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技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伤急救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伤急救技能

创伤急救技能范文1

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师资团队合作,利用多层面多渠道中外校企合作形式,改革师生教与学方式,紧扣工学结合职教主旋律,动用互联网辅助教学及实践的有利资源,创新商务英语专业高职生的岗位技能训练途径,进行实证研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商务英语;岗位技能;双语教学;“双师”

近年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实行的中美“双师”双语合作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次突破传统教学窠臼的教学尝试是商务英语岗位技能训练的创新途径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做学结合,要求高职英语教师既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又具备职场工作能力,即所谓“双师”双语教师。这里的“双师”含义可一分为二:一为一位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一为两位教师在课堂上共同执教,形成中英文促教对子。这种“双师”双语教师包括英语本族语教师、汉语本族语教师和企业行业讲师、技师。当前国内这类师资的匮乏严重地制约了高职涉外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跨国互动网络远程教育的实施有了保证,从而使得“双师”双语教学成为一种兼备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职教学途径。论文根据专业统计机构的数据统计,设计问卷调查,结合个别访谈,从较为宽口径的理论维度进行教育生态全息研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途径创新,并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沟通技能的英汉两位教师合作的“双师”双语教学进行实验研究。

一、美国“双师”教学和欧美双语教学的启示

美国的“双师”(co-teaching)教学和更早的欧美双语教学打下了较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形成了多方位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欧美国家实行双语教学更多是基于二语环境,而中国英汉双语教育仍旧是外语环境。实行中外合作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语言学习环境。国内高职商务英语教师注重语言学习策略而往往缺乏行业经验,其英语水平很难达到国际商务沟通的专业要求。因而引进英语本族语讲师进行合作教学,与行业能手结对教学就能较好地开展岗位技能训练,既有利于提升涉外型人才培养质量,又有利于促进汉英双语文化的互动发展。

二、课程合作教学实训理论及实践

高职涉外型专业教育目前主要有这样几种“双师”双语教学形式:(一)由一位具有“双师”素质的英语或汉语本族语双语教师实施教学;(二)由一位英语本族语教师和一位汉语本族语英语教师合作实施教学;(三)由一位英语或汉语本族语双语教师和一位汉语本族语职场专业人士合作实施教学;(四)由一位英语或汉语本族语双语教师和一位英语本族语职场专业人士实施教学。其中情形(一)当前只具有理论意义,因这类人士往往供职于高薪聘请的企业培训部门,要在高校大量引进这类师资缺乏现实性;(二)、(三)两种情形因学校课程安排及企业派员问题在国内课堂教学中较难实现,但在实习、见习阶段常见这类短暂培训情形;(四)在国际化职场培训中愈发常见,在国内高校仍较为鲜见。《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教学整合了这四种教学形式,通过教学场地的变迁、校企合作、课程面授与跨国远程教学互动等多方位多渠道的教授方式,积极开拓了国内外企业体验式实践教学、“双师”双语课堂教学和国内外顶岗实训等岗位技能训练途径。课程教学收效明显,教学相长,既为有效培养高素质的高层次涉外型职业技术人才提供了保障,也为情形(一)这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储备了师资和教学项目等教学资源。为了对前期研究[2]进行跟踪实验,下面以情形(二)的“双师”双语教学情形为例加以阐明。

