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1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以人为本;思想;运用
据统计数据显示,因城市建筑造成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已经占到了社会能耗的30%左右,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建筑设计者应该加强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解,在尊重建筑传统形态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合,实现建筑的生态设计和可持续设计,使建筑具备和谐、美观、智能和绿色的基本特征。
一、以人为本思想概述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虽然显示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解决了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土地有限之间的矛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破坏了原有的自然风光,城市的区域文化特质和城市个性消失,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城市中的环境恶化严重。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是指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的设计和应用,增强人们对建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领属感,提高建筑空间的延续性,注重城市建筑的个性表达,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传统城市建筑设计有效的结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更加的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使城市建筑更加的具备地方特色。
二、传统城市建筑设计存在的不足
1、经济设计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建筑面积是有限的,有限的土地面积要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传统的建筑设计虽然是加强了现代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更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但是建筑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也达到了最大值,建筑的质量不高,很少有精品建筑问世。受经济利益的限制,很多建筑设计者的设计方案经过几轮的修改和完善,原有的建筑设计意图被改的面目全非,建设单位和开发商只是利用设计者的设计方案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更不要说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2、注重模型设计。传统城市建筑设计师和规划师习惯利用建筑模型和平面图来说明建筑的设计意图,设计方案十分注重平面的布局效果,人们的真实感受被忽视,城市建筑设计无法实现建筑和环境融合的设计效果。此外,建筑设计师独立个体的设计,设计者很少能实现建筑设计和周围环境的融合,建筑的居住舒适度降低,建筑设计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千城一面的现象普遍。
3、城市建筑功能性未真正的体现。很多建筑设计师为了追求建筑形态上的美观,将过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到建筑形态设计上,很多异形空间和滑稽的设计产生,建筑的功能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建筑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被忽视。
三、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城市建筑的绿色设计。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就是城市生态建筑的设计,设计者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建筑的寿命周期进行确定,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能源,为居民提供舒适、高效和健康的建筑使用空间,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共生。各个城市要大力鼓励低能耗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以及绿色建筑的应用,将建筑的绿色建设标准真正的贯彻到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去,通过税收调节和财政资助来提高建设单位和开发商建设节能建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使生态建筑成为建筑设计和建筑使用的时尚,将以人为本思想和生态建筑设计思想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城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
2、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要求建筑设计者要更加的注重建筑形态的设计,建筑不仅要满足功能性要求,还要具备观赏价值,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设计者要注重建筑形态、舒适性、厚人、简约和神韵的设计,在形状和建筑结构框架设计上给人以美的感受,提高建筑的舒适感和方便感,从建筑节约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的成本,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环节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建筑设计中各种美的因素进行创造性的排列组合。建筑设计者要从居住者的角度对建筑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设计,不断的关注居民对建筑美的需求,将各种意见综合的运用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把握建筑设计的时代脉搏,实现建筑设计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统一。
3、增添建筑设计的文化因素。不同城市的城市文化是不同的,设计者要尊重城市传统特色,将城市文化融入建筑设计中,突出建筑的地域特色。设计者要了解城市居民的文化诉求,对传统的历史建筑加以借鉴,对建筑场地周围的环境特色和人文历史传统特色进行了解,尊重文化创新精神,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中充分的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建筑的文化特色,增强人们对建筑的认同感,丰富现代建筑的文脉,唤起人们对城市地域文化的自豪和自信,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中更多的尊重和吸收当地的文化,提高城市建筑的认知度和生命力。
