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世界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世界经济

当代世界经济范文1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教学 教学改革

一、整合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仅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更是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1998年以前,本课程名称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98年后,新的“两课”设置方案确定,该课被纳入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名称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合教学实践,课程的体系、内容经过了重新整合,有了很大变化。依据1998年教育部社科司编写的本课教学要点,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如下:

导论;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六章,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七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第八章,当今世界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二、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首先,在宏观层面,可以把上述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二、八章内容,是对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世界主题的总体描述和概括,通过识记、分析、拓展等环节,学生对“一个变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个初步了解;第二部分,包含三、四、五、六、七章内容,是对二战后的各类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体制、外交战略的具体描述和概括,通过识记、分析、拓展等环节,学生对“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世界”有了深入的了解。

其次,在中观层面,每章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模块,按模块来组织教学,即将一章的内容分解为“知识点的识记模块”,“理论知识的分析应用模块”,和“背景资料及国际热点的深化拓展模块”,在讲每一章前,将每一模块下的内容要点先交代清楚,然后按模块来进行讲解。

再次,在微观层面,精心设计每一模块的内容取舍和教学方法,如“知识点的识记模块”应为本章重要的概念、事件、人物、外交战略名称、年代、国际组织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理论知识的分析应用模块”,涉及本章的最基本理论、观点、一国外交战略的内容和提出的原因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分析相结合;“背景资料及国际热点的深化拓展模块”主要涉及本章重大事件、人物的背景资料,特别是“另一说法”的资料,以及与本章内容相联系的最新国际热点信息资料。这部分内容老师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搜集,拿到课堂讨论,最后老师再总结深化。

总之,教学组织方式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体系,更要全面提高分析、解决历史和现实国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对国际问题学习和研究的潜能和兴趣点。这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又一实践教学形式。

三、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1.理论讲授法。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的课堂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理论性较强,其中的理论知识不易学生自学来把握,这就需要教师来讲授,因此“理论讲授法”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我们把课程的大概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主题、秩序及各类国家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发展变化的介绍和描述,即“过程”的展示,二是对上述过程产生原因、动力、特点、问题等的总结和思考,即“规律”的揭示,就其性质来说,在上述两部分中,均贯穿着理论的阐释,尤其是第二部分,加上课程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对这些理论进行明晰的讲解和阐述是完全必要的。

2.合作学习法。此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由理论走向实践过程中的合作。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合作,理论就不能传授给学生;没有学生对教师的配合,理论就不能转化为能力,学生就不能把握教学技能。因此,合作也是为了发展学生技能和取得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3.案例教学法。案例学习在国际关系课中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即使掌握了关于教学的理论,也不一定就能运用其分析现实的国际问题,学生只有在实践课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和现实的国际问题。

四、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

由于本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实践性教学不能笼统界定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所以我从实际出发设计了适合本门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上述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的第三个模块,“背景资料及国际热点的深化拓展模块”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课外资料,尤其必须关注国际时事、每天都要听广播、看报纸、上网看新闻,还要在课上课下进行交流讨论、甚至辩论,这无疑是最好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了理解、应用、拓展知识的目的。

2.每学期要组织大型专题讨论至少2次,写小论文2篇,结果计入学生总成绩,这是检验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的直接形式。

3.进行课堂上的每周国内外要闻播报。两个学生一组,认真筛选、收集重大的国内、国际要闻,经过编辑和整理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报,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有效的补充和评论。

五、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内容新。即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新。这是因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政治、主题、各类国家的对外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去探索总结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及其对中国外交的启示等,它们有的是几十年前的昨天发生的,有的甚至是几个小时的今天刚刚发生的,这些新问题、新信息我们都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并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所以,本课程的内容就必然是具有明显“新颖”的特点。

2.综合性强。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得出理论、规律,再用这些理论规律指导实践,既讲史实,也要总结理论,还要分析洞察国际热点;既涉及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历史的内容,又涉及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本课程具有强烈的综合性。