(一)渠道拓展及项目开发

2010年笔者赴美访问教学,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首开中美合作“双师”教学先河,之后先后协助六位商务英语教师成功赴美参加美国高校的《商务沟通》课程的“双师”教学实践,期间与美方校企专员开发了“环球财政与文化”、“现代国际商务与管理”和“汽车营销”等几个美方见习和实训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是《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的拓展项目,由中美教师以及美国企业人士进行合作教学实训。2011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首次赴美参加项目实训,2012年第二批学生赴美实训,目前正在Skype试行的基础上开发跨国远程实训互动平台,旨在为项目实训提供更为便利的操作途径。2012年纽约州立大学坎顿学院的美国师生到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的中美教师合作教学,教学过程强化“教、学、做”一体化,结合赴美师生的教学经验开展在国内的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和社区服务项目实训。在此基础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坎顿学院等洽谈开发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和专门针对女性的社会科学定量研究发展项目,并安排教师赴美进行合作教学,同时进行跨国互动网络教学实验。至此,基于商务英语技能培养的中美双方的合作项目已初具规模。接下来主要研究提升“双师”双语合作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双师”课堂需要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对子,在上述四种情形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研究整理的“双师”课堂操作模式,进一步考虑每一对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从教师层面看,结对教学便于因材施教和分组分层教学,正因为结对教学改善了差异化教学,促进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教育发达国家在实训教学、远程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二)教学案例

下面是中美《跨文化商务沟通》“双师”合作教学的典型课堂设计及组织形式。美方教师Bill作为主讲教师,中方教师Peter作为辅讲教师。Bill是国际商务法学博士,商务和公共管理副教授,主授《商务沟通》和《国际商法》,目前担任美国大学商务文理学院商务科主任。经过前期考察,Bill走进中国课堂演示美式教学方式,加上这堂课处于合作教学中期,Bill对中国高校的教学方式、中国学生的特点等已有一定了解,学生也对Bill的美国式教学兴趣盎然。因此,Bill和Peter的合作能够实现中美教学方式的融汇贯通,配合默契,师生其乐融融,教有所得,学有所获,实现了教学相长。在“产品设计与营销(ProductDesignandMar-keting)”项目教学时课堂的操作方式如下:(2′)Bill和Peter进入教室,师生互相问好,Peter巡视教室观察学生需求并最终站位于Bill身旁示意由Bill开始英语授课。(学生目光炯炯,兴趣盎然)(5′)Bill简述上一次课程内容并提示本次课的项目进展汇报。Peter站在一旁进行必要的中英文解说。(师生互动,因材施教)(5′)Bill坐在前排准备名单和评分表,Peter巡视课堂,监督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气氛活跃)(10′)小组自愿上台示范,Bill和Peter加入小组进行辅助提示。(师生互动,专业指导,因材施教)(20′)其它小组轮流上台展演各自的产品设计和营销项目。(中美学生互动互助,英语交流积极主动)(3′)布置课后小组任务:师生深入周边社区,体验商务文化和人际沟通。(学生欣然领命,课下积极作业)这一节课45分钟,比较有效地完成了中美合作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技能(国际市场营销),又通过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满足了针对涉外型专业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需要。这次中美合作教学班共37位学生,包括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32名女生和美方5名大学生(3男2女),持续三周,每周四天,每天两小时课堂教学加上三小时分场所演练实训,周五加上周末共三天则深入周边企业商场开展跨国商务实战。整个过程安排紧凑,顺利完成《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教学,学生获得该课程学分。为了收集数据,促进教学研究,课题组设计了阶段性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第一周的调查显示,94.59%的合作班学生对教学过程十分满意,访谈中也发现40%的美国大学生对饮食和卫浴等生活差异较难适应。第三周的调查发现,合作教学对中国学生产生了皮克马里翁效应(Pygma-lionEffect),63.1%的学生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英语学习信心倍增,极大提升了全球商务视野,其中有两位商务英语专业女生后来分别获得了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另外两位典型则直接到国外创业,分别在西班牙、德国从事国际营销工作;但是也有8.11%的中国学生出现怠惰情绪,他们听不懂英语课,对英语文化兴趣不浓。

