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范文1
关键词: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和谐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83-01
1 当前高校学生不和谐人际关系的现状
当代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都是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能够进行较好的沟通,沟通面不断扩大,沟通方式不断扩大,关系较和谐。但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也有相当部分的同学觉得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无所适从,甚至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师生关系紧张,缺少必要的互动与交流,甚至在个别场合出现过言语冲突,极其个别还发生过肢体冲突,学生觉得老师不信任或者不尊重他们,有受歧视的感觉;
第二种是在各个小集体中内部关系不和谐,例如同专业班级同学之间、宿舍舍友之间、学生组织成员之间等,表现为出现拉帮结派形成独立的小集体,结成同盟挑拨离间,乃至出现群体互相辱骂对峙甚至打架等恶性事件;
第三种是异性之间关系冷漠,同个集体中异性基本不交流甚至到毕业都互相不认识,在开展各类校园活动时男女参加比例不协调,参加过程中缺少互动和交流。
2 不和谐人际关系出现的原因分析
2.1 个人主义盛行
现在高校中的大学生,全部出身于改革开放后,都是“80后”和“90”后,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当中一方面从小就接受着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熏陶,懂得“恭、谦、让”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淳朴性质,能接受传统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这一代人与以往相比,又有着自身缺点。在与别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得普遍,往往只顾自己的想法,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做事我行我素;一切都以“我”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和我物,甚至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同时他们有的还表现出一种不屑与人交往,孤傲的态度。一部分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溶于集体当中。
2.2 网络导致虚幻
当今是网络化的时代,几乎所有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都会接触到计算机及其相关的知识,大多数大学生都能使用网络软件和各种程序,包括诸如“QQ、MSN、飞信,等即时通讯方式,这些东西一方面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提供了极大的便捷,能够给那些在现实交往中由于交往不畅,得不到归属感和满足感的一部分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多样的交流平台,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很多大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自制力还比较差。当大学生将大部分的交往时间投入到虚拟的网络时,他们失去了更多的与周围的真实世界交往的机会,导致进入一种虚幻的状态,即虚拟的社会变得真实,真实的社会变得模糊。当他们进入到真实的世界中就变得无所适从,但是回到网络世界中就如鱼得水。
2.3 功利主义弥漫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也带来了一部分问题,其中以”金钱和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有所抬头,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部分大学生也难免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使得部分大学生也产生了市场观念。在交往过程中往往渗透着这样或那样的目的、想法,都想使自己通过交往得到提高,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交往中的个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和达成,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陷入到功利主义的错误的思想中,使个人交往带上极其浓厚的功利色彩。做出任何决定都是看这行为是不是对自己有利,自己能不能从中获取自己缺失的东西为标准的。
2.4 自卑心理存在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普通百姓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有差异。一些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由于在家庭背景、学习背景、体型外貌、能力的差异,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自卑的境地,一部分人的性格过于内向,他们不愿与他人过多地交流,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在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造成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理屏障,导致自我感觉无助,进而孤僻、离群,缺乏归属感。人际关系平淡,甚至冷漠黯淡。
2.5 沟通技巧缺乏
我国中学阶段的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而在大学阶段课程安排中,仍然缺少通识教育和人文关怀课程,学校和家长更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就业去向关心,忽略了全方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际交往的实践和能力、沟通技巧的提高。学生很少有与人交流锻炼的机会,致使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弱。沟通技巧缺乏,不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沟通,不能有效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3 构建高校和谐人际的对策
3.1 学校方面
3.1.1 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培养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引导作用,而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就是有效且重要的渠道。学校可
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有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娱乐活动等,还应有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思想教育、素质拓展,同时扶持各类校园学生社团,让同学们在课余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内容,有益于增进了解和交流,特别是利用参加活动过程中学会与各类人进行无障碍的沟通。
3.1.2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开办人际交往类课程
大学老师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为人处事的态度及研究方向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渗透有关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的观点,以及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行政人员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展现,都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涉及人际关系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为学生系统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提供平台,也可以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与学生直接交流,提供原则性的、丰富的、实用的交往经验和技巧。
3.1.3 完善和健全校园心理咨询体系
