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范文1

他,就是孙振中,九三学社社员,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他号称“圣一刀”,寓意就是只要他亲自手术,多么严重的病情都会转危为安。亲切的称呼背后是对他精湛得无可挑剔技术的认可,是病人绝望处逢生的喜悦,是家属难以言表的信赖与感激。十二楼病房,他的名声誉满病房。在患者、护士、其他医生心中,他是位受人尊敬与爱戴的男神级医生。

脊柱外科的守护神

脊柱微创手术凭借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恢复快、手术出血少、皮肤切口小等优点,成为近年来脊柱外科最新发展方向,并受到青睐。较之传统脊柱外科手术,微创手术难度高、精细度高,让很多脊柱外科医生望而却步,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大医院,能成功、熟练掌握这一技术,并且让术后并发症降到最低的,也是为数不多。在无锡脊柱外科领域,孙振中则是掌握这一技术的医生之一。

在九院手外科,不计其数的危重脊柱外科病人痛苦地躺着入院,却微笑着柱着拐杖出院,恢复了肢体功能,重获新生。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前来。孙振中俨然成了患者心目中的守护神。无论多危重,只要有孙振中在,都不是什么问题!而每当病人笑逐颜开,连连道谢时,孙主任由衷地笑了。一个笑声,一声感谢,是对孙振中和他的脊柱微创手术的认可。对他来说,这才是最大的安慰与褒奖。

惠山夏先生是监狱的狱警,年仅25岁。一年前,他出现了腰部不适,伴有左下肢放射性痛,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曾多次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却不见好转。一个月前,他再次出现腰部疼痛加剧,伴左下肢放射痛明显。听闻孙主任精湛的医技后,慕名前来。孙振中诊断为L5-S1椎间盘突出后,果断进行了椎间孔镜髓摘除术这一脊柱微创的革命性创新技术。术后三天,夏先生带着无限的感激出院了。

68岁老人张阿姨,原先患有颈椎3-4级间盘突出,半年前开始手麻,在一次不小心摔倒后,左上肢不能动。孙振中为她实施了颈椎中央损伤综合病术。手术使用了颈椎微创融合器,即RL-C微创器械,这是无锡最早使用该技术的手术。通过清除颈椎中枢神经、对接、固定颈椎等系列方法,成功地帮助张阿姨摆脱了多年的颈椎病痛。

骨科感染的克星

口感染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一旦发生,轻则反复住院,多次手术,重则导致感染部位截肢,甚至危及性命。因此,骨科感染号称灾难性的术后并发症,让很多患者谈及色变。

在手外科十二楼病房,孙振中收治了数不清的伤口感染病人。刮创USD、骨搬移、肢体延长、皮瓣修复……这些先进的省内乃至国内首创的骨感染处理术,成功地帮助患者摆脱了无休止噩梦般的病痛,重新拾回了精彩的生活。

一位黄姓病人腿被摩托车撞断。在某医院已动了两次手术,因护理不慎,术后感染,又植皮失败。眼看着伤腿不保,病人火急火燎地转到了手外科医院。孙振中接手后,立即采取了措施,清洗,去腐,验血,外敷抗生素。数日后,再行扩创灌洗术,一个月后终于控制住了感染。又行植皮修复创面手术,补骨,上钢板术,终于救下了这条断腿。病人感激不尽。

西方有句名言,“你对镜子笑,镜子也会对你笑。”医患之间更是如此。不少带着绝望情绪的患者怀着一线希望,出于信任,选择了孙振中。

一名30出头的患者,因为工伤压断了腿,双腿膝盖以下严重损伤,并手术感染,被当地医院告知要截肢。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上孙振中的专家会诊,并果断地来到手外科十二楼。在系列的皮瓣、移植、骨搬移等手术后,患者的腿不仅保住了,而且能正常活动。患者动情地说,孙振中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如果没有两条腿,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不知该怎么面对一双年幼的女儿和体弱的妻子!

骁勇善战的将军

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孙振中忘我地工作着。每天,他常常要安排几个手术,有时候是出诊、会诊,还有不可预测的急诊。如果说,医院犹如战场,病情犹如军令,那么孙振中就是一位坚守阵地骁勇善战的将军。

多少次救护车的铃声把他从睡梦中唤醒,多少次他彻夜不眠,从夜晚战斗到天明,一个疑难急诊,孙振中和他的同仁们都要在手术台前稳稳地站立十几个小时,运用他睿智的大脑,灵活的手指,聚精会神地工作……一个平凡的身躯,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正能量,在手术台纤毫无保留地尽情释放,这是何等动人的一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超越体力的极限舍己救人?是医生高度的责任感,是白衣天使的敬业精神!

常州的一名病人,其手不幸卷入了车床,被生生拉断,失血4千多克,生命岌岌可危。家属手捧那只血淋淋的手臂,救护车呼啸而至手外科医院。周围人见了无不心惊肉跳。接诊的孙振中立即组织输血抢救,第一时间为病人做了一个高难度的精细手术,历时12个小时之久。断肢重植了,患者得救了……又历时数日,病人已在做康复训练了。这台手术的成功实施,让医生、护士、家属无一不感叹他的“艺高胆大”、成竹在胸和从容淡定。

人总是血肉之躯,成年累月强节奏的工作,孙振中的身体也发出过警报:感冒、发烧。护士催着他输液,他总是见缝插针地去输液,输完液又继续巡视病房,做到轻伤不下线!只有回到家,他才绝对卧床休息。

在医学研究领域,孙振中勤奋、进取,同样也是个“捋起袖子加油干”的人。先后获得各类奖项10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省、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多项;近5年来,他以第一作者2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中华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同时,他还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显微外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生学会骨显微修复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学组委员、无锡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厚德无私的奉献者