三、结语

《跨文化商务沟通》作为一门经典的大学课程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顺应了高职教育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是具有国内外共性的职业技能教育途径的有益探索。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My-COS)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统计,2012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3084元,排全校第一;就业竞争力排在全校第四,半年后就业率99%,高于全校4个百分点。2015年麦可斯报告进一步印证了商务英语教学途径改革的有效性。根据本专业课程的实验结果,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可以在其它涉外型专业进行尝试。当然,这种中外合作教学不同于中外合作办学,因而会遇到师生往返经费问题,美方有比较合理的奖助学金制度,更有多种企业对教育的资助方式,中国在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应该尽快建立相关制度,才能保证中外合作教学的可持续性开展。另外,结合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特色,将商务英语岗位技能训练与英语技能竞赛进行赛教融合教学已经成为另一道磨砺学生技能的新战线。再加上急起直追的中国教育大军对教育发达国家业已研究成熟的微课的响应,在互联网辅助的网络慕课技术支持下,结合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模式,这种中外合作式跨国沟通技能实现了中外校企多方的统合增效或协同效应(synergy),可谓一举多得,有效地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作者:时德生 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参考文献]

[2]时德生.商务英语岗位群技能训练的双语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2012,(11).

[3]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C].创新与探索:外语教学科研文集,2016.

创伤急救技能范文2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能力;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28-02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综合能力之外,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重要的竞争力。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文件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认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可见,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工商管理作为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更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信息流通性以及竞争性,这些特点都是常规实践教学不能比拟的。而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对于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就是使用相关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和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以防灾科技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以工商管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为主线的各项实习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人力资源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不仅仅只局限在实践能力方面,更强调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具备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求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规律具备一定的理性认知。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都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还没有形成。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指的是具有针对性地讲授企业运营内容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课程。目前,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只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里涉及到部分有关创新创业的内容,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由企业家为导师授课的创业课程,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欠缺。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决定着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双师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创新精神,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不足50%。近三年来,专业教师去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的人次也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维,也限制了教师从企业获取行业最新发展信息以及企业发展近况,不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

三、工商管理学科竞赛体系构建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薄弱,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在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中,主要可以包含三方面:实验教学平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及创新创业竞赛。其中实验教学平台包含在工商管理各项实习活动中,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主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前两者的实践体系基本上已趋于成熟,而创新创业类竞赛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比较成熟而且赛事范围比较广的主要有: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本文简称为“挑战杯”),由主办,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总决赛”;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文简称为“互联网+”),由教育部主办,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总决赛”;③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本文简称为“三创”),由教育部主办,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总决赛”;④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本文简称“商务创新”),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以上这些赛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都适合参加,基于此,以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

如图1所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中,不包含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竞赛,只针对创新创业类竞赛,这些竞赛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创业类,一类是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行的创新创业类竞赛。而创新创业竞赛保障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竞赛的主要支撑,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主导,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相关意识,并通过课程讲授,让学生对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和行业企业微观环境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课程学习应该贯穿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这些课程内容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密切相关,但又有区别,课程中更多地从企业实际运营出发,授课形式可以非常灵活,授课人员也可以聘请企业家,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可以更真实、直观地呈现创新创业的课程内容。

在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前期培养的意识付诸实施,以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运行保障

为了保证创新创业竞赛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一系列运行保障,包括人力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和经费保障等。

人力保障。学科竞赛的结果往往受到指导教师指导情况的影响,拥有指导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科竞赛活动质量的重要保障。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师生比例较低,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在现有专任教师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教师指导工作的熟练程度,以提高指导效率;同时,鼓励教师定期走进企业参加企业的培训,拓展其创新创业思维,鼓励教师定期走进其他高校,观摩学习其他高校的学科竞赛体系,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视野。

创伤急救技能范文3

关键词:性颅脑损伤;凝血功能;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及交通行业飞速发展,急性路脑损伤发生率显著上升,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1,2]。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6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特点,为临床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取6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71±2.29)岁,受伤至入院间隔时间0.5~32h,平均间隔时间(4.31±0.45)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5例、重物砸伤14例、高处坠落伤10例、其他伤3例。分组方式:按照入院时GCS评分将62例患者分为轻型颅脑损伤组(15~13分,19例)、中型颅脑损伤组(12~9分,23例)、重型颅脑损伤组(8~3分,20例);按照治疗10d后GOS评分情况将62例患者分为良好组(5~4分,恢复良好或中度残疾,43例)、不良组(3~1分,重度残疾、植物状态、死亡,19例)。另选取本时期20例前来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2.19±1.87)岁。各组之间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