心理因素是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一大障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管如何地有经验,懂技巧都有可能出现交往不畅的现象。进而困扰学生,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的开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系统,使学生在人际交往出现困惑,并达到影响正常生活时,能及时得到心理方面的帮助,排除困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2 学生方面
3.2.1 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
大学生在法律上大部分已经算是成年人,而且作为一个社会人,一定要了解自己,全方位地把握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缺点、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甚至于正确看待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认清自己是我们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只有认识你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够在交往中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具有针对性。
3.2.2 增强自身品德修养
待人真诚,为人友善,不卑不亢。谦虚谨慎的人往往具有较大的人格魅力,能对周围的人产生强大的向心力。人们大都愿意与其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应该不断的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待人诚恳、平等协作、取信于人、心胸宽广、为人和善、换位思考、互利共赢,以达到共同发展。在树立良好的道德的同时,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俗话说得好“有实力,才有魅力”。要想有持久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则仍需要充分利用大学提供的资源,不断地锻炼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参与活动中得到提高。
3.2.3 在主动交往中学会沟通技巧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校园里各种机会,譬如各类文娱活动、社团组织、学生干部工作以及各项学术探讨等等,主动出击,乐于交往,不应该畏惧交往。同时,要注重积累沟通技巧及正确使用。并将学习到的沟通技巧应用在一次一次的交往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达到逐步提高的效果。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范文2
【文章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团体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设计。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前后分别对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交焦虑程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由T可知,实验组被试经团体辅导后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其在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上的分数变化与辅导前比较达到了显著水平,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而社交焦虑水平实验组显著下降。结论:团体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交谈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同时降低交往焦虑水平。
【关键词】
团体训练;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焦虑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般实践能力之一。大学时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期,大学作为浓缩得微型社会,是提升人际关系的良好阵地。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都是初次脱离父母的怀抱,家庭的保护,渴望得到同学的真挚友谊,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但当代的“9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的他们,往往忽略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的提升,而以高中时代的交往模式和标准行事。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表现出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自我中心严重,不能容纳别人的生活习惯和自己不一致,不能对别人宽容理解,甚至产生误会和冲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之一。
团体训练可以通过教育指导、情景模拟等形式将有共同目标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相互学习、模仿、相互支持,从而提升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品质。研究表明团体训练尤其适用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根据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团队的共同支持会给群体中力量较弱的个体提供强大的行动力,个体通过相互学习、模仿,将更容易被他人接受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方式纳入自己的行为体系中。从而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团体训练还可以对现实情境进行模拟,通过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现实的问题与冲突。本研究探讨团体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实验对象为2011级选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总人数128人,随机分成两个班,实验组64人(男生20人,女生44人),控制组64人(男生19人,女生45人)。
1.2 调查工具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本量表。量表共有28个条目,由靳 媛 孙丽岩 王 昭 高 博 王福东 大连医科大学 116044交谈困扰、交际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和异往困扰四个维度组成,评分采用“是—非”方式,选择“是”计1分,选择“非”计0分。该量表信度效度较好,符合研究要求。
《交往焦虑量表》: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 含有15 个条目, 采用5级评分, Cronbacha 系数超过0. 87。
1.3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设计。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为避免研究过程给对照组同学带来不必要的成长困扰,在研究结束一定时间后再安排对照组进行相关的团体训练活动。
本研究中的团体训练过程分为4 个阶段。第1 阶段:相互认识,团队建设;第2 阶段:自我认识;第3 阶段:提升自信,学会理解他人;第4 阶段:评估团体训练对团队成员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效果。整个活动分为5次进行,每次活动120 分钟,训练方案见表1。
2 研究结果
为了考察团体训练队人际关系的训练效果,本研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式,分别在训练开始前一周和训练结束后一周进行测量,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结果,《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果见表2。
注:T表示前测与后测分数之间的均值比较, *表示p
