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开放课程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在线开放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范文1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普通高校;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6502

1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背景

2011年,教育部在多年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基础上颁发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了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目的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普及和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近年来,地方性高校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也在在线开放课程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地探索,具体表现为两种存在形式:在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下的信息平台上的开放课程和各高等院校校内信息平台上的开放课程。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教师都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目前受限于很多因素,在线开放课程在地方高校的应用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相关人员的水平不够高或者经验还不够丰富造成的,但更重要的则是在线开放课程作为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浅析在线开放课程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制约。

2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经济因素制约

开放课程是信息技术在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结果,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两者结合的结果。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首先需要的是大量IT硬件的支持,离开了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软件,在线开放课程就无从谈起。但在高等院校内部,教育经费使用在信息设备方面的资金是相对有限的,相较于隶属于教育部和某些部委的院校雄厚的资金相比,多数地方性院校的办学经费并不充裕,这导致了多数地方性院校对于信息建设所能投入的资金比较有限,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的资金也不够充裕,这些都明显制约了开放课程的质量和表现形式。

开放课程一般都是在线形式表现的,一方面需要流畅的网络播放速度,一方面需要精致美观的视频效果,还需要播放过程中的功能处理手段。所有这些要求有专业的摄影设备,后期剪辑设备及其专业人员,强大的电信网络支撑和高性能的服务器和一些必要的专业软件,而且这些需求不仅在建设时候需要,更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维护期内也仍然需要,这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经费而言是个不小的压力。在进行资金使用平衡的时候,容易被置于次要甚至可以忽略的位置来考虑。

开放课程除了流畅的播放速度之外,还要求有一些辅助的教学形式,比如在线作业,在线提问,在线讨论组,在线教案、在线考试、在线批阅等功能,这些功能仅仅依靠浏览器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求专业化的软件来实现。遗憾的是,目前为止,尚没有能够完全满足广大师生需求的此类软件被开发出来。国内已有的一些软件虽然能够基本提供上述功能,但界面非常不美观,看起来比较粗制滥造,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心情,使教师和广大学生没有使用信息系统及软件的欲望,这和大型电商网站的精美程度相比远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是因为一方面软件的提供方缺少意识,认为教育软件只要能满足基本功能就够了,而忘记了“教育本身也是需要美的”这一理念,另一方面是受资金制约。如果对软件进行大幅度美工处理,势必会增加很多成本,也会给后期维护和运行增加很多硬件、软件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加使用成本,这对本来就对教育信息化投入不够的地方性高校而言,将是更大的压力。

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度因素制约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除了在经济因素方面有制约外,在制度因素方面也有制约因素。我国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任务,在性质上基本以公办教育为绝对主体,民营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地位,这使得高教系统内部仍然明显存在按政府思维方式进行思维的结果,各基层工作人员和教师也都是以是否有利于申请项目,是否有利于评职称作为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这就导致了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高等院校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没有完全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放在首要位置,这直接导致了大家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的时候积极性不高、对某些环节不愿意精益求精,在缺乏经费支持时不愿意主动工作等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社会因素制约

在线开放课程在美国由斯坦福、MIT等世界名校开展以来,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有了一定影响力,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在线开放课程的背景不仅仅是广大社会群众需要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减少的结果。即使是在美国,近年来由于经济问题,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减少,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在线开放课程才得以逐步出现并发展。

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是舶来品,我们在学习美国新东西的情况时,也应该看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由于大力发展在线开放课程可以增加知识的共享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专业教师数量的依赖,当在线开放课程做得很成熟的时候,可以明显减少教育投入,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但其社会因素在于如果在线课程做得非常成熟而且成功,那么众多的高校教师去做什么?这是直接涉及到高等教育未来存在的功能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了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了。正是由于这个问题有发展成为社会问题的可能性,所以一些制度层面的设计难以进行下去。比如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是否加入了在线课程学习的培养学分?如果加入了,比例又有多高?目前的情况是,在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仅仅是作为一个教学项目而存在着,而不是课堂上所必须的内容。由于社会问题导致制度问题,再由于制度问题导致这些在线开放课程难以获得足够的建设经费,难以获得足够的重视程度,难以获得较高的使用率,难以获得良好的维护和再开发、扩展。

5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应对策略

在确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策略时,需要明确理念问题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一个对未来有准确预判的发展理念,就不会有能够切实指导实际工作的应对策略。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等教育,这和教育信息化丝毫不矛盾,不能够因此而认为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表现形式会对高等教育事业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考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应对策略。

5.1加强对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

社会问题是最宏观的问题,是高等教育本身无法控制的问题。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等词汇不断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而信息化也已经深入地影响了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高等教育行业,如果不能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发展的话,将使高等教育陷入关起门来,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所以,作为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管理机构以及基层教师等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理解信息化、网络化是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只能主动去迎合它,而不能企图扼杀它。

当开放课程等教育信息化手段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确实会导致有老师都做什么去的疑问产生,这同样也属于理念问题。高校教师不应该是个教书匠,不能将教师们都捆在课堂上,实验室、校办企业、社会兼职、服务政府、社会都是高校教师能够发挥能量的场所,高等院校不能做关起门的象牙塔,而应该敞开大门,融入社会,成为服务社会的一部分,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教书匠式的教师虽然在初、中等教育中仍然占主力军位置,但在未来肯定会被高等教育所淘汰,作为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发展趋势的变化,主动调整适应这个新的趋势,以延长自己的职业年龄。