当代世界经济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 ;景观设计 ;技术

1、景观设计中的新媒体

1.1何为新媒体

媒体一词源于拉丁文,音译为“媒介”,指信息交流中的载体工具或技术。狭义上来说传统的媒体多指电视广播、报纸以及杂志周刊,多指承载存储信息的物体。

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媒体的种类逐渐丰富,媒体的功能也逐渐随之发生改变。媒体的属性已经不仅仅是载体的一种代表,随着科技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了辅助表达信息的媒体技术本身。

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这也是其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之一。新媒体以计算机为基础,通过编码系统将复杂宏大的信息全方位、多面度,更直观的传递给受众,使人不再仅仅依靠阅读方式获取信息,而是通过综合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种获取信息的感官手段,使受众更高效的街区信息。新媒体具有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一是交互式传递信息,指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获取方,同时也是传递的一方,受众的反馈也会决定媒体信息传递的内容,形成人机互动的交流模式;二是多元的信息处理手法,配合非线性的表达方式,以计算机为基础,数据库及多种编程算法为路径,依靠综合处理呈现信息;三是动态的过程,可变的信息组合,通过探索受众的需求从制定设计媒体信息的传播内容。

1.2景观设计中的新媒体介入

媒体的本质是信息传递,人们在游览公园参加展馆等便相当于置身在景观空间中,时时刻刻都在获取信息,这些传递信息的载体便是山石、水体、建筑以及植物。这些元素的布局、形态、材质以及植物的种类可能包含对文化的解读或空间人性化的考量,甚至是哲学层面的阐释。当然也可能仅仅是某种景观设计风格或材料技术的展示。相对于这些在景观设计中的基础媒介而言,媒体的介入也给景观设计带来新的冲击。在不远的未来景观空间的设计将会与以计算机为背景的新媒体以及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如全息投影技术,虚拟与现实技术等。新媒体的可视、可变、交互的这一系列特点,将以声、光、电等效果介入到景观的空间中,使景观设计焕发新的活力。

2、新媒w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艺术介入方式

何为艺术介入方式?一方面可以是以艺术的表达方式,通过艺术展或艺术品的信息运用新媒体的传递手法以或直接或暗喻的方式呈现在景观设计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思考如何将新媒体与其它技术能够进行艺术性的传递,受众参观使用场地的过程,可以通过新媒体接受具有艺术性的审美主体。艺术基础的表达方式有文字、雕塑、画作、摄影装置等,景观中媒体的传统介入方式是构思场地、设计追求的风格,再结合某种艺术的风格提炼文化设计元素,在整体布局方式、构筑物的细节、铺装、以品的材料以及植物上进行艺术的介入。

新媒体是人与物之间全新的交流模式,它在景观中常以多重的表达形式,信息的多层次递进,以及与景观设计相辅相成的方式促进受众高质量接受信息。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它融入声、光、电、气雾、烟等元素,通过调动人的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嗅觉来达到信息接收的第一步,再通过人的感觉处理系统接收空间信息,进而影响到空间内结构、材质以及植载等传统而基础的媒介。同时还可以利用互动屏幕、全息投影等,使人们在场地中直接与媒体互动,通过视觉、听觉进行直观的体验式空间浏览,在这种装置下的信息可能是一副静态画作,也可以是一动态影像,它独立存在在景观空间中,更倾向于接受者。简单来讲,互动装置中人初始位置是信息的接收者,人会随影响的变化更明显感受到四维时间的作用,场景会根据空间的需求而更有张力,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人则同周遭环境建立起了一种交流方式,环境中潜在的文化信息以及艺术表达方式等,无形中形成一种有序的递进关系,使景观基本元素与新媒体也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新媒体”装置要注重功能性,当与情景结合时,也会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如与植物结合,场景的体验感将更强,与无形的文化相结合,则形式感便更为重要,而在小型场地中则可用这种手法替代雕塑,形成无形的文脉延续。

3、新媒体介入方式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新媒体运用自身特点,将光、电、声音等信息通过艺术手段介入景观设计中,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多样性。通过新媒体的表达手法主动占据受众思想,使信息在感官上不知不觉的对受众进行影响,无形中主导着受众对景观的判断及下一步变化的思想,即浸入式体验,这种主动影响区别于传统景观设计被动影响受众的特点,做到真正主导人们的感官,达到要传达思想的目的。新媒体介入还具有临时性及多变性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随时改变所需表达的信息,并将其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不仅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受众改变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及内容,真正达到多方面传递信息的目的。新媒体作为一种高效、便捷、多样性极强的传递信息技术,一方面能够将真实与虚拟交互连接使受众在真实与虚拟的世界中遨游并乐在其中,另一方面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景观设计中的桎梏,赋予景观设计新的生命,增加其代入感,使其更有灵动性。

