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沃尔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040-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内外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条款,使企业都重视环保问题,将环境改善纳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中,以期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绿色供应链的概念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在 1996 年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Supply Chain,ECSC)或环境供应链(Environmentally Supply Chain,ESC)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如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其目标是使得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资源效率尽可能高,并使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
1、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现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竞争不再是一个经营单位,而是一整条供应链中相关的群体,而企业寻找联盟来实施绿色供应链,即可使得企业和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创新,优势互补,为整个供应链带来更多的效益。
2、增加客户价值。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使得最终的产品不仅有宜于环境,最终的受益者还是客户消费者,赢得消费者的长远信任。
3、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往往会因为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树立产品的安全可靠,重视社会责任的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4、规避绿色技术贸易壁垒。随着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发达国家都设立了相应的技术条款和环保法规,通过绿色壁垒使传统供应链和非供应链上制造的产品在生产和出口方面面临更多的不适应。而企业要想长久生产就必须使产品达到相应的绿色标准,因此,企业就必须实施绿色供应链。
二、沃尔玛的环保360计划
所谓的“环保360”计划,就是在沃尔玛所销售的产品中,必须是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制造零耗费,并且只销售和环境能源相协调的环保产品。沃尔玛一方面通过该计划节约了自身的营运成本,另一方面也通过对供应商的持续改进降低了从供应商那里采购产品的费用,从而在总体上让环保政策为公司创造了利润。
沃尔玛的采购标准也由此提升。在自有的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之外,沃尔玛全球采购办公室启动了"模范工厂"项目,以及记分卡制度。其执行程序是:发给供应商一份评价标准单,先由供应商自我评价如废水、废物的处理情况,然后再由沃尔玛全球采购办公室买手深入工厂,考察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社会道德和环保,依据此情况得出的评估将决定供应商是否入选。
在具体的实施中,“环保360”主要体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消费。
(一)绿色采购
Zsidisin和Siferd给绿色采购下的定义是:一个公司的绿色采购是应对自然环境相关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形成的相应关系,相关问题涉及原材料的获取,包括供货商的选择、评估和开发等。
(二)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包括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绿色包装三项内容。沃尔玛在绿色包装环节操作中坚持“五个R”:即Remove(去掉不需要的包装);Reduce(去掉不必要的包装);Reuse(重复利用一些包装材料);Renewable(采用可回收利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以及Recyclable(可循环利用)。
(三)绿色营销
沃尔玛中国在全国沃尔玛购物广场针对节能环保商品推出系列促销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绿色商品。
(四)绿色物流
沃尔玛在物流方面规定凡是冷藏货运卡车在仓库、码头和堆场进行装卸货或者其他作业期间,必须停止发动机,改用现场电源帮助制冷。
由于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我国,要使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随着国民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法规条例的日趋完善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会逐步成为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一,并将成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
参考文献:
[1]郑迎飞,周欣华,赵旭.国外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2):34.
绿色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障碍;Grey-DEMATEL方法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6-0021-05
一、引 言
“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中国自1990年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大力发展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消费者对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以及食品行业环境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压力大,绿色食品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2][3][4][5]。国内外领先企业如中粮集团、础明集团等已经开展了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各种实践,但在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和企业等供应链的各环节仍面临诸多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要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角度,从利益相关者的各方面来切入,才能解决问题[6][7][8][9][10][11][12]。
