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状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经济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经济状况

世界经济状况范文1

《省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发展壮大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湘北门户”的**市,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边界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笔者于近期对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这些县市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我省同处边界地区的县市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借鉴外地经验,发挥边区优势,推动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总结,我发现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相比较富。XX年,**市和修水县分别实现财政收入8.2亿**5.5亿元,并且,主要是来自于地方的工业税收。而**市同期财政收入仅为2.96亿元。二是园区经济发展相比较快。XX年,**市和**市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56亿元,上缴税费分别为4.35亿**1亿元,上交税收过千万的企业分别达到8家和3家。而**市仅实现了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上缴税费只有0.4亿元,上交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也只有1家。三是企业信贷投入相比较大。**市和修水县XX年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39亿**28.2亿元,当年新增贷款分别为12亿**10亿元,其中9成以上都投放到了中小企业。而**市XX年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1亿元,当年新增贷款为8.6亿元(XX年各项贷款余额为13.3亿元,新增贷款为零),投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仅有1.4亿元。四是经济发展环境相比较优。**市自XX年以来连续6年被评为**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县实行了全县中小企业“一卡制”收费,修水县对中小企业的证照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而**市虽然大力加强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历史原因年度考评一直位居**市的中等。

笔者认为,我省边界地区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邻省边界地区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四个方面:在发展理念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都十分重视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均由省社科院或综合性大学负责编制,还聘请第三方专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善于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坚持工业园区错位发展,做好支柱产业发展文章。比如,**的旅游业、**的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业、修水的钨矿产业等都成为了全国很有影响的产业。在行政效能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在实行“县财省管”的同时,均实行“乡财县管”,大大减少了行政管理性支出。同时,这些县市早在3年前就实行了县(市)委书记由省委直接任命。特别是**市委书记由**市委副书记兼任,**修水县委书记还进入了**市委常委班子,大大增强了工作的推动力和执行力。在优惠政策方面。邻省对其边界地区县市的政策支持都相当明显。比如,**省在XX年和XX年连续两年下发了支持省际边界县市优先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税收、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支持,特别是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其省际边界城市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很大,市、县也有较多的资金配套,这一扶持政策使不少中小企业受益,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融资平台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及各种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也较为健全。比如,**市有花旗银行,**市有商业银行,修水县早在XX年就组建了村镇银行,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研究,结合**实际,要实现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着力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在实现县财省管的情况下,边界地区县市要稳步推进“乡财县管”,加快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要理顺工业企业管理机制,整合工业管理行政资源,形成由主管(县)市长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的工业管理新格局。二是要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省委、省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省际边界地区县市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财政、税务、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要予以政策倾斜。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断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金融发展的奖励力度,着力完善涉农贷款奖励制度,促进代币信贷合理投放。三是要大力构筑企业融资平台。边界地区县市要尽快组建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从源头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快组建商业银行。大力引进外资商业银行或组建村镇银行,发展小额贷款,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四是要切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要大力整治社会信用,加大金融生态城市和信用乡镇、村(社区)创建力度。要尽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清收、打击企业逃废金融债,以及金融胜诉案件集中执行等工作,促进社会信用环境根本性好转。要规范融资评估和中介行为,降低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成本,扩大信贷需求。要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坚持科学招商引资,大力倡导“回归经济”,促进边界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世界经济状况范文2

【关键词】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现阶段的现状,应对

一、企业劳动争议的现状分析

1.深刻带有2008年经济危机的印记。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我国已经存在用工荒,企业出现招工难,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危机,政府开始制定政策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而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用工荒的现象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企业开始大量裁员。有些企业不裁员也采取了降薪或变相降薪措施来应对。在此种情形下员工也只有接受现实。我国劳动者保护政策也因经济危机而中止。而时至今日,企业还是借经济危机的影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企业劳资矛盾大量存在。

2.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使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2009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世界经济的依然脆弱,随时都有衰退的可能性。现阶段美元贬值、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债务违约风险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将来发展的信心。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而南方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更是证明现阶段企业生存的困难程度。这就造成了企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生产成本,而延续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的员工待遇成为很多企业的不二选择。

3.用人单位和员工的诉求差异变大。降低员工待遇则造成了现阶段用人单位和员工诉求差异比以往情形增大,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保护的加强,员工可以因为企业违约而得到更多的补偿。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甚至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人,完全违反劳务派遣用工三性的规定。完全从资金成本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劳资矛盾。

