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学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隧道施工学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隧道施工学习

隧道施工学习范文1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双侧壁导坑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中图分类号:U455.4文献标志码:B

0引言

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隧道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条件,软弱围岩区段是控制隧道围岩稳定的重要区段之一[13]。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不好,将会导致隧道冒顶或坍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对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的研究[46]。本文对软弱围岩隧道不同施工工法下的围岩稳定性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对比分析不同工法的力学响应,为今后类似软弱围岩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1隧道概况

雁口山隧道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东北方向约10 km处,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独立双洞双车道隧道,单向纵坡-25%。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746+010~ZK750+042,全长4 032 m;右线起讫桩号为YK745+986~YK749+986,全长4 000 m。隧道建筑限界净高1025 m,设计纵坡-25%,隧址区属冰缘水流构造侵蚀中山地貌,地层岩性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洪积层,下伏中生界上三叠统巴颜克拉山群灰黑色页岩和砂岩互层。山体平均海拔高度大都在4 300 m以上。隧道高程4 229.16~4 635 m,相对高差750 m,地形起伏较大。

2不同施工工法数值模拟

2.1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根据隧道具体情况和施工设计资料,隧道断面净高10.25 m,最大跨度处宽12.86 m。考虑边界条件对隧道计算的约束效应,隧道整体模型左右两边到隧道中心的距离取3~5倍跨度,隧道底部到模型下边界的距离取2~3倍跨度,隧道拱顶距地面30 m,沿隧道开挖方向取50 m。模型中X轴表示隧道横断面方向,Y轴表示隧道开挖方向,Z轴表示竖直方向。为确保2种工法模拟对比的客观性,模型尺寸均为100 m×50 m×70 m,如图1所示。模型上部不施加约束,为自由面;下边界施加竖向约束,限制竖向自由度;左右边界施加水平方向约束,限制水平向自由度。

由于隧道附近区域内岩性单一,可将围岩假设为均一各向同性的理想弹塑性材料进行模拟计算,服从DruckPrager屈服准则。小导管和注浆的加固作用等效为一种地层材料,通过提高地层的粘聚力和摩擦角来模拟加固圈作用[7],加固圈厚度取05 m。围岩和加固圈采用实体单元模拟。锚杆长35 m,直径为22 mm,环向间距为1 m,梅花形布置,采用嵌入式杆单元模拟。格栅钢架间距为08 m,纵向用钢筋连接来提高整体稳定性,格栅钢架采用梁单元模拟。初期支护采用壳单元模拟,二次衬砌作为长期安全储备[8],不做考虑。围岩和材料力学参数如表1、2所示。

2.2施工过程数值模拟

运用FLAC3D模拟施工过程,每一开挖步即为一个计算步,循环进尺1 m,支护滞后开挖步1 m施作。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的开挖顺序和剖面如图2、3所示。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包括68个计算步:第1步,计算初始地应力平衡;第2~5步,上台阶环形土①部开挖4 m;第6~9步,核心土②部开挖4 m,同时上台阶环形土①部开挖到8 m;第10~13步,阶③部开挖4 m,①、②部同时平行开挖;第14~17步,下台阶④部开挖4 m,①~③部同时平行开挖;第18~21步,仰拱⑤部开挖4 m,①~④部同时平行开挖,形成如图2(b)所示格局;然后各台阶平行开挖,直到隧道开挖完成。

图2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顺序和剖面

图3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顺序和剖面

双侧壁导坑法包括84个计算步:第1步,计算初始地应力平衡;第2~5步,左侧上导坑①部开挖4 m;第6~9步,左侧下导坑②部开挖4 m,同时①部开挖到8 m;第10~13步,右侧上导坑③部开挖4 m,①、②部同时平行开挖;第14~17步,右侧下导坑④部开挖4 m,①~③部同时平行开挖;第18~21步,中间上土体⑤部开挖4 m,①~④部同时平行开挖;第22~25步,中间下土体⑥部开挖4 m,①~⑤部同时平行开挖;按照此步骤依次开挖⑦~⑨部分,最后拆除中隔壁,支护滞后开挖步1 m施作,最终形成图3(b)所示格局;然后各台阶平行开挖,直到隧道开挖完成。