精诚、坚韧、博爱、进取……这是孙振中的座右铭。

他和蔼可亲,从不端着架子;他懂得病人心理,善于做思想工作。有的病人因术前谈话比较直接,心中忐忑不安,对手术有恐惧感。孙振中闻声就亲自来到病床前,用亲切的话语、热心的鼓励,并以丰富的临床经验说利弊,讲成功概率,给病人吃上一颗定心丸。最后,病人愉快地配合接受了治疗,并一如他所说的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曾有为数不少的病人出于感激给孙振中呈送红包,孙振中一概拒收,他唯一的回答是: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有时还会幽默地调侃一句:你这样送红包,我要白搭你看病了。他的言行,展示出了高尚的品德,使得病人既感恩又钦佩。据手外科《久苑报》报导,2016年,孙大夫是拒收病人红包数额较高的医生。

金子默言。在他的办公室里,一面面锦旗,一束束鲜花,不仅看到了孙振中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医学事业,用双手创造了一个个医学奇迹,绘就了绚丽多彩的人生,更展示了一名九三学社社员的风采。“医学精湛,妙手回春;医德高尚,温暖人心。”这就是对他几十年行医的忠实写照!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军队医院;非战争军事行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医院管理

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宗旨,健全组织制度

1.1明确新时期军队医院的宗旨,确立指导思想。解放军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指出:军队医院要着眼提高应急处置、伴随保障、健康维护、心理服务、疾病防治、远程教育和会诊六个方面的能力。要充分认清军队医院的职责使命是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战斗力;服务方向是姓军为兵,姓军为战,主体任务是为部队官兵服务、为军队老干部服务。对中小规模医院,要引导其紧紧围绕临床医疗服务,突出特色优势、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一流医院[1]。为遂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军队基层医院要着力打造区域性一流医院,就要着眼军队医院优势。军队基层医院因为性质不同,医务人员相对集中居住,应急反应迅速。但又普遍受编制约束,人才流失严重;受市场经济限制,医疗设施陈旧落后;小而全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军队基层医院的发展。作者认为,军队基层医院要紧紧围绕应急处置、创伤急救、军事医学、灾害医学等方面展开深度建设,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学科,以点带面,促进军队基层医院的全面建设。

从军事斗争准备转变为应对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一旦有事,能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提高军队医院在多样化任务行动中的应急救援的“能战度”。我军从2002年3月开始正式把灾害救援作为一项正规训练内容,列入了新一代军事训练和考核大纲之中。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国家为达成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的,使用军事力量,以暴力或有限暴力手段所遂行的非战争方式的军事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有六项内容: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以及国际救援[2]。为着力提高遂行多样化非军事战争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提供了充分理论依据。

1.2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救援纪律制度。医学应急救援主要依托发生事件区域内大医院的院前急救力量为基础,建立一支反应快、机动快、综合能力强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关系到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关系到维护公众健康与减轻人员伤害的大事。医院党委和领导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挂帅,由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作助手,小组成员由医疗、护理、后勤、保卫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处和护理部具体负责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抢救技能及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担任。后勤、药械、供应保障部门负责药品、器材、生活用品的筹措准备。在组建中要特别注意生活保障、卫生防疫、心理疏导和警戒保卫人员的抽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救援分队人员及全院工作人员进入备战状态,终止休假和正常休息,无条件服从调配。应急救援分队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联系畅通。

2科学组织,科学规划,科学实施

2.1领导重视,思想统一,人员在位率高,器材、药品准备充分。我院常年担负军队和地方的突发事件应急任务,有专门的野战急救训练基地,经常组织假想训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抢救预案;抢救设备和药品齐全[3]。我院自隶属南京总医院以来,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反应力量。以急诊科为依托,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反应体系;以急诊科为基础力量,组建医学应急救援分队。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建立全科医学的急诊科。急诊科配备主任、护士长各一名,医师5名,护士8~9名;加上轮转实习医师、护士,充分依托、利用各专科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较好地开展工作[4]。我院急诊科实行医护值班双班制,医生、护士分别由一名高年资带一名低年资值班,出诊时错位出诊,即高年资医师带低年资护士,或高年资护士带低年资医师,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加救护车司机组成的三人院前急救小组常备不懈,救护车司机由责任心强、初步急救技能较好的军人担任。目前,急救半径达到15 km,确保接到呼救后2分钟内开出医院大门,按路途远近确保到达现场时间最多20分钟,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各科室值班力量完善,都为三班制,即值班、副班、备班,一线值班人员由住院医师担任,副班人员为主治医师,备班人员为科主任、高年资主治医师及退休回聘的老主任担任。以院前急救小组出动为应急救援的启动因子,根据突发事件现场情况,立即实施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当院前急救小组到达现场时,立即验伤、将现场情况回报、院内实施准备,做到3人以下急救由急诊科组织抢救、会诊、收容住院,5人以下急诊科组织相关专科参加抢救,6人以上,其中两人以上重伤的群死群伤事故,立即启动全院在院首长指挥下的应急救援预案。药械科常年配备抢救药材和器械基数,指定专人负责和值班;勤务分队人员24小时全员在位,随时担任生活保障、车辆保障和警戒保卫任务;确保应急救援分队随时随地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

2.2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及实践。我院根据最近十多年周边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军队医院特点,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预案。平时训练与实际救治相结合以保证医疗应急救援时抢、救、送、治任务的完成。每年进行1 ~ 2次应急救援演练,医学救援人员培训,主要提高业务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密切配合程度。主要内容:(1)开展组织、协调、指挥展开训练,信息资源共享,针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做出应急反应;(2)各种急、危、重症抢救,熟悉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脑复苏等技能训练;(3)利用救护车、民用车辆等进行适应性训练,开展动态下静脉穿刺、伤口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简单手术及徒手心肺复苏等训练;(4)结合平时工作开展成批伤病员(6人以上)抢救预案演练;(5)开展各种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知识、技术的学习和现代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训练,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作为入选救援队的必要条件。

