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护理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急诊急救护理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急诊急救护理技术

急诊急救护理技术范文1

关键词:急诊;开颅手术;围术期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surgical operation and prognosis.Methods Choose from 44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surgical operation,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satisfaction,15 cases of satisfaction general 6 cases,nursing satisfaction is 68.2%;Control patients satisfactory in 7 cases,satisfaction general of 12 cases,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31.8%,comparing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Emergency; Craniotomy; Perioperative nursing

颅脑损伤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由于患者疾病较为严重,因此通常在急诊下进行手术治疗。开颅手术风险较大,患者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高,严重影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患者手术时需要配合护理干预,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44例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对性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9.5±11.4)岁,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病程为(2.2±1.5)h;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8.6±11.2)岁,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病程为(2.3±1.6)h,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对照组患者术前仅进行常规疾病护理,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明确患者受伤部位[1,2]。同时对患者存在的紧张、焦虑情绪进行护理,防止患者情绪过于紧张影响手术治疗。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相关内容,提升患者配合度。

1.2.2术中护理 手术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患者输液通道、尿道、呼吸道通畅。协助医师完成手术,确保患者手术顺利完成[3,4]。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要调整室内温度,防止患者体温过低出现病情加重表现。

1.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穿好衣服,防止患者体温降低。术后要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关注,包括患者心率、血压、体温、瞳孔、呼吸等情况。同时对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术后焦虑、饮食情况、休息环境进行护理。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在患者休息时要为患者拉好窗帘。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此外,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相关食谱,叮嘱患者严格按照食谱进食,同时按时查看患者饮食状况。

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谈,对于存在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也要进行及时干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的心理情绪,建立治疗信心。护理人员也要叮嘱患者家属,多对患者进行关心、鼓励,并要多陪伴患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

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疾病护理,不进行环境、饮食、疼痛、焦虑护理。

1.3效果评价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调查患者预后结局。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我院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已预测试,能够在临床中使用。所有内容均由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进行调查。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15例,满意度一般的6例,护理满意度为68.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7例,满意度一般的12例,满意度为31.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2.2两组患者预后结局 实验组患者有2例死亡病例,1例致残病例,对照组患者有4例死亡病例,5例致残病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3讨论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患者多因为车祸、重物击打导致受伤,本病病情危及,进展迅速,患者致死率、致残率非常高。颅脑外伤患者多通过急诊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由于急诊开颅手术患者病情较为危急,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患者围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控,例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等,同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症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我院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包括疾病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中护理等干预,患者护理后预后结局明显改善。我院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2%;对照组为31.8%,且实验组患者预后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对我院的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我院采用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方式有效,能够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总的来说,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学霞.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17:146-148.

[2]叶慧仪,王华.86例颅内血肿急诊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03:22-24.

急诊急救护理技术范文2

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也是早孕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特别是近几年来,未婚先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流产不断增加。而据相关报道,随着流产率的增加,异位妊娠的机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无法接受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不配合治疗。本院在2013年3月~2014年5月急诊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赵玉珍主编的《中医妇科学》中诊断异位妊娠破损型的诊断标准[2]为诊断依据。(1)病史:有停经史或早孕反应,可有不孕史或盆腔炎病史。(2)临床表现:可伴下腹部疼痛,或阴道流血,后穹窿穿刺抽出不疑血。(3)检查:妊娠试验(+),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在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保守治疗无效。综合以上即可确诊。

1.2 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因“异位妊娠”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年龄在18岁~35岁,平均年龄在25.7岁;其中已育者20例,未育者60例;已育者中剖腹产有5例,自然生产者15例。并且首发出现下腹疼痛的有80例,阴道不规则流血者有55例。经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婚育状况、分娩方式、首发症状之间的差异(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1)凡是2013年3月~2014年5月因“异位妊娠”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妊娠囊未破损的患者;(3)首先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1)非异位妊娠的患者;(2)妊娠囊破损的的患者;(3)非首先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4)不合作的患者及其家属。

1.3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因“异位妊娠”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最后统计分析。

1.4 护理

1.4.1 基本护理 患者卧床休息,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活动量,防止再次出血;同时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记录并报告给责任医师。

