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项目的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项目的盈利模式范文1
国内OTT TV发展概况
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通信行业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这个词汇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指的是球类运动员在他们头部之上来回传送球而到达目的地的专业动作。在新媒体领域,OTT TV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iPad、智能手机等。
广义的互联网视频市场,包括以PC为终端的网络视频、以手机或iPad等无线设备为终端的移动视频和以一体机或者“机顶盒+电视机”为终端的互联网电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OTT TV 就是互联网电视,苹果推出的Apple TV 、谷歌推出的Google TV就是基于此种模式。在国际上,OTT TV 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传输的IP视频和互联网应用融合的服务,其接收终端为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或“机顶盒+电视机”。在我国,OTT TV 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控可管服务,接收终端一般为国产互联网电视一体机,如三星和LG 都推出的Smart TV、创维推出的健康云电视、乐视网推出的超级电视等。
在乐视推出超级电视之前,互联网电视领域也更多采用的是“机顶盒+电视机”模式,如乐视推出盒子C1S、小米推出的小米盒子、清华同方的灵悦智能电视宝、天敏电视精灵等。但是由于受到牌照授权限制以及广电网络数字化改造缓慢的影响,这项业务虽然有较大的进展,但是离预期的产业规模与盈利还比较遥远。再加上“盒子”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互联网电视一体机也就自然成为了下一个市场目标。乐视超级电视号称是“全球第一家视频网站推出的自有品牌的互联网电视一体机”,与传统的电视机相比,超级电视拥有“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优势。在购买超级电视时还要支付490元的TV版服务费,受众可以观看乐视电影、电视剧、综合、体育、动漫、综艺和1080P七大频道,第二年起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续费,不付费用户依然可享用智能电视提供的其他功能和服务。在销售模式上,乐视开创性地采用了全流程直达用户的“CP2C” 模式(也被叫做“众筹营销”),实现了产品设计、研发、传播、销售、售后和运营,再循环至产品设计的闭环,每一个环节均能全流程直达用户,真正实现了乐视超级电视秉承的“千万人不满、千万人参与、千万人研发、千万人使用、千万人传播”的理念,这与传统电视的闭门设计、内部制造、卖场销售的产业链条有着很大不同,也是超级电视一开售即能走向火爆的重要原因。
OTT TV对传统电视产业链的挑战
OTT TV对传统电视荧屏的挑战。近年来,网络视频和移动视频发展迅速,在技术推动与资本驱动之下涌现出了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搜狐视频等视频网站,这些网站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但整体呈现壮大趋势。网络视频和移动视频虽然已经对传统电视的受众形成了很大的分流,但是并没有进入传统电视的主要领地——电视荧屏,也没有危及电视机制造商和有线网络传输机构。但由于OTT TV先天的技术优势,再加上乐视开创性的营销模式,这种威胁已经不再仅限于分流电视受众的范围。随着乐视超级电视的火爆热销,视频网站不再满足于仅做PC端和移动终端的内容提供商,也不再满足于只是为千家万户的电视机装上一个附属品(“盒子”),而是要通过超高性价比的“超级怪物”,将无所不包的海量正版资源、随时随地俯拾可取的人性化服务以及“开放”“分享”“平等”的互联网精神延伸到电视荧屏,这无疑是对电视台的巨大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像超级电视一样的OTT TV一旦进入家庭,与原有的传统电视机的关系是一种纯粹替代性的关系,表面上电视机总量的增长,其实是“一增一减”的存量结构变化。互联网电视将会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这样势必会影响到电视台节目的到达率和观众对传统电视节目收视的积极性,传统电视机的开机率也会随之下降,广告商将注意力转向视频网站,广告投放也会发生重大改变。OTT TV除了可以像电视台一样提供电视视频服务外,还可以实现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屏幕之间自由切换,用户还可以自主选择多元化、互动式、精准式的服务,这种服务会给电视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收视体验,可能会导致受众收视行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有线电视用户很可能逐步使用OTT TV去补充他们所看的电视内容,这样OTT TV会直接威胁到传统的付费电视。
OTT TV对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商的挑战。互联网电视威胁的第二个对象是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商。以往电视台的节目进入千家万户都必须依赖广电系统专有的有线传输网络,收取电视台的落地费和电视用户的网络维护费,这也就成为网络传输机构的主要盈利模式。而在互联网电视时代,视频网站的内容传输根本无需广电网络,完全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接入智能终端到达用户。用户因为不再收看有线电视而逐步放弃网络传输机构提供的服务,这样网络维护费的收入就会逐步萎缩。