4.当前CPI高企进一步推动劳资矛盾。CPI高企造成劳动者生活成本上升,生存压力加大。同时,CPI高企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升高,利润率下降。这就造成了劳资矛盾的升高。《工资条例》迟迟不能出台恰恰说明了劳资矛盾化解的困难程度,这就从国家层面说明了这种矛盾是现实存在的,而过去的20年来工资在GDP中的比例逐年下降。这就进一步推动了劳资之间的矛盾。

二、企业化解劳动争议的应对方案

1.依法建立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从现阶段的情况来讲,企业为了避免经济下行的情形再次出现,不分岗位性质大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甚至以非全日制用工的名义来雇用全日制工人。这虽然从表象上解决了企业现阶段的用工和成本之间的矛盾,但是其实际上是更加进一步积累了用工矛盾,最终形成难以化解的矛盾。以至于有的企业在这种矛盾的影响下最终破产。

作为企业来讲,依法用工是用人成本最低的方式方法。劳动合同法对违法用工,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一般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比如企业未按规定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需支付双倍工资,而超过一年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则需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同时,劳动调解仲裁法也加重了用人单位一方的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很难免除责任。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也是企业需要依法用工的重要原因。

从员工的角度来讲,企业能够做到依法用工,这是企业获得员工尊重的有效途径。如果一个企业连最起码的依法用工都做不到,这个企业也不过是员工暂时落脚之地,一旦有更好的单位则员工势必会跳槽。而这个企业会进入下一轮招聘面试培训新员工等一系列重复工作,最终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能提高。有的企业老总就讲,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能够缴纳社会保险看起来是增加了生产成本,但是你只要看到企业的违法成本和企业不一样的人才竞争力你就不会觉的这是负担。所以,依法用工不仅是企业的用工的底线,也是企业良好经营的起跑线。

2.资方应当敢于面对劳资矛盾,善于解决劳动争议。由于现阶段劳资矛盾的存在,企业经常以经济危机和现阶段通胀预期造成的成本上升为借口来应对劳动争议,资方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对劳动争议自己没有过错,从而对劳动争议不能理性积极应对,从而造成被动。甚至有的企业形成了集体性的劳动争议,大大的影响了企业生存和发展。对劳资双方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个别企业连续出现员工非正常死亡,使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

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工会组织,形成资方和工会的合理互动,资方更好的了解员工需求,资方设定的企业文化才能贯彻到每个员工,员工也会感觉的自己受到资方重视,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资方的重视。其次,建立企业内部独立的劳动争议解决方案,争取企业矛盾在企业内部得到化解,从而平息企业内部的不良势头。第三,出现劳动仲裁和诉讼,资方应当积极应对,和员工形成良性沟通,不能一概以对抗的形式来解决。一来能够降低企业的仲裁和诉讼成本,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来在企业内部的员工中形成正面影响,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3.建立于企业效益挂钩的工资激励机制。劳资矛盾集中体现在利益关系中,现阶段劳动者也能够理解企业的困难,而劳动者的收入不稳定和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当前劳动者的困境。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式,企业应当建立与当前经济状况相协调的劳动者工资与相挂钩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应当与当前的经济状况相关联,劳动者的收入应当与企业的命运相关联。现阶段银行银根紧缩,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同时民营企业在今年开始出现投资热,所以民营企业的在今年应当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而人才才是在此次竞争中最终胜出的基础。

在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工资激励机制,但是随意性太强,资方不能自己遵守,当员工提前完成订单任务时资方随意增加订单任务,从而取消原来定好的奖励标准。有些企业为了调高利润率设定较低的奖励标准,使员工对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动力。这都不利于企业长期效益,不利于企业留住人才。

综上所述,2008年的经济危机和现阶段的经济状况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抓住机遇的企业才能最终胜出。这期间劳动争议的化解能力体现了资方的管理能力,是企业在这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状况范文3

现在美国人贫富收入悬殊甚于历史上任何时候。20世纪初,美国产业工人的工资可让贫穷的家庭逐渐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全国的穷人和中产阶级各占一半,他们的子女大多数比父母过得好。1970年美国实施经济紧缩政策后,美国人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即使今天社会福利提高了,还是无法弥补这一差距。许多家庭认为,看上去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实际是下降了。家庭消费增多:汽车、人身保险、教育、房屋抵押贷款,经济负担更重。2000年至2005年,男女大学生的工资水平分别下降了7.3%和3.5%,家庭平均收入下降6%。调查显示,只有39%的人认为国家的经济状况良好,55%的人认为收入和通货膨胀不同步,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子女的经济状况比他们的父辈更糟糕,建议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更多地支持教育;努力抑制高昂的医疗费用;实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2006年10月2日