2.3计算结果分析

2.3.1位移结果分析

在采用2种不同工法施工的过程中,选取Y=25 m断面为监测面,围岩关键点拱顶沉降随开挖步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时,断面拱顶沉降值在第13开挖步开始增大,此时开挖断面上台阶环形土①部距离监测断面12 m,沉降增幅较小,近似线性增长;第29开挖步时,核心土②部开挖到监测断面,拱顶沉降量迅速增长,沉降速率变大;第37开挖步时,下台阶④部通过监测断面,此后拱顶沉降量变化曲线开始变缓,增速逐渐变小;第60 开挖步,仰拱⑤部距离监测断面20 m,约两倍隧道净高,此时沉降速率逐渐减小,沉降量趋于稳定,约为378 mm。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时,第20开挖步开始影响监测面拱顶沉降,对监测面的影响距离仅为5 m,远小于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由于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面小,对土体扰动小,所以第40开挖步后沉降量缓慢增加,逐渐趋于稳定,对隧道监测断面的影响距离远小于三台阶核心土法,并且拱顶最大沉降值为236 mm,比三台阶核心土法减小3757%。

图5为底部隆起随开挖步的变化曲线,由图5可以看出:三台阶核心土法第16步时距监测面9 m,开始影响底部隆起,隆起值近似呈线性增长;第29开挖步时,核心土②部通过监测面,隆起量出现突增,随着核心土开挖面逐渐远离监测面,隆起速率减小;第41开挖步时,仰拱⑤部通过监测面,隆起量有明显突增,但影响时间较短,随着开挖面远离,隆起量最终趋于稳定值12.3 mm。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时,第19开挖步开始影响底部隆起,对监测面影响距离为6 m;随着各个开挖面的掘进,底部隆起均匀增大,一直到第45开挖步,隆起值都呈线性增长,增长速率近似定值;第45开挖步后,各个开挖面均通过监测面,隆起值不再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值8.1 mm。

拱脚收敛值随开挖步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拱脚收敛的影响范围在第20~50开挖步之间。双侧壁导坑法对拱脚收敛的影响范围明显大于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这是由于:双侧壁导坑法先对左右导坑①~④部开挖,开挖这四部分土体释放了拱脚处土压力,过早扰动了拱脚处土体,减小了对拱脚的约束作用;同时,双侧壁导坑法临时支护不能及时施作,也使拱脚收敛值迅速变大。因此双侧壁导坑法对拱脚收敛的影响范围大于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拱脚收敛最大值为495 mm,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最大值为462 mm,比双侧壁导坑法减小6.46%。

墙身收敛值随开挖步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由图可见,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对墙身收敛的影响起始于第17开挖步,稍早于双侧壁导坑法的第20开挖步。2种工法墙身收敛曲线变化趋势相似:刚开始墙身收敛增长缓慢,增长速率均较小,随着各开挖面的掘进,墙身收敛增长速率突然增大,收敛值急剧增加。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在第40开挖步时收敛,趋于稳定值42.3 mm,双侧壁导坑法在第50开挖步时收敛,趋于稳定值385 mm,较三台阶法减小898%。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隧道YK746+374~YK746+424段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YK746+399断面为监测断面;YK746+424~YK746+474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YK746+449断面为监测断面。2种工法断面监测数据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双侧壁导坑法在拱顶沉降、底部隆起和墙身收敛控制方面要优于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而拱脚收敛数值要大于三台阶法。对比可知,实测数据比模拟结果偏大,这是由于在模拟计算中支护施作完即刻起作用,而实际上混凝土喷射完需要一段凝结时间才能达到强度,因此实测值偏大。

2.3.2应力结果分析

图8、9为初期支护关键点应力云图,由图可知:2种工法初期支护关键点最大压应力都位于拱腰和边墙处,拱顶和拱底处压应力最小;初期支护拉应力最大值位于拱顶处,其次

是拱腰,边墙和拱底处拉应力很小;拱顶处拉应力值明显大于压应力值,主要呈受拉状态;其他位置压应力明显大于拉应力,主要呈受压状态。

表4为关键点初期支护计算应力,由表4可以看出,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各点压应力和拉应力均大于双侧壁导坑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最大压应力为5.81 MPa,双侧壁导坑法最大压应力为323 MPa,减小了44.41%。双侧壁导坑法最大拉应力为08 MPa,比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的1.2 MPa减小了33.33%;这是由于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面小,对土体扰动小,土压力释放缓慢,且有临时中隔壁支护,分担了部分压应力。所以双侧壁导坑法对控制隧道开挖过程的稳定性更加有效。

2种不同工法初期支护关键点应力监测值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拱顶和拱腰处压应力大于双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边墙和拱底处压应力稍大于三台阶核心土法。这可能是由于模拟计算或具体施工条件所致。但是,各点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分布规律一致,再次佐证了模拟计算的合理性以及双侧壁导坑法较三台阶核心土法能更好地控制围岩的结论。