OTT TV虽然自己不生产内容,甚至不提供传输网络,但其只需依靠任何一个智能化的终端,就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服务,集成各种可借用、可购买、可整合的资源形成自我价值,这就是平台的价值。未来OTT TV这种传播平台能够做得成功,还将依赖于对用户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在大数据基础上,视频网站通过用户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可以对内容、产品和广告营销实施更精准的规划和运营。最近一年来,视频网站除了在抢购大量海量、高清、正版的影视剧版权之外,还将其拿到OTT TV上来播放,在大数据基础上开展的自制内容业务也风生水起,大有与电视台首轮上星剧一争天下的架势。众所周知,美国在线视频租赁公司Netflix在大数据指导下制作的《纸牌屋》,打败了一大批老牌广播电视、电影制片商的节目。而国内搜狐视频的网络自制剧《屌丝男士》第一季单集平均播放量已超千万,全六集点击累计破亿,其另一自制剧《我的极品是前任》也在网络视频市场上颇受好评。在资本的推动下,视频网站精准化的自制内容业务必将快速发展,原本属于传统内容制作机构(电视台)和内容提供机构(社会制作机构)的领地也将会被吞食,这样原本的“卖方市场”很可能转变为“买方市场”,定价权的主动性将被视频网站牢牢把控,2011年视频网站竞相高价收购电影、电视剧版权的风潮也一去不复返了。
OTT TV对传统电视机制造商和传统家电销售业的挑战。除上述挑战之外,在类似乐视的发展模式之下,“受伤”的还有传统电视机制造商和传统家电销售业。传统电视机厂商只能通过硬件销售盈利,而“超级电视”则拥有“硬件收入+内容收入+应用分成+终端广告”四重收入来源,为销售价格提供了高性价比的支撑。并且,乐视打破了电视机行业的传统家电营销模式,摒弃传统家电“大电视广告+大卖场覆盖+大规模促销”的低效做法,创建了全新的互联网营销新模式,视频营销更具冲击力与表现力,更广泛地影响受众。因此,这意味着互联网电视对于整个电视产业链条的各个利益主体——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商、内容制作商、电视机制造商及电视机传统销售业等都会产生冲击,长此以往,电视业广告市场势必遭到分流,电视业的核心资源将遭到蚕食。
乐视网进军电视产业绝对是一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营销模式,它是在用互联网模式重塑电视行业,所以这对于电视机制造商、销售商、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和内容制作商都是一场触及灵魂深处的革命。
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策略
未来在新媒体技术的挑战下,在微信、微博、OTT TV等新媒体形态的蚕食下,电视媒体从“强势媒体”的地位滑落是大势所趋,但沦落为“弱势群体”的可能似乎又不大,因为传统电视媒体至少在技术、政策、制作、渠道等方面还有较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对此,笔者认为有三个生存策略可作参考。
技术升级。电视位居“强势媒体”近30年,多半依靠先天的技术红利,如声画兼备、及时迅捷等,但在新媒体技术的映衬下,传统电视技术的先天缺陷暴露无遗,如无法储存、不能回放、难以互动、无法参与等。如今通过技术升级,再造电视技术高地是电视媒体必须突破的领域,而直播化、高清化、交互化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首先要推进现场直播技术进一步走向成熟,并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大型赛事、财经资讯、赛季节目、大型活动、综艺晚会等节目领域实现常态化应用。其次,要加快传输网络高清双向数字化的升级改造,推进全国广电网一体化的整合,增强电视前后台的参与交互性,提升受众收视的主动性和满意度,实现电视内容的可储存、可点播、可选择、可互动等。第三,在节目制作上,以影视剧、真人秀、纪录片、动画片为载体,主打高清化、长视频战略,在差异化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
强化“内容为王”。“内容为王”“形态是金”一直奉为内容产业的根本法则。除了前文提到节目制作在技术上要向“高清化”方向发展之外,电视内容制作更要主动向策划创新要生产力,巩固能够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特性的强势内容,如时事新闻、民生新闻、影视剧、综艺娱乐;壮大能够发挥电视媒体特性的强势形态,如真人秀、纪录片、体育赛事、动画片等。另外,电视台要慎重选择与网络视频商的共享服务,优质内容尽量做到电视台拥有独家版权,要做唯一播出平台,强化电视媒体的“独家性”战略。
寻找政策保护。电视媒体仍有宣传任务在肩,相关管理部门绝对不应坐视电视衰落,更不能让电视“空心化”。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经颁发有限数量的互联网电视牌照,甚至有可能实现直播流量的总量控制等,这些措施在一定阶段上会减轻互联网电视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但长期趋势难以根本性扭转。寻找政策保护只是权宜之计,找到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才是长久之计。
非遗项目的盈利模式范文2
可以预见,在2017年,洗牌、规范、创新仍将是众筹行业的主基调。随着行业的逐渐规范以及政府部门监管和服务的进一步到位,相信众筹行业的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对创业创新的拉动作用将更加凸显。
当然,众筹行业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企业盈利模式的模糊,以及众筹征信体系不健全、众筹项目知识产权缺乏保护、行业协会的缺乏等问题,亟待政府、业内和企业等相关方面及时采取行动,尽快解决困扰和拖累众筹行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这既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公众的期待和要求。
整顿规范年
自2010年众筹被引入中国之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盈灿咨询提供的数据,2016年全国众筹行业共成功筹资224.78亿元,是2015年全年成功筹资额的1.97倍,是2014年全年全国众筹行业成功筹资金额的10.42倍。这为行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诸如违规公开募集资金、非法集资、诈骗等乱象丛生,让整个行业的形象大打折扣,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了拖累。进入2016年,加大对众筹行业的规范和治理已摆在了监管层的议事日程上。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对外《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民间融资和金融新业态法规制度建设。尽快出台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监管规则,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