1.2方法

1.2.1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所有入选人员于本次研究前1个月内均未服用任何凝血功能药物;②无血液系统疾病;③无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④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⑤无多发性损伤;⑥对本次研究采用检测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⑦对本次研究内容具有知情权[3,4]。

1.2.2研究方法对6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与20例健康体检人群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将其置于硅化试管中,加入109mmol/L枸橼酸钠(加入量与样本中血容量比值为1:9)抗凝后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所用仪器为北京普利生C2000-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指定同一名具有临床经验及专业知识的实验室检测技师完成所有样本凝血功能检测工作。

1.2.3凝血功能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凝血功能与颅脑损伤程度关系分析轻型颅脑损伤组、中型颅脑损伤组、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机体凝血功能对比分析,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表1可知,各组颅脑损伤PT、APTT、D-dimer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颅脑损伤程度越重,则上述指标检测结果越高;各组颅脑损伤患者FBG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颅脑损伤程度越重,则FBG检测结果越低,对比结果据有统计学意义(P

2.2凝血功能与预后关系分析预后效果良好组、不良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机体凝血功能对比分析 见表2。

注:*表示与良好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表2可知,急性颅脑损伤预后良好患者入院时体内PT、APTT、D-dimer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而FBG检测结果则显著高于预后不良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研究表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高达80%左右,且预后效果不良,易呈现出植物状态,而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恶化几率加大,易引起脑震荡等临床综合症状群,应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高度重视[5]。有研究显示,患者发生急性颅脑损伤后,其机体凝血功能变化情况与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6]。因此提示临床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必要的凝血功能检测,可为临床医师判断其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效果提供可靠依据[7,8]。

本文研究可知,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效果与PT、APTT、D-dimer检测结果呈正相关,与FBG检测结果呈反相关,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PT、APTT、D-dimer检测结果越低、FBG检测结果越高,则其颅脑损伤程度越轻微,且经临床治疗预后效果越好,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疾病程度及预后与其机体凝血功能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机体凝血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保障患者预后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明,朱国强.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37-38.

[2]叶永造,王占祥.颅脑损伤后凝血障碍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1):85-87.

[3]万菁,陈炳,郑伟明,等.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7):770-772.

[4]丁亚楠,徐格林,王冀伟.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迟发性颅内出血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68-69.

[5]李晓梅,田薇薇,田敏丽,等.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109-1110.

[6]黄学仄,黄增峰,李友军,等.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中医急症.2012,21(3):494-495.

创伤急救技能范文4

【关键词】 肝功能损伤; 脂肪肝; CT诊断;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8-0006-03

脂肪肝起病诱因众多,多发生在弥漫性肝脏疾病中,属肝脏疾病发展的病理过程[1]。早诊断、早干预、合理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脂肪肝发病率,保证人们的健康安全。CT定量诊断是当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脂肪肝诊断方式,依据治疗前后CT定量值的变化,可有效评价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同等数量的患者与健康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CT定量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及其在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脂肪肝患者及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60例,男180例,女80例,年龄16~77岁,平均(43.4±2.8)岁,无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胆系统的基础疾病;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5~63岁,平均(46.7±3.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行肝部CT检查,具体操作为: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 MSCT进行平扫,层厚5 mm,窗位45 HU,窗宽200 HU;从膈顶端到肝下端,包括整个肝脏,反复平扫多次,根据密度测量CT值;如需进行增强检查的患者从动脉或静脉注射有机碘,可以使病灶更加明显。观察组于治疗后4周进行复查,再次行肝部CT检查。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分组:肝/脾CT比值>1为正常肝;肝/脾CT比值0.7~1.0诊断为轻度脂肪肝;0.5~0.7诊断为中度脂肪肝;小于0.5诊断为重度脂肪肝。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CT检查定量值比较