隧道贯通后,2种工法观测的断面锚杆轴力分布如图10所示。2种工法边墙处锚杆轴力均最大,拱脚和拱腰次之,拱顶处最小。这主要是由于拱顶和边墙围岩变形模式不同。虽然拱顶和边墙变形量相差不大,但拱顶处围岩是整体下沉,锚杆相对变形小,受力小,而边墙不发生整移,边墙处锚杆相对变形大,受力自然最大。不同工法每个锚杆轴力

特征相同,都是在中点处最大,两端最小。双侧壁导坑法各关键点处锚杆轴力均小于三台阶法,可见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围岩稳定性方面优于三台阶法。各关键点锚杆最大轴力如表6所示。

2.3.3塑性区分布

2种工法的围岩塑性区分布如图11所示。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先开挖上部环形土体,拱顶土体首先产生卸荷作用,造成拱肩塑性区范围较大;而双侧壁导坑法先开挖左右侧导坑,两侧土体均匀下沉,拱肩处塑性区范围分布均匀,且小于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两侧边墙塑性区深度大于双侧壁导坑法,这是由于阶土体一次性开挖,边墙位移过大所致。2种工法墙角处塑性区范围均很大,沿墙角径向分布,并且产生应力集中。双侧壁导坑法由于开挖工作面小,并且各个工作封闭成环时间短,土压力释放小,有效地限制了围岩塑性区的发展,因此塑性区范围明显小于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3结语

(1)以雁口山隧道软弱围岩段为例,采用FLAC3D软件对隧道的不同施工工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法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2)根据隧道围岩变形和支护受力特性计算结果,双侧壁导坑法对围岩变形的控制要优于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并且双侧壁导坑法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范围和塑性区大小也小于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支护受力更加合理。

(3)通过对锚杆受力的计算分析可知,拱顶处锚杆受力最小,不能起到传递围岩荷载的作用,边墙处锚杆受力最大,对围岩锚固效果好。2种工法每个锚杆受力特征相同,都是在中点处最大,两端最小。

(4)将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围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和支护受力特性基本一致,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参数的选取合理,可为类似软弱围岩隧道的设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潘雪峰.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的工程对策[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27(2):6366.

[2]万继志.浅埋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双层初期支护施工技术[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5,32(10):7073.

[3]赵勇,刘建友,田四明.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支护体系受力特征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8):16641669.

[4]邓伯科.雁门关隧道富水段软弱围岩初期支护开裂变形控制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3(1):97100

[5]黎盼.断层破碎带地段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6]李国良,朱永全.乌鞘岭隧道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8(3):5459.

隧道施工学习范文2

关键词: 高职专业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建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给社会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定位

1.专业建设背景

重庆市多山,人口密集、城市建设用地较少,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有效缓解了核心地区地面交通拥堵的迫切需要,面临新的战略任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的施工企业急需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才,这就促使各专业院校积极培养这一方面的人才。

2.专业定位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掌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的相关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思路

根据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项目实施过程特点,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保障,密切与企业的合作,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办学思想,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建设内容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方案中融入成功心理、团队建设、沟通技巧等关键能力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保证在校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改革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实现专业内涵和企业需求相一致。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注重“创业”培养,结合行业的特点,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主动创业。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建设思路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建立多样性与专业个性培养相统一的教学机制,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2)建设内容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确定《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基础工程施工》等三门课程作为专业优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由专业带头人和教学业务骨干积极发动,集思广益,带领本专业教师,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集体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将优质专业课程建成为市级、院级精品课程。

实验实训中心开展钢筋工、砌筑工、抹灰工以及质检员、施工员、造价员等职业工种和上岗证书的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将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实训环节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来提高和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更加注重学生的“双证书”培养,毕业生在完成学业获取毕业证的同时,还能通过考核获取本专业相关的技能或从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就业率。

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的应用;强化计算机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实物、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力求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按专业群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整合、配套、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率。实训中心建设土工、力学、材料实验室;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典型工法)施工工艺、构造展示中心;钢筋、模板、抹灰、砌筑工种实训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实验实训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实验实训运行、管理制度,根据生产实际进行实验实训改革,并依据岗位要求确定实训实习标准,开发实训实习指导书。

4.师资队伍建设

重点培养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及所在专业群专业带头人。根据师资梯队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大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技术专家,建设一支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基础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为专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5.专业群建设

以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行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突出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改革,强化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搞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材建设。

6.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建立校内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毕业生评价制度;建立用人单位评价制度,这样初步构成了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实现对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

三.结束语

现今,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还需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将全面提升学院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成为集教学、人才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企业的技术人员输出基地。

在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进等方面形成办学特色,达到“工学结合、交替渐进”的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切以一线服务为目标,以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建设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

参考文献:

[1]朱雪梅.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4):58-60.