5.2明确开放课程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是为了应对不断持续的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在我国,同样也面临着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所以建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有利于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在线课程的建设不能满足于“能用就行”,而是需要不仅能用,还要好用,爱用。这就需要对于经费的使用要本着建设精品的原则,不能大伙一起蜂拥而上,而是要建一个成一个,要建设那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开放课程,受广大师生欢迎的开放课程。高质量的开放课程可以向社会开放创造效益,可以提高学校的名望,增加收入形式,而低质量的开放课程只能是浪费金钱,最后变成个形象工程。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后教师的工作岗位会不会消失呢?应该说,教书匠式的教师岗位确实会减少了,但“导师”角色的教师岗位不会减少,未来的教师应该是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人和组织学生学习的人,应该是教学生学习方法的人而不是教学生知识的人。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开放课程来解决,教师不再应该是教书匠,而是企业实践人员、社会服务人员和学生的导师三个角色为一体的职业。这种新式的教师应该是互联网环境飞速发展下的未来高等教育教师需求的主流。而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能够从事企业实践的教师,也必将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高等院校的收益不应该局限于教学生的收入,而是更应该重视社会化服务和企业收入带来的收益。

5.3政府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统筹

在进行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硬件、软件都有一定的需求,尤其是软件方面的需求更是非常苛刻。本着建设精品、宁缺毋滥的原则,政府应该对公开课程软件的建设严把关、负好责,避免大量重复低质软件开发,对选择为使用标的产品,要提高标准,不能仅满足于能用,还必须好用和美观,在使用方面,考虑人为因素,使在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享受、愉悦的过程,而不是令人感觉厌烦无味的过程。

事实上,很多企业早已瞄上了教育信息化的大蛋糕,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而其中精品软件肯定为数稀少。这就要求政府和高校要把要求明确化,公开化,要鼓励企业联合开发精品应用软件,而不是单打独斗。软件开发投入和采购可以完全社会化,而不必一定都要由教育财政资金来买单,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成本压力,也可以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感,也有利于高等教育融入社会之中。

5.4从制度角度创造适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环境

为了鼓励开放课程的使用,应该进行制度调整。从政府层面来说,应该逐步淡化职称与收入挂钩的高等教育人事政策,使得广大教职工能够专业于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之中,而不必整天琢磨职称问题。对基层公务员的收入的提高方法同样也可以适用于高校教师的管理,使得高校教师的收入与职称有关,但关系不是特别显著,这样可以释放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省下的资源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而不是用于大批量制造垃圾论文和进行所谓的各种创新项目之中。

从高校角度来说,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逐步增加在线课程学分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从制度上为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打开局面,培养能够熟练进行开放课程教育的师资力量,并培养学生的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兴趣,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的目标。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字:慕课;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ADDIE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编号:A106011401166,A10601150261)

中D分类号:G42

前言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育领域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2008 年开始,Coursera,Udacity 和 edX 三大在线课程网站联合世界知名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展开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简称 MOOC“慕课”),提供各类免费课程,与众多在线学习者共享高端前沿知识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型移动学习的需要,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1]。同样,我国教育部也密切关注慕课的发展,积极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讨论,以开放、包容、务实的态度,鼓励高校和社会参与者兴利避害,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促进其在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个大背景,本文选取了《酒店管理概论》这门课程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从而为慕课环境下专业课程的开发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1.慕课的内涵与特点

微课程的主要理念是运用建构主义,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首创了声名远播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 lecture)。MOOC 的主要构成是 10-15 分钟时长的课程视频,是近年来在线学习以及网络课程开始关注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微课程[2]。课程主要由分段式观看教学视频、阶段性小测验和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网上社区讨论、虚拟实验室等方式组成,并按照学生学习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进程。

慕课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放性和灵活性。MOOC对教育变革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它所传递的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理念: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可以学到任何知识。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同时可以利用手机移动终端等随时随地开展学习。(2)专业性与权威性。MOOC课程由世界范围内的名校名师主讲,“名校+名师+名课”效应更加能吸引学习者。当前MOOC课程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知名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参与。他们精心选择课程知识的核心内容或专题,利用最新科技将视频等学习资料发送到互联网上供学习者选择。(3)互动性和实用性。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各类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MOOC吸引了大量在线学习者,这些学生学完了课程并活跃于相关的网络社区中组成学习共同体,互动交流,互帮互助。“慕课”教学将传统的大班授课有效转变为小组讨论模式,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化,有利于学生能动作用的发挥。

慕课的发展也引发了大家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慕课日后会成为主流教学平台,校园乃至教师角色将会有很大改变,慕课将取代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也有学者坚信慕课只会是教育模式的补充和更新,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模式[3]。慕课的出现确确实实影响着当代教学模式,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每个学科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如何利用慕课更好的开展有效专业教学才是关键。

2.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特征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全面了解酒店管理的基本概况。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具有以下特征:(1)内容多样化。酒店管理课程知识结构多方面,并且其内容之间相关程度不是很高。(2)知识点模块化。以酒店客房清扫服务为例,可分为以下几个流程:卫生间清洁、客房抹尘、中式铺床、吸尘等各个小模块。(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多数学校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都按照“理论 + 技能”的模式。同样酒店管理课程也需要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

3.慕课与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匹配分析

3.1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开展酒店管理知识点模块化学习。

一方面,酒店管理课程知识点的模块化,以及具有项目化教学的特点,特别适合慕课的特点。另一方面,现在无线网络在高校校园也基本实现全覆盖,开展微课教学最基本的条件俨然形成。