1.4.2 心理护理 对于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往往伴随着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容易导致心理应激水平增加,从而加重病情。故而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并详细告知其病情的发生发展,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风险性,及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4.3 用药前护理 完善相关检查,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确认无药物禁忌症后开始服药。

1.4.4 用药期间护理 用药期间,予患者心电监护或定时为患者测血压、呼吸、脉搏、心率,观察患者的基本病情;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阴道出血量;定时抽血查β-HCG的变化及B超检查。对于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并告知其责任医师。

1.4.5出院指导 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避风寒,防止感冒;忌辛辣油腻、海鲜、烟酒等物,宜清淡饮食;近期禁,保持阴道清洁;不适随诊。

1.5 疗效判定 参照陈春娥等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方法的探讨》中评定疗效[1]为依据。痊愈:患者无任何不适,B超提示包块吸收良好,连续两次β-HCG

1.6 满意度评定 根据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所调查的结果为依据。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是否有显著差异性;率比用百分比进行描述,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经统计分析,痊愈率为90.8%,无效率为9.2%;痊愈率与无效率之间的差异(P

2.2 满意度比较

经统计分析,总满意率为95.8%,不满意率为4.2%;总满意率与不满意率之间的差异(P

3 讨论

急诊急救护理技术范文3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普外科重症急腹症需手术患者55例进行研究,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2.1±2.2)岁。临床诊断:肠梗阻12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合并脏器破裂20例,重症胆道疾病1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合并脏器破裂13例。并发症:失血性休克23例,感染性休克16例,肾功能衰竭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

1.2方法

1.2.1生命体征观察重症急腹症病情进展快,常伴有休克,急诊手术护理中首先必须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当发现如下症状时必须要向医生报告,由医生给予正确的处理措施:①患者神情恍惚,时而兴奋;②脉搏大于100次/min,或者脉搏异常缓慢;③脉压小于4kPa(30mmHg);④脉细血管的充盈时间过长;⑤尿量小于30ml/h;⑥直肠与皮肤的温差大于3℃[1]。

1.2.2腹部症状观察腹痛最明显的地方往往与患者病变部位一致,手术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准确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对腹痛的形式、部位、范围等详细了解,向患者了解是否存在腹痛转移情况。

1.2.3术中护理配合术前要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保证全部器械处于最佳功能状态,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避免电灼伤;护士与医生要配合默契,注意为患者保暖,准确建立静脉通道,给药时要认真核对。

1.2.4护理术后患者多采取半卧位或低半坐卧位,减轻患者腹壁张力和切口疼痛程度;腹腔感染放置引流管的患者保持半坐卧位,便于引流。

1.2.5并发症护理①切口感染:术后用腹带加压包扎伤口;加强饮食支持,多进食牛奶、鱼汤、水果、蔬菜等食物;指导患者正确咳嗽,避免切口因牵拉出现渗液、出血等情况;②静脉血栓:术后鼓励患者早日离床活动,先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之后可让患者主动活动,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避免长期卧床形成静脉血栓[2]。

1.2.6心理护理接待患者时态度要和蔼、亲切,给予患者更多的安全感,主动安慰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尊重患者,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尽最大可能满足,对无法满足的要做出解释。

2结果

本次55例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54例手术成功,1例因失血性休克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患者住院时间在2-67d,平均时间为18.9d;手术成功的5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静脉血栓1例。

3讨论

急诊急救护理技术范文4

关键词:门诊输液; 护理; 护患纠纷;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34-02

门诊输液室患者人员复杂,病种复杂,年龄、知识、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也不同。门诊输液室往往是护理纠纷的易发地,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和处理各种护理纠纷,不仅有损于医院的整体形象,也对患者的就医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造成消极的影响。我们对近几年由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引发的纠纷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门诊部2009年1月-2011年12月静脉输液182500例次,在输液过程共发生纠纷事件51例次,其中男20例,女31例,年龄28~46岁,平均(36.6±8.7)岁;疾病类型: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咳嗽、乏力31例。消化道炎症、腹泻、腹痛、呕吐11例。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头晕5例,泌尿道结石4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由专人负责了解本门诊部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事件情况,根据纠纷登记的详细记录情况,对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结果

本组中发生静脉输液护理纠纷51例次。其中因护理人员因素引起的纠纷30例次,占58.82%;因病人因素引起的纠纷14例次,占27.45%;因护士法制观念淡薄因素引起的纠纷4例次,占7.84%;因药品因素引起的纠纷3例次,占5.88%。