亚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真正驱动者

过去10年,美国消费者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的“发动机”。但是现在,随着美国的房地产热面临衰退危机,许多人预测美国人的家庭开支将停止增长。少数人甚至担心美国可能在2007年陷入经济衰退。以前美国经济下滑总是导致整个世界经济下滑。但是这一次,世界经济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能否与美国发动机脱离开来。美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经常被夸大了。在过去5年中,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美国的增长只占全球实际GDP增长的13%。世界经济增长的真正驱动者一直是亚洲,自2001年以来,亚洲的增长一直占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其消费支出的实际增长在2005年和2006年年均达6.3%。这表明,即使美国经济突然下滑,亚洲的消费者仍然可以帮助亚洲维持相当强劲的GDP增长。

《经济学家》2006年10月27日

21世纪的管理者面临挑战

21世纪管理者所面临的关键挑战是领导变革,而领导变革最重要的就是“放弃昨天”。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历史性的重要转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全球化的结果,也是数字革命和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结果。由于摆脱了有形资产的束缚,企业在竞争中变得更加灵活和脆弱,我们看到各类公司常被它们从未注意到的竞争对手打得措手不及。对管理者来说,固守旧的经营模式已经不灵了。解决的办法不是要重新获得技巧,而是要重新获得决心和设想。最大的挑战,与其说与公司的战略或管理结构有关,不如说与我们对变化的本能反应有关。当今快速变化的现实可能对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的压力,是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公司还能维持多久的问题。

《财富》2006年10月2日

网上教科书即将替代传统教科书

近年来,远程教学激增,没有时间走进大学或研究生院课堂不再意味着你无法获得梦寐以求的学位。事实上,电子教学正迅速改变教育格局。教育网站上,免费提供大学的各种教科书和自编教材。由于网上有网络教学工具可用,学生们逐渐发现自己也许根本不需要那种老式的课本。专家学者已经在展望下一代教科书的面貌。今后的教科书也许会比现在的课本薄,携带方便,在内容上会列出学习要点而不是面面俱到。这是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委托知名教师、技术专家和科学家组成的50人工作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2006年10月16日

英国老龄劳动大军在增长

10月1日,英国开始实行年龄歧视法。条文规定歧视65岁以下的大多数员工是不合法的,每位超龄职工须提前6个月通知他“退休”,员工可对老板的决定提出上诉。对此,有90%的小公司没有准备。在英国的公司目前每年要花费4亿美元应付劳动官司。如果“银发族”再加入这场官司中费用会剧增。在英国55~64岁的老人中有58%喜欢继续工作,而在法国是44%,意大利是33%。过去一年,英国就业人数增长22万,其中有9.9万人超过退休年龄。到2025年,50岁以上的人占英国人口的40%,寿命延长和担心养老金额变化都将导致继续工作。一些大公司对老员工和身体差的员工采用带薪休假的措施,这样占全体员工5%的60岁以上的员工,其中80%是非全日制工作。各行各业的老龄员工会越来越多,无论有无法律规定,他们都将是需求的对象。

世界经济状况范文4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欧盟反倾销法

倾销与反倾销是近年来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倾销对国际贸易和进口国工业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所以各国及有关国家间组织纷纷通过制定和实施反倾销法对外国出口商的倾销行为进行抵制和制裁,但另一方面,进口国政府滥用反倾销措施片面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则会损害出口国的利益,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工业的发展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外国对我国出门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和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案件不断增多,并已成为我国产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重大的法律上的障碍。欧盟是世界上最早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措施的地区,目前,我国已成为欧盟反倾销措施的首选目标和主要受害者,本文试从国外、国内两方面探析我国屡遭欧盟反倾销的原因。

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欧盟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