作者简介:

当代世界经济范文3

论文摘要:在当代,我们很少能看到具备思想的高度与力度、具备文化的包容性与深广的经验厚度的“女性诗歌”文本。当代女性诗歌常常在一种情绪化的激愤中,一方面将个体经验推入本质化、实体化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将女性的“精神视角”转换为文化批判。“女性诗歌”的写作因此陷于对本质化、实体化的个体经验的执迷与超越个体经验的文化批判的悖论之中。走向一种“类”经验的处置与表达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这包括两方面的任务:首先是以“类”的经验改造“女性诗歌”的写作经验的构成与写作生态,提升其品质;其次是以“类”经验承载文化批判的责任。

从作为写作资源的诗歌经验的构成上讲,在我们看来,当代,至少是“新生代”以来的“女性诗歌”写作一直处于一种悖论结构中:一方面是充满痛苦地、悲壮地沉没于个体性的女性性别经验的深渊之中,在写作中则表现为对于这种经验本身的或许是过度的执迷、夸张与倚重:

作为人类的一半,女性从诞生起就面对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对这世界最初的一瞥必然带着自己的情绪与知觉,……每个女人都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和不断认可的私心痛楚与经验—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抗拒这均衡的磨难直到毁灭。这是最初的黑夜,它升起时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一个有着特殊布局和角度的、只属于女性的世界。(翟永明《女人》组诗之序言《黑夜的意识》)

而另一方面,当试图将这种个体性的性别经验升格为“女性视角”、“女性精神性别立场”的时候,就无可避免地将之推向社会体制与意识形态的视境。因为女性个体的性别经验,甚至于这种个体的性别身份本身都是社会中给定的文化构成物,这样,“女性诗歌”的写作在对于个体的黑色深渊的绝望与迷醉中又以一种拒斥与抗争的姿态狂乱地指向了后者。这一点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观念悬浮于诗歌的上空,或者仅只是诗歌写作的外在的意义指向,而是作为一种张力、一种撕裂的伤痕贯穿于“女性诗歌”内部。诗意的激情并没有将这种悖论化解与泯合,反而将它们推人更加尖锐化的对立之中。我们常见的情形是在一种情绪化的激愤中,一方面将个体经验推人本质化、实体化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将“精神视角”转换为文化批判。这一状况以不同的形式或隐或显地大面积侵扰着“女性诗歌”的写作,并且决定了“女性诗歌”的基本品质。在当代的“女性诗歌”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具备思想的高度与力度、具备文化的包容性与深广的经验厚度的“女性诗歌”文本,诗歌本身于是常常处于一种以个体经验承载文化批判的栖惶不安、孤立无助与疲惫乏力的状态之中,而学理和逻辑上的矛盾与悖谬倒还在其次。从社会体制与意识形态的角度进行文化分析与文化批判,所需要探讨的恰恰是个体意识与性别身份本身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个体经验是如何生成的,所需要避免的恰恰是将个体单子当作实体而不是文化构成物的幻觉与对这种个体经验的本质主义立场。

西尔维奥·方迪在《微精神分析学》中指出,我们身上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源于我们自身。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来看,女性的性别身份与个体经验首先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规定之下的“生理”的与“自然”的差异性;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个体与个体性经验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们首先是被抛入体制的被构成者。其次才是作为“主体”的构成者。因此在作为体制与意识形态的权力的牺牲品这一点上,男性和女性面临的问题是共同的,作为事实上的性别权力的优势拥有的一方,男权固然是需要批判的,但是作为体制本身建构的参与者或者说参与的一方,女性自身也未始不需要一种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的维度—这一点在个体性经验的情绪化表达中常常被遮蔽了,或者至少看起来似乎是不“人道”的:“她/我都这样了,还要被批判或自我批判吗?”实际上“人道主义”所指向的与伦理学意义上的“个体一主体”在这里正是将人们思考引人歧途的地方:“主体”之所以是“主体”,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它自身,它同时还是它所不是的东西,它同时是客体与中介,主体与他者在“类”的共在中处于一种相互构成、互为中介的状态。恰恰是将个体囚禁在纯粹的意识和观念中的个体自足的幻觉,是体制和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基础,或者就是体制与意识形态的作用本身,而“个体一主体”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正是在共在的“类”经验中对于规定着诗歌经验的形态起源与质地构成的个体性的意识与观念死结的破除与走出。

