活动目的: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2、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他们他们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活动准备:有关残疾人表演的节目《扶持》、《千手观音》手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表演

指导:1、引导幼儿观看残疾人表演的节目。 2、感受残疾人乐观面对生活的一面。

二、我想对你说

指导:1、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与聋哑人说话呢?(幼儿自由讨论)2、帮助幼儿理解“手语”的概念。3、学习几个简单的问候手语。

三、学习手语歌曲《国家》

指导: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并尝试学习表达歌词的手语。

活动反思:

通过观看舞蹈《扶持》、《千手观音》,幼儿从心里对肢体残障、聋哑人多了一份关心,我们也因此愉快地学起了简单的手语。在手语《国家》表演中,幼儿都能用心地去体会手语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从中感受到残疾人乐观面对生活的一面。

活动五:“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关爱盲童的欲望。2、通过慰问、体验活动,加深幼儿对残疾人生活困难的理解,深刻的感受到残疾人积极生活态度的那一份坚强。3、教育幼儿要珍惜生活,乐于与身边的人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1、与幼儿一起制作“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集体爱心礼物。2、请幼儿自备慰问礼物,要求:特别准备一张音乐卡。3、拍摄整个联谊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一起来准备礼物吧

指导:1、引导幼儿把自己最开心的样子画下来,写上名字,并裁剪下来。2、与幼儿一起摆放、黏贴自画像。

二、到广州市盲人学校进行慰问活动。

指导:1、组织幼儿参观盲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学生生活。2、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地与盲童交往。3、以联欢的形拉近幼儿的距离,共同愉快地唱歌、跳舞、玩游戏。4、幼儿赠送礼物,并与盲童进行一个亲密的拥抱。

三、谈话:我的感受(回放当天活动视频)

指导:1、引导幼儿回忆在盲校慰问时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各种感觉。 2、引导幼儿说说此行的收获和感受。

四、生活体验“当我蒙上眼睛的时候”

指导:1、引导幼儿换位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理解残疾人内心的痛苦,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2、激发幼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力所能及地帮助每个残疾人的欲望。

活动反思:

当知道将去广州市盲人学校慰问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都很兴奋,都积极地准备爱的礼物。为了让盲童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每个小朋友都贴心地选送了一个精美的音乐卡。

教育活动的主体范文3

一、认真开好转段工作的动员大会。

认真做好“反思评议”工作,是巩固和扩大第一阶段学习成果,打牢整改提高工作基础,确保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为了把此阶段的工作做好,我校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参加的转段工作的动员大会。校长就我校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对反思评议阶段的工作做了总体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动员大会,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反思评议阶段工作目的意义的认识,明确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同时打消了思想障碍,端正了态度,增强做好照检查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严格按照要求,切实抓好反思评议的各项工作。

1、自我检查,自我剖析。

全体教职工紧密联系各自的实际,对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基本要求,全面总结自己近几年来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认真查找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自己在常规教学、工作纪律、师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自己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进行深刻的个人反思。

2、认真开展谈心沟通活动。

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之间,校长与班子成员之间,教职员工和教职员工之间积极开展了与人为善,坦诚相见的谈心活动。谈心活动中大家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通过谈心活动,继续征求和听取意见,及时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

3、认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向学生发放师德师风问卷调查表。

我们及时的召开了学生代表座谈会,并印发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问卷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对学校及每一位教师和班主任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做了梳理汇总。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和班主任,督促其认真整改。

4、重视民主生活会,做好“三满意”“五比五看”评议工作。

为使这项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有充足的时间保证,结合我校的实际,本着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原则,召开了自查评议会,会上,逐人剖析和评议,大家广开言路、直言不讳,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纠正错误、增强团结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对职工反映出来的学校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汇总和认真的研究,并制定了措施,落实了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

三、认真查找问题,拾差补缺。

我校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以前从教的实际情况,找出不足和差距,根据大家反思的情况,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缺乏事业心。个别教师由于受到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换等不正之风的影响,利用教师这具崇高的职业,以教谋私。有的上课心不在焉,使用通讯工具,没有把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有的对所带学科不负责任,不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不认真,有的上课醉意浓浓。

(2)、缺乏进取心。有的教师不思进取,不思学习,凭老经验办事,不吸收新的教育理念,观念陈旧教法呆板。

(3)、缺乏爱心。有的教师偏爱尖子生,冷漠中下生,歧视后进生。有的教师体罚学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4)、缺乏师表。有的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言语脏污。有的在社会上参与赌博。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泛滥。

通过学习反思,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唱响了一切为了学生的主旋律,大家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四、撰写师德师风教育个人反思材料,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每个教职员工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深入查找问题、自我反思、反思评议的基础上,我们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总结近几年来在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师德方面存在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刻反思,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撰写了自我评价材料。

教育活动的主体范文4

1结合主题活动,和幼儿共同创设区角是促进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的必要前提

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开展情况,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知识水平,引导幼儿主动地创设相关区角,这样能促进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区域活动,主动获取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顺应幼儿的发展,是主题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在开展小主题活动“秋虫的歌”时,为了丰富环境创设的内容“秋虫”,我们在靠近此窗台的下方设立了一个活动区“有趣的瓢虫”。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折叠瓢虫的步骤图,各种瓢虫的图片、废旧纸盒、橡皮泥等;还在柜上布置了一片草地,让幼儿把自己做的、折的、画的各种瓢虫呈现在草地上,丰富的材料投放,满足了不同爱好、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促使许多幼儿都乐意来积极参与。随着幼儿作品的不断完成,该角落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个别幼儿还建议将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的各种瓢虫从窗框上垂吊下来。这样,该角落“秋虫”的环境变得丰满了、立体了,富有层次感了。同样,主题墙上的、螃蟹、各种各样的树叶也都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自主探索、大胆尝试、亲手制作的作品;日光灯上、窗台上、门口垂吊的各种与主题相关的物品、作品也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个体活动的杰作。当幼儿看着室内外环境中有他们的作品时,他们的成功感、愉悦感、自信心等油然而升,更激励着他们积极地参与区角活动。可见,幼儿成为了主题环境创设真正的主人了,而且个别幼儿也敢于提出自己对环境布局的合理想法了。幼儿已经融入了主题之中,真正体会到了主题带来的快乐。

