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线上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教育线上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线上教学

特殊教育线上教学范文1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思考

新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化社会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实现由教到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此,特教工作者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方面,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应该是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然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部分不良的状况,如:低年级反复地枯燥乏味地学词学句,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则是被“灌输──分析──训练”的方式占据了主阵地;一些教师依然“以学科为本”,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发展,把聋生当成机器的复制品,在教学流水线上进行打磨,然后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成品验收,这实际上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和身心摧残。应是学习主人的聋生们一直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只有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聋生的学习需要,也不可能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了。

二、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

“从概念到概念,活泼泼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东西,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语言文字本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尤其我们的语言,是最讲究神韵的,没有形象的感受,没有对字里行间的情感的体会,没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尝意会,学生怎么能读好作品,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与生活从来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觉得要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加强聋生的语文实践,提高聋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在特殊教育中,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见,传统的“讲解、灌输”式课堂教学是不利于聋生的语文学习的。因此,我们的学习活动一定要“以人为本”,把教科书与聋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给聋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让聋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一定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到聋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去激发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内化为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生命活力的知识。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更多增加生活实践

(一)通过体验生活提高生活方面的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对于聋生来说,表演是他们最擅长的,恰好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富有情节性的童话、寓言和故事。我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常常让聋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习活动中注重借助情境的创设,使聋生身临其境,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便于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收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仔细观察与认识生活。特殊教育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描述比较贴近聋生实际,常常被聋生见到的生活现象,但是由于聋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他们往往容易忽视或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注重生活的积累,指导聋生留心去观察,认真写观察笔记。这样聋生才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写观察笔记,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积累生活素材,从而为学习这些描述生活现象的文章打好基础。在我的要求下,学生曾经留心观察过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对自己观察到的情形仔细做了记录。当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孩子们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给我看,在我的赞扬声中,他们表现得那样满足,体验到了学习的幸福滋味。上课时,他们很轻松地划出了课文中描写小动物们在下雨前活动的句子,还纷纷举手把自己观察到的其他小动物的活动情况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课文时显得游刃有余,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他们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特殊教育线上教学范文2

一、把“爱”作为推动特殊教育各方面工作的核心动力

在特教学校里,“爱”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教育的对象由于自身的缺陷,不能像健康的正常人那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他们的成长,是一个应当受到全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所以,在特教学校的教职员工只要人人都献爱,让学校时时处处都充满爱,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能够在爱的世界里成长,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特殊教育学校里的“爱”有其特殊的含义。在这里,爱是一种学校对学生的温暖(主要是由教职员工的言行来体现的);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帮助残疾学生改变自卑心态,树立自强、自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爱是一种纽带,一种师生联系、增进情感的纽带。在特教学校,爱,集中体现在关注学生的成长方面,关注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学生的实际问题,如关心他们和正常人的交流如何畅通的问题,解答他们思想中的困惑等等。特教学校学生由于和正常人存在着口头语言交流障碍,特别需要教师给于爱的温暖和帮助。爱是教师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特殊手段,教师只有坚持对学生施以母亲般的爱,对学生施以教育教学就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特教学校里,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起码的思想素质。向学生倾注全身心的爱,时刻不忘爱学生,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最起码的要求。

特教学校教师,坚持“爱”字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动力, 爱岗敬业,以工作为重,勇于创新,不断打造出工作中的新亮点。就是要时时刻刻把爱倾注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老师身上体会到自己所需的爱。

二、务实工作、开拓创新,在特殊教育事业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爱”在特教学校工作中的权数特别突出。特教学校的教师,从跨进学校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当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特殊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在特殊教育事业中去追求、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要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经受住各种利益的诱惑,通过各种具体的形式努力把“爱”落实在敬业的实际行动中。

(一)树立事业高于一切的思想。凡在特殊教育战线上工作中的人都知道,特殊教育工作非常辛苦,特别是在那些人员编制少,人员有又不足的学校,每个教师要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每周教学课时二十几节,同时还要早晚值班,代行生活老师的职责,并兼有大量的学校非教学工作任务。教师的付出代价往往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只有看到学生们一天天健康地成长起来,学到了知识,教师才感到有了一丝欣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教师一定不要被金钱迷住了眼睛,要树立高尚的价值观,事业的成功才是我们应追求的最高价值。我们要树立事业第一的思想,凡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目标的事我们都应当毫不犹豫地去做,而且还要把它做好。

