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学重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教学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教学重点

心理健康教学重点范文1

2014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文科类、高中理科类名教师班赴台研修活动。此次赴台研修共15天,绕岛一周,行程1600多公里,进入台湾7个市县参观12所台湾优质高中或明星高中,台湾共开放各类学科共72节课供广东同行观摩,而我们广东名师也呈献了7节展示课供台湾同行观摩交流。在台研修其间,我们还参加了台湾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教授、台北市立大学副校长王保进教授等所作的4场高端学术报告及讲座。此次研修使我深感震撼,不仅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让我们学习到台湾的先进教育理念,也让我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差异、人文背景及教育结构的不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尤其是参观学校环节,台湾各中学独特的办学理念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台研修期间,作为大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自然对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十分感兴趣。每到一校都与其校的领导、辅导主任、辅导教师(台湾称心理课为辅导课,相应的,称心理教师为辅导教师)及学生进行交流,实地察看其教学设备设施,有机会时进行随堂观课。总体来讲,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大陆要完善很多,教学理念比大陆超前,教学设施设备、教师配备、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要比大陆好。但大陆也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在2012年重新发文,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乘着这股东风,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个别地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各地不够均衡,资源也较为欠缺。总的特点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好,西部地区较弱;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好,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较弱;城市比农村要好,重点学校比一般学校要好。例如,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好,粤东西北地区较弱。而台湾是整体都较强,学校资源配置已经实现标准化。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台湾与大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对比,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体系及课程安排

台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训导、教学和心理辅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台湾的辅导课程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都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是一个很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大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只是由教育部指导纲要,各省各地区参照执行,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及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模式,有的学校仅在低年级开设心理课,大多数以讲座、心理咨询为主要形式,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课程。

二、心理教材

台湾的学校心理辅导教材非常成熟,已形成系列,从小学到高中,会有几个出版社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纲要,编写各年级的心理教材,再由学校师生选定,这样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所以其心理教材的质量都很高,一套完整的心理教材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给学生配备的练习册等。在大陆,大多数省、市(只有较少的地区例外,未来情况可能会逐步有所改善)都没有组织编写专用的心理教材,基本上都是学校以国家、省、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工作计划为依据,再结合本校的特点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或特色教材。虽说这种形式可能利于创新,但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质量也不是很高。如果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根本就不会有所谓的心理教材。在台湾中小学,心理教材人手一本,但在大陆,能做到这样的学校极少。

三、管理架构和师资配备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架构方面,台湾除了在教育行政部门设有专门的管理科室外,在中小学校均设辅导室,并设辅导主任一职(由有心理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允许心理教育教师进入学校的管理层,这体现了台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辅导主任统一管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师资调配、课程安排、活动设计、对外交流等,每所学校配备(4~10名左右,视学校规模大小而定)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专职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在大陆,主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教育部的基础教育一司,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相对应的处室是思政处、德育科、德育股,但这些部门的人员大多数工作繁忙,身兼数职,并且只有极少人员有心理专业背景;另一个是教育部门的教研机构,可能受编制问题的影响,大陆大部分省一级的教研机构都没有设立心理教研员一职,市、县级设立心理教研员的就更少(多数地方的做法是由思想政治教研员兼顾心理教研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国家、省、市级也成立了各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如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由广东省教育厅思教处负责管理。但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的人员大多数由教育官员、教授、专家、教研员或中小学的心理教师组成(都是兼职为主,极少专职),他们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工作要点等一些纲领性文件。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心理工作部门和专职的心理工作人员负责跟进、实施、评鉴,因此执行力量薄弱,效果有限,只能通过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评估(选)等方式,来引起各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大陆中小学,条件好的学校会有1~2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极个别学校可能会有3~6名),但更多的学校是1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都没有,只能由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或客串(这也和大陆心理教育起步较晚,高等院校心理专业设置少,毕业生不多有关。有些学校虽然招有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但并不是让他们专职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还要他们担任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或英语、语文、数学等科目的课程,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待遇方面,台湾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都能享受到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项待遇,如超课时补贴、各项津贴、专业成长机会、培训等,学校落实政策也比较到位。在大陆,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待遇也有规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但在具体执行中,只有少数学校能执行这一政策,大部分学校没有落实,这严重挫伤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心理辅导(咨询)室硬件设施建设