Mintcheva Verginia(2005)以瑞典番茄酱食品供应链为例对环保政策集成食品供应链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I-Hsuan Hong等(2011)对台湾便利店食品供应链中应用RFID进行可追溯的案例进行研究;赵来军等(2008)探讨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无缝隙组织理论提出构建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想;吕志轩(2009)对食品供应链的纵向协作理论进行了综述;李庆涛(2010)对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及相应措施;高爱霞等(2010)对我国构建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檀学文,杜志雄(2010)从可持续食品供应链分析视角对后现代农业进行研究;苗雨君(2012)等对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对策进行研究。总的来看对绿色食品的供应链管理进行的研究还处在起步研究,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本文旨在识别中国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的障碍因素,采用Grey-DEMATEL方法对这些障碍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识别出最根本的障碍因素和最重要的障碍因素,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的障碍因素
1. 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内涵界定
Zuurbier等(1996)在一般供应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食品供应链的概念。食品供应链由不同的环节和组织载体构成:产前种子、饲料等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种子、饲料供应商产中种养业生产环节(农户或生产企业)产后分级、包装、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消费者[13]。这种结构在国外被称为“从种子到食品”,我国也习惯上称为“从农田到餐桌”。绿色食品实行的正是“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模式,如图1所示。
Drumright(1994)首次提出可持续供应链的概念,认为企业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并据此进行购买、生产和消费等基本活动。Carter & Rogers(2008)提出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对组织中的社会、环境和经济这三种目标进行战略的、透明的集成和实现,从而增进企业和供应链之间的长期经济效益[14][15]。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Green Food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是可持续供应链在绿色食品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既强调产业资源最优配置、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又强调与环境互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见图2)。
2. 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障碍因素分析
在识别障碍因素时,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的同时对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政府部门和绿色食品企业进行了调研。制度理论认为企业的环境行为源于三种外部动力,即强制性压力、标准化动力和竞争压力[16]。对于中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强制性压力主要源于国家和地方法规,标准化动力主要源于环保的要求,竞争压力主要来源于行业协会、供应商和竞争者。资源基础模型认为公司独有的资源和能力是通往战略竞争力的关键[17]。结合理论模型以及政府和企业调研实际,将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的障碍因素分为市场相关、政府相关、供应商相关、企业资源相关、企业能力相关以及供应链整体相关五部分,具体障碍因素见表1所示。
三、实证研究
DEMATEL方法是由美国Bastille国家实验室提出的运用图论与矩阵论原理进行系统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系统中各个因素间的逻辑关系来构建直接影响矩阵,计算各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并以此对该因素是原因因素还是结果因素进行分类分析[18]。传统的DEMATEL方法在专家打分时赋值过于确定,但现实中往往并非如此。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引入灰数模糊方法,它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采用灰色区间数,构建出更柔性的决策模型,使决策结果更接近实际[19]。
本文通过对绿色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专家和企业管理者进行走访调研,运用Grey-DEMATEL方法对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障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过程如下:
步骤1:确定障碍因素及其关系。根据调研访谈和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将障碍因素体系(见表1)中每一个因素作为直接或间接影响指标属性的因素,请专家组分析每一个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专家组成员均具备10年以上领域内研究经历和企业管理经验,问卷的填写均能如实地反映出绿色食品供应链管理实践现状。
步骤2:构建基于灰数系统理论的障碍因素矩阵。建立由语义变量构成的18个障碍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Y。将专家语义变量赋予灰数,按照没有直接影响[0,0]、有弱的影响[0,0.25]、有中等的影响[0.25,0.5]、有较强的影响[0.5,0.75]、有非常强的影响[0.75,1]共5个等级对专家调研问卷进行灰数矩阵转换,得到18×18的灰数矩阵,且该矩阵的对角线上的数值均是[0,0]。
步骤3:由于k位专家对绿色食品供应链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对问卷按不同的专家赋予不同的权重,并且该权重带有模糊性。专家权重见表2。
步骤4:利用公式(1)~(3)对灰数矩阵进行清晰化处理,k为专家数量。
灰数上下界的标准化:
灰数标准化后的清晰值:
步骤5:利用公式(4)计算各专家的权重矩阵Ζ,z■为权重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s为标准化系数,p为专家数量。
利用公式(5)和(6)对权重矩阵Z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N,在λmax=0.7729
步骤6:在综合影响矩阵T中,利用公式(8)和(9)计算各个障碍因素的原因度Ei和中心度Pi,见表3。原因度Ei>0,表明该元素对其他因素影响大,称为原因因素;反之,则它受其他因素影响大,称为结果因素。T中的各行元素之和Ri是指第i个障碍因素对其他障碍因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影响度。列元素之和Cj是指第j个障碍因素对其他障碍因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被影响度。
步骤7:根据各个障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标出各障碍因素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绘制障碍因素分布的原因-结果图,同时根据综合影响矩阵T的均值和标准差,取初值θ=0.2441,同时用曲线箭头绘图,见图3所示。
四、分析结果与结论
由表3和图3可知,横坐标以上是原因因素,横坐标以下是结果因素。
原因因素按大小排序为:a16、a7、a6、a9、a8、a18、a17、a12。其中a16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缺失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素,其次是a7政府监管不力。