[2]杜美萍.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办公自动化;2011.(6):53-54.

隧道施工学习范文3

[关键词] 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端技能型人才

前 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传统的骨干专业,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专业。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使之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动力。自2008年起,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铁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形成了符合专业实际、切合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铁路特色的“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学工融合”为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知行并进”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通,强调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懂设计、精施工、善维护、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铁路施工企业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和铁路运营企业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按岗位能力和职责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三是适应生产一线,试行“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灵活组织教学,采用“九周学段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涵

一、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以生涯为目标——确定改革方向。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能力,并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技能鉴定项目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涵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教学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系统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5.以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实行每学年四小学期制,即每半年分两个小学期(亦称学段),每个学段为9个教学周,原来的寒暑假时间不变。上半年以“五一节”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下半年以教学周9周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三年按12个学段安排教学,每学段按9周安排,不包括放假及机动。1~4学段采用并行排课(独立实践课程除外),5~10学段(顶岗实外)根据专业特点串并结合,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一般在一个学段安排完成。

三、充分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校企文化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秉承“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以校园文化传承铁路铁路文化,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半军事化”管理的职业特质,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将企业文化、学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习,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素质,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四、建立“三维度”教师考评体系,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立教师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三维度考评体系,促进教师扎根课堂、深入一线、放眼行业,打造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引领技术前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形式多样化、校企联合一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高速铁路检测省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高速铁路实训工区、铁路轨道养护实训室、工程软件训练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场景,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实践效果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就业呈现高质量

2009年,我们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09级的学生中遴选40名学生组建了“试点班”。随后,在2010级组建2个试点班、2011级6个班级全面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试点班的师资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组成。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自编的工学结合学材,按照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将铁路行业39个技术标准融入14门课程标准中。

教学实施采取模块化的形式进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结合工程进度灵活施以“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分别于第5学段在中铁一局西宝客运专线项目部,第6学段在中铁七局巴达铁路项目部,第7学段在中铁十九局合蚌客专十一工区进行3个月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专业课现场教学、技术服务;第11学段设置顶岗实习,将40名学生分至中铁八局20个工程建设项目部。实践表明,“专业+项目+服务”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2.创新“两联合、三共享、三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根据铁路行业特点,以企业和学校的共赢为出发点,充分实现“两联合”,即联合开展工程技术研发、联合进行专业人才的全过程培养;“三共享”,即人力资源共享、物力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三对接”,即系部与分公司对接,教研室与项目部对接,专业专任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试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全程与铁路企业进行了多层次紧密型合作办学,校企深度合作呈现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性格局。

3.专业成果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历经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8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隧道工程》教材荣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铁路隧道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2010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铁道工程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高速铁路检测基地被列为省级实训基地。2011年,主持铁道部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和“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截至目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全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43家,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3%以上。

4.综合素质

通过在铁工专业9个班的改革实践,涌现出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素质及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超过9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学院三好学生96人、优秀学生干部94人、优秀学生180人;优秀团员156人、优秀团干19人;国家奖学金3人、励志奖学金57人,特等和一、二、三等奖学金累计达360人。

结 语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全国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2011 包头)、人民交通出版社主办的铁道工程类专业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11 北京)、铁道出版社举办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2010 石家庄)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受到了省内外同类高职院校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来我院交流、学习。

2012年,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鉴定和铁路企业反馈后,一致认为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并为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典范,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 2012-02-13.

[3]马树超.能力·理念·基础·水平——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特点评述[N].中国教育报,2007-04-17.

[4]陈飞强.关于高端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4.

隧道施工学习范文4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校企深度合作 13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8-078-01

1. 引言

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面向建设行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河南城建学院始终把为地方社会经济和建设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顺应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需要和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继承和发扬传统,不断更新办学观念,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了对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的认识。

2. 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

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我校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使我校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3. 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一个中心。“围绕一个中心”,是指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该中心将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2)突出“三大特色”。突出“三大特色”是指1)强化应用,突出“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2)联合培养,突出校企深度合作;3)加强实践,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强化四个培养阶段。强化四个培养阶段是强化“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交替进行、螺旋上升的四阶段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于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学习。

4. 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培养措施

根据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形成一整套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为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4.1 校企深度合作。目前,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校企合作机制已初步建立,已与9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1)成立“校、企、研”共同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由“校、企、研”共同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

(2)校企共建实验室、资源共享。为了弥补学校实验室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与合作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协议,合作单位投入部分经费用于城市地下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所有试验设备和软件在满足教学科研的情况下可以供合作单位免费使用。

