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1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摘 要: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由于受城市优于农村偏见的影响,不少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逐渐淡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对农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正确认识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及其重要性,培育并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引导其回归自我,回归农村,服务基层,是论文的基本追求。
关键词 :乡土情怀;农科研究生;三农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32-02
一、乡土情怀的界定
乡土情怀如同乡土文化一样总是带有浓厚并且鲜明的地域特色,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情怀释义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由此可推乡土情怀就是指对乡村热爱的心境: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乡村的赞美,对乡村的向往亦或是服务并扎根于与土相联系的乡村。这里所讲的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这份情感不仅是对乡村生活、乡村环境、乡土文化进行溢美之词的赞誉,更多的是指在这赞誉之上,重回乡土,回归乡村,就业在农村的意愿。值得肯定的是,单单在热爱与赞美的程度出发,无论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是来自城镇的学生都普遍具有热爱自然,热爱淳朴民风的乡土情怀。他们或满足于乡村的静谧远离城市的喧嚣;或欣赏乡土人民的敦厚朴实,感叹乡土人民哺育儿女的辛劳,但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已经淡出了大众的视野,那就是扎根于农村,服务农民的意愿强烈程度。受当今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城镇学生自然人往高处走,不愿服务乡土。乡村学生则舍弃乡土气息,追求与“众”不同,以此来光耀门楣。所以,无论是对当代农科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指导,还是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引端正,还是发挥农科研究生专业优势,促使产、学、研真正的相结合,为服务农村发展做贡献,都值得将乡土情怀重提,由此激发农科类研究生归乡的热情,将含蓄的、内在的、含着对乡土感情的心境化为回乡奋斗的动力。
二、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重要性
农科研究生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整体数量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既肩负着改变自身命运的压力又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所以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对促进教学、实现农科类研究生自我价值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1、对教学工作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其一,有益于把握农科研究生的基本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对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研究,有益于帮助其转变专业学习心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其二,有利于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能力,彰显学校特色。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当前农业高校的老教授们经常学校农村两边跑,既体现了农业高校的学科特色,也体现了教授们的帮农助农精神。所以,对于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的培育与提高,传承了农科教师们的科学精神,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性。此外,有助于提升农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契合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2、对农科研究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主导意义
乡土情怀的重提,会引起乡土研究生对现状的思考,为踌躇满志的毕业生指明方向,激发内心奉献农村的澎湃。农科类研究生只有心系乡村,扎根于乡土,回归淳朴品质,方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有助于增强农科类研究生的自信心,以消除官本位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个别职位就业拥堵的现状。从而树立自信心,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
3、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具有现实意义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人才。农村要实现城镇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在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乡土情怀更容易唤起这类学生对乡土的眷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双管齐下的功效。通过充分发挥农科研究生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头作用,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人才成长发展和创业兴业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三、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现状分析
在内在和外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众农科类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并不乐观:大都倾向于追求与“众”不同,远离乡土,降低甚至已经缺失了在乡村创业的意愿。
乡村意愿的降低可以从近几年农科类研究生就业形势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某高校的研究生就业率与其它专业研究生相比远远要低于2005年以前。[1]而从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往往是教育系统、科研单位、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岗位,而需要大显身手的部门系统则成了大冷门。造成冷门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所致,毕竟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他们来自农村,本身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受传统就业和为了光宗门楣,实现“唯有读书高”的气节,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才是精英的首选,导致学农不爱农,大多数人都采取“曲线救乡”的路径,不愿再回到农村基层。加上一定的家庭因素影响,多子多女的农村家庭培养高学历学生的不易,更增添了几分返乡的怨气。其次,学校教学体系上的传统性——导师负责制:导师学术上的指导大于学生择业的关心,农科类学生中,学术、调研、实验填充了研究生的全部生活,缺乏学校和导师的就业指导,当今农科政策倾向的指引,没有形成对农科行业的初步认知。于是在自我期望过高的基础上,逃离乡土的意愿遂加深了,乡土情怀于是大大降低。
四、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路径
鉴于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提升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导致服务农村意愿过低的现象以及优化农林高校农科类专业的资源,真正发挥农林高校在农业发展上的实质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善这种供需失衡,为提高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指出几点建议措施:
1、树立自我认知和行业认识,确保正确选择职业、顺利就业。
客观充分的行业认识是大学生形成理性职业价值观的充要条件。[2]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正确定位。行业认识是指人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形成对某一行业的认识评价。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农科研究生对自己正确的认识的提高,有助于其立足现实,回归自我,克服和消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自负和清高。例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合与农科类相关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以及农村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农科类的知识技能要求,使他们对乡土的认知得以改观,逐渐培养相应的能力,改变拥挤“铁饭碗”的盲目价值观。
2、强化政策的调控力度,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当代“功利化”“官本位”思想官念的诱导,鲜有农科类研究生服务“三农”的情况。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基于这一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当地乡村的发展情况,适时的制定相关政策以吸引怀有乡土情怀的回巢。除此之外,财政的补给不可或缺。如:加大对农林高校的财政拨款,农科专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从实验到大范围推广,能有效的促进科学成果的转化,所以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
3、调整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模型
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要具有自身的特质。[3]专业的设置与职业息息相关,使得农科研究生专业与涉农行业结合得非常紧密。此外,知识结构的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所在。农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充分反映了知识的宽广性和应用性。[4]不同的农林高校在教学上应各具特色和侧重点,与地域特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实践型专业教学模型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同时无形当中增加了农科类研究生的竞争实力。
4、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培育大型农业技术企业
在农科人才供给增加的同时,应想方设法增加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实现农科人才的供需平衡,才能最终达到农科人才的充分就业。[5] 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高技术农业企业偏少的事实,造成了整个农行业对农科人才需求的萎靡。诚然,发展大型特色农业技术企业已成为必然。用其建设发展的成果证明乡土情怀回归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5、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在相关教学和工作的实际,我们应当增强研究生对农村形式、政策的了解,以便做出更适宜的决策,引导学生向中西部农村进军;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作用,加大对乡土情怀先进模范代表的宣传。基层工作者,有一份乡土情怀,有一颗仁心,是基层民众之福,像云南“索道医生”邓前堆、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等。乡土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名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才为乡民撑起了别样的天空。他们来自农村,怀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怀,是基层队伍中最稳固的群体,同时又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村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实用人才回乡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实现培养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戴雪飞,贺梅英.影响农科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和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5):77.