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咨询)室的建设比较规范,在我参观的十几所学校里,辅导室一般包含有:办公室、个别咨询室、团体活动室、沙盘室、档案室、阅览室、多媒体课室等,占地300~500平方米,各种办公室设备齐全,如外线电话、电脑(包括手提电脑)、彩色打印机、饮水机等,均是标准配备。尤其是晓明女子中学(一所教会学校),它不仅开设心理课程,也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是晓明女中的特色课程,独立于心理课程之外,因此其场地设施还增加了生命起源(由光电控制)的陈列室,整个辅导室建设超过800平方米。在大陆,我参观过的学校中,和台湾水平相当的学校有:北京八中、山东实验中学、青岛二中、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东高州中学、厦门的一些学校等。当然,近年大陆发展较快,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投入,因此也可能有一些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水平已超过台湾。但目前更多的学校心理辅导室还在30~60平方米,也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临时指定一间办公室,里面只有一桌两凳,根本没有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学重点范文2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方法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部分,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据中科院心理所最近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2000多名中学生中,有超过三成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如情绪不稳,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等)。这些枯燥的数字说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如果不及时引导,就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中数学教师每天接触学生的机会比较多,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下面笔者探讨具体的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

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制约着课堂学习的效率。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情感和注意力。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精力旺盛。

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如果老师上课不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可能就会出现消极心理。老师要成为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者和维护者,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产生师生心理共鸣。

二、合理利用适当课例,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坚忍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发展主体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应充分挖掘适合心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例如通过数学史教育,激发学习动机,还要适时补充一些数学家的辉煌业绩和奋斗精神。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更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了全面了解,对数学家的思想品德、人格、学识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对数学实际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和顽强钻研的精神,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三、利用适当的机会,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中数学学习阶段有各种大小型考试,有些学生存在考试焦虑,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考试前的复习和准备,也会形成应试中的紧张、焦急、恐惧的心理,影响考试中的正常发挥。

对此我们要重视考试之前的心理辅导,教给学生有效的应试策略,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在平常的小考中,有时通过一些话语,故意制造紧张的气氛,之后又营造宽松的氛围,一松一弛地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应试心理。面对一些大型考试,考前的辅导与放松教育也必不可少,例如,考试前先科学分析自己答卷的可能情况,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在考试中,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善于抛弃一些难题,10道选择题,遇到1~2个不会做是一种正常情况;6道大题,后3题的第二问可能被卡住,不要慌张。只有正确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增强自信,在考场上才会提高记忆和思维的效率,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四、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突破口,促使心理健康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对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创造等。每个学期的一些学习阶段,我们都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学法指导课程。

对学生学习环节的方法指导,即对学习过程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听课、记课堂笔记、复习和做作业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自学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工具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等。

适机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主要是对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调节方法指导。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责任感,如何克服厌学情绪,积极进取,增强学习信心,消除学习中的自卑心理;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掌握应试技能;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习毅力;如何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克服学习疲劳,学会科学用脑,等等。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挖掘学生的潜能,调节他们的心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极盛.心灵时代[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9.

[2]何建民.中国高考报告[M].华夏出版社,2000.4.

[3]杨永龙,杨建平.关于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教育革新,1998.1

心理健康教学重点范文3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95-01

虽然目前有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建立心理咨询室,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将其思想、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水平。在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心理障碍,需要去思考,帮助,解决。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恰当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将本人的具体做法浅议如下。

1.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新形势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在课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教学工作中我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服务者,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平时我总是以微笑面出现在学生面前,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学生打成一片,最大限度的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我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朋友。课堂上气氛民主,学生就会放开胆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心理负担消除了,学习也就更加愉快,更加轻松。我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拟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我多年的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样经验:学生对于符合自身认知规律的知识易于理解接受,而且兴趣很高。因此,对于新授课,我细心挖掘、整合教材,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法,如:图形导入法、史料导入法、实验导入法、讨论导入法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还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习题课,我们经常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先由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创设学习情境,再让学生发散地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做到先尝试、再讲解,并要求学生尝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让习题课成为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不断总结反思的互动型的能力提高课;对于复习课,先让学生归纳、整理,然后再由老师引导小结。这样让学生自主疏理知识,自主寻找规律,主动判断错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构建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