(3)校企合作开展项目申报和研究。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项目申报,项目开展过程中学校的理论优势、实验优势和企业的实践优势充分结合,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和项目成果的质量。

4.2 教学内容。(1)各培养主体共同参与定期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并制定出相应的改革计划,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科前沿、行业发展和现实要求。

(2)公共基础课的讲授要求授课教师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讲清楚的同时,对基本理论的应用进行重点讲解,突出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3)专业课的讲授,要求由高校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在讲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求穿插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着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4)实践课程的讲授,要求由合作单位的高级职称人员主讲,讲授时以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工程实例为主线,以工程应用为目的,进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4.3 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广泛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校外实践教学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重点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研究性教学和学习方法,以具体工程案例为主线,基本理论融入其中。

(3)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导师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担任,对学生的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企业实践进行共同指导。

4.4 实践教学。(1)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应用类课程、施工类课程的开设学期尽可能安排在实践阶段,同时增大该类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实验教学时数,在校外合作单位真题真做。

(2)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在业务范围广泛的校外合作单位建立一个或几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安排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和校外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有力指导,同时分批次地安排学生对该中心的工程实践项目进行连续参与。

(3)注重实践教学实效,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过程中,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根据实践环节开展的实际效果,不断探索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5教师队伍建设。(1)校内专业课教师。为了促使专业课教师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出台了《河南城建学院专业课教师工程实践岗位培训实施办法》,并把工程实践岗位培训经历作为专业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基本条件之一。

(2)校外兼职教师。为了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院十分重视校外兼职教师的联系和聘任。我院多次邀请校外兼职教师在学校师生中做学术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吕玉铬,王虎奇.地方性工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8):19.

隧道施工学习范文5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 学习领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69-03

如何服务于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开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大批设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特色,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内涵进行整体性的课程体系重组、开发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为其他相近、相似、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提供参考。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具有与路桥企业长期深入合作的基础,有满足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条件,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具地方特征、行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学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修养。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减少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习惯性和主观性,消除课程设置的学科化烙印,增强岗位能力培养目标。

教育部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本着注重内涵建设,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推行工学结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在广西路桥总公司、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等的支持和帮助下,系统论证了专业定位和发展,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和出发点,基于工作过程设置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地方特征、行业特点,满足不同岗位和岗位群需要的系统。课程体系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有效形式,构筑新的课程内涵。

一、以工学结合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改革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建设上,确定了本专业的建设起点,即服务于区域经济和行业快速发展,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需求。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对接的桥头堡,南宁市正在加快构建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公路交通建设、管理和养护等高技能人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情况统计,在专业咨询与协调会议上,校企共同论证,明确了专业对口岗位和岗位群。将原有面向公路施工技术与桥梁施工技术两个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为面向公路桥梁施工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新的专业岗位面向包括施工一线的道路施工员、桥梁施工员、隧道施工员、测量员、试验检测员、资料整理员、安全员、材料员、计量员、目标岗位设置具体、典型,针对性较强。

(二)进行专业岗位(群)工作分析。根据工作要素确定课程要素,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课程体系建设。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工程部门人员和校内教育专家参加岗位工作分析会,详细讨论与分析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归纳和总结各企业具有共性的岗位任务,明确其工作职责、具体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使用仪器设备、工作方法、组织形式、与其他任务的关系等。由此分析得出工作过程特点,显示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职业和技能区别,为后续学习载体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确定提供指导。进行岗位和岗位群分析,明确工作岗位的工作特征。工作特征决定了教学要求,是确定教学内容、标准、形式、场所、方法、手段的唯一依据。例如:工作内容决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应工作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适应生产组织形式,教学实习实训设备适应工作中使用工具仪器设备,与其他任务的关系决定了各学习领域课程的相互支撑关系。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等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企业专家、行家对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最终确认,有助于学校在注重知识传承性的条件下,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构筑培养内容,使得知识组织形式、吸收方式更符合岗位技能训练的要求。重构培养内容,可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都得到充分的培养,其核心职业能力得到增强。这正是职业教育特色体现、目的所在。