3讨论

3.1输液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分析

3.1.1护理因素:护士不仅是技术工作者,而且还扮演着教育者、组织者、协调者、研究者、策划者等多元化角色。在各种角色中,无论是技术上的差错,还是态度上的淡漠,都可能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比如有的护士由于工作态度不认真而配错或者输错药物,也偶尔会出现医生医嘱错误、药房发药错误等情况;还有的护士尤其是年轻的护理人员由于知识不足而对药物配伍禁忌不熟悉,或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遇事容易慌乱,注射一次甚至多次未能成功;或是当患者突然发生不良反应时护士由于缺乏经验而不知道如何向患者解释或解释错误;以及一些护理人员因为工作繁忙而对患者态度冷漠,对于患者的问题不予理睬等,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纠纷。

3.1.2患者因素: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对优质护理的呼声日渐高涨。其中有些患者对医院的要求过高,没有考虑到门诊输液室的实际情况,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维权意识过强,再加上护理人员没有主动及时的和这些患者沟通,从而导致这些患者一旦有任何不满,就向上投诉,从而造成纠纷。此外,还有部分患者,比如一些婴幼患儿由于肥胖、静脉纤细等等原因,静脉穿刺难以一次成功,甚至出现穿刺部位肿涨,这也会直接导致家属的不满,造成纠纷。

3.1.3护士法制观念淡薄:由于生命医学的严谨性,常使临床医疗护理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未能及时防范。很容易导致发生护理纠纷。本组有4例发生类似情况,表现在护士工作注意力不集中、拒绝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或鄙视病人。

3.1.4药品因素:由于在静脉输液常规中元周密的告知内容,而此项操作属于侵袭性操作,因而一旦发生热原反应、过敏反应等意外时,往往容易引发护患纠纷,使护士处于被动状态。如本组病人误认为配错药,某些药物在加入等渗液体与高渗液体时会出现两种不同颜色,当液体外观与前次不同时,而护士又未进行适当解释,病人误认为配错药而引起不满;有1例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病人,但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而导致病人产生不满情绪;1例滴注奎诺酮类药品引起条索状静脉炎,病人要求赔偿。

3.2措施

3.2.1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1)优化输液流程。合理的输液流程,可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使患者可以尽早得到治疗,从而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服务质量。此外,对于等候的患者要细心的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此同时在注射室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如在输液室安装电视、空调,为患者提供开水、一次性纸杯。(2)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的教育,使其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患者之所想,要以患者是否满意作为我们护理工作是否合格的检验标准之一。

3.2.2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效的沟通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调查结果表明,80%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护患沟通不良导致,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时要掌握沟通的技巧,讲究语言的艺术和效果,同进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予以满足。

3.2.3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在患者治疗时应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病情的不同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通常应安排一名巡回护士,在巡视输液患者输液情况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患者用药,向患者及家属交待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对部分护理操作向患者进行解释、说明,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3.2.4合理排班:门诊注射室的治疗一般集中在上午,因此为了缓解护士人力的相对不足,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我们在排班时早上尽量多按排护理人员,下午则相对少按排护理人员,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给予调整,以使患者第一时间获得治疗,减少等候时间。

3.2.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严格的执行交接班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等,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同时要责任到人,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3.2.6强化技能训练:针对门诊注射室治疗的儿童患者较多的特点,我们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超、娴熟的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同时可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2.7加强护士法制观念: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是近年来护患纠纷发生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地位、金钱、相貌等来决定服务态度,否则就侵犯了病人受尊重的权利。如拒绝回答输液病人提出有关治疗、护理、经费中的疑问则可能侵犯病人的知情权。如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用错药、打错针而导致严重后果。则可能定为渎职罪。如果无故不执行医嘱或明知有错却未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纠正。认为与自己无关导致错误执行医嘱,给病人造成损害。酿成不良后果时,护理人员将与医生一起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护士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在工作中要以法律为准则,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改善护理态度,更好地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