(二)以“爱”为纽带,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和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积极的情感可以推动和促进认识过程的发展;反之,消极的情感却能阻碍认识的发展。在特教学校,由于学生生理上的障碍,学生的思想认识特别需要教师采用特殊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加以引导。因此师生情感的建立尤为重要,要根据学生特别渴望爱的特点,以施爱为主的形式建立积极的情感。

(三)、把爱融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全面发展,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也一定要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融入老师的爱,使思想道德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当前,在特殊教育学校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进步成长。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去思考并加以解决。

三、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突出“特”字,提高特殊教育效果

在特教学校,教师具有一颗炙热的爱心,为工作出成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为有了对学生深情的爱,有了执着追求工作的勤奋,就能够抵制利益的诱惑,不计较名利,任劳任怨,乐于奉献。但这还不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还需要突出一个“特”字,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适应新形势对特殊教育的要求。因为特殊教育学校和普校一样,教育教学也是学校的中心,教学教学效果同样是衡量学校成绩的重要指标。

特教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都应当具有其与之相适应的特殊性。如对培智学生教学,学生智力障碍,但视觉正常,根据这样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要用适合培智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道理。实践证明,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其特殊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定要突出“特”字,增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的工作突出“特”字,内容多,但主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和教学方法上突出“特”字。

(一)、特殊的思想观念。即,要积极面对特殊教育任务的艰巨性,要勇于克服工作的巨大困难。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有一个特别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状态。为了特殊教育事业,要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要相信我们的教育对象也能和正常人一样,能学习,能创业,有作为。对他们要特别照顾,热情关心,帮助他们努力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尤其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自信的决心,帮助他们树立人生追求的目标。

特殊教育线上教学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159-01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然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部分不良的状况,如:低年级反复地枯燥乏味地学词学句,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则是被“灌输──分析──训练”的方式占据了主阵地;一些教师依然“以学科为本”,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发展,把聋生当成机器的复制品,在教学流水线上进行打磨,然后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成品验收,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尊重和身心摧残。应是学习主人的聋生们一直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只有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聋生的学习需要,也不可能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了。

一、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与生活从来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觉得要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加强聋生的语文实践,提高聋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

“从概念到概念,活泼泼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东西,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语言文字本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尤其我们的语言,是最讲究神韵的,没有形象的感受,没有对字里行间的情感的体会,没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尝意会,学生怎么能读好作品,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在特殊教育中,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见,传统的“讲解、灌输”式课堂教学是不利于聋生的语文学习的。因此,我们的学习活动一定要“以人为本”,把教科书与聋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给聋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让聋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一定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到聋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去激发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内化为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生命活力的知识。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更多增加生活实践

1、仔细观察与认识生活 教育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描述比较贴近聋生实际,常常被聋生见到的生活现象,但是由于聋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他们往往容易忽视或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注重生活的积累,指导聋生留心去观察,认真写观察笔记。这样聋生才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写观察笔记,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积累生活素材,从而为学习这些描述生活现象的文章打好基础。

2、过体验生活提高生活方面的技能 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对于聋生来说,表演是他们最擅长的,恰好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富有情节性的童话、寓言和故事。我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常常让聋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习活动中注重借助情境的创设,使聋生身临其境,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便于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收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3、系实际生活提高生活感悟水平 中有的词句描写的情景和聋生的生活经历似曾相识,教学此类课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勾勒场景,把课文中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聋生面前,让他们如置情境之中,联系生活中已经有过的体验去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学习《春天来了》时,可以做充分的课前准备,给聋生展现春天的景象,勾起他们曾经有过的生活记忆。上课前,可以组织学生们走出校园去踏春,郊游时可以拍照片,比如春天郊外的美丽景象、学生们活动的情景,之后把这些图片资料加以整理,制成多媒体课件。上课时给同学们展示“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的画面,还可以让他们观赏更多春天美景和他们自己活动的场面,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春天来了,春天真美丽”这句话的含义。学生通过欣赏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回忆郊游时的情形,仿佛又回到了当时的活动中。到了朗读训练时,虽然只是几个词语和短短的一句话,但是他们却读得那样认真,从他们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悟到了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聋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新课程改革的中,我们特殊教育的语文教育更要走近聋生,走进生活,注重让聋生去感悟、去体验。作为特教战线上的教师,更应该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把聋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在教育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特殊教育线上教学范文4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82-02