在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底,我院先后参加当地突发性、灾害性、意外事故的医学救援数十起;特别是在抢救2002年“9.14特大毒鼠强中毒”、2005年10余人集体“沼气中毒”、包括2010年“8.4特大车祸”在内的诸多重、特大交通事故,以及厂矿塌方、建筑工地坠落等许多群死群伤事件中得到检验和锻炼。

2.3应急救援要求加强与地方协同,院前急救与院中协调及时得当。平时建立健全的组织高速运转,指挥协调组负责院前抢救的指挥调度,与地方政府和其他医院的协调及各小组间的紧密协同,和院内各科室的协调;分类组负责轻重分类登记在册,并在所有病人的胸前用色布,予以标志醒目;各抢救小组根据色布标示的病情轻重予以抢救;后送组将病情较稳定的立即后送,病情危重的伤病员就地抢救,生命体征较稳定后再行后送;后勤保障供应组负责急救器材和药品的紧急调度供应;勤务分队负责车辆保障,与公安部门协同现场警戒。一边进行院前急救,一边将现场情况反馈给医院和上级领导,请求急诊中心和各科室安排病床[3]。

2.4应急反应快速化是军队医院提升救治能力的必然要求。军队医院既担负着平时为军民就诊保健康。又赋予了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战时卫勤保障的任务。尤其是卫勤保障要达到“技术准备充分、应急反应快速、人才储备充足、救治手段先进”的标准。门急诊是医院接触病人最早的部门,做好平战结合的战创伤门急诊服务体系的构建,优化救治流程,创新战创伤救治方法,快速化的应急反应是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完成好战时卫勤保障的关键[5]。我院科学调整门急诊流程,当遇到突发事件,需要医学应急救援时,我院将相对独立区域的急诊科作为医院应急救援的总后方,将门急诊病人分流到门诊及各专科病房,并紧急腾空住院病人较少的病区,加大收容力度,较好的保障了应急救援的开展。

2.5建立科学合理急救流程,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随着现代社会文明进度的加速,增加了突发灾难事件的发生概率,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批量伤员。对医院而言,灾难的发生往往不可预见,短时间内大批伤员的到来常使救援组织工作陷人混乱,常出现救援力量与需求的矛盾。急救流程的优化能够合理协调各种救援力量,使救援效果达到最优化。我院为军队综合性基层医院,是当地各种创伤、中毒、事故等突发事件伤病员的首选救治医院。我们根据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之间的发生特点和我院具体情况,分析多次批量伤员救治的经验教训,重组了批量伤员应急救援作业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

3医学应急救援人员素质养成

3.1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师人才的培养。目前医疗机构的医师分科细,而医疗应急救援面临的都是危重伤病员,不但有创伤急救、外科、骨科,还有妇产科、儿科、皮肤科;尤其在自然灾害后,还需要内科、传染科和卫生防疫力量。需要有丰富经验全面技术的全科医师。因而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医师的全面培训。而军队中小医院普遍受编制约束,我们打破传统,成立以现役军人为骨干,回聘离退休老干部为顾问,聘用制人员为主力军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全科技能教育和培训。经常进行实战演练,并将年轻医师定期送到总院急诊科轮转,加强全科医师培训[7]。

3.2进一步加强创伤外科、军事医学、灾害医学人才培养。在全科医师培养的基础上,我们遵循南京总医院易学明院长提出的:“初级职称全科化培养,中级职称专科化培养,高级职称专病化培养”[8]。突出对医疗骨干进行创伤外科、军事医学、灾害医学的培养;利用现有离退休回聘老干部学科全面的优势,加强传染科疾病以及卫生防疫知识的授课,使大家弱项不弱。利用总医院的整体技术优势,重点加强帮带我院在烧伤、爆炸伤、冲击伤、挤压伤、外伤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各种休克救治能力的提高;目前,我院依托总院力量在创伤急救方面已经形成了特色学科[9]。

3.3进一步加强医学应急救援与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结合。军队医院参与医学应急救援任务,具有军队医院战时的某些特点。如何融平战为一体,是医学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军队医院战备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打造平战一体的救治链,总医院大胆打破固有学科界限,在国内率先开设“以疾病链为纽带的诊治中心”;以此模式,医院建立了战时紧急救治链,形成学科大协作,平战结合,提升了应急救援的卫勤保障能力[10]。我院借鉴总院本部经验,在创伤急救方面实行一体化救治,从现场开始就有意识地运用损伤控制理论进行包扎、固定、止血、控制性液体复苏、控制性手术以及稳定生命体征迅速转运等诸多先进措施,抢救了大批伤病员的生命;在多起重大突发事件中得到实战检验,多次受到南京市委、市政府,江宁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3.4进一步加强医学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防护。在灾害、事故面前,人类往往受到巨大震撼,救援人员需要坚强的信念,具有一副钢筋般的神经,铁骨般的身板;这就需要及时地心理疏导,合理分配任务,适当保证一定的休息时间。加强自我防护,确保应急救援的战斗力不受损失。

4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在我国仍处于萌芽阶段。建立健全医学应急救援机制是灾害救援的必然选择,是军队基层医院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军队医院必须建立医学应急救援机制,具备较强的医学应急救援能力,是新时期军队医院遂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核心内容,是提高战斗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秦银河. 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在全军卫生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 17(1):I-IV

[2]胡小南, 王与荣, 袁波, 等. 关于构建应急医学救援队的几点思考[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1):74 - 75

[3]涂久生, 朱役, 穆晓苏, 等. 院前急救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9):904-906

[4]涂久生, 费连兵, 李学义, 等. 基层医院急诊建设及管理的探讨 [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 14(11): 825-827

[5]易学明, 苏义.创先门诊服务理念,适应门诊服务需求 [J]. 中国医院管理, 2007, 27(10):41-43

[6]王与荣, 孙海晨,申萍. 南京总医院急诊运行模式与安全管理的做法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 22(5):522-524

[7]费连兵, 朱役. 疗养院(区)强化聘用制人员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 21(7):752-754

[8]易学明. 医学人才成才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 22(1):1-2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范文3