由T可知,实验组被试经团体辅导后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其在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上的分数变化与辅导前比较达到了显著水平。结合前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在交谈、待人接物及人际关系的总分上差异显著的结论,同时与对照组进行的比较排除了成长等因素的影响,说明实验组被试分数的提高是团体辅导作用的结果。证明团体辅导对改善班级同学人际关系方面有效果。对照组在后测中,待人接物维度分数略有上升,交谈、交际、异往及人际总分方面分数略有下降,对数据进行差异检验,表明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分数没有显著的变化。
将实验组《交往焦虑量表》前测、后测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后实验组被试的交往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显著。
2.1 被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实验组被试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分为4个等级:效果很明显、效果较明显、效果不明显、完全无效。64人全部参加了评价,其中48人认为效果很明显,约占75%;14人认为效果较明显,约占21.9%;2人认为效果不明显,约占3.1%;无人认为完全无效。被试反馈的主观评价中,绝大部分成员都表示团体辅导对沟通技巧、人际交往等方面是有效果的,并表示愿意再参加相关的团体辅导。
在对实验组被试进行追踪测量的同时,对实验组班级的辅导员、班导师、任课教师进行了解和调查,他人反馈评价为:班级同学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的变化,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较其他班级更为积极,参加活动的数量及效果均超过其他班级,班级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比较积极,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较为融洽。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范文3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中职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心理剧是由精神病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团体治疗方法。校园心理剧则是结合心理剧方法,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的本土化的行动表达演出技术。它是以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主题,且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表现当事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与冲突,在心理辅导老师和参与者及观众的帮助下,使学生认识到其中的主要问题,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让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
在“人际交往”主题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将一些中职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个案改编成校园心理剧,再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表演出来。实践发现,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习基础差、抗“说教”能力强的中职生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而且有效地提高他们解决人际问题,运用交往技巧的能力。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校园心理剧在中职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应用。
一、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
进入高中阶段的中职生,年龄范围在15~18岁,处于最敏感且叛逆的青春期阶段。对于中职生来讲,父母、同伴和教师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人际关系对自己的影响愈来愈大。但是,在心理咨询中和问卷调查中均反映了一个现象,即绝大多数的中职生都处在人际交往的困扰中。据分析,问题主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信不足影响中职生人际交往
在对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有信心,大部分学生都自信不足,甚至非常自卑。中职生的构成主要是中考成绩差未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存在着学习成绩跟不上,自制力较差,不被老师重视等现象,甚至部分学生是让家长、老师头疼的问题少年。这些学生在读书以来可能都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致使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逐渐降低,也影响了和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越少交流,越没自信,便越不会主动去跟别人交流了。进入职中后,许多学生表示很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中职生的身份,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往,如此,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都会受到了不良的连锁影响,他们的心理就更缺乏信心了。
2、缺乏技巧影响中职生人际交往
在“沟通技巧”的调查中,能答出相应技巧的学生不到一半,可见中职生在人际交往中掌握的技巧很少。目前的中职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是在父母和长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从小到大一切都依赖父母的给予,想要获得的东西几乎很少需要通过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才能得到。而在平时或假期中,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选择网络的方式来打发时间,也极少主动去进行社会上的交往。因此缺乏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机会,难以掌握必需的交往技巧。当他们进入职中,面临着更有挑战性的新环境时,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往往让他们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
3、成长环境影响中职生人际交往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中职生总喜欢指责和抱怨。从心理角度分析,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现象。在给人际交往不良的来访者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喜欢指责和抱怨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中就存在许多指责他们的声音,来自于父母、老师等。父母虽然伴随孩子一起长大,但是很多父母没有学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使双方交流只停留在一种上对下的状态中,家长习惯用权威去命令和指责孩子,影响了青春期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在学校,当成绩出现拖后腿或某些行为导致班级扣分时,老师也会当众给予批评和否定。这些现象对中职生的性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出于心理防御,他们对一点点不满的事物就抱怨以示反抗,通过指责别人来获得心理平衡。但是,指责和抱怨恰恰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
二、运用校园心理剧改善中职生的人际关系
校园心理剧在“人际交往”课堂中的创新运用,既避免了说教式的理论教学,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我校中职生的人际交往教育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改善效果,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第一环节:准备阶段