2016年4月14日,证监会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互联网股权融资活动纳入整治范围,分步有序地开展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整治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以“股权众筹”等名义从事股权融资业务、以“股权众筹”名义募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平台上的融资者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股票等八类问题,并明示了六大红线,即擅自公开发行股票、变相公开发行股票、非法开展私募基金管理业务、非法经营证券业务、对金融产品和业务进行虚假违法广告宣传,以及挪用或占用投资者资金等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不打草惊蛇,使整顿行动尽可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此次监管部门并没有将《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公之于众,而是以内部文件的形式下发进行了部署和推进。直到清理整顿工作以及督查和评估工作即将完成,监管部门才在2016年10月13日对外公布了这份实施方案。随后各地区如北京、广东等地也陆续了相关的专项整治方案。
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下,众筹行业的洗牌意味非常浓郁。据盈灿咨询统计,2016年全年全国众筹行业倒闭、转型及其他(跑路、提现困难以及众筹板块下架等)平台数量高达293家,远超2015年的66家,其中有206家众筹平台倒闭,16家众筹平台转型,转型方向主要为众创空间、孵化器和互联网服务商等,还有71平台出现跑路、提现困难及众筹板块下架等问题。对于2016年疯狂发展的汽车众筹,也出现了66家跑路、提现困难的平台。
如此看来,监管部门对众筹行业的整顿规范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即使是随着2017年1月底前这场专项整顿工作完成之后,留给监管部门的任务依然繁重。如何在此次专项行动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化的文件和规范,并形成常态化的监管制度,是今年监管部门更为重要的任务。
创新发展年
虽然2016年监管部门花了非常大的力气去整顿规范众筹行业的发展,但是监管层对于行业的鼓励发展也同时在积极的推进。
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发挥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作用,但同时也提出,要推动修订证券法,夯实股权众筹的法律基础。
2016年3月,在对外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用专门的一个小节强调,要全面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这是众筹首次正式写进国家的五年规划纲要,这对众筹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红利。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依托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加强创新资源共享。推广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大众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发展公众众扶、分享众扶和互助众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发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
半年后的2016年9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发展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为各类个人直接投资创业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
在政府的鼓励和政策的宽容之下,更多的还需要业内的创新。在创新方面,业内和一些大企业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众筹的领域在不断的扩展,在股权众筹渐趋疲软的情况下,汽车等物权类众筹方兴未艾,文化类众筹亦受到了追捧。
据盈灿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年初,汽车众筹平台数量仅为15家。而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汽车众筹平台数达120家,四季度新增平台数高达95家。2016年全国汽车众筹业务共成功筹资78.35亿元,是2015年及之前累计筹资额的6.19倍,属于2016年众筹行业最具爆发性的业务模式。
在文化类众筹领域,一些大企业和地方都在各显神通。2016年10月19日,京东众筹在上海“产品”的文化类众筹模式,旨在通过京东大数据对于用户需求的分析,选择更加匹配的IP方和产品方,为双方提供精准化对接,成为两者之间的纽带,降低行业成本。同时,凭借“产品众筹+股权众筹+众创生态”的三位一体众筹模式,京东文化类众筹希望能够成为产业的孵化器。
仅仅在一日之后的10月20日,“山东文交所‘大众筹’平台”正式上线。据了解,该平台希望借助互联网,在文化艺术品、文创产品、非遗特产、版权衍生品及文化旅游品等项目发起人与投资者之间,搭建一个高效的合作通道。
其二,在各种问题凸显的时候,一些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规避风险,促进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继2015年5月京东众筹携手中国人寿成为国内首家引入保险机制的众筹平台之后,2016年10月19日,海南合观众筹与安邦财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全国第二家引入保险机制的众筹服务平台。
据了解,安邦保险将合规性承保合观众筹服务平台消费权益类项目,产品包括不限于:履约保证保险、信用保险、车辆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保险、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等。这将有效规避众筹平台上项目因特殊意外逾期违约而导致消费者的财产及权益损失风险,让平台和用户双方受益,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众筹平台跟风模仿。