[2] 陈静.职业认知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就业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391):20.
[3] 涂俊才,李名家,秦发兰,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
[4] 戴维春,马履一,远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
[5] 刘希山,石磊,房爱理,刘明明.农科研究生就业现状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C].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27(4).
[6] 盛世法,余丽云.重视农林高校在科普教育宣传中的作用[J].云南教育研究,1997(2).
[7] 宋华明,汪惠云,周留根.建立面向社会主义经济的农科研究生招生就业新格局[N].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2000(4).
[8] 王丽娟,郭志宏,胡凯,朱宁.关于农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N].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
[9] 刘胜.对农科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N].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6).
农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山东硕士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03-01
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地区产业结构、民众择业心理、政策引导方向、高校差异性都可能对研究生的实际就业行为产生影响。随着山东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目标的不断落实,对山东地区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特定区域为切入点,较为系统地运用相关就业理论和方法对山东高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影响因素作了探索性的分析,希冀能够为研究生就业质量的改善有所裨益。
1 齐鲁文化对硕士研究生求职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齐鲁文化原本是区域性文化,由于其一系列思想体系和重要观念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最终走出山东,成为中华文明的的基础文化和主流文化。孔子创立的儒学是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官学 ,儒学的仁德之道,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统一, 于东亚文化和华人世界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儒学在宗法、等级社会的背景下形成的礼,靠刻板习读四书五经培育的智,在封建时代对维护君主、特权阶级的统治及社会稳定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山东位于儒家文化圈的核心,某些思想绵延数千年依然对山东地区的人们影响至深。山东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山东生源的研究生的择业心理和求职行为不难发现儒学观念的烙印。
儒家文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是形成山东地区进而带动整个民族过于重视功利性教育的原因之一。出身社会底层的人把读好书、上大学作为向上流动的最优路径,家长的殷切期待,社会差距的刺激让不少学子在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教育期待。儒家指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成为统治者的途径,即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得更高的学历才能摆脱草根的命运,将来走向仕途,收获人人艳羡的名望、财富和权力。劳动有了贵贱高低之分,不少人只想做“劳心者”,对“劳力者”则嗤之以鼻[1]。这种价值观导致很多毕业生考研时尽可能选择那些“走仕途” 相关的而就业市场上需求量不大的学术型“冷门”专业 ,而社会急需的职业技术类专业却生源不足,乏人问津。
“公考热”的背后不能说与传统文化中“官本位”的思想毫无关系。不少本专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扎堆报考公务员,一心求稳定和高待遇,以为只有进入公务员队伍才能建功立业、声名远扬、光宗耀祖,才能在今后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本质来看实为“官本位”意识的泛滥。它与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扩张和超越性价值相联系,是高等教育向世俗社会妥协并向功利主义越走越近的具体表现。
齐鲁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中华文明相一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鲁文化博大精深,对其应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辩证解读。齐鲁文化中的另一成分--齐文化倡导农商皆重、义利兼行、礼法并用,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也值得大力提倡的宝贵
理念。硕士毕业生理论水平高,分析能力强,因此更不该被传统文化中的陈旧内容所羁绊,要放远眼光,拿出魄力,朝自己最想要的就业理想去奋斗。
2 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侧重点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
山东省区域经济结构的特点对山东硕士毕业生选择工作的方向有直接影响。从产业结构看,山东省三大产业比例不协调:高耗能工业产业比重偏高,但是产出以工业初级品为主,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多;农业规模庞大,基础却不稳固;第三产业与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科技等)发展滞后[2]。这种经济格局之下,就业市场上对从事初级体力劳动的人员需求量极大,高级专门人才的求职空间被大大压缩。调查中2011届硕士毕业生有近50%的人选择出省就业,主要原因是山东省对这些专业的需求太少,他们到外地工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也非常明显,沿海城市青岛、烟台、东营、潍坊和省会济南的经济总量接近全省总产值的一半,中部地区虽有淄博等工业重地,但是其他各市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格局与全国东、中、西部的划分类似。另外,城乡两级分化严重,农村地区和西部个别县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十分有限,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去大、中型城市务工,留守劳动力的发展能力欠缺,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域集中在济南、青岛这两座山东实力最高的城市,其次是一些人均经济排名靠前的地级市,去农村工作的几乎没有,从农村走出来的硕士研究生也不愿意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
未来山东着力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带,做强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努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结构合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这将给高学历人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3 山东高校的差异性对就业的影响
山东省共有研究生培养高校29所(2010年山东统计年鉴数据),其中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属211、985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211工程大学。除这三所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外,其他省属、市属高校虽然在某些学科的建设上比较出色,可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影响力都尚待发展。学校的综合水平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行情”息息相关。当毕业生的学历处于同一层次时,毕业学校的作用就会走到台前,为每个求职者的竞争力加分或减分。
高校招聘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最为苛刻。以某校为例,应聘讲师工作的需有海外博士学历,应聘学生辅导员的放宽到硕士,但是本科和硕士必须毕业于211、985全国重点大学,那些毕业于普通高校的硕士们连“参赛”竞争的资格都被刻意剥夺了。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毕业生存在这样一种理解:名牌大学教学质量好,毕业生的素质也高;普通学校硬件、软件实力都达不到名牌高校的水准,其培养的学生工作能力相对较差。高校与毕业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名牌学校弱势专业的就业情况也要比普通学校的王牌专业好得多。毕业学校的好坏成了鉴别学生优劣的表象标签,这本身就违背了科学的用人标准。实践出真知,一个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只有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下才能真实地检验出来。遗憾的是,由于毕业人数太多,没有用人单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甄别学生的真才实学,于是毕业学校便成了最便捷的筛选要素。
