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范文1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生物科学素养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民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公民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探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解决的教育使命。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二)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1.分析教材特点,落实科学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科学探索能力。生物新课程将陈述性知识、科学探究活动和小栏目作为教材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传统教材“实验”栏目的基础上增添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并将其融合为“科学探究活动”。笔者发现,科学探究活动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数目明显增加。以中学阶段新课程教材中生态学内容为例,人教版有34个科学探究活动,苏教版有51个,中图版有32个,河北少儿版有82个,浙江科技版有37个。二是活动的类型呈现多样化。例如,人教版有“实验”、“探究”、“调查”、“模型制作”、“课外实践”、“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等;河北少儿版有“探究竟”、“大家谈”、“亲自做”、“想一想”、“试试看”、“阅读与分析”;苏教版有“讨论”、“课外探究”、“积极思维”、“边做边学”、“继续探究”、“课题探究”;中图版有“探究活动”、“课外实践”等。三是不同类型的活动有不同能力目标的侧重点。例如,“实验”侧重培养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探究”强调学生自行制订探究方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大,“资料搜集和分析”侧重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模型建构”注重学生动手动脑建构模型,培养训练建构模型的方法和能力。

认识教材特点,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促进发展;有助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及认识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重视生物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需要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科学素养的组成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本质和STS。科学史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的途径之一。生物科学史记载了生物科学的产生、发展及规律,能够切实的反映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情感与精神,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的关系。

新课程增加了科学史内容,将科学史教育列入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当中。如“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生长素发现过程”、“探求光合作用原理的实验”,对“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过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都是学生理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认同和理解科学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奥秘的艰辛历程,理解科学发展的本质,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及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领悟到科学的发展需要人们不断的拼搏和前赴后继的努力,进而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重视渗透STS教育,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STS指的是科学、技术、社会(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的关系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人类发展中的应用。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在教材内容中渗透了STS教育,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的各种素材、栏目及活动进行STS教育,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对于自身乃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知识的传授同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教材中学到的知识是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的,一方面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使他们意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对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学习,结合现实生活中生物与环境的各种鲜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人体营养物质代谢的学习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疾病实例,使学生了解科学膳食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克隆技术、器官移植等高科技生物技术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萌发对科学研究的热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 技能 能力 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生物技能和能力目标名称的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颁布了多部涉及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两部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技能和能力目标的名称经历了不少变更。建国初期教学大纲并没有能力目标的确定名称,但有技能目标的确切提法,如1963 年《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使学生获得生物实验实习的基本技能。”在1986年的《全日制中学生理卫生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里“教学目的要求”中,第一次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单独列为一个方面的要求,基本技能目标和能力目标并存。1992年颁布的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要求”中使用“能力培养”这一名称取代了基本技能目标。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目的要求”用“能力方面”,包含了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一系列要求。2001年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设置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使用“能力”目标。但是,在课程目标大标题下要求“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而在随后的具体目标中则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表述,显得前后矛盾。能力目标的名称在课程目标里的表述值得讨论商酌。

课程标准的设计应该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而《纲要》要求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①化学、物理课程标准里的具体目标与《纲要》的要求在表述上是一致的,然而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与《纲要》的要求在表述上并不一致,《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没有把“过程与方法”纳入具体目标,是有一定道理的。“过程”是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是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所用到的科学方法,还包括学习的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工作者应当掌握的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技能,所以“过程与方法”属于广义技能的范畴,相应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应该属于技能目标。但是,用“能力”一词来代替“技能”则有不妥的地方。“能力”和“技能”两词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技能”通常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能力”是个体能够胜任某项任务所具备的主观条件,②是完成一定活动所需要的完整的本领、才能,是由知识和智力、技能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能力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可见,将“能力”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显得过于模糊、笼统,难以起到指导和评价的作用。

笔者认为,“技能”这一名称在生物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更具指导性、可行性和可评价性,使用“技能目标”更为科学合理。生物能力是应用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来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是个体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转化为智能和形成生物技能的综合体现,生物学知识和生物技能是构建生物能力的重要基础。可见,生物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涉及的范畴亦相当广泛,而能力目标的达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和累积过程,往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难以进行全面真实的客观反馈和评价。生物技能是个体把所学得的生物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涉及内容相对具体和明确,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学习和练习习得并进行检测和评价,所以在日常生物教学中使用“技能目标”比“能力目标”更具可行性、操作性。