3.2实现学生酒店专业知识与情景教学的融合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作为学生对酒店认知的入门课程,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均处于模糊阶段。星级酒店管理中的服务氛围和技能无法用语言进行简单描述,也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微课程将知识点精炼化、片段化,用多种形象的表现方式让学生融入职业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由此可见,慕课与市面上的“网校”和网络视频开放课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即更关注课程的价值,让学生具有真实的学习环境体验,关注如何使学生从中获益。

3.3为学生搭建交互式学习交流平台

在微课学习过程中,微课平台除了有丰富的视频资源外,还有供学习者选择的线上交流机会。同时,平台中存在很多在线论坛和学习小组,通过各种交流,可以克服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便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答疑解惑,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学员间“互相评分” (peer grading) ,能够加强学员间的交流和互动”。

4.酒店管理微课程设计原则

4.1强调资源整合

由于酒店管理课程分为理论类型与技能类型,因此慕课设计也要强调这种专业特色分工。理论类型课程需要突出名校名师的概念,突出理论知识的扎实,可以尝试院校联合开发,打造酒店管理概论专业慕课课程,实现在线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技能类型强调的是产学研平台,与国际酒店集团管理公司合作,进行慕课的开发建设。

4.2强调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微课程不等于课堂实况录像的一小段切片,不等于完整课堂的局部片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知识点进行分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要求,进行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此外,微课程的设计要体现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调全过程学习

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设计要强调全过程学习,可以把慕课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观看视频和做练习,在线下课堂上则把重点放在师生们共同深入的互动交流、探讨,直至问题解决。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学生学到更加全面的知识,对学习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5.《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设计的ADDIE模型

ADDIE模型是一套有系统地发展教学的方法。ADDIE模型就是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发展(Develop)、执行(Implement)到评估(Evaluate)的整个过程。ADDIE模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要学什么(学习目标的制定)、如何去学(学习策略的应用)、如何去判断学习者已达到学习效果(学习考评实施)。

5.1分析(Analysis)

内容包括学习者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教学工具分析、教学环境分析等。这里面特别要注意: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的设计。一是结合酒店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二是分析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微课程的具体知识点内容开发。

5.2设计(Design)

内容包括知识点内容结构、表述方式、视觉设计等。结合酒店管理情景模式,进行微课程知识点设计。比如酒店各部门职能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表现,而酒店各部门服务技能通过服务场景的方式进行表达,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将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包。

5.3制作(Develop)

内容包括选择方式、录制、后期加工、字幕等。微课程的制作不同于PPT等教学工具,专业老师很难掌握这些专门技能。这里的制作需要专业的慕课制作团队与授课团队进行合作,如同拍摄一部微电影一样,进行微课程各种场景、台词等制作。

5.4应用(Implement)

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辅导、课后总结等。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课堂以外的其余地方,观看网络在线的微课程视频;课堂中,老师围绕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还可以与学生互动交流,开展深度的知识探索。这里需要注意将传统教学的解析式教学法与“慕课”教学模式的生动性紧密相结合,充分引导学生认识到酒店管理课程的多元性、灵活性。

5.5评价(Evaluate)

内容包括微视频评价、课程组织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等。基于慕课的微课程教学,将传统教学的两个过程――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正好颠倒,知识传授借助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由老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完成,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同样教学评价体系也发生了转变,需要采用新的评价标准来适应微课程。

结束语

MOOC的不断兴起,对传统教学的挑战毋庸置疑,这一变化打破了学校、国界的大门促使学习成为了人类的基本人权,终身学习成为了可能。 MOOC带给我们的既有希望也有困境,机遇和挑战同行,优势和不足并存。因此如何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开设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本文仅以酒店管理概论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明化.基于 MOOC 的高职酒店管理微课设计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11):121-122.

[2] 张钰莎.探讨基于MOOC平台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4(9):8-11.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研究

一、开放教育三十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成绩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央电大的老牌传统专业从中央电大建校之初就开始设置。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30年来从广播电视阶段到网络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了完整的远程教育历程。30年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不同形式下的远程教育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经典案例,其中有不少深刻的教训是最为宝贵的。进入21世纪,电大的远程教育进入基于网络的教育阶段。从1999年起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就有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模式设计和招生办学。从2000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招生开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经历了初期、中期、后 期 三 个 发 展 阶 段:初 期 阶 段 (2000 秋 -2009春)是基于固有资源的学习阶段,它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基本是以课堂面授思维模式下的课堂搬家与在线资源保存(含下载)学习模式;中期阶段(2009秋-2014秋)是基于动态资源更新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央电大此时更新了办学思维,将基于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模式变更为教学规则组合模式,即:专业教学课程设计模块化,基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通识课、实训课、实践课,本科还有补修课程。专业规定学分,在学分的规定范围内,模块课程自由组合。这种设计其实已经在顶层将专业和课程设计纳入网络在线教育能够实现的学分管理框架内,即为学分银行使用奠定基础。这种模式是以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设计模式,但是课程的运行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后期阶段(2015秋-2017春)是基于 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实施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此时进一步转换了办学理念,将运行于 Moodle平台的(为学生建立网上动态网站工具)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的教学设计先行的模式变更为教学设计与教学进程同步运行的模式,即:专业负责教师和课程责任教师在基于 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上随时更新资源、随时实施交互、随时进行教学、随时实施教学监控、随时进行教学行为统计和管理、随时进行教学测试和教学评价、随时生成课程教学资源。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网络的普及和升级已经呈现出一个自媒体+移动的崭新面貌,慕课(公开课)和移动碎片化资源倒逼远程专业和课程建设必须尽快跟上技术的步伐。Moodle平台的产生,使这一切成为现实。2015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全面投入运行,在新的平台功能的框架内进行专业重新设计,课程资源结构设计已经水到渠成。在新的平台模式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了新的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国开学习网可以自由地复制、使用或者修改课程内容,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界面栏目,增删教学内容。界面课程学习内容和行为列表都显示每个在线者的教与学的行为,包括每一个细微的访客使用细节,登陆者可以对课程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和搜索,按各自的需要登陆课程,和接收信息,并设计教与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学习平台理解成一个自媒体的学习平台,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空间。在国际方面,关于远程在线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研究在世界各地的实际情况各不尽相同,各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我国的教育体制大不相同,况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本土专业,韩国、日本有汉语和汉文学专业,但是学习和研究角度与我国大不相同,也没有多少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