2坚持将环境课程化,并通过环境体现出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及过程

为了引领幼儿走进主题中,环境创设往往紧随主题的步伐,主题开展到哪个阶段,环境就相应创设到哪里,环境一直处于动态的调整中。一路走来,环境充分体现了主题的点点滴滴行进的足迹。

2.1环境人本化。

也就是儿童化。要求环境真正体现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创造,如在教室的墙面布置孩子生活、学习主题探索中的轨迹,有记录、有绘画、有调查表、有活动照片等。环境不再是装饰品,而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大舞台。

2.2环境动态化。

“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在环境中才能获得发展。”围绕主题创造丰富的活动环境尤为重要。目前,我园每个班的活动区角都在6个以上,要很好的落实主题目标,就需要6个区的材料和主题密切集合,教师要搜集提供大量的材料。若1个区角提供4种材料,那么需要教师提供24种可操作的目标性强的材料。围绕主题开展的角色区的材料要达到深入的玩游戏更要多得不得了。而幼儿园的主题开展是一个一个衔接,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教师何时去准备环境材料?只有一个可能,利用工作时间,因为有一些需要师幼互动。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布置环境而忽视对孩子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从而导致促进孩子的发展落空。实践中,我们按照区角的作用以及更换的必要性、周期性,尝试将每个区角划分为积累区、主题区和推荐区三个小区。积累区,就是本区角已实施主题的材料的积累。每个主题实施完后,区角的材料不需要换掉,而是放在本区角的积累之中,已实施三个主题,那么积累区就会积累3个主题的资料。主题区,就是本区角为落实主题目标而提供的操作材料。主题区的材料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随着主题的开展日趋丰富。推荐区,就是围绕主题开展情况,当周重点推荐材料,鼓励幼儿亲自尝试操作,达到逐步落实主题目标的目的。从循环流程看,首先担任推荐区材料,到下个周时则将推荐区材料移到主题区,之后更新。主题实施完毕后则将材料移至积累区。幼儿可通过材料复习巩固学习过的内容,这样层层循环,既体现环境的目标性、操作性,又体现出丰富性和动态性。

2.3环境个性化。

教育活动的主体范文5

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人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教书必须先教人,要教育学生为什么学,为谁学。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将来才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因此作为人民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学校评价一堂课不仅要看知识、技能传授得如何,还要看是不是挖掘了育人资源,实现了育人功能。

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之中

道德教育的加强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核心价值的迷失,是非、善恶观念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尤为突出 。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这种思潮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机制,形成常规活动与专项活动相结合,传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竞赛活动与娱乐活动相结合的系列活动。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同时要利用好劳动节、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形式有趣、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学生的心中。

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

教育活动的主体范文6

一、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相应的主题,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而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它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结合《德育》读本和《成长册》,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开展主题班会。如,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举行“我为班级添颗星”、“集体因我而精彩”等活动;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化后进生,设计“超了你”“我能行”、“学习方法交流”“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初三学生面临升学与毕业的双重压力而陷入困境,精心组织“天生我才必有用”等活动,适时解决了其思想问题;为向贫困学生和灾区人民捐款,开展“献爱心”活动。这种活动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塑造了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锻炼了学生表达、组织、思维、创新等多种能力。

二、学科活动

学科教学不仅承载着各种知识的传授,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因此,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寓德基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如语文学科紧扣课本,编演《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等课本剧和开展“追思孔子”、“走进名著”、“与鲁迅对话”、“我的格言”、“我眼中的孔乙己”等活动,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弘扬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历史学科则通过“走访秦始皇”、“我国古明知多少”等活动,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地理学科开展“我国‘地大物博’的背后”、“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唤起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科活动不仅是知识的延伸和应用,而且更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形成了“科科育德”、“人人有德”的喜人局面,成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三、团队活动

共青团、学生会、文学社等团队,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确立主题,开展活动,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又一条可行之路。如校团委利用“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组织“火红的五月”红色歌曲歌唱赛、“庆国庆、颂祖国”文艺汇演,利用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系列演讲活动等,学生会则组织“绿色卫士”植树护树活动、“展示风采”特长比赛、各种棋类球类比赛等;文学社通过组织“走进名著”读书活动、“小作家”征文比赛、“采访园丁”等活动。这些团队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大胆表现自己,张扬个性,发现、认识自我价值,品尝到成功的乐趣,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专题教育活动

专题教育活动是学校组织或聘请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专业人员就学生的思想、纪律、学习、生活等某一方面的普遍情况或当前一些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如观看“破除迷信,拒绝”专题影片,举行“预防非典,保护健康”知识竞赛,邀请乡派出所人员举办“法,就在我们身边”法制教育讲座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真善美的重要和假恶丑的危害,学会了明辨是非、本分做人,唤起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家校合作活动

学校固然是育人的主要场所,但是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参与和支持,是万万不行的。因为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教师是无法知晓的,所以家校合作,互相沟通,共同教育学生,成为必然。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家长溺爱孩子现象尤为严重,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好吃懒做,思想涣散。为此,举行“做回当家人”、“百善孝为先”等活动,让学生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饭、洗脚、洗衣服等,使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开展“为了孩子的明天”、“溺爱不是爱”等家校合作活动,既帮助家长澄清了思想认识,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

六、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