原因因素是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最根本的障碍因素,可确定长期措施重点考虑因素。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有些企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违法成本低,不惜制假造假欺骗消费者,对整个社会和行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建立诚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加强政府的监管是绿色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目前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总局已于2013年3月22日正式挂牌,整合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总局食品安全监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相应职责,对食品和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进行无缝监管,改革有望打破食品安全多头监管的局面。
另外还发现a18供应链物流系统落后导致绿色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能保证全程冷链物流和a17供应链信息网络不健全导致的上下游无法共享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障碍因素。因此应大力建设供应链物流系统尤其是冷链物流及设施,同时加强基于RFID的可追溯体系等供应链信息化体系建设。
结果因素按大小排序为:a11、a10、a14、a13、a2、a15、a3、a4、a5、a1。其中a11企业成本高、投入大是最直接的因素,其次是a10没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质量无法保证。
结果因素是影响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最直接的障碍因素,是原因因素对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产生作用的媒介。而且结果因素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是短期内效果最明显的障碍因素,可据此制定短期措施。要在短期内改善绿色食品的可持续供应链实践,必须要从生产企业着手,通过加大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以及政策扶持的力度,降低企业成本和投入;同时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免供应商鱼龙混杂,无法保证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这是短期内有效的最直接的因素。
按中心度大小排序为:a8、a6、a1、a12、a15、a5、a13、a7、a16、a11、a2、a4、a10、a17、a14、a18、a9、a3。其中a8绿色食品的法规和标准不完善是最重要的障碍因素。
中心度越大说明障碍效果越强,是阻碍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最重要的原因,应据此制定重点措施。从结果得出解决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完善绿色食品的法规和标准。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套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我国的AA级绿色食品标准等同于有机食品标准,但是标准的完善性在国际上经常被质疑。虽然2009年新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但是相关的法规还不完善,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措施是尽快完善绿色食品的法规和标准。
绿色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文3
环境污染不仅能上天,也能入地,很多时候更是让人防不胜防,治理的难度极大。但我们人类恰恰是这个星球上最富挑战精神的物种,不论污染的道行有多高,人类总会研究出可降伏它的方法。
VOCs就是能上天的人类环境的敌手之一,无论是印刷行业层面,亦或是国家层面,其都是近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针对VOCs的治理,印刷行业“武林大会”更是频频召开,印刷同仁们群策群力,商讨VOCs的应对之策,各企业为对VOCs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理,更是使出十八般武艺。
印刷行业中产生VOCs最多的是印刷生产、烘干、腹膜和清洗等环节,且主要存在于油墨、黏合剂、涂布液、润版液、洗车水等原辅材料之中。雅昌结合自身的产品、工艺以及原辅材等各方面的特点,从4个维度组合出击,以期实现对VOCs的有效预防与治理。
源头预防
雅昌尽可能采用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原辅材料,对供应商环保资质的审核也成为雅昌每年进行供应评审的核心考核指标。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供应商将被从《雅昌供应商目录》中移除,未来一年内不再合作,直至其再次通过相应的环保资质认证。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尽量采用经环保认证的材料,以从源头上减少不合格材料的使用,掐住VOCs的来源,不仅极大降低企业后期的VOCs处理成本,也可将上游供应商的材料研发向绿色化、环保化引导,实现对VOCs的根本治理。
过程管控
2014年,雅昌自主投资建立环保实验室,重点对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VOCs含量进行抽样检测。一方面雅昌能够对材料和产品的VOCs排放情况进行二次核实,确保最终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预防部分小型的上游材料供应商无力对其产品进行定期VOCs检测。雅昌通过自主建设环保实验室并配以科学、严谨的检测管理制度,实现对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VOCs含量的科学、有效管控。
末端治理
雅昌作为以高档艺术书籍印刷为主业的诸侯之一,VOCs有害气体主要在印刷生产、印后覆膜与胶装等产品生产环节出现,生产流程环节成为雅昌进行VOCs的主战场,是VOCs治理的重中之重,为此企业建成约为12.5万立方米/时处理量的(北京、深圳各5万立方米/时,上海2.5万立方米/时)“高效微生物废弃系统”或“等离子UV光分解废气处理系统”,车间所有排放的废气被进行了全面的无害化处理,废气中的VOCs被削除殆尽,并确保废气符合国家和当地环保部规定的工作废气排放标准后才进行排放,在末端完成对生产废气的无害化处理。
第三方监督
雅昌每年执行绿色印刷、ISO14000等环保认证,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雅昌的生产过程、产品等进行持续的、公证的环保监督,对企业的VOCs治理、管理成果进行固化,并不断进行有计划的提升。另认证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培训,对于提升员工环保意识,帮助员工了解VOCs的危害,让员工掌握科学的VOCs治理技能等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公证性、专业性,也可帮助企业持续提升VOCs的治理水平,巩固企业对VOCs的治理成果,形成良性的PDCA循环。
通过上述措施实施,雅昌基本实现对VOCs的有效预防与治理。但目前印刷行业的原辅材料供应商数量众多,产品质量鱼龙混杂,上游供应商对于自身产品环保性的管控能力参差不齐,原辅料的产品质量时有波动,VOCs难以从源头上进行全面的杜绝。若对材料进行全面的VOCs检测,则工作量巨大、成本高昂。除非企业具备较大的规模,并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否则企业难以实现对所使用的原辅材料进行全面检测的目标;若企业仅以抽样方式对产品进行VOCs含量检验,又难以斩断VOCs的源头,VOCs治理也将成为企业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企业的人力、物力被持续消耗。长此以往,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呢?