二、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自1982年开办以来,一直坚持服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模式,没有真正设计出具有远程和成人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结构。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者都从全国重点高校遴选专家、教授担任教材主编和课程主讲,电大教师只负责课程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曾经委托北京的一流普通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助理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的主编主讲,编写出一大批被认为是当时最优秀的课程教材,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基本是对普通高校的模拟,没有真正体现出成人教育的特色,除了使用广播和电视播课外,基本没有实质意义的远程特性,形式上还是课堂搬家。尽管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中央电大最早开设的文科专业,但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并没有领先进行专业建设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从80年代初招收成人专科,先用广播语音授课,1987年后开始转向电视授课,21世纪开始以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实施教学。2001秋季,按开放教育试点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北大中文系以及北大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担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经过中央电大与北大中文系的努力一直坚持到2003年春季结束。到了2005年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与武汉大学文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联合办学,继续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尽管经过了20年的办学经历,但是在专业建设的创新方面没有大的成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主要包括专业结构、专业教学、专业管理、专业目标设计等几个方面。由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教学组织是学管理,协作分级教学,所以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省级分部(省级电大)、地方学院(地市分校)、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四级办学机构的教学职能分工明确,在统一的框架内各司其职。就专业建设而言,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顶层设计和专业指导性规则模块的设计,以及课程框架和课程选择范围的制定,并负责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省级分部(省级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落实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确认,以及在课程框架内对课程选择进行确定,并负责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地方学院(地市分校)负责专业结构的实施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落实,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教学点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自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负责学习者在专业结构内的学习和完成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学分,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学员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辅导学员课程的学习和学业的完成。作为省级电大的专业改革,由于受限于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结构的限制,其改革的主动权是有限的。省级电大只能够在专业结构以及课程框架内对课程进行选择,其改革的主要空间是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在专业结构方面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特色鲜明的课程选择;专业教学方面重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进行非统设课程的特色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开设特色栏目,进行特色教学活动;专业管理方面重点在于建设灵活机动的专业管理和教学团队,制订可操作的团队建设方案、团队实施方案、团队活动制度、团队活动空间、团队建设考核机制;专业目标设计方面重点在于专业教学效果调查、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业绩考核和教学规律反思。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山西电大国开、省、市、县教学系统建设机动、灵活、高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利用 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及承载功能,建立真正的基于课程为单元的专业模块化结构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出体现汉语言文学特色的多种媒体资源+移动 APP输送的自媒体终端资源课程;在 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开展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以动态资源更新与随时活动积累相结合的网络课程教学;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为目标,建立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组合课程,真正在互联网上体现出语言与文学两个不同模块系列的课程特色,建立起特色课程基础上的特色专业;通过使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平台功能开发网络课程,锻炼教师网上教学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强化教师网络专业课程建设素质,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在 Moodle平台框架内重新进行了专业特色教学设计,为开放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