4、实现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建筑设计虽然是对独立个体的设计,但是建筑还要与周围的环境融合,设计者要加强对人们社会属性的重视,为人们的交往提供基本的活动空间,构建城市和谐建筑。设计者要注重建筑设计对周围街道以及人们交往空间的影响,为人们创造适当的交往空间,实现城市商住建筑、公共建筑和街道建筑的结合,形成有机结合以及相互交融的和谐景观体系,为人们提供舒适、开放和多样的建筑空间,实现人们社会属性的回归,实现绿色建筑和和谐建筑的科学构建。城市建筑设计者要加强建筑设计,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格审批各种建筑设计,让和谐建筑逐步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实现建筑的繁荣和谐发展。
5、构建智能建筑。近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网络技术逐渐应用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建筑不仅要满足居住和使用的功能,还要具备更为强大的服务功能,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实现智能建筑设计,真正的方便人们的生活。建筑设计者要将通信和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创建更加便利、灵活、舒适和高效的建筑空间,将多功能系统嵌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中,实现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以及系统集成中心的综合设计和应用,提高建筑的设计质量,推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中的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据统计数据显示,因城市建筑造成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已经占到了社会能耗的30%左右,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建筑规划者和设计者要加强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热吾先·木哈买提哈里.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住宅小区[J]. 科技资讯. 2009(03)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差异化发展;存量规划;以人为本
一、城乡规划的转型背景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战略基于促进城镇化方式的全面和根本转型而提出和实施,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以促进生态文明、增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以人为本、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为主要宗旨。
具体来说,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动力机制上,要实现从重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为主向重视城市经济为主的转变,保持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与均衡发展;在发展重点上,要实现从重视规模扩张向重视功能、作用扩张的转变,不可偏重于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城市的职能和质量上,发挥其在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提升城市居民水平、与农村优势互补的巨大作用;在空间形态上,要实现只把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转变,大力促进城市群的出现;在城乡关系上,要实现只重视城镇发展而忽视乡村发展向城乡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转变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在制度创新上,要从自下而上的探索向顶层设计和基础创新相结合的政策保障方向转变。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规划的目标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求城乡规划回归到人的本位,以提供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为根本目标。规划师需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更加强调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注重人口规模转向注重人口结构分析和人的需求研究,从片面关注城市居民转向全面关注城市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居民及留守人口的社会需求,并以人的视角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不仅仅是规划目标理念的转变,还会涉及到空间话语体系的变革。
(二)规划的价值观向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多元价值观转变
在经历了空间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今先发地区的城市空间框架基本拉开,而环境、社会、文化及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传统专注于空间增长的宏观结构规划已不能解决新时期的城市问题。以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的依赖路径要逐渐向统筹经济、社会及环境均衡的科学发展路径转变。城乡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模式的价值观转换。
(三)规划的主导范式向存量规划转变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城市发展道路急需由粗放式、资源高消耗式增长向内涵式、资源集约式发展转型,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与提升品质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城乡规划的空间要素从增量土地向存量土地转变,增量和存量规划并重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城乡规划工作的必然选择。