印刷行业的VOCs治理之路还很长,要实现对VOCs的根本治理,国家、行业以及企业需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从源头上进行预防才是VOCs治理的长久之计。
国家层面:实施“绿色印刷推广工程”,推动企业降成本、节能耗、减排放。制定绿色原辅材料产品目录,鼓励使用绿色材料和工艺,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印刷与出版等上游环节对接,扩大绿色印刷产品范围和市场,形成市场倒逼机制,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绿色印刷宣传,广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支持绿色印刷对接交流活动。
行业层面: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环保标准规范,强化监管力度,完善制度、标准、监管措施等基础工作,推动原材料生产企业的环保化进程,力争从源头上斩断VOCs的来源;完善行业原辅料环保信息披露及交流机制,帮助上游企业提升产品的环保性管理水平,使中游企业能快速、精准地获得需要的环保材料;推进新型环保技术的开发,降低VOCs预防与治理成本;探索新的VOCs预防、治理、回收模式,解决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上的难题。
企业层面:对原辅材料供应商进行定期的环保评测,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坚决抵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原辅材料;企业经营中过程中获得的原辅料环保信息进行记录,并适时通过行业平台进行公布,以督促各原材料生产企业进行持续的环保化升级。
绿色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企业;采购管理;供应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86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1
企业采购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需要的物料和服务从而开展的对于采购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全过程。采购管理是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采购成本的控制可以起到财务杠杆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创造。通用电气前CEO Jack Welch说:“采购和销售是企业能‘挣钱’的部门,其他任何部门发生的都是管理费用。采购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采购环节节约1%,企业利润将增加5%~10%。”可见,采购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普遍疲软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做好采购工作,更要找准效益增长点,以发挥采购效能,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1 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探究企业的采购管理问题,笔者对S省T市一些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当前,虽然有的企业能够认识到采购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展开采购创新,但实际上,当前大部分企业的采购管理仍然不到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1 采购观念落后
很多企业并不能站在战略的高度理解采购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单纯把采购看作物资的购买,认为采购物资只是对库存的一种补充,有的一味地把低价采购奉为真理,其思维落后、简单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弊端,一方面,采购工作上升不到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位置,失去了更为深层次的效能;另一方面,一味地追求低价,不审时度势地看待问题,导致和供应商关系的不稳定,培育不出稳定的供应链。
1.2 采购模式落后
许多企业在日常采购管理中,模式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一些企业还固守以往的采购模式,利用传统采购人员到相应市场采购,对电子商务采购的重视度和实施度不够,不能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多渠道地拓展采购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采购成本的控制。此外,从采购决策到采购实施,各个环节采取逐级审批,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办公来提升审批效率,造成手续繁琐、效率低下。
1.3 采购管理制度缺失
行之有效的工作需要制度的支撑。但在现实中,一些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一些企业从思想上就没有认识到采购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更不用谈制定相关制度了。即使有的企业树立了采购管理新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行动在前、制度在后,并没有把相关做法落实成制度,在遇到难题时没有具体的制度可依。
1.4 采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一方面,有些企业采购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素养不足、水平不硬,在采购管理中对现代化采购体系的理解不透、运用不准;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发达的网络电脑等高科技,部分企业采购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掌握理解不到位,直接制约了采购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影响了采购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还有部分企业采购人员的职业操守欠缺,在日常采购管理中,有时不能坚守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造成弄虚作假、损公肥私等现象。
2 做好企业采购管理的对策
2.1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构建系统的供应链采购理念