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性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从内容方面分类包括语言类课程、文学类课程、文化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也由课程类型决定,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本土类课程的汉学性,语言类课程的理论性,文学类课程的艺术性,文化类课程的史学性、通识类课程的社会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特性,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的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围绕教与学的改革,由此体现出教学改革的特色。在网络远程教学环境下进行的教与学的表现形式为:教学主体方(教师)的网上资源建设、教学交互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评价实施、有效教学反思设计;教学客体方(学员)的学习资源获取、在线停留方式、教学活动参与率、教学效果反馈、学习成绩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中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后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更新了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课程设计模式,但是我们受过去初中期教学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初期设计的“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的限制,还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也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当前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借助能够充分满足“在线教学”的 Moodle平台功能和它支撑下的国开学习网,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为此进行富有特色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模式设计的条件已经成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去一直采用教务规则先导的课程管理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首先满足教务管理要求,课程教学也是管理规则重于教学内容。课程和专业建设的学科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表现在资源建设方面,专业特色极不明显。为此尽快设计一套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学科特色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也是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活动、课程团队活动需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特有的语言+文学特色,即语言方向的逻辑性、理论性;文学方向的形象性、艺术性。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社团组织活动的感染力和文化艺术影响作用。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设计课开发出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艺术感染力的网络课程资源:例如运行在平台之上的《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过程:例如在每个课程界面开设的“特色栏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活动:例如每学期定期举行的2-3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团队”和“汉语言文学课程团队”的专项活动。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率先探索网络“在线教育”在经历了初期、中期摸索阶段发展之后,受后期阶段慕课+移动学习新模式的影响下的专业教学规律。它是在受 Moodle平台启发下,专业教学思维的体现,这在新型网络教学环境下,具有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探索意义。它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学分银行落实奠定了基础。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建设设计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过去一直是面授和初级远程教学模式,在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体现远程“在线学习”特点方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为教育研究在专业建设理论方面提供“在线课程”支持下的专业建设成果。在实际应用方面,作为一个高等教育传统性专业,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秋季开办)从全国电大2000年开放教育办学项目启动以来,一直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体系的支柱性专业。汉语言专业课程结构和招生规模一直很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省也是专业教师队伍最齐全,教师素质最高的专业之一。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方面,本专业一直走在前列,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教师,产生许多优质课程资源。在网络教育发展到今天的自媒体+移动学习时代,本专业率先进行新媒介下的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开放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意义深远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来,新的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了适应国开即将教学计划变更为教学规则,将专业课程模块化、组合化,实现真正的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模式设计,避免过去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影响,特别是改变 “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形成的专业思维定式,使专业教学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管理和专业教学方面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和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建设一大批满足“在线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学员在 Moodle平台功能支撑下国开学习网上的学习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具有非常具体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在聘请专家(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专家、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专家)集体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电大2009秋以来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含设点招生、师资、教学效果)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并根据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结合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的教学功能,确定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在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的指导下,研究了升级版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对象需求类型、特色资源建设、特色教学设计、特色教学过程、特色课程建设、专业管理、课程管理、特色实践教学、特色教学团队、教学效果评价(含课程效果、实践教学效果、毕业生追踪调查效果)、特色专业活动社团(含专业学术组织、专业特色组织、专业学生组织)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确定研究试点聚焦基层教学点,通过实际教学落实验证研究效果,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反馈修正,通过课题组和专家研讨、会诊,最终形成研究结论。本项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座谈讨论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实践验证法、专家指导法、实际验证法。聘请了专家(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专家、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专家)集体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色的具体内容。对山西电大2009秋以来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含设点招生、师资、教学效果)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包括对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的调查。通过实际教学落实验证研究效果,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得到预期结果。经过多年的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一直徘徊在专业管理和课程资源建设的层面,未能够达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与新媒体教育技术融合研究的水平。本项研究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特色”研究,将专业建设的课题研究回归到强调专业学科特点上来,使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由教学研究提升为学科与教学相融合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全省广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才干,也才能够使广大学员得到高水平的专业学习收获。这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和最实际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俊洪.网络时代的中国远程教育:问题与出路[J].开放教育研究,2002(3):8-12.

[2]徐海波.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4(7).

[3]钟志贤,黄林凯,范艳敏,宋灵青.远程教育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访远程教育专家 MichaelG.Moore[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4]杨开城.学生模型与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5]杨婷婷.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15).

[6]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4).

[7]李松坡.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8).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网络课程 课程设计 脚本编写

基金项目:云南开放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开放教育课程资源应用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项目编号2013-06

网络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团队的组建是完成建设的必要前提,丰富有效的教学设计与课程设计是建设高质量网络课程的必要条件,而课程设计如何在技术制作过程中完整实现是制约课程建设的关键。

1 网络课程的概念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指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课程是对一门课程教学内容、作业解析、考试辅导、在线测试、教学互动等信息的集中封装,学习者可获得较为全面的导学、助学、辅导和互动。

2 网络课程的建设流程与团队组建

根据网络课程建设的“瀑布模型”思想,网络课程建设包含课程开发总体规划、学习活动与课程设计、媒体开发与课程制作、课程试用与测试、课程与维护五个阶段。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建设团队应包含项目负责人、课程内容专家、课程设计人员、美工和技术开发人员、媒体制作人员、课程校审和测试人员等角色,这些角色分工配合来完成开发流程中的各项业务工作。

3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是网络课程建设中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加强课程设计,有助于提升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要综合考虑课程内容特点、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融合混合型教学模式理念,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对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及学习评价、教学评价、使用反馈等课程元素进行合理设计。课程设计要根据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特性,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教学目标、交互方式来进行,并针对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教学活动形式和交互活动形式,并将这些设计形成详细脚本,作为与技术人员沟通交流的工具。

4 网络课程设计脚本的作用和内容

4.1 网络课程设计脚本的作用

设计脚本编写需要对课程内容的安排、结构布局、视听形象表现、人机界面形式、动画方案、交互界面、解说词的撰写、配音配乐等进行周密考虑和细致安排。设计脚本不能仅仅是课本或教案的简单复制,还应该包含课程中所有媒体素材的安排布局、内容和呈现特征的设计、链接地址和交互行的设计,详尽描述课程使用者将要在计算机终端上看到的各种细节。

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各建设环节之间有效沟通是课程完整准确实现的保证。调查表明,沟通的瓶颈环节往往存在于课程专家、课程设计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之间。在建设前期,课程总体设计、教学大纲确定、学习活动与过程设计、课程设计脚本编写、制作素材准备等环节由课程内容专家和课程设计人员完成,而网络课程的最终实现必须由网页制作和美工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所以,网络课程的内容专家、设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需要课程设计脚本作为准确表达和沟通的工具。网络课程设计脚本有助于开发团队理清思路、直观形象地展示设计意图、无误差地实现建设的意图和思想,利于团队分工协作、提高开发效率。

4.2 网络课程设计脚本的基本内容

网络课程设计脚本内容要以课程设计方案为纲要性文件,为课程设计服务。课程设计人员编写课程设计脚本,以课程设计方案为根本,描述和表现课程实现的内容结构、页面形式、媒体展现形式、媒体特征、细节描述等。网络课程设计脚本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结构关系图、页面组织结构图和分镜头脚本,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网络课程设计脚本的具体内容