为了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012年4月,原浙江省卫生厅联合省发改委及财政厅共同制定了《浙江省公立医院优化工程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以“一控三扩六强化”为主要任务,重点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区域医学中心建设、现代化医疗服务与监管体系建设等项目。

《方案》规定,要严格控制城市公立医院数量,强化公立医院规划调控,科学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单体规模、建设标准、贷款总量、大型医用设备和开展特需服务的比例。同时,扩大专科医疗资源总量,重点扶植儿童、妇产、传染病、康复、精神病、老年病和肿瘤等专科医疗机构的建设,重点调整和优化区域共享医疗资源的布局、结构,实现医疗资源的集中配置、统一管理、高效使用,提升医疗服务整体能力和水平。最后,强化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架构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资源配置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服务体系欠完善,是医疗机构设置和建设中存在的三大问题。”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马伟杭如此评价当前医疗卫生服务领域面临的问题。而《方案》的制定,势必带来三大问题的有效解决。

余姚:多学科协作组群

余姚市人民医院的学科建设,主要围绕两个重点,一是转诊率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二是抢救时间窗较短,只能在县市级医院完成救治的疾病。

以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建设学科,则是人民医院最新探索的路径。“举例来说,医院消化学科组群的建设,就是基于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的特点。当消化内科发现食管癌、胃癌、肠癌时,在消化学科组群架构下,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普通外科、胃肠外科就可以共同协作,治疗疾病。”余姚市人民医院院长袁海鸿向记者介绍。

多学科组群的建设中,利益分割的处理是保证组群顺利发展的关键。在余姚市人民医院,目前的多学科组建的建设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行政的主导。医院首先统一了医务人员的观念,其次在硬件上按模块化诊疗改造科室布局。“继续以消化学科组群建设举例,我们把消化内科、内镜检查、肠镜检查、肛肠科、肝胆外科等科室安排在同一个区域内,无形中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袁海鸿解释说。

在医院提供的协作平台之下,组群中的各个科室均可以针对患者的疾病给出有价值的治疗方案,为学科的自我提升也提供了契机。袁海鸿告诉记者,以前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胃癌患者,会通过科室直接转至外院就诊,也不会考虑本院外科体系是否有能力治疗。长此以往,就会降低院内学科的品牌效应。而在现有的组群框架之下,医院的学科品牌及规模已经有所展现。

除了统一医务人员观念,重整诊疗模式外,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也是多学科组群发展的动力来源。“患者无论由哪个科室接诊,最后按照哪个科室方案完成治疗,整个学科组群都会参与绩效分配。”袁海鸿解释道,过去,科室的医生大都不愿将术后患者送往ICU,因为患者进入ICU后原手术科室便不再有绩效收益。在新的分配体系下,手术科室和ICU都会获得一定的绩效系数。“简单来说,就是收治患者和治疗患者的科室都有相应的绩效。”袁海鸿表示。

2013年,余姚市人民医院的急诊科成为首批区域专病中心,辐射力达到宁波、绍兴、舟山等浙东地区。在袁海鸿看来,这同样得益于多学科的协同互助。

“急诊科学科的发展坚持的是多单元管理,并且按照疾病轻重进行分区管理,同时在急症治疗中打造多学科协作平台。”袁海鸿提及的平台,实为很多虚化的小组,如创伤小组、脑卒中小组、中毒小组、胸痛小组等。这些临时启动的急救小组与院前急救体系连接,组成“院前急救-院内急救-ICU”三环连接,从而达到高效运行。

为了使急诊在第一时间得到患者基本信息,医院还通过电信的3G网络,实现了移动音频视频传输。“在救护车上,我们就可以把患者心电图等基本信息传输到急诊室,便于医院更快启动急救小组。”袁海鸿向记者介绍。

瑞安:适宜技术筑基县域医院

学科建设是立院之本,这对处于三级医疗网络系统中坚力量的县级医院来讲,更是贴切不过。

“省里对医疗机构学科建设的一些举措还是非常好的,比如说县级龙头学科、区域专病中心的建设,提升了基层县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热情,也促进了地方政府对县医院的投入。”瑞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卢学勉说道。

瑞安市人民医院正是借助了骨科、感染科两个县级龙头学科的平台,带动了院内各科室的科研与服务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服务区域内,患者几乎都能得到很好的救治,再加上龙头学科的名声在外,除了瑞安市的100余万人口,我们还辐射到温州南部地区的几个县。”在卢学勉看来,能够用特色技术吸引市外患者是对瑞安医院极大的肯定。

2008年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了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加强适宜技术的研究开发,提升解决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创新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近年来,瑞安市人民医院申报了慢性病和妇女儿童适宜技术示范基地。“适宜技术就是要把相对并不复杂并且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去,更好的惠及百姓。”卢学勉强调,不能让技术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是级别高的医院里,应该将技术落实到临床中和社会上,服务大众。

2013年5月,浙江省正式启动了区域专病中心的建设项目,按照医疗服务的地域范围和技术辐射能力,在省内东、南、西、北4个区域拟推出20个专业建设项目。其中,首批评选的专业包括骨科、心血管内科、产科、急诊医学科、神经外科、儿科、普通外科和重症医学科8个专业。

“我们医院的骨科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由于我们和台州医院均属浙南地区,他们的骨科也是重点学科,并且医院的综合实力很强,结果他们被评为了浙南区域的骨科专病中心。”尽管卢学勉对此次专病中心的落选稍有遗憾,但他对区域专病中心项目的推动给予了肯定。他称,申报成功的单位会得到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这样一来,大力度的专科建设,将县级公立医院做大做强,就会分流部分省级医院的患者,最终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的。