教师编制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选取本校学生样本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关注的人际交往问题,收集如宿舍关系、恋爱情感问题、家庭沟通问题、贫困生自卑心理等素材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进行剧本编写。剧本编写要根据3~5种典型的人际关系问题类型来进行,可以师生共同创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设计不同情景不同角色。最后将剧本分派给每个小组。
2、第二环节:暖身阶段
这是让每个小组成员为体验做好准备的必要阶段,通过小组的团队建设和团队游戏,运用音乐、冥想、肢体活动等方式营造一种温暖的气氛,让小组成员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互动,培养小组自发性的气氛。通过暖身的活动,小组成员相互发现大家有着同样的体验,从而建立较高的安全感和较低的心理防御。然后小组商量讨论,确定剧本角色的分配和任务如何开展,教师在旁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3、第三环节:演出阶段
演出阶段是心理剧的主要部分,要求各个小组按照剧本的要求,通过肢体感受与行动表现的方式,将主角的焦点问题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主配角尽情表现,同学观众充分参与。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换位思考”是人际关系主题的重难点,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该阶段利用的“角色转换”技术正好实现了大纲的要求。在这个参演过程中,参与者会从不同的人物角度看待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以产生认知的冲突,引起反思,从而达到改变不合理的人际认知,了解和掌握交往的技巧。
第四阶段:分享阶段
这是校园心理剧非常关键的阶段,是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论是主角、配角或观众,都被鼓励分享他们类似的经验和感受。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是,学生分享的是自己的经历或刚才扮演某个角色的感觉,而不是去诠释、 分析主角的问题、行为和感受。而作为观众的学生积极表达他们此时的心理体验,不必对某个角色的表演效果做评论。分享能够使同学之间更加团结,相互支持,获得心灵的正能量。参与者将会把这种心理体验带到未来人际关系的真实世界,逐渐改善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校园心理剧在中职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体验式的心理剧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被大大地激发,创造性和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对人际交往知识及技巧的掌握效果令人满意。课后我们上课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92.7%的学生喜欢这种授课方式,84.1%的学生认为收获更多。校园心理剧在中职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总结为三个层面。
1、它为中职生提供一个轻松的暴露内心的平台。
职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的,同时有特殊性,由于自信不足,缺乏安全感,即使面对心理老师也难以敞开心扉。校园心理剧恰恰贴近中职生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来表现出共有的心理困惑。参与者不必担心被嘲笑“心理有问题”,也不必掩饰自我,他们会在剧中人物身上表现出自己的意愿、 观念、 行为方式。这实际上相当于一次投射测验,心理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出每个人的特点和问题所在。通过内心的暴露和情感的宣泄,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2、它有助于中职生在班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校园心理剧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每个小组从团队建设到对剧本的理解、修改甚至否定等,最后到合作演出完成,一方面训练了同学之间交流沟通的能力,一方面训练了任务合作的能力。群策群力的活动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情感和友谊,有助于他们在班级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形成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成功体验,自信心得以提升。
3、它促进了中职生的心理成长。
经过相互交流和分享,大家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类似的困惑,了解到别人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经历,从而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获得自身的成长。在主动参与和积极反思后,学生更乐于聆听和思考老师的点评和反馈,这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关注别人的需要、聆听他人的讲话、表达内心的想法等。
参考文献: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冲突;策略
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由于个体利益关系不一、沟通技巧和个体的特质各异,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容易引发一些冲突。虽然大部分的冲突被大家视为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消极行为,会破坏和瓦解原来和谐、畅顺的人际关系,使交往双方产生苦恼和隔阂。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之间的冲突,却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的一种方式,也是每个个体社会化的一种表现。大学生正处于少年后期、青年初期,亦即心理学家所称的“心理断乳”阶段,行为和情绪往往飘忽不定,容易与他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这是大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社会化以及实现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的特征
在众多的冲突处理策略研究模型中,以托马斯的五因素模型和罗宾斯的解决策略模型最具有广泛性。结合上述学者提出的模型,笔者根据自身工作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发现,当今大学生的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特征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一)共赢策略
共赢策略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冲突的双方在一定的情境作用下,力图满足双方的利益,寻求共赢的局面。这尤其显现在大学毕业年级的学生身上。当双方在发生人际交往冲突时,大多数人都采取共赢策略来化解冲突。选择该种策略的大学生群体往往是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相处,或者彼此对对方的个性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在冲突过程中为保全各自利益而自发地选择一种折中的方式。
(二)迁就策略
迁就策略是指大学生在发生人际交往冲突时,以牺牲自身的利益来满足或实现对方的利益,或者说遵从于对方的意愿。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多采取该种策略来妥善解决人际交往冲突。由于该阶段的大学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熟悉和交往,对彼此之间的相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判断,当矛盾和误会产生进而演变成冲突的时候,则多会采取迁就的形式来化解矛盾和误会,避免冲突的“白日化”。
(三)强迫策略
强迫策略则是发生冲突的一方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为了实现和达到自己的目标,要求对方服从自己,无视对方的利益。大学新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冲突解决多为强迫策略。由于经过高考的洗礼,大一新生往往对大学生活有一定的憧憬,当与他人发生误会或者冲突时,会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希望对方能率先妥协,进而将冲突变成一方妥协、另一方得意的状态。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冲突处理策略分析