4.3 设计脚本编写的基本原则

(1)明确课程目标和各个单元应实现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准确无误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3)应用学习理论,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4)充分考虑终端设备的输出和显示特点。

(5)教学设计人员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编写脚本时,充分考虑制课工具的选择。

(6)使用规范的设计脚本格式。网络课程设计脚本可使用不同的格式,但须遵循一定的书写规范,而且要明确详细地表达脚本的各项内容。

5 一个简单的网络课程脚本设计工具――PowerPoint

5.1 使用PowerPoint编写脚本的原因

PowerPoint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用于演示文稿制作。选择PowerPoint编写课程设计脚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入门门槛较低,软件使用较为广泛、操作简单。

(2)PowerPoint有丰富的形状、图表、艺术字、剪贴画等功能,可实现各类艺术效果。

(3)使用PowerPoint的编辑母版功能和复制粘贴功能省掉不必要的重复工作,用母版编辑功能结合各种图形编辑功能可轻松实现分镜头脚本的编写。

5.2 编写步骤和样例

本文以《云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强化训练》网络课程设计脚本为例,讲述课程设计脚本的PowerPoint实现。

步骤1:用幻灯片母版设计网络课程的页面公共元素。在幻灯片母版视图中,用绘图工具中的直线工具,将幻灯片页面根据网络课程的设计需要划分为四至五个区域,分别描述不同模块和元素的设计思想。在模板中用PowerPoint软件的绘图工具、Smart Art工具、图文混排等功能制作课程页面中一些固化的公共元素,如网络课程的Logo、导航栏等。

步骤2:使用图形工具设计网络课程的总体结构和页面结构。用Smart Art对象中的循环、关系、嵌套、列表、流程、层次结构等组件,结合图片编辑与绘图功能,编写课程整体结构关系图和页面组织结构图。

步骤3:应用设计好的母版编写分镜头设计脚本。在步骤1里已经定义完成的主要内容区域中,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给出页面效果和内容;在步骤1里已经定义完成的侧边栏和底部区域处,输入对应页面在声音、图像、视频和交互效果等方面的设计细节和注意事项。分镜头设计脚本要对课程中所有的页面或同一类型页面的呈现方式和细节做出详细描述,为技术人员制作页面提供精确参考。

在上述步骤完成的课程结构关系、页面组织结构和各页面的分镜头设计脚本的基础上,团队中的媒体制作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方能清晰地读懂课程设计人员的意图,准确地实现该网络课程的页面设计、内容安排和媒体制作。

6 总结

综上所述,一个完备的网络课程建设团队的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设计、设计脚本编写对于精准高效地建设网络课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课程设计脚本要对教学设计详细展示和精准表达,是课程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实现良好沟通的桥梁。本文用PowerPoint这一简单通用的软件工具实现设计脚本编写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网络课程建设,也适用于普遍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移动学习课件开发和数字教材制作。

参考文献:

[1]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脚本编写规范[M].北京: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2008.

[2]张进宝,李松,马江舰.基于“瀑布模型”思想的网络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0,(1).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MOOC; 慕课;MOOC平台;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8-0049-02

MOOC是大规模网络课程的英文缩写,又称“慕课”。MOOC的教学形式主要为教师的课堂演讲视频,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实现。网络课堂由教师与知识分享和协作的学习者组成。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与不同章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可以中途暂停,以便学生测试与反馈。学习者可以随时了解自己学习的进程及学习效果,并且通过反复学习直到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MOOC的出现突破了空间与时间限制,通过联网可以享受全球范围的优质教学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能力为主要目标。要解决高职学生的一专多能,工学不足的矛盾,学校开展MOOC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案。在目前网络教育越来越普遍的前提下,学校已经储备好了网络课程资源,学校可以把原有的网络课程资源与现有“微课”迅速转型,建设校园MOOC。

1 高职院校Mooc的需求与定位问题

高职院校在MOOC建设之前,有几个问题必须了解。MOOC课程有着网络课程开放、信息共享的特点,那么,这类课程的开设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十分首要。只有在解决了目标定位后,我们才可以从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手段层面去开展教育服务。

(1)与原有课程信息共享信息,但需求分类。高职院校中的传统教学资源已经相当的完备,如何要在网络上分享这些教学资源也相当的容易,但问题是是否把所有好的教学资源都分享,这个取决于MOOC课程的教学对象。网络上的教学对象与在校学生不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而要课程起到宣传专业的效果,必须分析网络上的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能力,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学习重点和难点问题山上,可以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探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

(2)明确MOOC的建立目标。MOOC是一种基于网络实现的开放性课程,其主要构成为课堂演讲视频,每段视频为十分钟左右,在一段视频中会有几次暂停,以便对学生进行知识测试、实践或反馈。课程的助教会及时地查看、管理这些在线反馈,有些课程会有作业和考试。当学生完成一定的课时,经过作业与考试后,也可申请修得相应的学分。无论是否本校的学生只要在平台上注册即可成为MOOC学生,进行在线学习。

从MOOC的课程特征与学习流程看出,MOOC的服务目标主要指向于校外学习者,它主要提供一个“社会大学”的功能。只要学习者有相应的学习基础与能力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完成课程学习。因此,MOOC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宣传本校优势专业的平台,它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同时也能提升学校的专业优势与社会声望。