各企业必须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新审视采购管理工作,进一步转变思想,提高对采购管理的认识,推动采购管理创新,建立健全采购管理体系,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建立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即建立系统的供应链采购模式。另外,在推行供应链采购模式的同时,要对采购形势进行系统分析,加大对采购管理风险的把控。总之,要在彻底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模式,完善采购风险应对机制,多管齐下,进一步理顺企业采购管理关系,提升采购管理质量,控制采购成本,推动企业利润最大化。
2.2 拓展渠道、创新模式,提高采购管理信息化
针对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低的现状,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进行补救。一方面,在稳固原有采购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电子商务,在网上寻找采购源、拓展采购渠道。同时,要利用发展电子商务采购的契机,加大采购物流改革,推行采购物流的外包,从整体上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推行网络无纸化采购管理办公、精简办公流程,不仅可以实现绿色低碳化办公,有利于环保,还可以提升采购效率。
2.3 完善章程、健全制度,为采购管理提供依据支撑
首先,要形成企业内部遵制守法的氛围;其次,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适用的采购管理制度,如采购流程管理制度、物资质量标准体系、采购监督制度及采购人员管理规定等,并且要保证各类制度实施畅通无阻;再次,企业采购管理工作要想顺利开展,还需要企业各部门的鼎力配合,对此,企业也应该做好筹划,并制定出相应的有利于工作配合的工作制度,以确保企业采购管理的顺利实现。
2.4 提高素质、建设队伍,为采购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离不开采购人员的参与和执行。各企业应该通过招聘、培训、深造等方式不断提升采购人员的职业素养,努力打造素质过硬的采购管理队伍,一是要具备良好的法律理解掌握能力;二是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三是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四是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只有采购人员素质提升了,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绿色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文5
1 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定义与特征
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是由正向供应链和反向供应链组成,其中,正向供应链就是以钢铁企业为核心企业,根据原材料的流动顺序,从上游供应商、钢铁企业到下游客户的网链结构,反向供应链则是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废弃物、客户的废旧产品及废弃包装物的回收与处理顺序,从下游客户反向到钢铁企业的网链结构。在正向供应链和反向供应链中加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因素的考虑,即构成了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主体。此外,供应链企业员工的一些环保活动、节能减排工艺改进、环保材料与新技术引进等活动则是依附于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重要内容,对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败也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相比传统供应链,由于在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中融合了绿色环保的思想,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表现出不同于传统供应链的特征:
①节点企业的多样性。由于考虑了绿色环保因素,绿色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可能不受限于原材料供应商、产品生产商、零售商和客户,还会增加大量提供环保产品、环保技术和咨询服务、回收企业、资源再生企业、物流公司等,从而使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复杂性大为增加。
②企业间相互依赖性。在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中企业间的关系除了经济交易关系之外,还大量存在环保合作、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咨询服务等关系,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直接或间接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使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犹如一个互动频繁、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的生态群落。
③复杂的动态性。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中企业间存在动态复合的联结关系,不同区域的网络系统存在相互耦合关系,整个网络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并表现出非线性的复杂动力学特性。任何一个企业的微小活动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安全,在协同效应显现的同时,蝴蝶效应也不可避免地相伴而生。
④演变的快速性。由于网络信息系统的高效介入,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企业间的互动日益频繁,企业间不仅受市场、客户的需求与反馈的驱动,而且也受相互之间学习交流的促进,每个企业都在不断地学习、创新、再学习、再创新的过程中。这使整个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生态系统中成员间关系处于不断演变发展之中。
2 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多元结构
根据钢铁企业的业务特征,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可以分成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回收这四个大的环节。而这每一个环节,实际上又是由大量相关企业、政府机构或其它公司所组成,从而形成了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多元结构。