依据上述大学生人际关系冲突处理策略的特征,如何缓解和解决学生的人际关系冲突,提高学生的冲突应对能力和技巧,以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顺利进展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
(一)开展冲突教育
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积极开展相关的冲突教育,帮助各年级的大学生合理地看待冲突的发生,并认识到双方冲突即将导致的结果。通过相应的情景教学和情境活动帮助大学生把握共赢、迁就和强迫策略的利弊以及使用的场景,使大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人际关系冲突选择恰当的策略将冲突完满解决。引导大学生在发生人际冲突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考虑,明白冲突取决于双方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化阻力为动力,通过寻求合理的解决策略来化解双方的矛盾。
(二)加强心理辅导
在大学的不同阶段,根据各年级的大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和活动,使心理辅导生活化、常态化和规律化。开展人际关系训练和辅导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人际关系冲突的发生,而且还能促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往和谐方面发展。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将辅导的内容模块化,如情绪管理模块,移情管理模块、行为正激励管理模块等等,通过各个管理模块分别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发掘人际能力,增强大学生个体之间的人际适应和交往。
(三)实施育人管理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等。作为培养和见证大学生成长的高校,理应通过学校文化来影响和规劝大学生。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实施大学生冲突管理,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冲突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控和有效排解,减少冲突的不良影响,提升人际交往冲突的建设高度有着不可或缺的正激励作用。与此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心理辅导工作人员队伍,通过采取不同的冲突管理措施,一方面可以避免发生冲突的学生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过多不合理干涉学生人际交往的行为。
(四)渗透融入教学
大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师的专业知识授课过程来实现的。教学工作是高校各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校工作的中心。而把冲突教育校本化并融入专业学科教学中,是个一举两得的合理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营造互的课堂氛围引导大学生理解、分析辩证地看待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冲突的发生和解决,提供相应的情境作为平台,鼓励大学生尽可能地寻找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冲突观和获取冲突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 [美]史蒂芬・P・罗宾斯著.郑晓明等译.组织行为学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王世成.试论大学生人际冲突、交往障碍及其引导[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范文5
与人沟通的技巧 心得体会01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人的一生中都在沟通,不说话也是在沟通。认识人,了解人,你就无所不能。学了苏州大学江波教授的一课,收获良多,启发很大。
现实的世界是一个人与人构成的世界。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内心或许时常会产生一种孤寂、渺小、自卑、困惑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我们不喜欢和不需要的。因为它消极,与成功的心理和胜利的人生背道而驰。那么,一言以蔽之,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心灵与这个世界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这个世界沟通,实质上就是与这个世界上的人进行沟通,而且必须是有目的的沟通。可以说,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学会善于与人沟通。
俗话说:两军相遇智者胜。千智万智又以攻心为上。在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过程中,人心可谓是最神秘莫测的世界。要打开人心这扇紧闭的大门,并非毫无办法。只要我们以成功的原则为指导,并且切实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自然就能很容易地敲开任何人心灵的大门。
在此,我们应该牢记,打通人心的策略,不仅是靠理性的逻辑力量,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情商智术。
在我们掌握这些成功技巧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了解人和人的本性。这是我们致力于打开人心的大门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开始。
与人沟通的技巧 心得体会02这学期通过学习了《人际沟通》这门课程,让我对这方面了解到很多,也学习到很多东西。每个个体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现实的、具体的人际关系之中。人际关系交往的好与坏:可以看出你在社交活动中是:如鱼得水呢还是处处碰壁。怎样才能健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就需要学会沟通。我现在从大小两方面说明一下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从小处讲,就是从我们老百姓的身边讲起:人际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你才能了解周围人的性格品德,他的产物就是你与其他人的融洽程度。说白了,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你与其他人和平相处。你与家人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只有通过互相沟通,才能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知道对好忌什么,才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不至于碰壁。按照通俗的讲法---好的沟通能力代表着良好的人缘。良好的沟通,你也能发现到对方的优点与缺点,用发现到的检验一下自己,取长补短,从说话到接人待物,都要向着别人可以接受的方面去说去做,当然务必要求尽善尽美,只要让别人能接纳你,这就代表着你成功了。
在人际交往中,切忌死板,不要用同样的交往方式去交往所有人,所谓林子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三教九流,人生百态,学会变通,随机而动。但需强调一点,不择手段。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切记让人感到你与人家交谈存在某些自私的目的,这样对方也会对你敬而远之,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有时在听别人阐述一种观点时,好像是另一个“我”在述说,所以我有时就会在不经意间会心一笑,也许她辞不达意,也许她用词不当,也许她语气不好,也许她态度恶劣,但都不影响我理解真正的意思。她是她,我是我,她没有必要,我也不会强求她用我的语法,用我熟悉的词汇,用我习惯的方式来阐述观点。这就是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
你要用心的去关心别人,别人也同样的关心你,这就是人类最原始淳朴的人际关系。涉及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要学会尊重对方。尊重领导,关心同事,多交流,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彼此尊重,俩者之间才更深发展的机会,换言之,这就是说彼此尊重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最底线。在交往中,一定做到想别人所想,用自己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切莫去计较过多的小事。哪怕自己会吃一点小亏。正所谓吃亏是福,把自己的眼光放远一点,你就会对眼前的一些不快之事自会一笑了之。
总之,人与人交往要尊重彼此!