综上所述,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虽然各因素的作用力度不同,但是均需要研究生个人、政府相关机构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克弊存益,共同参与,为山东省研究生就业做出积极地贡献。
参考文献
农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指导;就业观念
作者简介:刘太胜(1976-),男,山东寿光人,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学院,助理研究员;王晖(1964-),男,安徽肥东人,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药学院校级课题“我省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ZC201203)、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创新建设环境下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2JK151)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87-03
一、研究生就业指导问题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型和人才市场机制的日渐成熟,研究生就业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部把研究生就业的指导水平作为衡量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因此,高等院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相关机构的关注。自2003年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以来,研究生已经不再是以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1]高端人才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的优惠待遇已经不复存在,就业困难逐步困扰在读研究生和各大科研院所。而目前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全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幅有限,在读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与此同时,研究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固有的就业观念依然束缚着研究生的择业行为,都偏向于在大城市就业、在好单位就业、在环境优厚的岗位就业,而高校在传统的专业设置等方面与当今社会现实需求的不相适应问题也比较突出。
随着扩招大潮和研究生培养的普及化,研究生毕业时并不能被优惠对待,同样需要与本科生展开竞争。另外,由于当前人才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就业竞争激烈,迫使研究生就业的薪酬期望也日渐低落。有些偏门或者竞争激烈的专业,研究生的薪酬期望甚至低于很多专业的本科生。因此,来自于现实的压力导致研究生就业指导成为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一项必要而紧迫的工作。[3]
二、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的原因分析
1.分配工作的传统模式影响研究生的就业观念
在过去,我国高材生的就业不成问题,计划经济下都是国家统招统分,因此,很多人愿意接受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与分配模式,并不在乎自己的期望,也不关心将来自己的职业规划如何,使得研究生就业工作并未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者也都是统招统分的受益者,所以在他们的心里,从来没有考虑到研究生毕业之后还会面临市场竞争的就业问题。
2.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预见性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由国家教育部按照指令性培养计划统一分配,对于相关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求并不详细,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人才市场机制的日益健全,研究生就业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毕业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佼佼者,其毕业后的配置方式则转变为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由各培养单位进行就业指导和推荐,并在人才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各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进而确定理想并满意的就业单位。如果高校一味固守传统,则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不会有大的进展。
3.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近些年高校都很关注各类排行榜,其中有些是以学生就业率为主要依据进行排名的。而研究生的就业率也成为了这些排行榜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如此,研究生的就业率还直接影响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招生与高校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评价结果,这必然会导致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高校会不顾及研究生的想法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在就业辅助工作方面只强调就业率问题,但学生的就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人才是否被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并不为高校所关注。特别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会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就业率,进而造成了一种就业率虚高的假象,数量虽然上去了,但质量并不过关,导致研究生培养机制变得很虚弱,培养机构只看最后的就业率,并不能真实地了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4]
4.研究生就业指导缺乏完整性和科学性
目前受研究生就业率指标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都是以当年研究生就业指导的相关问题展开,并且都是例行性的指导教育工作,譬如就业前的动员、就业过程中的信息公布,以及就业过程中的相关手续的办理,而相关的服务端口一般也只针对当年的毕业生开放,因此低年级学生在就业方面很难获得相关的信息和教育。而实际上,从研究生的整个就业体系来看,应该贯穿于整个研究生阶段,因为一个人的职业规划是与专业学习、能力训练等密切相关的,如果前期不进行引导,则研究生在三年或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更好地把握其专业训练,在毕业时肯定很难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随着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大高校在进行短期的就业指导时,多数都是以介绍知识为主,并没有系统的给予长期的关注,很多研究生也只是在遇到问题时才想起要求助于就业指导中心,这样肯定收不到最好的效果,特别是择业观念、前期准备、后期的职业转型与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仍然需要完整和科学的就业指导加以规范。
5.研究生就业指导机构不完善、规范的就业指导队伍极度缺乏
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教育指导机构都是就业指导中心,与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很多都是重合的。由于本科生人数多、内容庞杂,因此两者合一之后使得就业指导中心被禁锢在日常的琐事之中,譬如就业信息传递、就业途径的拓展、就业指导培训、就业手续办理、就业事宜接洽、就业矛盾沟通与协调、暂缓就业手续办理等等,而这些日常事务性工作的战线比较长,基本上从第一年的9月份开始拖到第二年的7月份,因此没有空闲的时间进行指导。另外,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主要是一些兼职的学生助理或兼任的其他教工行政人员,所以在开展就业指导过程中,很多高校都显得力不从心。就业指导的职责范围也不清晰,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也深受现实条件的制约。