2016年,众筹领域企业的创新其实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这些宝贵的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相信在2017年行业中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出现。
几个待解的问题
2016年众筹行业虽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在逐渐走向规范,但是,我国众筹行业依然处于模式探索期,整体市场依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行业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来看,2017年众筹行业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众筹领域相关政策法规缺失、监管体制不匹配,许多众筹创新模式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对众筹的创新和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专门针对众筹融资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与之相关的一些规定只是散见于《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之中,并没有对某些具体众筹交易行为给予明确的规定。这不仅让企业和监管者难以把握政策的红线,更为糟糕的是,让一些浑水摸鱼者抹黑了整个行业。
抛开那些明显的非法集资、欺诈跑路的一系列事件之外,对于众筹项目的操作同样面临很多风险。比如,2016年6月初,36氪股权众筹平台上的宏力能源项目财务涉嫌数据造假后,整个行业一时陷入空前的沉寂期,时不时传出当地监管部门约谈股权众筹平台负责人的消息。不久前,人人投也因项目坏账等问题卷入舆论风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爱君指出,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领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很多,包括非法集资风险、违约风险、道德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以及信息泄露的风险。
业内普遍认为,若想促进股权众筹的规范发展,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股权众筹配套办法。众筹家创始人杨勇表示,专项整治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之后,众筹行业将迎来明确的监管规则。政策上很可能效仿网络借贷的负面清单制监管股权众筹行业,采用划定的方式监管,这样不会扼杀行业的创新。
其二,众筹平台自身的盈利模式还比较模糊,领头人及平台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风控能力有待改进等问题突出。特别是随着行业的不断规范,这些问题更加得到了暴露,加剧了行业的洗牌。2016年7月点名时间被91金融收购,重要的原因就是平台的定位和商业模式不清晰,没有自己的“护城河”,尤其是在BAT及京东等巨头的强势掺和下,点名时间失去了抗衡的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据业内人士估计,众筹项目在2016年末及2017年初会出现集中退出的现象。该人士警告称,一旦出现数量较多的退出失败案例,则会演变成一个短时间内风险集中爆发的情况。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摆在业内和监管层面前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
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少,但众筹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毋庸置疑。展望2017年,众筹行业必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无论是融资额还是商业模式上,都将取得更大的发展。对于单个企业来说,脚踏实地地做实业、坚定不移地创新永远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甚至是做大做强的不二法宝。
专家指出,众筹企业只有不断完善退出方式和融资模式,才有可能找到具有商业价值的业务模式,从而在众筹的新蓝海中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天地。而任何心存侥幸、心浮气躁的创业者,即使一时有所收获,但是最后都会被市场大浪淘沙。
可喜的是,一些企业正在加大探索的力度。2016年7月,京东金融宣布通过合资合作方式,与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打造天津滨海京元众筹交易中心,开拓股权众筹业务领域。这意味着,京东平台上募集成功的项目有望率先登陆京元众筹交易中心,这给股权众筹项目增加了一个退出渠道。在2017年,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在创新之路上走得更远。
其三,一个行业的良好发展,除了政府的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规范和支持,以及企业的内在创新之外,还需要相关的行业组织发挥管理和服务的功能和作用。虽然在北京已经成立了中关村众筹联盟,但是放眼整个众筹行业,一个中关村众筹联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上海、深圳等众筹行业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也建立类似的组织机构,这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尽快地行动起来。在2017年,将会成立哪些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自律组织,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
非遗项目的盈利模式范文3
年末,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传奇的2005年,以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短期融资券发行等事件为标志,中国金融体制正在加速市场化、国际化。而政府在加大对企业融资关注的同时,各种创新融资手段、融资政策出台层出不穷。