(三)根据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岗位工作能力是职业行动能力的直接体现,体现在一定工作情境条件完成连续行为或指令的系列集合体,这些连续行为或指令的系列集合体是职业教育过程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组合或连续实施和传授内容。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以岗位需要为依据,基于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目的,再吸取传统学科教育中知识传承性的优点,突出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培养的主线,构建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职业行动领域是指在与职业相关的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的集合。从工作过程中确定和分解职业行动领域,首先必须明白工作任务的目的,然后为了达到工作任务的目的经过构思、设计、实施、检验(即CDIO理论)四个完整的工作阶段。以配制路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工作为例,其四个工作阶段分别为原材料的选择、各种原材料用量计算和设计、按设计配制沥青混合料试件、将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相关性能检测确定最后路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组成岗位职业的每一项工作均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分解,同时考虑学生团队精神、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培养与训练,完成职业行动领域的构建。

专业学习领域是为实现专业岗位培养进行的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是指岗位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主题单元,由目标表述、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构成。根据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确定具体工作情境的专业学习领域。

二、以“校厂合一”推动专业发展,开展课程建设

以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形成为主线,完善“校厂合一,行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小学校、大课堂”为抓手,推行融“学中做,做中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教学改革模式;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保障,控制教学质量;推行“双证书”制度,最终达到培养“零距离”上岗的道桥施工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的。构建道桥建设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设计学习情境,为道路桥梁施工行业企业培养吃苦耐劳、思想活跃、工作扎实、作风优良、扎根一线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优秀筑路人才。

(一)基于工作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条件。利用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桂西公路管理局签订共建四塘至蒲庙三级公路纵穿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5公里路段和新区大门前的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2公里路段为检测、养护、维修等内容的教学路段,四塘跨径为80 m的旧桥为检测、养护、加固等教学项目的桥梁实训基地及入驻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广西正高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交通部乙级检测资质),扩展“校厂合一,行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路桥总公司、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广西交通科研院、广西桂通公路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等20多家广西区路桥施工、监理、养护、检测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和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互聘员工、共担课题、共建培训基地和机构等深度合作,为扩展“校厂合一,行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先天性的基础。

(二)基于工作导向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课程体系构建。按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改革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在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职业时间环境引入到工程教育的环境中,使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来学习,得到的结果是从具体工程对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能力和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有若干工程实践项目,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学生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最终是要得到一般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着眼于掌握该项目所涉及的具体知识,这是通过“做中学”达到通识教育的关键。要求课程设置要包括两个或更多实训―制作实践项目,这种实践项目来自企业第一线,是企业面临的问题和真刀真枪的项目,而不是“假题真做”,利用这种“小学校,大课堂”的抓手,通过“学中做”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将3年的培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整个教学过程以“校企合一,行为导向”为主体,强调“教、学、做”一体,按“初级、中级、高级、强化四阶段技能递进”方式培养,具体过程如下:

按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改革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将3年的培养过程分为四个学段,根据道桥专业的特点及行为导向教学特征,设置“学中做、做中学”为一体教学体系,构建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整个教学过程工学交替,校企合一,“教、学、做”一体,按“初级、中级、、高级、强化四阶段技能递进”方式培养,具体过程如下:

1.初级阶段(一年级,2个学期):基础能力培养和基础技能轮训。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室(场)为主,校外实验实训室(场)为辅。培养学生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外语水平,主要包括工程识图能力、施工测量、建筑材料试验能力和外语日常交流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和基本的专业技能,达到初级工水平。

2.中级阶段(二年级,1.8个学期):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实训。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以真实的公路桥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日常养护维修和试验检测任务为抓手,利用“厂在校中、校在厂中”的平台,创建道桥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现场、公路日常养护与维修及试验检测现场为教学情境,利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的系统和过程技能,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通用技能,达到中级工水平。

3.高级阶段(三年级,0.5个学期):主要以企业为主,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采用“工程在建项目为导向、岗位任务为驱动、工作与学习相互交替”,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专项岗位技能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学生完成专业高级技能的训练,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专项技能,达到高级工水平。

4.强化阶段(三年级,1.7个学期):到施工现场顶岗实习。企业提供岗位,并配备指导教师,以现场兼职教师指导为主,专任教师巡回辅导,将学生的实践与岗位责任挂钩,通过网络及教学管理平台远程服务。顶岗实习成绩以企业考核为主,实习完成后,20%左右学生具备专项预备工程师的技能水平。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学生完成专业技能强化训练,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相应的工作。

通过系统科学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形成学和行的合一,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的高端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的。

三、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改革与开发能充分展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内在需求,是职业教育本质需要。只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整体设置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工作岗位“零距离”衔接的要求,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启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整体开发与整合工作,经过6届学生的培养实践证明,毕业生整体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都有较大的提高,学生毕业后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得到业界相关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整体开发与整合过程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技术服务水平、教学教改能力,表现在近5年来该专业老师承担各类科研和生产项目经费总额达到800多万,承担广西各级教研教改项目30多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整体开发与整合过程提升了校企的深度融合,表现在将工程检测公司引进校内、和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西八桂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签定订单班等。