我国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家长的重视,这是因为幼儿期是人类各种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和美术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表现力、感受力、理解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美术欣赏还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发展其智力,以促进儿童全面协调发展。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存在问题,严重阻滞了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因此,要对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美术课程重新设置,改革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解决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作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应该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与众不同,应该具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但大同小异的教学并没有彰显出院校的特殊性,培养出来的师资不能与现代幼儿教育相适应,相反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其他高校一些共性问题。例如课程设置不完善,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很强;课时比重分配不均,美术课时严重不足;课程内容受到压缩,导致学生不能系统地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形式不灵活,课程组织实施缺乏差异性;美术教材内容陈旧滞后,缺少与各领域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师缺乏专业认知,教学方法单调枯燥,缺乏创新意识;普通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实践教学缺乏,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当前很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都是来自纯美术学专业,他们缺乏相应的学前美术教育经验,运用纯美术专业教学方法严重脱离了幼儿美术教学的心理特点;他们大都不具备儿童心理学和儿童心理教育学知识,不能采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教育教学方法;缺乏学前教育知识学习背景;缺乏系统合理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没有较为系统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往往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了技能学习。因此,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形势严峻,必须进行大胆改革,方能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全方位的改革措施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与一般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除了培养能够胜任幼儿教育的师资之外,还要培养一批适合聋哑幼儿教育的师资。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修订美术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通过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的修订、科学的课程评价方案制订和培养目标的改革,培养出一批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扎实、艺术综合素质高的合格教师。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通过美术基础、儿童画、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设计、板书设计等知识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良好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将来能够熟练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服务于教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往的美术教学内容就是简笔画、色彩、素描等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以及手工制作。美术教学内容应增设一些能够培养大学生具备儿童画创意能力、美术教学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和环境创设能力的课程。在以往开设的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版画等美术基础课之上,增加诸如手工制作、简笔画、舞台美术、美术欣赏等特色专业课程。例如:在必修课方面开设线描写生课程、色彩造型课程、儿童画课程等;在选修课方面开设西洋画、国画、版画、装饰画等一些具有拓展性的绘画工具课程,还可以开设诸如PowerPoint、Photoshop、Flash等作图软件课程,还要让学生学会操作数码相机、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之间的联接和转换。环境创设方面可以开设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和黑板报、墙板、布告栏和宣传广告等版式设计。从而改变以往只重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轻视技能的现象,彻底改革学前教育领域里的美术通识、美术专业教育、美术技能教育和美术实践教育等课程内容,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美术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把美术课程内容细化为:美术基础、儿童画、手工制作、应用实践四大块,美术基础教学内容主要有:素描、线描写生、色彩写生、装饰色彩等;儿童画教学内容有:简笔画、儿童画、装饰画、版画四部分;手工制作教学内容有:装饰画、泥塑、折纸、布艺等;应用实践教学内容有:教具制作、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制作、板式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方法使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认知。由于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比较薄弱,现有美术水平和接受能力具有比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还要采取个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把整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水平。采取引导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通过有效的互动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有效地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探索美术知识。加强美术实践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拓展学生自由思维空间。通过一些实践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校内外搞师生绘画、书法、手工艺等作品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学习激情;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学生去附近幼儿园进行美术课堂见习和实习教学,让他们亲身感受学前儿童教学的特点和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聘请幼儿园优秀美术教师和园长给学生上课,这样可以更加直观有效地指导学生实践学习。