与人沟通的技巧 心得体会03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我们都和别人在沟通,有言语上的沟通也有肢体上的沟通,而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和别人融洽的沟通呢?通过这几周学习《与人沟通能力》和老师细心的讲解,使我明白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很好的沟通技巧能与人融洽的沟通,让我知道了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你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一堂课,我们了解了人与人沟通有四个能力点:
1、把握交谈主题。
2、把握交谈时机。
3、倾听别人讲话。
4、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会了与人沟通,对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尊重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
第二堂课,我们互相学习和分享了礼仪知识,同时我还学会做一个nice的倾听者学了礼仪知识,我学到了握手礼、鞠躬礼、递名片礼、见面礼仪、拜访礼仪等等。
说说我映像最深刻的“递名片礼”,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该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简单随便散发。
礼仪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重视它,学习它,用它,使它用到恰当好处。未来,礼仪不会走,还会伴着我们一直走下去。
“做一个nice的倾听者”的过程让我懂得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沟通讲究技巧,很好的沟通技巧能与人融洽的沟通。
虽然人人都知道沟通的重要,却忽视了沟通,E-MAIL、MSN、QQ等等新的网络的沟通方式让人们更习惯与通过电脑屏幕的沟通,越来越不习惯于面对面的沟通,不可否认信息时代带给我们一个新的沟通平台,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很多种方式,不能顾此失彼,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第三堂课,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小活动,手提电脑的销售客服、头脑风暴和商店打烊时。
第四堂课,各组精彩演出“面试官与求职者”。
简简单单的活动、测试和演出,让我们每个人拥有自己的空间,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分享好的idea。沟通给我们制造了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彼此,我们应该谢谢它!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范文6
【关键词】高职学生 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48-02
一 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近几年来,在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高职学校的学生,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研究课题。调查显示,目前人际交往能力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导致一些五年制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遭受困难和挫折,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较少顾及他人的感受。现在的很多高职生在与人交往中往往表现得较为自傲和自大,在处事过程中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为别人着想,也不懂得帮助别人。
第二,过于冲动。大学是学生由学校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阶段,在这个特定的时期,高职生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得太冲动,意气用事,遇事不想后果,这样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其实这也是青年人的通病。
第三,太封闭,不善于把自己心里的想法与别人分享。高职生是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群体,大多数高职生由于中考的失利,可能产生了些许的自卑心理,平时表现得很封闭。他们在校不太与人沟通,往往喜欢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自然就导致了其不能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成为阻碍人际关系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四,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不足。大多数高职生没有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与别人接触的过程中,出现了对人际交往认识偏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存在着一定的自傲以及自大的心理,觉得没有与别人交往的必要,认为与他人交往是在浪费时间,或者觉得与人交往是在刻意讨好别人,显得自己没个性;(2)一部分学生太过看轻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与别人交往时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没有自信去与人接触和交流。总之,这两种现象都归结为高职生对人际交往认识的不足,不能正确看待别人和自己,这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心理问题是多数大学生都存在的问题,而高职生普遍存在着恐惧、自卑和猜疑的心理,这些都是严重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二 沟通的概念、条件、技巧及意义
1.概念
沟通是一种信息交换的过程,是人们为了既定的目标用一定的语言符号把信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群体之间的思想与感情进行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达成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2.条件
沟通的条件有理解、相互尊重,并且有达成共识的需求。同样的,还包括建立和谐的氛围、学会倾听、有效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发现自身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并愿意解决问题等。
3.技巧