2 技能和能力目标的内涵渐趋丰富,并向多元化发展

从建国以来颁布的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和生物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中学生物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技能和能力目标的培养所强调的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但总的来说,中学生物技能和能力目标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对生物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建国初期,我国的中学生物教育事业开始进入发展时期。生物技能的培养也受到了重视,但此时的生物技能目标内涵十分浅薄,技能的含义为狭义的实验动作技能。当时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体制和经验,确立了以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1952年,教育部以苏联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为蓝本,编订了建国以来第一个《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草案)》。其后,在1956年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技能”。此时期为适应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而对学生提出了农业生产技能的培养目标。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当中,有关技能培养方面的特点是:实验的比重较大,指出了培养基本技能的方法和方向,着重抓基本技能的掌握,如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使学生获得生物实验实习的基本技能”。实际上此时期是一种“知识型”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智力开发与心智技能的培养并不重视。

1976年“”结束后,生物教育事业得以恢复。从1978 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生理卫生教学大纲》以及《全日制十年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看出,此时期的生物教学依然十分强调“双基”教育。但值得提出的是,首次在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技能的含义开始涉及生物心智技能。

80年代开始,我国认识到只强调“双基”教育是十分片面的,还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其能力。例如1986年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在关注基础技能的同时,指出“培养学生的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又如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提出“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且要求培养学生的初步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可见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上有一定的加强和提高,③但是关于科学方法的提法过于笼统和抽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改革思想的不断渗透,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得生物技能和能力目标的内涵更为丰富。2000年的《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提出“初步具有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等新要求。2001年的课程标准完整地指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亦即“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且进一步要求“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④2011年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不但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而且是中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另外在课程内容里的“科学探究”主题作了不少补充和改动,由此可见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的高度重视。在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也很好地体现对探究技能的重视,例如“开展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等。

概括起来,建国初期的能力培养目标强调的主要方面是生物科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改革开放到80年代期间,在重视这些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90年代后,则在重视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国对生物技能的理解从片面的实验操作技能扩展到广义的技能概念,技能目标也从要求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到逐渐重视心智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统一发展,并进行新的整合,提出以科学探究技能为核心的技能和能力目标体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以科学探究技能为中心,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才能在探究实践中学会观察、实验、思考、收集和处理信息,在探究实践中学会自学、合作、创新,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 技能和能力目标的要求渐趋具体明确

1956年的教学大纲并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要求,只是在大纲中有所体现,如在说明部分中提到“应该使学生获得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学会使用各种仪器的技能,科学观察的技能,按照实物画图的技能”。1963 年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里面明确提出“获得生物实验实习的基本技能”。1986年的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的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单独列为一个方面的要求,并提出了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1992年的教学大纲第一次规定了学生实验的教学层次,即把学生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和学会三个层次。在以往的生物大纲中都没有规定过教学要求层次,此划分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技能目标的培养要求。2000年教学大纲提出了“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而2001年的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而完整地提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内涵,科学探究能力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能力。课程标准涉及能力目标的既有“课程总目标”,又有进一步详细说明的“课程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在“具体内容标准”中使用了“行为动词”对技能性目标提出了要求,并附表说明了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从而使能力目标更加明确、具体。2011年的生物课程标准在2001年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在对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补充了“进行”、“制作”,从而使能力目标要求的表述更加具体。但是也有学者指出,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所使用的部分“行为动词”名不副实,其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是笼统的、抽象的,而且不便于测量。⑤

注释

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人民教育,2001(9).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商务印书馆,2002:598,921.

③ 叶佩珉.谈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J].课程教材教法,1992(9):11-15.

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 新标准;重要概念;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

2011年底《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尘埃落定。新“标准”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表明,经过课改十年的检验,生物课改所倡导的理念、提出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坚持的目标、课程设计的思路都是正确的,是需要我们继续坚持的。

新“标准”最大的变化就是全新提出了50个重要概念。这50个重要概念并不是集中阐述,而是出现在十大一级主题的每一个一级主题当中。这种呈现方式更便于一线教师查找、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37.1―2000指出:“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标准”中的重要概念既阐明了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又准确描述了其外延。为教师在教学中确立三维目标,实施生物概念教学指明了方向。

仔细研读新“标准”,各概念之间既存在包含关系,又有并列关系。对于第四大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而言,第一个概念:“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就是概括式的概念。对于“光合作用”这一贯穿生物科学始终的重要概念,“标准”中的阐述为: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这一重要概念有以下几层内涵: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绿色植物的叶片。绿色植物的叶片之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叶片中存在叶绿体。这里,勤于思考的学生就会存在两个疑问:①如果绿色植物的其他器官中存在叶绿体,这样的器官能进行光合作用吗?②没有叶绿体的生物就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对于第一个疑问,学生很容易想到仙人掌。仙人掌的叶片退化为针状;而茎通常肥厚,内含叶绿体,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对于第二个疑问,《教师教学用书》中就提到了“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其实,《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第一章中介绍生物类群时就介绍了蓝藻这类原核生物,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同样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2.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一结论教材当中是以探究实验的形式出现的。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能够很直观的获得这一结论。但学生很容易想到:这里的“光”一定是太阳光吗?其他光可以吗?这里刚好可以与光合作用效率联系在一起。人工增加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这里的人工光照就不是太阳光。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通过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的,叶片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能排出氧气。而水分是通过植物的根吸收,通过植物体内的疏导组织进入叶片的。这两种原料进入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这两种产物对于生物圈有很大的意义。其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了自身利用以外,还通过食物链被其他生物所利用。有机物既是生物用来构建身体的重要物质,又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其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除了供植物体呼吸利用之外,还供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呼吸只用。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中蕴含和传达出来的信息,也都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中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打破了章节之间的限制,将两节的内容做出了大胆的整合。教师按照学生普遍的认知规律,按照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进行介绍。