(四)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关涉到美术课程设置的改革,每个院校学前教育实际发展情况不同,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美术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可以增设培养大学生儿童画创意能力、教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环境创设能力的美术教学课程。注重大学生的创新、专业、审美等能力培养。做到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试教、见习、观摩等实践活动。在以往开设的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版画等专业美术基础课程之上,增设舞台美术、美术欣赏、民间美术等特色专业课程,美术课程类型设置要多样化,建设一个系统化的美术教学体系,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同时,还要改革以往那种问卷考试的评价方式,改为以实践实习为主的评价,如对学生在幼儿园进行的试讲开展实践性评价,通过多种角度、多个方向、丰富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提高美术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美术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除了绘画、手工等技能技巧训练课程之外,还要开设中外美术史和美术作品欣赏等美术理论课程和欣赏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增设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版面设计、电脑美术、课件制作和幼儿园美术教材教法等课程,全面均衡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美术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例如与幼儿游戏课、音乐课、舞台剧等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细化课程设置和突出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特点,把儿童文学与绘画结合起来进行绘画创编,将美术理论与技能学习结合起来,以便将来更好地胜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

(五)教学方式的改革。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是教学方式改革的一大亮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美术课件的教学手段,通过影像、图片、声音等更加直观的教学形式,把授课内容更清晰条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引起学习的欲望。运用信息化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引导他们兼收并蓄的外向型学习。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搜集各种美术学习资料,建立班级QQ群,形成网络资源共享,业余时间自学美术知识。在美术作业布置方面不要限制学生的创作方式和创作思维,鼓励他们出新、独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激情。

三、结语

幼儿美术教育在当前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因此对于学前教育特别的重视,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培养方面给予加强和提高,对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进行不断深入的改革,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体系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与策略,为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美术教师也要积极参与美术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研究本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13).

[2]刘沛芬.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7).

[3]杨旭.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4]薛正.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

[5]龚春艳.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作者简介:

特殊教育线上教学范文5

从农村到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漫长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懂得: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也正不断深入。作为老师,如在人教版第一册《四季》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小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寓教于乐,使语文课堂更精彩。

1案例描述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都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在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时,我并没有急于定向指导,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师:我们怎样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呢?

生:我们可以多读几遍。

师:对,熟读成诵,这是个好办法。

生:我想和同桌比赛读。

师:好注意!

生:我们也可以一小组读一段,比一比,读一读。

师:好,就照你们说的做。

(于是,教室里书声琅琅。之后,我又试着引导--)

师:我们也可以用别的方法,如,分角色朗读。

(读着读着,小家伙们个个活跃起来了,有的声情并茂,不由自主地配上动作朗读。刚读完,一个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

生:老师,我觉得可以加上动作读。

师:这个建议好极了!配上动作进行朗读既生动形象,又记得牢。

生:对呀,对呀,好极了!

(我的话音刚落,其他小家伙马上雀跃起来。接下来,同学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自己的"创新动作"。我趁势引导学生一边比划动作一边体验朗读:"草芽尖尖"可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谷穗"鞠着躬说",可读出谦虚的感觉;"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出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

2案例反思

我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而自豪。我庆幸自己没有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课堂也因此更精彩。

2.1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案例中,我寓教于乐,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会加动作朗读、背诵,使学习活动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充分感受语言的优美,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乐学,好学。

2.2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

对于站在小学学习起跑线上的孩子们来说,虽然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学生,显得十分稚嫩,但他们充满童真、童趣,富有想象力,常常会给老师带来惊喜。本案例中,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用肢体语言和语言文字相结合,展开想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大胆表现文本内容,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创造潜能也不断得到开发。

2.3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孩子才读几天书,谈什么自学能力?"其实不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为其今后乃至一生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相信学生,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学生就能举一反三、灵活自主地学习,不但养成了积极开动脑筋的好习惯,而且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特殊教育线上教学范文6

一、艰难起步

滨州盲校的前身是滨州商业技校。1998年当技工学校全面滑坡、招生困难时,商校全建制转为盲校,袁福国被任命为这所年轻特校的校长。面对组织的任命,袁校长这样说:“我热爱现在的工作岗位,我觉得特殊教育是一个更大的天地。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应单看出了多少大学生,而是要看这个地区最需要关怀的人,是不是得到了他应该受的教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尺。”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学校确定了发展目标: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以办好盲校为基础,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盲、聋哑、弱智及残疾人职业教育,通过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集盲、聋哑、弱智教育和残疾人康复训练、教科研为一体的特教中心,把学校建设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和山东省知名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按市教育局的要求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教学办公大楼;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先后派出三批教师外出学习进修;狠抓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几十项规章制度,堵塞了漏洞,使学校走上了法制轨道,规范了工作行为,树立了团结和谐、爱心奉献、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良好校风……经过艰苦努力,这条负荷过重的大船,终于减轻重负,拨正航向,扬起风帆,奋然前行。