依据诊断标准,观察组中轻度脂肪肝116例,中度脂肪肝90例,重度脂肪肝54例;轻、中、重度组CT检查各定量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各组肝功能异常情况比较

轻度组与对照组肝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肝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观察组治疗后CT定量值及肝功能异常率变化

治疗后,轻、中、重度组肝CT值提高,肝功能异常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脂肪是人体物质构成的重要部分,仅次于糖类与蛋白质,脂肪的吸收、转化、分解、合成及氧化等各类代谢反应,主要是由人体的肝脏器官完成,从而保持人体脂类的动态平衡[2]。临床研究表明,健康机体其肝内脂肪含量约占器官重量的5%,其构成有磷脂(2/3)、胆固醇(0.5%)、甘油三酯(1%)等;若肝脏器官内的脂肪含量超出正常值,蓄积的脂肪将造成器官发生生理变化,诱发脂肪肝[3]。近几年来,受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良好的膳食习惯逐渐被摒弃,人体摄入的高纤维素物质越来越少,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物质则更受人们的喜欢,加之人们缺乏运动,超重、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致使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4]。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患有脂肪肝的人数超过人口总数的10%~39%,不同地区、人种及人群层次中,均存在大量的脂肪肝患者,平均患病率高达20%左右[5]。

虽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且不明,但发病的重要原因在于脂肪代谢出现异常,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肝细胞摄入的脂肪数量不断增多,而氧化代谢反应则不足,代谢发生紊乱,肝脏内脂类物质不断蓄积,造成肝细胞发生脂变[6-7]。脂变的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形、断裂,致使主要存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通过通透性增加的肝细胞膜或缺血性坏死的肝细胞,释放入血液中,使血清酶活性增加,转氨酶升高,从而诱发肝纤维化及肝硬化[8]。

依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肝硬化、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等早期肝功能异常疾病,脂肪肝患者的发病率大大增高,其中5%~15%的患者存在以上病变[9-10]。本研究中,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中,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比率分别为6.03%、14.44%、37.04%,进一步证实了肝功能异常与脂肪肝存在相关性。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早期发现潜在风险,做好相应的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健康[11];近几年,国内外诸多学者加强脂肪肝的诊断研究,对比CT定量、超声检查、MRI诊断等多种方式,结果表明肝脂肪诊断最为敏感的方式为CT定量诊断,尤其针对轻度脂肪肝患者,CT量化诊断的准确率远超过彩超诊断[12-13];此外,CT定量诊断费用较MRI诊断要少,检查时间短,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MRI诊断[14];基于此,现阶段的临床实践中,CT定量在肝脂肪诊断中应用最广[15]。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经CT定量诊断,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肝CT值及肝/脾CT比值依次减小,ALT/AST异常率依次增加,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通过对脂肪肝患者肝CT值、肝/脾CT比值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及脂肪肝患者CT值、肝/脾CT比值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指导临床,对脂肪肝患者做到早诊断、早干预、合理有效治疗,预防并减少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宫媛媛,康澍,张立苹,等.超声、CT定量诊断脂肪肝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4):343-345.

[2]胡振斌,李民杰,韦艾凌,等.脂肪肝中医辨证客观化与影像学诊断相关性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2-4.

[3]宫媛媛,张立苹,张洁,等.脂肪肝的CT定量定性分析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5):385-387.

[4] Chung W K,Park H H,Im I C,et al.Statistical-techniques-based 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 using texture feature analysis: application in computed tomography(CT) imaging to fatty liver disease[J].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2012,61(5):825-831.

[5]崔树彦,刘燕超,赵召霞,等.螺旋CT在病毒性肝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15):2037-2038.

[6]朱宇辉,周学军,陆雄伟,等.多排螺旋CT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419-420.

[7] Lawrence D A,Oliva I B,Israel G M,et al.Detection of hepatic steatosis on contrast-enhanced CT images: diagnostic accuracy of identification of areas of presumed focal fatty sparing[J].AJR,2012,199(1):44-47.

[8]方春,王立章,王延春,等.脂肪肝MRI同反相位定量测量与CT值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2):81-84.