4总结

通过调查发现,护患沟通不足、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穿刺技术不够精湛,病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药物过敏反应及护士法制观念淡薄等是引起静脉输液护理纠纷事件的相关因素。为了尽量避免纠纷的发生,把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建议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要为病人实施告知程序,提高护士输液技能及法律意识,并在输液过程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使病人在输液过程能得到安全与舒适的服务,以保证静脉输液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桂兰,刘义兰,赵光烈.实施综合管理措施防范护患纠纷的研究[J].现代护理管理,2005,11(1):58

[2]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

[3]戈冬梅.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的防范[J].吉林医学,2011,32(36):7848

急诊急救护理技术范文5

【关键词】循证护理;针灸练习手法;静脉穿刺;无痛技术

【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89-1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静脉穿刺技术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医院及科室的声誉。同时,因为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高,医院又运用了患者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与科室效益挂钩,临床中为了减少患者的投诉,又导致护生在临床实习时,动手操作的机会大大减少,也加大了年青护士聘入临床后的心理压力,很多年青护士恐惧打静脉针,这种心理又反过来导致了静脉穿刺技术的失败。

1临床资料

2009年三月我科新聘年青护士7人,分别在6所医院实习,除1人在实习时接触静脉穿刺技术较多,其它6人静脉穿刺次数屈指可数。在科内经过短期培训,后由老护士带教进入临床操作。同期,我科患者对静脉穿刺技术投诉大量增加,拒绝年青护士为其进行静脉穿刺,也影响了我科声誉。我科经过临床调查,查找问题的关键,运用循证护理将静脉穿刺技术的关键环节精细化管理,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7名年青护士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率达90%以上,但仍有很多患者不愿让年青护士打针,经过临床验证,发现年青护士与老护士静脉穿刺时,痛感相比较更强烈是直接原因。

2循证护理方法及步骤

2.1提出临床问题静脉穿刺疼痛是患者输液治疗是否依从的关键因素。静脉穿刺疼痛的非技术因素经过培训已改善,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引起疼痛的技术性因素是:(1)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的不同导致疼痛感受也不同;(2)进针的速度不同导致痛感也不一样;(3)进针后皮下走行时间太长,也会延长疼痛时间。

2.2寻求证据通过系统的文献查询,大量的护理研究证明静脉穿刺痛感强烈的技术性因素有[1]:(1)静脉穿刺时的速度。静脉穿刺进皮肤时的手指力度不够,瞬间的爆发力不强,进针速度慢,使患者感受疼痛的时间延长等,是导致疼痛的最主要的因素。(2)穿刺的角度。进针角度掌握不好也是导致疼痛感强烈的重要因素。查询护理文献以及结合临床经验,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角度应该掌握在10-15°为宜;对成年消瘦的患者进针角度掌握在20°为宜;对皮下脂肪层较厚的患者,采用45°角进针为宜。(3)穿刺的技巧。穿刺进皮后能直接进入血管的疼痛感最轻;如果不能直接进血管的,尽量努力达到缩短皮下走行时间及距离的要求,才能使疼痛感尽力降到最低。

2.3制定护理措施我科根据针灸师针刺练习法[2],加强护士静脉穿刺的指力和手法的锻炼,同时根据无痛穿刺角度的相关证据,练习穿刺角度及指力的练习,方法如下: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长约8厘米,宽约8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绳捆绑呈#字型,做成纸垫,护士用输液针反复穿刺,采用不同穿刺角度练习,也加强了指力练习。

3结果

经过两个月的练习,我科老病人及一些要求较高的病人反映,年青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有了很大的变化,穿刺成功率高,疼痛感不明显,尤其是年青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普遍的、整体的进步较快。

4讨论

现如今社会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侵入性的操作让年青护士及护生能实作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针灸针刺练习法,可进行手指力度及穿刺角度的练习,对于刚进入临床的护士以及在校护生有一定借鉴的意义。该法也可以练习持针手法、进针深浅掌握,使护生在进入实做前,对输液针穿刺达到动作协调、操作频率快慢一致、手法熟练的目的,同时进入临床后,持针手指的感觉较敏锐,能很快掌握穿刺技巧。

针刺练习法,提高了护士持针时的稳定性,提高了穿刺速度和瞬间爆发力以及穿刺角度的准确率,减轻穿刺皮肤的疼痛感。缩短了年青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摸索期,减少医患纠纷,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