【参考文献】

[1]覃峰.基于CDIO的“公路工程养护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

[2]覃峰.基于行动导向和CDIO教学模式的公路与桥梁检测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2(2C)

[3]孙慧平,余丽萍,等.基于工程过程的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36)

[4]姚虹华,廖正非,等.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3)

[6]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7]吴鸣,熊光晶.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桥梁工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3)

隧道施工学习范文6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施工产业规模急剧扩张,企业人才及劳动用工的供求矛盾突出;随着建筑产业的深入发展,国家行业政策引导施工企业不断分化,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有序发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建筑施工企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随着建筑领域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随着建筑施工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及时对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乃至一线的职工、民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是摆在每一个施工企业员工面前的艰巨任务。除了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学习之外,继续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

从近些年来施工企业继续教育的状况来看,继续教育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与参与,继续教育的概念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但教育形式与当前不断发展的施工现状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现场施工高峰期得以凸显,影响了施工生产,也不利于继续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继续教育是提高队伍素质,改善人才结构的需要,是施工企业深化项目管理,适应企业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更是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打造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二、存在主要问题

随着建筑领域的规范和继续教育不断得到强化,施工企业逐步确立了员工继续教育的模式,陆续开展了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继续教育目的认知存在偏差和盲目。表现为形式重于内容,理论重于实际,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普通教育轻继续教育,重理论教育轻技能教育。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和企业看中的是人的文凭和学历,忽视人的能力和内在素质,舍得花钱招聘,不舍得出钱培训人,对继续教育抱着应付差事,或者不屑一顾、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施工企业激励员工学习的各项政策不配套,学习与个人利益未挂钩,学与不学区别不大,员工缺乏主动求学的自觉性;企业经营者对市场的紧迫感不强,对人才需求的压力不大,开展继续教育积极性不高,接受继续教育的外部氛围尚未全面形成。

业主、用户、上级政府管理部门对施工企业持证要求和检查越来越严格,主要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是检查的重点,甚至可以说是市场的准入条件,因此部分办学机构存在重在收费、办证、走过程的现象,部分企业也存在为应付资质审查而培训、为办证而进行继续教育的现象。

2.继续教育形式僵化,与施工现场脱节。部分教育培训基地固步自封,课程设置重复,知识陈旧,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形式发展。有些继续教育没有完全符合施工企业实际的课程大纲和教材,因此有些培训往往不分行业、专业和对象,用同样的教材,考同样的内容,缺乏个性。部分教、需的脱节,从事继续教育的老师大都是的某个方面的专家、权威,有的是临时聘请,对现场管理、生产技术等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教学很难结合实际,无法满足现场员工的需求。

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几乎都工作在生产一线,工作任务繁重,岗位分布不均,工学矛盾一直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部分继续教育项目教学点太少且只采用集中讲授的培训方式,致使学习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去学习,不利于现场施工生产,同时也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培训的时间掌握与现场施工尤其是施工高峰期冲突,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往往无法按时参加;如铁路、公路工程专业的注册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地点全国仅仅3家,现场施工繁忙,不可能都请假去外地参加集中培训。

有些培训机构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只要课时完成了,内容讲到了,就算达到目的;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管理措施,继续教育成了应付晋升职称的敲门砖,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应有的目的。部分继续教育和市场脱节,缺乏市场急需的继续教育内容,也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更没有前瞻性的继续教育内容。

3.继续教育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现阶段施工企业吸纳的人员已达2000万之众,劳动力基数大,但专业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继续教育员工占总人数的比例偏低。

一是部分管理技术人员学历越来越高,但现场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越来越低。主要是是继续教育、培训质量不高,流于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假学历。社会对学历的需求导向也存在缺陷,对学历要求高,对能力把关差。各类培训的考核及发证把关不严,培训部门自编教材、自己组织培训、自己出题考试、自己组织阅卷、然后上报领证,不管培训效果如何,只要参加培训,人人都可以过关。至于上岗后效果如何,很少进行回访或跟踪调查。这就造成了“高分低能”、“拿钱领证”等现象,这是造成培训流于形式的症结所在。