永康:重症分区提升医疗质量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学科发展,是在现有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做一些学科的发展规划。一直以来,急救科是医院的强势学科,有着良好的学科基础。为了满足更多重症患者的需求,2010年年底,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科、外科分别设置了ICU。“目前,医院内、外科ICU分别有12张和16张病床,拥有60余名医护人员。其中,高档呼吸机、多功能床边监测仪以及中央监护系统等设备一应俱全,是金华地区唯一一家ICU两病区的医院。”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童跃锋向记者介绍。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这一举措,不仅是作为应急示范县的永康市卫生应急系统日趋完善的一个标志,更为医院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以后,医护人员的观念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以前,患者只要上了呼吸机,我们基本认定是救不回来的。现在,上呼吸机的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童跃锋告诉记者,在医院专门分设了内外科ICU后,由于外科医生对手术适应时机的把握明显强于内科医生,对自己病区的患者救治及时到位,挽救了很多濒危的患者。

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救治成功率,同样也使得医疗资源更为紧张。“有些患者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已有好多年,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医院正筹划建立重症监护病区,由专人负责照护上呼吸机的患者,减少重症病房资源的占用。”童跃锋称,特设病区的想法源自台湾,“在医院内设置6~8张床位,专供呼吸机监护患者使用,可以节约医院原有的重症监护资源。”

除了大力发展重症医学,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其他学科的建设上也是不遗余力。除了与省内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第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儿童医院建立合作外,2013年1月18日,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加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有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的34家成员单位,我们医院是金华地区唯一的一家。”童跃锋称,接下来,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享有医疗集团优越的医疗资源,借助更高的平台进行医疗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他还强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将对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放转诊绿色通道,为医院疑难杂症患者优先安排远程会诊,并对门急诊、住院患者实行优先转诊制度。

诸暨:科研教学促发展

2013年上半年,诸暨市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和创伤骨科被评为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为此医院成立了创伤骨科研究所,期望进一步加强该学科的内涵建设。

诸暨市人民医院科教科科长金志刚告诉记者,诸暨有150余万常住人口,当地的经济发展迅速,交通事故频现,为了方便此类患者就医,医院大力发展了创伤急诊科室,而此次成功被评为县级龙头学科的神经外科和创伤骨科,正是与创伤急诊相关的两个科室。

作为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打造医疗品牌的主要手段,学科建设一直都是诸暨市人民医院的立院根本。2012年底,医院整体搬迁至城西工业新区,这个占地250亩的市级航母式医院从医院全局出发,扶持包括脊柱外科在内的7个绍兴市重点学科以及8个诸暨市重点学科。

金志刚告诉记者,医院发展学科建设,离不开与上级医院的协作与资源互补。诸暨市人民医院继2012年成为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上海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委员会临床科研协作单位后,2013年医院的感染科又被邀请参与上海华山医院有关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方案研究的国家“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子课题。

除此之外,诸暨市人民医院的骨科和感染内科分别成为温州医科大学的研究生临床培养基地和建设基地。以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得结合科研建设学科。

谈及科研,金志刚认为,科研能力是医院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动力。为此,诸暨市人民医院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从科研立项、经费管理到成果申报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机制。“医院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和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开展临床应用科研实践,就实践结果看,医院每年都会获得5~6项国家专利授权。”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范文4

2021关于急诊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按急诊科建设指南要求,急诊科护士必须接受急诊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两年必须完成在培训,今年在护理部的领导和严格要求下,在科主任、ICU护士长的大力支持以及ICU每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操作内容齐全

  根据急诊科建设指南要求,本着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我科安排了专科操作技能7项(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及维护、CPR20xx、除颤术、气管插管术、洗胃术、抢救中的配合等)作为操作示范内容,并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与考试,一次通过率100%。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及维护、意识状态的评估等操作也进行了正规的示范,每位护士都在工作中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大部分护士都能很好的掌握。

  二、理论知识丰富

  由于本科涉及的病种多,病情复杂,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我们安排了心电图分析报告的阅读、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人工气道的护理、呼吸机使用等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小讲座或查房的形式组织学习。通过这些形式的教学,使护士们对急诊的专科护理知识以及危重病人 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并引导她们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

  三、注重专业思想的强化

  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和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关键,急诊科是医院工作的前线,通过规范化的培训,不断加强急诊护士的层次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经常进行护理操作急救技能训练,才能使急诊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技术,锻炼急救护士应急反应水准和应急能力,才能提高急救专科护士急救意识急救技能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今后要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国内外护理知识动态,从而提高急诊患者的急救质量更新护理理念,以适应不断疾病谱变化和发展的临床和社会需求。

  2021关于急诊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又到了的年终岁尾。,是我在急诊科工作的第五年,也是我们在旧急诊楼里摸爬滚打的最后一年了,明年,我们就要搬到新建的急诊科专属的大楼里,届时,我们的工作环境就会有很好的改善,科室业务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我们肩负着“120”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充分保障了辖区内“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我院“120”急救站“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保证了门急诊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急诊科全年门急诊量、累计收住院人次,急诊抢救与往年同期对照均有显著增长,为医院各病区及辅助检查科室输送了大量病源,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各科室的“两个效益”的增长,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团结和谐氛围

  在度,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养,力争文明行医,优质服务,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

  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和谐相处、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抢救能力

  急诊科护士始终以“质量管理年标准”、“全国医疗万里行”检查标准为准绳,加强急诊科的医疗护理质量建设,以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为重点,认真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严防差错、医患纠纷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按照医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定期对急救队员进行业务学习及急救技术的培训,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钻研业务,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从而使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电除颤、电动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操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急救队员的急诊急救能力,对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质控、培训、考核、督导,严格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为规范开展急诊抢救工作,做到防医疗差错、防医疗事故于未然,杜绝医疗行为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

  在“120”急救工作中,我们坚决服从“120”指挥中心的调度,做到随时出诊、迅速出车、准备及时到达急救现场。始终做到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抢救设备处于应急备用功能状态,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抢救过程中,从病情评估、预检、分诊、分流到安全正确地转运入科。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无缝衔接,有力地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三、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做好急诊工作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四、加强科室对外宣传,树立医院窗口形象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和反映出医院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形象。