(四)规划的工作方法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
面对日渐成熟的建成环境和复杂的城市问题,规划的工作方法需要从粗线条式规划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通过对存量土地的梳理和再利用,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挖掘,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优势资源要素的判断和整合,达到城市功能提升、品质改善、特色重塑和多元包容的目的。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的措施
(一)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
1、低环境冲击发展,构筑安全友好的城乡生态文明关系
首先,要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基底,强调区域层面的生态协调和生态管治。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区、水资源地及基础设施廊道等限制和禁止建设区域。在次区域规划中(如城市群规划、都市区规划)将省域层面的空间管制要求进行细化、落实,突破行政区划和部门职能的限制,按照监管型、调控型、协调型和指引型四种不同类型,分类落实空间管制内容、方式和部门,制定统一、可实施的规划管治措施,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构筑区域整体低环境冲击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将人类文明融入生态文明中,强调对生态空间的关注和友好利用。以绿道为例,通过绿道对生态空间的串联和对环境、游憩、文化与经济多元功能的承载,建立生态空间和人居空间的联系纽带,将人的休闲活动引入生态空间,让公众关注生态空间的保护,且赋予其更多的意义。
2、以县域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单元
县域层面的规划需要协调好以下五种关系:
①协调好城乡规划(坐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的关系。
②摸清城乡资源本底,开展完整的城乡空间资源评价,并形成县域空间资源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六线”空间管制,保护好基本农田、水资源、生态林地、自然保护区及历史文化遗产等。
③统筹县域三次产业空间布局,优先确定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生产区和农业养殖区等第一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区的选址和规模,促进产业有序集聚。
④建立由“中心城市―中心镇(县域副中心)―一般镇(城镇组团)―中心村(农村新社区)―基层村”构成的完整城乡居民点体系,并以此作为城乡人口分布和设施安排的依据,打破传统“就城镇论城镇、就乡村论乡村”的封闭型二元规划体系。
⑤为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事业提供保障。一方面在城镇的各类设施标准、容量与布局规划上充分考虑服务乡村的要求,体现“以城带乡、城乡共享”的理念;另一方面明确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及社会服务等设施向乡村延伸的方向,为实现“自来水下乡、垃圾进城、公交到村”的城乡设施一体化提供规划保障。
(二)应对城市发展阶段变化,探索存量规划模式
目前总体规划面临的是量大面广且日益成熟的城市建成区,规划主导范式开始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开展的总体规划修改实践中,已经普遍遇到上述问题。其基本的应对思路是,在有限的空间框架里,通过中观结构的优化和空间秩序的梳理,以及优势战略资源的整合、重组,达到功能、品质和效率提升的目的。因此,在当前阶段,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素有待从适建土地空间向优势战略资源转变,总体规划的空间视角也有待从分立向统筹、从宏观结构向中观秩序转变。
(三)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1、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面临空间话语体系的转变,也就是要从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来认识和规划城市,以人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规划构思。而这正是城市设计的优势所在。国内的城市设计需要从过去的重形态、轻功能,重蓝图、轻实施,以及重设计、轻研究向基于人的需求和行为模式的功能安排与设计转变。
新时期城市设计的编制理念包括:①人性化―以人为本,基于人的需求进行设计;②特色化―注重对特色资源的挖掘利用;③现代化―包括设计理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和设施现代化。城市设计的编制重点包括关注实质功能、关注细节品质、关注文化特色及关注城乡整体空间环境的构筑。
2、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低碳生态社区是在“低碳经济” “低碳社会” “低碳城市”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指通过碳排放量来衡量城市社区的生态状况,通过一系列减碳、固碳的建设及技术手段,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与生态社区相比较,是一种可以相对量化的城市社区发展标准。通过用地、能源、交通、绿化、建筑与管理等综合手段,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和能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许复新.论新型城镇化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J].中国发展.2013(04)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3
一、城市设计与诚市
广义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各种物质子要素,诸如地形、水体、房屋、道路、广场及绿地等进行综合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立体性、可操作性和示意性,其主体就是空间环境设计。物化地说,城市设计是建筑群体的组合方式,但融进了人的因素,成为以人的行为心理为基础的物化组合。无论是建筑群的组合还是城市的空间设计,都有一种内在的秩序和结构作为联系的纽带。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和场所理论这三大理论一直是规划师所遵循的主要规则。从几种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城市设计由注重城市的肌理、构图到注重人的存在与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对主体城市的认识。许多实例证明,优秀的城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人的适用性。