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回收等供应链环节,以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业务流、人际关系等关联网络,一起形成了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多元结构生态。显然,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个多元结构生态。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需要在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各个环节都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并通过产品创新、业务重组、技术升级、管理变革等手段,使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中各企业都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绿色管理水平,实现最终的共同赢利。
3 多元结构生态下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策略
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在确保环保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供应链中全部节点企业绩效的整体优化与协调,进而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和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尽可能减少供应链实施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虽然环保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每个企业都需要从自身生产管理实际出发,通过与上游和下游企业共同的配合实现绿色供应链。
基于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多元结构生态,可以看到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远比单一经济目标的供应链要复杂,不仅意味着供应链管理中资源优化约束的增加,而且也意味着钢铁企业需要和更大范围的供应链伙伴企业进行协同,并且这种协同也从传统的简单业务协作升级到更高层面的复杂管理模式的协同。对于钢铁企业而言,为适应这种多元结构的绿色供应链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绿色供应链的实施。
3.1 开展绿色审计活动
绿色审计就是以钢铁企业为核心企业,根据原材料的流动顺序,对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客户之间的业务活动进行盘点,对每一个生产活动环节中原材料、设备、人员、能源消耗、排放物等进行环保污染性的量化评测,并引入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资源优化的约束条件;同时,形成钢铁企业供应链中环保成本科目与成本量账本,并对供应链的每一个活动施以绿化绩效评价指标,最终实现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绿化成本核算体系。
由于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多元结构,很难通过少数环节的绿化实现全局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开展绿色审计活动可以说是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前提。
3.2 规划超网协调机制
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多元结构实际是一类复杂的超网结构,不仅有众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企业构成的供应主链,而且在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回收、绿色物流等各个区域又呈现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结构,并且这个网络结构上承载了大量的信息交流、人员活动、资金流转等活动内容。在这样复杂超网结构下,为打造与运作绿色供应链,作为核心企业的钢铁企业非常有必要规划超网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机制,一方面要考虑主供应链上的供求关系,也要考虑采购、制造、营销、回收、物流等不同网络区域的相互间协调问题,而且也要协调超网上承载的各类活动内容。显然,规划这样的协调机制是非常有挑战性,但也是非常必要的。
3.3 推进企业知识协同
为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钢铁企业需要对每一个生产经济活动环节进行绿化再设计,在绿色审计基础上,不仅考虑原材料、添加剂、排放物等物质资源的环保性,而且也要考虑产品加工、运输、存放、回收等每个环节的环保性。显然,其难度远比传统供应链管理中主要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协调要大得多,这要求各环节的所有成员不仅要具备产品生产方面的知识,而且也要具备环保的知识,并要能利用现有知识不断创造新的绿化活动方式,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而这样的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要求,绿色供应链中各类企业间只靠简单的业务协作而不通过深层次的知识协同是不可能做到的。居于主导地位的钢铁企业通过推进企业知识协同,不仅可以达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标,而且也能极大增强供应链的创新力,并提升所有成员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3.4 贯彻协同管理理念
在多元结构生态下,需要从整体系统角度对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策略进行思考与选择,贯彻多方位的协同管理理念。一是要继续坚持成员企业通过合作共享实现共赢的策略;二是加大环保理念下资源集成和业务动态重构策略,使有利于提升绿化绩效的资源与业务模块能得到优先采用;三是增强供应链企业的快速响应策略,通过及时的市场需求驱动和快速业务组合,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市场响应速度;最后,强化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各企业的同步运作策略,不仅要实现产品同步和业务同步,也要实现战略同步与创新同步,从而增强整个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绿色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群体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精细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must be based on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Materials in the project cost of absolute proportion determines the importance of material management. Solid project departm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 to carry out 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urement of materials, materials use institutionalization, material management intelligence, and the timely process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then achieve the project objectives.
