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预案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预案的作用范文1
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全员防范意识,才能筑起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线,从根本上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安全与生产是辨证的统一,相辅相成,安全教育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障安全生产。
(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以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是为保护生命财产和改善工作环境的需要,提供获得知识、价值、认识、公共义务和技能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解释安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维护安全的自觉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安全问题的解决。经过安全教育培训的员工就可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增加知识储备量和安全意识,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就能够灵活处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且能够独立的解决各种安全问题,减少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减少企业的损失。另外,企业还要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企业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大脑中形成安全概念,坚决杜绝违章,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提升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提高领导者的自觉性,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促使他们能够增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
(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素质。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职工安全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消除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素质低下的现象。向员工传播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树立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自身的人身安全,这也是对员工的一种福利,增强员工的公平感,这样员工就会更努力的为企业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谋福利。另外,安全教育培训涉及到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贯穿于施工的每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广泛而全面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二、企业安全生产中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
2012年9月13日,武汉东湖景园建设工地,载人升降机高空坠落,事故直接导致19条鲜活生命瞬间毁灭。调查结果显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钢丝绳断裂,从深层次原因来分析,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安全教育培训有着重要联系,联系当前我国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现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大多数的企业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技能培训,忽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象,并没有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所以导致了安全培训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稀缺,企业内部技术力量薄弱。安全生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安全是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假如人们失去了生命,生存也就无从谈起,生活也变得无意义。另外,如果人因事故而残疾,因职业危害而患职业病,那么这个人的生活质量便会大打折扣。个别的企业管理者只顾追求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聘请一些没有受过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从事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很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律意识不强,缺乏事故的防范与应急能力。
(二)安全教育培训经费不足
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投入的经费较少甚至不投入,培训环节十分薄弱,这样就使得职工得不到基本的安全教育培训,严重影响整个企业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有的企业做着安全培训的宣传工作,实际上却不投入经费,让企业的职工不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在某种程度上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安全教育工作相关制度不健全,行业差异大
良好的安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就是指安全监管、劳动保障、工会等相关部门共同根据各自的职能,共同配合做好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目前,还没有形成这种配合协调机制。有些监管部门的监管做的不到位,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引导。从另一方面讲,不同行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形式内容各异,差距较大,不易于统一管理。在实际的发展中,不同行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不平衡。例如,危险性高的行业比危险性低行业发展的要好,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发展的相对较好,而经济实力欠缺的小企业培训能力较弱,又由于安全培训意识不强,安全培训经费投入少,形成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三、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
(一)要加强领导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首先要抓企业领导的安全素质。只有领导者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增强了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认识,才能对安全生产做出承诺,并且保证安全信念与行为方式,使“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实际行动中,由于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了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就具备全新的培训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思想,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在企业各部门之间进行分工,并明确相关责任,明确责任人,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保证全部职工都能接受得到正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从而增强职工的自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了,企业才能防患于未然,保证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迅速发展。
(二)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