(3)MOOC课程定位分析。我们发现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变成MOOC。一开始,我们可以从学校的精品专业中挑选合适的课程,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考虑到有校内学生与校外学生两种情况。对于在校学生,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上挑选一些课程作为现有课程的一种补充,作为课余选修。对于业余学习者,我们要考虑他们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在课程设计上精心设计,利用技术手段设置适当的知识点讨论反馈点。

2 MOOC建设环节中的问题与建议

一个完整的MOOC建设主要包括了平台建设、课程设计、课程录制、课程后期制作与辅助教学资源的制作等。在这些环节中平台的选择与课程设计最为关键。

2.1 MOOC平台建设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现了许多大型的MOOC平台,为MOOC开发者提供了便利条件。MOOC开发者只需选择现成的平台。2014年由教育部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推出――中国大学MOOC,免费提供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985高校课程。此外,还有“MOOC学院”、“MOOC中国”与“学堂在线”等平台也迅速推广开来。一般校园MOOC平台都包含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课程学习管理系统;(2)数据管理维护系统;(3)多平台展示系统;(4)智能阅卷系统。通过这些功能模块,MOOC平台可以实现在线学习、在线测试或考试、在线交流与在线教学管理。这些平台都支持与高校合作,有的平台甚至支持与教师合作共同来开发在线课程。高职院校甚至专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这些平台合作,在这些平台上推出自己的MOOC课程。

2.2 课程设计

明确课程目标,选择好课程平台后就可以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教学形式三个方面的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受众的不同,按照课程的知识框架体系选择课程内容,尽可能的详细设计,并针对在校生与校外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给予多种学习路径选择。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根据课程要求划分出面授环节与讨论环节,充分发挥面授的优势,让课外学习这可以反复学习重要的知识点,并在讨论环节上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提升学习效果。在教学形式上,MOOC主要是体现教学效果的真实性,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氛围,让学习者把焦点放在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上,通过教师的课程讲授,真实地获得知识与沟通。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是知识点的划分,我们可以充分的细化知识点。细化知识点,把每个知识点细化为一个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可以选择了解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点,在短时间内反复学习加强。知识点的划分也为后期的教学评估量化标准化提供可行性。

3 关注Mooc建设中的能耗问题

MOOC建设与其他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一样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人力与其他资源。我们在开展MOOC建设时必须关注MOOC建设中的能耗问题。从2013年起,我国进入MOOC建设的爆发阶段,许多教育机构与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大力开发在线课程。由于机构缺乏协作沟通,没有充分规划好课程,又因为后续忽略了的使用管理,最后导致了MOOC建设中出现重复投资与资源浪费。此外,由于学习课程管理滞后问题导致课程无人问津,设备闲置的问题也常有发生。相对于开发者的大投入,目前网络上提供的MOOC大都是免费课程。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免费学习,学校只收取考试与认证的费用,如果学生不需要考试则相当于完全免费。因此我们必须提高MOOC的使用率,理性投入,认真管理,发挥MOOC应有的作用与效能,不应盲目跟风,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下就MOOC能耗问题提一些小策略。

3.1 着重学习者需求分析,开发设计高需求课程

要使得在线课程有更多的学习者光顾,就必须认真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者是哪一类的学习者,有什么样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特征,有多久的业余时间可供支配,是否关注学分还是测试认证,课程的时间长度与难度,学习路径的选择都是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是设计者在设定课程需要考虑的细节。我们更应该像开发游戏一样,明确自己的客户类型,开发出高需求课程,吸引学习者持续热衷于课程学习。

3.2 协作开发,实现经济效益共赢

当前,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开发平台可供高校合作选择,不再需要自己重新开发平台,而只要根据需求,选择好合作平台就行。目前,一般这些平台大部分都是免费提供平台,学校负责课程设计,录制好授课就可以把课程资源放在平台上供学生在线学习。未来,MOOC的趋势会有全面免费过渡到部分收费,或注册收费,因为完全免费则会了带来学生大量注册却又不上课的局面,因此收取象征性少量的费用是为了避免过度注册带来的数据冗余。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我们有自己的专业优势,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出发,通过在线演示,能切实快速地解决学习者的困惑,轻松突破一些重点、难点。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精品专业中挑选具有特点的课程或较为实用或前沿性的课程进行开发,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开费资源又可以有效地稳定住业余学习者的数量。

3.3 注重课程推广与管理,提升教学效果

在线学习课程需要大力宣传与推广才能被更多的人获知以及报名学习。因此我们需要依托已有的学校社会声誉做好宣传工作,利用现有的在校生及同类学力的业余学习群体力量迅速被更多的人所熟悉,分析特定人群,扩大学习规模与群体。我们可以使用网络及多种媒体渠道去推广自己的MOOC课程。除此以外,我们还要保障MOOC的服务质量。从建设过程中关注客户需求,通过后续的学习管理来保证学习质量。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给学习者充分的在线互动与交流场所。

4 结束语

MOOC是这个时代个性化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发展快而迅猛,但这也是个高淘汰率的“教育市场”。好的课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学校与专业的金牌标志,更多的课程很可能为淹没在这种大趋势的浪潮之下,成为泡沫。MOOC建设中开发者必须始终保持一种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从需求者出发,提高服务质量,使教育真正服务于人。

参考文献:

[1] 郑莉,杜婧.MOOC建设的关键问题[J].计算机教育,2014(11).