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范文5

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教材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如观察与思考、调查、实验、演示实验、资料分析、探究等。教师应准确领悟新课标要求,从思想上重视探究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现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要站在人的长远发展的高度去看待探究活动教学,而不单单是为了应试,从思想上认识到探究活动教学其实就是在切实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培养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进而认真对待探究活动教学。

平时注重对探究活动教学资料的收集:对教材中要进行的探究活动内容应做到心中有数,平时留心收集跟这些探究活动有关的各文字的、图像的各种形式的资料。课前精心备课,钻研课标、教材,找出教学重点,确立核心知识,并且根据学情和本校资源,确定可以实施的探究活动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呈现给学生的资料具有计划性和前瞻性。教学中应一手抓教学目标一手抓纪律:课堂教学的整过过程都应在教室的引导下围绕探究的重点来进行,不做无谓的探究,注意把握好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在抓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注意课堂纪律,在保护学生探究热情的基础上,让课堂探究活动能在井然有序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

将探究活动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室、阳光花房等,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自主而有序地进行各种实验活动,同时也可举办知识竞赛、模型制作大赛、生物手抄报展、生物兴趣小组等形式将探究活动教学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提供一充分展示课内外探究成果的平台,拓展课堂知识,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施展,激发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和同学恰当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学习。新课标中明确说明评价应以生物学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倡导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因此教师在探究活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探究活动类型采取灵活的动态的评价方式,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评价时应注意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究为前提。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南坪民族初级中学445400)

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生物;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17-02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学生培养的目标将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而对于“人才”来讲,他首先要是“人”,而后才能是“才”,现阶段“人才”已不仅仅是高分数、高学历的代名词了。“人才”不仅要懂得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基本的合作共赢意识,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品质、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才”要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因此,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渗透人文科学、人文精神。具体来讲就是我们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深入到培养孩子的情感、道德,甚至深入到品质、人生观、社会观等深层次层面上来,不仅仅重视“教”,更重视“育”。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在我省使用的人教版四册八个单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其他生物以及生物圈的构成、关系以及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教材内容中都不同程度的渗透了人文精神的素材,自然会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载体与媒介。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节中,在讲解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和对社会的影响时就可以加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并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人文素质培养。又比如:在七年级下册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人的生殖和发育这节中,在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和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时,就可以加入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史教育,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

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有极强的可能性的。作为教学实施者,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科学知识、方法运用与人文知识的融会,让学生对人与自然作出更进一步的探究。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原则与方法

1、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以人为本原则

在中学生物教育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知识本位”的思想。教育的中心任务应该是“育人”,教育必须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教学中,教育者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水平、兴趣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整体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处理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的关系,选择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使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能够与不同学生相适应,以促使个体发展达到其自身可能的最佳程度。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情感性原则

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在于要使人真正的成其为“人”。而对其进行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沟通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同志伙伴似的关系会使师生情感得到最好的沟通,他们可以最好的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强调学生内心体验,重视引导与感悟:渗透性原则

诸如道德品质、人文关怀、价值观等等这些人文思想,它们都是学生人格的一部分,要让它们成为内心的组成部分,只用说教的方法使之形成是行不通的。应如春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之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1)追求科学性。有了科学性,才能体现出人文性。生物学的目的是探索和揭示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同时生物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按照生命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来介绍生命自然界,这就是科学性。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性越强,思想性就越强,人文教育就越能得到渗透。

(2)要点拨与引导,要自然地升华,强调学生内心体验。人文教育归根到底是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单有科学事实,不一定能形成某种正确的观点。在我们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形成某种观点的基础上,更加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才能引发思维的火花,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升华为某些观点。

4、量入为出,合理安排:针对性原则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特点和要求。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在此时正是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手段。展开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精神的培养,正可以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品格的形成。不过,在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时,对于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初一、初二阶段的教育过程更加要求直觉、形象、生动的事例和语言,生物教学更是离不开具体的描述,实际的感受。另外也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具体的情景下,采用最适宜的手段或方式,最大程度的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途径

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集中起来主要是:生命伦理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素养的教育等等。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用渗透人文精神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就能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润物无声地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