企业应注重增加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严格依据有关的规定对员工进行培训,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采用各种形式把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传输到全体职工的大脑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完成企业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实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企业应该提前制定严格的教育培训计划,组织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网络;明确规定培训对象、学时、内容和考核标准,并且要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应该主要由多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即安全法制、安全体系、安全技能以及事故分析等。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考虑施工企业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经常化。 企业的经营者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本身对安全工作的态度以及投入工作的力度对整个企业的安全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安全预案的作用范文2
1、通过生字词的教学来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在教学生字"灭"时,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后,让学生观察插图(一丛熊熊燃烧的火焰被一块铁板盖住),然后启发学生,图上熊熊燃烧的火焰被铁板盖住,火焰会怎样?学生齐答:"火焰要熄灭"。这时引导学生观察"灭"字的字形,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它。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就不难将发生不同火险的防范,灭火方法等知识顺利成章地传授给学生。在教学"灾"字时,教师首先通过字形,让学生知道家里着了火就成了灾,从而让学生很快地记住了这个字。然后通过让学生用"灾"字组词,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灾难,进而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面对灾难进行自救逃生的方法。2、利用阅读中的故事场景来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教师抓住文中关于阿曼达等14名儿童被埋在垮塌的教室的三角形空间里得以生还的描写,告诉学生,在遇到房屋倒塌的时候,万一不能逃脱,周围又没有支撑物时,在室内的人要尽量躲在墙角里,来躲避垮塌对自己的砸伤,这样学生的安全自救知识就会日积月累地多起来。
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安全意识
1、教学《老山羊和狼》一课,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时,要教育学生面对陌生人特别是不怀好意的人,要注意分析他的言行判断其用心,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更不能接受陌生人的任何食物钱财等而上当受骗。2、在教学《自己去吧》时,要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要尝试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一定要得到大人的允许后才能去做,只有这样我们的平安健康才能得到保障。3、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马的安全意识:当小河挡住了去路时,小马不知道河水的深浅,没有贸然过河,而是向老牛和松鼠询问河水的深浅,当得知老牛和松鼠的答案截然不同,自己又无法判断时,就回家找自己最可信的妈妈询问,得到了自己能安全过河的可靠答案。小马的安全意识值得我们学习。4、在学《跳水》一文时,总结造成船长的儿子身处险境,表面是水手们开玩笑过分,孩子没有考虑安全贸然追猴子。其实是水手和孩子的安全意识都淡薄,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应该吸取不要盲目寻求快乐而忘记安全,险些导致乐极生悲的惨痛教训。
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在教学《还有人活着吗》这一课时,教师可在备课时搜集有关地震前的各种征兆,地震发生时的自救逃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在教学后把这些资料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掌握有关地震的知识和防灾自救的知识。2、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当灾难到来时第一位的要保全性命,要学会放弃一切身外之物,只有这样才能开始自己的新生活。3、通过《捅马蜂窝》的课堂教学,要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去激怒身边的动物,否则会因受到动物的攻击而使自己受到伤害。
安全预案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电网安全;运行
分类号】:TM63;TM76
智能电网是现代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的特性。可以在整个变电站实现数字化的目标和过程,变电站也会建立一个信息化平台,网络通信平台也会同步的得到建立,标准化的信息也会得到进一步地共享,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可靠的,集成的,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自动完成一些基本功能,并支持一系列先进的功能,如顺序控制,智能报警和分析,变电站区域控制等。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变电站设备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原发性和继发性设备的集成,实现通过智能改造传统电子的仪表变压器和状态监控技术与主要设备。IEC61850(DL/T860)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模型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接口标准。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1、数字化变电站涵义
数字化变电站是由几个层次结构建立起来的,包括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三个层次,它是建立在符合国际标准的 IEC61850 通信规范基础之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
2、智能变电站内涵
通常智能变电站要执行一些命令和指令,要接收和处理一些设备运行的信息,还要对一些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反馈。建立很多的标准化信息模型,这些信息模型包含电网实时同步运行信息的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电能质量数据等,满足这些的基础数据达到完整性和一致性等需求。变电站采集的数据要有几类数据,主要包括实时稳态数据、暂态和动态数据,除此之外,还要有信息模型数据、设备在线监测数据、视频数据等,然后对这些数据采集后进行分析和处理。智能变电站的投运可以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能源资源和电力资产的高效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调整,友好兼容各类电源和用户接入与退出,促进发电企业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调节
二、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1、硬件集成技术
由于传统变电站硬件设计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而智能变电站的硬件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避免,尤其是当硬件描述语言的出现和不断优化,使得智能变电站具有新的特点,使得它的硬件系统设计得到优化,表现出了集成化与自动化。在这些优势的作用下,模块化设计在智能变电站的硬件设计过程中得到了真正实现。这样,在高度智能化的设备中,一些数据逻辑处理过程得到了同化,硬件逐渐的代替软件来实现相关的功能。这种硬件集成技术具有很多优点,数据逻辑处理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应用的过程中,硬件资源的费用开支得到了一定的节省、变电设备的集成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又使智能变电设备的更新与升级的速度加快。
2、 软件构件技术
软件系统想要发挥正常的功能,就需要软件构件技术,在软件构件技术应用过程中,重复性的功能软件集成与开发减少了,设计和开发的成本大幅降低、开发周期得到了缩短,系统之间的互动性等方面得到了加强。
3、信息的存储、融合与分布式电源的保护技术