当代世界经济范文4

关键词:世界城市 评价标准 特征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0)11-058-03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世界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一些大的城市迅速崛起并逐步发展和壮大,形成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对世界的发展和变革产生重要影响。20世纪后半叶,学术界开始关注此类城市,由于其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人们称之为“世界城市”。然而,不同时期的世界城市表现出来的特征各有不同,人们对于世界城市形态的讨论也始终没有停止,时至今日,理论界和学术界仍无法做出统一的界定。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世界城市评价标准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有助于准确把握当代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特征,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一、世界城市评价标准的演变历程

1 以政治、商业影响力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德・霍尔(Peter Hall)是现代世界城市研究的先行者。1966年,他首先提出“我们按照什么标志把世界大城市与其他人口和财富中心区别开来?”,成为历史上首位清晰界定世界城市标准的学者。他认为世界城市的评价标准包括:成为所在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拥有大型国际机场、较大的港口或铁路等交通枢纽,发达的新闻出版业和无线电、电视网络,较大规模的人口并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发展良好的娱乐服务业等。评价标准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国家政治权力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影响力。

2 以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下的区域特征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1986年,美国的城市学家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经过潜心研究,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下的空间组织形态的角度来研究世界城市,并归纳出判别世界城市的7项标准,包括: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包括地区性总部)所在地,国际组织所在地,商业服务部门的高速增长,重要的制造中心,主要交通枢纽,人口规模,标志着世界城市识别标准研究转向了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机制。弗里德曼的思想顺应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是在新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格局和经济结构形成过程中提出的世界城市的判别标准,突出了以城市为载体的生产与控制的等级体系。

3 以生产者服务业的集中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美国学者萨森(Saskia Sassen)于1991年提出了全球城市(Global cicy)的概念,她更加侧重从微观角度研究世界城市,认为全球城市是发达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是在生产者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和优良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下,能够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和金融产品,并具有全球控制能力的大城市。

1999年,由英国的毕沃斯托克(Beaverstock)、泰勒(P.J.Taylor)等人在拉夫堡大学组成了“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

(GaWC),提出从全球城市网络的角度,以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连结性和影响程度的大小来判断世界城市,将现代服务业中的会计、广告、金融和法律等4个领域的服务能力作为界定世界城市及其等级的依据。

这种评价标准主要缘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优势使得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不仅进一步拉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更加带动了发达国家服务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中心地位的提升,突出了世界城市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控制力和集中度。

4 按照综合发展标准设置的多元评价标准

1991年,伦敦规划咨询委员会(The London PlanningAdvisory Committee)开创性地提出一套旨在促进世界城市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指标,认为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较强的财富创造能力、就业和收入的增长、较高的生活质量是判断世界城市的核心标准。而诺克斯(Knox)在1995年提出,以功能分类的方法来评价和判定世界城市,包括3类标准:跨国公司商务活动、国际事务、文化集聚度。

这种分类标准提出的多维综合发展能力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表明世界城市的关注点正逐步由单一功能型转向多功能型甚至是综合功能型城市的判别。识别要素不仅包括经济的首位度,还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等各领域内容,而以单一功能见长的国际大城市已很难再作为世界城市体系中的核心城市说明综合型世界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5 以城市网络体系节点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在历经几年的研究与观察后,1995年,弗里德曼再次将世界城市的评价标准归结于世界城市的经济规模及控制实力,以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来判别世界城市所处的全球“基点”或“控制中心”。2000年以后,GaWC小组也继续拓展了研究工作。他们利用100家全球公司数据,从容纳力、支配力和通道三大方面的指标人手,进一步测定了316个城市的网络作用力和等级体系,再次界定并细化了世界城市的等级。形成了在更加广阔的世界城市网络的整体发展背景下开展城市研究的趋势。