Keywords: group engineering material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Fin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土地的需求日益明显,天津市通过宅基地置换、城中村改造等方式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突破瓶颈,加快城市功能集聚。东丽区军粮城示范镇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个项目计划将安置军粮城街、新立街、无瑕街和么六桥乡共37个行政村约8万名村民,建成后将成为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新兴城市功能区。
一、行业背景与工程简介。
1、行业背景。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更大的占有市场,必须实现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大型群体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是公司最近几年主导业务发展方向之一,建设大型群体工程的材料管理既是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也是彰显公司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强化群体工程材料管理,有效控制过程管理成本。
2、工程简介。军粮城示范小城镇是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模式推进农村城市化的第三批试点建设项目,规划占地19.34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计划投资97亿元,是天津市规划面积最大的示范镇项目。我司已承接了一期项目中(起步区)的G区、H区,本项目为塔式高层住宅楼带地下一层车库工程。其中G区5栋32层、2栋26层、2栋18层,地下车库为战时人员掩蔽场所。H区9栋26层、8栋18层、2栋15层,半地下车库1层,总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二、材料管理面对的诸多挑战。
1、项目成本构成中,一般工程直接费占工程总造价的77.5%,其中材料费占66.83%,充分说明材料费在项目成本构成中的主导地位,所以加强材料管理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2、面对体量大、工期紧的项目,传统材料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记账繁琐、查询困难、可靠性低、权责不清以及财务账面滞后等,寻求简单高效的管理方式迫在眉睫。
3、建筑企业材料采购方式单一,过程控制过于粗放,因此采购方式多样化、过程控制制度化、材料消耗最优化对工程盈亏起着决定性作用。
4、节能环保,人性化管理,已经渗透到科技民生的各个环节。建筑项目材料管理的人性化及环保要求也将是必由之路。
5、整个项目团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28岁,做好目前在手的项目是陆续承接一期项目(北区)或二期项目的前提,也对项目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管理重点及难点。
1、管理重点。应用新科技、新工艺、实现绿色环保施工,深化项目管理,加强成本的过程控制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管理难点
1)、群体住宅项目工程的特点:a、大——群体性工程,资金投入量大、回收周期长,材料随工程进度及时采购压力大,资金紧缺与材料需求量的预控、调节相对复杂;b、多——现场采用分区管理模式,分包队伍多,材料管理难度大、调配与协调工作繁琐;c、紧——工期非常紧迫,总工期516天,且跨两个冬季施工间歇期,实际施工工期为420天;d、高——质量要求高,进场严把材料关,分布分项严把程序验收关。面对资金紧缺与材料需求量大的双重矛盾,材料管理的前瞻性和控制力相对复杂。
2)、围绕以节约成本为中心环节创新材料管理理念、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特别是材料管理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控制过程步履维艰。
3)、材料管理项目繁琐,人员庞杂,且资金支配量大又至关重要,条理需清楚却无章可循。
四、管理措施实施和风险控制
1、弊病分析与解决办法
项目在启动前就对该工程的材料管理做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传统材料管理的弊病及新的管理思路。例如材料分类管理,材料全方位对比分析确定材料种类,控制指标先行,定期分析为控制重点提供决策依据,剔糟取良、循环改进,使材料管理良性循环。
针对以上材料管理的种种弊病。项目部重新聘用拥有经验丰富的材料管理能手担任材料部部长,负责组织、采购、保管、分发、监督材料使用的管理。材料管理是一个全员控制的过程,材料部部长根据每个岗位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权限确定了分类管理的原则并将其逐一制作管理权责,在具体的实施中执行。
2、加强采购管理,促进采购系统化
1)、采购单位、方式的确定。
a、大宗材料的采购进行招标,选择证照齐全的合法单位。并结合供货商的信誉、供货能力,储备考察资料。最终选择时,由公司相关负责人、项目经理、副经理根据考察资料情况进行联评,选择优质廉价、有一定垫资实例的单位中标。b、零星材料的采购,要求材料员要对市场价格质量进行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材料部,得到价格确认后方可采购。c、特殊材料、新型材料特殊采购。d、考察材料市场,预测材料价格。e、运用网络、电话灯方法洽谈采购业务。f、合同双方充分协商,合理定价,控制成本。
2)、采购合同的签订
采购合同由公司、项目部审批。合同内容要注明采购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时间、单价、质量标准、验收方式、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项目,仲裁法院必须是项目施工所在地法院。合同由公司或项目部起草,由公司相关负责人、项目经理签字生效。
3)、材料现场验收
现场材料员要严把收料关,对进场材料要全部点数、检尺、逐车量方(严禁采用抽查方式),按规格、质量分类堆放,并随料收集各种材料的质量证明书,保证进场材料数量、质量、资料符合要求后,做原始收料记录,开据项目统一的材料验收单,并要求有两人以上签字。
3、策划先行、强化制度,使材料管理统分兼顾
建筑材料品名多达上千种,其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又占据绝对比例,因此材料管理既要做到策划先行,又要有一定的思路、制度作为保障。