  “120”是救死扶伤的生命救护者,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绿色通道”,在日常急救工作和院前急救的时候,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我们时时刻刻注重树形象、抓内涵,为医院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奉献出了一份光和热。

  五、实践与思考并重,度工作反思

  回顾,我们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意识到在急诊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何在急诊工作中进一步改进,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具体问题和改善思路如下:

  1、急诊科就医环境简陋,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差,患者满意度低,急待搬迁后加以改善。

  2、急诊科医护人员应急急救经验不足,急救技能有待提高,要注意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熟练掌握,如呼吸机、除颤仪等,关键时刻及时跟进,还需要加强专科培训、进修学习,以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3、急诊急救工作中缺乏灵活性,要时刻注意和患者、家属进行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发病原因,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今后需加强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

  4、要熟练掌握急诊危重症的监护和抢救流程,如急腹症、昏迷、休克、中毒等,对昏迷患者,第一时间开放气道、吸氧,在实施紧急救护的同时,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注意血糖、瞳孔及对光反射、是否颈项强直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避免手忙脚乱。

  5、掌握常用急诊抢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严格执行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制度,注意患者过敏史、血糖、心肺功能等,注意用药安全。

  6、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具备整体观和全局观,在急诊患者病情尚未稳定前,一定要加强巡视和沟通,尽量把患者安排在自己实力范围内,以便及时观察和急救。

  7、当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或接诊的患者较多时,切记及时向上级汇报,组织抢救,分解危难,做好分诊分流,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希望医院在新的一年加以考虑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待遇问题,以促进急诊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我们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共创医院和谐美好明天。

2021关于急诊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又到了20xx年的年终岁尾。在20xx年里,工作充满艰辛与幸福,激情与挑战。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和关怀下,我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并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

  过去的一年中,虽然有很多挫折和辛酸的体会,但是,更多的是成功和收获。在工作方面,得到患者的称赞和主任、护士长的认可。现就一年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团结和谐氛围

  在过去一年里,我坚持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和医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养,力争文明行医,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在遵守科室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响应部门号召,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同事,和谐相处,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二、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应急抢救能力

  我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范文写作协助护士长做好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提升工作,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防止差错、医患纠纷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按照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计划,通过翻阅书籍、查阅论文,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定期参加业务学习及培训,认真钻研业务,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并在工作实践中将其贯彻落实,争取做到熟能生巧,以提高急诊急救能力。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电除颤、电动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操作技术。

  除了加大业务知识的学习力度外,我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三、认真勤恳工作,提高创新能力

  过去一年里,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的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协助护士长认真做好病房管理及医疗文书的书写、整理和存档工作,保证医疗文书档案管理的完整化和规范化。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下载课件认真学习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和抢救记录。

  做好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针对实习护士实行指导、操作、改进等带教流程,并配以讲课、操作示范等教学方式,迅速提升实习护士的操作技能,以保证能够单独工作。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在工作中,我为了减轻病人的疾苦,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都利用有限的时间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当看到病人康复时,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并作为工作指导予以落实。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四、生活方面,诚信、简朴、热情

  多年来,我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严以律己,从不奢侈不浪费,使生活充实而有条理。而且,在对生活中的人或同事方面,做到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今后的目标:我决心进一步振奋精神,加强个人世界观的改造,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问题,做到:(1)扎实抓好理论学习,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2)在院领导、科主任的关心和指导下,顺利完成医疗护理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爱岗敬业。(3)以科室为家,工作积极主动,对待病员热情、耐心,满足病人的需求。

  五、加强对科室的宣传,树立窗口形象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和反映出医院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形象。急诊是救死扶伤的生命救护者,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绿色通道”,在日常急救工作和院前急救的时候,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时时刻刻注重形象,注意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缓和医患关系,为医院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奉献出了一份光和热。同时也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减少工作中的矛盾。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范文5

一、服务创新——从加强素质教育入手,树立现代医院服务新理念,打造优质诚信服务品牌

五邑中医院在年搬迁之前,虽经近四十年的发展,规模仍然很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及港澳乡亲的支持下,医院搬迁扩建并正式更名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医院搬迁扩建更名视为医院实现崛起的一次契机,把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和诚信品牌形象,当作医院发展的根基和突破口,从加强素质教育入手,以改善服务态度为着力点,以树立优质服务和诚信经营的医院形象为目标,开始了艰苦的文化建设、品牌创建之路。

(一)加强素质教育,树立现代医院服务新理念

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并自觉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行动。医院从患者、医院、员工三者利益相统一的角度,教育全院员工转变思想观念,让员工认真认识到,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病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我们的利益才有保障,医院才有发展的希望。

为了使这些理念落实到工作中去,使口号成为行动,使规范成为习惯,我院开展了以“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树新风”为主题的一系列服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同时,医院制定了《文明行医守则》、《文明礼貌岗位用语》,编订《医院服务礼仪言行规范》,特别规定了统一的礼貌用语,形成了“病者入院时有热情称呼声,询问病情时有耐心解说声,病人及家属情绪激动时有安慰声,病者出院时有健康宣传和祝福声”的良好氛围。

要使服务规范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从细微处抓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每次全院职工大会上,诵读病人的投诉信,对病人投诉多的科室、部门、员工公开点名批评,不留情面,促其警醒。将病人感谢信和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刊登《院报》,公开表扬,树立榜样,使员工自觉“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让“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渗入到员工的思想中,逐步形成医院文化,做到“以榜样感染人,以文化引导人”。做到让病人康复而归、满意而归,进而实现从追求“主动服务”到“满意服务”再到“感动服务”的服务境界的升华。

(二)构建诚信服务的道德价值体系,塑造诚信经营的金色品牌

以良好的信誉取信于病人、赢得病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一种有效竞争力。医院搬迁初期就确立了“以质优取信于病人,以价廉竞争于对手”,“人品决定产品,产品体现人品”的经营方针。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深员工对信誉与医院发展关系的认识,坚持以信誉为导向,努力为患者提供真情、真心、真意的医疗服务,把注重社会效益、取信于民作为医院的生命线。