二、建筑设计与城市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精致而富有特色的建筑最能展示城市的艺术性。建筑的设计手法现在基本有3种:模仿、再生、创新。或能成为建筑设计的主题,形式只是外皮的建筑创作过程正在被建筑师们推敲。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许多建筑师正在研究建筑的基本组成元素,然后在某种法则的指导下,进行建筑的重组,从而展现崭新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外皮也成为单独研究的一个课题,其保温、承重、生态、维护等诸多功能被分层研究,再进行组合,形成有独特内涵的外皮或立面形式。这种解构主义的创作手法更立意于建筑的本原,创造出理性而非感性的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先思而后建,比施工图设计的建筑形式更利于城市整体的艺术环境。
三、城市景与城市
优美的城市景观,方更的城市布局,合理的城市功能使得居民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体会到城市的优秀之处。城市景观与城市设计的概念上经常混淆,城市景观包含了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即人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对城市景观、景象或空间环境感知思维所获得的知觉空间。所以城市景观包含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能最佳地体现城市的艺术性。
(一)城市轮廓控制
城市轮廓线对城市特征的表现有其重要的作用,城市轮廓控制包括城市高度分区的控制、景观视线走廓的控制、文物古迹与风景名胜点的保护。
(二)建筑高度分区
为使成市具有合理完整的空间结构,为城市优美的轮廓线奠定基调,并为城市的景观视线走廊的保护创造条件,并能更好地反映城市的深度和层次,应确定城市的高度分区。
(三)旧有景观改造
城市的肺是绿化,血脉就是河流,是城市生生不息的重要环节,可改造为景观。
(四)景观视线走廊保护
为了保障人与自然和人工景点在视觉上的延伸关系,规定某个空范围必须允许视线穿透。
(五)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点的保护
景观的魅力不仅在于其高度的艺术性、地方的特色和城市的内涵,而且更能反映城市的历史的延续性。
(六)与绿化相结合
我国的城市环境景观已大幅度改善。在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城市应该按照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原则,以自然生态园林绿地构建诚市景观。
四、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
城市公共空间实际上已经包含在城市设计的前提下,作为城市的外展面,公共空间的艺术性也就展示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是使城市“环境艺术化”的工作,是环境中的每个“对象”(环境艺术“作品”)环境化的设计。一个有特色的城市际交通,它的细节处理应该是艺术化的,令人舒适的公共空间,不仅仅包含了城市美学的概念,也包含了以人为主体,处处考虑人的使用与心灵感受的设计理念。
城市规划后城市发展与城市空间设计、建筑单体设计以及城市的整体环境、景观有着密切关系,艺术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各种设计的艺术化旨在倡导一种精品意识。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4
1.山地城市的概念
我国土地的地形地貌按地理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和平原等四类,本文所指的山地城市泛指城市选址和建设在山地地域上的城市,包括山地、丘陵和高原等地区的城市,形成与平原城市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山地城市具有两个方面的自然特征:一是城市修建在坡度大于50°以上的坡地上,其居住、交通、绿化等各项功能都是在山体上完成的;二是城市虽然修建在平坦的用地上,但周边山体对城市的布局、结构及城市发展影响重大。
2.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城市的设计。与城市的发展进程一样,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城市设计,是在充分研究城市地理、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美学等相关因素的条件下,对城市空间形体的一种塑造。其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具有舒适形式,功能方便,颇有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形态;要营造出平等、自由、合理的社会环境;为振兴和发展经济,提倡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当然,也必须合理控制城市发展,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二、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要素
1.山地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空间即在城市范围内,由建筑物、广场、道路、水体、绿化、标志物、城市小品等共同围合、界定而成的空间。山地城市建设的基底大大不同于平原城市,它的可建设用地一般比较分散,这就决定了山地城市在用地方面的布局。对于复杂的地形,要遵循优先布置主要功能项目的原则。在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与用地发展时,要注意各个地段的建设条件,当然,也不能忽视这些地段之间及其周围地区的交通联系等。
山地城市的结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带型、紧凑集中型、组团型、树枝型、串联式等型式。由于山地城市的地形比较特殊(平原城市是二维用地,而山地城市是三维用地),在自身空间形态构成方面,山地城市比平原城市更有优越性。
2.山地城市道路交通
道路是山地城市的骨架,它是山地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形象和形态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运输条件,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道路展现了城市建设与地形结合的特征,其走向、布局、尺度都体现了它适应客观环境。因城市地形的特殊性,山地城市的路网多为自由式路网。这种自由式的路网,结合地形,将道路弯曲成为无规则的几何图形。它的优点是能够节约用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保护自然山体。
3.山地城市景观设计
(1)山地城市景观构成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都是创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如:水体、地形、气候及各种植物等。在设计城市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各因素的特征及其美学价值。