实际上,智能变电站构建的是一个大型的数字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体现信息集中管理,信息的集中管理实现了很多的功能,包括信息模型的集成、调用、转换等,除此之外,电网之间的互动可以由智能变电站来提供一些信息与技术的支撑。同时,由于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各种信息的相互利用在它的作用下形成了统一的融合标准,这样,智能电网之间的无缝通信连接得到了实现。由于在变电站中使用了高性能和高效率的分布式电源,使得电网的性能得到了有效发挥,安全性与整体的使用效率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讲,分布式电源的保护和优化控制是有难度的,主要是采取一些特定的控制策略,例如通过阻抗前馈与负荷模型的反馈来制定。
三、智能化变电站对提高电网安全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1、设备状态监测
智能变电站设备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功能,具有很好的特性,在这个过程中,在线监测功能等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和完成,对于电网的设备以及安全检修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指导和依据。在智能变电站中,要保证电网运行良好的话,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获取,而智能变电站就可以有效地被获取这些数据和信息。除此之外,对于二次设备状态特征量的采集也提高了很大的精确度,盲区不断减少,起到了良好的监测效果。目前,由于技术因素等的限制,设备监测的发展水平也不是很快,因此,想要达到所有设备实现在线监测这个目标,目前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摸索和创新。
2、智能告警及事故信息综合分析决策
伴随着电网智能化的改造,变电站基本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职守,电网的运行管理变成操作队加集控中心方式,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是电网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实际运行管理中,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直监视所有的电网设备,在事故情况下处理的事件很多,往往手忙脚乱,所以建立和完善实时监控系统的安全预警、在线提供实时操作预案功能,将不安全和灾变问题解决在孕育阶段,对电网的安全运行管理有着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是经过了专业的设计,是很完善的,主要是可以进行信号等的处理和告警、分析,这些操作的完成主要依赖于智能告警及事故信息综合分析决策系统。主要根据智能变电站的一些相关的模型,进行一些异常情况的自动汇总和报告,然后提出对产生故障的处理和指导的意见,为主站进行信息的智能告警,进而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1)安全告警的分类
按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将安全告警分为预警和事故告警较满足运行值班人员的传统习惯和直观监视。预告信号分为以下几类:装置故障预警信号包括: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测控装置、无功控制装置、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直流屏、消弧线圈、智能电度表变电站站用电系统、蓄电池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智能装置(IDE)装置本体发的故障信号、通讯中断信号等。保护信号预警:保护装置发的预告信号。电压稳定预警:母线、相电压越限,直流屏控制母线电压、合闸母线电压、交流电源越限及失压信号。其它预警:瓦斯信号、主变温度信号,自动化通道检测信号。
事故告警信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重要装置故障告警: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测控装置、直流屏装置等重要装置故障告警信号。保护动作告警:事故情况下保护动作告警。电压稳定告警:电压严重长时间失稳告警。其它告警:主变温度长时间严重过高、长时间低周、综合分析会引起电网失稳的告警。
(2)系统硬件结构
实时安全告警系统是建立在现有的 SCA-DA/EMS 系统量测系统的基础上,以实时数据库中大量的量测数据为主要依据,通过安全告警子系统,快速识别和过滤错误数据和信息,提高实时信息的可靠性,建立符合电网真实运行的实时模型,同时与实时系统协调运行。为方便运行管理的需要,把预告信号和事故告警信号分别显示在不同的显示终端上,既保留传统的监控习惯又使系统具有预警性、智能分析性、实时性、实用性等特点。提高了传统的SCADA 系统信息显示的质量和力度,在线给出安全余度控制方案,有利于运行管理人员进行静态安全评估和暂态安全分析,做到对电网的全面掌握和了解,实现事故情况下的快速反应。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国家加大对科学技术的不断投入,科学技术也会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智能化变电站在提高电网安全运行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和明显。变电站的"智能"也会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国家电网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安全预案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不良事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我校护理专业学生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均为女性。依据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学生平均年龄(21.2±1.02)岁。对照组学生平均年龄(21.3±1.03)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传统灌输式教学,学生对课程自行听讲,对教授的重点内容共进行记录,自行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及时完成课后作业。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教育:(1)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组织进行模拟护理操作目标教学和结果标准教学,探究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准确,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2)教学安排:①提升认知:通过多种方式讲述护理规范操作和步骤,使学生能够明确护理操作风险,具备处理护理风险的能力,可在危急时刻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②知识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护理操作进行指导和示范,在演示过程中将护理安全知识灌输其中,提升安全意识;评价护理操作是否正确,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3判定标准
采用自制护理技术操作评分表对两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评分,共分为四部分:规范操作、消毒隔离、器械准备、安全意识,每个部分总分25分,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比较
对比两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观察各项平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护理纠纷1例、输液配液错误1例、器械核对错误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对照组出现护理纠纷3例、输液配液错误4例、器械核对错误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数据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2,P=0.037<0.05)。
安全预案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事故原因
一、背景
2005年5月2日某某大学一位学生在长江荆江段涉水,不幸滑落深水中,溺水身亡;2009年10月17日和2010年10月5日同一学校又发生两起溺水事故。据调查,这三起学生意外溺水事故都是班里几位同学一起到江边游玩,一时兴起而涉水造成的。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了爆炸起火,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大火中丧生;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栋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8人被烧死……。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反映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同时,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更有义务和责任确保高校校园的安全,努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在科教兴国、实现创新型国家中做出更大贡献。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共性原因分析