[2] 管会生,高青松,张明洁.MOOC浪潮下的高校课程联盟[J].高等理科教育,2014(1):44-52.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 Moodle平台 在线课程设计 教育信息化

1.引言

教育部1999年启动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大力支持网络课程的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网络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和中小学都纷纷开发了大量网络课程。虽然很多的学校引入了网络教学平台,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当然这与学校的引导和推广有一定的关系,但任课教师在使用教学平台时,也没有对课程做适当的设计,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学平台的作用[1]。

2.在线课程设计的原则

Moodle是一个为专门制作基于因特网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也可以说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CMS),与内容管理系统有关,同时它也是一个学习管理系统(LMS)。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办公自动化》课程应该属于网络课程,具有网络课程的特质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2]。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要以网络课程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在进行在线课程设计时要体现如下原则。

(1)交互性原则;

(2)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3)教学设计原则;

(4)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合作化。

3.课程设计前的准备

在Moodle平台下的教师角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教师失去传统的领导者的地位,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参与从教学活动的设计到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帮扶者作用。主讲教师可以添加新课程,修改课程内容、添加活动,或者根据教学任务组合Moodle模块,也可以管理学生成绩和活动评价、查看学生日志、加入讨论区参与讨论或者回复学生问题[3]。

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添加用户:这里是通过批量添加用户,用户可以是授课教师和学生。

(2)添加课程:添加课程中要注意的是为了让注册的学生能够自己加入到教师创建的课程中,需要对课程设定密码。也可设定课程显示方式、最大上传文件等。

4.在线学习课程设计

教师登录Moodle平台,选择课程,进入课程界面之后,就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课程设计。

(1)课程资源管理

课程资源是开展各种学习的基础,有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在Moodle平台上可以创建丰富的教学资源,不论是自建教学资源还是外部教学资源,通过课程编辑页面里的“增加一个资源”模块功能实现,资源模块主要包括文件、图书、网页、文件夹、IMS内容包、URL、标签等模式、标签等模式。利用这些模块可以实现文字、图片、表格、动画等资源元素的制作,也可以将外部资源链接到课程内容中,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4]。

利用魔灯的资源模块将这些内容到网上,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这样不仅方便教师以后备课,同时还可以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扩充与提高。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上、或者课后阅读了解相关内容,丰富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赋予学生上传资料的权限,让学生通过Internet搜索、浏览相关信息,提高信息技能和素养。

(2)教学互动

互动和交流是学习中很重要的方式,本系统用聊天室和讨论区功能来实现这一环节。

①实时交互

Moodle平台中的聊天功能能够提供流畅、同步的文本交互,并支持URL地址、表情符号、图像格式,供师生、生生之间针对课程内容及时讨论、交流,系统会记录所有的讨论内容,并可以设置是否对师生公开。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通过Moodle平台实施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实时在线同步教学。

②非实时交互

讨论区是比较重要的课程活动模块,学习中的交流和讨论会在这里进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讨论区类型,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显示格式及对张贴的内容进行评分作为评价的依据。通过订阅讨论区,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的讨论区帖子。

教师添加讨论区,可点击“添加活动”,选择“讨论区”,创建讨论区,如图1。

图1 非实时交互界面

讨论区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浏览其他学习者的帖子来深化对某个话题的理解,提高认识。由于讨论区是异步的,允许学习者利用充分的时间查阅资料考虑相关话题,发表言论。

(3)作业上传

利用“作业”模块,分配在线或者不在线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提交任何格式文件的作业,如PDF,MSOffice,TXT文本文件,image图像等。添加作业类似于讨论区的创建。

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性较强,而实践教学主要向学生呈现作业内容及提供一些实践素材。教师每次布置作业任务后,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作业上传到教学平台。

为控制学生的作业进度,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设置:

若超过时间教师通过修改,将作业隐藏,学生再无法看到本次作业要求;

在创建作业活动时,设置作业的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如图2。

学生作业上传到平台之后,教师可根据作业的情况,进行打分,给出成绩。

图2 设置作业起止时间

(4)课程测验

在教学中,测验主要用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和教材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随堂测验是指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一个小节后进行的小型测验,如图3。通过随堂测验,教师可以很快了解本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具体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目标;学生可了解自己对本课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及侧重点。在课程教学中,将随堂测验这一方式灵活地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加以合理运用,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图3 测验答题界面

教师可以使用测验来设计不同的试题,形成一个试题库,教师以后可使用该试题库,也可将试题的顺序和选项顺序打乱,设定答题次数,允许学生多次尝试重复做测验,让计算机记录所有的分数。成绩反馈如图4所示,是测验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而且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这些信息能对下阶段的教学或复习给予必要的参考和帮助。在完成随堂测验的同时,教师在后台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完成时间、答题次数、测验成绩、每个答案被选择的次数等。这些数据可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的最终成绩作出合理的反馈。

图4 测验反馈界面

测验模块的一个突出优点在于,教师可以用这个模块设计出试卷后,随机的发放试卷,这样前后左右的学习者的试卷全部都不一样,非常便捷。

当然,教师也可以增加知识拓展模块,便于让学生在课外拓展知识面,了解课程中新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方法。

最后,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报告,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侧面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和学习态度。

5.结语

在Moodle平台上开设的网络课程的技术门槛低,使用Moodle可以方便、有效地开发网络课程。对于老师来说,教学任务都非常繁重,没有太多的时间系统地学习网络课程平台开发技术。但是在Moodle上创设课程,则不需要花费他们太多的时间,非常简单易操作,并且能够很好地辅助老师的教学,便于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及课后复习。

参考文献:

[1]张金宝,宋继华,唐伟.利用Moodle系统组织网络教学[J]中国教育网络,2006(07).

[2]李兆义.关于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一些思考[J].期刊现代企业教育,2008(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