②人工因素。人工因素是人们根据主观意愿进行改造、加工景观的因素,其最大的特点是人为创造、人为建设,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当它成为积极因素时,会使城市景观十分和谐、完美。反之则会使城市的规划出现杂乱无章。它包括山地建筑、构筑物等。
③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一般会从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会对环境演化产生影响,使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活变得协调一致;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法律及技术等因素,使之符合社会需要。
(2)山地景观设计理念
①利用山地地形,强化重点景观。正如凯文•林奇在《城市的意象》中所说的那样,“城市居民依靠标志系统做向导的趋势日益增加,也就是说,对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关注胜过了对连续性的关注”。 山地城市的自然地势、地貌,突出了了它所形成的控制点、景点以及多种相关联的景观视廊,对环境意象的作用相当明显。
②组织借山用水的城市景观序列。山地城市的空间形式应运用多种构图要素,使空间序列丰富多彩、极具戏剧性。在设计中要充分 “借山用水”,使景观丰富,达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组织景观序列时要注意安全性、可达性以及驻留等,将最佳的视角位置留给观赏者。让人们不仅能欣赏山水景观,还能参与城市的空间活动。
③构建“显山露水”的视觉景观。在设计城市时,要注意联系城市空间与自然山体,组织成套的景观空间视点、视廊、视域,构建“显山露水”的视觉景观。将天赋的自然景观带进入城市的重点地段,把城市与山地自然相融。因为城市环境中,山体的楔入会带给人“生态城市”的味道。
三、山地城市设计的新认识
1.适应山地城市地形的城市设计的理念
(1)亲水。自古以来,人们都对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许多山地城市是沿水发展的。亲水是人类的天性。不同的水的形态,会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对于山地城市而言,水是其景观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山地城市时,应该充分利用自然水体,形成城市景观的“山水一体”格局。
(2)择高。山地城市是一个三维的城市空间,比平原城市多了一维。因此,在设计山地城市时,要注意空间的多维性。高度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气候、生态环境、植被,还会对影响城市的建设。如建设运输较大、工程较大的公共建筑应布置在高度较低的地方。
(3)择坡。坡地对于山地城市来说,是十分常见的。因而,坡地对山地城市的设计影响很大。在设计山地城市时,应考虑坡度的不同、坡向的不同而决定山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用地选址、建筑设计、道路交通组织和景观设计等。
(4)留顶。留顶是指山体的顶部需要留出来,用以作为城市的绿化景点。山地城市的设计需要留顶,是因为山地城市有多种山体分布;加之山城市的用地紧张,为了节约城市用地,争取生存空间,城市发展发展多维空间。设计山地城市时,应该考虑多维设计,使城市空间集约化。
2.山地城市设计新思路
(1)脉络搭建――道路系统优化。山地城市的道路起伏大、弯道多,使得它的景观错落有致,有着多层次、多对景的特色。笔者认为,设计山地城市的道路时要运用“人车分离” 、“步行优先”的思路,尽力优化城市道路系统。为解决山地城市道路的“人车分离”,综合考虑山地城市的地形特点,可以从平面和竖向两个方向着手。
(2)脊柱构建――集中型间隙式空间发展模式。我国山地城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森林覆盖率低,坡地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故城市可拓展的空间少。山地城市建设应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城市的布局紧凑,形成这种集中型间隙式空间发展模式。这种间隙式发展,是在城市各片区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保留各片区间的林地、陡坡地、湿地等,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如此一来,这些绿色屏障能够减噪、降尘、蓄水、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3)组织填充――控制建筑系统,景观系统。人们常常把建筑作为是感知城市空间的标志物。山地建筑的独特形态是山地城市风貌的特色因子。在控制建筑系统时,应该着手于建筑系统平面和纵向轮廓,应加强城市门户与标志的设计,结合城市环境地形,认真选址,精心设计,体现城市的个性、地域文化和精神,使城市面貌得以美化,城市景观得以丰富。
因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人地矛盾突出,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该尽量提高。在设计山地城市景观时,设计者要多留心那些不可建设用地敏感用地和,如河流、坡地、山脊、冲沟、水岸、湿地等。还应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立体绿化,构建丰富的城市绿化空间。
3.3适应山地城市地形的城市设计的原则
3.3.1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即城市设计要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城市设计着力构建城市的生命力,不仅要关注城市个体的人,并要关注社会群体中的人。要认真考虑人的要求,以人的尺度为出发点,注重亲切的感的塑造,使城市外部空间的界定与围合得以增强,外部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得以改善;使人们的活动参与空间形态、设施、环境小品等多样化,凸显山地城市的文化特色。
3.3.2生态原则
城市设计要注重结合自然特色,以生态思想为指导,以保证城市生态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山地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经济现代化,使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良性发展,取得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效果。
3.3.3因地制宜原则
山地城市设计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城市设计要根据山地城市地形进行。它主张:在设计山地城市时,要合理安排人工形体环境的空间,使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在确定城市的容量时,要从自然山地的格局为出发点,适宜控制、合理引导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尽力使山地城市与城市环境相匹配,有机结合城市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创造出完美的山水城市空间。