除了就业指导机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之外,就业指导队伍的极度缺乏也是制约我国研究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因素之一。研究生就业指导需要对专业分类、就业方向、地理环境、岗位特点等都很熟悉,沟通与协调能力很强,能够及时识别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真实想法,因此,最好能够具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洞察能力和果断的判断能力,并持有职业咨询师资格证书。另外,还需要具备宏观经济、社会学、管理学的视野,能够有效地对毕业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进行教育与引导,并指导他们选择既符合他们要求又能胜任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在研究生就业指导过程中为研究生提供科学、长远并且高效的指导。[5]
三、规范我国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的主要建议
研究生就业指导是一个长远而具有特别意义的工作,旨在帮助毕业研究生详细掌握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通过对比和慎重考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选择和定位并在自身努力下,促进其高效就业的一项工作。因此,高校要突破传统的研究生就业模式,规范和提高研究生就业指导,就必须构建规范、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1.要规范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的主要目标
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从人文素质方面提高研究生的整体水平,如精神风貌、职业道德、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培训,使所有研究生都能够认真对待就业以及未来的职业,积极向上,并能够一如既往的热爱自己的职业,尽量使职业成为事业,并一直努力的做下去。其次是指导研究生提高自己的科学决策与判断能力,特别是自己的职业发展水平、职业信息的综合收集与分析能力,在面临不同选择时能够果断的进行决策,规划好未来的职业发展,使其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最后是通过现场模拟和与相关公司的联合,使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单位,最好能有较好的实习过渡期,以便学生了解单位、了解社会,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身份转变。
2.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及相应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中心教师队伍的素质会影响该高校的就业效率。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完成就业过程。他们不仅是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的开拓者,还是研究生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指明灯,既要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求职技巧培训,又要为大家分忧解难,排除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障碍,只有积极参与并正确引导研究生进行就业,才能真正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当然,这些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要从了解研究生就业的心态开始摸底,过渡到熟悉各类单位与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而到帮助研究生设计简历,提供具体的求职信息,协助举办各种招聘会,最后能够在单位与研究生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中间人的角色,使就业率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3.要针对研究生的专业与求职特点,完善和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
随着研究生扩招和近年来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发展,研究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高校要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完善和丰富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内容。
(1)就业观念与心态指导。就业观念是影响研究生就业心态的关键,也是研究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该指导主要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使研究生能够正确认识就业的重要性,引导研究生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合理地选定自己的求职目标(如是否科学分析目前经济发展情况、是否投身基层发展、回生源地发展等),并对各类职业的利弊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因此,该教育应贯穿于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始终。
(2)职业规划指导。[4]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测、定、学。研究生特别是非管理类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太了解,所以研究生就业教育要给每一位研究生讲清楚相关的问题,通过让研究生在求职之前就对职业发展与职业要求有具体了解,并针对该职业的具体要求,不断学习、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其在读期间就身处一种有目标的学习过程之中,其重要性已成为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6]
(3)心理健康指导。随着社会的进步,研究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研究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对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又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多数研究生存在各种亚健康状况,如心理疾病、心理阴影等,都会影响研究生顺利走向社会,完成学生到职业人员的过渡。就业指导就需要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的科学方法,针对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就其就业主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包括对其情绪的疏导),主要包括抗挫教育、抗压教育、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教育等。[7]
(4)就业技巧指导。随着整个社会双向选择用人机制的深入贯彻,研究生就业也逐步体现出“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主导原则,在这种竞争机制作用下,用人单位则主要通过求职者自荐、面试、笔试、体检、群体讨论、现场模拟等方式确定最后录用人选。因此,研究生就业指导教育需要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逐项训练研究生的求职简历制作、求职需求表达、求职信息传递、求职面试交流与求职应急问题回答等技巧,确保求职的顺利与最后成功的胜算。当然,求职时求职者的自身素质是最重要的,但做好相应的辅助工作,才能为求职过程锦上添花。[8]
四、结语
研究生就业指导是一项内容丰富的工作,除了上述内容外,还需要结合研究生专业、年龄以及职业偏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将各个方面的情况都结合起来,研究生就业指导才会具有针对性,也才会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还必须立足社会现实,逐步转变研究生就业观念,积极探索适应研究生就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通过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加强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共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全面展开对毕业研究生就业的系统指导和全面服务功能,做到指导职能专业化、就业辅导专家化、就业手段现代化。另外,要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调动起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建立“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就业工作理念,积极帮助广大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开拓市场、收集信息,努力拓宽就业渠道,[9]为毕业研究生提供高档次、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咨询等优质服务,并为开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红英,王珍,李丹.研究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出国以就业,2012,(3):14-15.