本项目工程根据招标文件相关规定,甲方有权对部分材料指定品牌及供货商,以防水为例:指定厂家要求货款到才发货,不到绝不发货的现象,无形中加重了项目部的施工成本与资金压力。因此项目部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策划并制定了一套特色鲜明、较为完善的现场材料管理机制。
1)、材料部门统筹管理与各责任分区管理并存
提高群体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做好群体工程材料管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与创新的模式,本项目工程特点:规模大,同步施工的点多、面广,施工现场分散,材料管理难度大,同时又具有施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我们借鉴总分包的管理模式,首先从组织机构调整入手:a、设立一名项目副经理负责大宗材料的合同谈判、资金调配、认质认价、各方协调及市场调研。b、成立项目材料部,聘用材料部部长,现场的六个施工区域分别下设材料主管。各区域根据施工进度,提出材料使用计划量,汇总于材料部,技术部与预算协同材料部审核,再由材料员根据市场价格统一采购;材料进场后,结合施工进度安排,按需分配,在保证各分区材料及时到位的同时达到0库存。c、工长主抓劳务材料使用情况及库房材料的管理、数量需求变化等,材料员在各区监督巡查,将材料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之中,不断强化材料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
2)、加强与各方沟通,提前介入,赢得商机
a、与建设方的沟通。现场材料只认质不认价且建设方态度强硬,一般在认定品牌的同时直接指定经销商或厂家,造成我方在材料采购时没有谈判余地,无法降低材料价格。针对此情况,项目部利用公司良好的社会信誉及企业形象,结合现场积极主动的配合,赢得建设方的好评,提前打探建设方相关的市场调研情况,尽早走在材料供应商前面,向建设方推荐我们自己熟悉的材料品牌及供应商,争取谈判的主动权,压低材料价格。b、与材料供应商的沟通。项目部注重与材料供应商的联系,经常举办座谈会,增进彼此的沟通,使合作更加融洽,与材料供应商形成双赢,共同应对建设方的材料认质认价。例如:钢材的供应商经过与我们的交流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信誉为保障,供应商逐渐理解我方在资金运作方面有难处,将原先预付款购货协商为货到付款直至逐步转变为限期欠款购买。c、项目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施工过程中努力协调好预算、材料、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现场设立材料采购信息通告牌,使各部门及时了解材料价格信息,认质认价做到开源,现场消耗做到截流,多方面实现成本节约。
3)、抓好材料计划管理。a、开工之前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预算等编制出较为准确的材料需用规格及数量。b、计划的时效性,各部门以工程进度计划编写工程分部分项材料计划。杜绝无计划进料,因计划的时效性和数量的准确性影响到施工,项目部绩效考核落实责任到人。同时按施工阶段分部、分项、分层、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严格控制材料消耗。c、计划的审批,由各专业工长和技术负责人根据预算变更签证等编制出准确的分部、分项材料计划,经项目经理签字后,送材料部门备料,无审批手续拒收。d、材料员要建立材料计划台账,及时向项目部反馈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超用部分要分析原因,并要求及时改进,视超用情况处罚责任人。
4)、精打细算,提高材料利用率
优化施工方案,交底明确,控制材料用量。在保证总工期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各楼号的开工时间,将先开工的材料在施工完毕后退到后续楼号。最大限度的节省材料投资成本,充分发挥群体工程施工的优越性。
5)、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分包单位主观能动性,向体制要效益。a、材料出入库管理。库房管理检查做好定位,堆码整齐,库内井然有序。易燃易爆品单独设立库房,专人发放,配备砂箱、灭火器、安全合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收发料制度,零星材料采购由库管员验收,登记入库记录表并签名,由采购员签名确认,领料时由工长签发领料单,库管员按领料单发料;大宗材料及设施料进退场,由2名以上材料员共同收发料,并登记物资出入场验收记录。强化各施工区域设施料必须按文明生产搭架码放,做到码放整齐、标识明确。b、劳务公司配合管理,成本风险合理转让。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扩大分包合同,合同明确钢管、扣件等租赁材料由劳务公司自理,模板、木枋、钉子、铁丝、油漆等由劳动队自购自用,从而降低了项目部资金压力,又减少浪费,优化了施工环境。c、商品混凝土按图纸结算,浇注混凝土过程中的损耗,由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承担,并扣除钢筋所占结构构件的体积,消耗量超过部分由相应劳务公司承担。
4、提倡节能环保、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周转率。
1)、废料利用、变废为宝。从木料收购市场及工地剩余废料中收集50—60cm旧木枋,请专业人员自带设备来场地内进行对接,不但使资源能反复使用,而且降低了施工成本。
2)、定型钢模板在剪刀楼梯中的运用。H区14#楼根据施工图制作定型楼梯钢模板,安装、拆卸方便,混凝土成型质量好,为今后类似剪刀楼梯施工提供了可借鉴方案。
3)、安全通道、洞口防护、楼梯扶手、现场隔离围栏,均使用工具化可拆卸式矩管栏杆,具有装拆方便,节约成本,减少劳务用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周转次数且美观大方的优点。
五、施工过程检查与监督
项目部通过强化实施群体工程材料管理初见成效,不仅节约了项目管理成本而且提升了项目管理的层次,提高了企业的声誉。
1、材料采购系统化目标初步实现。
项目部就群体工程材料采购、合同签订、资金运转均建立起系统的材料采购模式,其采购方式多样、采购成本降低、现金使用量减少以及企业的信誉增加都给公司后期的大型群体工程在材料采购方面给予借鉴。
2、过程控制目标实现。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促使材料消耗量大幅度下降,对项目成本降低起到积极作用,即保证了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也保证了施工质量的要求。
3、材料管理智能化、材料节能环保目标还需努力。
项目部管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强度下,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还需完善,以及材料节能的方方面面还需努力。
六、管理效果评价
目前已通过优质结构工程验收,并积极争取“结构海河杯”,业主对工程质量状况、安全文明生产情况都非常满意。
项目部强化材料管理制度,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全员控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为项目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北区项目工程(J区)施工提供了可借鉴模式,同时很好的贯彻执行了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