四、结束语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5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环境艺术设计既能美化城市生活,还能让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同时让现代城市的人类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因此,近几年来,环境艺术设计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其中包括了建筑学、美学、社会学等。总而言之,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设计手法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并将人与城市之间、城市与自然之前进行相互的协调,进而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环境。
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作用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其具体体现如下几点。首先,环境设计能够让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经济发展得到协调的发展。因为,传统的城市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为了让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得到满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目标则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将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现代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既能够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又能够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适宜。其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融入环境艺术设计还可以使得人与自然达到相互共融的良好局面。特别是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诸多的环境问题,例如热岛问题、臭氧破坏问题、持续的雾霾天的问题等。这些环境问题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强调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现实。因为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环境污染等带给人类的危害,使得城市的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三、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1、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在进行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最基本的。因为城市的建设与设计本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离开了“以人为本”,一切都是空谈。首先,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依据人们的需求进行。人类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不断改进发展的原动力,缺乏人性化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不具有生命力的。在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该关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让城市居民随时都能够享受快捷方便的生活。其次,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体现与自然的联系性,并最大限度的保证其二者协调的持续发展。再次,在进行城市建设中,要对城市居民的布局进行一个科学的规划,将居民日生活中遇到的诸如购物、上学、休闲、就医等进行一个协调的安排。通过科学安排和布局,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便捷且井井有条。
2、要注重环境设计的多元化
当代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与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有了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只是片面强调单一的布局性,而忽略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当代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按照城市环境与自然风光、资源等的不同,对城市环境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考量,进而进行一个多角度的设计。这种多角度的设计不仅仅体现了各个建筑物与建筑物的协调,也体现了建筑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协调等。针对目前城市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解决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交通之间存在的问题也是设计者应该重要考虑的一个方向。在进行现代城市建设中,应该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通过各种渠道,解决城市的交通弊端。例如,在城市人流和车流集中的路段进行高架桥的设计、在大商场或是居住区的当下进行地下车库的建设。这些设计既能够有效的缓解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又可以使得城市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和谐美观。
四、结束语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6
引言
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规划师的最伟大的艺术样板之一,是因为它是各种风俗习惯与制度、个性和机会三者在最恰当的时刻相会在一起融为一个综合体——刘易斯.芒福德