[2]丁飞,周华.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3):98-99.
[3]李恩,杨元晔.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5):184-186.
[4]袁国丽,杨文红.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19):290-293.
[5]赵欣,宋官东.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及学较教育管理的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5(8):112-113.
[6]林玲,黄争舸.当前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剖析及对策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4,(6):75-77.
[7]杨绍志.如何做好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5,(3):135-136.
[8]章荣琦.略论研究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3):67-68.
农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4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就业心理预期;社会需求;错位
2009年7月,全国610万莘莘学子纷纷跨出大学校门,其中包括一部分研究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问题一直被认为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如今也为“归职何处”翘首。据2008年7月《羊城晚报》报道,华南地区研究生就业率不敌本科生,重点高校本科就业率65.2%,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49.8%。另据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处2009年一份统计数据表明:该校2007年研究生就业率98.4%;2008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2.4%,而2009年毕业研究生870人,截至4月1日,硕士签订就业协议的占42.3%,博士签订就业协议的占50%。总体上看,该校研究生近三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客观地讲,研究生就业出现巨大压力,与目前的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教育培养机制、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等诸多外部因素有关。其中,不乏与学子考研的目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预期等因素有极大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考研心理预期的设定、读研“成本”强化这种心理预期和就业的心理预期与现实错位等方面人手,剖析研究生就业难这一话题。
一、考研:背负心理预期起航
心理预期,这一概念更多地源于经济学层面,它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人们心理上的决定性影响。在社会学领域,“心理预期”更多地指人们对某一事物价值的真正估量。一个理性的人,在行动之前都会有心理预期。研究生就业心理预期早在考研之时就已经有意无意地设立。要谈研究生的就业预期,得从考研的目的谈起。实践中,考研的目的多种多样,每一种目的都是一种心理预期和心理期待。经过疏理,考研的心理预期大致可归纳成如下四类。
1.崇尚兴趣,利用专长做研究型人才。研究生,在中国大多指大学后攻读更高学位的人。无论硕士还是博士,都将会在某一学术领域内有所“研究”和“创新”。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力者中,有不少考生具有研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潜力,他们的心理预期是,通过读研,希望把自己打造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
2.提升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为了更好地立足于岗位、职业和社会,部分人选择继续再学习,攻读研究生,其心理预期是,通过深入了解理论知识和前沿的学科研究,提升自身素质,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拿到研究生学历后,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砝码。这种类型的人,在考研者中有相当大的比重。
3.着眼长远,为后续发展储备实力。对于一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操作水平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考研并非最佳选择。而对于一些着眼长远的非应届毕业而言,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一些在职人员,包括一些政府机关、高校或企事业等单位的人士,他们攻读研究生的目的是,既能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资本。更能构建更广的人际关系,为后续发展积累资本。
4.随波逐流,学历至上而漫无目的。除上述三种类型的考生,也有随波逐流者和学历至上者。这部分人对于自己的攻读研究生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考研的动机要么有从众之嫌,要么“学历至上”使然。对于考研,他们没有太多的职业规划。随着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这部分考生日渐减少。
二、读研:心理期望被“成本”强化和加重
考研有了心理预期,但还得付诸实践。从心理角度讲。如果某人设定一个目标并加以实施。即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和心理期待,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其付出的“成本”越大,其期望值越高,心理期待越强;反之,“成本”越低,其期望值越低,心理期待也越弱。研究生所面临的情形也不例外。
这里所指的成本,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经济价值范畴概念,而更多地指一种价值牺牲,意指为实现或达到一定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价值。
考生不管以何种心态参考,一旦其进入研究生序列学习、研究阶段,除了要付出大量的体力、精力、脑力,还会产生必要的额外“成本”。从非严格意义层面上讲,这些“成本”包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货币成本”。
1.时间成本。这与研究生培养时间相关。在研究生学制年数上,2002年我国部分高校推出“三改二’,实行弹性学制,允许论文、学术水平“达标”的学生两年毕业。但2007年,由于培养质量和就业压力等诸多原因,研究生学制大多又“二改三”。根据现有的教育体制,除了少数高校或研究机构,其他大多数高校或研究机构,研究生都必须学够三年时间,有的学校或专业学习时间会更长。
这至少三年的时间,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对于大多数研究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时间成本”。单从时间概念上看,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随着经验积累、思想成熟等条件的变化,所体现出来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读研的时间,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价值牺牲。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原本指进行一项投资时放弃另一项投资所承担的成本。通俗地讲,就是为了从事某件事情而放弃其他事情的价值。在这里,可以具体地指考生为了读研而放弃就业等机会的价值。
大学毕业生,一旦走进社会,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一旦读研,他们将失去一些创造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机会。而机会常常是瞬息万变的。三年前是机会,三年后未必是机会。机会的丧失,也是一种价值的牺牲。
3.货币成本。提及货币成本,最直接的莫过于研究生收费问题。2008年,全国有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研究生招生不再区分公费自费,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但是,这56所院校在所有可以招收研究生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其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对于大多数未实行改革的高校而言,自费读研是主流。即便有56所高校改革,但在硕士研究生这个层面,奖学金和助学金也不能实现“全覆盖”。这种“货币成本”,是一种最直接的价值牺牲。
有学生算了一笔经济账:现在高校的研究生专业一般学费在每年7000元至8000元,再加上生活费,三年下来需花三四万元。按照现在本科生就业的平均收入,每年年薪2万元计算,那么三年下来,自费读研就相当于损失七八万元钱。
三、就业:心理预期与现实的错位与冲突
实践中,所有的心理预期都会接受现实结果的“检验”,最终形成三种结论:其一,当现实结果好于心理预期,当事人会喜出望外,非常满意;其二,当现实结果与心理预期一致时,会感到满意;其三,当现实结果不如心理预期时,当事人会感到沮丧,不满意。