[9]孟颖,梁宇霆.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37(1):28-32.

[10] Zeb I,Li D,Nasir K,et puted tomography scans in the evaluation of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J].Academic Radiology,2012,19(7):811-818.

[11]曹代荣,熊美连,邢振,等.磁共振、CT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变准确性的对比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1):1578-1582.

[12] Pickhardt P J,Park S H,Hahn L,et al.Specificity of unenhanced CT for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hepatic steatosis:implica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cidental steatosis[J].European radiology,2012,22(5):1075-1082.

[13]李艳玲.浅析CT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97-198.

[14]夏明锋,高鑫.无创性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方法学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7):623-626.

创伤急救技能范文5

2012年1月~2014年7月本院共收治142例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82例,女60例,年龄2~54岁,平均年龄(32.0±4.3)岁。患者自行来院就诊77例,呼叫120就诊65例。其中车祸伤52例,打架斗殴伤37例,严重挤压伤29例,高处坠落伤24例。

2护理

2.1院前急救护理院前急救的原则是先救命再治病,包括现场急救和转运监护。医护人员在赶往患者现场的途中,应通过电话与患者或其他求救人员沟通了解患者的致伤原因,预先准备好抢救所需。到达现场后,护理人员应迅速对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四肢活动状况等进行观察,对患者伤情进行初步判断,以更好的配合抢救。对患者快速进行现场初步急救护理,包括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开放气道等。转运患者入院时,应注意患者,将患者平抬上车,利用车上设备给予患者生命支持,监护患者生命体征。

2.2接诊患者到达急诊室,护士接诊时应保持冷静,观察患者的呼吸、循环状态,把握患者受伤部位的情况,简单询问伤情,对患者的神志状况进行了解。

2.3护理评估患者经过诊断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迅速进行护理评估,对患者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有预见性地评价,及时做出护理诊断。

2.4科室合作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涉及到多个科室,为赢得抢救的最佳时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初步护理体检和评估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和创伤部位,预先与相关科室医师联系抢救,使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病情危急的患者,直接推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抢救。2.5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呼吸道梗阻,容易导致窒息•。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患者口咽部异物,如分泌物、凝血块和呕吐物等,防止患者呼吸道阻塞。若患者已有窒息时做气管内插管或切开气管;患者胸廓运动减弱、嘴唇发绀或苍白,应警惕气胸,并做好胸腔引流准备。

2.6监测重要脏器功能、维持有效循环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重,常合并多个脏器损伤,护理人员应持续对患者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尿量等变化,警惕早期肾功能损害发生。重点监测患者瞳孔、颅内压和神志等的变化,警惕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发生脑疝。此外,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维持患者有效循环,防止患者休克。

3结果

142例严重创伤患者,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128例(90.1%),死亡14例(9.9%)。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道阻塞35例(24.6%),经及时清除梗阻物症状解除;休克2例(1.4%),经及时开通静脉通道,建立有效循环,患者恢复。

4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危急,有资料表明,患者休克后的1h内是抢救的黄金时期,病死率为10%,倘若患者休克后得不到及时救治,超过8h,病死率将升为75%。因此,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要特别强调时间的概念。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积极主动的护理配合,科学规范的进行急救护理,并熟练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和质量。

4.1护理配合积极主动,为抢救成功提供基础护理人员的护理配合要想达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急诊护士不仅要以十分积极的态度对待护理工作,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急救意识,特别是超前的急救意识。急诊科首先接触到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护人员就是护士,在配合医师抢救严重创伤患者时,急诊护士若能在医师到达前能采取一些有别于常规工作程序的措施,如初步的抢救措施,则可以为抢救成功提供基础。

4.2科学规范急救护理程序,为抢救效率和质量提供保证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有的放矢的急救护理对策,不仅能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避免在抢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因紧张或因患者病情危急而出现焦急慌乱,导致抢救出现混乱局面。实践中,不断在工作中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一系列的急救护理规范化程序,如颅脑损伤、多发伤、烧伤、烫伤等急救程序等。急诊接诊时,便可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已形成的急救护理规范化程序,一一应对,为抢救效率和质量提供保证。