医院深入开展以诚信为本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每年三月的“全员素质教育月”向大家反复灌输诚信是金的思想。将诚信融入医院文化体系,通过医院文化熏陶,将医院倡导的“诚信经营”理念融入每位员工的血脉。医院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在人人讲诚信、重操守的风尚中,打造“诚信五邑中医院”的金色品牌。

(三)创新服务举措,为群众提供优质、优惠、便利的医疗服务

有好的服务理念,还需要有完善的措施来落实。五邑中医院要树立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必须实现从服务理念到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病人围着医生转、围着医院转的传统。

九年来,医院深入开展创“三优”(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和为“三民”(便民、利民、惠民)活动。医院追求的优质服务,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时刻挂在心上,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谋病人之所需出发,设计便民、利民、惠民,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措施。医院搬迁初期,就开始着手简化传统诊病流程,解决患者就诊“三长一短”问题;开辟了急诊“绿色通道”,救护车免费接诊病人;在全市率先开设全天候门诊导诊服务;门诊候诊、候药或候检区均有舒适的座椅,并免费供应开水、中药凉茶;免费为早上空腹抽血检验的患者提供早餐;免费为病人提供停车车位;住院病人做检查有专人陪送;病人刚入院,就会收到一张鼓励他(她)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院长慰问卡》和病房《温馨提示》……总之,医院力求在每一细微处体现人性化关怀,让病人在五邑中医院时时刻刻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舒适和方便。

现代医疗保健服务,除了贴身,更要贴心,不应只停留在医院内。为此,医院专门开展了疾病跟踪随访服务、保健会员制服务、特需医疗服务、家庭病床服务、电话和电子邮件预约挂号服务、送医送药上门、点名请名专家诊疗或手术、每周健康教育讲座等便民利民服务。近年来,医院又增设专家教授夜诊服务,安排弹性值班延长门诊及辅助检查时间,节假日照常服务,努力把五邑中医院办成每天不停诊的医院,致力为患者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性化服务。

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控制医药费用和杜绝行业歪风,打造“百姓医院”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五邑中医院要树立诚信品牌,必须逾越这道坎。针对“看病难”问题,医院通过创新服务举措加以解决;针对“看病贵”问题,医院则通过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降低医药费用,杜绝“红包”、“回扣”等行业歪风,减轻群众负担,打造“百姓医院”。

(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药费用,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1、从调整和完善奖金分配方案入手。医院不再下达经济指标,从根本上切断医护人员收入与创收挂钩的怪链。

2、严格控制药品费用,实行“超一罚二”制度。即科室药品收入超出医院规定比例一个百分点,扣罚科室奖金二个百分点。通过经济分配方案严格控制药品费用增长,使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由1996年的56.81%控制到现在的38.98%。

3、让利患者,回馈社会。一是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收费标准,下调5个百分点,仅此一项,一年即为群众减收医疗费用约400万元。二是对特困患者,只要出示家庭贫困证明,即给予减免医疗费20%,平均每年减免患者费用30万元。三是九年来坚持每年重阳节大型义诊和送医赠药下乡活动,回馈社会,九年来共投入义诊活动经费达300万元。

(二)建立健全惩防制度体系,杜绝“红包”、“回扣”行业歪风

塑造医院形象,打造诚信品牌,必须要刹住“红包”、“回扣”的歪风邪气。医院通过建章立制,用制度建院,靠机制管人,建立健全惩防制度体系,在医务人员中树起一面隔断“红包”、“回扣”歪风的“防火墙”。

1、针对行业存在的个别医务人员收受患者“红包”的问题,医院重新修订《五邑中医院医德医风奖惩条例规定》,并出台了《“红包”处理办法》,与《“回扣”处理办法》合称“高压线”政策,即谁收受了患者的“红包”,接受了药品回扣,谁就触及了“高压线”,将会受到院规院纪的严惩。对于拒收不成的病人红包,采用“退肉留皮”的更为人性化的处理方式,通过上交住院收费处抵消病人等额医药费的方式返还病人,消除了患者的顾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2、针对药品、器械购销过程中存在给予和收受回扣的不正之风,医院专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和整治措施。对内,发现医院工作人员收受回扣的,除如数追缴非法所得收入外,还要扣除奖金和停职检查。对外,要求凡与我院有药品采购等业务往来的供应商,在药品或其他物资进院前必须与医院签订一份“廉洁协议”,一经发现哪种药品“暗箱”操作,则该供应商在医院流通的所有品种一概不予录用。

(三)健全完善内外监督的长效机制,确保医药费用控制与医德医风建设成效

1、建立药品使用监控的长效机制,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一是实施贵重药品使用警示制度。二是每月对全院消耗量前10名的药品进行公示。三是每月定期对患者用药处方进行抽查,查药品价格是否与收费标准一致、查药品适用范围、查用药是否超量等问题,对违规科室和责任人进行通报处理并限期整改。多管齐下,加强监督,确保合理用药,保障患者权益。

2、加强医药收费公示和监督。加强内部监督,计财科物价员每月二次对住院及门诊收费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不合理收费的现象,即予纠正并对科室或个人进行处罚。同时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坚持执行常用药物及医疗检查项目价格公开制度,坚持住院病人每日费用清单制度等收费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强化社会监督机能。一是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1996年至今,我院先后聘请了4批共5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为我院院外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监督员工作例会。二是多形式拓宽社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公布投诉电话,设置患者投诉箱,定期召开医患恳谈会、派发医疗服务质量调查表、每周对一个病区的住院病人进行服务质量随访等多种途径,听取不同群众的意见或建议。三是举办万民投票评选活动,让社会群众检验医院服务质量。多年来,我院坚持与“民”心相连,把患者满意不满意、医疗收费明白不明白、规章制度落实不落实作为检阅服务质量的标准,每年围绕一个主题举办万民投票评选活动,如“十佳员工”、“我最满意的医务工作者”与“我最不满意的员工”、“星级服务窗口”与“服务之星”等专题性万民投票评选活动,让群众成为我们的考评官。