在研究生的就业过程中,其心理预期会通过多元的方式和手段“外化”,主要表现为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层面。而对具体的研究生个体,这三个层面的心理预期,又常常会“物化”为“专业对口度”、“职位”和“薪水”三个终端。但在当下,研究生就业这种“外化”和“物化”的心理预期,往往会一厢情愿,因为与残酷现实和激烈的竞争与心理预期产生了强烈的错位与冲突,最终导致心理落差的形成,从而形成研究生就业难的局面。
1.专业对口度——自我价值实现层面。研究生,绝大多数是“术业有专攻”的专业性人才。要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就业中和专业对口度是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环节。一旦在就业中,这一因素得到满足,研究生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根据地”,然后“精耕细作”,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将能得以体现。如果专业不对口,研究生放弃专业,与本科生相比,其拥有的专业知识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在就业的竞争和未来的发展上,研究生就失去了强大的后盾和后劲。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研究生“专业对口”这个底线,正在被无休止地突破。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迫于压力,走上了跨专业的岗位。2010年5-6月,智联招聘对包括研究生在内1.5万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就业方向比较明确的理科、工科及医科学生在就业选择工作时放开了范围。要求“专业严格对口”医科学生比例仅为3.5%。而认同“专业不对口”的。医学学生占41.9%,工科学生为40.3%,理科学生为36.6%。
2.职位——社会价值实现层面。如前所述,作为专业人才,研究生希冀在就业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在所供职的单位谋求“一官半职”,一方面,可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职位的高低与薪水、福利等“利好”因素大致成正相关关系,即职位越高,其薪水、福利等待遇也会越好,社会价值体现也就越充分。这种“一箭多雕”的局面,也会在某程度上让研究生在巨大的“成本”支出的同时,保持一种心理平衡。
农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
1.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受多种因素影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重要部分,其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就势必影响到学校自身的生存发展,影响到社会稳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高校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探索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有效方法,这将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特征
2.1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在校期间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并且他们年轻、富有活力、具有创新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些特点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2.2 不同的学历层次、专业和性别影响大学生就业
随着供需结构矛盾的不断显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学历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普遍高于本科生,本科生的就业状况好于专科生;从专业来看,理工科类毕业生就业状况高于文科,热门专业的就业状况明显好于一些比较偏的冷门专业。例如,机械、电气、土木、采矿、地质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艺术、人文等专业就业情况相对较差;从性别来看,就业市场中存在就业机会对男生倾斜、就业条件对女生苛刻、就业岗位对女生局限等现象,女生就业困难较大。据调查,以全职就业为标准,男女全职就业率差距大约是5个百分点。[1]
2.3 大学生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就业预期非理性化
由于多数大学生属于初次就业没有工作经验,“经验准入”的门槛限制了部分大学生就业,他们因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不能立即就业。另外,由于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就业意识和自主择业的能力,部分学生存在自我定位不准的现象,他们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有较大的差异,对主观预期的收入水平高于实际的市场价值,就业预期的非理性化加大了就业求职过程的难度。
3.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指导内容和方法单一
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多数停留在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应试指导,缺乏对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调查研究,缺乏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及相应的案例分析等内容。职业指导的方法也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多对学生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的说教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职业指导工作处于被动,且成效不明显。
3.2 高校职业指导机构不健全
大部分高校已经设立了职业指导机构,但人员经费均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落后,机构职能不明确,制度不规范,职业指导与专业、实践教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程度还远远不够,使得职业指导机构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3 高校职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影响职业指导的开展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一般由专职、兼职、专兼职三部分人员组成,数量上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正规的职业指导教育,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仅仅依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难以取得指导应有的效果。
4.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方法
4.1 将职业指导形成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指导体系
高校普遍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但多数仅限在毕业班开设,且指导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应从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指导课,实施“全程全面”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职业指导,形成完善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指导体系:一年级开设职业教育课程,着重讲授职业生涯的认知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完善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三年级根据学生在基本能力培养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的修正,着重职业定向;四年级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方针的宣传及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着重职业指导和服务。[2]在实现就业前期做好早期发现问题、早期确定为题、早期解决问题的“三早”预防措施。
4.2 完善职业指导机构,构建专业化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场地、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等方面加强职业指导机构建设,为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要不断对职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尤其要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消除他们对职业指导的认识性偏差和短视等心理现象,提高工作水平,逐步建成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服务周到、有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职业指导队伍。