安全科学有三条公理性基本观点,即任何事故都是原因的,任何事故都是由“人”和“物”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率间存在“三角形”分布规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场所及其“物”方面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但是,从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中可以发现有三点是共同的,即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这三点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根据海因里希(Heinrich)的事故“三角形”理论,这三个共同点间的关系为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可以产生两个结果,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一部分直接导致了事故,一部分又导致了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再引起事故的发生。
三、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安全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都难以令人满意,更谈不上安全习惯。在教职工中也普遍存在学生安全就是治安和消防的片面认识。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意识到学生安全事关高校全局,没有学生安全,高校校园稳定就失去了基础,而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社会安全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安全涉及面广,包括健康、饮食、交通、学习、心理、恋爱、校园安全与社会安全等。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也纷繁复杂,有自然方面的,比如地震、海啸、台风、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等等;有社会方面的,比如社会治安、交通、国内社会矛盾和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矛盾与冲突等等;有学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比如消防隐患、饮食卫生差、教学设施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等;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比如家庭经济困难、与家人感情不睦、个人学习压力、升学就业压力、恋爱和婚姻困扰、交友困扰、网络成瘾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个人安全问题,个人安全问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群体安全甚至社会安全。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研究和探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任务紧迫而重要,也只有开展好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高校学生事故共性原因的分析,我们得到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现代安全理念教育
从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伤害事故中,不安全事故只占4%,不安全行为占96%。在所有事故中只有2%是天灾,98%是人祸,由此可见人的意识和行为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至关重要。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态度,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将“安全第一”、“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理论,即“安全第一公理”牢固树立在广大师生心中。“安全第一公理”的实质就是安全高于一切,其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人命关天,把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保护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放在超脱一切的位置。因此,必须加大安全理念教育的力度,在校园中形成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培养出具有本质安全化的素质的人才。
对广大学生进行现代安全理念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这对于提高其走入社会安全生存具有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素质不仅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包括安全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
(二)法制观念教育
作为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应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为社会输出的人才应是懂法、守法、执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除在法律课、德育课等必修课中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外,在其他课程教学及安全教育中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如:《宪法》、《刑法》、《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分清犯罪与非罪的界限,了解道德、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明确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利益和权益,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基础安全文化知识,是指提高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起居安全、一般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及避灾和逃生等。这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二是专业安全文化知识,是指从事各类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时所具有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化工安全技术、矿业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运输安全技术、机械安全技术、科研实验的各类安全防护技术等。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既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也可以在危险时更多地帮助周围的人。
(四)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知识教育
增强学生的安全及防范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安全防范自救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熟记火警“119”、匪警“110”等报警电话号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或自己、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立即想办法报警,如无法报警,要能沉着冷静地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的方法。大学生还应懂得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如使用灭火器等知识。总之,在校内,学生特别要加强宿舍以防火为重点的安全防范,了解掌握防火、防盗、防骚扰等知识以及防受骗、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更要掌握在校外防抢、防受骗、防流氓滋扰、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不到偏远地方游玩,出游最好结伴而行。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女生在与异往中,更要注意保护自己。学校在安全教育及日常管理中应经常不断地给学生讲授这些知识,警钟长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及自救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2).