二、爱心赞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0年9月3日,虽然是秋季,但滨州盲校启智学校的校园里却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孩子们天真的笑,家长们感激期盼的笑,领导们支持鼓励的笑,融合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动人心魄的乐章。2000年10月24日,滨州盲校启智学校举行了揭牌仪式暨首届学生开学典礼。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市五大班子领导来了,企事业单位领导来了,教育界同行来了,学生家长来了。学生们表演的文艺节目,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却把与会者都感动了,他们纷纷解囊相助。市领导还号召社会各界积极捐助,共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尽快解决盲校困难。从而又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爱心奉献”之歌。

有一组数字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建校以来市财政和市教育局多方筹措,用于学校基本建设的资金已高达1100多万元;通过揭牌仪式、助残日、母亲节、“三八”节等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种捐助资金达40多万元……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弱智儿童、盲童迈向了社会,也让社会上的人走进了学校。这些资金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校园绿化美化到位,学校投巨资建立了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和盲人门球场等20多个适应特殊学生需要的特殊教室,购置了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和教学设备,建设了校园网,学校所有微机全部联入因特网,建设了程控电话局域网,设施一流的现代特校雏形已经形成,并实现了盲生包括生活费、学杂费在内的全免费义务教育。国家教育部督导团的领导专家来校考察时说:来到滨州盲校就像走进了北京的学校。是啊,在欠发达的滨州市,这所特校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期望。

如今,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音乐室里有他们悦耳的歌声,康复室里有他们活泼的身影,美工教室里有他们灵巧双手叠出的千纸鹤。多少次,看到盲班学生相互簇拥着,你拉着胳膊,我拽着衣角,走在校园的绿阴道上,唱着那首熟悉的《上学歌》,你会觉得那是人世间少有的美丽风景。情感来自于体验,只有你亲自走进这个世界,才能体会到这里的每一份快乐,每一份真情,倾听到人世间最美妙动人的爱的赞歌。

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作为特殊学校,如何对残疾学生实施教育是一道难题。一方面,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多种原因造成了这些残疾孩子心理和行为的障碍。这就要求特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要有适合于学生特点的较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对于这些残疾学生来说,不但要教给他们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让他们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社会一员。为此,学校多次开展各项教研活动,老师们努力学习特教法规和业务知识,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医学、生理学等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迅速实现了由职教到特教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育方法的转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有百余篇论文在省内外发表或获奖。学校现在承担着国家、省、市七个教科研课题,是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

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为了学好盲文,许多老师夜深人静的时候,关闭所有的灯,练习摸读,体验黑暗世界的艰难;为了让学生能把多年沉积于内心世界的痛苦发泄出来,培养他们的良好心态,有的老师别出心裁,在班上建起了“砺志角”;为了和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的老师买来蛋糕给学生过生日,当唱完生日快乐歌的时候,学生流着泪说:“我从未过过生日,因为我的生日就是我和家人苦难的开始,但今天我知道了生日的含义,因为我获得了新生,获得了希望。”

当我们走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上,会看到这样一幅醒目的大字“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四、爱的收获

当你用爱心去对待学生的时候,会有许多爱的收获。朝夕相处两年多,师生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几天不见似乎少了什么,话语间也多了几分关注;走在走廊上学生很远就能听出校长沉重的脚步声,高喊一声“校长好”;无意中,老师们会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块糖和写着“老师,祝您快乐,您的学生都爱您”的盲文字条……

启智班的孩子们能独立吃饭、穿衣、上厕所,孤独自闭的孩子开始与人交流了,连有语言障碍的学生,也能望着老师轻轻地喊“妈妈”。辛勤的园丁用真情挚爱开启了孩子们封闭自卑的心灵。渐渐的,学生们走路时不再低着头,说话时不再吞吞吐吐。2001年6月8日,在省里举办的第五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中,滨州盲校14名学生参加演出,一举获得表演奖、创作奖等4个奖项。在中国音乐学院组织的考级中,滨州市盲校有14人次达到二胡、笛子报考的等级水平;学校盲人门球队首次代表滨州市参加山东省残疾人运动会,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