温故2005,意在引策2006,让更多企业为成功融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持久璀璨――上市融资
资本市场诞生至今,上市融资无疑是最为璀璨和富有活力的一种方式。成功的IPO为企业及其合作者带来了可以衡量的巨额资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衡量的影响力、资本空间和想象空间。而百度的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无疑为传奇的2005年再添一道亮色,募集资金1.09亿美元,缔造了首日市值就已接近40亿美元远远超过四大门户网站的股市神话。
就百度企业本身而言,专业的投资及相关人士在整体性特征明确的引导下,越过重重细节,对其形成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首先,百度的主营业务性质清晰明了,同时又有自己的明显特征和比较优势;其次,在行业内具有很好的地位,因而也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基础、优势和市场控制力;第三,具有很好的市场、财务表现的成长性和很大的成长空间;第四,清晰的和可实现的商业模式,可以预期的和实现的财务收益及其增长;第五,管理团队具有很强的信心和丰富的经验;而这五点则会一致指向一个结果和结论那就是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和投资者投资的热情和冲动,而作为战略合作者的高盛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在美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源及深厚的专业背景都为百度的成功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
财富的临界点――私募融资
2005年11月7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2005年中国地产金融年会”公开表示,在当前房地产开发公开发行证券融资受条件制约的情况下,采取私募方式是值得探索的道路。而一份来自盛阳地产基金的《2005中国外资地产基金研究报告》预计,外资地产基金2005年投资将达28亿美元,入华外资地产基金机构数量已超过100家。在2005年年底,私募又成为继REITS之后的热门话题。
2005年,青牛(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迄今为止中国软件行业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据了解,此次总计31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是由软银亚洲、华登国际和中科招商等国内外著名投资基金组成的投资团队于2005年4月与青牛软件达成的。
私募融资,是相对于公募融资而言更快捷有效的一种融资方式,通过非公开宣传,私下向特定少数投资募集资金,它的销售与赎回都是通过资金管理人私下与投资协商而进行的。虽然这种在限定条件下“准公开发行”的证券至今仍无法走到阳光下,但是不计其数的成功私募昭示着其渐趋合法化;并且较之公募融资,私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此成为众多企业成功上市的一条理想之路。
与公募融资相比,私募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不失为企业与券商之间的一种双赢选择。
首先,潜在的投资人和参与者不同,发行成本低。私募针对的是社会上不特定的投资者,融资亦是通过在社会上招募完成的。一些暂时无法上市的项目如果不进行私募,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与公募相比,此种方式可以节省许多筹资成本。并且,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向国际化方向靠拢,国内企业对私募的接受程度也逐渐提高。
其次,可不需要提供担保和信用评级,门槛低。公募融资对于投资对象的要求比较苛刻,必须通过层层审批,经过一系列严格审查之后才有获得投资的资格;而私募则不需要如此烦琐的程序,融资效率大大提高,运作也更为灵活,相应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再次,监管方式不同,信息披露程度要求低。私募融资虽仍要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但私募证券的发行不需要进行证券注册登记,只须在证券发行后备案,同时对相应的信息披露程度要求比较低,曝光率也少得多,更具隐蔽性。此外,私募融资更有利于建立机构间的战略合作。私募融资不仅仅意味着获取资金,新股东的进入也意味着新合作伙伴的进入,这无论是对企业的当前还是未来,影响都是积极而深远的。
中介机构做私募的难度并不比公募小,而且还要讲求更多的技巧。例如公募的价格是既定的,不存在协调的问题,而且基本上没有发不出去的担忧。而私募就不同,投资方对项目会非常挑剔,善于讨价还价,因此,需要找到一个让买卖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来。
成功的私募有三大关键要素。
首先,中介机构要有良好的投资者资源,能够根据企业融资需求寻找合适的投资者。这是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决定了私募的成功与否。目前私募市场上的投资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外资、风险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它们的投资喜好和要求各不相同。对外资而言,往往看重的是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喜欢追求长期回报,投资往往是战略性的;风险投资机构追求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上市、转让或并购的方式,在资本市场退出;产业投资机构的投资目的是希望被投资企业能与自身的主业融合或互补,形成协同效应;而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往往是为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良好的投资者资源,为私募的成功点燃了希望,但对于券商来说,设计一种科学、合理的融资方案,包括股权定价、支付方式、股权结构,等等;则成为了融资成功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此外,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私募与兼并收购有所不同,兼并收购买方只有一个,而私募则往往要面对多个投资者,每个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各有差异,需要一轮一轮地谈判,所以,券商沟通的目的就是要为大家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由此推动融资的进程。