2、田毅,潘洪江,张福喜.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安全预案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管理;作用
1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需求的增加,煤矿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煤矿开采环境比较恶劣,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进而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影响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煤矿之所以发生非安全事故,其根本原因在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未能有效把控安全风险。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新时展的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它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将其运用到煤矿生产中,可有效保障每项安全工作有序进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介绍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了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管理方针以及综合管理七个部分。该体系中,风险预控管理是核心,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是重点,生产系统要素和综合管理是基础,保障管理、管理方针以检查审核与评审是支撑,最终以信息化系统作为运行平台,将各个环节有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在煤矿生产中,安全管理是核心工作,因为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往往就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对此,只有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煤矿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处于可控、不断改进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杜绝了安全隐患发生[1]。
3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
煤矿是煤炭资源开采的地方,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煤矿开采安全事故,一旦煤矿出现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做好煤矿风险管理至关重要。风险与预控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煤矿的具体特点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3.1危险源的辨别
危险源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引起安全事故的起因,可以说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源,这也决定了危险源辨别的重要性。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危险源的辨别。在煤矿危险源的辨别中,管理者要根据不同煤矿的特点,做好煤矿危险源的辨别,然后根据分类结果,综合运用企业人力、机械设备和环境支持等方法,对煤矿危险源进行检测。同时,要对煤矿开采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利用技术手段对煤矿开采各个环节的危险源分析,从而找出一切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危险因素。同时,管理者还可以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按照危险源类型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
3.2风险评估
在煤矿危险源辨别后,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等级,因此,做好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在风险评估中,管理者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矩阵,对煤矿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这些危险源所在生产环节和区域,评估这些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一般而言,企业需要结合煤矿生产特点,制定风险评估初稿,将其传达给各个科室、各班组及基层主要管理人员,并让他们参与到风险评估初稿的审查,对风险评估初稿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按照完善的风险评估方案执行生产。
3.3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
在煤矿生产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想有效规避风险,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估目的就是提炼管理对象,针对管理对象制定出管理标准和风险防控措施,可以说,风险防控措施是风险防控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制定风险管理标准时,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以及行业在安全生产中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相应的危险源。在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时,要以危险源辨别和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制定出全面、科学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而更好地指导现场安全生产。
3.4风险源监测
风险防控措施只能够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已经检测、评估的风险进行防控,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突况,如,机械设备突然故障,进而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因此,还必须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有效把控危险源。危险源监测包括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测和风险控制过程监测[2]。危险源的状态监测主要是监测危险源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风险控制过程监测的重点是风险控制的执行效果。
3.5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是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风险预警,可以有效规避煤矿生产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煤矿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预期性评估,设定相应的风险预警等级,并根据危险源动态监测中暴露出的各种风险及时发出风险预警警示,以便管理者及时处理风险[3]。
4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危险源的辨别,可以掌握煤矿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了解煤矿安全管理现状;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掌握每一个危险源发生实效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通过风险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把控危险源,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通过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以及检查审核与评审,可以有效扼杀危险源,防止煤矿风险的发生。
4.1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
人作为煤矿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煤矿危险源之一,如果煤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不具备规范的作业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包括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企业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掌握相应的煤矿开采技术,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开采煤炭资源,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科学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4]。
4.2保障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煤矿生产中,机械设备有着重要的作用,借助机械设备,可以完成许多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大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但是,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损耗和故障,进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机械设备处于可控状态下,这种可控包括了设备运行前、运行中以及运行后的管理控制。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煤矿企业需要对机械设备性能进行调试,并分析其相关参数,是否满足煤矿生产需要,在不满足的情况下,需要更换设备[5]。同时,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机械设备是由专人操作,且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一旦发生故障时,控制中心就会发生警报,进而降低故障发生。
4.3营造安全的煤矿生产环境
煤矿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如,在井下作业,作业人员的视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视物不清,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监控煤矿生产环境极为重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煤矿企业可以辨别煤矿生产环境中的危险源,包括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然后根据辨别结果,做好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6]。另外,煤矿企业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煤矿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当煤矿生产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时,可由信息技术系统发出警报,进而警醒作业人员远离危险源。
5结束语
综上,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的生命线,是煤矿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安全生产的危险源包括了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而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侧重于人与管这两个层面,无法全面把控煤矿风险。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虑到了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和时效性,注重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评估与控制。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煤矿企业可以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入手,进而全面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芦志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究[J].石化技术,2019,26(03):271.
[2]曾培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采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0):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