参考文献

急诊急救护理技术范文6

关键词:高校医院;急救护理;风险因素;预防措施

0引言

我近几年在高校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经过观察、分析和总结,发现我们高校医院急诊急救护理工作常见的风险因素有:

1组织管理不完善

目前高校医院护理人员的编制普遍缺乏,招聘护士流动性比较大,院长—护士长—护士的三级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更没有设置专门的急诊科。因受传统急救模式和业务水平限制,校医院的急救工作重转运轻救治,主要起“中转站”的作用,导致部分医护人员急救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淡薄[1]。

2急救药品、物品准备不足,急救设备简单

高校医院的急救药品、物品、设备使用率相对比较低,急救箱和抢救车准备的药品、物品、设备也相对比较简单。而值班护士也存在没有认真交接和熟悉急救药品和物品,或者使用急救箱、抢救车的药品、物品以后没有及时补充、检查,会导致急救药品、物品不足或者过期。

3急救护理操作技术不够熟练

高校医院的急诊急救工作往往只有“一医一护”在场,护士会因为紧张等因素造成静脉穿刺不成功;或者对急救设备的使用不熟悉等都会影响患者的抢救与治疗,造成护患矛盾。

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4.1针刺伤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多种血液疾病经此途径传播[2]。在急诊急救时,护理人员常常因为紧张、疏忽等因素,在静脉穿刺、肌肉注射或者拔针头等操作时都容易刺伤自己。

4.2传染病感染

在急诊急救时情况比较紧急,患者是否有传染病无法确定,护理人员在受伤的情况下如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极容易造成传染病感染。

5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5.1缺乏急救护理记录意识

高校医院的护理记录较少,急诊急救时往往只有医生的病情记录、抢救记录,而缺乏护理相关记录,其根本原因是护理人员急诊急救护理风险意识不强。但是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时护理记录即成为法律上的证据[3]。

5.2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急诊急救时护理人员因为时间紧迫,经常不戴手套抢救、搬运病人等操作,极容易造成自己受伤和传染病感染。

5.3缺乏护理技能与急救配合意识

作为一名护士,技术操作早已不局限于打针、输液、发药等简单操作。随着医学技术及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现代医生对护士的要求也随之增加,有时甚至表现为依赖护士[4]。而我们高校医院的护理人员因为有些急救技能不熟悉,缺乏急救配合意识,会导致操作步骤不熟悉,与医生配合欠佳。针对以上高校医院急救护理风险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完善急救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①校医院护理人员编制较少,流动性较大,但仍应建立院长—护士长—护士的三级管理体系。②完善急救护理管理制度,制定常见病、多发病急救护理质量标准、流程。

(2)完善急救药品、物品、设备的管理

①配备基本急救设备

高校医院应配备基本急救设备,如救护车、急救箱、抢救车、简易呼吸器、电动吸痰器、吸氧装备、心电监护仪、担架、平车等,只有配备好了基本急救设备,才能更好地完成急救工作。

②专人管理急救药品、物品、设备

急救物资管理应做到“四定二及时”,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及时补充、及时检查、消毒和维修[5]。急救物品、药品必须要有配备清单及有效期,以便于交接和查对。

③认真交接急救物资,做好登记

高校医院护理人员交接班不够严格,尤其是急救物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只管签字登记而未清点实物,导致急救物资不齐或者不熟悉,从而影响急诊急救。护士长应严格考核、抽查急救物资的交接。

(3)加强急救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

①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如徒手心肺复苏术、包扎止血、搬运、固定术等基本的急救技术,每月应定期培训考核,要求每人必须考核合格。②定期轮流派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急救意识和操作技能。

(4)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①加强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急诊急救时戴好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的原则。②积极制定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如出现针刺伤后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执行,减少对护理人员的身心伤害。

(5)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①强化急救护理记录意识

高校医院应制定急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定期培训学习、分析总结,更好地规范急救护理记录,成为有效的法律依据。

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任何急诊急救操作时都应该做好标准预防,保护自己的同时可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感染。

③提高护理技能与急救配合意识

护理人员要在掌握好护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善于观察、分析,主动向医生汇报病情,积极配合急救的操作、物资的准备等,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急救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娅.高效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08(4),95.

[2]张玉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9),248.

[3]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8),72.

[4]贺学敏,陈翠萍,王玲敏,等.急诊科医生护士急救护理能力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