师生沟通中的技巧,我归纳为以下几点:(1)眉目含情,传递欣赏。就是教师以欣赏者的眼光对待学生,这在教育上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学生取得好成绩时,送去赞赏的笑容;学生受到挫折时,投以鼓励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与欣赏。(2)课余交流,增进感情。课余时间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大好时机,教师应该在课外经常找机会与学生沟通,从而赢得学生的好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3)严肃话题轻松化。高职学生的自尊心是极强的,也十分叛逆,如果遇到了严肃的问题,教师去斥责他,只会让学生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4)投其所好,促进沟通。当教师发现学生对哪一方面感兴趣时,就和他们聊这一方面的话题,使学生们更加愿意和教师亲近。(5)电话互访,加深了解。电话互访是校内沟通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电话互访主要以了解情况为主,它可以了解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困难;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了解学
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交友情况;了解学生的家教情况等。(6)以激励语言为主。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如学习上的优势、工作中的成绩、行为习惯上的优点等。
4.意义
作为一名高职生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和学生打交道。通常高职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会冷静思考,只会冲动应对,从而酿成很多严重的后果。作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同时也要组织学生管理好班级的日常事务,因此,与学生沟通也就成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做得最多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合理有效的沟通对学生、对老师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师生双方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产生感情共鸣,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使学生们达成共识、有更多的合作,从而增进友谊、团结互助;沟通合作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有效的沟通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使整个班级的管理变得更加井井有条;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使人进行清晰的思考,有效地把握自己所做的事。
三 高职学生的沟通
1.学生与学生的沟通
第一,住宿生与住宿生。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标,这就离不开住宿生和住宿生之间的沟通。目前,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往往是以学校管理制度为主导,由于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有些住宿生对带有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会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因为住宿生缺乏相互的沟通,在管理方面采取措施就比较难,学生也很难了解采取措施的初衷,导致宿舍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
第二,走读生与走读生。大部分高职走读生在校时间短,与同学交流较少,所以在学校有时表现得沉默寡言,不太爱参加学校活动,因此走读生与走读生之间的沟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走读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觉得宿舍没有家里自由、舒服,所以宁可早点起来也不愿意住校。而这类学生往往很叛逆,走读生之间又很容易产生沟通不当的问题,这就会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
第三,走读生与住宿生。通常走读生有走读生的圈子,住宿生有住宿生的圈子,所以他们沟通得很少,就算是聊天也只是通过QQ、微信等一些聊天软件来沟通,面对面的交流极其缺乏,这对于班级的团结是很不利的。沟通的缺乏,很容易造成走读生和住宿生之间分帮分派,不与其他人交流沟通,在学校或班级开展活动的时候也会意见不统一、产生分歧,使住宿和走读生之间关系更加恶化,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第四,班干部与同学。学生干部是班级同学的纽带,班干部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中潜在的问题,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班干部更多的是不服气,觉得凭什么要听他们的,导致了很多的争吵。所以班干部和同学的沟通是很重要的,班干部和同学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班级的管理,可以培养同学的自信,还能够维持班级的秩序。
2.学生与教师的沟通
高职院校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而复杂。一方面,他们朝气蓬勃、充满精力,渴望获得包括教师在内的其他人的尊重,渴望单独处理自己的事情。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产生自卑、恐惧等一些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与教师敌对的情绪。所以教师与学生能否有效沟通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关系到学生的整个人生,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有效的沟通可以使师生情感更加融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密切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越深入,教育教学活动就越得心应手。
3.学生与父母的沟通
高职学生处在青春期,他们很叛逆、脾气不好,很多学生就是因为不及时跟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导致和父母的关系一天天恶化,甚至会和父母争吵。学生觉得父母很唠叨,根本不理解自己,觉得他们很烦,所以不想和他们多说话,现在的学生可能一天不跟自己的父母讲话都是经常发生的事。而有些学生的父母则是因为要工作,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导致了孩子和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要知道,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四 总结
现在的高职生对沟通的认识还不够,做得不是很好,在很多地方都缺乏与他人的沟通。我认为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小组活动和校内外实训等途径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因为只有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他们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美〕桑德拉・黑贝尔斯、里查德・威活尔.有效沟通(李业昆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