二、当代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特征

通过上述演变历程,现代意义的世界城市已经脱离了传统世界城市的概念,不再单纯以经济体量、人口和城市规模、商业交往能力作为评判标准,而是越来越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多维度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强调能够前瞻性地引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因此,当今的世界城市首先表现为综合性、多功能的国际城市,同时,还要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重要的经济节点、金融节点、贸易节点、国际交往节点,在处理全球经济、社会、政治和人文事务中具有核心地位。

因此,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城市是世界跨国公司总部、国际高端人才、重要国际活动的聚集地,是以自身实力为基础,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事物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成为全球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力中枢和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核心节点的城市。

基于对世界城市的界定和判断标准,现阶段的世界城市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世界城市不仅承担着国家经济中心功能,对地域经济产生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而且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协调力。按照现阶段标准,世界城市的人均GDP通常在30000美元以上。

2 人口规模大、构成多元化

世界城市的人口数量通常达到一定规模,是所在国家的超大型城市。来本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外籍居民在城

市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具有较为明显的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纽约州、东京都、巴黎大区的人口均在千万以上,大伦敦地区的人口也达到750万,而伦敦、纽约、巴黎的语言、文化、种族的多元特征更加突出。

3 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高端服务业较为发达

世界城市的决策与控制中心地位决定了其世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资本中心功能,第三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中金融、会计、保险、法律、咨询、商务服务、国际贸易等占据第三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发达的金融业是世界城市发挥国际经济功能的重要条件,国际上公认的三大世界城市伦敦、东京、纽约同时也是国际三大金融中心,并成为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聚居地。

4 具备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开放度,并具有较强的世界影响力

世界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活动领域,在国际交往和处理国际事务上具有重要的世界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对全球生产运营活动进行指挥、控制和管理,而且体现在拥有众多的国际组织总部,经常举办国际性会议,是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文化交流频繁,同时,这种影响力还会带来较高的城市开放度和包容度。

5 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与魅力、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一个城市要在世界城市群中凸显出来,必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特色,保持和挖掘这些特色,是世界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的战略选择。巴黎是法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众多国际组织总部的集合地,是欧洲古老的文化艺术中心,是世界瞩目的服装设计之都。纽约具有相当程度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联合国和几大主要机构总部坐落于此,以百老汇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使纽约成为举世闻名的娱乐之都,金融业是纽约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链条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力。东京作为世界城市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带来的雄厚经济实力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伦敦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其艺术造诣和多元文化也异常突出,创意已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标志。

6 具有城市群的带动效应、核心辐射能力强

世界城市对周围城市群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能够形成以世界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均衡发展,资源有效配置,分工合理有序,区域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弗里德曼曾经指出,一个世界城市的经济能力取决于它所关联的区域的生产力。因此,扩大城市经济的辐射范围,加强城市间的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享受经济集约化发展带来的益处是世界城市对周边城市群带来的积极影响。东京大阪一神户之间的东海道走廊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纽约一波士顿一华盛顿大都市带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的英国英格兰地区也是具有雄厚全球控制能力的区域。

7 拥有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信息化程度高,信息设备、通讯网络完善,能够确保信息流、资金流在国内和国际顺畅流通,是地区的开放度和对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标志。二是快捷的交通体系,成为国际航线的中心,拥有覆盖范围广的地面和地下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港口,能够提供多元化的运输模式,能够确保物质流畅通。三是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具有国际化服务的产业功能,如具备经常性地举办国际会议的设施和能力,经常性地开展文化、体育、科技交流活动的能力,为吸引外来游客、投资和相关移民提供支撑。

三、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启示

1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该遵循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特征

通过研究,当今世界城市具有共同的发展特征,包括以经济规模为代表的雄厚的经济实力,以人口规模、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为代表的集聚能力,以通讯和交通网络设施、文化交流活动为代表的交往能力。这些特征决定了世界城市对国际社会经济事务具有核心作用力和影响力。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该首先遵循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世界城市的内涵和共性特征,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集聚能力、交往能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扩大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影响作用,力争做到与国际公认的世界城市评价标准相衔接。