创伤急救技能范文6

FirstAidNursingofWoundLosetheGutsShock

Keywords:Wound;LosethegutsShock;Firstaid

随着社会综合现代化程度的不断进展,创伤已成为社会的第一大公害[1],创伤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病因是较大或较多的血管破裂造成大量失血及剧烈疼痛两个方面。因此,及时、准确、高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2]。我院对19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和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1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治疗失血性休克患者共190例,12例为初步处理后由他院转入,其余均为伤后未经处理直接送入。其中男113例,女77例;年龄6岁~67岁,平均46.2岁。

1.2损伤脏器数目及出血量的估计

每位患者均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损伤,最多达5个脏器(见表1);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出血量的估计见表2。表1损伤脏器数目构成比损伤脏器数目(略)表2出血量估计构成比出血量(略)

2结果

58例经急诊抢救后转ICU进一步治疗,121例经抢救在急诊科做好术前准备行急诊手术,11例自动出院。9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89.47%。

3急救护理措施

3.1伤情的判断与评估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威胁患者生命的损伤,伤后1h的处理是决定患者生命的关键时间[3]。为此,医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争分夺秒,以娴熟、准确的诊疗技能,根据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四肢温度、血压、伤口出血、四肢活动情况等,快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同时通知医生。

3.2控制活动性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

对开放性损伤及皮肤撕裂伤活动性出血患者,应压迫止血。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和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对闭合性损伤的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经过一系列处理,患者血压仍呈进行性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应考虑有内脏的活动性出血,若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即可确诊。此时应迅速做好术前准备送病人进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

3.3止痛

疼痛可引起休克,必要时可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100mg,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的不良反应,有严重颅脑挫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

3.4液体容量复苏

3.4.1根据休克程度,快速建立2条~3条静脉通路

对腹腔脏器及下肢创伤者,静脉通路宜选在颈部和上肢;对颅脑、颈、胸部损伤者,则选在下肢;对疑有骨折者,则建立在骨折部位的向心端。液体首选平衡液及浓缩红细胞,比例为(2~3)∶1。

3.4.2液体量

2002年之前采用即刻复苏,在0.5h内输入1500ml~2000ml平衡液。2002年后,根据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进展,改用延迟复苏[4]。即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患者,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给予少量的平衡液(500ml)维持机体的基本需要,在手术彻底处理后,再给予大量的液体进行复苏。

3.4.3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CVP、血压、尿量为补液提供依据,并随时调节滴速,既可防止输液不足,又能防止过量输液。本组患者81例收缩压<8.0kPa,经抢救后72例好转,其中血压为0/0kPa的27例患者,经液体复苏及其他抢救措施后,18例血压明显回升,9例因伤势过重死亡。

3.5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人员应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有活动假牙者应取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喉头水肿或昏迷者舌后坠可用舌钳夹出,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流量4L/min~6L/min,及时改善缺氧状态。本组19例行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9例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10例送ICU继续救治。

本组121例有手术指征,护士应及时做好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

4体会

4.1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根据创伤患者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责任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通过合理分工,确保抢救工作快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4.2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在抢救中,护士应配合医生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

4.3重视心理护理

失血性休克患者伤情重、变化快,随时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又面临着肢体伤残、外貌毁损,给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家庭婚姻和个人前途,在躯体和心理上都有创伤。所以,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思想工作,以高度同情心和责任心,在抢救时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运用非语言手段,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尽量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4.4护理人员应具备系统的急救护理理论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才能在急救中做到动作敏捷、准确、有效、忙而不乱,提高抢救成功率。

4.5规范抢救设备、物品、药品,并做到定位,用时得心应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之一。

参考文献:

[1]余志英.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6上):1498.

[2]刘端菊.骨科46例创伤性休克急救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11(3):101.

[3]邓爱春,蒙金兰.52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