3.注重情商培养,提高心理素质

情商是智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健全学生心理,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3.1注重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例如给学生讲数学家欧拉的故事,学生知道了有关数学家欧拉的人生坎坷经历后,深受教育。多数学生认为,有缺陷的人尚能作出举世瞩目的贡献,靠的就是锲而不舍的这种精神,而我们这些体格健全的人再不努力学习能对得起谁呢?有些具有厌学和自卑心理的学生也都下决心克服自己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学生的学习干劲和意志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再如,针对少数思维敏捷的学生脱口而出而反应迟缓的学生来不及思考、回答的现象,我经常对他们说,请给那些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留点机会,你们思考,除去乍一想得到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最好能多渠道的解决问题。每当那些平时极少发言或反映稍许迟缓的同学发言时,我从不轻易说"错"或"不",总是力求在某些方面给予肯定。还经常涉及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逼"他们回答,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的勇气。这样课堂上不但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特困生也享受到了能回答老师问题的喜悦感,一些同发现并证实了"自己行"。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2注重小组合作 ,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正好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新世纪人才必备的心理特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难点,得到了赞许,他们的合作意识渐渐产生。教师从学生的合作中发现点滴进步就及时鼓励,并创造小组展示的机会,加大力度强调小组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收获。久而久之,学生变主动学习交流,伙伴之间更加亲密,团结一致与他人合作的观念在他们的内心渐渐塑造起来。

心理健康教学重点范文4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困难问题;解决途径;教育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青少年总数的五分之一,在农村这个比例更高。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恐惧、任性、怯懦、孤僻等,重者则表现为偷窃、抢劫、自虐甚至伤害他人。2013年冬,重庆女孩电梯虐童并致其坠楼的新闻引起了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心理健康教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可见,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刻不容缓。

一、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困难

现今农村地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校方主观意识缺失和客观条件不足两方面的原因。

1.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观念上的缺失

在农村,许多中小学校领导依旧持着“成绩才是一切”的旧观念,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更对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概念。有关数据显示:在农村,有15.7%的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只有8.5%,而这些教育机构的设立多数是作为科研的课题实验点,研究课题的结束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束。

2.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客观条件的支持

(1)农村中小学鲜有专业素养的心理健康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从教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缺乏对该项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的,我国当前的教育水平仅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成功的典范可以效仿,导致农村有些学校确实想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却无从下手。

(3)农村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时很难找到能适用于农村中小学生的教材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1.转变传统理念,深入了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

只有学校在精神上高度重视才能真正促进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学校要真正认识到在农村地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其次,老师要转变传统教育中只重视文化素养的提高,而把这项教育看做对资源浪费的旧观念。

2.加强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建设

加强客观物质条件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聘请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或专业的社会人士,同时加强对普通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巧的培训,建成独立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2)投入专项教育资金。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育目标的落实必然需要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提供相应的资源,就要求有专项资金做保障。

(3)尽量将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习环节。在没有材的情况下,采取适合农村实际情况并且切实可行的方式进行。例如:课堂情景模拟、辩论等方式对学生耳濡目染。

心理健康教学重点范文5

曾凯家:他妈妈说他儿子不服她管,怕他爸爸,而他爸爸在水产公司工作,很少有时间管他。平时他要干什么都由他作主,个性倔强……

贺超家:他妈妈因病长期在家修养,只要求他读好书,平时非常宠他,一有什么不顺他心意就会大发脾气……

二、案例剖析

比起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平时都是家长、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感情不太外露,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隐蔽性。长期的教育研究实践证明,“好学生”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但在现实中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了。以上两例给我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正确对现在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诊治?尽管我有15年的教学教育经历,但现在的学生心理变化复杂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曾凯、贺超从小都是父母宠爱的“宝贝”,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优秀,自我感觉优越,思想意识上以自我为中心,很少经受一些“风雨”考验,一旦外在的压力或批评超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就会承受不了而像上例一样爆发出来,完全不会考虑事情的后果。根据我事后与他们再交流后得知,他们当时这样的言行在家中早已是家常便饭了,并不是有意与老师闹矛盾,而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

父母这种过度的“栽培”,也使他们与父母越来越远,与父母越来越无话可说,感受不到应有的亲情,以至对父母产生怨恨,对老师的教育与批评视为跟自己作对,平时情绪易冲动,或者莫名地感到沮丧、孤独、焦虑。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社会上各种观念混杂、碰撞。社会生活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人格上的缺陷。比如,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把自己看得过重,在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有些学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对人无感激之心,做事不尽力,甚至漠不关心,不去注意克制自己言行。

另外初中学生存在以下心理特征更值得我们关注:

1.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如独立欲望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之间的矛盾等等。

2.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忧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

三、解决措施

1、教师应当把学生的人格教育摆到重要的位置。

教师,应当分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各个因素。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