市场的国际化与日益膨胀的融资需求促生了私募基金机构的日益增多,已成为财富累积的临界点,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制度与体系的不断完善,私募通向阳光之路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创新主流――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2005年,在融资渠道多元化对于80%以上的房地产企业仍然只是一种呼声的时刻,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2005年迅速成为各方讨论,竞相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REITS始终是镜花水月,短时间内在中国无法实现。于是,也出现了创新类型的准REITS产品,并且,一段时间内将占据主导。
被誉为国内首只“准”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联信・宝利”中国优质房地产信托投资1期于2005年3月11日公开发售。原定30天的推介期,提前在3月25日便已结束发行,认购金额达8515万元。“联信・宝利”2期则于4月份正式发行。
信托一般都是为特定项目募资且一般只发一期,而“联信・宝利”先募集资金再选择投资项目、分多期连续发行,这只产品首次引进受益人大会制度、中介机构参与管理、按照公募产品要求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的信托计划,增加了透明度,这些都使得该信托更类似于REITS。之所以称为“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原因在于:REITs属于有分红比例的规定、税收优惠的投资产品,属于股权类的投资产品,而“联信・宝利”是用签订信托合同的方式募集资金, 本质上是债券类产品,属于信贷融资;房地产基金一般可以获得5亿以上的筹资额以及200份以上的发行规模,而“联信・宝利”此款产品初期的募集金额仅有8000多万元;在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投资中,投资者可通过购买REIT的受益凭证方式进行投资,收益凭证可以在美国的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联信・宝利”显然缺乏这样的流动性。此款产品而要消除这个“准”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房地产信托基金在发展中会遇到法律上的种种障碍,但从“联信・宝利”这款产品的运行情况可以看出,房地产信托基金在中国大有所为,一方面有助于解决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境,另一方面也为有意于投资房地产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路径。目前来看,一步发展到房地产信托基金的形式并不现实,但不断的“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推出,不断地创新,将会使其离REITs越来越近。
债券市场新契机――短期融资券
2005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标志着债券市场出现发展契机,银行间短期融资券市场已经启动,在企业直接融资领域迈出了重大步伐。至 9月20日,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已经达到512亿元。一时间,众多中国企业成为这个新措施的受益者,得到了比银行优惠得多的利率和实惠。
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债券市场金融改革和创新积极推进,发行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从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到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再到国际开发机构境内发行的首单人民币债券――熊猫债券的诞生,进一步促进了债券市场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短期融资券打破了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在债券发行中的垄断地位,同时打通了货币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连接,进而形成包括货币市场和实体经济在内的更广泛的市场利率结构。
资产证券化新宠――资产支持证券
资产支持证券,又称RMBS,是指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构建资产池,通过信用增级等手段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发行的证券。2005年12月,建行成功发行中国第一只RMBS产品,总额达30亿元人民币,因其基础资产良好、分层合理、部分投资机构受限、利差空间巨大而受到众多投资人追捧。
作为资产证券化产品,RMBS的信用等级要高于公司债券且有良好的稳定性,这成为建行此次发行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建行本只资产支持证券而言,由于涉及15000多按揭人,巨大的统计分散性、分层的结构设计使得偶尔一两户违约不会影响优先级受益人的收益。并且,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银行,建行的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仅为1.23%。更为抢眼的是,建行因其资产池资产优良、分层设计,成为本次RMBS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基础,投标空间巨大:以A档产品为例,即使基本利差达到200BP,后面各档风险收益仍显合理,而市场合理利差只有100~120BP,其间的空间约有80~100BP。对这一巨大的空间,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投标人之间、投标人和发行人建行之间的博弈结果――如果投标人为确保中标而压低利率,则将使最后一层的建行获益巨大;如多数投标人注意到投标空间而将利率抬高,反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进退之间的抉择――民间游资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最近完成了一项有关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宏观经济影响的课题。