4.3 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
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相关行业、具体职业要求等方面的了解,对自己的潜能及职业兴趣等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导致就业定位出现偏差。为了使学生认清自我,可采取人才测评的方式,通过对学生生理特征、学习成绩、一般智力、特殊能力倾向、兴趣、气质以及家庭环境等进行科学的测评,明确自己的发展潜力、能力倾向、存在不足及专业发展方向,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使其结合职业期望和职业方向,确立就业方向和目标。同时,将测评结果归档,建立健全大学生人才测评档案,以便发现学生成才规律和成长轨迹,从而开展有针对性、渐进式的贯穿大学整个阶段的职业指导服务。[2]
4.4 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采取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特征,校内校外活动相结合和的职业指导方式
以重说教、重理论、轻实践的方式开展职业指导,不仅效果不佳,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职业指导丧失信心。高校在开展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应采用一些现代技术,例如社会实践、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寓职业指导于生动活泼的活动、真实有效地训练中,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指导活动中,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同时,还要经常邀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或用人单位的主管领导来学校做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要求等方面的报告;邀请校友回母校“现身说法”,讲解自己的成功经验、创业历程;帮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观调研、进行实习,加深对用人单位和职业的了解,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为他们求职创造感性条件。
4.5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群体对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例如近年来出现的“硕士不如学士、本科不如专科”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打破了“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的定律,这就需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研究生学历高、知识水平高,属于就业的优势群体,但研究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阻碍了研究生就业,对研究生进行职业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调整就业心态和战略。本专科生就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平衡性,与专科生相比,本科生理论水平较高,可塑性更强,对本科生进行职业指导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自身条件、就业环境及如何掌握求职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决策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相对来说,专科生就业优势较弱,总的就业走势和就业竞争力不如本科生,但专科生就业期望较低,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对专科生进行职业指导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如何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抗衡力上。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也不尽相同,理工类专业就业形势明显好于文史类专业。对于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可以引导学生辅修其它专业,拓宽知识面,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帮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合理定位、实现就业。
大学生中存在着就业相对困难的不同群体,尤其是女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应针对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给予心理辅导,让女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选择更适合女性生理特点和个人发展的职业,并培养其求职自信心,提高其求职竞争力。
4.6 在校园搭建职业指导工作平台,形成“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氛围
全员参与是指在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参与。[3]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形成“全员育人、全员参与学生职业指导”的局面,使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渗透职业指导,创造性的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接受职业指导的理念,积极地进行职业指导训练,主动地进行体验和实践;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的影响,要邀请家长主动配合、参与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活动;不断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利用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校友及各种社会资源为学校的就业服务,在更大程度上争取社会的认知和认同。
5.结束语
职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工程。高校应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化、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指导。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和大学生自身的多元协调运作,为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破解助力。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第八版).
[2]沈鸿银.试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方法和内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6):60-61.
农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6
就业难催生大学生培养新模式
“收获挺大的,书上讲的与实际还是有很大不同,虽然找实习单位不太顺利。”没有考研计划的大二学生小王坦言,就业压力在大一下学期就感受到了。小王认为,暑假一个多月的打工实习积累的工作经验,使自己将来更容易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学生就业难就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大学生“双选会”上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每年都会见诸报端。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0万,2010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超过630万,有关部门预计2011年将达到643万、2013年为667万、2015年为69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而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农业科技方面,人才缺口达218万人;工业机械方面,人才缺口达1220万人;服务业方面,人才缺口325万人。这说明,在我国劳动力总体富余的同时,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寻寻觅觅”,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望眼欲穿”。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真的是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造成的吗?