2、为使学生拥有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家长和教师都要努力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香港大学心理学教授翁国宾解释说,“生活技能”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沟通和积极行为的能力。

具体可分解为六大能力:一、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二、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三、认识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四、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五、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六、避免攻击性言行,培养自律能力。

家长和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学习和掌握以上六种生活技能。学生有了这六种生活技能,就能对客观实际保有“客观”心理,以高于正常情绪反应的理性,取其合理、善意之处,忽略粗暴、糟粕之处,“宽容”而“怜悯”地对待外界的语言伤害。

3、对学生进行赏识与宽容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四、效果

经过事后我与他们一番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交流,他们都真正认识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及“病因”,对老师的批评表示由衷的理解和接受,并表示今后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一个真正让老师同学都满意的好学生,做一个让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一个星期后与他们父母、其他任课教师交流后得知确实有 较大的进步。

五、启示

在面对这些所谓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在教育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信赖性原则。指师生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建立富有情谊、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

整体性原则。指要有整体观念,对学生做到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既要重视心理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疏导性原则。指要针对这类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开导、说服工作,减轻其对抗性,达到教育和规范其言行的目标。

坚持性原则。指要充分认识到解决这类学生心理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对心理障碍的矫治问题树立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不怕反复的决心和信念,要有持久的耐心。

心理健康教学重点范文6

关键词:职业高中;英语;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的后进生通常指的是不守纪律、不认真学习、成绩差、不听讲、调皮捣蛋的学生。由于后进生存在以上缺点,在集体生活中,往往会受到同学甚至是老师的歧视或者冷落,不能得到信任或者理解。后进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或多或少心理会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导致其身心发展受阻。但是这类学生的上进心很强,可塑性较高,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能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之外,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智力水平,使他们的潜能都能被挖掘出来。这不仅会使得他们未来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而且也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一、当前职业高中后进生在学习英语时所存在的一些心理特征

1.抑郁以及孤独心理

部分后进生由于长期受到冷落,往往会形成谨小慎微或者是沉默寡言的心理特点,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就算明知自己的答案是对的,也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导致机会一个一个地被别人“夺走”。

2.焦虑压抑或者是宣泄放纵心理

家长总是会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所以对自己的孩子往往会非常严格。如果学生出现发音不准或者是默写单词不正确的情况时,就会随意批评,甚至是将自己的不快全部发泄到学生头上。导致学生一看到英语就想到父母责骂自己的场景,进而不愿意学英语。

还有一部分后进生存在宣泄放纵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职高的课业负担过重,进而导致学生出现紧张感,出现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但是又不愿意被他人忽略,所以常常会在课堂中大声说话、睡觉等,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3.畏难以及自卑心理

现在随着普通高中的不断扩招,导致职业高中“抢不到”生源,或者是生源质量出现下滑的情况。而且大部分的职业高中学生均存在英语基本知识差等情况。再加上自身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尽管一些学生会出现想要学习的欲望,然而由于长时间被家长、老师所批评,甚至是歧视以及同龄同学的嘲笑等问题,导致其出现自卑心理,以至于由想要学、不敢去学变为厌学。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方法

1.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营造和谐友好的心理氛围

职高的后进生常常不被老师所重视,英语学科也一样。所以后进生常常会感到他们和英语学习好的学生之间以及老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英语老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加了解学生的感想,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所忧虑的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这样后进生就会觉得自己并没有被放弃,自己还是会受到重视的,进而喜欢上英语老师,也就会更加努力学习英语。老师如果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加使用学生接受率高、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就会更加容易和学生贴近。尽管这可能会占据老师大量的时间,然而其可以有效地加强英语教学的效果。同时,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处于何种情绪状态,也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直接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品质。英语是一种语言,英语教学相当于是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所以英语老师需要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无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比如说,因为职高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词汇储备量不足,所以老师可以让他们用英语叙述事情的时候,适当加入一些中文。这样就能够慢慢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

2.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英语教师只有辩证评价,才能够给学生营造充满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给予自己正确的评价,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智商水平以及气质等因素,了解自己的成绩差只是由于自己的动机、情绪等因素的缺乏,而不是智商的问题,以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英语老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心态,平等地看待优等生和后进生。同时充分地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所以老师需要以情优教,注重利用情感进行教学,使后进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态,从而从“后进生”成为“优等生”。

参考文献:

[1]杨邓红,王鑫强.论阅读疗法在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