多年来,医院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约束,创新管理机制,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塑造了良好的医德医风,提高了服务质量,控制了医药费用,减轻了群众负担。

三、技术创新——引进先进设备和高端人才,推动医疗技术的飞跃,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医院仅有良好的服务和管理,没有精湛的医术,在竞争中还是难以站稳脚跟的,医院核心问题是能为病人治好病。因此,我们在抓素质教育提高服务质量,抓制度建设降低医药费用的同时,也狠抓技术的提高和创新。雄厚的技术实力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加强硬件、软件建设,打好技术发展的基础

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设备和人才。在设备硬件建设方面,五邑中医院从一开始就咬紧牙关、勒紧裤袋,集中财力加强硬件设备的配备。同时在设备引进方面注意做到有规划、重实效,不盲目投资。在技术人才方面,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使得医院在短时间内聚集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专家和优秀人才,支撑起医院的技术优势。同时加强年轻人才培养,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外聘专家教授的作用,通过传、帮、带、教等各种方式,帮助年轻人才迅速成长,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技术骨干队伍己经形成。

(二)发扬传统中医特色,以骨科为龙头,带动中医专科建设发展

五邑中医院由于历史原因,医疗技术方面底子弱、基础差,要扭转困境,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找准一个突破点,以点带面,带动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五邑中医院骨科,一直以来坚持中医传统特色,运用中医传统疗法治愈患者无数,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在五邑地区历史上享有较高声誉。医院自1996年起,将骨科定为医院三大重点专科之一,优先重点发展骨科。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指导思想,引进了一批西医专业人才,促进了技术的交融与创新,为医院骨科技术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经过五、六年的发展,五邑中医院骨科人才储备、技术力量、科研能力不断壮大,由单一骨伤科发展成为创伤骨科、显微手外科、骨关节病科、脊柱骨科四个专科,多项创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确立了在五邑地区骨科领域的“龙头”地位。

医院以骨科为突破口,闯出了品牌,树立了口碑,赢得了市场,也为医院其他各专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现在,医院已经发展了23个临床专科与43个中医特色明显的专科专病门诊,可谓“科有专科特色,人有技术专长”。

(三)实施“科技兴院”战略,促进医疗技术创新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战略。近几年,医院先后投入60多万元重奖科研功臣,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O多项,协作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省、市级科研立项课题70多项,20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并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其中肛肠科自行设计的“吻合器痔切除闭合术”更为世界首创。

四、观念创新——根据医疗市场需求,不断更新经营发展策略,确保在竞争中永立潮头

五邑中医院挂牌初期,设备、技术、人才等家底都极为薄弱,根本无法与其他医院相比。如何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必须在思想上打破旧框框,采取全新的思维方式,谋划出奇制胜的策略。

首先是“借鸡生蛋”。医院为解决刚起步时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仍然要花150多万元聘请全国著名院校的专家教授来院坐诊和指导。最先采取这一措施的时候,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多数人认为花那么多钱请外人还不如将其发给职工改善待遇,提高职工的积极性。现在事实证明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

其次是“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外聘专家教授并不能解决长远发展之需,其只算是人才“租赁”,而非引进。此时,医院开始每年投入70多万元引进人才,到目前医院已引进高层次人才60多名。人才不单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用得上才算成功。我们不仅用待遇留人,还要用感情留人,待遇上给予照顾,生活上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支持,才能使人才安心留下并专心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内部人才培养,每年选送有潜质的优秀青年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带回先进技术和理念,进一步提升医院技术实力。

第三是“面向农村,拓展发展空间”。江门市城区病源有限,各医院间竞争异常激烈,拓展新的病源成为医院转移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的必然选择。在确保城市医疗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我院积极向农村市场拓展,利用中医药成本低廉的价格优势和五邑中医院诚信经营的品牌优势,积极争取农村病人。以“百姓医院”的品牌效应和优质医疗服务为基础,我院在农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目前已有大量的农村病人前来我院接受治疗。

第四是积极拓展健康体检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医疗观念也逐渐由重视治疗向重视预防与保健转变,医疗机构也开始向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模式转变。20**年,医院设立了专门的体检中心,并配备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同时在软件建设方面做足功夫,如免费为顾客提供早餐、设置环境优美的休息茶室和早餐室,让顾客感觉这里不是医院,而是健康保健中心。医院每年的体检收入由体检中心启用前的2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将超过500万元。体检中心不仅成为医院新的业务增长点,还成为医院很好的一面宣传旗帜。

五、体制创新——托管原恩平市中医院,医疗体制改革闯新路

医院于20**年确立了“规模经营、差异化经营、品牌经营、成本领先经营”四大经营策略,作为医院的经营指导思想。其中所谓“规模经营”,即是通过托管、收购、合作办院等形式,走品牌连锁经营的集团化发展道路,扩大医院的经营辐射范围。在这种经营思想的指导下,五邑中医院于20**年4月托管了濒临倒闭的原恩平市中医院,更名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托管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和管理措施,半年内成功带领恩平分院走出困境,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恩平分院两年多来建设发展成绩斐然,赢得了社会各界群众的一致好评,业务量大幅增长,年门诊量从托管前的6万人次增长到20**年的13万人次,年住院人数从600人次增长到3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邑中医院托管恩平分院的改革发展模式是我省地级市医院托管县级市医院的成功先例,为欠发达地区中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九年来,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管理为轴心,以创新为动力,努力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也推动了医院的大步发展。今天的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中国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江门)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协作单位;获得了广东省百佳文明医院、江门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江门市文明示范窗口单位、江门市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江门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荣誉奖项。医院门诊量由1996年的38.98万人次增长到20**年的65万人次;住院人数由年2980人次增长到20**年的1.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