著名劳动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直言:“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仅仅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是数量背后的就业能力不足。”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困局更多彰显的不是单纯的人才过剩,而是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既表现在毕业生自我期望值过高、求职技巧缺乏等方面,还表现在高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向与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的脱节。要解决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就要求社会要提供较好的环境、完善招聘单位用人制度,高校也要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做好学生的就业教育,尽量缩短大学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畅通就业渠道。
“现在不少学生希望能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相近的企业实习,为将来就业打基础。‘定制培训’培养模式就是源于大学生对就业的需求而推出的,我们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搭起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宏伟说。
“定制培训”成为大学生就业新模式
“定制培训”就是培训机构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使之更有利于企业参训学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针对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使培训课程更加贴近实际需要,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和“对症下药”,进而巩固和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企业与培训机构相互合作为企业培养目标人才的“定制培训”模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下,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把此模式引入毕业生教育中。高校有计划地与地方企业合作,以期达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大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用人单位能够顺利选择到如意的人才。
为实现高校育才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决定借鉴企业“定制培训”模式,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以期破解大学生就业的难题。高校与培训机构的运行模式不同,培养学生要根据学校的运行规律进行。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制定的“定制培训”方案主要分为三步走:一是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让学生选择就业方向、就业培训方式;二是学院配合实训机构和用人单位选定预培训学生,同实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签订实训就业协议书;三是从大四开始进入培训程序,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签订就业协议书,学校办理学生档案移交手续。
实训机构就是对员工和学生进行实习培训的专门机构。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源自于IT业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实践目前被引入“营销管理”和“商务管理”专业,又由于大学生就业难而再次被引入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
一般来讲,企业“定制培训”是企业与实训机构、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但对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来说,实训机构和企业都是“定制培训”合作的对象,由此创立了“高校+企业”和“高校+实训机构”两种模式。这样一来,合作渠道就宽得多了,就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了。2009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始与无锡NIIT外包学院等实训机构合作,今年有7名学生通过在实训机构的“定制培训”顺利进入中软国际、浪潮世科、海辉等业内知名企业。
那么,如何与企业对接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首先把目光投向了许继集团。作为国家重点生产继电保护控制和自动化成套装置的大型一级企业,许继集团自1997年实施人才工程以来,已有1000余名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加盟,其中不乏河南科技大学毕业生的身影。
2009年,当许继集团“求才知心,用才同心,留才关心”的诉求与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目标相遇时,“一见钟情”碰出的火花发出耀眼的光芒。一个供给人才,一个需求人才,校企牵手达成共识,以“建立校企联合就业培训基地”为试点,在我省率先引入并推出“定制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然而,并非所有学生都能进入培训基地,有意愿将来到许继集团工作的学生要自愿报名;符合“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无任何违规违纪等不良行为记录,各科学习成绩良好,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取得国家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等条件的才能进入培训名单,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或省(市)级比赛(竞赛)相关荣誉获得者将被优先考虑。而能否在毕业时与许继集团签订就业协议并参加工作,还需要企业的考核认定以及学生自己对企业的最终选择。
今年暑假,河南科技大学与许继集团仪表有限公司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研究生培养基地授牌仪式,电子信息工程学院38名大三学生作为首批“定制培训”学生进入许继集团仪表有限公司实训。这是继今年4月该校与许继集团仪表有限公司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后的又一实质性合作,标志着河南科技大学与许继集团开始实施校企联动培养人才,正式启动了大学生“定制培训”就业新模式。
“定制培训”改变的不只是一点点
把“定制培训”引入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新尝试。“定制培训”犹如鳗鱼激活一池清水一样,引发了一系列探索和变化,这是学生和学院所没有料到的。
学生思想言行有了新面貌。“‘定制培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行业、企业的了解,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就业方向更明确,减少了盲目性。同时,也引起了低年级学生对大学的思考和选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更加优秀,希望能够符合企业需要的条件。”高宏伟认为,该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影响已不局限于入选的部分学生,而是学院的许多学生。
学生工作有了新思路。为使大学生更好就业,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推行“分专业配置辅导机制”,即按专业配置辅导员,而不是按年级配置辅导员。“对专业的了解和熟悉,有利于辅导员对学生的服务和管理,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高宏伟说,希望这个机制能深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成长成才层次,适应社会对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学科研有了新变化。河南科技大学在许继集团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做法,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能力的逐步提高。这一基地的建立主要着眼于学校对企业人才知识层次的提升,即许继集团选送优秀员工到河南科技大学接受辅导,学校在基地对考取研究生的员工进行学习指导。学校与企业共同协商制订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学员可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方向开展研究。如此,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员的研究能力,还促进了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培养模式有了新探索。在推出“定制培训”的同时,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始探索“3+1”实训就业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所谓“3+1”实训就业培养模式,就是本科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参加企业内训并到企业实习。学生在大四参加企业内训或实训机构培训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课程学习已在前三完成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