二是一线专业技工和民工的教育培训缺乏,加之部分施工企业仍在沿用层层分包的落后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造成无论资质多高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全部等于最基层分包队伍的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民工不愿意在建筑工地从事简单廉价的体力劳动,同时社会又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受教育的机会,结果一方面是工人的素质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是施工难度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劳动人员整体素质和产品质量形成强烈反差。大多数施工企业教育培训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什么、补什么”,致使员工每变动一次岗位,便需再次或多次接受教育培训。随着施工规模的扩张和工程项目科技含量的加大,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短缺与施工规模的扩张矛盾日益突出,继续教育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况且,有的继续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员报到后自行其是,没有严格的监督制度,由于对培训质量缺乏严格的考核认证,达不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从表面上看,企业培训、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其实是无的放矢,效果并不理想。

三、建议措施与对策

1.继续教育定位要准

一是要把继续教育放到企业长远规划的战略性地位。伴随着科技、经济的巨大进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未来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实力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施工企业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储备人才,就应建立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从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看,继续教育的兴衰盛亡是与领导的重视程度分不开的,许多知名企业重视继续教育,企业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来确立继续教育的地位,并用规定的经费来支持继续教育的发展,为拓宽继续教育渠道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是实际问题与理论研究结合。问题是理论的源泉,理论不能片面的讲解实际问题,问题也不能全面代替理论。继续教育既不搞简单的经验总结的问题研究,也不搞纯思辨式的理论研究,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注重以问题为导向侧重于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员工素质。

2.教学方式要活。

一是在课程方面进一步优化设置,拓宽继续教育的知识结构,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能力提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提倡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课程,基础与应有相结合,使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感到只要参加学习,就一定有收获。课程设置体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可采用全脱产、半脱产、业余、函授、网络远程教育、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项目施工中也可以采取一事一培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如施工测量调查前的培训、设备开通前的培训、新项目开工前的安全培训等,达到统一、规范、安全的目的。项目培训要不拘一格,如营业线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民工每周必须组织学习《营业线施工安全规定》,以及作业前由安全员进行班前安全教育等。

二是继续教育方式要解决好工学矛盾问题,让施工现场的员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力求节约,争取用较少的投资取得最佳的效益。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网络远程教育,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授课,使得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浏览课程,完成作业,通过QQ等软件进行提问和沟通。参加网络学习的员工,可以远程提出学习申请,在网上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必选修课和相应注册专业选修课的学时,打印网络学习证明和考试结果。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可以大规模、广范围的普及一线施工现场,是一种相对节约、效率显著的继续教育途径。

三是继续教育学时可替代化。对于参加过国家或省部级重大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工程质量、社会效益良好,且该项目获得了国家或省部级以上的奖项,应出台抵扣继续教育学时的办法。如国家奥运工程、高铁长大干线、极高风险隧道、深水大跨桥梁、枢纽编组站等,那里面的工程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可能连一些讲课的教授都不一定经历过。

四是继续教育内容多样化。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发展迅速、更新频繁,野外作业的技术人员大多地处偏远的施工一线,对本行业和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没法及时了解,应加强对“四新”知识的学习、推广及应用。

3.施教质量要高

一是要创新继续教育观念。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选择要加强监督与考评,选用有能力、有责任、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者,防止滥竽充数、走过场;同时也防止滥发学历,高分低能的现象产生。继续教育要把员工的知识培训转向对员工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员工职业能力和职业活动的技巧,加大高级工、技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学校培养、岗位培训、师傅带徒、技术比武和岗位竞赛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培养大批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师、高级技师和复合型技术工人,避免技术“断层”。

二是合理地选择教育对象。为使继续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进而达到预期的效果,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根据员工具体岗位、具体工作特点循序渐进,现场主要是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近年来由于工程规模的扩张和工程技术含量的提高,技术管理人员极度溃乏,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大应届毕业生的培训、教育力度。施工现场给年轻技术人员营造培养和学习的氛围,为技术人员的成长提供学习的平台,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配齐配全有关技术资料,订阅建筑施工的科技期刊,使他们的素质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下一步施工生产作好技术储备。同时,要加强生产一线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和劳务用工培训。比如既有线施工任务较多的施工企业,使用的民工也多,行车安全和设备安全问题较突出,对从事机械设备操作、维修、脚手架、万能杆件搭设、钢模拼装和便梁安装等工种的工人,要结合施工生产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措施,进行专门的技能教育和培训。要把培训学习和施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通过培训办班和现场实习,因人因地制宜地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特别要通过强化培训,建立竞争上岗,择优上岗的机制,努力形成“待岗--培训提高--竞争上岗”的环流格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市场严峻的挑战,为使施工企业整体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以适应参与市场竞争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施工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充电,不断获取与更新日新月异的管理思想和先进技术,加强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企业培训体系,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同时,继续教育不是灵丹妙药,任何继续教育和培训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企业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要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及时调整和修订教育规划,才能在广阔的市场大潮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未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赵平平《浅谈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