1.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世界经济史表明,每当世界经济陷入不景气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要盛行,通常,反倾销案变化比世界经济趋势滞后一年。也就是说,全球反倾销案增减是受上年世界经济状况影响的,或者说世界经济状况是国际反倾销的超前指标,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球通货紧缩,国外对我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一步增加,欧共体也不例外。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欧贸易额已呈十几倍地增长,2003年超过了1000亿美元,并且欧中贸易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欧洲的经济事务官员在2004年召开的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上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也坦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产品大量涌入欧洲,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增多也在意料之中”,“欧洲国家需要中国产品,中国的产品成本较低,在欧洲市场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的确给欧洲企业带来不少压力”,随着关税额普遍降低反倾销因为其使用方便、任意性、不易遭到报复性等特点而越来越成为各国用来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欧盟也不例外。

1.2 欧盟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

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欧盟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倾销规则时区别于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虽然把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中排除出去,但是以符合其提出的严格的市场经济标准才能适用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反倾销规则。实践证明能够获得市场经济待遇的企业寥寥无几,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政治姿态。因此,“类比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仍然是适用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一般规则,用这些办法来衡量中国的产品是否构成倾销导致了许多我国没有倾销的产品被裁定构成倾销或本来之轻微倾销的产品被裁定存在高幅度倾销,目前,俄罗斯已经获得了市场经济待遇,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许多领域市场经济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俄罗斯。

2 我国出口产品的自身问题

2.1 出口的迅猛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占有份额不断攀升,21世纪以来,中国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从2001年的6.8%增长到2005年的36.9%。尤其是,中国对欧盟出口,以平均27.6%的增长率,从2001年的6.8%高速增长到2005年的36.9%。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会与欧盟产品产生更为激烈的竞争,如果中欧贸易继续增加。客观上会导致欧盟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较高的数量。所以只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出口欧盟的商品继续保持发展,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就不会减少。 2.2 出口结构不合理

(1)出口产品结构。

中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制造业出口基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杂项制品、加工层次低的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简单的机械运输产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有些出口产品即便属于中端或高端产品,但这些产品的核心部件往往依赖进口,在中国经简单的加工组装再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规模出口必然会对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及其就业造成较大冲击,从而成为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招致频繁的反倾销指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2)出口市场结构。

中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研究表明,中国对美国、欧盟、香港地区、日本和东盟的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2005年,中国对这5大出口市场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7。%以上,由于香港转口贸易的比重很高,尤以转口到美国、欧盟、日本。2005年与1997年相比,这一比重有所降低,但出口市场高度集中的状况没有显著改观。这些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比重偏高势必会对当地市场造成冲击,从而容易成为反倾销的对象,例如,199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不到100吨金属镁,到了1996年增长到11000吨,这种情况就很难阻止欧盟不采取反倾销措施。

世界经济状况范文5

关键词:结构转型 产业升级 日本经济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越来越关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当时的战时生产体制彻底崩溃,国内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资源贫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这些问题使得日本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日本面临国民经济恢复和重建的重大压力。经过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日本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研究日本如何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进一步研究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及其特征

(一)日本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日本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主要基于三个原因。首先是世界形势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的各个组成要素都发生了变化。经济要素之一劳动力要素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劳动力结构、劳动者的自我预期到劳动者工作技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倒逼经济进行调整,产业进行升级。其次是基于日本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战后的日本经济正如前言中所述,处于崩溃的边缘,不得不进行经济调整与产业升级。第三是受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成为当时大多数发达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的一个主流选择。

(二)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特征

日本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是被称为三驾马车的投资、消费、出口数量上的此增彼减。其次是产业结构内部主导产业的变迁。主导产业由传统的重工业逐步升级为精密高科技产业。最后是循序渐进,不同时期均有所侧重点。分为五个时期:经济复兴、高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结构调整期及全球化时期发展;产业结构也经历了一个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过程。正是这种循序渐进的经济恢复计划,使得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

三、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途径

(一)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适应本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日本在产业政策的制定方面首先是选取了以一年为一个周期,编制出一个总体的产业规划。其次是具体化到产业发展的每个阶段,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和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每个时期所要发展的主导产业。最后在产业政策的内容方面,采取多样化策略。如对企业进行投资补贴,税费减免,出口退税,与银行合作提供贷款利率的优惠等。

(二)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

产业的升级,离不开技术的引进与创新,离不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日本民族是一个特别善于学习与创新的民族,从刚开始的引进到合理吸收消化技术再到进行自主创新。引进创新的产业也是逐步升级,从低科技含量的轻工业到高科技产业,从而逐步建立起本国独特的产业体系。日本在进行技术的引进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总是选取最适合本国经济状况的,最有利于本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技术。毋庸置疑,正是这种独特的技术引进与创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结构的迅速调整与产业进一步的优化升级。