2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该具备个性特征和特色发展路径

当代世界经济范文5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萌芽或准备阶段。19世纪中叶,即在1834年由北德、中德与南德等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它可以说是经济史上最早开始的集团化的雏形。第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形成的阶段。二战后区域集团化进入其形成阶段,还在1944年9月,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就签订了建立关税联盟的协定,1946年三国又将关税联盟扩大为经济联盟。1949年1月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实现生产协作与专业化。1952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建立西欧共同市场。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系列地区一体化组织。第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蓬勃兴起阶段。1960年以后的20多年间,国家、地区间的大多数经济联合发展较慢。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先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有的进行了调整或改组,范围上有所扩大,新的区域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国家。目前影响比较大、成果比较突出的三大区域经济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有可能形成鼎足对峙之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有了新发展,突破了洲的限制,开始跨洲发展;自由贸易区成为建立经济区域集团比较流行的主要模式;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之间、其内部各参加国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有着广阔前景,它是全球一体化大趋势在当今的表现形态之一,是通向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国际资本的扩张与渗透,推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促进区内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跨国兼并引进了新的竞争机制,将给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建立区域集团不妨碍各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的扩大,可以促进市场容量扩大,总体上是有利于促经济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增长。

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乃至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第一、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为各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二、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集团将促进内部贸易增加,生产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促进科技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率。区域性集团经济贸易的增长将使世界经济贸易总量增长,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第三、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向产生重大的影响。集团化将促进生产要素在集团内部流动,并促进产业结构在地区内部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化也促进了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加强联合科研,与此相适应,科技人才的流动在加快。第四、今后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将以发达国家为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发达国家将作为资本、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产品的主要吸纳者,促进经济集团的发展。集团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政策得当,将可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第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益减少。第二,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内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发达国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化可能使南北经济差距从总体上拉大。区域经济集团还会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地区上的分割,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原来的统一和合作关系,将使全球南南合作,难以取得进展。第三,任何一国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是以民族的部分让渡为代价的,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风险。

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和回避。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种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要认识到它的积极一面,又要认识到它的消极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国应顺势而动,抓住机遇,制定相应对策。第一、积极倡导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次区域经济集团。我国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在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地区,寻找同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地区组成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集团,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应在更广泛的空间进行分工与合作,我国海外企业也应注重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求得经营效率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第三、积极参加APEC,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中有一多半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更多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我国应利用同APEC中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充分发挥适用技术优势,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及输出技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容量的市场,中间技术领域有许多空隙,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打入发达国家市场。第四、发展跨国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跨国公司在国与国之间架起了联系的纽带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跨国公司不仅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经济强国之列的必然。我国大企业的成长必须要有国家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序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曰痒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2]刘家骥: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3]佟家栋:国际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吴永林:缔造强者—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现实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当代世界经济范文6

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保持了高于西方国家近一倍的增长速度,其中东亚经济更是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由此,过于乐观的情绪大范围扩展开来,可能的风险逐渐被人淡忘。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既不平衡,也不稳定。拉美国家经济起伏较大,1994年末到1995年初,墨西哥比索崩溃,使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受到冲击。而非洲一些国家依然陷于饥饿和战乱的威胁,不见起色。原本快速发展的东亚经济,从1997年开始也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波,迅速抵达拉美、非洲和东欧一些国家。几年后东亚经济才逐渐复苏。有的国家如印尼,金融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形成典型的连锁反应,至今尚未完全走出困境。泰国去年也发生了军人和严重的暴力事件。

考察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金融动荡对世界经济的威胁程度逐渐加大了,而其中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从上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开始,世界经济大的震荡基本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我称之为“边缘震荡”的新现象。追踪以往,从1857年爆发第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直到20世纪80年代,全球共发生了16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危机都起源于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原有的模式到今天则发生了改变,金融危机一般始于发展中国家,并会迅速波及开来。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经济在度过80年代前期的“滞胀”困境后,总体保持了平稳的态势,即使发生像9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起伏也不剧烈,危害程度大为降低。

“边缘震荡”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而出现并逐步得到强化,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突出地表现这些国家经济安全的脆弱性。只要摆脱不了经济剧烈震荡的困扰,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经济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其中一些国家甚至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周期性调节的减震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