调查课题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地下信贷规模已近8000亿元,地下融资规模占正规途径融资规模比重平均达到了28.07%。如果考虑到这个指数只是20个被调查省份的平均值,有一定误差,若将5%的误差率纳入指数,由此测算出中国地下金融规模指数区间应该为26.73~29.47。此外,地下金融规模测度结果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广义货币中约有3%至4%被地下部门占用,在货币币值不稳定时,地下货币资金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一强的融资来自于非正规金融途径,而农户中也只有不到50%的借贷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途径获得的借贷占农户借贷规模的比重超过了55%。在中国,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由于中小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融资困难,不得不转向高利贷市场,民间高利贷利率大概是银行法定利率的5到6倍,甚至更高,而从事高利贷生意则往往带有黑社会性质,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还有一些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空手套来大笔资金,而投资者拿着一张股权凭证,做着遥遥无期的发财梦。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对民间融资的调查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6.96%左右,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
民间金融越来越成为一个被中央关注的问题。而它也历经了一个从合理到合法,从杂牌军到试图将其编入正规军的过程。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已正式将陕西、四川、贵州、山西等四省确定为实施小额信贷的试点地区,民间贷款公司将得到认可。此举显然是央行的金融创新行为。央行意图借助小额贷款形式,利用民间资金,将新建小额贷款组织的目标客户拓展到农户以外,把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纳入其中,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民间融资如洪水,不能堵,只能用疏通的方法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
民间金融的优点在于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调整融资的具体形式,要求不同的利率,具有天然的高定价能力。同时从信息的完全性方面来看,本地的贷款人能对不同风险的借款人进行筛选并进行有效的贷后监督管理,从而大大降低信息不完全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上民间金融也比银行具备优势。这使得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间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
民间资本是逐利的,资本的流向以追逐利润为导向,以至炒房、炒煤。而官方的意志是要引导整个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如果制度的设计使得双方的利益达成一致,那么,就是达到最高效率的方式,可以获得长足良性的发展。小额贷款组织的关键是能否发扬民间金融的优势,既使得民间资本获利,同时又能在政府的监控、意志控制范围内,实现官民双赢。成败的关键是民间金融的优势是否在小额贷款组织这种形式中发挥出来。
从草根金融到正规金融体系仅仅是一个开始,贷款额度范围、贷款利率范围、组织形态还在商榷中。希望央行可以大胆创新,同时发挥后发优势,制定多方共赢、有效率的制度,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小额贷款组织,同时要辅以强有力的法律的保护,加强监管。究竟是病急乱投医还是积极创新的光明之路,还要看实施过程中政府在整体与细节上的把握。而总行明确的四省务必在2005年年底放出第一笔款的要求,给我们的融资瓶颈带来了久违的曙光。
绝佳的调剂品――典当融资
这个岁末,典当融资再次掀起一轮热潮。与作为主流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融资虽不是主流融资方式,但由于能在短时间内为融资者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依然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目前正获得越来多创业者的青睐。
对于企业和个人,典当抵押贷款有三个优于银行贷款的特点:典当贷款手续简便、快捷、省时省力;典当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中小企业和个人;典当行的借贷时间、借款额度自主性强。目前,上海市有70余家典当行,连锁经营模式正成为这一“老”行业的“新”动向。近日,又一家典当行――上海东方典当有限公司宣布开始连锁经营,此前,该市华联典当已走上连锁之路。除了经营规模扩张之外,典当行连锁经营带来全新的服务功能。借鉴银行信用卡的借贷融资理念,东方典当公司适时推出了融资“一卡通”业务,典当行实现连锁经营后,市民借款、还款都可就近选择网点,融资更方便。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典当理念发生本质变化,由过去单纯性融资转向融资与理财、投资并重。
2006年的财经年会刚刚落下帷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已将金融自主创新提升到一个空前的战略高度。在盈利模式和博弈格局将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投资策略的重点应转向对多个“主题投资”机会的把握上。证监会在自主创新问题上,引领资本市场走在了其他行业前面,而这一趋势在2006年加速股改的过程当中,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同时,金融创新仍将延续,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将会出现。
2005年,中国的资本市场颇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