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改造自然与改造世界的传统观念,一些新观念使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面临修正,现在生物界也议论起具有包容意义的共生理论了,已使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生了很大变化正被世界瞩目,也深刻影响到具体的城市设计体系,近代的城市设计师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发展与命运,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使世界不同城市文化体系包容共生,传统与现代包容。东方与西方城市文化共生共存,因此城乡规划应注重不同空间的塑造使其相互包容、创造繁荣,自由的充满人气与活力的自由空间,使每一空间都贯穿着活力。也使城乡规划的根本形态趋于丰富并极具人性化。 创造人性化的多样性的宜居的21世纪城市规划典范!就城市空间的包容性发展来说将从城市规划的层面做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包容性 城市空间规划 发展
一、多样性的市民居住空间、生态群落与交流场所
首先应对于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人们以及抱着不同目的到这里的来访者,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不同方向多层面的居住空间和更有魅力,开放的市民交流与各类活动场所,为此设计各种不同的功能空间组合。使整个城市具备包容性发展条件。
在城市空间设计中,我主张应重视以下各点:
1.1规划结构(空间关系)
对此社区应按不同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全面的功能分区:休闲景观区、步行商业服务区,大型商业街区,金融商贸综合服务区,多层住宅区域,高端居住区、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区,市民广场区等。对各区的用地比例规模依据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前景作合理的控制。坚持包容性发展策略,以人为本,对各功能空间进行合理分区布与分区,并重视各空间有机联系,使各空间充满活力。例如广场与步行街的空间贯穿。文化中心与商业服务街区的关系。居住区与商业服务区联系等等。使城市空间形态趋与丰富均为创造良好的人气——城市的 活力而作出努力。同时也融合了东方的“道”与西方的“场”的设计精神做到中西结合;丰富了设计语言,加强了城市空间的丰富变化及人文关怀精神、更加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共生共存及追求生活多样性的包容性设计理念。
1.2道路系统:(道路系统)
对区内路网的设计将依据各功能分区的空间组织形式,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做到明确交通便捷人车分离。并充分重视区内路网的合理分级。与周边城市道路的合理衔接。以使中心区获得良好的具开放性的交通体系,并对区内机动车道进行相对的限速设计,加强步行道路的规划设计。
坚持“道”与“场”、“集中”与“分散”、“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东方城市的“道”的理念与西方城市的“场”即市民聚会休闲的“广场”相结合,创造多样性丰富的市民居住空间及交流商业活动场所。突出现代意义的场所主义精神。
以“道”为脉络,以“场”为节点,而相融合的空间布局,所谓“道”是指中国传统的城市设计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形成,并以此形成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结构。—具有代表性历史文化古都北京,以及西安等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结构都是以道为中心的,城市沿着丰富内涵的道路向外延伸、道路两侧分布有各种作坊商业店铺。从而使遍及城市角落的道充满了人气的活力,而所有的“道”的延伸的交点却是极其严肃的皇权中心。
所谓“场”是来自西方的城市元素。古代西方城市与中国古城的结构不同的则是以教会集会及市民生活交易的广场为中心,他的城市大多的内涵与功能相对集中在广场。所有的城市道路交汇与此,而通向广场的“道”却显得无情与冷清,变得毫无生机。而这些道的交点却是充满自由活力的中心,这种与东方的中国几乎相对立的城市结构或许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很明显这两种城市设计思想与文化均有其优劣的一面,因此我们应使东方城市设计理念与西方城市文化优秀的方面相融合,为今天的城市设计,提供合理的设计理念支撑。这也体现了东方城市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包容的 一面。
我们会意识到,城市文明及人类的需求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的,城市空间的设计应具一定的超前性,在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面对相对落后的城市空间的发展,在注重我国城市构造传统的“道”的意义同时应高度融合西方现代意义的“场”的精神。
二、人与城市的包容
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人爱采摘和捕获;人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瞭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攀山涉水,踏丁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被入关注,也喜欢关心别人……因此,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的规划在城市空间设计体系中极为重要。
现代城市设计非常重视城市各空间的相互联系,强调各功能分区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关系,并特别强调三维空间以外另一空间的联系——即重视人脉的联系,——人与空间的共生。城市不同功能空间包容共生。 籍此创造人与城市、与自然、与空间共生共存的和谐,充分体现21世纪人本主义的设计思想。 这样的城市才能充满人气生机与活力。
对于城市环境塑造而言、在道路规划过程中也应尽量避让现状有一定历史的住宅区,在坚持以人为本,使原住居民的生态习俗得以尊重,实事求是的同时,兼顾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原则,保证不拖累未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步伐。
通过对建筑高度和城市开发的强度上进行严格的合理控制,不进行外科手术式一刀切的规划开发,这也正如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将所有的农民都转换成产业工人一样,一切都应遵循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延续和发展原有的生态系统、居民的生活体系,使城市得以可持续性发展。促使具体的城市开发作到经济性与效益性并重。使城市的开发具备包容性发展理念。
对土地使用性质的规划上,不仅仅考虑本身的配套与需求,而且综合周边地块的发展和未来城市生长的需要进行精心规划,确保该地区具有城市生命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向的包容性增长。
充分考虑目前的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合理的拆迁量以及合理的建筑体量、建筑规模。
21世纪的今天,我国全面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理念,希望城市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人们精神文明生活水平也能够得到提高。