(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

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法律手段的应用,日本政府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强制性、权威性,在经济调整的各个阶段都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创新。如在20 世纪中期针对机械工业振兴制定的法律的《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80 年代中后期的《基础技术研究顺利化法》,以及后来修改的商法、银行法等等。这些法律都是根据战后不同时期经济状况应运而生的,促进了特定时期特定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注意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政府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不同手段,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各有优势和不足。因此应将二者结合,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与进步。战后的日本经济体制虽属于政府主导型,却也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首先分析市场反馈的信息,其次充分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建议与意见,整合资源信息,从而实现政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这样的经济体制既弥补了市场的缺陷与不足,又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正确选择。

(五)帮助衰退企业进行转型

日本政府锁定援助对象的范围,制定了针对衰退企业特殊的援助政策和措施,并根据衰退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分类,先重点援助恢复比较快,对经济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衰退等级较低的企业。然后采取企业之间互相帮助的形式,促进双赢。邀请专家对衰退企业进行资产负债分析,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必要的市场信息,并对失业工人进行技能培训,给予生活补助、就业补贴,妥善安置失业工人,从而促进衰退企业的迅速恢复。

(六)不断完善产业政策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得益于其逐步完善的产业政策。首先政府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次,政府依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本国实际情况来制定产业政策。通过确定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政府对资源进行选择性重点配置,并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来推动各时期主导产业的发展。由于主导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关联效应,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产业政策的影响力减弱,政府角色也从直接介入逐步转为间接指导,主要是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当然,产业政策也给日本带来了负面影响。如长期处于政府支持下的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等。但是积极作用不可磨灭,产业政策尤其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增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付生,魏凤春.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0(02)

[2]薛敬孝,白雪洁.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122

世界经济状况范文6

脆弱的美国经济

2001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5%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不会出现衰退,尽管后来美国确实遭遇了衰退。今天,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衰退不会降临到美国头上。但是,我们判断美国很有可能会进入衰退。

尽管美国经济第三季度按年率计算增长了3.9%,但这已经是过去时了。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可能会在四季度陷入停滞。

明年年初,经济产出和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出现萎缩。房地产市场仍然是最大的问题。虽然并不是所有地区的房价都出现了下跌,但美国房地产总体价格已经在过去12个月里下跌了5%,大量待售房屋意味着价格的进一步下降。房价下跌对消费支出下降造成的影响会远远超过2001年股票市场的崩溃。消费支出下降又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和投资。

尽管美元走软会拉升出口,但出口仅占美国GDP的12%,而消费支出则占70%,出口上升无法弥补消费支出走弱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欧洲和日本经济三季度出现强劲反弹,但反弹势头很可能会放缓。强势欧元和日元将会损害到欧洲和日本的出口。欧洲本身的房地产热正在降温,一些欧洲银行也卷入了美国次级债危机。

新兴经济体的力量

新兴经济体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希望。受益于经济改革,新兴经济体的年增长率已经上升至7%左右。今年,新兴经济体贡献了全球一半的GDP增量,是美国的三倍。过去,新兴经济体总是需要发达国家的救助。这一次,它们可能会成为施救者。

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会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不过,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弱不禁风了。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的重要性被夸大了。2000年以来,美国占世界进口的份额从19%降至14%。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仍然在加速,部分原因是受益于这些经济体的国内需求。今年上半年,中国和印度国内消费支出的增长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要多于美国。

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状况要好于以往。它们的财务不再依赖世界其他国家,并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占世界总额的四分之三。大多数新兴国家的预算赤字都维持在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必要时,它们能够通过提升国内支出来抵消出口走弱对经济的影响。

虽然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还不能够完全抵消美国经济产出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全球经济增速仍然会高于过去三十年3.5%的平均增速。

新经济巨人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意味着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它还会改变相对价格,特别是石油和美元价格。

石油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是新兴经济体的强劲需求。过去,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油价通常会下降。但这一次油价很可能会维持在高位。这不仅不利于西方消费者的财务状况,也会让这些国家的央行同时面对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

过去,新兴经济体大量持有美元支撑了美元汇率。现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正减少美元在它们新增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这将导致美元进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